CN106351129B -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1129B
CN106351129B CN201610743361.4A CN201610743361A CN106351129B CN 106351129 B CN106351129 B CN 106351129B CN 201610743361 A CN201610743361 A CN 201610743361A CN 106351129 B CN106351129 B CN 1063511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ress
section
laid
construction
pier 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433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1129A (zh
Inventor
仲维玲
丁大有
李洁勇
王克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7433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1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1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1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1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1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10Cantilevered ere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00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为位于既有铁路线一侧的钢筋混凝土箱梁;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由两个边跨梁段、一个中跨梁段和两个墩顶梁段拼接而成,中跨梁段与所述边跨梁段之间分别通过两个墩顶梁段进行连接;对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进行施工时,包括步骤:一、墩顶梁段施工,过程如下:墩顶托架安装、墩顶托架预压、墩顶支模和墩顶梁段混凝土浇筑施工;二、边跨与中跨合龙施工:待两个墩顶梁段均施工完成后,采用挂篮分别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大跨度连续梁施工过程,并且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桥梁建设正处于迅猛发展期,采用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确保安全的目标一直是工程界所追求的结果。其中,在大跨度、深水桥梁建设方面,设计理论、建造技术和装备方面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例如在南宁铁路枢纽新增二线新邕宁邕江特大桥连续梁施工中,桥梁主跨达到168m,是国内目前单线铁路桥梁中的最大跨度。该桥深水基础施工安全风险高,质量控制难度大;尤其是在进行水下裸露基岩基础的开挖时,由于桥梁紧靠既有线,主墩位于邕江(规划Ⅱ级航道)中,水深达18m,在既要确保既有线(即既有铁路线)运营及邕江航道通航安全,又要保证施工工期、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就尤为重要。同时,对桥梁上部连续梁的施工,需采用分节段施工方法,其悬臂施工要经历“T”形悬臂浇筑节段(即T构悬臂梁段)形成主梁的过程。该桥主跨达168m,悬臂长,而且要经历体系转换的过程,主梁的内力和线形都会随施工的进展而不断变化。由于梁体跨度大,节段多,对梁体线形控制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控制不好,不仅影响梁体的外观质量,更重要的会影响梁体的运营。
深水墩双壁钢围堰基础施工和大跨度连续梁施工在国内虽然有比较成熟的施工先例,但是与既有营业线路线距离仅30m,还是比较少见的,而且桥梁主跨跨度达到168m的连续梁悬浇施工,在国内还是非常罕见。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所施工连续梁的跨度较大,梁面易出现开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大跨度连续梁施工过程,并且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为位于既有铁路线一侧的钢筋混凝土箱梁;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第一支墩和第四支墩上,所述第一支墩和第四支墩之间设置有第二支墩和第三支墩,所述第一支墩、第二支墩、第三支墩和所述第四支墩沿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的纵桥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且其均为钢筋混凝土支墩;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的长度大于100m且其由两个边跨梁段、一个中跨梁段和两个墩顶梁段拼接而成,所述中跨梁段位于所述第二支墩和第三支墩之间,两个所述边跨梁段分别位于所述中跨梁段的前后两侧,一个所述边跨梁段位于所述第一支墩与第二支墩之间且另一个所述边跨梁段位于所述第三支墩与第四支墩之间,两个所述墩顶梁段分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墩和所述第三支墩上,所述中跨梁段与两个所述边跨梁段之间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墩顶梁段进行连接;
对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进行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墩顶梁段施工:待所述第一支墩、第二支墩、第三支墩和所述第四支墩均施工完成后,对两个所述墩顶梁段分别进行施工,两个所述墩顶梁段的施工方法相同;所述第二支墩和第三支墩均为托架安装支墩,所述托架安装支墩包括墩身和布设在所述墩身上的墩帽;
对任一个所述墩顶梁段进行施工时,过程如下:
步骤101、墩顶托架安装:在托架安装支墩上固定安装一个墩顶托架;
所述墩顶托架包括固定安装在托架安装支墩顶部的下部支撑结构和 支撑于所述下部支撑结构上的上部支撑框架,所述上部支撑框架呈水平布设;
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两组对称布设在托架安装支墩顶部前后两侧的三角形托架,每组所述三角形托架均包括三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的三角形托架,三个所述三角形托架均沿纵桥向布设;三个所述三角形托架均呈竖直向布设,三个所述三角形托架包括一个中部托架和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中部托架左右两侧的侧部托架,所述中部托架位于所述墩顶梁段的正下方;每个所述三角形托架均包括一道沿纵桥向布设的横梁、一道支撑于横梁内侧下方的内侧支撑梁和连接于横梁与内侧支撑梁之间的斜向支撑梁,所述横梁的内端固定在所述墩帽上,所述斜向支撑梁的上端支撑于横梁的外端下方,所述斜向支撑梁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墩身上,所述横梁、内侧支撑梁和斜向支撑梁均为型钢;
所述上部支撑框架包括由两组对称布设在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前后两侧上方的横向支撑梁组成的横向支撑结构和两个对称布设在所述横向支撑结构左右两侧上方的纵向支撑结构,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梁均包括多道沿纵桥向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支撑梁,所述横向支撑梁沿横桥向进行布设,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梁均支撑于一组所述三角形托架上;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分别布设在所述墩顶梁段的顶板左右两侧下方;每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均包括多道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外侧纵向支撑梁,所述外侧纵向支撑梁沿纵桥向进行布设;所述横向支撑梁和外侧纵向支撑梁均为型钢;
步骤102、墩顶托架预压:采用预压结构对步骤一中所述墩顶托架进行预压;
所述预压结构包括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纵向支撑体系前后两侧上方的横向支撑板和两个分别放置于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板上的加压结构,所述横向支撑板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板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 所述加压结构呈对称布设,每个所述加压结构均包括多个堆砌在横向支撑板上的砂袋;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板分别位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上方;
步骤103、墩顶支模:在经预压后的所述墩顶托架上安装施工所述墩顶梁段的成型模板和对所述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结构;
