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5509B -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5509B
CN106165509B CN201580016775.0A CN201580016775A CN106165509B CN 106165509 B CN106165509 B CN 106165509B CN 201580016775 A CN201580016775 A CN 201580016775A CN 106165509 B CN106165509 B CN 106165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cel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is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67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5509A (zh
Inventor
郑圣勋
徐翰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165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5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5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5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终端生成指示支持D2D操作的频带的D2D频带信息;以及将所述D2D频带信息发送给网络。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 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中由用户设备执行的D2D操作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中,正在进行针对国际移动电信(IMT) -Advanced(即,自第三代起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任务。IMT-Advanced 将其目标设定为在停止和慢速移动状态下以1Gbps的数据传送速率,在快速移动状 态下以100Mbps的数据传送速率支持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多媒体服务。
例如,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是满足IMT-Advanced的要求的***标准, 并且是为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传输方案从 长期演进(LTE)改进的LTE-Advanced准备的。LTE-Advanced是IMT-Advanced的 实力候选之一。
对装置执行直接通信的装置对装置(D2D)技术的关注不断增加。具体地讲, D2D作为用于公共安全网络的通信技术已成为关注焦点。商业通信网络正快速向LTE 转变,但是鉴于与现有通信标准的冲突问题和成本,目前的公共安全网络基本上基于 2G技术。这种技术差距以及对改进的服务的需求导致改进公共安全网络的努力。
公共安全网络具有比商业通信网络更高的服务要求(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地讲,如果蜂窝通信的覆盖范围不受影响或可用,则公共安全网络也要求装置之间的直 接通信,即,D2D操作。
由于D2D操作是邻近的装置之间的通信,所以它可具有各种优点。例如,D2D UE 具有高传送速率和低延迟并且可执行数据通信。另外,在D2D操作中,集中于基站 的业务可被分散。如果D2D UE起到中继器的作用,则它也可起到延伸基站的覆盖范 围的作用。
此外,用户设备将包括诸如它自己所属于的类别、由它自己支持的频带等这样的信息的用户设备能力信息提供给网络。然而,常规的用户设备能力信息不包括在什么 频带上用户设备支持D2D操作的信息。因此,存在网络为用户设备配置用于D2D操 作的频带方面的困难。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中由用户设备执行的D2D操作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问题解决方案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中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装 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指示UE支持D2D操作 的频带的D2D频带信息;以及将所述D2D频带信息发送给网络。
所述D2D频带信息可以是按照被包括在通知所述UE的能力的UE能力信息中的 方式发送的。
所述D2D频带信息可以指示支持所述D2D操作的一个或更多个频带。
支持所述D2D操作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频带可以通过与支持蜂窝通信的频带的列表不同的单独的频带的列表来指示。
支持所述D2D操作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频带可以是通过指示支持蜂窝通信的频带的列表中的每个频带是否支持所述D2D操作来指示的。
所述D2D操作可以是D2D通信或D2D发现。
所述D2D频带信息可以单独地包括指示支持所述D2D通信的频带的信息和指示 支持所述D2D发现的频带的信息。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射频(RF)单元, 该RF单元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操作上连接至 所述RF单元。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生成指示所述UE支持所述D2D 操作的频带的D2D频带信息;以及将所述D2D频带信息发送给网络。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户设备将支持D2D操作的频带通知给网络。因此,网络可以为 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用于D2D操作的适当的频带。通过该过程,可以通过分配用户设 备不支持D2D操作的频带来防止无线电资源的浪费使用,以及增加D2D操作的可靠 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无线通信***。
图2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
图3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
图4是示出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建立RRC连接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RRC连接重新配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示图。
图8示出处于RRC_IDLE状态的UE可拥有的子状态以及子状态转变处理。
图9示出用于ProSe的基本结构。
图10示出执行ProSe直接通信的多种类型的UE的部署示例和小区覆盖范围。
图11示出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用户平面协议栈。
图12示出用于D2D直接发现的PC 5接口。
图13是ProSe发现处理的实施方式。
图14是ProSe发现处理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1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UE所执行的D2D操作方法。
图16举例说明了根据方法2-a的包括D2D频带信息的UE能力信息。
图1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UE能力信息的另一示例。
图1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D2D操作方法。
图1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UE所执行的D2D操作方法。
图20是例示了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UE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所应用于的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也可被称作演进 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或长期演进(LTE)/LTE-A***。
E-UTRAN包括向用户设备(UE)10提供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至少一个基站 (BS)20。UE 10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被称作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 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无线装置等这样的另一术语。BS 20通 常是与UE 10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被称作诸如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机系 统(BTS)、接入点等这样的另一术语。
BS 20通过X2接口互连。BS 20还通过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30, 更具体地讲,通过S1-MME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并通过S1-U连接到服 务网关(S-GW)。
EPC 30包括MME、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MME具有UE的接 入信息或者UE的能力信息,这种信息通常用于UE的移动性管理。S-GW是以 E-UTRAN作为终点的网关。P-GW是以PDN作为终点的网关。
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基于通信***中熟知的开放***互连(OSI)模型的下面三层被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在它们 当中,属于第一层的物理(PHY)层利用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属于第三层的 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用于控制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为此,RRC层在 UE与BS之间交换RRC消息。
图2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图3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用户平面是用于用户数据传输的协议栈。控制平面是用于控制信 号传输的协议栈。
参照图2和图3,PHY层通过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通过 传输信道连接到作为PHY层的上层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通过传输信道在 MAC层与PHY层之间传送数据。传输信道根据如何通过无线电接口传送数据及其特 性来分类。
数据在不同的PHY层(即,发送机的PHY层和接收机的PHY层)之间通过物 理信道来移动。物理信道可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来调制,并且使用时间 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
MAC层的功能包括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以及通过物理信道提供的传输块在属于逻辑信道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传输信道上的复用和解复用。 MAC层通过逻辑信道向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
RLC层的功能包括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为了确保无线电承载(RB) 所需的各种类型的服务质量(QoS),RLC层提供三种类型的操作模式:透明模式 (TM)、未确认模式(UM)和确认模式(AM)。AM RLC通过自动重传请求(ARQ) 来提供纠错。
RRC层仅被定义于控制平面上。RRC层与无线电承载的配置、重新配置和释放 关联,并且负责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PHY信道的控制。RB表示由第一层(PHY 层)和第二层(MAC层、RLC层和PDCP层)提供以便在UE与网络之间传送数据 的逻辑路线。
用户平面上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层的功能包括用户数据的传送以及头 压缩和加密。用户平面上的PDCP层的功能还包括控制平面数据的传送和加密/完整 性保护。
RB被配置为什么意指定义无线协议层和信道的特性以便提供特定服务并且配置各个详细参数和操作方法的处理。RB可被分为信令RB(SRB)和数据RB(DRB) 两种类型。SRB用作在控制平面上发送RRC消息的通道,DRB用作在用户平面上发 送用户数据的通道。
如果在UE的RRC层与E-UTRAN的RRC层之间建立RRC连接,则UE处于 RRC连接状态。如果不是,则UE处于RRC空闲状态。
