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6777A - 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6777A
CN106046777A CN201610487108.7A CN201610487108A CN106046777A CN 106046777 A CN106046777 A CN 106046777A CN 201610487108 A CN201610487108 A CN 201610487108A CN 106046777 A CN106046777 A CN 106046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reinforced polyamide
composite material
glass fibre
weight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871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中文
蒋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For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For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For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For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871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6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6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6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002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3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glass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复合而成,包括:聚酰胺40~60重量份;低分子量聚酰胺5~15重量份;玻璃纤维20~40重量份;增韧剂2~10重量份;润滑剂0.5~2重量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中加入低分子量聚酰胺,其在加工过程中流动性好,在物料流程过程中因剪切作用会浮到材料表面,从而赋予材料好的光泽,另外,使用的具有提高材料表面光洁度的润滑剂,不仅能够防止原料熔体与设备的粘附,而且由于该润滑剂树枝状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时具有独特的球状结构,这种球状结构存在材料表面宏观上表面为表面光洁;同时,在增韧剂与玻璃纤维的共同作用下,也使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的特点。

Description

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是以聚合物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而制成的复合材料,综合了聚合物和玻璃纤维的性能。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按纤维的长度分类,可分为长纤维复合材料和短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按照化学组分可分为无碱铝硼硅酸盐(简称无碱纤维)和有碱无硼硅酸盐(简称中碱纤维)。
玻纤增强塑料是目前塑料改性的主要方法与手段,能将通用塑料的性能大幅度的提高,达到工程塑料的性能水平,所以玻纤增强塑料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生产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的主流技术是通过连续玻纤纱在挤出机的适当位置进入挤出机的料筒,在料筒中被啮合的螺杆旋转时搅断而获得,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对于聚酰胺(PA)类塑料的玻纤增强塑料的生产,PA树脂在进入挤出机前还需要干燥处理,以除去树脂中的水分,防止在高温的挤出机中发生水解而影响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质量。
玻纤增强塑料中的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但是,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注射成型时玻纤易浮在制件的表面,给制品的外观来了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其在外观要求较高的场所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光泽的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复合而成,包括:
所述润滑剂为树枝状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为PA66。
优选的,还包括0.05~0.2重量份的抗氧剂。
优选的,还包括0.05~0.2重量份的助抗氧剂。
优选的,还包括0.5~2重量份的色母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5~15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酰胺、2~10重量份的增韧剂与0.5~2重量份的润滑剂混合加热,然后再加入20~4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熔融共混,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所述润滑剂为树枝状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A)具体为:
将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5~15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酰胺、2~10重量份的增韧剂与0.5~2重量份的润滑剂混合加热至熔融,然后加入一部分玻璃纤维,混合后,再加入余下的玻璃纤维,熔融共混,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所述一部分玻璃纤维与余下的玻璃纤维共20~4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一部分玻璃纤维与余下的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1:(0.5~2)。
优选的,所述步骤A)具体为:
将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5~15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酰胺、2~10重量份的增韧剂与0.5~2重量份的润滑剂混合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的第3~6节加料口加入一部分玻璃纤维,再在第7~9节加料口加入余下的玻璃纤维,熔融共混,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所述一部分玻璃纤维与余下的玻璃纤维共20~4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的规格为T48/48、64/64、48/48、32/32、30°/7/64、45°/5/48、90°/5/48与32/16L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复合而成,包括:聚酰胺40~60重量份;低分子量聚酰胺5~15重量份;玻璃纤维20~40重量份;增韧剂2~10重量份;润滑剂0.5~2重量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中加入低分子量聚酰胺与润滑剂,低分子量聚酰胺在加工过程中流动性好,在物料流程的过程中因剪切作用会浮到材料的表面,从而赋予材料好的光泽,另外,使用的具有提高材料表面光洁度的润滑剂,不仅能够防止原料熔体与设备的粘附,而且由于该润滑剂树枝状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时具有独特的球状结构,这种球状结构存在材料表面宏观上表面为表面光洁;同时,在增韧剂与玻璃纤维的共同作用下,也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的特点。