所述成型模板包括支撑于墩顶梁段的底板下方的底模和左右两个对称支撑于墩顶梁段的左右两个腹板外侧的侧模;所述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前后两个对所述底模进行支撑的底模支撑结构和左右两个分别对两个所述侧模进行支撑的侧模支撑结构,两个所述底模支撑结构分别支撑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上,两个所述底模支撑结构对称支撑于所述底模的前后两侧下方,两个所述侧模支撑结构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上,两个所述侧模支撑结构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侧模外侧;
步骤104、墩顶梁段混凝土浇筑施工:利用步骤103中所述成型模板,对当前所施工墩顶梁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所浇筑混凝土终凝后,获得施工成型的墩顶梁段;
步骤二、边跨与中跨合龙施工:待两个所述墩顶梁段均施工完成后,采用挂篮分别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
本步骤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均采用挂篮且分多个现浇梁段进行施工;
两个所述墩顶梁段以及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中的各现浇梁段均为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中部均设置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沿横桥向布设且其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顶板与底板之间;
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由先至后对该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中隔板、底板、腹板和顶板分别进行浇筑,对该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的中隔板、底板、腹板和顶板进行浇筑时均左右对称进行浇筑;并且,对该钢筋混凝土 箱梁节段的所述底板、腹板和顶板进行浇筑时,均从中部向两侧进行对称浇筑。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所采用的混凝土均为C55混凝土且其坍落度控制在180mm~220mm。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所采用的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28~0.3;
所述混凝土中添加有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所添加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与所述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重量比为0.01~0.012。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拆模时间不迟于24h,拆模后对所浇筑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之前,先对所采用挂篮进行预压;
对所采用挂篮进行预压时,先在所述挂篮上布设多个位移检测单元,并在所述挂篮上安装主控装置,多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均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所述主控装置与由监测人员随身携带的多个手持式监测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挂篮为三角挂篮,所述三角挂篮包括安装于现浇梁段顶部的主桁架、位于现浇梁段底部的底模板、两个分别位于现浇梁段左右两侧的侧模和对底模板进行支撑的底部支撑架,所述主桁架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现浇 梁段顶部左右两侧的三角形桁架,两个所述三角形桁架均沿纵桥向布设且二者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连接件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三角形桁架包括纵梁、布设于纵梁中部上方的立柱以及位于立柱前后两侧的前斜拉杆和后斜拉杆,所述前斜拉杆和后斜拉杆的上端均固定在立柱顶部,所述前斜拉杆和后斜拉杆的底端分别支撑在纵梁的前后两端下方,所述纵梁的中部和后部均通过锚固件锚固于现浇梁段顶部;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位于底模板前侧的前下横梁和位于底模板后侧的后下横梁,所述后下横梁固定在现浇梁段10底部,所述前下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竖向拉杆固定在两个所述三角形桁架的纵梁前端;
每个所述纵梁的后部、每个所述立柱的下部和每个所述竖向拉杆的上部与下部均布设有一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1中两个所述侧部托架分别位于所述墩顶梁段的两个腹板下方,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分别布设在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翼板下方。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1中所述侧模包括布设在墩顶梁段的腹板外侧的侧模板和支撑于墩顶梁段中顶板的翼板下方的上部模板,所述上部模板位于所述侧模板的上部外侧且二者连接为一体;
所述侧模支撑结构包括前后两组对称布设在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前后两侧上方的侧模支撑架,每组所述侧模支撑架均包括多个沿纵桥向由前至后布设的侧模支撑架,所述侧模支撑架呈竖直向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所述侧模板支撑于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内侧,所述上部模板支撑于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上部;
所述侧模支撑架为由多根杆件拼接而成的平面桁架,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的内侧由上至下设置有多道纵向连接梁,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且其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纵向连接梁沿纵桥向布设;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通过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紧固连接为一体,多道所述纵向 连接梁支撑于所述侧模板与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之间。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1中所述底模支撑结构包括左右两组对称布设在一组所述横向支撑梁左右两侧上方的底模支撑架,每组所述底模支撑架均包括多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的底模支撑架,所述底模支撑架呈竖直向布设且其沿纵桥向布设;所述底模支撑于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上方;
所述底模支撑架为由多根杆件拼接而成的平面桁架,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的上部由前至后设置有多道横向连接梁,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均布设在同一平面上且其均呈水平布设,所述横向连接梁沿横桥向布设;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通过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紧固连接为一体,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支撑于所述底模与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之间。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1中所述纵向支撑结构中的多道所述外侧纵向支撑梁组成外侧支撑结构,所述纵向支撑结构还包括前后两道对称布设的内侧纵向支撑梁,两道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均位于所述外侧支撑结构内侧,两道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均沿纵桥向布设且二者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道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分别支撑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上。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1中所述斜向支撑梁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的底端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斜向支撑梁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的底端均卡装在所述墩身上;