用于从网络向UE发送数据的下行链路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信息的广播信道(BCH)以及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下行链 路多播或广播服务的业务或控制消息可通过下行链路SCH来发送,或者可通过另外 的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来发送。此外,用于从UE向网络发送数据的上行链路 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以及用于发送用户业 务或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CH)。
位于传输信道上方并被映射至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和多播 业务信道(MTCH)。
物理信道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多个子载波。一个子帧包括 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RB是资源分配单位,包括多个OFDM符号和多个子载 波。另外,各个子帧可将对应子帧的特定OFDM符号(例如,第一OFDM符号)的 特定子载波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即,L1/L2控制信道。传输时间 间隔(TTI)是子帧传输的单位时间。
下面描述UE的RRC状态和RRC连接方法。
RRC状态意指UE的RRC层是否与E-UTRAN的RRC层逻辑连接,UE的RRC 层与E-UTRAN的RRC层逻辑连接的情况被称为RRC连接状态。UE的RRC层没有 与E-UTRAN的RRC层逻辑连接的情况被称为RRC空闲状态。由于处于RRC连接 状态的UE具有RRC连接,所以E-UTRAN可检查各个小区中对应UE的存在,因此 可有效地控制UE。相比之下,E-UTRAN无法检查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核心 网络(CN)在各个跟踪区域(即,比小区更大的区域单元)中管理处于RRC空闲状 态的UE。即,仅针对各个大的区域来检查是否存在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因此, UE需要转变为RRC连接状态以便提供诸如语音或数据这样的常用移动通信服务。
当用户首先接通UE的电源时,UE首先搜索合适的小区并且在对应小区中保持 在RRC空闲状态下。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在需要建立RRC连接时通过RRC连 接过程来与E-UTRAN建立RRC连接,并且转变为RRC连接状态。处于RRC空闲 状态的UE需要建立RRC连接的情况包括多种情况。例如,所述情况可包括出于诸 如用户尝试呼叫的原因而需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以及作为对从E-UTRAN接收的寻 呼消息的响应发送响应消息。
位于RRC层上面的非接入层面(NAS)层执行诸如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这样 的功能。
在NAS层中,为了管理UE的移动性,定义了两种类型的状态:EPS移动性管 理-REGISTERED(EMM-REGISTERED)和EMM-DEREGISTERED。这两种状态被 应用于UE和MME。UE初始处于EMM-DEREGISTERED状态。为了接入网络,UE 通过初始附接过程来执行向对应网络注册UE的处理。如果附接过程成功执行,则 UE和MME变为EMM-REGISTERED状态。
为了管理UE与EPC之间的信令连接,定义了两种类型的状态:EPS连接管理 (ECM)-IDLE状态和ECM-CONNECTED状态。这两种状态被应用于UE和MME。 当处于ECM-IDLE状态的UE与E-UTRAN建立RRC连接时,该UE变为 ECM-CONNECTED状态。处于ECM-IDLE状态的MME在它与E-UTRAN建立S1 连接时变为ECM-CONNECTED状态。当UE处于ECM-IDLE状态时,E-UTRAN没 有关于UE的上下文的信息。因此,处于ECM-IDLE状态的UE执行与基于UE的移 动性有关的过程(例如,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而无需从网络接收命令。相比之下, 当UE处于ECM-CONNECTED状态时,响应于来自网络的命令来管理UE的移动性。 如果处于ECM-IDLE状态的UE的位置不同于网络所知的位置时,UE通过跟踪区域 更新过程将其对应位置告知给网络。
下面描述***信息。
***信息包括为了UE接入BS,UE需要知道的必要信息。因此,UE需要在接 入BS之前接收所有***信息,并且需要总是具有最新***信息。另外,由于***信 息是要被一个小区中的所有UE知道的信息,所以BS周期性地发送***信息。*** 信息被分成主信息块(MIB)和多个***信息块(SIB)。
MIB可包括为了从小区获得其它信息而最必要的并且被最频繁地发送的有限数量的参数。UE在下行链路同步之后首先发现MIB。MIB可包括诸如下行链路信道带 宽、PHICH配置、支持同步并用作定时基准的SFN以及eNB传输天线配置的信息。 MIB可在BCH上广播。
所包括的SIB的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SIB1)被包括在“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消息中并被发送。SIB1以外的其它SIB被包括在*** 信息消息中并被发送。将SIB映射到***信息消息可通过包括在SIB1中的调度信息 列表参数来灵活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各个SIB被包括在单个***信息消息中。仅 具有相同的调度要求值(例如,周期)的SIB可被映射至相同的***信息消息。另外,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SIB2)总是被映射至与调度信息列表的***信息消息 列表内的第一条目对应的***信息消息。多个***信息消息可在同一周期内发送。 SIB1和所有***信息消息在DL-SCH上发送。
除了广播传输以外,在E-UTRAN中,SIB1可以是包括被设定为具有与现有设 定值相同的值的参数的信道专用信令。在这种情况下,SIB1可被包括在RRC连接重 新建立消息中并被发送。
SIB1包括与UE小区接入有关的信息,并且限定其它SIB的调度。SIB1可包括 与网络的PLMN标识符、跟踪区域代码(TAC)和小区ID、指示小区是否为UE可 驻留的小区的小区禁止状态、小区内所需的最低接收水平(用作小区重选基准)以及 其它SIB的传输时间和周期有关的信息。
SIB2可包括所有类型的UE共用的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SIB2可包括与上行链 路载波频率和上行链路信道带宽、RACH配置、寻呼配置、上行链路功率控制配置、 探测参考信号配置、支持ACK/NACK传输的PUCCH配置以及PUSCH配置有关的 信息。
UE可仅对PCell应用获得***信息以及检测***信息的改变的过程。在SCell 中,当对应SCell被添加时,E-UTRAN可通过专用信令提供与RRC连接状态操作有 关的所有类型的***信息。当与所配置的SCell有关的***信息改变时,E-UTRAN 可稍后释放所考虑的SCell以及添加所考虑的SCell。这可连同单个RRC连接重新建 立消息一起执行。E-UTRAN可通过专用信令来设定所考虑的SCell内广播的值以及 其它参数值。
UE需要确保特定类型的***信息的有效性。这种***信息被称作要求***信息。所述要求***信息可被如下定义。
-如果UE处于RRC_IDLE状态:除了SIB2至SIB8以外,UE还需要具有MIB 和SIB1的有效版本。这可遵循所考虑的RAT的支持。
-如果UE处于RRC连接状态:UE需要具有MIB、SIB1和SIB2的有效版本。
通常,可在获得***信息之后最多3小时以内确保***信息的有效性。
通常,由网络提供给UE的服务可分成如下三种类型。另外,UE根据可向UE 提供什么服务来不同地识别小区的类型。在以下描述中,首先描述服务类型,然后描 述小区的类型。
1)有限服务:此服务提供紧急呼叫以及地震和海啸预警***(ETWS),并且可 由可接受的小区提供。
2)合适服务:此服务意指一般用途的公共服务,可由合适小区(或正常小区) 提供。
3)运营商服务:此服务意指用于通信网络运营商的服务。此小区仅可由通信网 络运营商使用,不可由一般用户使用。
与小区所提供的服务类型有关,小区的类型可如下分类。
1)可接受小区:此小区是可向UE提供有限服务的小区。此小区是从对应UE的 角度未被禁止并且满足UE的小区选择标准的小区。
2)合适小区:此小区是可向UE提供合适服务的小区。此小区满足可接受小区 的条件,也满足附加条件。附加条件包括合适小区需要属于对应UE可接入的公共陆 地移动网络(PLMN)并且合适小区是UE的跟踪区域更新过程的执行未被禁止的小 区。如果对应小区是CSG小区,则该小区需要是UE可作为CSG的成员接入的小区。
3)禁止小区:此小区是通过***信息来广播指示被禁止的小区的信息的小区。
4)保留小区:此小区是通过***信息来广播指示被保留的小区的信息的小区。
图4是示出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的操作的流程图。图4示出初始接通电源 的UE经历小区选择处理,向网络注册,然后(如果需要)执行小区重选的过程。
参照图4,UE选择UE与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即,向UE提供服务的 网络)通信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S410)。关于PLMN和RAT的信息可由UE 的用户选择,并且可使用存储在通用订户识别模块(USIM)中的信息。
UE选择具有最大值并且属于测量的BS以及信号强度或质量大于特定值的小区 的小区(小区选择)(S420)。在这种情况下,电源关闭的UE执行小区选择,这可被 称为初始小区选择。小区选择过程稍后详细描述。在小区选择之后,UE接收由BS 周期性地发送的***信息。所述特定值表示在***中为了确保数据发送/接收中的物 理信号的质量而定义的值。因此,所述特定值可根据所应用的RAT而不同。
如果需要网络注册,则UE执行网络注册过程(S430)。UE向网络注册它的信息 (例如,IMSI)以便从网络接收服务(例如,寻呼)。UE不是每次选择小区时向网 络注册,而是在包括在***信息中的关于网络的信息(例如,跟踪区域标识(TAI)) 不同于UE所知的关于网络的信息时向网络注册。
UE基于小区所提供的服务环境或者UE的环境来执行小区重选(S440)。如果基 于向UE提供服务的BS测量的信号的强度或质量的值低于基于邻近小区的BS测量 的值,则UE选择属于其它小区并且提供比UE所接入的BS的小区更好的信号特性 的小区。此处理区别于第二处理的初始小区选择,被称为小区重选。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响应于信号特性的改变而频繁地重选小区,设置时间限制条件。小区重选过程稍 后详细描述。
图5是示出建立RRC连接的处理的流程图。
UE将请求RRC连接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发送给网络(S510)。网络发送RRC 连接建立消息作为对该RRC连接请求的响应(S520)。在接收到RRC连接建立消息 之后,UE进入RRC连接模式。
UE向网络发送用于检查RRC连接的成功完成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S530)。
图6是示出RRC连接重新配置处理的流程图。RRC连接重新配置用于修改RRC 连接。这用于建立/修改/释放RB、执行切换以及建立/修改/释放测量。
网络向UE发送用于修改RRC连接的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S610)。作为对 该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的响应,UE向网络发送用于检查RRC连接重新配置的成 功完成的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S620)。
以下描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PLMN是由移动网络运营商设置并运营的网络。各个移动网络运营商运营一个或更多个PLMN。各个PLMN可由移动国家代码(MCC)和移动网络代码(MNC)标 识。小区的PLMN信息被包括在***信息中并被广播。
在PLMN选择、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中,终端可考虑各种类型的PLMN。
归属PLMN(HPLMN):具有与终端IMSI的MCC和MNC匹配的MCC和MNC 的PLMN。
等同HPLMN(EHPLMN):用作HPLMN的等同物的PLMN。
注册PLMN(RPLMN):成功完成位置注册的PLMN。
等同PLMN(EPLMN):用作RPLMN的等同物的PLMN。
各个移动服务消费者在HPLMN中订阅。当通过HPLMN或EHPLMN向终端提 供一般服务时,终端不处于漫游状态。此外,当通过除了HPLMN/EHPLMN以外的 PLMN向终端提供服务时,终端处于漫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PLMN表示访问PLMN (VPLMN)。
当UE初始接通电源时,UE搜索可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并且选择能 够向UE提供服务的合适PLMN。PLMN是由移动网络运营商部署或运营的网络。各 个移动网络运营商运营一个或更多个PLMN。各个PLMN可由移动国家代码(MCC) 和移动网络代码(MNC)来标识。关于小区的PLMN的信息被包括在***信息中并 被广播。UE尝试向所选择的PLMN注册。如果注册成功,则所选择的PLMN变为 注册PLMN(RPLMN)。网络可将PLMN列表用信号通知给UE。在这种情况下,包 括在PLMN列表中的PLMN可被视为诸如RPLMN的PLMN。向网络注册的UE需 要能够总是被网络可达的。如果UE处于ECM-CONNECTED状态(同样,RRC连 接状态),则网络识别出向UE提供服务。然而,如果UE处于ECM-IDLE状态(同 样,RRC空闲状态),则UE的情形在eNB中无效,而是被存储在MME中。在这种 情况下,通过跟踪区域(TA)的列表的粒度仅向MME告知处于ECM-IDLE状态的 UE的位置。单个TA由跟踪区域标识(TAI)来标识,该TAI由TA所属于的PLMN 的标识符以及在PLMN内唯一地表示TA的跟踪区域代码(TAC)形成。