由实验可知,本发明制备的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表面光泽且强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国内生产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生产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复合而成,包括:
所述润滑剂为树枝状聚合物。
本发明对所有原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为市售即可。
其中,聚酰胺为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主体。所述聚酰胺的含量优选为45~55重量份,更优选为50~55重量份,再优选为50~53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的含量优选为50重量份;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的含量优选为51.8重量份;所述聚酰胺的种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聚酰胺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尼龙66;所述聚酰胺的分子量优选为1~3万,更优选为1.5~2.5万,再优选为1.5~2万,最优选为1.8万;所述聚酰胺的粘度比优选为1.5~3.5,更优选为2~3,再优选为2.4~2.8,最优选为2.55。
所述低分子量聚酰胺的含量优选为7~15重量份,更优选为8~15重量份,再优选为8~12重量份,最优选为10重量份;所述低分子量聚酰胺的种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低分子量聚酰胺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所述低分子量聚酰胺的分子量优选为8500~9000。在本发明提供的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中,低分子量聚酰胺可作为增塑剂,提高材料的流动性及表面光洁度。
所述玻璃纤维的含量优选为25~40重量份,更优选为25~35重量份,再优选为30重量份;所述玻璃纤维的种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玻璃纤维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普通无碱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可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
所述增韧剂的含量优选为4~8重量份;更优选为6~8重量份;所述增韧剂的种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增韧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热塑性弹性体,更优选包括热塑性弹性体TPE与马来酸酐接枝POE两种增韧性;所述热塑性弹性体TPE与马来酸酐接枝POE的质量比优选为2:(0.5~2),更优选为2:(0.5~1.5),最优选为2:1。其中,马来酸酐接枝POE可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与聚酰胺相容性好;而热塑性弹性体TPE也可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同时价格低,可降低复合材料的成本。
所述润滑剂的含量优选为0.8~1.5重量份,更优选为0.8~1.2重量份,再优选为0.9~1.1重量份,最优选为1重量份;所述润滑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树枝状聚合物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树枝状聚合物CYD-PR121。树枝状聚合物作为润滑剂可防止物料与设备粘结,提高复合材料表面光洁度。
为提高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防止材料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发生氧化,优选还加入0.05~0.5重量份的抗氧剂,更优选加入0.05~0.3重量份的抗氧剂,再优选加入0.08~0.2重量份的抗氧剂,最优选加入0.1重量份的抗氧剂;所述抗氧剂优选为受阻酚类抗氧剂,更优选为烷基多酚类抗氧剂,再优选为抗氧剂1098(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
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加入0.05~0.2重量份的助抗氧剂,更优选加入0.05~0.3重量份的助抗氧剂,再优选加入0.08~0.2重量份的助抗氧剂,最优选加入0.1重量份的助抗氧剂;所述助抗氧剂优选为紫外线吸收剂,更优选为紫外线吸收剂UV327。
本发明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优选还包括0.5~2重量份的色母料,其可赋予复合材料以需要的颜色,更优选包括0.8~1.8重量份的色母料,再优选包括0.8~1.4重量份的色母料,最优选包括1重量份的色母料。
本发明在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中加入低分子量聚酰胺与润滑剂,低分子量聚酰胺在加工过程中流动性好,在物料流程的过程中因剪切作用会浮到材料的表面,从而赋予材料好的光泽,另外,使用的具有提高材料表面光洁度的润滑剂,不仅能够防止原料熔体与设备的粘附,而且由于该润滑剂树枝状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时具有独特的球状结构,这种球状结构存在材料表面宏观上表面为表面光洁;同时,在增韧剂与玻璃纤维的共同作用下,也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的特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5~15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酰胺、2~10重量份的增韧剂与0.5~2重量份的润滑剂混合加热,然后再加入20~4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熔融共混,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所述润滑剂为树枝状聚合物。
其中,所述聚酰胺、低分子量聚酰胺、增韧剂、润滑剂与玻璃纤维菌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优选先将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00℃~120℃,更优选为100℃~110℃,再优选为105℃~110℃,最优选为105℃;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10~20h,更优选为10~18h,再优选为12~14h,最优选为12h。
再将干燥后的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5~15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酰胺、2~10重量份的增韧剂与0.5~2重量份的润滑剂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再加入20~4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
所述20~4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优选分成两部分加入,即先将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5~15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酰胺、2~10重量份的增韧剂与0.5~2重量份的润滑剂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一部分玻璃纤维,混合后,再加入余下的玻璃纤维,熔融共混;所述一部分玻璃纤维与余下的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优选为1:(0.5~2),更优选为1:(0.5~1.5),再优选为1:(0.5~1),最优选为1:(0.5~0.8);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部分玻璃纤维与余下的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优选为6:4。