所述墩帽上预埋有六组对三角形托架中的横梁进行固定的精轧螺纹钢,所述横梁内端与所述精轧螺纹钢之间通过紧固螺母进行固定连接;每道所述横梁内端均通过一组所述精轧螺纹钢固定在所述墩帽上,所述精轧螺纹钢沿纵桥向进行布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投入施工成本较低。
2、所采用的墩顶托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拆装简便、 使用效果好,三角形托架固定简便且固定牢靠、稳固,三角形托架中的横梁内端均通过一组精轧螺纹钢固定在墩帽上,三角形托架中斜向支撑梁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的底端均卡装在墩身上。并且,该墩顶托架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先对下部支撑结构中的六个三角形托架分别进行固定,再对上部支撑框架中的两组横向支撑梁分别进行固定安装,最后对上部支撑框架中的两个纵向支撑结构进行固定安装即可,两组横向支撑梁组成对底模进行支撑的支撑结构,两个纵向支撑结构分别为对两个侧模进行支撑的支撑结构,能简便、快速固定安装于托架安装支墩墩顶,受力合理,支撑效果好,施工简便且省工省时。
3、所采用的模板支撑结构施工简便、结构设计合理且支撑稳固,能简便、快速支撑于墩顶托架上,并能为成型模板提供稳固支撑。同时,模板支撑结构搭设简便,省工省时。
4、所采用的墩顶托架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能简便、快速固定安装于托架安装支墩墩顶,并且受力效果好,能为成型模板提供稳固支撑。
5、所采用预压结构的结构简单、施工简便且加压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墩顶托架预压过程,并且加压重量能简便、快速进行调整。
6、设置有变形监测装置,能对墩顶支架上多个检测点的位移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所检测位移数据同步传送至控制装置,墩顶支架的变形情况监测简便。
7、托架预压简便、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所采用的墩顶托架能简便、可靠固定安装于托架安装支墩墩顶,并且受力效果好,能为成型模板提供稳固支撑;同时设置有预压结构和变形监测装置,能简便、快速完成墩顶托架预压过程,并能对预压过程中墩顶支架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准确监测。
8、挂篮预压过程中位移检测单元的位置设计合理,在三角挂篮中每个纵梁的后部、每个立柱的下部和每个竖向拉杆的上部与下部均布设有一个位移检测单元,各位移检测单元所布设位置均为三角挂篮的易变形位 置,多个位移检测单元所检测的位移数据能准确、全面反映三角花篮预压过程中的变形状况。
9、挂篮预压过程简便、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通过多个位移检测单元对所布设位置的位移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所检测位移数据同步传送至主控装置,主控装置再将所接收的位移数据与检测时间同步传送至由监测人员随身携带的手持式监测终端,智能化程度较高,省工省时,能对预压过程中挂篮的变形状况进行实时、准确监测,防止挂篮变形引起的梁体线形问题。
10、使用效果好且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施工过程中没有给既有线的运营、邕江航道的正常通航带来较大的影响,并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浇筑顺序、养护等措施,确保大断面梁体混凝土没有出现裂纹,施工成型的大跨度连续质量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大跨度连续梁施工过程,并且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墩顶托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预压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发明墩顶支模完成后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侧模支撑结构的支撑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挂篮上位移检测单元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托架安装支墩; 2—三角形托架; 2-1—横梁;
2-2—内侧支撑梁; 2-3—斜向支撑梁; 3-1—横向支撑梁;
3-2—外侧纵向支撑梁; 3-3—内侧纵向支撑梁; 4—精轧螺纹钢;
5—墩顶梁段; 5-1—横向支撑板; 6—砂袋;
6-1—侧模支撑架; 7—纵向连接梁; 8—底模支撑架;
9—横向连接梁; 10—现浇梁段; 10-1—三角挂篮;
10-1-1—底模板; 10-1-2—纵梁; 10-1-3—立柱;
10-1-4—前斜拉杆; 10-1-5—后斜拉杆; 10-1-6—前下横梁;
10-1-7—后下横梁; 10-1-8—竖向拉杆; 10-2—位移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为位于既有铁路线一侧的钢筋混凝土箱梁;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第一支墩和第四支墩上,所述第一支墩和第四支墩之间设置有第二支墩和第三支墩,所述第一支墩、第二支墩、第三支墩和所述第四支墩沿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的纵桥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且其均为钢筋混凝土支墩;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的长度大于100m且其由两个边跨梁段、一个中跨梁段和两个墩顶梁段5拼接而成,所述中跨梁段位于所述第二支墩和第三支墩之间,两个所述边跨梁段分别位于所述中跨梁段的前后两侧,一个所述边跨梁段位于所述第一支墩与第二支墩之间且另一个所述边跨梁段位于所述第三支墩与第四支墩之间,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分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墩和所述第三支墩上,所述中跨梁段与两个所述边跨梁段之间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进行连接;
对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进行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墩顶梁段施工:待所述第一支墩、第二支墩、第三支墩和所述第四支墩均施工完成后,对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分别进行施工,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的施工方法相同;所述第二支墩和第三支墩均为托架安装支墩1,所述托架安装支墩1包括墩身和布设在所述墩身上的墩帽;
对任一个所述墩顶梁段5进行施工时,过程如下:
步骤101、墩顶托架安装:在托架安装支墩1上固定安装一个墩顶托架;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墩顶托架包括固定安装在托架安装支墩1顶部的下部支撑结构和支撑于所述下部支撑结构上的上部支撑框架,所述上部支撑框架呈水平布设;
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两组对称布设在托架安装支墩1顶部前后两侧的三角形托架2,每组所述三角形托架2均包括三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的三角形托架2,三个所述三角形托架2均沿纵桥向布设;三个所述三角形托架2均呈竖直向布设,三个所述三角形托架2包括一个中部托架和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中部托架左右两侧的侧部托架,所述中部托架位于所述墩顶梁段5的正下方;每个所述三角形托架2均包括一道沿纵桥向布设的横梁2-1、一道支撑于横梁2-1内侧下方的内侧支撑梁2-2和连接于横梁2-1与内侧支撑梁2-2之间的斜向支撑梁2-3,所述横梁2-1的内端固定在所述墩帽上,所述斜向支撑梁2-3的上端支撑于横梁2-1的外端下方,所述斜向支撑梁2-3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2-2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墩身上,所述横梁2-1、内侧支撑梁2-2和斜向支撑梁2-3均为型钢;
所述上部支撑框架包括由两组对称布设在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前后两侧上方的横向支撑梁3-1组成的横向支撑结构和两个对称布设在所述横向支撑结构左右两侧上方的纵向支撑结构,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均包括多道沿纵桥向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支撑梁3-1,所述横向支撑梁3-1沿横桥向进行布设,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均支撑于一组所述三角形托架2上;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分别布设在所述墩顶梁段5的顶板左右两侧下方;每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均包括多道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外侧纵向支撑梁3-2,所述外侧纵向支撑梁3-2沿纵桥向进行布设;所述横向支撑梁3-1和外侧纵向支撑梁3-2均为型钢;
步骤102、墩顶托架预压:采用预压结构对步骤一中所述墩顶托架进行预压;