以下,UE选择属于所选择的PLMN所提供的小区并且具有能够向UE提供合适 服务的信号质量和特性的小区。
以下是由终端选择小区的过程的详细描述。
当电源被打开或者终端位于小区中时,终端执行通过选择/重选合适质量小区来接收服务的过程。
处于RRC空闲状态的终端应该通过总是选择合适质量的小区来准备好通过该小区来接收服务。例如,刚打开电源的终端应该选择合适质量的小区来向网络注册。如 果处于RRC连接状态的终端进入RRC空闲状态,则终端应该选择小区以用于停留在 RRC空闲状态。这样,由终端选择满足特定条件的小区以便处于诸如RRC空闲状态 的服务空闲状态的过程表示小区选择。由于在处于RRC空闲状态下的小区当前未确 定的状态下执行小区选择,所以重要的是尽可能快地选择小区。因此,如果小区提供 预定水平或更高的无线信号质量,则尽管该小区没有提供最佳无线信号质量,在终端 的小区选择过程期间也可选择该小区。
参照3GPP TS 36.304V8.5.0(2009-03)“User Equipment(UE)procedures inidle mode(Release 8)”描述在3GPP LTE中由终端选择小区的方法和过程。
小区选择处理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
首先是初始小区选择处理。在此处理中,UE没有关于无线信道的初步信息。因 此,UE搜索所有无线信道以便找出合适小区。UE在各个信道中搜索最强的小区。 此后,如果UE仅需要搜索满足小区选择标准的合适小区,则UE选择对应小区。
接下来,UE可利用所存储的信息或者利用由小区广播的信息来选择小区。因此,与初始小区选择处理相比,小区选择可快速。如果UE仅需要搜索满足小区选择标准 的小区,则UE选择对应小区。如果通过这种处理没有检索到满足小区选择标准的合 适小区,则UE执行初始小区选择处理。
小区选择标准可如下式1定义。
[式1]
Srxlev>0并且Squal>0
其中:
Srxlev=Qrxlevmeas-(Qrxlevmin+Qrxlevminoffset)-Pcompensation
Squal=Qqualmeas-(Qqualmin+Qqualminoffset)
这里,式1中的变量可如下表1定义。
[表1]
Figure RE-BDA0001121587730000121
用信号通知的值,即,Qrxlevminoffset和Qqualminoffset可被应用于在UE驻留VPLMN 中的正常小区期间作为对更高优先级PLMN的周期性搜索的结果评估小区选择的情 况。在如上所述对更高优先级PLMN的周期性搜索期间,UE可利用存储在更高优先 级PLMN的其它小区中的参数值来执行小区选择评估。
在UE通过小区选择处理选择特定小区之后,UE与BS之间的信号的强度或质 量可由于UE的移动性或无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如果所选择的小区的质量劣 化,则UE可选择提供更好质量的另一小区。如果如上所述重选小区,则UE选择提 供比当前选择的小区更好的信号质量的小区。这种处理被称为小区重选。通常,小区 重选处理的基本目的是从无线电信号的质量的角度选择向UE提供最佳质量的小区。
除了无线电信号的质量的角度以外,网络可确定与各个频率对应的优先级并且可将所确定的优先级告知UE。接收到所述优先级的UE在小区重选处理中与无线电信 号质量标准相比优先考虑优先级。
如上所述,存在根据无线环境的信号特性来选择或重选小区的方法。在重选小区时选择小区以用于重选时,可根据小区的RAT和频率特性存在下面的小区重选方法。
-频率内小区重选:UE重选具有与RAT(例如,UE驻留的小区)相同的中心频 率的小区。
-频率间小区重选:UE重选具有与RAT(例如,UE驻留的小区)不同的中心频 率的小区。
-RAT间小区重选:UE重选使用与UE驻留的RAT不同的RAT的小区。
小区重选处理的原理如下。
首先,UE测量服务小区和邻居小区的质量以用于小区重选。
其次,基于小区重选标准执行小区重选。小区重选标准具有与服务小区和邻居小区的测量有关的下列特性。
频率内小区重选基本上基于排序。排序是定义用于评估小区重选的标准值并且根据标准值的大小利用标准值对小区进行编号的任务。具有最佳标准的小区通常被称为 最佳排序小区。小区标准值基于由UE测量的对应小区的值,并且如果需要可以是应 用了频率偏移或小区偏移的值。
频率间小区重选基于由网络提供的频率优先级。UE尝试驻留在具有最高频率优先级的频率。网络可通过广播信令来提供将由小区内的UE共同应用的频率优先级, 或者可通过UE专用信令向各个UE提供频率特定优先级。通过广播信令提供的小区 重选优先级可表示公共优先级。由网络针对各个终端设定的小区重选优先级可表示专 用优先级。如果接收到专用优先级,则终端可一起接收与专用优先级关联的有效时间。 如果接收到专用优先级,则终端启动按照一起接收的有效时间设定的有效性定时器。 在有效定时器运行的同时,终端在RRC空闲模式下应用专用优先级。如果有效定时 器届满,则终端丢弃专用优先级并且再次应用公共优先级。
对于频率间小区重选,网络可针对各个频率向UE提供小区重选中所使用的参数(例如,频率特定偏移)。
对于频率内小区重选或频率间小区重选,网络可向UE提供用于小区重选的邻近小区列表(NCL)。NCL包括用于小区重选的小区特定参数(例如,小区特定偏移)。
对于频率内小区重选或频率间小区重选,网络可向UE提供用于小区重选的小区重选黑名单。UE对黑名单中所包括的小区不执行小区重选。
下面描述小区重选评估处理中执行的排序。
用于向小区应用优先级的排序标准如式2定义。
[式2]
Rs=Qmeas,s+Qhyst,Rn=Qmeas,n-Qoffset
在这种情况下,Rs是服务小区的排序标准,Rn是邻居小区的排序标准,Qmeas,s是由UE测量的服务小区的质量值,Qmeas,n是由UE测量的邻居小区的质量值,Qhyst是用于排序的滞后值,Qoffset是两个小区之间的偏移。
在频率内小区重选中,如果UE接收到服务小区与邻居小区之间的偏移“Qoffsets,n”,则Qoffset=Qoffsets,n。如果UE没有接收到Qoffsets,n,则Qoffset=0。
在频率间小区重选中,如果UE接收到对应小区的偏移“Qoffsets,n”,则Qoffset=Qoffsets,n +Qfrequency。如果UE没有接收到Qoffsets,n,则Qoffset=Qfrequency
如果服务小区的排序标准Rs和邻居小区的排序标准Rn在相似状态下改变,则作 为改变结果,排序优先级频繁改变,并且UE可能交替地重选这两个小区。Qhyst是给 予小区重选滞后以防止UE交替地重选两个小区的参数。
UE根据上式来测量服务小区的Rs和邻居小区的Rn,将具有最大排序标准值的 小区当作最佳排序小区,并重选该小区。
根据该基准,可以查看小区的质量是小区重选中的最重要标准。如果所重选的小区不是合适小区,则UE从小区重选目标中排除对应频率或对应小区。
下面描述无线电链路失败(RLF)。
UE继续执行测量以便维持与UE从其接收服务的服务小区的无线电链路的质量。UE确定在当前情形下是否由于与服务小区的无线电链路的质量劣化而无法进行通 信。如果由于服务小区的质量过低而几乎无法进行通信,则UE将当前情形确定为 RLF。
如果确定RLF,则UE放弃维持与当前服务小区的通信,通过小区选择(或小区 重选)过程选择新小区,并且尝试与该新小区重新建立RRC连接。
在3GPP LTE的规范中,以下示例被当作无法进行正常通信的情况。
-UE基于UE的PHY层的无线电质量测量结果确定下行链路通信链路的质量存 在严重问题的情况(在执行RLM的同时确定PCell的质量低的情况)。
-上行链路传输由于在MAC子层中随机接入过程继续失败而成问题的情况。
-上行链路传输由于在RLC子层中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继续失败而成问题的情况。
-确定切换失败的情况。
-UE所接收到的消息没有通过完整性检查的情况。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
图7是示出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示图。
参照图7,UE停止使用信令无线电承载(SRB)#0以外已配置的所有无线电承 载,并且将接入层面(AS)的各种类型的子层初始化(S710)。另外,UE将各个子 层和PHY层配置为默认配置。在此处理中,UE维持RRC连接状态。
UE执行用于执行RRC连接重新配置过程的小区选择过程(S720)。RRC连接重 新建立过程的小区选择过程可按照与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执行的小区选择过程 相同的方式来执行,但是UE维持RRC连接状态。
在执行小区选择过程之后,UE通过检查对应小区的***信息来确定对应小区是否为合适小区(S730)。如果确定所选择的小区是合适的E-UTRAN小区,则UE将 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对应小区(S740)。
此外,如果通过用于执行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小区选择过程确定所选择的 小区是使用与E-UTRAN不同的RAT的小区,则UE停止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并 进入RRC空闲状态(S750)。
UE可被实现为完成通过小区选择过程以及所选择的小区的***信息的接收来检查所选择的小区是否为合适小区。为此,UE可在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开始时驱动 定时器。如果确定UE选择了合适小区,则该定时器可停止。如果定时器届满,则 UE可认为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失败,并且可进入RRC空闲状态。这种定时器以 下被称作RLF定时器。在LTE规范TS 36.331中,称为“T311”的定时器可用作RLF 定时器。UE可从服务小区的***信息获得定时器的设定值。
如果从UE接收到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并且接受该请求,则小区将RRC 连接重新建立消息发送给UE。
从小区接收到RRC连接重新建立消息的UE利用SRB1重新配置PDCP子层和 RLC子层。另外,UE计算与安全设置有关的各种密钥值,并且将负责安全的PDCP 子层重新配置为新计算出的安全密钥值。因此,UE与小区之间的SRB1是开放的, UE和小区可交换RRC控制消息。UE完成SRB1的重启,并且将指示RRC连接重新 建立过程已完成的RRC连接重新建立完成消息发送给小区(S760)。
相比之下,如果从UE接收到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并且未接受该请求, 则小区将RRC连接重新建立拒绝消息发送给UE。
如果成功执行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则小区和UE执行RRC连接重新配置过 程。因此,UE恢复在执行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之前的状态,最大程度地确保服务 的连续性。
图8示出处于RRC_IDLE状态的UE可拥有的子状态以及子状态转变处理。
参照图8,UE执行初始小区选择处理(S801)。当不存在针对PLMN存储的小 区信息时或者如果没有发现合适小区,可执行初始小区选择处理。
如果在初始小区选择处理中无法发现合适小区,则UE转变为任何小区选择状态(S802)。任何小区选择状态是UE没有驻留在合适小区和可接受小区的状态,并且 是UE尝试发现UE可驻留的特定PLMN的可接受小区的状态。如果UE没有发现它 可驻留的任何小区,则UE继续停留在任何小区选择状态,直至它发现可接受小区。
如果在初始小区选择处理中发现合适小区,则UE转变为正常驻留状态(S803)。 正常驻留状态表示UE驻留在合适小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UE可基于通过*** 信息提供的信息来选择并监测寻呼信道并且可执行对小区重选的评估处理。
如果在正常驻留状态(S803)下导致小区重选评估处理(S804),则UE执行小 区重选评估处理(S804)。如果在小区重选评估处理(S804)中发现合适小区,则UE 再次转变为正常驻留状态(S803)。
如果在任何小区选择状态(S802)下发现可接受小区,则UE转变为任何小区驻 留状态(S805)。任何小区驻留状态是UE驻留在可接受小区的状态。
在任何小区驻留状态(S805)下,UE可基于通过***信息提供的信息来选择并 监测寻呼信道并且可执行对小区重选的评估处理(S806)。如果在对小区重选的评估 处理(S806)中没有发现可接受小区,则UE转变为任何小区选择状态(S802)。
现在,描述装置对装置(D2D)操作。在3GPP LTE-A中,与D2D操作有关的 服务被称作接近服务(ProSe)。现在,描述ProSe。以下,ProSe是与D2D操作相同 的概念,并且可以在不用区分的情况下使用ProSe和D2D操作。
ProSe包括ProSe直接通信和ProSe直接发现。ProSe直接通信是在两个或更多个邻近UE之间执行的通信。UE可利用用户平面的协议来执行通信。ProSe启用UE意 指支持与ProSe的要求有关的过程的UE。除非另外指明,否则ProSe启用UE包括 公共安全UE和非公共安全UE二者。公共安全UE是支持指定用于公共安全的功能 和ProSe过程二者的UE,非公共安全UE是支持ProSe过程并且不支持指定用于公 共安全的功能的UE。
ProSe直接发现是用于发现与ProSe启用UE相邻的另一ProSe启用UE的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仅使用两种类型的ProSe启用UE的能力。EPC级别ProSe发现表示 由EPC确定两种类型的ProSe启用UE是否邻近并且将邻近通知给这两种类型的 ProSe启用UE的处理。
以下,为了方便,ProSe直接通信可被称作D2D通信,ProSe直接发现可被称作 D2D发现。
图9示出用于ProSe的基本结构。
参照图9,用于ProSe的基本结构包括E-UTRAN、EPC、包括ProSe应用程序的 多种类型的UE、ProSe应用服务器(ProSe APP服务器)和ProSe功能。
EPC表示E-UTRAN核心网络配置。EPC可包括MME、S-GW、P-GW、策略和 计费规则功能(PCRF)、归属订户服务器(HSS)等。
ProSe APP服务器是用于生成应用功能的ProSe能力的用户。ProSe APP服务器 可与UE内的应用程序通信。UE内的应用程序可使用ProSe能力来生成应用功能。
ProSe功能可包括下列功能中的至少一个,但未必限于此。
-经由参考点面向第三方应用的互通
-用于发现和直接通信的UE的授权和配置
-允许EPC级别ProSe发现的功能
-ProSe相关新订户数据和数据存储的处理,还有ProSe标识的处理
-安全相关功能
-向EPC提供用于策略相关功能的控制
-提供用于计费的功能(经由EPC或者在EPC之外,例如离线计费)
下面描述用于ProSe的基本结构中的参考点和参考接口。
