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5258A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5258A
CN106105258A CN201680000776.0A CN201680000776A CN106105258A CN 106105258 A CN106105258 A CN 106105258A CN 201680000776 A CN201680000776 A CN 201680000776A CN 106105258 A CN106105258 A CN 106105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earphone
elastic component
receiv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07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5258B (zh
Inventor
谢冠宏
胡拥辉
刘前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mo acoust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1more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520733973.6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4968071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1more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1more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05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5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5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5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耳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及弹性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性件可受挤压变形,所述弹性件或所述壳体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抵。

Description

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音频设备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耳机作为移动音频输出装置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现在大多数耳机在佩戴过程中,其耳机壳体往往突出人耳的耳甲腔裸露于外部,容易造成耳机的滑落;为了改善耳机容易滑落的问题,较小尺寸以放入人耳的耳机应运而生,其设计尺寸大小往往不能适应人耳的耳甲腔的尺寸大小,要么太大顶住耳甲腔而造成对人耳的压迫,要么太小没有被耳甲腔顶住而容易滑落,使用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佩戴较为方便的耳机。
一种耳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及弹性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性件可受挤压变形,所述弹性件或所述壳体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抵。
一种耳机,包括:壳体;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及听筒,所述听筒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听筒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可受耳道的挤压变形,所述听筒上设有出音口,所述听筒内形成与所述出音口相通的出音通道,所述出音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
一种耳机,包括:壳体;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听筒,所述听筒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听筒上设有出音口,所述听筒内形成与所述出音口相通的出音通道,所述出音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及耳机线,所述壳体的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出线孔,所述耳机线穿过所述第一出线孔并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所述壳体及所述听筒收容于使用者的耳甲腔之内,所述耳机线从使用者的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穿过。
上述耳机的壳体上设有弹性件,当耳机戴入人耳后,弹性件可相对于所述壳体受挤压变形,从而使耳机的尺寸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甲腔的尺寸,既不会对人耳造成压迫,又能刚好地顶住耳甲腔,保证耳机佩戴过程中不轻易滑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耳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耳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耳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耳机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耳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四的耳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耳机的另一个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五的耳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耳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耳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8所示耳机的使用状态图;
图13为图8所示耳机的使用时的剖视图;及
图14为实施例六的耳机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耳机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耳机的首选实施例。但是,耳机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耳机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和图2,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耳机100,包括壳体110、驱动单元120、弹性件140及耳机线壳160。
