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7967A - 调节阀 - Google Patents

调节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7967A
CN106337967A CN201610531874.9A CN201610531874A CN106337967A CN 106337967 A CN106337967 A CN 106337967A CN 201610531874 A CN201610531874 A CN 201610531874A CN 106337967 A CN106337967 A CN 106337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hole
orifice
stopper head
regulat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18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仁田正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b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zb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bil Corp filed Critical Azb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337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79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4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the throttle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closure member
    • F16K47/045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the throttle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closure member and the closure member being rota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4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the throttle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closur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22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surfaces of solids of revolution
    • F16K3/24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surfaces of solids of revolution with cylindrical valve members
    • F16K3/26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surfaces of solids of revolution with cylindrical valve members with fluid passages in the valve member
    • F16K3/267Combination of a sliding valve and a lift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8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and having a throttling member separate from the closure member, e.g. screens, slots, labyrin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4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with plugs having cylindrical surfaces; Packing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8Details
    • F16K5/10Means for additional adjustment of the rate of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 Lift Valve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调节阀。本发明的调节阀具备:形成有第1流路(1a)及第2流路(1b)的阀箱(1),具有设置在第1流路与第2流路的边界(1c)的第1节流部(20)的套筒(2),具有可滑动地***套筒内侧的第2节流部(42)的柱塞头(40),以保持柱塞头的柱塞导向件(41)能够滑动地方式对其进行保持的导向环(3);在调节阀关闭状态下,第1节流部的通孔(20b_1)与柱塞头另一端侧的端部(4be)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2节流部的通孔(42a_1)与套筒开口一端侧的端部(2be)之间的距离(L2)。

Description

调节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节阀,例如,涉及套筒型的单座调节阀。
背景技术
以往,一般的单座调节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中,当通过调节阀内部的液体压差较大时会产生气蚀。气蚀是指由于液体通过调节阀内部时的压力差,在液体中产生气泡,产生的气泡破裂的现象。发生气蚀时,会出现作为调节阀不允许出现的振动和噪音,并且由于气泡破裂时产生的高冲击压力,调节阀的内壁可能会受损(侵蚀)。