-PC1:UE内的ProSe应用程序与ProSe APP服务器内的ProSe应用程序之间的 参考点。这用于定义应用维度的信令要求。
-PC2:ProSe APP服务器与ProSe功能之间的参考点。这用于定义ProSe APP服 务器与ProSe功能之间的交互。ProSe功能的ProSe数据库中的应用数据的更新可以 是交互的示例。
-PC3:UE与ProSe功能之间的参考点。这用于定义UE与ProSe功能之间的交 互。用于ProSe发现和通信的配置可以是交互的示例。
-PC4:EPC与ProSe功能之间的参考点。这用于定义EPC与ProSe功能之间的 交互。该交互可示出用于多种类型的UE之间的1:1通信的路径建立的时间或者用于 实时会话管理或移动性管理的ProSe服务被认证的时间。
-PC5:用于使用控制/用户平面来进行发现和通信、中继以及多种类型的UE之 间的1:1通信的参考点。
-PC6:使用诸如属于不同PLMN的用户之间的ProSe发现的功能的参考点。
-SGi:这可用于交换应用数据以及多种类型的应用维度控制信息。
<ProSe直接通信>
ProSe直接通信是两种类型的公共安全UE可通过PC 5接口执行直接通信的通信模式。当在E-UTRAN的覆盖范围内向UE提供服务时或者当UE偏离E-UTRAN的 覆盖范围时,可支持这种通信模式。
图10示出执行ProSe直接通信的多种类型的UE的部署示例和小区覆盖范围。
参照图10的(a),多种类型的UE A和B可被设置在小区覆盖范围之外。参照图 10的(b),UE A可被设置在小区覆盖范围内,UE B可被设置在小区覆盖范围之外。 参照图10的(c),多种类型的UE A和B可被设置在单个小区覆盖范围内。参照图10 的(d),UE A可被设置在第一小区的覆盖范围内,UE B可被设置在第二小区的覆盖 范围内。
可如图10所示在设置在各种位置处的多种类型的UE之间执行ProSe直接通信。
此外,在ProSe直接通信中可使用下列ID。
源层2ID:此ID标识PC 5接口中的分组的发送者。
目的地层2ID:此ID标识PC 5接口中的分组的目标。
SA L1ID:此ID是PC 5接口中的调度指派(SA)的ID。
图11示出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用户平面协议栈。
参照图11,PC 5接口包括PDCH、RLC、MAC和PHY层。
在ProSe直接通信中,可能不存在HARQ反馈。MAC头可包括源层2ID和目的 地层2ID。
<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无线电资源指派>
ProSe启用UE可使用以下两种类型的模式进行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资源指派。
1.模式1
模式1是由eNB来调度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资源的模式。UE需要处于 RRC_CONNECTED状态以便根据模式1来发送数据。UE向eNB请求传输资源。eNB 执行调度指派并且调度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UE可向eNB发送调度请求并且发送 ProSe缓冲状态报告(BSR)。eNB基于ProSe BSR具有要经受UE的ProSe直接通信 的数据,并且确定需要用于传输的资源。
2.模式2
模式2是UE直接选择资源的模式。UE直接在资源池中选择用于ProSe直接通 信的资源。资源池可由网络来配置或者可预先确定。
此外,如果UE具有服务小区,即,如果UE处于与eNB的RRC_CONNECTED 状态或者被设置在处于RRC_IDLE状态的特定小区中,则UE被认为被设置在eNB 的覆盖范围内。
如果UE被设置在覆盖范围之外,则仅可应用模式2。如果UE被设置在覆盖范 围内,则UE可根据eNB的配置使用模式1或模式2。
如果不存在另一例外条件,则仅当eNB执行配置时,UE才可将模式从模式1改 变为模式2或者从模式2改变为模式1。
<ProSe直接发现>
ProSe直接发现表示用于ProSe启用UE以发现邻近的另一ProSe启用UE的过程, 也被称为D2D直接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通过PC 5接口的E-UTRA无线电信 号。在ProSe直接发现中使用的信息以下被称为发现信息。
图12示出用于D2D直接发现的PC 5接口。
参照图12,PC 5接口包括MAC层、PHY层和ProSe协议层(即,高层)。高层 (ProSe协议)处理通告的许可以及发现信息的监测。发现信息的内容对于接入层面 (AS)而言是透明的。ProSe协议仅向AS传送有效发现信息以用于通告。
MAC层从高层(ProSe协议)接收发现信息。IP层不用于发送发现信息。MAC 层确定用于通告从高层接收的发现信息的资源。MAC层生成用于承载发现信息的 MAC协议数据单元(PDU)并且将MAC PDU发送至物理层。未添加MAC头。
为了通告发现信息,存在两种类型的资源指派。
1.类型1
类型1是用于按照非UE特定方式指派用于通告发现信息的资源的方法。eNB向 多种类型的UE提供用于发现信息通告的资源池配置。可以通过SIB来用信号通知该 配置。
UE自主地从所指示的资源池选择资源并且利用所选择的资源来通告发现信息。UE可在各个发现周期期间通过随机选择的资源来通告发现信息。
2.类型2
类型2是以UE特定的方式指派用于通告发现信息的资源的方法。处于 RRC_CONNECTED状态的UE可通过RRC信号来向eNB请求用于发现信号通告的 资源。eNB可通过RRC信号来通告用于发现信号通告的资源。可在为多种类型的UE 配置的资源池内指派用于发现信号监测的资源。
eNB 1)可通过SIB向处于RRC_IDLE状态的UE通告用于发现信号通告的类型1 资源池。被允许ProSe直接发现的多种类型的UE在RRC_IDLE状态下使用类型1 资源池进行发现信息通告。另选地,eNB 2)通过SIB来通告eNB支持ProSe直接发 现,但是可能不提供用于发现信息通告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UE需要进入 RRC_CONNECTED状态以进行发现信息通告。
eNB可关于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UE通过RRC信号来配置UE必须 使用类型1资源池进行发现信息通告或者必须使用类型2资源。
图13是ProSe发现处理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假设UE A和UE B具有在其中管理的ProSe启用应用程序,并且被 配置为在应用程序中它们之间具有“朋友”关系,即,它们之间可允许D2D通信的 关系。以下,UEB可被表示为UE A的“朋友”。例如,应用程序可以是社交网络程 序。“3GPP层”对应于由3GPP定义的使用ProSe发现服务的应用程序的功能。
多种类型的UE A和B之间的直接发现可经历以下处理。
1.首先,UE A与APP服务器执行常规应用层通信。此通信基于应用程序接口(API)。
2.UE A的ProSe启用应用程序接收具有“朋友”关系的应用层ID的列表。通常, 应用层ID可具有网络访问ID的形式。例如,UE A的应用层ID可具有诸如 “[email protected]”的形式。
3.UE A请求UE A的用户的私人表示代码和该用户的朋友的私人表示代码。
4.3GPP层向ProSe服务器发送表示代码请求。
5.ProSe服务器将由运营商或第三方APP服务器提供的应用层ID映射至私人表 示代码。例如,诸如[email protected]的应用层ID可被映射至诸如 “GTER543$#2FSJ67DFSF”的私人表示代码。这种映射可基于从网络的APP服务器接 收的参数(例如,映射算法、密钥值等)来执行。
6.ProSe服务器将多种类型的推导表示代码发送至3GPP层。3GPP层向ProSe启 用应用程序通告成功接收到用于所请求的应用层ID的多种类型的表示代码。另外, 3GPP层生成应用层ID与所述多种类型的表示代码之间的映射表。
7.ProSe启用应用程序请求3GPP层开始发现过程。即,ProSe启用应用程序在 所提供的“朋友”之一在UE A附近并且可进行直接通信时请求3GPP层开始发现。 3GPP层通告UEA的私人表示代码(即,在上述示例中,“GTER543$#2FSJ67DFSF”, 即,[email protected]的私人表示代码)。以下这被称为“通告”。对应应用程序的 应用层ID与私人表示代码之间的映射可仅对先前接收过这种映射关系的“朋友”已 知,“朋友”可执行这种映射。
8.假设UE B操作与UE A相同的ProSe启用应用程序并且执行了上述步骤3至 6。设置在UE B中的3GPP层可执行ProSe发现。
9.当UE B从UE A接收到上述“通告”时,UE B确定包括在“通告”中的私 人表示代码是否为UE B已知的以及该私人表示代码是否被映射至应用层ID。如步骤 8中所述,由于UE B也执行了步骤3至6,所以它知道UE A的私人表示代码、私人 表示代码与应用层ID之间的映射和对应应用程序。因此,UE B可从UE A的“通告” 发现UE A。3GPP层向UE B内的ProSe启用应用程序通告发现[email protected]
在图13中,考虑多种类型的UE A和B、ProSe服务器、APP服务器等描述了发 现过程。从多种类型的UE A和B之间的操作的角度,UE A发送(此处理可被称为 通告)称为通告的信号,UE B接收该通告并且发现UE A。即,从属于由多种类型的 UE执行的操作并且直接与另一UE有关的操作是仅有步骤方面来看,图13的发现处 理也可被称为单步发现过程。
图14是ProSe发现处理的另一实施方式。
在图14中,多种类型的UE 1至4被假设为包括在特定群组通信***使能器 (GCSE)组中的多种类型的UE。假设UE 1是发现者,多种类型的UE 2、3和4是 被发现者。UE 5是与发现处理无关的UE。
UE 1和UE 2-4可在发现处理中执行接下来的操作。
首先,UE 1广播目标发现请求消息(以下可简称为发现请求消息或M1)以便发 现包括在GCSE组中的特定UE是否在附近。目标发现请求消息可包括特定GCSE组 的唯一应用程序组ID或层2组ID。另外,目标发现请求消息可包括UE 1的唯一ID (即,应用程序私人ID)。目标发现请求消息可被多种类型的UE 2、3、4和5接收。
UE 5不发送响应消息。相比之下,包括在GCSE组中的多种类型的UE 2、3和 4发送目标发现响应消息(以下可简称为发现响应消息或M2)作为对目标发现请求 消息的响应。目标发现响应消息可包括发送消息的UE的唯一应用程序私人ID。
下面描述参照图14描述的ProSe发现处理中的多种类型的UE之间的操作。发 现者(UE 1)发送目标发现请求消息并且接收目标发现响应消息(即,对目标发现请 求消息的响应)。另外,当被发现者(例如,UE 2)接收到目标发现请求消息时,它 发送目标发现响应消息(即,对目标发现请求消息的响应)。因此,多种类型的UE 中的每一个执行步骤2的操作。在这方面,图14的ProSe发现处理可被称为2步发 现过程。
除了图14中描述的发现过程以外,如果UE 1(发现者)发送发现确认消息(以 下可简称为M3),即,对目标发现响应消息的响应,则这可被称为3步发现过程。
以下,将描述被假定为应用于被应用本发明的UE的操作。
<RRC空闲状态下的D2D通信>
关于处于RRC空闲状态的小区内的D2D发送,网络可以控制是否允许D2D发 送。网络可以允许特定小区内的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的D2D发送,即,模式2 下的D2D发送。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可以例如通过特定小区中所广播的***信息来 向UE通知是否支持模式2下的D2D发送。当UE未能接收到***信息时,UE可以 认为在小区内不允许RRC空闲状态下的D2D发送。
与处于RRC空闲状态的小区内的D2D接收有关,只要由网络允许D2D信号接 收,就不需要网络控制D2D信号接收。也就是说,可以由UE来确定是否接收D2D 信号。无论是否支持特定小区内的在RRC空闲状态下的D2D发送,UE都可以接收 D2D信号。
<RRC连接状态下的D2D通信>
当UE处于RRC连接状态时,UE的D2D发送仅在UE具有可以在RRC连接状 态下应用的有效D2D配置的情况下被允许。为此,网络可以通过包括D2D配置的 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来为UE提供D2D配置。
也就是说,处于RRC连接状态的UE被允许仅在网络为UE提供D2D配置的情 况下执行D2D发送。可以通过用于UE的专用信号来提供D2D配置。
因为网络允许D2D信号,所以可以由UE来确定RRC连接状态下的D2D信号 的接收。也就是说,无论UE是否通过专用信号被提供有D2D配置,都允许D2D信 号的接收。
<模式配置>
网络可以从模式1或模式2为UE配置哪一种模式可用于操作或者哪一种模式应 该适合于操作,并且它被称为模式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模式配置的信令可以使 用诸如RRC这样的高层信号或诸如物理层信号这样的低层信号。因为模式配置既未 被频繁地执行也不对等待时间敏感,所以可以使用RRC信号。
仅模式2可以被应用于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另一方面,模式1和模式2 两者都可以被应用于处于RRC连接状态的UE。也就是说,仅对于处于RRC连接状 态的UE需要模式1与模式2之间的选择/配置。因此,可以使用专用RRC信令用于 模式配置。
此外,在模式配置中,可用选项将在模式1与模式2之间被选择,或者在模式1、 模式2和模式1与2当中被选择。当配置了模式1与2时,网络对用于D2D发送的 资源进行调度,并且UE可以使用所调度的资源来执行D2D发送。另外,UE也可以 通过选择资源池内的特定资源来执行D2D发送。
网络可以通过专用RRC信令来将模式1、模式2和模式1与2当中的一种模式 配置给UE。
<资源池配置和信令>
在考虑UE的D2D信号发送的方面时,当在模式1下配置的UE执行D2D发送 时,UE被利用用于来自网络的D2D发送的资源来调度。因此,不需要UE知道用于 D2D发送的资源池。当模式2下配置的UE执行D2D发送时,UE应该知道用于D2D 发送的资源池。
在考虑UE的D2D信号接收的方面时,为了UE接收由另一UE在模式1下的 D2D发送,UE应该知道模式1接收资源池。在本文中,模式1接收资源池可以是用 于服务小区和邻近小区的模式1下的D2D发送的资源池的并集。为了UE接收由另 一UE在模式2下的D2D发送,UE应该知道模式2接收资源池。在本文中,模式2 接收资源池可以是用于服务小区和邻近小区的模式2下的D2D发送的资源池的并集。
对于模式1的资源池1,不需要UE知道模式1发送资源池。这是因为模式1 D2D 发送由网络调度。然而,为了特定UE从其它UE接收模式1 D2D发送,该特定UE 应该知道其它UE的模式1发送资源池。为了该特定UE接收RRC空闲状态下的模 式1 D2D发送,可能需要小区广播指示模式1接收资源池的信息。该信息可以适用 于RRC空闲状态和RRC连接状态两者。
当特定小区想要允许针对小区中的UE的模式1 D2D接收时,可以广播指示模式 1接收资源池的信息。模式1接收资源池信息可以适用于RRC空闲状态和RRC连接 状态两者。