壳体110的形状大致为一端收缩的空心圆管。驱动单元120设于壳体110内。壳体110的一端设有出音口130。出音口130偏离壳体110一定角度设置,即出音口130的中心轴线与壳体110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满足:30°≤α≤60°。由此可以保证当耳机100安置在使用者的耳甲腔之内时,出音口130可以正对人耳的耳道,从而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声音体验。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α为45°。
弹性件140的形状类似于胶囊的一部分,其设于壳体110远离出音口130的一端。弹性件140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例如膨胀或收缩。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0的材料为硅胶。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140为可折叠塑料,或是其它软性的具有弹性伸缩力的材质。
弹性件140可与壳体110套接、卡接、粘接或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弹性件140能更好地与壳体110固定连接,壳体110与弹性件140卡接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111,弹性件140与壳体110套接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141,凸起141卡设于凹槽111。反之,凹槽可以设置于弹性件140上,凸起可以设置于弹性件140上。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0与壳体110之间还可以具有空隙142。空隙142之中可以填充空气,也可以填充其他软性物质,例如海绵、固体胶之类,以增加佩戴的舒适性。
耳机线壳160设于壳体110上,且与出音口130相背而设。壳体110内的驱动单元120可通过耳机线161引出至壳体110外部。耳机线壳160可保护耳机线161,防止耳机线161受拉扯而断掉。耳机线壳160为硅胶材质,以更好地抗拉扯。
耳机线壳160的中心轴线与出音口13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在100~130度之间。将耳机线壳160与出音口130相背设于壳体110同一端,且两者具有夹角,且夹角刚好与耳道与耳屏间切迹之间的夹角匹配时,能达到最优状态,即当出音口顺利嵌入人耳耳道的同时,又能保证耳机线壳160与耳机线161顺利从耳屏间切迹引出。
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提供的耳机与实施例一的耳机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壳体110一端凸设有出音管150,出音口130设于出音管150远离壳体110的一端。出音管150上还可设置单独的听筒170(见图4)。出音管150的设置可以更好地使得听筒塞入耳道,以保证密封性。
请参阅图4,当耳机100戴入人耳后,由于出音口130的中心轴线与壳体110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因此使得出音口130可以正对人耳的耳道,从而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声音体验。另外,当耳机100戴入人耳后,整个壳体110和弹性件140刚好容纳于耳甲腔内。通过在壳体110上设有可相对于壳体110受挤压变形弹性件140,既不会对人耳造成压迫,又能刚好抵住耳甲腔c,保证耳机100在佩戴过程中不滑落,从而使得耳机100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的耳甲腔。再者,通过控制耳机线壳160的中心轴线与出音口13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使得耳机线壳160与耳机线161从使用者的耳屏a和对耳屏b之间穿过,从而使得整个耳机100的外表面完全贴合人耳的结构,在佩戴时不会造成任何不适。当向下拉扯耳机线161时,耳屏与对耳屏能够抵住耳机,避免耳机100从耳甲腔中掉出,进一步提高了佩戴稳定性和使用方便性。
请参阅图5,实施例三提供的耳机200与实施例一的耳机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壳体2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驱动单元220设于第一壳体211内,出音管250设于第一壳体211远离第二壳体212的一端上。弹性件240设置于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之间。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40设于第二壳体212靠近第一壳体211的一端。当耳机100戴入人耳后,第一壳体211或第二壳体212受到挤压时,弹性件240可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第一壳体211与第二壳体21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并使得第二壳体212的末端与耳甲腔相抵。
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2与弹性件240套接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弹性件240与第二壳体212套接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凸起卡设于凹槽,以使得弹性件240能更好地与第二壳体212固定连接。同时为了使得弹性件240能更好地与第一壳体211固定连接,也可通过凸起与凹槽配合的方式实现。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件240也可设于第二壳体212远离第一壳体211的一端,即图5中弹性件240与第二壳体212的结构、位置互换。
请参阅图6和图7,实施例四提供的耳机300与实施例一的耳机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壳体3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驱动单元320设于第一壳体311内,出音管350设于第一壳体311远离第二壳体312的一端上。弹性件340设置于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1内部设有第一隔板3111,第二壳体312内部设有第二隔板3121。弹性件340为弹簧,弹性件340的一端与第一隔板3111固定连接,弹性件340的另一端与第二隔板3121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当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受挤压时,弹簧被压缩。如图7所示,不受挤压时,弹簧伸开为自然状态。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当弹簧伸开为自然状态时,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不至于分离,在第一壳体311上还设有限位凸块3111,第二壳体312上设有与限位凸块3111配合的配合凸块3121。
请同时参阅图8和图9,实施例五提供的耳机400包括壳体410、驱动单元420、听筒430、弹性件440及耳机线450。