作为用于抑制产生此种调节阀中的气蚀的现有技术,例如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套筒型减压装置,其通过设置具有多孔的固定套筒部、以及具有开孔面积可变的多孔的2个可变套筒部,对高压流体减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0540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8116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1-2369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3所示的通过多个可变套筒部(以下也称为“可变节流部”)减压的结构的调节阀中,根据各个可变节流部开口的顺序,调节阀的工作会不稳定,这在本申请发明人先于本申请进行的研究中已经明确。即,如专利文献3的文献图4所示,对于流体的流动,后段的可变节流部先于前段的可变节流部打开的结构的调节阀中,会有产生振动和噪音、工作不稳定的担忧。
图11是示出以往具有2个可变节流部的调节阀的流体反力特性图。
在这里,流体反力是指调节阀内导入流体时调节阀受到的来自流体的力。该图中,纵轴表示对调节阀中的柱塞的流体反力,横轴表示调节阀的阀门开度。此外,该图中,是示出具有多个可变节流部、且后段的可变节流部先于前段的可变节流部打开结构的以往的调节阀流体反力特性。
在具有多个可变节流部的调节阀中,后段的可变节流部先于前段的可变节流部打开时,如图11的参照符号500所示,出现流体反力相对于阀门开度的梯度大的“正”的状态。该流体反力的正的梯度大于调节阀操作器的刚性时,产生振动和噪音、调节阀工作不稳定的可能性较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工作稳定性高的调节阀。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调节阀的特征在于,具备有:阀箱(1),其形成有第1流路(1a)及第2流路(1b);套筒(2),其形成为一端开口且在另一端具有底部(2a)的筒状,具有含有通孔(20a、20b)的第1节流部(20),该通孔在具有底部的另一端侧的侧壁(2c)贯通,开口的一端(2b)被配置在第2流路内,具有底部的另一端被配置在第1流路内;柱塞(4),其具有柱塞头(40)和保持柱塞头的柱塞导向件(41),柱塞头(40)形成为筒状,具有含有在一端(4a)侧的侧壁(4c)贯通的通孔(42a)的第2节流部(42),柱塞头被***到套筒的内侧,以另一端(4b)侧在套筒的底部侧且能够滑动地方式被设置;以及导向环(3),其形成为筒状,一端(3a)被固定在阀箱的第2流路侧,以柱塞导向件能够在导向环的侧壁(3c)的内侧滑动地方式保持柱塞导向件,在第1节流部(20)被柱塞头的另一端侧的侧壁(4c)闭塞、且第2节流部(42)被套筒的开口的一端侧的侧壁(2c)闭塞的关闭状态下,第1节流部的通孔(20b_1)与柱塞头的另一端侧的端部(4be)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2节流部的通孔(42a_1)与套筒的开口的一端侧的端部(2be)之间的距离(L2)。
上述调节阀中,套筒还可以具有含有在套筒的底部(2a)贯通的通孔的第3节流部(21),第3节流部不受柱塞的滑动影响地保持为开口。
上述调节阀中,第1节流部(20)可以由交错配置的多个通孔(20a、20b)构成。
上述调节阀中,第2节流部(42)可以由交错配置的多个通孔(42a、52b)构成。
上述调节阀中,还可以导向环的另一端(3b)与套筒的开口的一端(2d)相接,且具有含有在另一端侧的侧壁(3c)贯通的通孔(30a)的第4节流部(30),导向环的形成有第4节流部的侧壁的内周面与柱塞之间形成有间隙(8)。
另外,上述说明中,作为一例,与发明的构成要素对应的附图上的参照符号以括号表示。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工作稳定性高的调节阀。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图1所示的调节阀的主要部分(调整部)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中的套筒侧的固定节流部的平面结构的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中的可变节流部的平面结构的图。
图5A是示出伴随柱塞头的滑动的、套筒侧的可变节流部与柱塞头侧的可变节流部的开口状态的图。
图5B是示出伴随柱塞头的滑动的、套筒侧的可变节流部与柱塞头侧的可变节流部的开口状态的图。
图5C是示出伴随柱塞头的滑动的、套筒侧的可变节流部与柱塞头侧的可变节流部的开口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相对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的阀门开度,套筒及柱塞头的节流部的开口面积变化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的流体反力的特性的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调节阀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9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3涉及的调节阀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10是示意性示出图9所示调节阀的主要部分(调整部)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11是示出以往具有2个可变节流部的调节阀的流体反力的特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图1所示调节阀的主要部分(调整部)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1所示的调节阀100是控制流体从一方流路流动至另一方流路的套筒型单座调节阀。调节阀100具有设置在上述2个流路间的2个可变节流部,根据作为阀芯的柱塞头的滑动,使得初段的可变节流部一部分开口后,使初段及后段的可变节流部的开口面积连续变化,由此对流动在一方流路中的流体压力减压后向另一方流路流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调节阀100是将导入至流路1a的流体从流路1b放出,但不限定于此。此外,导入至调节阀100的流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并无特别限定。
