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81C - 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81C
CN1062581C CN98105078A CN98105078A CN1062581C CN 1062581 C CN1062581 C CN 1062581C CN 98105078 A CN98105078 A CN 98105078A CN 98105078 A CN98105078 A CN 98105078A CN 1062581 C CN1062581 C CN 106258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
elements
mgsi
compound
glow lumi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5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4292A (zh
Inventor
肖志国
肖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Lu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98105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81C/zh
Publication of CN1194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8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其主要化学组成表示式为:
aMO·bM′O·cSiO2·dR:Eux、Lny,其中M选自Sr、Ca、Ba、Z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M′选自Mg、Cd、Be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R选自B2O3、P2O5中的一种或二种成分;Ln选自Nd、Dy、Ho、Tm、La、Pr、Tb、Ce、Mn、Bi、Sn、Sb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a、b、c、d、x、y为摩尔系数,其中:0.6≤a≤6,0≤b≤5,1≤c≤9,0≤d≤0.7,0.00001≤x≤0.2,0≤y≤0.3;该材料吸收短波光后,具有长时间余辉发光效果。

Description

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长余辉发光材料,特别涉及的是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传统的ZnS系列长余辉发光材料自19世纪发明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已形成几个典型产品,如:ZnS:Cu(绿色发光),(CaSr)S:Bi(兰色发光),(ZnCd)S:Cu(黄橙发光),并应用于某些商业领域,但这类材料的缺点是稳定性差,在空气中易分解,在阳光照射下易变灰至黑,发光余辉时间短,一般在0.5-2小时以内,且发光亮度偏低,满足不了实用的要求。为了提高材料的发光亮度,延长余辉时间,人们先后在这类材料中添加了Co、Ra、H3等放射性元素,制成了放射发光长余辉材料,虽然使材料可持续发光并曾应用于航空仪表、钟表等领域,但由于放射性的污染且价格昂贵,使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
九十年代初,发明了铝酸盐体系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3807A和中国专利ZL92110744.7所示,其发光亮度、长余辉性能、稳定性均显著优于上述的硫化物系列产品,已开始在生活用品、弱照明指示标牌、钟表等方面得到应用。但这类材料尚存在耐水性差,对原材料的纯度、形态要求高,生产成本较高,以及发光色单一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又不能很好地满足对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要求。
1968年T.L.Barry曾发表过Me3MgSi2O8:Euz+(Me=Ca、Sr、Ba)和Me2SiO4:Eu2+(Me=Sr、Ba)的发光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结果(j.Electrochem.Soc.V115 No.7,733-738,1968年;V115 No.11,1181-1184,1968年);随后T.L.Barry又发表了BaMg2Si2O7:Euz+的发光和激发光谱的研究结果(J.Electrochem.Soc.V117 NO.3,381-385,1970年);1968年Blasse,G.等发表了Fluorescence of Eu2+activated silicates(Philips Res.Rep.(1968),23(2),189-200)。但至今未见到具有较强长余辉性能的硅酸盐材料的报导。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颜色多样、光谱范围宽,耐水性和稳定性优良,余辉强度高且时间长的硅酸盐系列长余辉发光材料。
本发明是继铝酸盐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之后,又一种新型体系的长余辉发光材料,这就是以硅酸盐为基质、稀土离子和其它离子为激活剂,以及加入一定量的硼或磷的化合物促成长余辉性能提高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在硅酸盐体系中实现了兰、绿、黄等多色长余辉发光特性。
本发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主要化学组成可用式(1)表示:
aMO·bM′O·cSiO2·dR:Eux、Lny    (1)其中M选自锶(Sr)、钙(Ca)、钡(Ba)、锌(Z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M′选自镁(Mg)、镉(Cd)、铍(Be)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R选自B2O3、P2O5中的一种或二种成分;Ln选自钕(Nd)、镝(Dy)、钬(Ho)、铥(Tm)、镧(La)、镨(Pr)、铽(Tb)、铈(Ce)、锰(Mn)、铋(Bi)、锡(Sn)、锑(Sb)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a、b、c、d、x、y为摩尔系数,其中0.6≤a≤6,0≤b≤5,1≤c≤9,0≤d≤0.7,0.00001≤x≤0.2,0≤y≤0.3;该材料在500nm以下短波光激发下,发出420~650nm的发射光谱,峰值为450~580nm,可呈现兰、兰绿、绿、绿黄、黄等颜色长余辉发光。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其中通式(1)中M选自Sr、Ca中的一种或二种元素;M′为Mg;Ln选自Nd、Dy、Ho、Bi、S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其中:0.6≤a≤4,0.6≤b≤4,1≤c≤5,0<d≤0.4,R选自B2O3、P2O5中的一种或二种成分。