如图5所示,所述预压结构包括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纵向支撑体系前后两侧上方的横向支撑板5和两个分别放置于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板5上的加压结构,所述横向支撑板5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板5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加压结构呈对称布设,每个所述加压结构均包括多个堆砌在横向支撑板5上的砂袋6;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板5分别位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上方;
步骤103、墩顶支模:在经预压后的所述墩顶托架上安装施工所述墩顶梁段5的成型模板和对所述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结构;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成型模板包括支撑于墩顶梁段5的底板下方的底模和左右两个对称支撑于墩顶梁段5的左右两个腹板外侧的侧模;所述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前后两个对所述底模进行支撑的底模支撑结构和左右两个分别对两个所述侧模进行支撑的侧模支撑结构,两个所述底模支撑结构分别支撑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上,两个所述底模支撑结构对称支撑于所述底模的前后两侧下方,两个所述侧模支撑结构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上,两个所述侧模支撑结构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侧模外侧;
步骤104、墩顶梁段混凝土浇筑施工:利用步骤103中所述成型模板,对当前所施工墩顶梁段5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所浇筑混凝土终凝后,获得施工成型的墩顶梁段5;
步骤二、边跨与中跨合龙施工:待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均施工完成后,采用挂篮分别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
本步骤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均采用挂篮且分多个现浇梁段10进行施工;
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以及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中的各现浇梁段10均为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中部均 设置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沿横桥向布设且其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顶板与底板之间;
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由先至后对该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中隔板、底板、腹板和顶板分别进行浇筑,对该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的中隔板、底板、腹板和顶板进行浇筑时均左右对称进行浇筑;并且,对该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所述底板、腹板和顶板进行浇筑时,均从中部向两侧进行对称浇筑。
实际施工过程中,按照上述浇筑顺序对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能有效避免增加桥梁的永久自重。并且,能有效防止因不合理的砼浇筑顺序,产生受力不平衡而导致砼因不均衡受力出现开裂现象。
实际施工时,所施工连续梁与既有铁路运营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m,所施工连续梁为(92+168+92)m连续梁。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梁。梁高6.0m~11.0m,梁底下缘按Y=6.0+2X/1125m二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宽9.0m,箱宽6.5m。
本实施例中,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所采用的混凝土均为C55混凝土且其坍落度控制在180mm~220mm。
本实施例中,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所采用的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28~0.3;
所述混凝土中添加有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所添加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与所述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重量比为0.01~0.012。
其中,胶凝材料用量(cementitious material consumption)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掺合料质量的总和。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内添加有聚丙烯纤维,所添加聚丙烯纤维与所述混凝土的重量比为0.01~0.015。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为海螺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值fce取47.6(MPa)。所述混凝土所采用的粗骨料为粒度为5mm~10mm和10mm~20mm两级配碎石,确保混凝土级配更加合理。所述混凝土所采用的细骨料为细度模数2.83的砂子。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为上海三瑞(VIVID-500缓凝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添加所述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后,能有效降低水灰比。
实际使用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高性能减水剂。
同时,也可以在所述混凝土内添加粉煤灰,所添加粉煤灰与所述混凝土的重量比为0.03~0.08,并且所述粉煤灰为F类I级粉煤灰。将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增加混凝土的凝胶材料,降低泵送阻力,提高细骨料中细颗粒组分。同时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并且,添加聚丙烯纤维,能保证混凝土强度,同时能防止混凝土的裂缝。
实际对所用的混凝土进行拌合时,按照C5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规范要求,尽可能降低砂率,减少坍落度,降低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
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只注重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指标,应足够地重视混凝土的工作性问题,良好的工作性可以使混凝土拌合物不会产生离析、泌水等现象,使混凝土易振捣密实,不会产生孔洞和蜂窝麻面等严重缺陷。虽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低,但早期强度并不比同强度普通混凝土的低,掺入大量细掺料的高性能混凝土需要尽早保水养护。
本实施例中,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 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拆模时间不迟于24h,拆模后对所浇筑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实际施工时,大断面梁体混凝土养护存在操作难、养护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本发明对所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还需在所浇筑混凝土表面用塑料布或土工布进行覆盖,并洒水养护。待同等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95%时,揭开塑料布或土工布,继续洒水养护。
本实施例中,对所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对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两个所述腹板同时进行喷淋式不间断洒水养护,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天数14天以上,以减少混凝土徐变对梁体开裂的影响。
实际施工时,墩顶梁段5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为提高梁体线形控制效果,对墩顶梁段5进行施工之前,需对所述墩顶托架进行预压,避免墩顶托架对墩顶梁段变形的影响。
本实施例子,对所述墩顶托架进行预压时,为施工简便,还需设置变形监测装置,该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布设在所述墩顶托架上的多个位移检测单元10-2。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支撑板5-1为木板。并且,所述横向支撑板5-1沿横桥向布设。