如图1所示,调节阀100具备有阀箱1、套筒2、导向环3、柱塞4、阀杆5及盖体6。这些构成调节阀100的功能部件由可以防止流体流通造成的变形和腐蚀的材料(例如,金属)形成。
阀箱(主体)1的内部形成有2个流路1a、1b,流路1a与流路1b之间的边界部分1c具有可以配置套筒2的形状。
套筒2是一端有底的筒状。如图1、2所示,以作为套筒2的一端的底部2a被配置在流路1a内、作为套筒2另一端的开口部2b被配置在流路1b内的方式,套筒2被固定在阀箱1的边界部分1c。另外,套筒2与阀箱1之间可以适当夹着密封垫圈。
套筒2具有用于将流体从流路1a节流导入套筒2内侧的可变节流部20及固定节流部21。可变节流部20由在套筒2的侧壁2c贯通的通孔构成,根据后述的柱塞头40的滑动,其开口面积(通孔的总开口面积)可变。另外,可变节流部20的详情后述。
另一方面,固定节流部21由在套筒2的底部2a贯通的通孔构成,不受柱塞头40滑动的影响,其开口面积固定。
图3是示出套筒侧的固定节流部21的平面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从套筒2的外侧看到的图1中套筒2的底部2a的固定节流部21的平面结构。
如图3所示,固定节流部21可以由例如,形成在与套筒2的侧壁2c为同心圆的圆周上、贯通底部2a的多个通孔21a实现。在套筒2底面2a上的形成有通孔21c的区域,其结构是柱塞头40滑动时不会与柱塞头40接触,从而不受柱塞头40的滑动影响,其开口面积固定。
如图2所示,柱塞4具有作为阀芯的柱塞头40和支承柱塞头40的柱塞导向件41。另外,图1、2中,例示的是柱塞头40与柱塞导向件41一体形成,但不限定于此,柱塞头40与柱塞导向件41也可以由单独的部件形成、相互结合。
柱塞头40形成为筒状。如图1、2所示,柱塞头40以一端4a为套筒2的开口部2b侧、另一端的开口部4b为套筒2的底部2a侧的方式可滑动地被***到套筒2的内侧。柱塞头40具有用于将流体从柱塞头40的内侧节流导入流路1b的可变节流部42。可变节流部42由在柱塞头40一端4a侧的侧壁4c贯通的通孔构成,根据后述的柱塞头40的滑动,其开口面积(通孔的总开口面积)可变。另外,可变节流部42的详情后述。
导向环3对引导与阀杆5的进退动作相应的柱塞4的动作的部件,形成为筒状,使支承柱塞导向件41可滑动地保持在侧壁3c的内侧。
此外,导向环3的一端的开口部3a被固定在阀箱1的流路1b侧。具体如图1所示,导向环3的一端的开口部3a边缘在剖面观察下成L形,该L形部分配置在形成于阀箱1上部的槽部1d。另外,导向环3与槽部1d之间可以夹着垫圈。
另一方面,导向环3的另一端的开口部3b与套筒2的开口部2b相接配置。具体如图1、2所示,通过导向环3开口部3b的内缘部分从外侧嵌合形成在套筒2开口部2b的凸部2d,由此接合导向环3与套筒2。
此外,在导向环3的开口部3b侧的侧壁31上,形成有用于将流体从导向环3内侧节流导入流路1b的固定节流部30。固定节流部30由在导向环3的开口部3b侧的侧壁3c贯通的多个通孔30a构成。
固定节流部30不受柱塞头40的滑动影响,其开口面积固定。具体的,通过在导向环3开口部3b侧侧壁3c的内周面与柱塞导向件41之间形成间隙(空间)8,形成固定节流部30的通孔不会因柱塞头40的滑动而闭塞的结构。作为形成间隙8的方法,可以例如图2所示,通过使得导向环3的开口部3b侧的侧壁3c比开口部3a侧的侧壁3d薄,使侧壁3c的内径大于侧壁3d的内径。
通过如上构成导向环3,可以使得流体不受柱塞4滑动的影响,经由固定节流部30在导向环3的内侧与流路1b之间移动。
阀杆5是穿***阀芯1、与柱塞4连接的棒状部件。阀杆5的一端***并固定在柱塞导向件41上形成的凹部4d,阀杆5的另一端与用于操作调节阀100的柱塞4的操作部(未图示)连接。通过上述操作部使得阀杆5向一个方向进退,使得连接在阀杆5上的柱塞4在套筒2及导向环3的内侧向Y轴方向滑动。
盖体6配置为覆盖阀箱1上部的开口部。具体如图1所示,盖体6以与阀箱1(槽部1d)之间夹着导向环3的方式通过螺栓7被固定在阀箱1的上部,。
接着,详细说明可变节流部20、42。
如上所述,可变节流部20、42是用于调节从流路1a流至流路1b的流体流量的功能部件。
图4是示意性示出可变节流部20的平面结构的图。
该图示出从外侧看到套筒2的侧壁2c时的可变节流部20的部分平面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可变节流部20与可变节流部42具有同样的结构,以下以可变节流部20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可变节流部20由例如交错配置的多个通孔20a、20b构成。具体的,是多个通孔20a构成的一列通孔组20A与多个通孔20b构成的一列通孔组20B,互相错开通孔20a、20b的中心轴而交替配置。各通孔20a、20b的形状可以是图4所示的圆形,也可以是多边形,并无特别限制。
此外,可变节流部20的通孔20a、20b形成在套筒2的底部2a侧的侧壁2c上,可变节流部42的通孔42a、42b形成在柱塞头40的底部4a侧的侧壁4c上。
具体如图2所示,在可变节流部20被柱塞头40另一端的侧壁4c闭塞、且可变节流部42被套筒2的开口的开口部2b的侧壁2c闭塞的关闭状态下,在可变节流部20的通孔20a、b与柱塞头40开口部4b侧的端部4be之间的距离小于可变节流部42的通孔42_1与套筒2的开口部2b的端部2be之间的距离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可变节流部20、42的通孔。
在这里,可变节流部20的通孔20a、b与柱塞头40开口部4b侧的端部4be之间的距离是指:如图2所示,构成可变节流部20的多个通孔20a、20b中,形成在Y轴方向最靠近底部2a侧的通孔20b_1与柱塞头40端部4be之间的距离L1。此外,可变节流部42的通孔42_1与套筒2开口部2b的端部2be之间的距离指是指:如图2所示,构成可变节流部42的多个通孔42a、42b中,形成在Y轴方向最靠近柱塞导向件41侧的通孔42a_1与套筒2端部2be之间的距离L2。