根据本发明一种长余辉发光材料,其中材料的主要化合物为:M2MgSi2O7或M3MgSi2O8,其中M为Sr1-zCaz,0≤z≤1。
根据本发明一种长余辉发光材料,其中材料的主要化学表示式为:M2MgSi2O7:Eu、Ln或M3MgSi2O8:Eu、Ln,其中M为Sr1-zCaz,0≤z≤1。
在制造本发明的长余辉发光材料时,采用含有表示式(1)中元素的化合物,一般选用原料中,M、M′、Ln、Eu的化合物是分别用它们所代表元素的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醋酸盐、草酸盐、柠檬酸盐或其氧化物、氢氧化物、卤化物等,Si的化合物是使用SiO2、硅酸、硅胶或硅酸盐,R是硼、磷的化合物,所用原料中元素摩尔配比为:
M:0.6~6     R:0~0.7以B2O3、P2O5
M′:0~5     Eu:0.00001~0.2
Si:1~9      Ln:0~0.3其中:M代表Sr、Ca、Ba、Z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化合物;
M′代表Mg、Cd、Be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化合物;
R代表B、P中的一种或二种元素的化合物;
Ln代表Nd、Dy、Ho、Tm、La、Pr、Tb、Ce、Mn、Bi、Sn、Sb中的
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化合物;
Si代表Si的化合物;
Eu代表Eu的化合物。
其制造工艺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成,将上述原料按摩尔配比称取,研细并混合均匀,混合时可用于混法,也可用加溶剂(如乙醇、丙酮等)混合后烘干,或采用化学反应熔胶一凝胶法,制得混合物料,装入坩埚容器中,放入高温炉中,在还原气氛下(如氢气(H2)、氨气(NH3)、氮气和氢气(N2+H2),碳粒(C粒)),于1100-1400℃,根据炉体容量和物料重量,烧结2至50小时,一般少量物料为2-5小时。为提高材料的质量,可在原料中加入少量其它化合物,如NH4Cl、NH4F、CaF2、SrF2、Li2CO3、CaSO4、SrSO4、SrHPO4、CaHPO4等。烧结后,经冷却、粉碎、过筛工序,根据使用要求,筛分成各级粒径材料。
本发明对样品进行发光余辉测量是将样品置于直径50mm、深5mm的圆盘中,在暗室保持10h以上,取出置于标准D65光源10001x照度下,照射10min后用发光辉度计测其随时间变化的发光强度。测试的同时对现有技术的比较样品在同一条件下激发,以比较样品为100,求取样品的相对余辉强度。兰色余辉比较样品为(CaSr)S:Bi;黄色余辉比较样品为(ZnCd)S:Cu;绿、兰绿、绿黄余辉的比较样品为ZnS:Cu。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化合物组成采用X-光衍射方式测得,测其X-光衍射数值,并与卡片值对照,确定其主要化合物。材料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采用荧光光谱仪测试。
大量研究工作表明,在化学组成表示式(1)中,当M、M′中的元素不同,材料的长余辉发光颜色不同,材料的主要化合物不同;a,b,c的数值变化对材料的发光强度、化合物结构和发光颜色有一定的影响;R和Ln中的不同元素成分及系数d、x、y的数值变化对发光强度有明显的影响,而对主要化合物结构未见明显的影响。
表1给出了材料的发光颜色与M、M′及a、b有关部分试验结果。
表1  试验条件是选用表示式中c=2.5,d=0.1,R=B2O3,x=0.005,y=0.04 Ln=Nd,还原气氛选用N2(90%)+H2(10%),合成温度1250-1320℃,时间4小时。
表1  发光颜色试验
当M代表Sr或Sr为其中主要元素,Ca、Ba、Zn为次要元素,M′代表Mg或Mg为其中主要元素,Cd、Be为次要元素时,合成的材料经450nm以下短波光照射后呈现兰色-兰绿色长余辉发光颜色。实验表明a、b、c的不同数值,对材料的发光强度和结构有一定影响,当0.6≤a≤4,0.6≤b≤4,1≤c≤5,材料呈现较强的兰色-兰绿色发光,当1.5≤a≤2.4,0.6≤b≤2,1.5≤c≤2.5时,从X一光衍射数据分析材料的主要化合物为Sr2MgSi2O7,如图2所示;当超出上述系数范围时,材料中也可以出现化合物Sr2MgSi2O7,但其它化合物成分较多;当2.7≤a≤3.3,0.8≤b≤1.2,1.7≤c≤2.3时。材料的主要化合物为Sr3MgSi2O8,如图14所示。
当M代表Ca或Ca为其中主要元素,Sr、Ba、Zn为次要元素,M′代表Mg或Mg为其中主要元素,Cd、Be为次要元素时,合成的材料经500nm以下短波光照射后呈现绿-黄色长余辉发光颜色。同样实验表明a、b、c的不同数值,对材料的发光强度和结构有一定影响。当0.6≤a≤4,0.6≤b≤4,1≤c≤5,材料呈现较强的绿-黄色发光,当1.5≤a≤2.4,0.6≤b≤2,1.5≤c≤2.5时,从X-光衍射数据分析材料的主要化合物为Ca2MgSi2O7,如图6所示;当超出上述系数范围时,材料中也可以出现化合物Ca2MgSi2O7,但其它化合物成分较多;当2.7≤a≤3.3,0.8≤b≤1.2,1.7≤c≤2.3时,材料的主要化合物为Ca3MgSi2O8,如图16所示。
当M代表Sr或/和Ca,为表示方便,采用Sr1-zCaz式表示,其中0≤z≤1,或Sr1-zCaz为其中主要元素,Mg、Ba、Zn、Cd、Be为次要元素时,M′代表Mg或Mg为其主要元素,Sr、Ca为次要元素时,合成的材料随z值变化,呈现兰-兰绿-绿-绿黄-黄色长余辉发光颜色变化。当z=0为兰色,z=1为绿-黄色,0<z<0.5主要为兰绿-绿颜色,0.5<z<1主要为绿-绿黄颜色,z=0.5或附近时为绿色。同样a,b,c的不同数值,对材料的发光强度和结构有一定影响,当0.6≤a≤4,0.6≤b≤4,1≤c≤5,材料呈现较强的兰绿-绿-绿黄色发光,当1.5≤a≤2.4,0.6≤b≤2,1.5≤c≤2.5,材料的主要化合物从X-光衍射数据分析其衍射谱图与上述Sr2MgSi2O7和Ca2MgSi2O7谱图很相近,结合表示式中元素配比,因此推断为(Sr1-zCaz)2MgSi2O7化合物,如图9所示;当超出上述系数范围时,材料中也可以出现(Sr1-zCaz)2MgSi2O7的化合物,但其它化合物成分较多。