实际使用时,所述横向支撑板5-1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支撑板,如不锈钢板等。
本实施例中,每道所述横向支撑梁3-1和每道所述外侧纵向支撑梁3-2上均由前至后布设有多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10-2。
实际施工时,两个所述加压结构的总重量为所述墩顶梁段5重量的1.1倍,因而采用过载预压方式进行预压。
实际施工时,待所述墩顶托架施工完成后,在所述墩顶托架上布设多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10-2,并在所述墩顶托架上放置所述预压结构进行预压,预压过程中,通过多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10-2对所述墩顶托架上的 变形情况进行监测。
由上述内容可知,对所述墩顶托架进行预压时,考虑到施工荷载及不均匀荷载,采用过载预压方式。
本实施例子,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之前,先对所采用挂篮进行预压;
对所采用挂篮进行预压时,先在所述挂篮上布设多个位移检测单元10-2,并在所述挂篮上安装主控装置,多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10-2均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所述主控装置与由监测人员随身携带的多个手持式监测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挂篮为三角挂篮10-1,所述三角挂篮10-1包括安装于现浇梁段10顶部的主桁架、位于现浇梁段10底部的底模板10-1-1、两个分别位于现浇梁段10左右两侧的侧模和对底模板10-1-1进行支撑的底部支撑架,所述主桁架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现浇梁段10顶部左右两侧的三角形桁架,两个所述三角形桁架均沿纵桥向布设且二者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连接件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三角形桁架包括纵梁10-1-2、布设于纵梁10-1-2中部上方的立柱10-1-3以及位于立柱10-1-3前后两侧的前斜拉杆10-1-4和后斜拉杆10-1-5,所述前斜拉杆10-1-4和后斜拉杆10-1-5的上端均固定在立柱10-1-3顶部,所述前斜拉杆10-1-4和后斜拉杆10-1-5的底端分别支撑在纵梁10-1-2的前后两端下方,所述纵梁10-1-2的中部和后部均通过锚固件锚固于现浇梁段10顶部;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位于底模板10-1-1前侧的前下横梁10-1-6和位于底模板10-1-1后侧的后下横梁10-1-7,所述后下横梁10-1-7固定在现浇梁段10底部,所述前下横梁10-1-6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竖向拉杆10-1-8固定在两个所述三角形桁架的纵梁10-1-2前端;
每个所述纵梁10-1-2的后部、每个所述立柱10-1-3的下部和每个所述竖向拉杆10-1-8的上部与下部均布设有一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10-2。
实际安装时,所述主控装置的安装非常简便,并且与位移检测单元 10-2之间的接线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主控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器连接的计时电路和无线通信模块;多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均与主控器连接,所述主控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多个所述手持式监测终端进行通信。
实际进行接线时,多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与主控器之间均通过电缆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由主控器进行控制的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与主控器连接。
实际使用时,所述主控器接收到各位移检测单元所检测的位移数据后,根据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对所接收到的位移数据进行阈值比较,当所接收到的任一个位移检测单元所检测的位移数据大于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所述主控器控制报警单元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单元为声光报警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监测终端为智能手机。因而,实际操作非常简便。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中两个所述侧部托架分别位于所述墩顶梁段的两个腹板下方,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分别布设在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翼板下方。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中所述侧模包括布设在墩顶梁段5的腹板外侧的侧模板和支撑于墩顶梁段5中顶板的翼板下方的上部模板,所述上部模板位于所述侧模板的上部外侧且二者连接为一体;
所述侧模支撑结构包括前后两组对称布设在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前后两侧上方的侧模支撑架6-1,每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均包括多个沿纵桥向由前至后布设的侧模支撑架6-1,所述侧模支撑架6-1呈竖直向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所述侧模板支撑于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内侧,所述上部模板支撑于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上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模支撑架6-1为由多根杆件拼接而成的平面桁架,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的内侧由上至下设置有多道纵向连接梁7,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7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且其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纵向连接梁7沿纵桥向布设;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通过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7紧固连接为一体,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7支撑于所述侧模板与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之间。
如图6所示,步骤101中所述底模支撑结构包括左右两组对称布设在一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左右两侧上方的底模支撑架8,每组所述底模支撑架8均包括多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的底模支撑架8,所述底模支撑架8呈竖直向布设且其沿纵桥向布设;所述底模支撑于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8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模支撑架8为由多根杆件拼接而成的平面桁架,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8的上部由前至后设置有多道横向连接梁9,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均布设在同一平面上且其均呈水平布设,所述横向连接梁9沿横桥向布设;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8通过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紧固连接为一体,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支撑于所述底模与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8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模支撑架8的高度由外至内逐渐降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连接梁7和横向连接梁9均为槽钢。
实际使用时,所述纵向连接梁7和横向连接梁9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型钢杆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侧支撑梁2-2和斜向支撑梁2-3均由上至下逐渐向内倾斜。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支撑梁3-1和外侧纵向支撑梁3-2均由两道并排布设的工字钢拼接而成。
