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0525A - 数据传输方法及***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0525A
CN106330525A CN201510386300.2A CN201510386300A CN106330525A CN 106330525 A CN106330525 A CN 106330525A CN 201510386300 A CN201510386300 A CN 201510386300A CN 106330525 A CN106330525 A CN 106330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ring equipment
transmitting terminal
receiving terminal
auxiliary
data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63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屠凡
屠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863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0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0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05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及***,其中发送端执行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判断目标中转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如果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辅助中转设备;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接收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的、并按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信息;所述目标传输链路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解析所述数据信息后所确定的数据传输链路。本申请可以解决因网络链接故障引起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及***。
背景技术
目前,在网络通信中需对数据进行传输。通常情况下,数据传输过程具有发送端和接收端,且,发送端和接收端直接通过网络链接相连。具体的数据传输过程可以为:发送端通过网络链接向接收端发送数据信息,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响应信息,以此来实现数据传输。
例如:终端上安装有应用的客户端,在远端设有服务器。为了实现应用的功能,客户端(发送端)需要与服务器(接收端)进行数据传输。
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仅有一条网络链接,即,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仅具有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网络链接出现故障时,会破坏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也即数据传输通道,从而导致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传输,进而导致应用无法实现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及***,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设置多条数据传输通道。在其中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出现故障时,可以换用其它数据传输通道,从而维持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解决因网络链接故障引起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的发送端,包括:
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判断目标中转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如果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接收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的、并按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信息;所述目标传输链路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解析所述数据信息后所确定的数据传输链路。
优选的,所述在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过程,包括:
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选择一个处于正常状态的中转设备,确定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优选的,还包括:
在判定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数据信息至所述目标中转设备;接收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接收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数据信息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目标数据以及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或,
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目标数据、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
优选的,在所述数据传输***为客户端、与所述客户端相连的网关池和与所述网关池相连的服务器的情况下,则所述发送端对应所述客户端,所述接收端对应所述服务器,所述中转设备集对应所述网关池,其中,一个中转设备对应一个网关。
优选的,在所述数据传输***为客户端、与客户端相连的客户端网关,与所述客户端网关相连的网关池和与所述网关池相连的服务器的情况下,则所述发送端对应所述客户端网关,所述接收端对应所述服务器,所述中转设备集对应网关池,其中,一个中转设备对应一个网关。
优选的,还包括:
在响应于数据发送指令之前,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信息;
在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之后,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的辅助中转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解析数据信息,确定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为,发送端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在判断出与所述发送端连接的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并在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在确定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接收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的,并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信息;
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优选的,所述解析数据信息,确定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包括:
解析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所包含的数据内容;
在所述数据内容包含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辅助中转设备、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所构建的数据传输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链路;
在所述数据内容未包含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所构建的数据传输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链路。
优选的,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目标数据以及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则所述确定与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过程,包括:
验证是否存储有包含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的通信链接;
若是,则将已存储的、包含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的通信链接,确定为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链接;
若否,则建立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链接。