参照发光学有关材料的表示式,当材料的晶体结构尚不能确定时,以该材料的主要成分表示,即化学组成表示式表示;当材料的主要化合和晶体结构确定后,以化学表示式表示。
根据上述材料的化合物和晶体结构。本发明的这类材料主要化学表示式:M2MgSi2O7;Eux、Lny或M3MgSi2O8;Eux、Lny,其中M为Sr1-zCaz,0≤z≤1。
当M代表Ba,4≤a≤6,b=0,6≤c≤9,材料呈现浅绿色长余辉发光,从X-光衍射数据确定主要化合物为Ba5Si8O21。本发明的这类材料主要化学表示式:Ba5Si8O21∶Eux、Lny
当M代表Zn,1≤a≤3,b=0,0.7≤c≤1.5,材料呈现浅绿色长余辉发光,从X-光衍射分析数据确定主要化合物为Zn2SiO4。本发明的这类材料的主要化学表示式:Zn2SiO4:Eux、Lny
当M代表Sr1-zCaz,0≤2≤1,M′代表Mg,其中M、M′的0~40%摩尔可被Ba、Zn、Cd、Be取代,材料具有长余辉的发光性能,尤其当Ba、Cd占5-20%摩尔时,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在化学组成表示式中,没有R或/和Ln元素(即d或/和y为零时),合成的材料也能发出余辉,有的组合有较强的余辉发光。但是当材料中有了R或/和Ln,其余辉发光强度有了显著的增强,当然其摩尔系数d和y的不同对余辉发光强度有一定影响。Ln中诸元素的加入,元素不同,发光强度不同,两个以上复合元素的掺入比单一元素的加入发光效果更好一些。
当y=0,材料的化学组成表示式为aMO·bM′O·cSiO2·dR:Eux,铕(Eu)为激活剂,从材料的光谱分析,该材料的发射光谱是二价铕离子(Eu2+)的特征发射光谱,即铕为主激活剂,随着x数值不同,其长余辉发光强度呈现不同的变化,x的较佳范围是:0.00001≤x≤0.2。
当y>0,材料中增加Ln成份,实验表明,Ln成分中Nd、Dy、Ho、Tm、La、Pr、Tb、Ce、Mn、Bi、Sn、Sb的一种或数种存在,对材料的长余辉发光强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强效果,尤其Nd、Dy、Ho、Bi、Sn效果显著,实验表明当0<y≤0.3,对材料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如表2~10试验所示,按发光学理论,可做为共激活剂作用。
当d=0,材料的化学组成表示式为aMO·bM′O·cSiO2:Eux、Lny,该材料呈现一定的长余辉发光效果,随着x、y值的改变,材料的长余辉发光强度也呈一定的变化。
当d>0,R成分的加入,使材料的长余辉发光强度相对d=0时,得到了显著提高,d成分的原料可以是硼(B)或磷(P)的化合物,如三氧化硼(B2O3),硼酸(H3BO3),五氧化二磷(P2O5),磷酸(H3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磷酸二氢铵(NH4H2PO4)等,这些成分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长余辉发光强度;降低了材料的合成温度,改善了材料的合成质量,合成材料粉体疏松,成品率高。
R成分对材料的发光影响见表2。
表2  试验选用兰绿色材料,取M=Sr0.75Ca0.25,M′=Mg,R=B2O3或/和P2O5,Ln=Dy,a=1.5,b=1.5,c=2.5,x=0.01,y=0.08,还原气氛为NH3气,合成温度为1280℃。
表2  R、Ln成分作用试验
Figure 9810507800121
R加入量对材料的发光影响如表3所示。
表3  试验选用兰色和绿色材料,其中实验1~8兰色材料取M=Sr,M′=Mg,a=2,b=1,c=2,x=0.004,R=B2O3
试验9~14为绿色材料,其中M=Sr0.5Ca0.5,M′=Mg,a=2,b=1,c=2.3,R=P2O5,Ln=Dy,x=0.004,y=0.01。
表3  R成分量(d)影响试验
Figure 9810507800131
实验表明,0<d≤0.7对材料发光强度具有一定影响,加入量以0<d≤0.4为佳。R成分的存在,从材料的X-光衍射数据分析来看,对前述材料已知晶体结构化合物组成未产生大的影响,主要化合物为硅酸盐成分,但对材料进行元素分析测试,确认表明R中的硼(B)、磷(P)元素存在于材料中,即材料中含有硼、磷成分,按化学组成,标记为B2O3和P2O5
下面结合部分试验叙述本发明材料:(一)兰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当M=Sr,M′=Mg,R=B2O3,a=2,b=1,c=2,d=0.1,材料的化学组成表示式为:2SrO·MgO·2SiO2·0.1 B2O3:Eux、Lny,改变x值、Ln的元素及y值,其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9810507800141
续表4
Figure 9810507800151
上表4试验材料经太阳光、日光灯或紫外灯照射后,呈现出兰色余辉发光;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呈现420-550nm宽带发射光谱,峰值469nm附近;监测469nm处,其激发光谱是450nm以下的宽带谱,说明该材料对短波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经X-光衍射谱图确定其主要化合物Sr2MgSi2O7;由于加入的成分不同,光谱的峰值可产生一定的位移。图1(a)、(b)和图2分别是试验1-4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和X-光衍射谱图,其发射光谱峰值为469nm;图3(a)、(b)是试验3-4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其发射光谱峰值为470nm。
1.若在化学组成表示式中y=0,即无Ln离子存在,Eu的加入量对余辉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见表4中试验1-1~7所示。同对比样品(CaSr)S:Bi相比,该材料呈现一定的长余辉发光效果。进一步实验表明,当Eu的摩尔量×小于0.00001和大于0.2时,其发光效果较差,因此给定0.00001≤x≤0.2。
2.若x=0.004,Ln=Nd,加入量y的变化对应的余辉效果见表4中试验2-1~6,加入量y以0.0001≤y≤0.3为宜,可以看出余辉强度明显高于试验1-1~7,这说明Nd的加入增加了材料的发光性能。对试验2-4材料的发光余辉随时间变化进行双对数余辉特性曲线绘制,该曲线基本是一条直线,达人眼最小可视光度0.32mcd/m2时间在20h以上。
3.若x=0.004,Ln=Dy,加入量y的变化对余辉效果见表1中试验3-1~7,加入量以0.0001≤y≤0.3为宜,可以看出余辉强度明显高于试验1-1~7,这说明Dy的加入增加了材料的发光性能。对试验3-4材料的发光余辉随时间变化进行双对数余辉特性曲线绘制,该曲线基本是一条直线,见图4所示,达人眼最小可视光度的时间在35h以上。