由此,使柱塞头40向Y轴的正方向滑动时,最开始,可变节流部20的通孔20a、20b开口,通孔20a、20b的一部分开口后,可变节流部42的通孔42a、42b与可变节流部20的通孔20a、20b一起开口。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对流体的控制。
图5A~图5C是示出伴随柱塞头的滑动的、套筒侧的可变节流部与柱塞头侧的可变节流部的开口状态图。
图5A是示出可变节流部20及可变节流部42均闭塞时的调节阀100的主要部分的状态,图5B是示出可变节流部20的一部分开口、可变节流部42闭塞时的调节阀100的主要部分的状态,图5C是示出可变节流部20及可变节流部42均开口时的调节阀100的主要部分的状态。
图6是示出相对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的阀门开度,套筒及柱塞头的节流部的开口面积的变化图。图6中,参照符号140表示相对于调节阀100的阀门开度的套筒2侧节流部(可变节流部20及固定节流部21)的全部开口面积,参照符号141表示相对于调节阀100的阀门开度的柱塞头40侧节流部(可变节流部140)的全部开口面积。
首先,如图5A所示,在调节阀100的阀门开度为0%的关闭状态下,可变节流部20被柱塞头40另一端的侧壁4c闭塞,且可变节流部42被套筒2的开口的开口部2b的侧壁2c闭塞。具体的,套筒2侧的可变节流部20的所有通孔20a、20b被柱塞头40的侧壁4d闭塞,且柱塞头40侧的可变节流部42的通孔42a、42b被套筒2的侧壁2c闭塞。
在该关闭状态(图6中阀门开度P0)下,在套筒2侧,可变节流部20闭塞,但固定的节流部21开口,因此,如图6所示,套筒2侧的节流部的全部开口面积,是根据了固定节流部21的开口面积的固定面积“S1”。另一方面,柱塞头40侧的节流部的开口面积为零。因此,该状态下,从流路1a至流路1b的流体移动被阻断。
接着,如图5B所示,从上述关闭状态,使柱塞头40向离开套筒2底面2a的方向(Y轴的正方向)滑动的话,在柱塞头40侧的可变节流部42闭塞的状态下,套筒2侧的可变节流部20开始逐渐开口。
该状态(图5中阀门开度P0~P1的区间)下,在套筒2侧,如上所述,根据柱塞头40的滑动,可变节流部20逐渐开口,因此,如图6所示,套筒2侧的节流部的全部开口面积从“S1”起连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柱塞头40侧的可变节流部42闭塞,因此柱塞头40侧的节流部的开口面积为零。因此,该状态下,从流路1a至流路1b的流体移动被阻断。
然后,如图5C所示,使柱塞头40再向着离开套筒2底面2a的方向滑动的话,与套筒2侧的可变节流部20共同地,柱塞头40的可变节流部42开始逐渐开口。
该状态(图6的阀门开度P1以后的区间)下,在套筒2侧,根据柱塞头40的滑动,可变节流部20进一步开口,因此套筒2侧的节流部的全部开口面积继续连续增加。同样地,在柱塞头40侧,如上所述,根据柱塞头40的滑动,可变节流部42逐渐开口,因此柱塞头40侧的节流部的全部开口面积逐渐增加。由此,流路1a与套筒2的内侧(柱塞头40的内侧)、导向环3的内侧、流路1b通过可变节流部20、固定节流部21、可变节流部42及固定节流部30连通,因此流体从流路1a向流路1b流动,伴随着可变节流部20、42的开口面积增加,流入流路1b的流量增加。
另外,理想的是如图6所示,伴随柱塞头40的滑动,相对于使2个可变节流部20、42共同开口时的各个可变节流部20、42的开口面积的变化率,即,开口面积的变化相对于阀门开度(柱塞头40的升降量)的比例相等,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根据所要求的调节阀的性能等(例如,工作稳定性等),各个可变节流部20、42的开口面积的变化率为相互不同的值。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的效果。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的流体反力特性的图。该图中,纵轴表示作为调节阀100的流体反力的柱塞4从流体受到的流体反力,横轴表示调节阀100的阀门开度。
如图7所示,根据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对于柱塞4的流体反力,在阀门开度为0%的关闭状态下显示出最大值。然后,通过提高阀门开度、在初段的可变节流部20的一部分开口后使得后段的可变节流部42与前段的可变节流部20共同连续开口,对于柱塞4的流体反力逐渐下降。此后,进一步提高阀门开度、可变节流部20、42均全开的话,流体反力成固定值。如此,通过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可以缓缓降低对于阀门开度的流体反力。即,可以使得流体反力相对于阀门开度的梯度不为“正”。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流体反力梯度不会大于调节阀操作器的刚性,因此可以抑制振动和噪音的发生,提高调节阀的工作稳定性。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无需为了提高调节阀的工作稳定性,考虑流体反力相对于阀门开度的梯度地提高调节阀操作器的刚性,因此可以降低操作器的制造成本。
另外,为了得到图6所示的流体反力相对于阀门开度的特性,必须至少创造出前段的可变节流部20的开口面积与后段的可变节流部42的开口面积共同连续变化的状态,因此,不能是例如在前段的可变节流部20全开后、后段的节流部42才开始开口的状态。
此外,柱塞头40侧的可变节流部42开始开口时的套筒2侧的节流部的全部开口面积(图6中阀门开度P1时的套筒2侧开口面积S1),可以根据所要求的调节阀的性能(例如工作稳定性等)适当设定。
此时,如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节阀100,作为套筒2侧的节流部,通过除了可变节流部20以外还设置固定节流部21,可以容易地确保柱塞头40侧的可变节流部42开始开口时的套筒2侧的节流部的全部开口面积为必需量。例如,考虑因阀箱1的尺寸规定而套筒2的Y轴方向的尺寸受限、无法充分设置构成套筒2的可变节流部20的通孔的情况。此时,通过在套筒2的底面设置固定节流部21,可以不加大套筒2的Y轴方向的尺寸而预先增大套筒2侧的节流部的开口面积。由此,可以容易地确保柱塞头40的可变节流部42开始开口时的套筒2侧的节流部所必需的开口面积。