壳体4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第一壳体411具有大致为圆形盖子的形状,其前端开设有出声口4112(见图11)。驱动单元420设于第一壳体411内,并与出声口4112相对。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单元420也可设于第二壳体412之内,或设于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之间。第二壳体412包括卡合部4122和与卡合部4122相连的扩音部4124。卡合部4122大致呈圆环状。扩音部4124大致为圆柱形,且扩音部4124的直径小于卡合部4122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411的后端的边缘上还设有限位卡槽4114,卡合部4122上设有限位凸块4123。通过限位凸块4123与限位卡槽4114的配合,使得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也可以使用其他手段,例如胶粘,超声波焊接、螺纹配合等方式将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固定在一起。
听筒430固定设于壳体410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听筒430通过胶粘、超声波焊接等方式套设在第一壳体411上。听筒430的形状大致为弯曲的管道。请一并参阅图10,听筒430上设有出音口432,听筒430的内部还形成与出音口432相通的中空的出音通道434。第一壳体411的出声口4112与出音通道434相通,因此,从驱动单元420发出的声音能够从出声口4112进入出音通道434,再从出音通道434通过出音口432进入人耳。出音通道434的延伸方向与壳体410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出音通道434的延伸方向可以被定义为出音通道434每一截面的中心的连线的延伸方向。夹角α满足:50°≤α≤80°。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α为65°。由此可以保证当耳机400安置在使用者的耳甲腔之内时,听筒430的出音口432可以伸入人耳的耳道,从而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声音体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改变听筒430的形状也可以将其设置为位于耳道的入口处。听筒430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硅胶等。当耳机400安置在使用者的耳甲腔之内时,听筒430可受耳道的挤压而变形并使得壳体410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抵,同时听筒430可以变形与耳道的内壁紧密地贴合,使得基本没有声音泄露到外面,提高收音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听筒430也可由不可变形的塑性材料制成。
弹性件440的形状类似于胶囊的一部分,其设于壳体410远离听筒430的一端。弹性件440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例如膨胀或收缩。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40的材料为硅胶。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440为可折叠塑料,或是其它软性的具有弹性伸缩力的材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40由透明的材料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440也可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10,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40套设在第二壳体412的扩音部4124之上。弹性件440的长度比扩音部4124要长,因此允许弹性件440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弹性变形。而且,可以在弹性件440的内壁与扩音部4124的表面之间形成一小段类似于共振腔的空间441。扩音部4124远离的末端开设有第一出音孔4126,弹性件440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出音孔442。扩音部4124上设有螺纹4128,弹性件440与螺纹4128之间形成连续的螺旋槽4125。第一出音孔4126与螺旋槽4125的起始段相通,第二出音孔442与螺旋槽4125的末端相通,即第一出音孔4126与第二出音孔442之间通过螺旋槽4125相通。这样,驱动单元420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一出音孔4126进入空间441,再沿着螺旋形的螺旋槽4125绕扩音部4124旋转若干圈后,最后从第二出音孔442穿出,这样可以带来低频增强的效果,并且使声音不会闷在壳体410内,听感较为通畅。可以理解,如果声音可以直接从第一出音孔4126传导到第二出音孔442,扩音部4124上的螺纹4128也可省略。
耳机线450一端与驱动单元420相连,另一端延伸出壳体410之外。第二壳体412的侧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一出线孔413。弹性件440上开设有与第一出线孔413相对应的第二出线孔444。从驱动单元420引出的耳机线450以垂直于壳体410的中心轴线的方式依次穿过第一出线孔413和第二出线孔444,在与手机等电子设备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一出线孔413开设于扩音部4124的侧面的中部,而不是像传统的耳机一样设置在壳体的后端部,这样,当整个壳体410都收容于使用者的耳甲腔之内时,耳机线450可以从使用者的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穿过。
请参阅图12和13,当耳机400戴入人耳后,听筒430和弹性件440刚好容纳于耳甲腔内,弹性件440与耳甲腔相抵。通过在壳体410上设有可相对于壳体410受挤压变形的弹性件440,既不会对人耳造成压迫,又能刚好顶住耳甲腔,保证耳机400在佩戴过程中不滑落,从而使得耳机400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的耳甲腔c。弹性件440与第二壳体412之间留有空间441,可以进一步增大弹性件440的伸缩空间,佩戴更舒适。另外,当整个壳体410及听筒430收容于使用者的耳甲腔之内时,耳机线450从使用者的耳屏a和对耳屏b之间穿过,从而使得整个耳机400的外表面完全贴合人耳的结构,在佩戴时不会造成任何不适。当向下拉扯耳机线450时,耳屏与对耳屏能够抵住耳机,避免耳机400从耳甲腔中掉出,进一步提高了佩戴稳定性、舒适性和使用方便性。可以理解,如果耳机400采用蓝牙等方式与电子装置通讯,耳机线450也可省略。
请参阅图14,实施例六提供的耳机500与实施例五的耳机40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耳机500包括套设在第二壳体512上的第三壳体513和第四壳体514。弹性件540设于第三壳体513和第四壳体514之间。当耳机500戴入人耳后,第三壳体513或第四壳体514受到挤压时,弹性件540可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第三壳体513或第四壳体514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并使得第四壳体514的末端与耳甲腔相抵。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与实施例四相类似的,第三壳体513内部可设有第一隔板,第四壳体514内部设有第二隔板。弹性件540为弹簧,弹性件540的一端与第一隔板固定连接,弹性件540的另一端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当第三壳体513或第四壳体514受到挤压时,弹簧被压缩,不受挤压时,弹簧伸开为自然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4)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及