在本发明中,上述加热至熔融状态及熔融共混优选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此时所述步骤A)优选具体为:将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5~15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酰胺、2~10重量份的增韧剂与0.5~2重量份的润滑剂混合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的第3~6节加料口加入一部分玻璃纤维,再在第7~9节加料口加入余下的玻璃纤维,熔融共混,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所述一部分玻璃纤维与余下的玻璃纤维共20~40重量份。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优选总共10~12节料筒。
其中,所述一部分玻璃纤维优选在第4~5节加料口加入,更优选在第4节加料口加入;所述余下的玻璃纤维优选在第7~8节加料口加入,更优选在第8节加料口加入。
将玻璃纤维在其他的加料加入,是为了让玻璃纤维在材料中保持具有一定长度的需要进行的工艺选择,先将物料从第一个加料口加入,让其混合剪切逐渐转变成熔体,再让玻璃纤维进入进行混合,避免玻璃纤维受到过大的剪切导致玻璃纤维大量断裂成极小的纤维,纤维长度尺寸过小会降低增强的效果。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的规格优选为T48/48、64/64、48/48、32/32、30°/7/64、45°/5/48、90°/5/48与32/16L中的一种,更优选螺杆组合为表1所示的1~22的组合。
表1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组合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优选为295℃~315℃,更优选为295℃~310℃,再优选为295℃~305℃,最优选为295℃~300℃。
熔融共混后,优选挤出造粒,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
图2为本发明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其中1为聚酰胺与除玻璃纤维的其他原料混合、2为计量加料器、3为双螺杆挤出机、4为玻璃纤维、5为真空排气口、6为挤出机头、7为冷却水槽、8为干燥装置、9为切粒机、10为包装。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售。
实施例1
先将表2所示配方中的组份(GF除外,PA需在105℃干燥12小时)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在295℃~315℃挤出温度下将混合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节加入,玻璃纤维分别从第四节与第八节加料口加入(第四节加入的量与第八节加入的质量比为6:4),熔融共混,挤出造粒,最后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
表2实施例1中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原料种类及含量
将实施例1中得到的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3。
表3实施例1中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结果
项目 测试方法 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MPa D638 155
断裂伸长率/% D790 4
弯曲强度/MPa D790 238
缺口冲击强度/J/M D256 106
制品表面质量 表面观察 无浮纤,表面光洁
实施例2
先将表4所示配方中的组份(GF除外,PA需在105℃干燥12小时)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在295℃~315℃挤出温度下将混合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节加入,玻璃纤维分别从第四节与第八节加料口加入(第四节加入的量与第八节加入的质量比为6:4),熔融共混,挤出造粒,最后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
表4实施例2中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原料种类及含量
将实施例2中得到的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5。
表5实施例2中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与PA66性能测试结果

Claims (10)

1.一种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复合而成,包括:
所述润滑剂为树枝状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为PA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05~0.2重量份的抗氧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05~0.2重量份的助抗氧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5~2重量份的色母料。
6.一种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5~15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酰胺、2~10重量份的增韧剂与0.5~2重量份的润滑剂混合加热,然后再加入20~4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熔融共混,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所述润滑剂为树枝状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为:
将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5~15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酰胺、2~10重量份的增韧剂与0.5~2重量份的润滑剂混合加热至熔融,然后加入一部分玻璃纤维,混合后,再加入余下的玻璃纤维,熔融共混,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所述一部分玻璃纤维与余下的玻璃纤维共20~4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部分玻璃纤维与余下的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1:(0.5~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为:
将40~60重量份的聚酰胺、5~15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酰胺、2~10重量份的增韧剂与0.5~2重量份的润滑剂混合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的第3~6节加料口加入一部分玻璃纤维,再在第7~9节加料口加入余下的玻璃纤维,熔融共混,得到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所述一部分玻璃纤维与余下的玻璃纤维共20~40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的规格为T48/48、64/64、48/48、32/32、30°/7/64、45°/5/48、90°/5/48与32/16L中的一种。