另外,在套筒2的Y轴方向的尺寸有余地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不在套筒2的底面设置固定节流部21,而增加可变节流部20的通孔,以此确保柱塞头40的可变节流部42开始开口时的套筒2侧节流部的必要开口面积。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通过可变节流部20、42由交错配置的多个通孔形成,可以抑制滑动柱塞4、提高阀门开度时流体的压力变动。由此,可以更平稳地降低相对于阀门开度的调节阀100受到的流体反力。
《实施方式2》
图8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调节阀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8所示的调节阀101,除了各节流部不是多孔、而是由窗口形的通孔构成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不同以外,其他方面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相同。
由此,可以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相同地提高调节阀的工作稳定性,并且可以降低调节阀操作器的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3》
图9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3涉及的调节阀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10是示出图9所示调节阀的主要部分(调整部)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9所示的调节阀102是流体的路径为直角形的角型单座调节阀,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相同,具有开口时机不同的2个可变节流部。根据调节阀102,被导入流路11a的流体流向X轴的正方向,经过调节阀102的主要部分,变为向着Y轴的负方向,从流路11b放出。另外,被导入调节阀102的流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并无特别限定。
具体的,调节阀102具备有阀箱11、套筒12、导向环13、柱塞14、阀杆15及盖体16。这些构成调节阀102的功能部件由可以防止流体流通造成的变形和腐蚀的材料(例如,金属)形成。
阀箱(主体)11的内部形成有2个流路11a、11b。各流路11a、11b配置为相互的中心轴成直角。此外,流路11a与流路11b之间的边界部分11c具有可以配置套筒12的形状。
套筒12是一端有底的筒状。如图9所示,以套筒12的一端侧的开口部12b被配置在流路11a内、套筒12的另一端侧的底部12a被配置在流路11b内的方式,套筒12被固定在阀箱11的边界部分11c。另外,套筒12与阀箱11之间可以夹着密封垫圈。
套筒12具有用于将流体从套筒12内侧节流导入流路11b的固定节流部120、121。固定节流部120由在套筒12的侧壁12c贯通的通孔120a、120b构成,不受后述的柱塞头140滑动的影响,其开口面积固定。此外,固定节流部121由在套筒12的底部12a贯通的通孔121a构成,与固定节流部120相同,不受柱塞头140滑动的影响,其开口面积固定。
另外,套筒12的上述节流部只要不受柱塞头140滑动的影响、其开口面积固定即可,不限定于图9所示结构。例如,可以不在套筒12的侧面和底面双方设置固定节流部120、121,只在套筒12的侧面和底面中的某一方设置固定节流部。
柱塞14具有作为阀芯的柱塞头140和支承柱塞头140的柱塞导向件141。
柱塞头140形成为筒状,以其一端14a侧为套筒12的开口部12b侧,另一端开口部14b为套筒12的底部12a侧的方式可滑动地被***套筒12的内侧。
在柱塞头140的侧壁14c上,形成有用于将流体从流路11a侧节流导入柱塞头140内侧的可变节流部142。可变节流部142由在柱塞头140侧壁14c贯通的通孔142a、142b构成,根据柱塞头140的滑动,其开口面积(通孔的总开口面积)可变。另外,可变节流部142的详情后述。
柱塞导向件141是与柱塞头140同轴地与柱塞头140接合的棒状部件,例如,与柱塞头140一体形成。柱塞导向件141的一端与柱塞头140接合,另一端被阀杆15保持。此外,如图11所示,柱塞导向件141的外径D2大于柱塞头140的外径D1。
导向环13引导与阀杆15的进退相应的柱塞14动作的部件,形成为筒状,支承柱塞导向件141能够滑动地保持在导向环13的内侧。
此外,导向环13的一端侧的开口部13a被固定在阀箱11的流路11a侧。具体如图9所示,导向环3的一端侧的开口部13a的边缘在剖面观察下成L形,该L形部分被配置在形成于阀箱11上部的槽部11d。另外,导向环13与槽部11d之间可以夹着垫圈。
另一方面,导向环13的另一端侧的开口部13b与套筒12的开口部12b相接配置。具体如图9所示,通过导向环13开口部13b的内缘部分从外侧嵌合形成在套筒12开口部12b的凸部12d,由此接合导向环13与套筒12。
此外,在导向环13的开口部13b侧的侧壁13c上,形成有用于将流体从流路11a节流导入导向环13内侧的固定节流部130。固定节流部130由在导向环13的开口部13b侧的侧壁13c贯通的多个通孔130a、130b构成。另外,固定节流部130的详情后述。
如上所述,柱塞导向件141的外径大于柱塞头140的外径,并且柱塞导向件141可以滑动地保持在导向环13侧壁131的内侧。由此,继续使柱塞头140向Y轴的正方向滑动的话,导向环13侧壁13c的内周面与柱塞14(柱塞头140)之间会形成空间,可以将流体从流路11a导入导向环13的内侧。
阀杆15是穿***阀芯11并与柱塞14连接的棒状部件。阀杆15的一端***并固定在柱塞导向件141上形成的凹部14d,阀杆15的另一端与调节阀102的操作部(未图示)连接。通过上述操作部使得阀杆15向一个方向进退,连接在阀杆15上的柱塞14在导向环13及套筒12的内侧向Y轴方向滑动。
盖体16配置为覆盖阀箱11上部的开口部。具体如图10所示,盖体16以与形成在阀箱11上部的槽部11d之间夹着导向环13的方式通过螺栓17被固定在阀箱11的上部。
在这里,详细说明导向环13侧的可变节流部130和柱塞头140侧的可变节流部142。
如上所述,可变节流部130及可变节流部142是用于调节从流路11a流向流路11b的流体流量的功能部件,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中的可变节流部20、42相同,由交错配置的多个通孔构成。
此外,如图9、图10所示,可变节流部130的通孔130a、130b形成在导向环13开口部13b侧的侧壁131上,可变节流部142的通孔142a、142b形成在柱塞头140的侧壁14c上。