弹性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性件可受挤压变形,所述弹性件或所述壳体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出音口的一端,并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弹性件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端设有出音管,所述出音口设于所述出音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耳机还包括听筒,所述听筒设于所述出音管上,所述听筒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听筒可受耳道的挤压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耳机线壳,所述耳机线壳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出音口相背而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整体容纳于耳甲腔内。
8.一种耳机,包括:
壳体;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及
听筒,所述听筒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听筒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可受耳道的挤压变形,所述听筒上设有出音口,所述听筒内形成与所述出音口相通的出音通道,所述出音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整体容纳于耳甲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受挤压变形,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抵。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受挤压变形,所述壳体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出音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卡合部和与所述卡合部相连的扩音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卡合部固定,所述弹性部套设于所述扩音部之上,所述扩音部上开设有第一出音孔,所述弹性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音孔相通的第二出音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部上设有螺纹,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螺纹之间形成连续的螺旋槽,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之间通过所述螺旋槽相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耳机线,所述扩音部的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出线孔,所述弹性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线孔相对应的第二出线孔,所述耳机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出线孔和所述第二出线孔并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所述壳体及所述听筒收容于使用者的耳甲腔之内,所述耳机线从使用者的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穿过。
16.一种耳机,包括:
壳体;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
听筒,所述听筒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听筒上设有出音口,所述听筒内形成与所述出音口相通的出音通道,所述出音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及
耳机线,所述壳体的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出线孔,所述耳机线穿过所述第一出线孔并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所述壳体及所述听筒收容于使用者的耳甲腔之内,所述耳机线从使用者的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穿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听筒可受耳道的挤压变形,所述壳体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抵。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受挤压变形,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抵。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受挤压变形,所述壳体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抵。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弹性件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出音口的一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卡合部和与所述卡合部相连的扩音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扩音部之上,所述扩音部上开设有第一出音孔,所述弹性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音孔相通的第二出音孔。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部上设有螺纹,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螺纹之间形成连续的螺旋槽,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之间通过所述螺旋槽相通。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整体容纳于耳甲腔内。
CN201680000776.0A 2015-09-21 2016-05-11 耳机 Active CN1061052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33973.6U CN204968071U (zh) 2015-09-21 2015-09-21 耳机
CN2015207339736 2015-09-21