实际施工时,所述横向支撑梁3-1和外侧纵向支撑梁3-2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型钢梁。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中所述纵向支撑结构中的多道所述外侧纵向支撑梁3-2组成外侧支撑结构,所述纵向支撑结构还包括前后两道对称布设的内侧纵向支撑梁3-3,两道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3-3均位于所述外侧支撑结构内侧,两道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3-3均沿纵桥向布设且二者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道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3-3分别支撑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上。
并且,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3-3由两道并排布设的工字钢拼接而成。
实际施工时,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3-3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型钢梁。
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均包括两道所述横向支撑梁3-1,每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均包括两道所述外侧纵向支撑梁3-2。
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中所包括横向支撑梁3-1的数量和每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中所包括外侧纵向支撑梁3-2的数量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中所述斜向支撑梁2-3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2-2的底端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斜向支撑梁2-3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2-2的底端均卡装在所述墩身上。
并且,所述墩身的侧壁上部开有供斜向支撑梁2-3底端与内侧支撑梁2-2底端卡装的卡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墩帽上预埋有六组对三角形托架2中的横梁2-1进行固定的精轧螺纹钢4,所述横梁2-1内端与所述精轧螺纹钢4之间通过紧固螺母进行固定连接;每道所述横梁2-1内端均通过一组所述精轧螺纹钢4固定在所述墩帽上。
其中,每组所述精轧螺纹钢4均包括多道所述精轧螺纹钢4,所述精轧螺纹钢4沿纵桥向进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精轧螺纹钢4均包括六道所述精轧螺纹钢4,六道所述精轧螺纹钢4分三排两列进行布设,两列所述精轧螺纹钢4分别位于精轧螺纹钢4的左右两侧,所述精轧螺纹钢4的内端设置有供六道所 述精轧螺纹钢4固定的固定座。
因而,所述三角形托架2固定牢靠且施工简便。
为确保三角形托架2的稳固性,所述斜向支撑梁2-3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2-2的底端均通过多个锚栓固定在所述墩身上。
实际施工时,先对所述墩顶托架进行施工,具体是先对所述下部支撑结构中的六个所述三角形托架2分别进行固定,再对所述上部支撑框架中的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分别进行固定安装,最后对所述上部支撑框架中的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进行固定安装即可。待所述墩顶托架施工完成后,再对所述模板支撑结构进行安装。实际使用过程中,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组成对所述底模进行支撑的支撑结构,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分别为对两个所述侧模进行支撑的支撑结构。因而,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并且受力合理,支撑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施工连续梁内设置有预应力钢筋;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均需先安装预应力孔道预留用的波纹管,所述预应力孔道为供所述预应力钢筋穿入的孔道。
并且,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施工完成后,需对所述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及封锚处理。
实际进行张拉时,在混凝土强径达到设计强径的95%,混凝土弹性模量达到设计的100%,龄期不少于5天的情况下进行张拉。因而,通过对所述预应力张拉时间进行限定,达到防治因张拉引起的开裂问题。
预应力张拉时确保“三同心两同步”,并采取双控措施,以张拉力控制为主,延伸量校核为辅。严格控制超张、欠张现象的发生。尤其注意防止纵向预应力张拉时造成底、腹板交接处出现不规则张拉裂纹以及横向预应力张拉时应注意梁段相接处的张拉顺序,每一节段伸臂端最后一根横向预应力在下一节段横向预应力张拉时进行张拉,防止由于节段接缝两侧横 向压缩量不同引起开裂。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待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均合龙施工完成后,经体系转换获得施工完成的连续梁。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体系转换方法为常规的T构悬臂梁向连续梁的体系转换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为位于既有铁路线一侧的钢筋混凝土箱梁;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第一支墩和第四支墩上,所述第一支墩和第四支墩之间设置有第二支墩和第三支墩,所述第一支墩、第二支墩、第三支墩和所述第四支墩沿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的纵桥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且其均为钢筋混凝土支墩;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的长度大于100m且其由两个边跨梁段、一个中跨梁段和两个墩顶梁段(5)拼接而成,所述中跨梁段位于所述第二支墩和第三支墩之间,两个所述边跨梁段分别位于所述中跨梁段的前后两侧,一个所述边跨梁段位于所述第一支墩与第二支墩之间且另一个所述边跨梁段位于所述第三支墩与第四支墩之间,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分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墩和所述第三支墩上,所述中跨梁段与两个所述边跨梁段之间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进行连接;
对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进行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墩顶梁段施工:待所述第一支墩、第二支墩、第三支墩和所述第四支墩均施工完成后,对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分别进行施工,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的施工方法相同;所述第二支墩和第三支墩均为托架安装支墩(1),所述托架安装支墩(1)包括墩身和布设在所述墩身上的墩帽;
对任一个所述墩顶梁段(5)进行施工时,过程如下:
步骤101、墩顶托架安装:在托架安装支墩(1)上固定安装一个墩顶托架;
所述墩顶托架包括固定安装在托架安装支墩(1)顶部的下部支撑结构和支撑于所述下部支撑结构上的上部支撑框架,所述上部支撑框架呈水平布设;
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两组对称布设在托架安装支墩(1)顶部前后两侧的三角形托架(2),每组所述三角形托架(2)均包括三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的三角形托架(2),三个所述三角形托架(2)均沿纵桥向布设;三个所述三角形托架(2)均呈竖直向布设,三个所述三角形托架(2)包括一个中部托架和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中部托架左右两侧的侧部托架,所述中部托架位于所述墩顶梁段(5)的正下方;每个所述三角形托架(2)均包括一道沿纵桥向布设的横梁(2-1)、一道支撑于横梁(2-1)内侧下方的内侧支撑梁(2-2)和连接于横梁(2-1)与内侧支撑梁(2-2)之间的斜向支撑梁(2-3),所述横梁(2-1)的内端固定在所述墩帽上,所述斜向支撑梁(2-3)的上端支撑于横梁(2-1)的外端下方,所述斜向支撑梁(2-3)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2-2)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墩身上,所述横梁(2-1)、内侧支撑梁(2-2)和斜向支撑梁(2-3)均为型钢;
步骤101中所述斜向支撑梁(2-3)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2-2)的底端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斜向支撑梁(2-3)的底端与内侧支撑梁(2-2)的底端均卡装在所述墩身上;所述墩身的侧壁上部开有供斜向支撑梁(2-3)底端与内侧支撑梁(2-2)底端卡装的卡槽;