优选的,所述建立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链接,包括:
将包含有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的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通信链接;其中,所述通信链接为所述接收端创建并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并且,所述通信链接中包括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
存储所述通信链接。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的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为,辅助中转设备解析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且,在确定与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的;所述辅助中转设备上的所述数据信息为,发送端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在判断出与所述发送端连接的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并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其中,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
按照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转发至所述发送端的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
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包含有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的请求指令;
创建所述发送端、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的三者之间的通信链接;
将所述发送端、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三者之间的通信链接,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优选的,在创建所述发送端、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的三者之间的通信链接之前,还包括:
在已有与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对应的通信链接的情况下,判断是否仅支持一个发送端对应一条通信链接;
若仅支持一个发送端对应一条通信链接,则删除已有的与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对应的通信链接。
一种数据传输***,包括:发送端,中转设备集和接收端;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含至少两个中转设备,且,每个中转设备的一端与所述发送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接收端相连;
所述发送端用于,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判断目标中转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到与所述发送端连接的辅助中转设备;并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用于,解析数据信息,确定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在确定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数据信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按照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优选的,所述发送端具体用于,在与所述中转设备集中,选择一个处于正常状态的中转设备,确定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优选的所述发送端还用于,在判定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数据信息至所述目标中转设备;
所述目标中转设辅助用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并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响应信息;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数据信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并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中转设备。
优选的所述发送端对应客户端,所述接收端对应服务器,所述中转设备集对应网关池,其中,一个中转设备对应一个网关。
优选的,所述发送端为客户端网关,所述接收端对应服务器,所述中转设备集对应网关池,其中,一个中转设备对应一个网关。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客户端网关相连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网关还用于,在响应于数据发送指令之前,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在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之后,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设有中转设备集,一个中转设备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通信链接,相当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一条数据传输通道。中转设备集中包含有至少两个中转设备,所以,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便具有至少两条数据传输通道。当发送端与服务器之间正在使用的数据传输通道(由目标中转设备构建的通信链接)出现故障时,则可以选择其它数据传输通道(辅助中转设备构建的通信链接)来继续维持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因此,本申请可以维持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解决因网络链接故障引起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发送端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中辅助中转设备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接收端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接收端建立通信链接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场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场景实施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场景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场景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场景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场景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首先介绍数据传输***,以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传输***包括:发送端100,与发送端100相连的中转设备集200,与中转设备集200相连的接收端300;中转设备集中包含至少两个中转设备,具体可以采用中转设备1、中转设备2……中转设备N表示,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每个中转设备与发送端100和接收端300之间通信链接,均相当于一条数据传输通道。由于本申请所提供的中转设备集中至少具有两个中转设备,所以,本申请中发送端100与接收端300之间至少具有两条数据传输通道。
当发送端100与接收端300正在通信的通信链接出现问题,无法继续维持发送端100与接收端300之间的数据传输后,还可以继续采用其他通信链接作为发送端100与接收端300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以此来维持发送端100与接收端300之间的数据传输。
当发送端100与接收端300进行数据传输时,发送端100会验证与接收端300之间是否具有数据传输通道,假设在发送端100与接收端300之间无数据传输通道的情况下,发送端100可以在中转设备集中确定一个处于正常状态中转设备,作为目标中转设备。然后,可以由接收端300建立发送端100,目标中转设备和接收端300三者之间的通信链接。此后,发送端100便可利用目标中转设备与接收端300进行数据传输。
基于上述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应用于数据传输***的发送端。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1~S205:
步骤S201: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判断目标中转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若目标中转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则进入步骤S205;若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则进入步骤S202。