PCT/CN2016/081644 WO2017049910A1 (zh) 2015-09-21 2016-05-11 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5258A true CN106105258A (zh) 2016-11-09
CN106105258B CN106105258B (zh) 2019-09-03

Family

ID=5722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0776.0A Active CN106105258B (zh) 2015-09-21 2016-05-11 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52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4210A (zh) * 2016-11-26 2018-06-05 王永明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08540909A (zh) * 2018-06-11 2018-09-14 安重焕 声管一体型耳机扬声器
TWI683580B (zh) * 2016-12-09 2020-01-2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耳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710A (zh) * 2008-08-26 2010-03-03 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耳道式耳机
CN201726517U (zh) * 2010-07-29 2011-01-26 庄志捷 一种可弯曲角度的耳塞机
EP2299730A1 (en) * 2008-07-09 2011-03-23 Pioneer Corporation Earphone
CN102625990A (zh) * 2009-08-25 2012-08-01 莫列斯公司 耳垫及具有该耳垫的耳机
CN202889579U (zh) * 2012-10-14 2013-04-17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可调节耳机
CN103069839A (zh) * 2010-08-20 2013-04-24 骷髅糖果公司 带有延伸弯曲的音频耳塞式耳机
CN203193836U (zh) * 2013-02-05 2013-09-11 郁志曰 一种斜式声音通道的耳机
CN103414972A (zh) * 2006-01-12 2013-11-27 索尼株式会社 耳机装置
CN204578729U (zh) * 2015-03-28 2015-08-19 加一联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972A (zh) * 2006-01-12 2013-11-27 索尼株式会社 耳机装置
EP2299730A1 (en) * 2008-07-09 2011-03-23 Pioneer Corporation Earphone
CN101662710A (zh) * 2008-08-26 2010-03-03 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耳道式耳机
CN102625990A (zh) * 2009-08-25 2012-08-01 莫列斯公司 耳垫及具有该耳垫的耳机
CN201726517U (zh) * 2010-07-29 2011-01-26 庄志捷 一种可弯曲角度的耳塞机
CN103069839A (zh) * 2010-08-20 2013-04-24 骷髅糖果公司 带有延伸弯曲的音频耳塞式耳机
CN202889579U (zh) * 2012-10-14 2013-04-17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可调节耳机
CN203193836U (zh) * 2013-02-05 2013-09-11 郁志曰 一种斜式声音通道的耳机
CN204578729U (zh) * 2015-03-28 2015-08-19 加一联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4210A (zh) * 2016-11-26 2018-06-05 王永明 一种入耳式耳机
TWI683580B (zh) * 2016-12-09 2020-01-2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耳機
CN108540909A (zh) * 2018-06-11 2018-09-14 安重焕 声管一体型耳机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5258B (zh) 201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3923B2 (en) Earphone having an articulated acoustic tube
US10257600B2 (en) Earphone
CN107113487B (zh) 声音输出装置和声音引导装置
WO2007002198A3 (en) High fidelity noise-excluding earphones with ergonomically designed construction
HRP20200025T1 (hr) Sigurnosne slušalice
US20130251172A1 (en) Inflatable Ear Buds
CN201869343U (zh) 耳机
AU2010286796A1 (en) Interconnecting earphones
CN106210963A (zh) 耳机套及具有该耳机套的耳机
US20190327548A1 (en) Ear-hanging type structure and earphone including ear-hanging type structure
CN106105258A (zh) 耳机
GB2559247A (en) Earplug
KR101341867B1 (ko) 이어 팁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어폰
WO2022262755A1 (zh) 一种耳帽结构及耳机
US8422719B2 (en) Miniaturized receiver assembly for in-ear noise-isolating earphones
CN208971742U (zh) 一种耳机
CN206136213U (zh) 耳机套及具有该耳机套的耳机
CN202634657U (zh) 螺纹式耳机插头
KR100850988B1 (ko) 이탈방지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어셋
CN207766472U (zh) 一种tws耳机
CN109644301A (zh) 声音输出装置
CN108156547B (zh) 一种tws耳机
US20180255387A1 (en) Earplug
CN207766469U (zh) 一种tws耳机
CN107995551A (zh) 一种tws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5th floor, block a, Tanglang City, 3333 Liuxi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Wanmo acous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14 floor, east block, Tian Liao building (New Material Industrial Park), Nanshan District Xue Yuan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1MOR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