为了针对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允许/启用模式2 D2D发送,需要向UE通知 可用于RRC空闲状态下的模式2 D2D发送的资源池。为此,小区可以广播资源池信 息。也就是说,当特定小区想要允许针对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的D2D发送时, 该特定小区可以通过***信息来广播表示可以应用于RRC空闲状态下的D2D发送的 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
类似地,为了针对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允许/启用模式2 D2D接收,需要向 UE通知可用于RRC空闲状态下的模式2 D2D接收的资源池。为此,小区可以广播 表示接收资源池的接收资源池信息。
也就是说,当特定小区想要允许通过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的D2D接收时, 该特定小区可以通过***信息来广播表示可以应用于RRC空闲状态下的D2D接收的 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
表示可以应用于RRC空闲状态下的D2D发送的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还可以应用 于RRC连接状态下的模式2 D2D发送。当网络通过专用信号来配置针对特定UE的 模式2操作时,可以实现提供与经广播的资源池相同的资源池。另外,可以认为经广 播的资源池可以适用于RRC连接状态下的D2D发送和D2D接收两者。只要UE在 模式2下被配置,就可以认为经广播的资源池在RRC连接状态下会是有效的。也就 是说,只要其它资源不由专用信令指示,经广播的模式2 D2D资源池信息就同样可 以用于模式2 D2D通信。
未必需要通过专用信号针对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特定UE通知资源池信息。在通过专用信令通知资源池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用于特定UE的监视资源来获得最 佳化。然而,这种最佳化可能需要小区之间的复杂的网络协作。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
UE可以根据UE的能力在相同的频带中同时支持常规的蜂窝通信(即,UE与网 络之间的通信,并且可以被称为正常操作)和D2D操作。另外,UE可以根据UE的 能力分别在不同的频带中同时支持常规的正常操作和D2D操作。也就是说,根据UE 的能力,UE可以分别在相同的频带或不同的频带中同时支持正常操作和D2D操作。
UE正在将通知其自己的能力的信息用信号通知给网络,并且该信息被称为UE 能力信息。然而,根据基于现有标准的UE能力信息,UE通知仅用于支持正常操作 (即,通过蜂窝通信的操作)的频带。因此,存在网络不能够知道UE在什么频带中 支持D2D操作以及UE在什么频带(或频带的组合)中同时支持正常操作和D2D操 作的问题。以下,频率带被简单地称为频带。以下,EUTRA被举例说明为蜂窝通信 中的网络,但不限于此。只要不存在特别提及,D2D操作就包括D2D通信和D2D发 现,并且包括发送/接收方面的发送和接收。
图1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UE所执行的D2D操作方法。
参照图15,UE生成包括指示支持D2D操作的频带的D2D频带信息的UE能力 信息(步骤S210),并且将UE能力信息发送给网络(步骤S220)。
也就是说,为了通知支持正常操作和D2D操作的频带或频带组合(BC),UE可 以通知指示支持D2D操作的频带(频带组合)的D2D频带信息。D2D频带信息可以 在被包括在UE能力信息的情况下被发送给网络。
由D2D频带信息指示的频带可以是UE可以同时支持正常操作和D2D操作的频 带。例如,在UE发送包括指示支持D2D操作的频带的列表的D2D频带信息的同时, UE还可以单独地发送指示支持正常操作的频带的列表。在这种情况下,由指示支持 D2D操作的频带的列表和指示支持正常操作的频带的列表共同地指示的频带变成同 时支持正常操作和D2D操作的频带。另外,D2D频带信息可以包括直接指示同时支 持正常操作和D2D操作的频带的列表。
此外,当UE支持载波聚合时,UE可以经历载波聚合,并且提供支持正常操作 的频带和支持D2D操作的频带的列表(可以在经历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分别针对支持 正常操作的频带和支持D2D操作的频带中的每一个提供该列表,或者可以针对这两 个频带提供一个列表)。列表的频带中的每一个或者所述频带的组合中的每一个表示 可以同时执行正常操作和D2D操作的频带。以下,为了描述的方便,UE简单地支持 频带X的表达意指UE支持针对频带X的常规的蜂窝通信(正常操作)。将单独地提 及支持针对频带X的D2D操作的情况。
假定UE可以支持频带A、频带B和频带C,并且还支持使用两个频带用于下行 链路并且使用一个频带用于上行链路的载波聚合(CA)。在当前未针对UE配置载波 聚合的情况下,UE所支持的频带当其由列表表达时是包括{A}、{B}和{C}的列表。
在当前针对UE配置了载波聚合的情况下,需要UE向网络通知频带A、B和C 的各种组合当中的由UE支持的组合。在载波聚合使用两个频带用于下行链路并且使 用一个频带用于上行链路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如下表的各种组合。
[表2]
Figure RE-GDA0001121587800000011
在UE支持表2中所示的频带组合的全部的情况下,需要UE向网络通知表2中 所示的频带组合的全部,并且可以将包括表2中所示的频带组合的全部的列表发送给 网络。
此外,在UE还支持D2D操作的情况下,需要UE除了通知UE所支持的频带/ 支持载波聚合的频带组合之外,还通知支持D2D操作的频带。
首先,在UE不支持载波聚合或者未配置载波聚合但是UE支持仅D2D操作的情 况下,UE所支持的频带或者支持D2D操作的频带可以被指示为下表中所示的方案。 因为不支持或未配置载波聚合,所以通过一个载波(小区)而不是通过多个载波(小 区)来支持D2D操作。
[表3]
在UE通过多个频带支持D2D操作的情况下(即,在UE在UE通过单个频带执 行蜂窝通信的同时通过多个频带支持D2D操作的情况下),UE所支持的频带或者支 持D2D操作的频带可以被指示为下表。
[表4]
Figure RE-BDA0001121587730000281
当UE与支持载波聚合的频带组合一起支持载波聚合时,UE还可以通知支持D2D 操作的频带组合。
例如,在针对支持载波聚合的UE配置使用两个频带用于下行链路并且使用一个频带用于上行链路的载波聚合并且UE通过一个频带支持D2D操作的情况下,UE可 以指示如下表中所示的频带组合。
[表5]
Figure RE-BDA0001121587730000282
Figure RE-BDA0001121587730000291
此外,在针对支持载波聚合的UE配置使用两个频带用于下行链路并且使用一个频带用于上行链路的载波聚合并且UE通过多个频带支持D2D操作的情况下,UE可 以指示如下表中所示的频带组合。
[表6]
Figure RE-BDA0001121587730000311
如参照表3至表6所述,UE还与支持蜂窝通信的频带一起通知支持D2D操作的 频带。
根据本发明,作为用于通知支持D2D操作的频带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 法中的一种。
<方法1-a>
当UE向网络通知支持蜂窝通信(即,正常操作)的频带的列表时,UE可以指 示列表中的频带中的每一个是否支持D2D操作(是/否)。该方法具有减小用于指示 支持D2D操作的频带信息的信令大小的优点,但是具有未能指示仅支持D2D操作的 频带的缺点。
<方法1-b>
当UE向网络通知支持蜂窝通信(即,正常操作)的频带的列表时,UE向网络 通知独立于该列表的支持D2D操作的列表。该方法具有指示仅支持D2D操作但是不 支持蜂窝通信的频带的优点。然而,该方法具有信令大小比方法1-a的信令大小相对 大的缺点。
<方法1-c>
这是仅利用方法1-a和方法1-b的优点的方法。当UE使用方法1-a向网络通知 支持蜂窝通信的频带的列表时,UE指示该列表中的频带中的每一个是否支持D2D操 作(是/否)。在存在仅支持D2D操作但是不支持蜂窝通信的频带的情况下,UE使用 方法1-b来附加地利用单独的列表来通知该频带。
此外,D2D操作包括D2D通信和D2D发现。作为用于UE通知支持D2D操作 中的每一种的频带的方法,存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2-a>UE可以单独地通知支持D2D通信的频带和支持D2D发现的频带。
图16举例说明了根据方法2-a的包括D2D频带信息的UE能力信息。
参照图16,UE能力信息包括D2D频带信息。D2D频带信息单独地包括指示支 持D2D通信的频带的列表(被称为“commSupportedBands”)和指示支持D2D发现的 频带的列表(被称为“discSupportedBands”)。
例如,假定UE在频带J中支持D2D通信的操作并且在频带K中支持D2D发现。 在这种情况下,UE将频带J包括在“commSupportedBands”中并且将频带K包括在“discSupportedBands”中。
<方法2-b>
与方法2-a不同,根据方法2-b,UE可以通知D2D操作可用的频带,即,共同 地而不是单独地支持D2D通信和D2D发现的可用频带。例如,假定支持使用两个频 带(频带X和Y)用于下行链路并且使用一个频带(频带X)用于上行链路的载波 聚合的UE在频带J中同时支持D2D通信和D2D发现。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解 释D2D频带信息包括频带J,并且接收它的网络可以解释在频带J中支持D2D通信 和D2D发现两者。UE能力信息将{{用于下行链路的频带X,用于下行链路的频带 Y}、{用于上行链路的频带X,用于D2D操作的频带J}}的信息转发至网络。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UE可以将D2D频带信息转发至网络。此外,当考虑蜂窝 通信(正常操作)和D2D操作在同一时间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能需要UE向网络 提供关于是否支持正常操作和D2D操作的同时执行的信息。在UE不支持正常操作 和D2D操作的同时执行的情况下,可能需要BS调整正常操作的调度或者限制D2D 操作,以使得不发生同时执行。当UE能够在频带A中执行正常操作并且同时在频带 B中执行D2D操作,但是UE不能够在频带C中执行正常操作并且同时在频带D中 执行D2D操作时,BS可以执行移动性过程(例如,切换),以使得UE在频带A中 执行正常操作。为了向网络通知关于UE是否支持正常操作和D2D操作的同时执行 的信息,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方法3-a>
当UE向网络通知支持正常操作的频带或频带组合的列表时,UE指示在该列表 的每个频带中是否支持D2D操作的同时执行(是/否)。
UE可以使用方法3-a和一系列方法1(方法1-a、1-b和1-c)当中的仅一种方法 或者单独地使用方法3-a和一系列方法1来向网络通知UE的针对D2D操作的能力。 作为使用方法3-a和一系列方法1当中的仅一种方法的示例,UE能够使用方法3-a 和方法1-a之间的仅一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UE在特定频带中支持D2D操作的通 知意指可获得正常操作和D2D操作的同时执行。作为单独地使用方法3-a和一系列 方法1的实施方式,UE能够单独地使用方法3-a和方法1-a。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由 UE附加地使用方法1-a通知的支持D2D操作的频带,UE可以使用方法3-a单独地 指示在该频带中是否可获得正常操作和D2D操作的同时执行。
<方法3-b>
当UE向网络通知支持蜂窝通信(正常操作)的频带/频带组合的列表时,UE通 知该列表中的每个条目,即,指示对于频带/频带组合中的每一个可获得D2D操作的 同时执行的D2D频带信息。
指示可获得同时执行的D2D频带信息可以由频带列表来表达。另外,指示可获 得同时执行的D2D频带信息可以由指示UE是否针对包括在使用一系列方法1支持 D2D操作的频带的列表中的频带中的每一个都支持同时执行的比特图来表达。比特 图的比特的数目可以与UE使用一系列方法1支持D2D操作的频带的数目相同。
作为根据方法3-b的示例,UE可以向网络通知支持D2D操作的频带作为指示{A, B,C}的D2D资源频带列表,并且UE可以在将频带A和频带B的组合({A,B})指示 为载波聚合可用的组合的同时附加地指示长度是3的比特图。比特图中的每个比特指 示是否支持D2D资源频带列表的每个频带。在UE按照用于UE指示载波聚合可用的 频带组合{A,B}的比特图指示100的情况下,该信息意指UE在频带A中支持包括使 用频带组合{A,B}的载波聚合操作和D2D操作的同时操作。类似地,在UE按照用 于UE指示载波聚合可用的频带组合{A,B}的比特图指示110的情况下,该信息意指 UE在频带A中支持包括使用频带组合{A,B}的载波聚合操作和D2D操作的同时操 作,并且UE在频带B中支持包括使用频带组合{A,B}的载波聚合操作和D2D操作 的同时操作。
图1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UE能力信息的另一示例。
参照图17,UE能力信息除了包括参照图15和图16描述的D2D频带信息之外, 还可以包括针对每个频带组合的D2D支持频带信息(“commSupportedBandsPerBC”)。
针对每个频带组合的D2D支持频带信息可以指示如下的频带:在该频带中,在 包括用于蜂窝通信的两个或更多个频带的频带组合(BC)中同时支持UE与网络执 行的蜂窝通信(正常操作)和该UE与另一UE执行的D2D操作。
例如,在上面的表5中,UE可以将诸如{{A,B},A,A(D2D)}这样的信息传送到网 络,该信息向网络通知D2D操作与通过频带A和B支持下行链路并且通过频带A支 持上行链路的载波聚合一起在频带A中被支持。在这种情况下,UE将频带A指示为 针对包括频带A和B的频带组合同时支持蜂窝通信和D2D操作的频带。在这种情况 下,UE可以通过针对每个频带组合的D2D支持频带信息来通知针对包括频带A和B 的频带组合在频带A中同时支持蜂窝通信和D2D操作。
可以将同时支持与网络执行的蜂窝通信和与另一UE执行的D2D操作的频带包 括在支持D2D操作的频带的列表中。该列表可以指示一个或更多个频带。
UE可以提供包括支持D2D操作的一个或更多个频带的频带列表中的频带中的 每一个所映射到的比特图。通过比特图,UE可以指示同时支持与网络执行的蜂窝通 信和与另一UE执行的D2D操作的频带。