在发送端、目标中转设备和接收端三者已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表示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已具有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端可以采用已有数据传输通道,向接收端发送数据信息。
在发送端利用目标中转设备与接收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导致目标中转设备无法与发送端进行数据传输。例如,由于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数据信息中可能掺杂有攻击数据,当携带有攻击数据的数据信息传输至目标中转设备时,攻击数据会对目标中转设备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这可能导致目标中转设备与发送端之间无法正常通信。或者,发送端与目标中转设备之间的物理链接出现问题,导致发送端与目标中转设备之间无法正常通信。又或者,目标中转设备本身的硬件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目标中转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进而导致发送端与目标中转设备之间无法正常通信。
由于目标中转设备可能随时出现无法与发送端进行数据传输问题,所以,在发送端在利用目标中转设备向接收端发送数据信息之前,可以验证目标中转设备此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目标中转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则表示目标中转设备可以与发送端正常通信,若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则表示目标中转设备不可以与发送端正常通信。
其中,验证目标中转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过程可以为:发送端向目标中转设备发送保持通信链接的指令。当目标中转设备与发送端之间可以正常通信时,目标中转设备可以向发送端发送一个反馈信号。若发送端接收到反馈信号,则表示目标中转设备处于正常状态,且,目标中转设备与发送端之间可以保持通信链接。当目标中转设备与发送端之间不可以正常通信时,目标中转设备无法向发送端发送反馈信号。若发送端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接收到目标中转设备发送的反馈信号,则表示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且,目标中转设备与发送端之间不可以保持通信链接。
由上述内容可知,当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数据信息之间掺杂有攻击数据时,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未设有中转设备的情况下,接收端直接作为攻击数据的攻击目标,可能出现接收端被攻击数据击中而瘫痪,进而导致接收端无法提供服务的问题。
在本申请中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设有中转设备,由发送端发送的攻击数据首先到达中转设备,所以攻击数据会直接攻击中转设备,而不是直接攻击接收端。所以本申请提供的中转设备可以具有避免接收端直接被攻击数据所攻击的优势。
步骤S202: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当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后,则表示目标中转设备与发送端之间无法保持通信链接;即此条数据传输通道已出现故障无法继续使用。为了维持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此时,发送端可以在中转设备集中重新确定一个处于正常状态的中转设备,作为代替目标中转设备的辅助中转设备。后续过程中,发送端可以利用辅助中转设备与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本步骤中确定一个正常状态的中转设备的过程,可以为:
发送端向中转设备集中所有中转设备(此时,可以不包含目标中转设备)发送请求通信指令。针对一个中转设备而言,若中转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则向发送端发送一个反馈信号,若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则不会向发送端发送反馈信号。因此,若发送端可以接收到中转设备发送的反馈信号,则表示该中转设备处于正常状态;若发送端在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中转设备发送的反馈信号,则表示该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
此外,发送端还可以记录各个中转设备发送反馈信号的时间,若一个中转设备发送反馈信号的时间越早,则表示该中转设备响应速度越快,进而表示该中转设备上负载较少,中转设备的资源较为充足。反之,若一个中转设备发送反馈信号的时间越晚,则表示该中转设备响应速度越慢,进而表示该中转设备上负载较多,中转设备的资源较为紧张。
可以理解的是,响应速度越快的中转设备(即网络资源较为充足的中转设备),可以较快的处理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响应速度越慢的中转设备(即网络资源较为紧张的中转设备),无法较快的处理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
理论上,发送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处于正常状态的中转设备中,随机选择一个中转设备作为辅助中转设备。但是,随机选择辅助中转设备可能无法较快的处理当前的发送端的数据信息,为了较快处理发送端的数据信息,发送端可以选择响应速度最快一个中转设备作为辅助中转设备。
发送端选择响应速度最快的一个中转设备作为辅助中转设备,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对发送端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从而较快的获得接收端的响应。此外,中转设备响应速度的快慢与其自身的负载成反比,选择响应速度最快的中转设备,与发送端建立通信链接;即选择中转设备池中负载最少的中转设备与发送端建立通信链接,而不是选择中转设备池中负载较多的中转设备建立通信链接。从而使得各个中转设备均负担承载负载的任务。所以,本步骤可以实现在中转设备池中均衡负载的目的。
当然,在多个中转设备中选择响应速度最快的一个中转设备作为辅助中转设备,是一种最优的实现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发送端可以选择响应速度排在前列的一个中转设备,作为辅助中转设备。这样也可以实现负载均衡的目的。
以上为本步骤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的过程,下面介绍对处于异常状态的目标中转设备的处理过程。对于处于异常状态目标中转设备而言,可以发送警告信息,以提示技术人员自身出现故障,无法与发送端进行正常通信。技术人员在查看故障来源并解决故障后,将目标中转设备复位,并重新将目标中转设备放置于中转设备集中,以供后续与其他发送端建立通信链接时使用。
发送端在确定辅助中转设备之后,并在确定与辅助中转设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便可以向辅助中转设备发送数据信息。并由辅助中转设备利用数据信息确定目标传输链路,并按目标传输链路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
步骤S203: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接收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的,并按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信息;所述目标传输链路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解析所述数据信息后所确定的数据传输链路。
接收端在接收数据信息之后,会依据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然后,将响应信息按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辅助中转设备,并由辅助中转设备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便可以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响应信息。
步骤S204:发送数据信息至所述目标中转设备。
在目标中转设备未处于异常状态时,则继续使用原有的通信链路,向目标中转设备发送数据信息,并由目标中转设备发送至接收端。
步骤S205:接收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
接收端在接收数据信息之后,会依据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然后,将响应信息发送至目标中转设备,并由目标中转设备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便可以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响应信息。
图2所示的过程为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一次数据传输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当发送端与接收端继续进行数据传输时,会重复执行图2所示的过程。
本实施例一所应用的数据传输***中,发送端可以为客户端,中转设备集可为网关池,接收端可以为服务器。网关池中包含至少两个网关,且一个中转设备对应一个网关。在该应用场景下,实施例一可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方式可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但是需要对现有的客户端进行改进,以使客户端适用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一。由于需要对客户端进行改建,因此本方式不利于本实施例的实施。