4.若x=0.004,Ln分别为Ho、Tm、La、Pr、Tb、Ce、Mn、Bi、Sb、Sn及双元素Nd、Dy;Nd、Sn;Dy、Bi,其加入量y对应的余辉效果分别见表4之试验4~16。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这类材料的发光余辉效果均明显优于对比材料。特别是加入Nd、Dy、Ho、Bi、Sn其效果更为显著。根据上述材料的晶体结构和主要化合物,该兰色体系材料的化学表示式为Sr2MgSi2O7:Eu、Ln。
二、黄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当M=Ca,M′=Mg,R=B2O3,a=2,b=1,c=2,d=0.15,材料的化学组成表示式为:2CaO·MgO·2SiO2·0.15B2O3:Eux、Lny,改变x值、Ln的元素及y值,其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表5
Figure 9810507800171
上表5试验材料经太阳光、日光灯或紫外灯照射后,呈现黄色余辉发光;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呈现420~650nm宽带发射光谱,峰值535nm附近;监测535nm处,其激发光谱是500nm以下的宽带谱,说明该材料对短波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经X-光衍射谱图确定主要化合物为Ca2MgSi2O7;由于加入的成分不同,其光谱的峰值可产生一定的位移。图5(a)、(b)和图6分别是试验2-3材料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和X-光衍射谱图,其发射光谱峰值535nm。
1.若化学组成表示式中y=0,Eu的加入量对余辉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见表5中试验1-1~7所示。
2.若x=0.004,Ln=Dy,加入量y的变化对余辉效果见表5中2-1~4所示,可以看出Dy的加入增强了材料的发光性能,实验表明Dy加入量以0.0001≤y≤0.2为佳,图7是试验2-3材料的发光余辉随时间变化的双对数特性曲线。
3.若x=0.004时,Ln分别为Nd、Ho、Tm、Ce、Sn、Bi以及双元素Dy、Nd;Dy、Bi,加入量与余辉效果分别见表5中试验3~10所示,其发光余辉效果均明显优于对比材料。
根据上述材料的晶体结构和主要化合物,该黄色体系材料的化学表示式为Ca2MgSi2O7:Eu、Ln。三、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当M=Sr0.5Ca0.5,M′=Mg,R=B2O3,a=2,b=1,c=2,d=0.05,材料的化学组成表示式为2(Sr0.5Ca0.5)O·MgO·2SiO2·0.05B2O3:Eux、Lny,改变x值、Ln元素及y值,其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9810507800191
上表6试验材料在太阳光、日光灯或紫外灯照射后,呈现绿色余辉发光;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呈现430~600nm宽带发射光谱,峰值500nm附近;监测500nm处,其激发光谱是在460nm以下的宽带谱,这说明该材料对短波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经X-光衍射数据分析,其衍射谱图与Sr2MgSi2O7和Ca2MgSi2O7谱图很相近,结合表示式中Sr、Ca摩尔配比,推断其主要化合物为(Sr0.5Ca0.5)2MgSi2O7,如图9所示。由于加入成分不同,其光谱峰值可产生一定位移。图8(a)、(b)和图9分别是试验2-5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和X-光衍射谱图,其发射光谱峰值为500nm。
1.若在化学组成表示式中y=0,Eu的加入量对余辉效果见表6中试验1-1~6所示。
2.若x=0.005,Ln=Dy,加入量y的变化对余辉效果见表6中试验2-1~
3.若x=0.005时,Ln=Nd,加入量y的变化对余辉效果见表6中的试验3-1~3,可以看出余辉强度也是很高的,余辉时间也很长。
4.若x=0.005,Ln分别为Ho、Tm、Ce、Sn、Tb、Pr、Bi,其加入量对余辉强度影响见表6试验4-10。
5.若x=0.005,Ln=Dy和Bi,其同时加入对发光余辉强度有较大的增强,见表6中试验11。
根据上述材料的晶体结构和主要化合物,该绿色体系材料的化学表示式为:(Sr0.5Ca0.5)2MgSi2O7:Eu、Ln。四、兰绿色-绿黄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当M=Sr1-zCaz,M′=Mg,R=B2O3,a=2,b=1,c=2,d=0.1,材料的化学组成表示式为:2(Sr1-zCaz)O·MgO·2SiO2·0.1B2O3:Eux、Lny,0≤z≤1,随着z值不同,其材料的发光余辉颜色不同,当z=0则为兰色;z=1则为黄色;z=0.5则为绿色。随着z值从0到1的变化,即改变Sr与Ca的比例,材料的发光颜色则呈现兰到绿到黄色的变化。
1.表7列出在2(Sr1-zCaz)O·MgO·2SiO2·0.1B2O3:Eu0.004、Dy0.02中,试验Sr与Ca的比例变化对发射光谱峰值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z值从0~1的变化,发射光谱的峰值从496nm到535nm,致使发光颜色呈现兰、兰绿、绿、绿黄、黄的变化,见表7所示。表7
 2.在z=0.25,选择化学组成表示式2(Sr0.75Ca0.25)O·MgO·2SiO2·0.1B2O3:Eu0.004、Ln0.02试验,如表8中试验1~6所示,其材料呈兰绿色长余辉发光,Ln离子的加入,使其发光强度显著增强,如表8中试验2与比较样品相比有很大差别,呈现非常强的兰绿色余辉发光,其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见图11(a)、(b)所示。
3.在z=0.75,选择化学表示式2(Sr0.25Ca0.75)O·MgO·2SiO2·0.1B2O3:Eu0.004、Ln0.02试验,如表8中试验7-12所示,其材料呈黄绿色长余辉发光,Ln离子的加入,使其发光强度显著增强,如表8中试验8与比较样品相比有明显差别,其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见图12(a)、(b)所示。
表8
五、其它发光
1.在化学组成表示式中,当M=Sr1-zCaz,其中0≤z≤1,M′=Mg,R=B2O3,a=3,b=1,c=2,d=0.1,即3MO·MgO·2SiO2·0.1B2O3:Eux、Lny,该材料呈现兰-黄绿色余辉发光。