例如,在比特图的特定比特是1的情况下,它意指在特定比特所映射到的频带中同时支持蜂窝通信和D2D操作。这已经在方法3-b中进行了描述。
更具体地,针对每个频带组合的D2D支持频带信息可以表示针对特定的频带组 合(BC)支持通过蜂窝通信的信号(例如,通过EUTRA的信号)和通过UE所执行 的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接收的频带。
在UE支持通过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发送(通知这一点 的参数被称为“commSimultaneousTx”,并且UE可以通过该参数通知UE支持同时发 送)的情况下,针对每个频带组合的D2D支持频带信息 (“commSupportedBandsPerBC”)还可以表示针对特定的频带组合的UE支持通过 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发送的频带。
也就是说,基本上,针对每个频带组合的D2D支持频带信息表示UE支持通过 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接收的频带(接收频带)。在UE通知 UE支持通过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表示了 UE在接收频带中也支持通过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发送。
下表表示参照图15至图17描述的UE能力信息的特定示例。
[表7]
Figure RE-BDA0001121587730000361
Figure RE-BDA0001121587730000371
参照上面的表7,UE能力信息包括包含在诸如UE的类别(“ue-Category”)、物 理层参数(“phyLayerParamters”)、射频参数(“rf-parameters”)等这样的常规的UE 能力信息中的信息。射频参数包括表示支持蜂窝通信的频带(EUTRA频带)的“supportedBandListEUTRA”。
此外,UE能力信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附加参数。附加参数与D2D操作有关,并 且包括针对以上所述的每个频带组合的D2D频带信息和D2D支持频带信息。
D2D频带信息可以是例如上面的表7中的“commSupportedBands”、“discSupportedBands”。
“commSupportedBands”指示UE支持D2D通信的频带。当“commSupportedBands” 指示多个频带时,所述多个频带可以配置频带组合。可以按照比特图形式来提供“commSupportedBands”。配置“commSupportedBands”的比特图中的每一比特可以对应 于包括在“supportedBandListEUTRA”中的每个频带。也就是说,配置 “commSupportedBands”的比特图的第一比特可以对应于包括在 “supportedBandListEUTRA”中的第一频带。当配置“commSupportedBands”的比特图中 的特定比特的值是1时,其指示与“supportedBandListEUTRA”对应的频带是支持D2D 通信的频带。另外,“commSupportedBands”可以与“supportedBandListEUTRA”分开地 被提供在列表中。
“discSupportedBands”指示UE支持D2D发现的频带。“discSupportedBands”可以按照包括支持针对D2D发现的操作的频带的列表形式来提供。
也就是说,如上面的表7中所示,D2D频带信息通知UE支持D2D通信的频带 和支持D2D发现的频带。
针对每个频带组合的D2D支持频带信息可以是上面的表7中的“commSupportedBandsPerBC”。“commSupportedBandsPerBC”表示针对特定的频带组 合(BC)的UE支持通过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接收的频带。 在UE支持通过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发送 (“commSimultaneousTx”可以通知同时发送的支持,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的情况下, “commSupportedBandsPerBC”也表示UE支持通过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 信号的同时发送的频带。也就是说,“commSupportedBandsPerBC”表示UE支持通过 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接收的频带(接收频带)。在通知UE 支持通过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其表示UE 在接收频带中还支持通过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发送。
在上面的表7中,“commSimultaneousTx”通知UE是否在由UE通知支持D2D操 作的频带的组合的整个频带中支持通过EUTRA的信号和通过D2D通信的信号的同 时发送。
图1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D2D操作方法。
参照图18,UE在被配置有两个或更多个频带的频带组合中生成指示UE同时支 持与网络执行的蜂窝通信和与另一UE执行的D2D操作的频带的针对每个频带组合 的D2D支持频带信息(步骤S310)。
UE将针对每个频带组合的D2D支持频带信息发送给网络(步骤S320)。
此外,UE还可以将除了针对每个频带组合的D2D频带信息和D2D支持频带信 息以外的附加信息包括在UE能力信息中。
例如,UE可以针对用于D2D操作的频带通知在用于D2D操作的频带与用于蜂 窝操作的其它频带之间是否支持全双工操作。
在本文中,全双工操作意指在用于D2D操作的信号频带A与用于蜂窝操作的其 它频带B之间,UE可以在UE通过频带B发送用于蜂窝通信的信号的同时通过频带 A准确地接收由另一UE发送的D2D信号的操作。
UE可以针对支持D2D操作的特定频带通知用于可以按照全双工操作的蜂窝通 信的频带。也就是说,UE可以针对支持D2D操作的每个频带通知用于可以按照全双 工操作的对应蜂窝通信的频带。
另外,UE可以通知在用于D2D操作的第一频带和用于D2D操作的第二频带中 是否支持全双工操作。在本文中,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是彼此不同的频带。例如,在 UE在频带B中发送用于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UE可以同时在频带A中接收由另 一UE发送的D2D通信信号的情况下,可能UE在频带A和B中支持用于D2D操作 的全双工。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给网络提供通知UE针对频带A和B支持D2D 操作的全双工的信息。
或者,UE可以列举可以使D2D操作双向的频带并且将它通知给网络。
UE可以向网络通知在用于D2D操作的频带和用于蜂窝通信的频带中是否仅支 持半双工。在本文中,半双工意指以下操作方案:在特定频带中执行D2D操作的情 况下,在其它频带中不支持蜂窝通信。相反,根据该方案,在特定频带中执行蜂窝通 信的情况下,在其它频带中不支持D2D操作。
例如,虽然UE在频带B中发送用于D2D通信的信号,但是UE不能够在频带 A中接收通过蜂窝通信的信号。这是因为在频带B中的D2D通信的信号对UE的被 调谐到频带A的接收器产生影响。这也被称为自干扰。也就是说,仅支持半双工的 UE由于自干扰而不能够同时执行在特定频带中的信号发送和在其它频带中的信号接 收。
需要这种UE将按照半双工支持D2D操作的频带与用于蜂窝通信的频带一起进 行通知。在以上示例中,当UE向网络通知频带A时,UE可以通知UE仅在频带B 中按照半双工方案支持D2D操作。
UE可以通知在用于D2D操作的第一频带和用于D2D操作的第二频带中仅支持 半双工操作。在本文中,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是彼此不同的频带。
例如,在UE在频带B中发送用于D2D通信的信号的同时UE不能够同时在频 带A中接收由另一UE发送的D2D通信信号的情况下,可能UE在频带A和频带B 中仅支持用于D2D操作的半双工。因为UE在频带B中所发送的用于D2D通信的信 号对UE的被调谐到频带A的接收器产生自干扰,所以UE不能够接收由另一UE在 频带B中发送的D2D通信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给网络提供通知UE针对频带A和B支持D2D操作的 全双工的信息。在以上示例中,当UE向网络通知支持D2D操作的频带A时,UE 可以向网络通知仅在频带B中按照半双工方案支持D2D操作(当然,相反,当UE 向网络通知支持D2D操作的频带B时,UE可以向网络通知仅在频带A中按照半双 工方案支持D2D操作。)。
在以上描述中,UE在UE能力信息中明确地通知UE支持双工方案的示例,但 是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以在UE能力信息中不明确地通知UE支持双工方案。
因此,在关于被明确地支持双工方案的信息未被包括在UE能力信息中的情况下,网络可以认为UE针对UE所通知的频带组合的全部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例如,只 要在UE能力信息中不存在针对特定的频带组合仅支持半双工的明确的信息,网络就 可以认为针对UE所通知的频带组合当中的除了特定频带组合以外的组合的全部支持 全双工(或者,只要在UE能力信息中不存在针对特定的频带组合仅支持全双工的明 确的信息,网络就可以认为针对UE所通知的频带组合当中的除了特定频带组合以外 的组合的全部支持全双工。)。
图1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UE所执行的D2D操作方法。
参照图19,UE 1向网络提供了UE能力信息(步骤S401)。UE能力信息可以包 括针对以上所述的每个频带组合的D2D频带信息和D2D支持频带信息。
网络向UE 1提供D2D配置信息(步骤S402)。因为网络根据UE能力信息知道 UE 1所支持的D2D频带,所以网络可以为UE 1配置适当的频带以用于D2D操作。 当网络向UE 1提供D2D配置信息时,网络可以根据UE能力信息执行用于将UE的 服务频率移动到其它频带的过程(例如,切换或交换辅助小区等。)。
UE 1基于D2D配置信息来执行D2D配置(步骤S403)。
UE 1与UE 2执行D2D操作(步骤S404)。尽管在图19中未示出,然而UE 2 也可以在执行D2D操作之前与网络交换UE能力信息和D2D配置信息。
图20是例示了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UE的框图。
参照图20,UE 1100包括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和射频(RF)单元1130。 处理器1110实现所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例如,处理器1110生成指示支持 D2D操作的频带的D2D频带信息,并且将该D2D频带信息发送给网络。D2D频带 信息可以单独地包括指示支持D2D通信的频带的信息和指示支持D2D发现的频带的 信息。
RF单元1130连接至处理器1110并且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器。 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 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装置。RF单元可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上述实 施方式被实现在软件中时,上述方案可利用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进程或函数)来实 现。模块可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被内部地或外部地设置到处 理器并且利用各种熟知手段连接到处理器。

Claims (8)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该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通知所述UE的能力的UE能力信息;以及
将所述UE能力信息发送给网络,
其中,所述UE能力信息分别包括:
通知所述UE支持D2D通信的频带的D2D通信支持频带信息;以及
通知所述UE支持D2D发现的频带的D2D发现支持频带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UE能力信息还包括针对频带组合的、所述UE支持蜂窝通信和所述D2D通信的同时接收的至少一个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使用所述UE支持D2D通信的所述频带来执行所述D2D通信,并且
其中,所述D2D通信是所述UE与另一UE之间的直接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使用所述UE支持D2D发现的所述频带来执行所述D2D发现,并且
其中,所述D2D发现是用于搜索支持所述D2D操作的另一UE的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通信支持频带信息和所述D2D发现支持频带信息是通过与支持所述蜂窝通信的频带的列表不同的单独的频带的列表来发送的。
5.一种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
射频RF单元,该RF单元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操作上连接至所述RF单元,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
生成通知所述UE的能力的UE能力信息;并且
将所述UE能力信息发送给网络,
其中,所述UE能力信息分别包括:
通知所述UE支持装置对装置D2D通信的频带的D2D通信支持频带信息;以及
通知所述UE支持D2D发现的频带的D2D发现支持频带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UE能力信息还包括针对频带组合的、所述UE支持蜂窝通信和所述D2D通信的同时接收的至少一个频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E,其中,所述UE使用所述UE支持D2D通信的所述频带来执行所述D2D通信,并且