所述上部支撑框架包括由两组对称布设在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前后两侧上方的横向支撑梁(3-1)组成的横向支撑结构和两个对称布设在所述横向支撑结构左右两侧上方的纵向支撑结构,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均包括多道沿纵桥向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支撑梁(3-1),所述横向支撑梁(3-1)沿横桥向进行布设,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均支撑于一组所述三角形托架(2)上;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分别布设在所述墩顶梁段(5)的顶板左右两侧下方;每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均包括多道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外侧纵向支撑梁(3-2),所述外侧纵向支撑梁(3-2)沿纵桥向进行布设;所述横向支撑梁(3-1)和外侧纵向支撑梁(3-2)均为型钢;
步骤102、墩顶托架预压:采用预压结构对步骤一中所述墩顶托架进行预压;
所述预压结构包括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前后两侧上方的横向支撑板(5)和两个分别放置于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板(5)上的加压结构,所述横向支撑板(5)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板(5)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加压结构呈对称布设,每个所述加压结构均包括多个堆砌在横向支撑板(5)上的砂袋(6);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板(5)分别位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上方;
步骤103、墩顶支模:在经预压后的所述墩顶托架上安装施工所述墩顶梁段(5)的成型模板和对所述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结构;
所述成型模板包括支撑于墩顶梁段(5)的底板下方的底模和左右两个对称支撑于墩顶梁段(5)的左右两个腹板外侧的侧模;所述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前后两个对所述底模进行支撑的底模支撑结构和左右两个分别对两个所述侧模进行支撑的侧模支撑结构,两个所述底模支撑结构分别支撑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上,两个所述底模支撑结构对称支撑于所述底模的前后两侧下方,两个所述侧模支撑结构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上,两个所述侧模支撑结构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侧模外侧;
步骤104、墩顶梁段混凝土浇筑施工:利用步骤103中所述成型模板,对当前所施工墩顶梁段(5)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所浇筑混凝土终凝后,获得施工成型的墩顶梁段(5);
步骤二、边跨与中跨合龙施工:待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均施工完成后,采用挂篮分别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
本步骤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均采用挂篮且分多个现浇梁段(10)进行施工;
两个所述墩顶梁段(5)以及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中的各现浇梁段(10)均为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中部均设置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沿横桥向布设且其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顶板与底板之间;
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由先至后对该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中隔板、底板、腹板和顶板分别进行浇筑,对该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的中隔板、底板、腹板和顶板进行浇筑时均左右对称进行浇筑;并且,对该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的所述底板、腹板和顶板进行浇筑时,均从中部向两侧进行对称浇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所采用的混凝土均为C55混凝土且其坍落度控制在180mm~22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所采用的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28~0.3;
所述混凝土中添加有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所添加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与所述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重量比为0.01~0.012。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4中进行墩顶梁段施工过程中和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对任一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拆模时间不迟于24h,拆模后对所浇筑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对所述中跨梁段和两个所述边跨梁段进行合龙施工之前,先对所采用挂篮进行预压;
对所采用挂篮进行预压时,先在所述挂篮上布设多个位移检测单元(10-2),并在所述挂篮上安装主控装置,多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10-2)均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所述主控装置与由监测人员随身携带的多个手持式监测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挂篮为三角挂篮(10-1),所述三角挂篮(10-1)包括安装于现浇梁段(10)顶部的主桁架、位于现浇梁段(10)底部的底模板(10-1-1)、两个分别位于现浇梁段(10)左右两侧的侧模和对底模板(10-1-1)进行支撑的底部支撑架,所述主桁架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现浇梁段(10)顶部左右两侧的三角形桁架,两个所述三角形桁架均沿纵桥向布设且二者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连接件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三角形桁架包括纵梁(10-1-2)、布设于纵梁(10-1-2)中部上方的立柱(10-1-3)以及位于立柱(10-1-3)前后两侧的前斜拉杆(10-1-4)和后斜拉杆(10-1-5),所述前斜拉杆(10-1-4)和后斜拉杆(10-1-5)的上端均固定在立柱(10-1-3)顶部,所述前斜拉杆(10-1-4)和后斜拉杆(10-1-5)的底端分别支撑在纵梁(10-1-2)的前后两端下方,所述纵梁(10-1-2)的中部和后部均通过锚固件锚固于现浇梁段(10)顶部;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位于底模板(10-1-1)前侧的前下横梁(10-1-6)和位于底模板(10-1-1)后侧的后下横梁(10-1-7),所述后下横梁(10-1-7)固定在现浇梁段(10)底部,所述前下横梁(10-1-6)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竖向拉杆(10-1-8)固定在两个所述三角形桁架的纵梁(10-1-2)前端;
每个所述纵梁(10-1-2)的后部、每个所述立柱(10-1-3)的下部和每个所述竖向拉杆(10-1-8)的上部与下部均布设有一个所述位移检测单元(10-2)。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中两个所述侧部托架分别位于所述墩顶梁段的两个腹板下方,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分别布设在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翼板下方。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中所述侧模包括布设在墩顶梁段(5)的腹板外侧的侧模板和支撑于墩顶梁段(5)中顶板的翼板下方的上部模板,所述上部模板位于所述侧模板的上部外侧且二者连接为一体;
所述侧模支撑结构包括前后两组对称布设在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前后两侧上方的侧模支撑架(6-1),每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均包括多个沿纵桥向由前至后布设的侧模支撑架(6-1),所述侧模支撑架(6-1)呈竖直向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所述侧模板支撑于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内侧,所述上部模板支撑于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上部;