具体如图10所示,在可变节流部130被柱塞导向件141的柱塞头140侧的侧壁14e闭塞、且可变节流部142被套筒12的开口部12b侧的侧壁2c闭塞的关闭状态下,在可变节流部130的通孔130a、130b与柱塞导向件141的柱塞头140侧的端部141e之间的距离小于可变节流部142的通孔142a、142b与套筒12开口部12b的端部12be之间的距离的位置,各自形成有可变节流部130、142的通孔。
在这里,可变节流部130的通孔130a、130b与柱塞导向件141的柱塞头140侧的端部141e之间的距离是指:构成可变节流部130的多个通孔130a、130b中,形成在Y轴方向最靠近套筒12侧的通孔130a_1与柱塞导向件141的端部141e之间的距离L3。此外,可变节流部142的通孔142a、142b与套筒12的开口部12b的端部12be之间的距离是指:构成可变节流部142的多个通孔142a、142b中,形成在Y轴方向最靠近柱塞导向件141侧的通孔142a_1与套筒12的端部12be之间的距离L4。
由此,使柱塞头140向Y轴的正方向滑动时,最开始,可变节流部130的通孔130a、130b开口,通孔130a、130b的一部分开口后,可变节流部142的通孔142a、142b与可变节流部130的通孔130a、130b共同开口。
接着,说明调节阀102对流体的控制。
首先,调节阀102的阀门开度为0%的关闭状态下,可变节流部130被柱塞导向件141的柱塞头140侧的侧壁14e闭塞,且可变节流部142被套筒12的开口部12b侧的侧壁2c闭塞。具体的,构成可变节流部130的所有通孔130a、130b被柱塞导向件141的侧壁14e闭塞,且构成可变节流部142的所有通孔142a、142b被套筒12的开口部12b侧的侧壁闭塞。此时,由于套筒12的固定节流部120、121开口,因此流路11b与柱塞头140的内侧,通过套筒12的固定节流部120、121而连通。
该关闭状态下,导向环13侧的可变节流部130的开口面积及柱塞头140侧的可变节流部142的开口面积均为零,从流路11a向流路11b的流体流通被阻断。
接着,从上述关闭状态,使得柱塞头140向着离开套筒12底面12a的方向(Y轴的正方向)滑动的话,在柱塞头140侧的可变节流部142的所有通孔闭塞的状态下,导向环13侧的可变节流部130的通孔开始逐渐开口。
该状态下,导向环13侧的可变节流部130的开口面积连续增加,另一方面,柱塞头140侧的可变节流部142的开口面积为零,因此从流路11a向流路11b的流体流通被阻断。
然后,进一步使得柱塞头140向离开套筒12底面12a的方向滑动的话,导向环13侧的可变节流部130的通孔的一部分开口后,柱塞头140的可变节流部142的通孔开始逐渐开口。
该状态下,导向环13的可变节流部130的开口面积及柱塞头140的可变节流部142的开口面积均连续增加。由此,流路11a与导向环13的内侧、柱塞头140的内侧(套筒12的内侧)、流路11b连通,因此流体开始从流路11a向流路11b流动,随着可变节流部130、142的开口面积增加,流入流路11b的流量增加。
另外,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相同,通过柱塞头140的滑动,使得2个可变节流部130、142都开口时,各个可变节流部130、142的开口面积的变化率希望相等,但也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所要求的调节阀的性能等,使得各个可变节流部130、142的开口面积的变化率为相互不同的值。
如上,根据实施方式3涉及的调节阀102,由于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相同,在使得初段的可变节流部130部分开口后,使得后段的可变节流部142与前段的可变节流部130一起连续开口,因此可以使得流体反力相对于阀门开度的梯度不为“正”。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3涉及的调节阀102,可以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同样地提高调节阀的工作稳定性,并且可以降低调节阀操作器的制造成本。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3涉及的调节阀102,由于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调节阀100相同,可变节流部130、142由交错配置的多个通孔形成,因此在滑动柱塞14、提高阀门开度时,可以在抑制流体压力变动的同时平稳地降低流体压力。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本发明者们的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当然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实施方式1中,例示的是可变节流部20由2个通孔组20A、20B构成的情况(参照图4),但不限于此,也可由3个以上的通孔组构成。例如,准备3个通孔组,构成各个通孔组的通孔中心轴与相邻通孔组的通孔中心轴错开,并将3个通孔组周期性排列配置,由此,较之于上述2个通孔组的情况,可以更平稳地降低流体的压力。
此外,实施方式1中,形成在套筒2上的固定节流部21,只要是开口面积不会随着柱塞头40的滑动而变化的结构即可,不限定于例示的上述结构(参照图3)。例如,也可以变更用于构成固定节流部21的通孔数和通孔面积、通孔形状、通孔形成位置等。
此外,实施方式1中,例示的是在导向环3上设置固定节流部30的情况,但只要可以对流体压力适当减压,也可以不设置固定节流部30。例如,也可以使导向环3的形状为除去了侧壁3c,仅残留上部侧的侧壁3d的形状,由此,流路1b与柱塞头40的内部不通过固定节流部30而直接连通。
符号说明
100、101、102…调节阀,1、11…阀箱,2、12…套筒,3、13…导向环,4、14…柱塞,40、140…柱塞头,41、141…柱塞导向件,5、15…阀杆,6、16…盖体,1a、1b、11a、11b…流路,1c、11c…边界部分,20、42、130、142…可变节流部,21、30、120、121…固定节流部,20a、20b、42a、42b、130a、142a、21a、30a、120a、120b、121a…通孔。

Claims (6)

1.一种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具有:
阀箱,其形成有第1流路及第2流路;