因此提供了另一种方式,在本方式中本实施例一所应用的数据传输***中,发送端可以为客户端网关,中转设备集可为网关池,接收端可以为服务器。网关池中包含至少两个网关,且一个中转设备对应一个网关。在该应用场景下,实施例一可以实现客户端网关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为了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在本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一中,发送端(客户端网关)在响应于数据发送指令之前,可以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在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之后,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从而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方式中所有涉及客户端的改进,均在客户端网关上实施,针对客户端而言,无需改变原有的执行过程,从而可以做到客户端在不改变的情况下,实施本申请,进而促进本申请的实施。
图2所示为发送端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一,下面介绍辅助中转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具体包括步骤S301~304:
步骤S301:解析数据信息,确定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为,发送端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在判断出与所述发送端连接的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并在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在图2所示的步骤S203发送端向辅助网关发送数据信息之后,辅助中转设备则可以接收数据信息。数据信息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数据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目标数据以及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第二种形式,数据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目标数据、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第二种方式中还包含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
数据信息的不同形式,可以决定辅助中转设备向接收端发送数据信息的实现方式。下面介绍与数据信息的第一种形式对应第一种传输链路,以及,与数据信息的第二种形式对应第二种传输链路。
第一种传输链路:辅助中转设备-接收端。
在数据信息的第一种形式中未包含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信息,表示发送端旨在直接通过辅助中转设备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
第二种传输链路:辅助中转设备-目标中转设备-接收端。
在数据信息的第二种形式中包含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信息,表示发送端希望将数据信息发送至目标中转设备,再由目标中转设备发送至接收端。
辅助中转设备在接收到数据信息之后,解析数据信息从而获得数据信息的数据内容,从而查看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
若数据内容中包含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则表示数据信息为第一种形式,则应按与第一种形式对应的第一种传输链路,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所以确定第一种传输链路为目标传输链路。
若数据信息中包含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则表示数据信息为第二种形式,则应按与第二种形式对应的第二种传输链路,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所以确定第二种传输链路为目标传输链路。
步骤S302:在确定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辅助中转设备中存储有通过自身所建立的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通信链接。其中,通信链接中包含与该通信链接对应的发送端的地址数据、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和接收端的地址数据。例如,发送端A通过辅助中转设备与接收端建立通信链接,则辅助中转设备上会存储该通信链接,且,该通信链接中包含发送端A的地址数据、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和接收端的地址数据。
在发送端、辅助中转设备和接收端之间建立有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才能够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因此,辅助中转设备在获取数据信息之后,验证是否存储有包含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的通信链接。
验证的具体过程可以为,首先在数据信息中提取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然后,将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在辅助中转设备的存储空间中进行查找,若能够查找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则表示辅助中转设备已与发送端建立通信链接。此时,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通信链接即可,不必再重复建立通信链接。若在辅助中转设备的存储空间中,未查找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则表示辅助中转设备未与发送端建立通信链接。
此时,可以建立发送端、辅助中转设备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链接,具体过程可以为:
辅助中转设备向接收端发送建立链接的请求指令,其中建立链接的请求指令中包含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和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然后,由接收端建立与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对应的发送端,与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对应的辅助中转设备和接收端三者之间建立通信链接。
辅助中转设备接收由接收端发送通信链接建立完成的指令,辅助中转设备在接收该指令后,便得知发送端、辅助中转设备和接收端之间已经建立通信链接。此后,便可以使用该通信链接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方便后续继续使用该通信链接,辅助中转设备可以存储该通信链接。辅助中转设备还可以将该通信链接发送至发送端,并由发送端也存储该通信链接,以便发送端在下次与接收端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继续使用该通信链接。
在确定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辅助中转设备便可以按步骤S302确定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步骤S303: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接收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的,并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信息。
在辅助中转设备发送数据信息至接收端之后,接收端可以依据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并可以按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辅助中转设备。
当目标传输链路为第一种传输链路(辅助中转设备-接收端)的情况下,接收端将响应信息直接发送至辅助中转设备。
当目标传输链路为第二种传输链路(辅助中转设备-目标中转设备-接收端)的情况下,接收端将响应信息发送至目标中转设备,并由目标中转设备发送至辅助中转设备。
步骤S304: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辅助中转设备在获得响应信息之后,便可以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便可以获得与数据信息对应的响应信息。从而完成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一次数据传输。
下面介绍接收端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4所示,为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具体包括步骤S401~S403:
步骤S401:接收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为,辅助中转设备解析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且,在确定与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的;所述辅助中转设备上的所述数据信息为,发送端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在判断出与所述发送端连接的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并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其中,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接收端可以接收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由辅助网关按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接收端的。其中,当目标传输链路为第一种传输链路时,接收端接收由辅助中转网关发送的数据信息;当目标传输链路为第二种传输链路时,接收端接收由目标中转网关发送的数据信息。
步骤S402: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
接收端在获得数据信息之后,便依据原有的程序设计,依据数据信息生成与之对应的响应信息。
步骤S403:按照目标传输链路发送所述响应信息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转发至所述发送端的信息。
当目标传输链路为第一种传输链路(辅助中转设备-接收端)的情况下,接收端将响应信息直接发送至辅助中转设备。
当目标传输链路为第二种传输链路(辅助中转设备-目标中转设备-接收端)的情况下,接收端将响应信息发送至目标中转设备,并由目标中转设备发送至辅助中转设备。
此外,接收端可以执行创建通信链接的过程。如图5所示,包括步骤S501~S505:
步骤S501: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建立链接的请求指令;其中,所述建立链接的请求指令包含有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
若辅助中转设备在自身存储空间中未查找到包含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的通信链接,则表示发送端、辅助中转设备和接收端之间不具有通信链接。此时,辅助中转设备向接收端发送包含有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的请求指令。
接收端接收包含有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的建立链接请求指令。
步骤S502:在已有与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对应的通信链接的情况下,判断是否仅支持一个发送端对应一条通信链接;若是,则进入步骤S503,否则进入步骤S504。
接收端可以存储已建立的通信链接,在发送端、目标中转设备和接收端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接收端中存储有包含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和接收端的地址数据的一条通信链接。
当接收端接收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建立链接请求的情况下,若接收端允许辅助中转设备的建立链接的请求,则会使得一个发送端对应两条数据传输通道(与目标中转设备对应一条通信链接,与辅助中转设备对应一条通信链接)。因此,接收端在允许辅助中转设备的建立链接请求之前,判断自身是否仅支持一个发送端对应一个通信链接,若是,则进入步骤S503;若否,则表示接收端可以支持两条及以上的通信链接,可以进入步骤S504直接建立通信链接。
步骤S503:若仅支持一个发送端对应一条通信链接,则删除已有的与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对应的通信链接。
一般情况下,接收端允许一个发送端对应一个通信链接,所以此时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继续使用包含目标中转设备的通信链接(已经建立的通信链接);第二种方式:断开包含目标中转设备的通信链接(删除已建立的通信链接),使用包含辅助中转设备的通信链接(使用新建链接)。
本实现方式中,为了使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包含辅助中转设备的通信链接(使用新建链接),此时,接收端可以删除与目标网关对应的通信链接。但是,该种实现方式中会导致在发送端在变更中转设备的同时,接收端也需要进行软件改变(接收端需要删除原始的通信链接,而采纳新的通信链接,或,更改软件程序,使得接收端允许一个发送端对应两个及以上通信链接),导致不利于本实施例的实施。
步骤S504:创建所述发送端、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的三者之间的通信链接。
服务器在接收到建立链接请求,将与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对应的客户端,与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对应的辅助中转设备和接收端三者之间建立通信链接。并在自身存储该通信链接;该通信链接中包含发送端的地址数据,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和接收端的地址数据。
步骤S505:将所述发送端、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三者之间的通信链接,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通过图5所示的过程,可以清楚了解,当目标传输链路为第一种传输链路(辅助中转设备-接收端)的情况下,接收端需要与辅助中转设备建立通信链接,需要接收端进行软件程序的变更。这不利于本实施例的实施例。
当目标传输链路为第二种传输链路(辅助中转设备-目标中转设备-接收端)的情况下,接收端可以继续使用已有的通信链接(与目标中转设备的通信链接),而不必重新建立通信链接(与辅助中转设备的通信链接);所以,针对接收端而言,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不必进行软件程序的变更。
由上述技术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中转设备,相当于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数据传输通道。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出现异常后,可以换用其他数据传输通道,从而可以继续维持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数据传输,从而解决因网络链接故障引起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第二,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增加中转设备之后,使得发送端的攻击数据直接攻击中转设备,而不是直接攻击接收端。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接收端被攻击数据所攻击,最大程度的维持接收端的正常运行。
第三,在多个中转设备之间均衡分配负载,从而可以实现多个发送端之间的负载均衡。即,可以解决一个中转设备上运行多个发送端的数据信息,而导致该中转设备崩溃问题。
第五,在采用第二种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端-辅助中转设备-目标中转设备-接收端)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接收端可以不必改变原始软件程序,从而可以做到接收端对发送端更换中转设备无感知的目的,从而可以减少对服务器的修改。
第五,当发送端为客户端,中转设备为网关,且,接收端为服务器的情况下,本申请在客户端上增加客户端网关,从而使得需要在客户端上进行变更的程序加载在客户端网关上执行,从而可以避免对客户端进行程序修改,达到客户端对变更无感知目的。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包括:发送端100,中转设备集200和接收端300;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含至少两个中转设备,且,每个中转设备的一端与所述发送端10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接收端300相连。
所述发送端100用于,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判断目标中转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到与所述发送端连接的辅助中转设备;并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在确定辅助中转设备时,所述发送端100具体用于,在与所述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选择一个处于正常状态的中转设备,确定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用于,解析数据信息,确定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在确定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所述接收端300用于,接收数据信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按照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此外,所述发送端100还用于,在判定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数据信息至所述目标中转设备。
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用于,解析数据信息,确定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在确定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所述接收端300用于,接收数据信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按照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本***的执行过程已在图2、图3、图4和图5中进行详细说明,详见上述步骤中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了数据传输***的一种场景实施例一,其中,所述发送端100为客户端,所述接收端300为服务器,所述中转设备集为网关池,其中,一个中转设备为一个中转设备。此情况下,辅助中转设备对应辅助网关,目标中转设备对应目标网关。