表9中试验1选择M=Sr,Ln=Dy、Nd,该材料呈兰色余辉发光。图13(a)、(b)和图14分别是3SrO·MgO·2SiO2·0.1B2O3:Eu0.004、Dy0.02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和X-光衍射谱图,其发射光谱峰值为462nm,主要化合物是Sr3MgSi2O8,次要化合物是Sr2MgSiO7。材料的化学表示式:Sr3MgSi2O8:Eu、Ln。
表9中试验2选择M=Ca,Ln=Dy、Nd,该材料呈现浅绿色余辉发光。图15(a),(b)和图16分别是3CaO·MgO·2SiO2:Eu0.004、Dy0.02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及X-光衍射谱图,其发射光谱峰值475nm,主要化合物是Ca3MgSi2O8,次要化合物是Ca2MgSi2O7
同样,当M=Sr0.5Ca0.5,Ln=Dy、Nd,该材料呈兰绿色余辉发光,其发光余辉效果见表9中试验3-1、2所示。
表9
Figure 9810507800231
2.在化学组成表示式中,当M代表Sr1-zCaz,其中0≤z≤1,M′代表Mg,M和M′中元素可被0-40%摩尔的Ba、Zn、Cd、Be所取代,材料可呈现兰、绿、黄等色余辉发光。
M以Sr为主的材料呈现兰-兰绿色余辉,如表10中的试验1-1~4所示,其余辉发光效果以(CaSr)S:Bi为比较样品;M以Ca为主的材料呈现绿-黄色余辉,如表10中的试验2-1~4所示,其余辉发光效果以(ZnCd)S:Cu为比较样品;M以Sr和Ca为主的材料呈现绿色余辉,如表10中的试验3-1~2所示,其余辉发光效果以ZnS:Cu为比较样品。从表上可看出发光强度显著优于比较样品。表10
Figure 9810507800232
3.当M=Ba,a=5,b=0,c=8,R=B2O3,d=0.1,材料表示式为5BaO·8SiO2·0.1B2O3:Eux、Lny,选择x=0.01,Ln=Dy,y=0.02,试验合成材料呈浅绿色发光,其主要化合物为Ba5Si8O21。其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如图17(a)、(b)所示,表11为其余辉相对效果。用Ca、Sr、Zn、Cd、Be取代部分Ba也有长余辉发光效果。表11
Figure 9810507800241
4.当M=Zn,R=B2O3,a=2,b=0,c=1,d=0.1,Ln=Dy和Mn,x=0.01,y=0.02,试验合成材料呈浅绿色余辉发光,其主要化合物为Zn2SiO4:Eu、Dy、Mn,其余辉发光效果见表12所示。用Ca、Sr、Ba、Cd、Be取代部分Zn也有长余辉发光效果。表12
在材料的合成中,制成同一化合物时,使用含有Mg元素的原料中,用碱式碳酸镁比氧化镁制得的材料发光强度要高50%以上。
本发明还发现在材料的原料中加入其重量0-15%的其它化合物成分参与固相反应,有助于提高产品的长余辉发光强度,改善产品的合成质量,而不影响材料的主要晶体结构。在绿黄材料中加入一些化合物的效果如表13所示。
表13试验选用绿黄材料,取M=Sr0.3Ca0.7,M′=Mg,R=B2O3,Ln=Dy,a=2.5,b=1.2,c=2.5,d=0.1,x=0.02,y=0.1。
表13其它化合物的加入影响试验
Figure 9810507800251
在化学组成表示式中的其它组合中,同样也可发现这些化合物的加入或多或少地影响余辉效果。
本发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和稳定性,在同一条件下,将现有技术的铝酸盐长余辉材料和本发明的硅酸盐长余辉材料分别放入水中,发现铝酸盐材料三天后即开始水解,一周后将完全分解,丧失发光性能,而硅酸盐材料在同样条件下3个月后未见分解,仍可见发光。
本发明产品可广泛用于室内外的各种长余辉发光制品,作为夜间或黑暗条件的指示标识和装饰美化,该材料可与涂料、塑料、橡胶、油墨等介质结合,在建筑、交通、装修装饰、消防应急、日用品、钟表、渔具、玩具等领域,具有较好用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三大特点:
(1)发明了以硅酸盐为主要基质成分的新型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耐水性能,并实现了兰、兰绿、绿、绿黄、黄的多种颜色长余辉发光。
(2)在该体系材料中,发现了多种离子对铕离子发光的显著增强作用,提高了材料的发光性能。
(3)硼和磷元素化合物的添加,进一步改善了材料的发光性能。
图表说明:图1表示Sr2MgSi2O7:Eu材料的发射光谱(a)和激发光谱(b)图2表示Sr2MgSi2O7:Eu材料的X-光衍射谱图3表示Sr2MgSi2O7:EuDy材料的发射光谱(a)和激发光谱(b)图4表示Sr2MgSi2O7;EuDy材料的余辉特性曲线图5表示Ca2MgSi2O7:EuDy材料的发射光谱(a)和激发光谱(b)图6表示Ca2MgSi2O7:EuDy材料的X-光衍射谱图7表示Ca2MgSi2O7:EuDy材料的余辉特性曲线图8表示(Sr0.5Ca0.5)2MgSi2O7:EuDy材料的发射光谱(a)
和激发光谱(b)图9表示(Sr0.5Ca0.5)2MgSi2O7:EuDy材料的X-光衍射谱图10表示(Sr0.5Ca0.5)2MgSi2O7:EuDy材料的余辉特性曲线图11表示(Sr0.75Ca0.25)2MgSi2O7:EuDy材料的发射光谱(a)
和激发光谱(b)图12表示(Sr0.25Ca0.75)2MgSi2O7:EuDy材料的发射光谱(a)
和激发光谱(b)图13表示Sr3MgSi2O8:EuDy材料的发射光谱(a)和激发光谱(b)图14表示Sr3MgSi2O8:EuDy材料的X-光衍射谱图15表示Ca3MgSi2O8:EuDy材料的发射光谱(a)和激发光谱(b)图16表示Ca3MgSi2O8:EuDy材料的X-光衍射谱图17表示Ba5Si8O21:EuDy材料的发射光谱(a)和激发光谱(b)
实施例例1.2SrO·MgO·2SiO2·0.1B2O3:Eu0.004材料的合成和分析结果原料配比
元素 摩尔数 原料 数量
SrMgSiEEu 1.996120.20.004 SrCO34MgCO3·Mg(OH)2·5H2OSiO2E2O3Eu2O3 294.6克97.1克120克6.96克0.704克
将其研细混匀后,装入氧化铝坩埚,置入高温炉中,通入氨气(NH3),于1350℃烧结3小时,冷却,再将烧成物粉碎,100目筛网过筛,制得实例材料。
该实例材料外观呈灰白色,经太阳光照射后,在暗处呈现出兰色余辉发光;材料进行发光余辉强度测量,如表4中实验1-4所示;对实例材料进行光谱和结构测试,如图1(a)、(b)和图2分别是实例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和X-光衍射谱图,该材料的主要晶体结构是黄长石的结构,其化合物是Sr2MgSi2O7。根据其主要化合物,确定材料的化学表示式Sr2MgSi2O7:Eu。例2.2SrO·MgO·2SiO2·0.1B2O3:Eu0.004Dy0.04材料的合成和分析结
果原料配比
元素 摩尔数 原料 数量
SrMgSiBEuDy 1.960.99620.20.0040.04 SrCO34MgCO3·Mg(OH)2·5H2OSiO2H3BO3Eu2O3Dy2O3 289.3克96.7克120克12.56克0.704克7.46克