套筒,其形成为一端开口且在另一端具有底部的筒状,具有含有通孔的第1节流部,该通孔在具有底部的所述另一端侧的侧壁贯通,开口的所述一端被配置在所述第2流路内,具有底部的所述另一端被配置在所述第1流路内;
柱塞,其具有柱塞头和保持所述柱塞头的柱塞导向件,所述柱塞头形成为筒状,具有含有在一端侧的侧壁贯通的通孔的第2节流部,所述柱塞头被***到所述套筒的内侧,以另一端侧在所述套筒的底部侧且能够滑动地方式被设置;以及
导向环,其形成为筒状,一端被固定在所述阀箱的所述第2流路侧,以所述柱塞导向件能够在所述导向环的侧壁的内侧滑动地方式保持所述柱塞导向件,
在所述第1节流部被所述柱塞头的所述另一端侧的侧壁闭塞、且所述第2节流部被所述套筒的开口的所述一端侧的侧壁闭塞的关闭状态下,所述第1节流部的所述通孔与所述柱塞头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2节流部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套筒的开口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还具有含有在所述套筒的底部贯通的通孔的第3节流部,
所述第3节流部不受所述柱塞的滑动影响地保持为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节流部由交错配置的多个通孔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节流部由交错配置的多个通孔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环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开口的所述一端相接,且具有含有在所述另一端侧的侧壁贯通的通孔的第4节流部,
所述导向环的形成有所述第4节流部的所述侧壁的内周面与所述柱塞之间形成有间隙。
6.一种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具有:
阀箱,其形成有第1流路及第2流路;
套筒,其形成为一端开口且在另一端具有底部的筒状,具有含有通孔的第1节流部,所述通孔在所述底部及具有该底部的所述另一端侧的侧壁中的至少一方贯通,开口的所述一端被配置在所述第1流路内,具有底部的所述另一端被配置在所述第2流路内;
柱塞,其具有柱塞头和棒状的柱塞导向件,所述柱塞头形成为筒状,具有含有在侧壁贯通的通孔的第2节流部,以能够滑动地方式被***在所述套筒的内侧,所述柱塞导向件具有比所述柱塞头的外径大的外径,与所述柱塞头同轴地接合于所述柱塞头;以及
导向环,其形成为筒状,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开口的所述另一端相接,且另一端被固定在所述阀箱的所述第2流路侧,具有含有在所述一端侧的侧壁贯通的通孔的第3节流部,以所述柱塞导向件能够在所述导向环的侧壁的内侧滑动地方式保持所述柱塞导向件,
在所述第2节流部被所述套筒的开口的所述一端侧的侧壁闭塞、且所述第3节流部被所述柱塞头的侧壁闭塞的关闭状态下,所述第3节流部的所述通孔与所述柱塞导向件的所述柱塞头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2节流部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套筒的开口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CN201610531874.9A 2015-07-10 2016-07-07 调节阀 Pending CN1063379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8768 2015-07-10
JP2015138768A JP2017020579A (ja) 2015-07-10 2015-07-10 調節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7967A true CN106337967A (zh) 2017-01-18

Family

ID=56550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1874.9A Pending CN106337967A (zh) 2015-07-10 2016-07-07 调节阀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09907A1 (zh)
EP (1) EP3115668A1 (zh)
JP (1) JP2017020579A (zh)
CN (1) CN1063379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1791A (zh) * 2017-10-17 2018-02-16 石家庄三环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阀的降噪装置及其应用
CN109210272A (zh) * 2018-10-16 2019-01-15 江苏高特阀业有限公司 高温高压双密封电动调节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8954B (zh) * 2015-10-16 2020-07-24 艾默生过程管理(天津)阀门有限公司 多级防喘振阀
KR101773042B1 (ko) 2016-05-17 2017-08-30 에스앤에스밸브(주) 정밀 미세 유량 제어가 가능한 극저온 고압 가스의 재액화용 고차압 팽창 밸브
US10605370B2 (en) 2018-01-05 2020-03-31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Valve trim apparatus for use with control valves
US11371759B2 (en) 2018-05-16 2022-06-28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Valve comprising a dual piston assembly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valve
US11339897B2 (en) * 2018-08-30 2022-05-24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Valve trim apparatus for use with control valves