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了数据传输***的一种场景实施例二,其中,所述发送端为客户端网关,所述接收端为服务器,所述中转设备集为网关池,其中,一个中转设备为一个网关。此时,数据传输***还包括:与所述客户端网关相连客户端。此情况下,辅助中转设备对应辅助网关,目标中转设备对应目标网关。
在图6所示的场景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又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实施例一。本实施的目的在于在确定辅助中转设备(辅助网关)之后,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如图8所示,为采用第一种数据传输链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传输的过程。本实施例具体包括步骤S801~S805:
步骤S801:客户端判断辅助网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处于正常状态,则进入步骤S802。
步骤S802:客户端发送数据信息至辅助网关。
步骤S803:辅助网关发送信息至服务器。
步骤S804:服务器向辅助网关发送与数据信息对应的响应信息。
步骤S805:辅助网关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客户端。
本实施例的具体过程已在图2、图3、图4和图5中进行详细说明,在此仅说明了数据的传输方向,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在图6所示的场景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又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实施例二。本实施的目的在于在确定辅助中转设备(辅助网关)之后,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如图9所示,为采用第二种数据传输链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传输的过程。本实施例具体包括步骤S901~S907:
步骤S901:客户端判断辅助网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处于正常状态,则进入步骤S902。
步骤S902:客户端发送数据信息至辅助网关;其中数据信息中可以包含目标网关的地址信息。
步骤S903:辅助网关发送数据信息至目标网关。
步骤S904:目标网关发送数据信息至服务器。
步骤S905:服务器向目标网关发送与数据信息对应的响应信息。
步骤S906:目标网关发送响应信息至辅助网关。
步骤S907:辅助网关发送响应信息至客户端。
本实施例的具体过程已在图2、图3、图4和图5中进行详细说明,在此仅说明了数据的传输方向,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在图7所示的场景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又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实施例三。本实施的目的在于在确定辅助中转设备(辅助网关)之后,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如图10所示,为采用第一种数据传输链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传输的过程。本实施例具体包括步骤S1001~S1007:
步骤S1001:客户端发送数据信息至客户端网关。
步骤S1002:客户端网关判断辅助网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处于正常状态,则进入步骤S1003。
步骤S1003:客户端网关发送数据信息至辅助网关;
步骤S1004:辅助网关发送信息至服务器。
步骤S1005:服务器向辅助网关发送与数据信息对应的响应信息。
步骤S1006:辅助网关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客户端网关。
步骤S1007:客户端网关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客户端。
本步骤的具体过程已在图2、图3、图4和图5中进行详细说明,在此只表示数据传输方向,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在图7所示的场景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又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实施例四。本实施的目的在于在确定辅助中转设备(辅助网关)之后,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如图11所示,为采用第二种数据传输链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传输的过程。本实施例具体包括步骤S1101~S1109:
步骤S1101:客户端发送数据信息至客户端网关。
步骤S1102:客户端网关判断辅助网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处于正常状态,则进入步骤S1102。
步骤S1103:客户端网关发送数据信息至辅助网关;其中,数据信息中可以包含目标网关的地址信息。
步骤S1104:辅助网关发送数据信息至目标网关。
步骤S1105:目标网关发送数据信息至服务器。
步骤S1106:服务器向目标网关发送与数据信息对应的响应信息。
步骤S1107:目标网关将响应信息发送至辅助网关。
步骤S1108:辅助网关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客户端网关。
步骤S1109:客户端网关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客户端。
本步骤的具体过程已在图2、图3、图4和图5中进行详细说明,在此仅说明了数据的传输方向,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通过图8、图9、图10或图11的过程,可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个网关可以对应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当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出现异常后,可以选择其它数据传输通道,从而可以继续维持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数据传输,进而解决因网络链接故障引起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接收端,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的发送端,包括:
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判断目标中转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如果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接收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的、并按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信息;所述目标传输链路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解析所述数据信息后所确定的数据传输链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过程,包括:
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选择一个处于正常状态的中转设备,确定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判定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数据信息至所述目标中转设备;接收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接收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目标数据以及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或,
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目标数据、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为客户端、与所述客户端相连的网关池和与所述网关池相连的服务器的情况下,则所述发送端对应所述客户端,所述接收端对应所述服务器,所述中转设备集对应所述网关池,其中,一个中转设备对应一个网关。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为客户端、与客户端相连的客户端网关,与所述客户端网关相连的网关池和与所述网关池相连的服务器的情况下,则所述发送端对应所述客户端网关,所述接收端对应所述服务器,所述中转设备集对应网关池,其中,一个中转设备对应一个网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响应于数据发送指令之前,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信息;