将其在乙醇溶液中研细混匀烘干后,装入氧化铝坩锅,置于高温炉中,通入氨气(NH3),于1350℃烧结3小时,冷却,烧成物粉碎,100目筛网过筛,制得实例材料。
该实例材料外观呈灰白色,经目光灯照射后,在暗处呈现出很强的兰色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余辉相对强度如表4中试验3-4所示,其强度值明显高于实例1;材料的余辉时间长,如图4所示;图3(a)、(b)为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材料的主要化合物为Sr2MgSi2O7,与例1相同,因此确定材料的化学表示式Sr2MgSi2O7:Eu、Dy。例3.SrO·3MgO·2SiO2·0.05P2O5:Eu0.004Nd0.01材料的合成原料配比
元素 摩尔数 原料 数量
SrMgSiPEuNd 0.9932.99320.10.0040.01 SrCO34MgCO3·Mg(OH)2·5H2OSiO2(NH4)2HPO4Eu2O3Nd2O3 146.6克290.6克120克13.2克0.704克1.68克
将其在丙酮溶液中研细混匀烘干后,装入氧化铝坩锅,置于高温炉中,通入氢气(H2),于1350℃烧结3小时,冷却,烧成物粉碎,100目筛网过筛,制得实例材料。
该实例材料经紫外灯照射后,呈较强的兰色余辉发光,经X-光衍射分析,其主要化合物成分为Sr2MgSi2O7和Mg2SiO4。因此材料采用化学组成表示式SrO·3MgO·2SiO2·0.05P2O5:Eu、Nd。例4.2CaO·MgO·2SiO2·0.15B2O3:Eu0.004Dy0.05材料的合成和分析结果原料配比
元素 摩尔数 原料 数量
CaMgSiBEuDy 1.946120.30.0040.05 CaCO34MgCO3·Mg(OH)2·5H2OSiO2H3BO3Eu2O3Dy2O3 194.6克97.1克120克18.84克0.764克9.325克
将其研细混匀后,装入氧化铝坩埚,置于高温炉中,通入氢气和氮气(H230%+N270%),于1320℃烧结5小时,冷却,烧成物粉碎,100目筛网过筛,制得实例材料。
该实例材料外观呈浅黄色,经日光灯照射后,在暗处呈现出很强的黄色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余辉相对强度值如表5中试验2-3所示,其强度明显高于表5中的试验1-4,其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如图5(a)、(b)所示;材料的余辉时间长,图7为材料的余辉特性曲线;材料的主要化合物为Ca2MgSi2O7,如图6所示,因此确定材料的化学表示式Ca2MgSi2O7:Eu、Dy。例5.1.5CaO·3MgO·2SiO2·0.15B2O3:Eu0.004Ho0.08材料的合成原料配比
元素 摩尔数 原料 数量
CaMgSiBEuHo 1.5320.150.0040.08 CaCO34MgCO3·Mg(OH)2·5H2OH2SiO3B2O3Eu2O3Ho2O3 150克291.3克156克10.44克0.704克15.1克
该实例材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例1。
该材料经紫外灯照射后,呈浅黄色余辉发光;经X-光衍射分析,其化合物成分是Ca2MgSi2O7、CaMgSiO4和Ca3Si2O7。材料的化学组成表示式1.5Ca0·3MgO·2SiO2·0.15B2O3:Eu、Ho。例6.2(Sr0.5Ca0.5)O·MgO·2SiO2·0.05B2O3:Eu0.005 Dy0.08原料配比
元素 摩尔数 原料 数量
SrCaMgSiBEuDy 11120.10.0050.08 SrCO3CaCO34MgCO3·Mg(OH)2·5H2OSiO2H3BO3Eu2O3Dy2O3 147.6克100克97.1克120克6.28克0.88克14.92克
将其研细混匀后,装入氧化铝坩埚,置于高温炉中,通入氨气(NH3),于1330℃烧结3小时,冷却,烧成物粉碎,100目筛网过筛,制得实例材料。
该实例材料呈浅绿色,经日光灯照射后,呈现出很强的绿色余辉发光;其发光余辉相对强度如表6所示,其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和X-光衍射光;其发光余辉相对强度如表6所示,其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和X-光衍射图如图8(a)、(b)和图9所示;材料的余辉时间长。图10为材料的余辉特性曲线。材料化学表示式为(Sr0.5Ca0.5)2MgSi2O7:Eu、Dy。例7.2(Sr0.25Ca0.75)O·MgO·2.3SiO2·0.05P2O5:Eu0.01Nd0.02材料的合成原料配比
元素 摩尔数 原料 数量
SrCaMgSiPEuNd 0.51.512.30.10.010.02 Sr(NO3)2Ga(NO3)2·4H2OMg(NO3)2·6H2O硅胶NH4H2PO4Eu2O3Nd2O3 105.8克354克256.4克138克11.5克1.76克3.36克
该实例材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例1。
该材料经日光灯照射后,呈现绿黄色余辉发光;材料的X-光衍射谱图与例6中图9很相似,因此推断其化合物为(Sr0.25Ca0.75)2MgSi2O7,其化学表示式(Sr0.25Ca0.75)2MgSi2O7:Eu、Nd。例8.3SrO·MgO·2SiO2:Eu0.01Ho0.08材料的合成原料配比
元素 摩尔数 原料 数量
SrMgSiEuHo 3120.010.08 Sr(NO3)2MgOH2SiO3Eu2O3Ho2O3 634.8克40.3克156克1.76克15.1克
该实例材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例1。该实例材料经太阳光照射后,呈兰色余辉发光,材料的主要化合物成分Sr3MgSi2O8、次要化合物Sr2Mg2SiO7,材料的化学表示式Sr3MgSi2O8:Eu、Ho。以等摩尔的碱式碳酸镁代替氧化镁,其合成材料的余辉强度高75%。例9.2(Sr0.6Ca0.4)O·(Mg0.8Cd0.2)0·2.5SiO4·0.1B2O3:Eu0.01Dy0.02Bi0.01材料的合成原料配比
Figure 9810507800311
在以上混合原料中,加入其重量5%的NH4Cl,研细并混匀后,烧结工艺如例1,制备出的材料,经太阳光照射后,呈现很强的兰绿色余辉发光。例10.5BaO·8SiO2·0.1B2O3:Eu0.01Dy0.02材料的合成原料配比
元素 摩尔数 原料 数量
BaSiBEuDy 580.20.010.02 BaCO3SiO3B2O3Eu2O3Dy2O3 985克480克6.96克1.76克3.73克
该实例材料的合成制备方法同例1,经太阳光照射后,在暗处呈现浅绿色余辉发光,材料的化合物为Ba5SieO21,其化学表示式为Ba5Si8O21:Eu、Dy。