CN201610487108.7A 2016-06-28 2016-06-28 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046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7108.7A CN106046777A (zh) 2016-06-28 2016-06-28 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7108.7A CN106046777A (zh) 2016-06-28 2016-06-28 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6777A true CN106046777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67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7108.7A Pending CN106046777A (zh) 2016-06-28 2016-06-28 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677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5257A (zh) * 2018-05-10 2018-09-04 句容市百事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
CN110791086A (zh) * 2019-10-31 2020-02-1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熔接痕强度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81416A (zh) * 2022-07-15 2022-10-14 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24360A1 (de) * 2002-11-26 2004-06-02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Hochfliessfähige Polymer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zweigten Fliesshilfsmitteln
CN101193982A (zh) * 2005-05-20 2008-06-04 Ems-化学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的流动性的聚酰胺模塑材料及其制备和用途
CN105419316A (zh) * 2015-12-08 2016-03-23 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462239A (zh) * 2016-01-05 2016-04-0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用玻纤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24360A1 (de) * 2002-11-26 2004-06-02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Hochfliessfähige Polymer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zweigten Fliesshilfsmitteln
CN101193982A (zh) * 2005-05-20 2008-06-04 Ems-化学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的流动性的聚酰胺模塑材料及其制备和用途
CN105419316A (zh) * 2015-12-08 2016-03-23 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462239A (zh) * 2016-01-05 2016-04-0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用玻纤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明山: "《聚丙烯改性及配方》", 31 January 2009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5257A (zh) * 2018-05-10 2018-09-04 句容市百事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
CN110791086A (zh) * 2019-10-31 2020-02-1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熔接痕强度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91086B (zh) * 2019-10-31 2022-06-10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熔接痕强度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81416A (zh) * 2022-07-15 2022-10-14 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181416B (zh) * 2022-07-15 2023-12-22 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10852B (zh) 一种玻纤增强pa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6982B (zh) 一种聚苯硫醚与耐高温尼龙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7339A (zh) 一种增强增韧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98456B (zh) 一种具有星型支化结构的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5606A (zh) 一种超支化聚合物改性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684B (zh) 一种耐候抗水解连续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975B (zh) 一种高强度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6010B (zh)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pa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85252B (zh) 一种耐曲翘变形的增强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5478A (zh) 一种增韧的聚苯醚与尼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867A (zh) 一种低浮纤耐水解连续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78853A (zh) 一种耐热氧老化耐水解连续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83396B (zh) 一种耐循环注塑的pbt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CN108485253A (zh) 一种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7165A (zh) 一种快速结晶性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CN106046777A (zh) 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4337B (zh) 一种高性能耐刮擦聚酰胺/聚苯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4336A (zh) 良表观耐高静压pa66复合材料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280322A (zh) 一种超韧pok聚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4834A (zh) 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80459A (zh) 一种高刚性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2135B (zh) 一种耐汽油玻纤增强s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46771A (zh) 一种高挠度柔性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0853B (zh) 一种超耐低温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79077A (zh) 一种耐磨性能优异的尼龙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