在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之后,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的辅助中转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解析数据信息,确定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为,发送端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在判断出与所述发送端连接的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并在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在确定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接收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的,并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信息;
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数据信息,确定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包括:
解析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所包含的数据内容;
在所述数据内容包含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辅助中转设备、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所构建的数据传输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链路;
在所述数据内容未包含目标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所构建的数据传输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链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目标数据以及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则所述确定与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过程,包括:
验证是否存储有包含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的通信链接;
若是,则将已存储的、包含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的通信链接,确定为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链接;
若否,则建立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链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链接,包括:
将包含有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的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通信链接;其中,所述通信链接为所述接收端创建并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并且,所述通信链接中包括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所述接收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
存储所述通信链接。
1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的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为,辅助中转设备解析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且,在确定与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的;所述辅助中转设备上的所述数据信息为,发送端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在判断出与所述发送端连接的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并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其中,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
按照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转发至所述发送端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包含有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和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的地址数据的请求指令;
创建所述发送端、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的三者之间的通信链接;
将所述发送端、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三者之间的通信链接,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创建所述发送端、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和所述接收端的三者之间的通信链接之前,还包括:
在已有与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对应的通信链接的情况下,判断是否仅支持一个发送端对应一条通信链接;
若仅支持一个发送端对应一条通信链接,则删除已有的与所述发送端的地址数据对应的通信链接。
15.一种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中转设备集和接收端;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含至少两个中转设备,且,每个中转设备的一端与所述发送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接收端相连;
所述发送端用于,响应于数据信息的发送指令,判断目标中转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在所述中转设备集中确定辅助中转设备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到与所述发送端连接的辅助中转设备;并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为与发送端相连的中转设备集中的一个中转设备;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所述辅助中转设备用于,解析数据信息,确定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目标传输链路;在确定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建立通信链接的情况下,按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数据信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按照所述目标传输链路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辅助中转设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具体用于,在与所述中转设备集中,选择一个处于正常状态的中转设备,确定为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集中包括至少两个中转设备。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端还用于,在判定所述目标中转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数据信息至所述目标中转设备;
所述目标中转设辅助用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并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响应信息;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数据信息,依据所述数据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并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中转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5-1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端对应客户端,所述接收端对应服务器,所述中转设备集对应网关池,其中,一个中转设备对应一个网关。