Claims (14)

1.一种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为主要化学组成表示式为aMO·bM′O·cSi02·dR:Eux、Lny,其中M是选自Sr、Ca、Ba、Z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M′选自Mg、Cd、Be中一种或多种元素;R选自B2O3、P2O5中的一种或二种成份;Ln选自Nd、Dy、Ho、Tm、La、Pr、Tb、Ce、Mn、Bi、Sn、Sb中一种或多种元素;a、b、c、d、x、y为摩尔系数,其中0.6≤a≤6,0≤b≤5,1≤c≤9,0≤d≤0.7,0.00001≤x≤0.2,0≤y≤0.3;其中y与d不能同时为0,且当Ln为Bi、Mn或Sn时d≠0;该材料在500nm以下短波光激发下,呈现420-650nm的发射光谱,峰值从450-580nm,可呈现兰、兰绿、绿、绿黄、黄颜色长余辉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为主要化学组成表示式为aMO·bM′O·cSiO2·dR:Eux,其中M选自Sr、Ca、Ba、Z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M′选自Mg、Cd、Be中一种或多种元素;R选自B2O3、P2O5中的一种或二种成份;0.6≤a≤6,0≤b≤5,1≤c≤9,0<d≤0.7,0.00001≤x≤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为化学组成表示式中的M选自Sr、Ca中的一种或二种元素;M′为Mg;Ln选自Nd、Dy、Ho中一种或多种元素;R选自B2O3、P2O5中的一种或二种成份;0.6≤a≤4,0.6≤b≤4,1.0≤c≤5,0≤d≤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为主要化学结构表示式为:M2MgSi2O7:Eux、Lny或M3MgSi2O8:Eux、Lny,其中M为Sr1-zCaz,0≤z≤1;Ln是选自Nd、Dy、Ho、Tm、La、Pr、Tb、Ce、Sb中一种或多种元素;0.00001≤x≤0.2,0<y≤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为Ln选自Nd、Dy、Ho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为材料主要化合物为M2MgSi2O7或M3MgSi2O8,其中M为Sr1-zCaz,0≤z≤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为主要化学结构表示式为Ba5Si8O21:Eux、Dyy,其中0.00001≤x≤0.2,0<y≤0.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为材料主要化学结构表示式为Zn2SiO4:Eux、Lny,其中Ln=Dy、Mn,0.00001≤x≤0.2,0<y≤0.3。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为其化学组成表示式中的M选自Sr、Ca中的一种或二种元素;M′为Mg;R选自B2O3、P2O5中一种或二种成份;0.6≤a≤4.0,0.6≤b≤4.0,1≤c≤5,0<d≤0.4。
10.如权利要求3或9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为M、M′中元素的0-40%摩尔可以被Ba、Zn、Cd、Be取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用原料中元素摩尔配比为:M:0.6~6.0     R:O~0.7M′:0~5.0    Eu:0.00001~0.2Si:1~9      Ln:0~0.3其中:M代表Sr、Ca、Ba、Z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化合物;
M′代表Mg、Cd、Be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化合物;
R代表B、P中的一种或二种元素的化合物,以B2O3、P2O5计;
Ln代表Nd、Dy、Ho、Tm、La、Pr、Tb、Ce、Mn、Bi、Sn、Sb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化合物;
其中代表Ln和R的摩尔系数y和d不能同时为0,且当Ln为Bi、Mn或Sn时,d≠0;
M、M′、Ln、Eu是分别用这些所代表元素的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醋酸盐、草酸盐、柠檬酸盐或其氧化物、氢氧化物、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Si的化合物是使用SiO2、硅酸、硅胶或硅酸盐一种或多种,R是使用硼、磷的化合物,其量以B2O3、P2O5计;制造按以下步骤进行:将上述原料按摩尔比例称取,研细并混合均匀,在还原气氛下,于1100-1400℃烧结2~50小时后,经冷却、粉碎、过筛而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还原气氛选自氢气、氨气、氮气和氢气或碳粒存在下。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可在混合原料中加入原料重量的0-15%的NH4Cl、NH4F、Li2CO3、CaF、SrF2、CaSO4、SrSO4、SrHPO4或CaHPO4参与固相反应。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M′为Mg元素,使用原料为碱式碳酸镁。
CN98105078A 1997-03-26 1998-03-20 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6258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8105078A CN1062581C (zh) 1997-03-26 1998-03-20 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7103524.5 1997-03-26
CN97103524 1997-03-26
CN97123325.X 1997-12-03
CN98105078A CN1062581C (zh) 1997-03-26 1998-03-20 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292A CN1194292A (zh) 1998-09-30
CN1062581C true CN1062581C (zh) 2001-02-28