其中,所述D2D通信是所述UE与另一UE之间的直接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E,其中,所述UE使用所述UE支持D2D发现的所述频带来执行所述D2D发现,并且
其中,所述D2D发现是用于搜索支持D2D操作的另一UE的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E,其中,所述D2D通信支持频带信息和所述D2D发现支持频带信息是通过与支持所述蜂窝通信的频带的列表不同的单独的频带的列表来发送的。
CN201580016775.0A 2014-03-28 2015-03-30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Active CN1061655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72113P 2014-03-28 2014-03-28
US61/972,113 2014-03-28
US201461986124P 2014-04-30 2014-04-30
US61/986,124 2014-04-30
US201461988924P 2014-05-06 2014-05-06
US61/988,924 2014-05-06
US201462075813P 2014-11-05 2014-11-05
US62/075,813 2014-11-05
PCT/KR2015/003129 WO2015147618A1 (ko) 2014-03-28 2015-03-30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device-to-device)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5509A CN106165509A (zh) 2016-11-23
CN106165509B true CN106165509B (zh) 2020-01-10

Family

ID=5419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6775.0A Active CN106165509B (zh) 2014-03-28 2015-03-30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201910875983.6A Active CN110582124B (zh) 2014-03-28 2015-03-30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接收能力信息的方法和基站
CN201580016813.2A Active CN106134273B (zh) 2014-03-28 2015-03-30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5983.6A Active CN110582124B (zh) 2014-03-28 2015-03-30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接收能力信息的方法和基站
CN201580016813.2A Active CN106134273B (zh) 2014-03-28 2015-03-30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70013657A1 (zh)
EP (3) EP3573407B1 (zh)
JP (1) JP2017513392A (zh)
KR (3) KR102165874B1 (zh)
CN (3) CN106165509B (zh)
WO (2) WO20151476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1729B1 (ko) * 2014-03-20 2018-1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device-to-device)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06256160B (zh) * 2014-04-30 2019-12-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发送和接收设备到设备通信的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700275B1 (en) 2014-08-07 2021-05-19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operation metho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AU2014402993B2 (en) 2014-08-08 2018-08-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terminal device capability
KR102183333B1 (ko) 2014-08-08 2020-11-26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단말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버퍼상태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986423B2 (en) * 2014-08-11 2018-05-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2D and cellular operation on different carrier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WO2016122270A1 (ko) * 2015-01-29 2016-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발견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10531353B2 (en) * 2015-10-05 2020-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n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delay for V2X application
EP3393188B1 (en) * 2016-03-30 2022-02-2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transmission, and relay terminal apparatus
CN109314894B (zh) 2016-06-21 2021-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减少车辆对车辆通信的中断的***和方法
CN108605317B (zh) 2016-08-12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EP3337283B1 (en) * 2016-12-15 2022-03-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A method for managing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 management device, a method to operate a first radio device, a first radio device, a method to operate a second radio device, and a second radio device
WO2018203415A1 (ja) * 2017-05-02 2018-11-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
US10951347B2 (en) * 2017-07-12 2021-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discovery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
KR20200058453A (ko) * 2017-09-22 2020-05-27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Ue 전송 포트 개수의 지시 방법, ue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BR112020009419B1 (pt) * 2017-11-15 2022-0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desempenhado por um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método desempenhado por um nó de rede em uma rede de acesso via rádio,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nó de rede e sistema
KR102598542B1 (ko) * 2018-03-08 2023-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을 위한 반송파 조합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US11006269B2 (en) * 2018-07-20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facilitating co-existence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0087468A1 (zh) * 2018-11-01 2020-05-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1510920B (zh) * 2019-01-31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211025A1 (zh) * 2019-04-18 2020-10-22 深圳大学 基于双工d2d通信的蜂窝通信***及其通信模式选择方法
CN114982262A (zh) * 2020-01-24 2022-08-3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US11950261B2 (en) * 2020-08-14 2024-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set-up,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817A (zh) * 2012-05-23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te蜂窝通信***的d2d设备发现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8806B (en) * 2005-08-19 2006-09-27 Ipwireless Inc Duplex oper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17181B1 (en) * 2008-05-08 2010-07-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of compressed mode capabilities
EP2405593A4 (en) * 2009-03-04 2016-07-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ANCE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SUPPORTS
US8913573B2 (en) * 2009-10-30 2014-12-16 Nokia Corporation Scheduling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JP5094896B2 (ja) * 2010-02-26 2012-1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JP5290222B2 (ja) 2010-03-03 2013-09-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9694125B2 (en) * 2010-12-20 2017-07-04 Fresenius Medical Care Holdings, Inc. Medical fluid cassett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HUE041617T2 (hu) 2011-08-01 2019-05-28 Intel Corp Lehetséges eszköz-eszköz kommunikáció
WO2013022471A1 (en) * 2011-08-05 2013-02-14 Intel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ellular assiste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8848592B2 (en) * 2011-08-15 2014-09-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SG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030773A1 (en) * 2011-08-30 2013-03-07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portion