19.如权利要求15-1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为客户端网关,所述接收端对应服务器,所述中转设备集对应网关池,其中,一个中转设备对应一个网关。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客户端网关相连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网关还用于,在响应于数据发送指令之前,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在接收所述辅助中转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之后,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CN201510386300.2A 2015-06-30 2015-06-30 数据传输方法及*** Pending CN106330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6300.2A CN106330525A (zh) 2015-06-30 2015-06-30 数据传输方法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6300.2A CN106330525A (zh) 2015-06-30 2015-06-30 数据传输方法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0525A true CN106330525A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28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6300.2A Pending CN106330525A (zh) 2015-06-30 2015-06-30 数据传输方法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052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5254A (zh) * 2017-09-22 2018-01-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392423A (zh) * 2019-06-28 2019-10-29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669322A (zh) * 2017-07-20 2020-09-15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器桥接方法和网关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348A (zh) * 2007-02-07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在线计费的方法、***及设备
CN101489245A (zh) * 2008-12-31 2009-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容灾方法、终端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CN102197692A (zh) * 2008-10-28 2011-09-21 艾可慕株式会社 中继***、中继装置以及同步方法
WO2012141835A2 (en) * 2011-04-13 2012-10-18 Siemens Ener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gramming and implementing automated fault isolation and restoration using sequential logic
CN103052115A (zh) * 2011-10-17 2013-04-17 ***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终端、中继汇聚器及相关***
CN103067956A (zh) * 2013-01-22 2013-04-2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G网络环境中IPSec隧道备份及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3634224A (zh) * 2012-08-22 2014-03-12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有限公司 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
CN104202791A (zh) * 2014-09-03 2014-12-10 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医疗体征数据无线传输中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348A (zh) * 2007-02-07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在线计费的方法、***及设备
CN102197692A (zh) * 2008-10-28 2011-09-21 艾可慕株式会社 中继***、中继装置以及同步方法
CN101489245A (zh) * 2008-12-31 2009-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容灾方法、终端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WO2012141835A2 (en) * 2011-04-13 2012-10-18 Siemens Ener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gramming and implementing automated fault isolation and restoration using sequential logic
CN103052115A (zh) * 2011-10-17 2013-04-17 ***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终端、中继汇聚器及相关***
CN103634224A (zh) * 2012-08-22 2014-03-12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有限公司 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
CN103067956A (zh) * 2013-01-22 2013-04-2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G网络环境中IPSec隧道备份及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4202791A (zh) * 2014-09-03 2014-12-10 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医疗体征数据无线传输中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322A (zh) * 2017-07-20 2020-09-15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器桥接方法和网关
CN111669322B (zh) * 2017-07-20 2022-04-22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器桥接方法和网关
CN107635254A (zh) * 2017-09-22 2018-01-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392423A (zh) * 2019-06-28 2019-10-29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2833B (zh) 一种伪造ip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491628B2 (en) Attack observation apparatus and attack observation method
CN105915650B (zh) 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US20150237027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xt-aware security control in cloud environment
CN103931162B (zh) 处理业务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US10205609B2 (en) Overlay switch
US20180159902A1 (en) Access to data on a remote device
CN106790221A (zh) 一种英特网协议安全IPSec协议加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633052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
CN107682470A (zh) 一种检测nat地址池中公网ip可用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65657A (zh) 远程协助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78859A (zh)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81275A (zh) 在媒体平台之间的一般同伴消息传送
CN112152880A (zh) 一种链路健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681265A (zh) 单边传输控制协议加速方法及装置
CN115225349A (zh) 一种蜜罐流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15451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ivirus checking of objects from a plurality of virtual machines
CN111225038B (zh) 服务器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3856489A (zh) 一种防止重放攻击的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8259416A (zh) 检测恶意网页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881605B (zh) 一种网页重定向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525478A (zh) 一种ssl vpn连接方法及装置
US20130332626A1 (en) Address system
CN104660563A (zh) 一种主动探测响应的处理方法、设备和***
CN106506410A (zh) 一种安全表项建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