所述侧模支撑架(6-1)为由多根杆件拼接而成的平面桁架,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的内侧由上至下设置有多道纵向连接梁(7),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7)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且其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纵向连接梁(7)沿纵桥向布设;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通过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7)紧固连接为一体,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7)支撑于所述侧模板与两组所述侧模支撑架(6-1)之间。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中所述底模支撑结构包括左右两组对称布设在一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左右两侧上方的底模支撑架(8),每组所述底模支撑架(8)均包括多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的底模支撑架(8),所述底模支撑架(8)呈竖直向布设且其沿纵桥向布设;所述底模支撑于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8)上方;
所述底模支撑架(8)为由多根杆件拼接而成的平面桁架,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8)的上部由前至后设置有多道横向连接梁(9),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均布设在同一平面上且其均呈水平布设,所述横向连接梁(9)沿横桥向布设;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8)通过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紧固连接为一体,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支撑于所述底模与两组所述底模支撑架(8)之间。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中所述纵向支撑结构中的多道所述外侧纵向支撑梁(3-2)组成外侧支撑结构,所述纵向支撑结构还包括前后两道对称布设的内侧纵向支撑梁(3-3),两道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3-3)均位于所述外侧支撑结构内侧,两道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3-3)均沿纵桥向布设且二者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道所述内侧纵向支撑梁(3-3)分别支撑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梁(3-1)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帽上预埋有六组对三角形托架(2)中的横梁(2-1)进行固定的精轧螺纹钢(4),所述横梁(2-1)内端与所述精轧螺纹钢(4)之间通过紧固螺母进行固定连接;每道所述横梁(2-1)内端均通过一组所述精轧螺纹钢(4)固定在所述墩帽上,所述精轧螺纹钢(4)沿纵桥向进行布设。
CN201610743361.4A 2016-08-28 2016-08-28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Active CN106351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3361.4A CN106351129B (zh) 2016-08-28 2016-08-28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3361.4A CN106351129B (zh) 2016-08-28 2016-08-28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1129A CN106351129A (zh) 2017-01-25
CN106351129B true CN106351129B (zh) 2018-08-17

Family

ID=5785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43361.4A Active CN106351129B (zh) 2016-08-28 2016-08-28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11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5124B (zh) * 2017-11-30 2019-03-15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式刚构连续梁施工工艺
CN110965476A (zh) * 2019-12-16 2020-04-07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跨度长号段不对称连续梁施工中控制梁体变形方法
CN111074795A (zh) * 2019-12-31 2020-04-28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跨越既有铁路的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方法
CN113123235A (zh) * 2021-03-12 2021-07-16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线下现浇地道桥的修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9178B2 (ja) * 2009-08-06 2014-02-05 株式会社錢高組 コンクリート橋の架設工法及び該工法で用いる移動作業装置
CN102286925B (zh) * 2011-07-08 2013-01-23 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桥梁独柱墩组拼箱形托架***及其安装方法
CN205205694U (zh) * 2015-12-15 2016-05-04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连续梁桥墩顶0号块多用途三角形托架施工装置
CN205313982U (zh) * 2015-12-22 2016-06-15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侧模加固结构
CN105421248B (zh) * 2015-12-31 2018-01-30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大跨度连续梁跨既有车站转体及合龙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1129A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4044B (zh) 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6351129B (zh)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CN101781879B (zh) 独塔无背索斜拉桥施工方法
CN104631512B (zh) 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
CN107905109A (zh) 跨越式桥梁现浇平台模拟等荷载分段预压施工方法
CN101109227B (zh) 单跨悬臂双预应力劲性钢筋砼梁施工方法
CN105040970A (zh) 综合体育馆高支模***及其施工方法
CN101368371A (zh) 铁路客运专线满布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法
CN205025086U (zh) 一种劲性骨架混凝土梁施工的悬吊模板
CN107974942B (zh) 一种陡坡侧刚构连续梁边跨施工方法
Shannag et al. Cyclic behavior of HPFRC-repaired reinforced concrete interior beam-column joints
CN106284085B (zh) 紧临既有线深水基础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CN111074795A (zh) 跨越既有铁路的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方法
CN103806659B (zh) 超厚预应力转换板单层综合支撑与控裂控温施工工艺
CN107386246B (zh) 一种船闸闸室墙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CN102168407A (zh) 长大节段支架悬浇箱梁结构裂缝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CN113216010A (zh) 波形钢腹板桥梁合龙段施工方法
CN104631332A (zh) 预应力混凝土t梁原位预制架设施工方法
CN101761187B (zh) 同一墙体竖向结构不同标号砼的施工分隔装置及浇捣方法
CN206245730U (zh) 一种现浇坡屋面双层模板结构
CN111979918A (zh) 适用于海洋环境的v型墩组合施工方法
CN110939152A (zh) 筏板基础施工方法
CN113417662B (zh) 一种隧洞开挖支护方法
CN215714703U (zh) 一种悬浇箱梁托架钢绞线反拉预压装置
CN216839039U (zh) 一种多跨渡线连续梁组合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