US11713830B2 (en) * 2019-10-01 2023-08-01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Erosion-resistant valve trim
CN114183554A (zh) * 2021-11-04 2022-03-15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旋塞阀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5022A (en) * 1975-10-31 1977-05-06 Nakakita Seisakusho Control valve
JPS59125655U (ja) * 1983-02-12 1984-08-24 株式会社山武 三段制御弁
CN1024368C (zh) * 1989-08-24 1994-04-27 基斯通国际集团公司 改进了的减压和调节阀
DE10004913A1 (de) * 2000-02-04 2001-08-30 Holter Gmbh & Co Hochdruckregelventil
CN202646752U (zh) * 2012-03-23 2013-01-02 浙江三方控制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级减压调节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1163A (ja) 1998-07-01 2000-03-21 Shinkawa Denki Kk 調節弁を含む流体機器
JP5189933B2 (ja) 2008-08-29 2013-04-24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調節弁
JP5534928B2 (ja) 2010-05-10 2014-07-02 アズビル金門株式会社 ケージ型減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5022A (en) * 1975-10-31 1977-05-06 Nakakita Seisakusho Control valve
JPS59125655U (ja) * 1983-02-12 1984-08-24 株式会社山武 三段制御弁
CN1024368C (zh) * 1989-08-24 1994-04-27 基斯通国际集团公司 改进了的减压和调节阀
DE10004913A1 (de) * 2000-02-04 2001-08-30 Holter Gmbh & Co Hochdruckregelventil
CN202646752U (zh) * 2012-03-23 2013-01-02 浙江三方控制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级减压调节阀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1791A (zh) * 2017-10-17 2018-02-16 石家庄三环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阀的降噪装置及其应用
CN107701791B (zh) * 2017-10-17 2023-10-24 石家庄三环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阀的降噪装置及其应用
CN109210272A (zh) * 2018-10-16 2019-01-15 江苏高特阀业有限公司 高温高压双密封电动调节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09907A1 (en) 2017-01-12
EP3115668A1 (en) 2017-01-11
JP2017020579A (ja) 2017-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7967A (zh) 调节阀
CN106337949A (zh) 调节阀
CN104776146B (zh) 吸震器
DE112017004850T5 (de) Stoßdämpfer
DE112014001123T5 (de) Austrittscheibe zum Regeln einer Strömung in einem Dämpfer
DE102008060515A1 (de) Schwingungsdämpfer
DE102008060516A1 (de) Schwingungsdämpfer
CN104913110B (zh) 套筒型减压装置
DE102016000947A1 (de) Elektronisch geregelter interner Dämpfer
JP2018013184A (ja) スプール弁
DE112008000996T5 (de) Ventil mit integralem Scharnierteil
CN106678250A (zh) 一种并串联毛细管可变***固有频率汽车减振器运行方法
CN106678252B (zh) 一种串并联毛细管可变***固有频率汽车减振器运行方法
CN106763451B (zh) 一种矩阵并并联毛细管可变***固有频率的减振器
JP2017002989A (ja) 緩衝器
DE112016004167T5 (de) Stossdämpfer
JP5427016B2 (ja) 減衰バルブ
CN106763437B (zh) 一种并并联毛细管可变***固有频率汽车减振器运行方法
CN204437164U (zh) 工作间隙可变的磁流变阻尼器
DE102019210263A1 (de) Kolben für verbrennungsmotor
DE102016001065A1 (de) Elektronisch geregelter interner Dämpfer
JP2016098895A (ja) 圧力緩衝装置
ITCO20130060A1 (it) Valvola di controllo multistadio
JP2007192283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CN205895736U (zh) 液压多路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