EP2761951B1 (en) * 2011-09-30 2020-05-0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handl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3096503B (zh) * 2011-11-04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匹配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130170414A1 (en) * 2012-01-04 2013-07-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US20140342747A1 (en) * 2012-01-18 2014-11-20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 device therefor
WO2013139041A1 (en) 2012-03-23 2013-09-2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Device-to-device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635684B2 (en) * 2012-04-26 2017-04-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itute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partial device control
US8934437B2 (en) * 2012-05-11 2015-01-13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establish a device-to-device (D2D) connection in a 3GPP-LTE network using a distributed channel scan
EP2850857B1 (en) * 2012-05-15 2019-03-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vice discovery of second user equipments in a second network for d2d communication
JP5973660B2 (ja) 2012-05-23 2016-08-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参照信号による確認応答伝達
US9345039B2 (en) 2012-05-31 2016-05-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link adaptation
JP5937755B2 (ja) 2012-06-24 2016-06-2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間直接通信を実行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KR20140007226A (ko) * 2012-07-09 2014-01-17 주식회사 팬택 단말간 통신방법 및 그 단말
CN103580781B (zh) * 2012-07-23 2019-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能力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US9215737B2 (en) * 2012-07-26 2015-1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 in pairing
WO2014034573A1 (ja) * 2012-08-28 2014-03-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US9042938B2 (en) 2012-12-27 2015-05-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313607B2 (en) 2013-01-18 2016-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assisted UE detection in direct mode UE-to-UE communication
WO2014129356A1 (ja) * 2013-02-19 2014-08-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CN104066200B (zh) * 2013-03-21 2020-11-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ue间端到端通信的实现方法及用户设备
DK2995155T3 (da) * 2013-05-08 2019-05-2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orbedret håndtering af samtidig netværkskommunikationstransmission og d2d-kommunikationstransmission
WO2014180517A1 (en) * 2013-05-08 2014-1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handling of simultaneous network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and d2d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or simultaneous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and d2d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US10349314B2 (en) * 2013-06-11 2019-07-09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e continuity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JP5864034B2 (ja) 2013-10-11 2016-02-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装置
US9609461B2 (en) * 2013-12-16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scheme between narrow frequency band and broad frequency band devices
CN105940690B (zh) * 2014-02-02 2019-08-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817A (zh) * 2012-05-23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te蜂窝通信***的d2d设备发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2124A (zh) 2019-12-17
KR20160120311A (ko) 2016-10-17
CN106165509A (zh) 2016-11-23
KR20160120754A (ko) 2016-10-18
JP2017513392A (ja) 2017-05-25
EP3125627A1 (en) 2017-02-01
WO2015147618A1 (ko) 2015-10-01
WO2015147617A1 (ko) 2015-10-01
EP3573407B1 (en) 2020-12-09
EP3573407A1 (en) 2019-11-27
KR102165874B1 (ko) 2020-10-14
CN110582124B (zh) 2023-10-24
US10652938B2 (en) 2020-05-12
US20170013657A1 (en) 2017-01-12
KR101746362B1 (ko) 2017-06-12
KR20170068607A (ko) 2017-06-19
EP3125626A1 (en) 2017-02-01
EP3125626A4 (en) 2017-11-15
US20170006621A1 (en) 2017-01-05
EP3125627B1 (en) 2019-05-08
CN106134273B (zh) 2019-10-15
KR101745292B1 (ko) 2017-06-08
EP3125626B1 (en) 2019-07-17
EP3125627A4 (en) 2017-11-15
CN106134273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5509B (zh)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6797534B (zh) 无线通信***中的用户设备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CN105940738B (zh)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6576334B (zh)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KR10205214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device-to-device)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JP641993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により実行されるd2d動作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KR10192198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device-to-device)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KR10265711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사이드링크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06105354B (zh)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666469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操作终端的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终端
CN106233785B (zh)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7005787B (zh) 在无线通信***中终端发送用于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5940743B (zh)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5940687B (zh)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7079244B (zh) 使用例外资源执行设备到设备操作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6233807B (zh) 由无线通信***中的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和利用该方法的终端
WO2015170898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셀 커버리지 판단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06688279B (zh)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WO2015115837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WO2016072711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d2d(device-to-device) 동작을 위한 동기화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06688282B (zh) 在无线通信***中操作终端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KR10235600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device-to-device) 관련 보고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06134237B (zh) 确定由终端在无线通信***中执行的设备对设备(d2d)操作的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WO2015174767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단말 보조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JP201753603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が例外的なリソースを使用してd2d動作を実行する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