Family

ID=25744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507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62581C (zh) 1997-03-26 1998-03-20 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81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5982C (zh) * 2001-12-19 2007-05-16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制备硅酸盐无机发光材料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59946A1 (de) * 2002-12-20 2004-07-15 Tews, Walter, Dipl.-Chem. Dr.rer.nat.habil. Leuchtstoffe zur Konversion der ultravioletten oder blauen Emission eines lichtemittierenden Elementes in sichtbare weiße Strahlung mit sehr hoher Farbwiedergabe
US6953536B2 (en) 2003-02-25 2005-10-11 University Of Georgi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Long persistent phosphors and persistent energy transfer technique
CN1325603C (zh) * 2003-11-27 2007-07-11 上海交通大学 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05068584A1 (ja) 2004-01-16 2005-07-28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蛍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照明装置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4521227B2 (ja) * 2004-07-14 2010-08-11 株式会社東芝 窒素を含有する蛍光体の製造方法
CN100368507C (zh) * 2005-08-10 2008-02-13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高度膨化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CN101077973B (zh) * 2006-05-26 2010-09-29 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硅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发光装置
CN101126023B (zh) * 2006-08-15 2011-06-15 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发射峰硅酸盐基质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发光装置
CN100415849C (zh) * 2007-02-06 2008-09-03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稀土红色荧光粉及其制造方法
KR101098006B1 (ko) * 2009-09-29 2011-12-23 한국화학연구원 (할로)실리케이트계 형광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1935204B (zh) * 2009-10-23 2013-02-27 郑子山 一种超长余辉蓝色蓄光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2928B (zh) * 2010-03-30 2012-06-27 山东大学 一种黄长石结构的高温压电晶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37739B (zh) * 2012-01-08 2013-10-30 浙江新天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黄光led光源组件
CN102618278A (zh) * 2012-03-05 2012-08-0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铋离子激活的硅铝酸盐长余辉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7599B (zh) * 2012-04-17 2015-09-09 梁清源 一种长余辉发光消防标志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0773A (zh) * 2012-04-25 2012-09-12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非线性光学晶体硼酸氧镉钇
CN102719245B (zh) * 2012-06-25 2015-04-08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二次激发型橙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476A (zh) * 2015-05-27 2015-08-19 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 长余辉质感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8794A (zh) * 2015-06-12 2015-11-11 佛山市启正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太阳能电池能效的光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6781A (zh) * 2015-07-30 2015-11-25 洛阳仲平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硼酸盐长余辉聚酯粉末涂料
CN105586034B (zh) * 2015-12-23 2017-11-10 上海大学 单一基质近紫外激发光色可调的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4768A (zh) * 2018-05-02 2018-08-21 安徽沛隆智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塑料玩具的环保型持久性发光剂
CN111377722A (zh) * 2018-12-27 2020-07-0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微波介质陶瓷天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0554B (zh) * 2020-11-20 2022-04-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蓄能型环保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32932A (zh) * 2022-11-03 2023-04-07 宁波虔东科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闪烁体探测阵列的信号处理方法及成像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4291A (ja) * 1985-01-29 1986-08-05 Sony Corp 青色発光螢光体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4291A (ja) * 1985-01-29 1986-08-05 Sony Corp 青色発光螢光体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 ALLOYS COMPD (1996)241(1-2) 1996.1.11 POORT S H等 *
J ALLOYS COMPD (1996)241(1-2) 1996.1.11 POORT S H等;OKAYMA RIKA DAIGAKU KIYO A (1996),32A 1996.12.1 GUCHI KAZUHIRO等;PHILIPS RES REP (1968)23(2) 1968.2.1 BLASSE G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第18卷第1期 1997.1.1 姚光庆等 *
OKAYMA RIKA DAIGAKU KIYO A (1996),32A 1996.12.1 GUCHI KAZUHIRO等 *
PHILIPS RES REP (1968)23(2) 1968.2.1 BLASSE G等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第18卷第1期 1997.1.1 姚光庆等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5982C (zh) * 2001-12-19 2007-05-16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制备硅酸盐无机发光材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292A (zh) 1998-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81C (zh) 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EP2036967B1 (en) Silicate-containing luminescent material,its making method and the light-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3948757B2 (ja) ケイ酸塩長残光の発光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31981B2 (ja) 複数の発光ピークを有するケイ酸塩ベースの発光材料、当該発光材料を調製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当該発光材料を用いた発光デバイス
JPH08170076A (ja) 長残光蛍光体
CN102660269A (zh) 包含辐射源和发光材料的照明***
WO2022233116A1 (zh) 一种单基质双发射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08297B (zh) 一种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所制成的发光器件
CN109370580B (zh) 一种铋离子激活的钛铝酸盐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126023A (zh) 多发射峰硅酸盐基质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发光装置
CN100560688C (zh) 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88575A (zh) 一种Eu3+离子激活的钒磷铌酸盐红色荧光粉、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126433B (zh) 一种能够发射青绿光的硅铝酸盐荧光材料
CN115287066B (zh) 一种Eu2+激活的含卤素硼酸盐青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22972B (zh) 一种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9798B (zh) 一种橙红色锑酸盐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0296C (zh) 蓄光型长余辉发光材料
CN114410302A (zh)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光学装置
CN109233826B (zh) 一种铕离子激活的钛铝酸盐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202513A (zh) 硫化物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制造方法
CN101570688A (zh) 一种红色发光的发光材料以及使用其的发光装置
CN114958352B (zh) 一种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16982B (zh) 一种硫磷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03910B (zh) 一种Eu3+激活的氟碲酸铋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376546B (zh)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包含该荧光粉的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AO ZHIQIANG

Effective date: 20030530

Owner name: LUM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ALIAN C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AO ZHIGUO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530

Address after: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City High-tech Park Qixianling Torch Road No. 10 Dalian lumingli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Dalian Luming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Qixianling Torch Road Ganjingzi District of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No. 10 Dalian Lu Ming Source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Xiao Zhiqiang

Patentee before: Xiao Zhiguo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NGFA OPTICAL SCIENCE CO., LTD., DALIAN ROA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UM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ALIAN CITY

Effective date: 200906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619

Address after: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City High-tech Park Qixianling high-energy Street No. 1

Patentee after: Dalian Luming Light Emitting Sci-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City High-tech Park Qixianling Torch Road No. 10 Dalian lumingli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Dalian Luming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16025 No. 32, high energy street, Dalian hi tech Zone, Dalian, Liaoning

Patentee after: Dalian Luming Light Emitting Sci-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6025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City High-tech Park Qixianling high-energy Street No. 1

Patentee before: Dalian Luming Light Emitting Sci-Tech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