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7676B -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7676B
CN106037676B CN201610340962.0A CN201610340962A CN106037676B CN 106037676 B CN106037676 B CN 106037676B CN 201610340962 A CN201610340962 A CN 201610340962A CN 106037676 B CN106037676 B CN 1060376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traightway
preset
moment
curren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09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7676A (zh
Inventor
胡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409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76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7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76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13119 priority patent/WO201719789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7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7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采集实测温度绘制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若预设时长内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以对应预设时长的最后时刻为初始时刻,根据预设间隔对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以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直线段内各时刻实测温度和斜率差,获取各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的预测温度;在根据斜率差检测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时,将对应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本发明体温测量反应快且测量精度高。

Description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及测量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体温测量是测量人体的稳定温度。
传统的测量体温的方法是使用体温计与人体接触,等待一段时间内使体温计的测量温度达到稳定。然而,传统的体温计需要较长时间的缓慢升温,导致其对外界温度的测量耗时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测量速度快、耗时短的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一种体温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并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绘制实测体温变化曲线;
根据所述实测体温变化曲线检测预设时长内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在所述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以对应预设时长的最后时刻为初始时刻,根据预设间隔对所述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
以所述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所述斜率差和所述直线段内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根据所述斜率差检测所述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是否达到稳定,在所述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时,将对应的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
一种体温测量装置,包括:
预加热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并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绘制实测体温变化曲线;
直线拟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测体温变化曲线检测预设时长内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在所述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以对应预设时长的最后时刻为初始时刻,根据预设间隔对所述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
斜率计算模块,用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
温度预测模块,用于以所述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所述斜率差和所述直线段内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终止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斜率差检测所述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是否达到稳定,在所述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时,将对应的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
上述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通过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从而能够在一个较快的时间内升进行升温,提高热交换速度;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绘制实测体温变化曲线后,以检测到预设时长内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为初始时刻,启动温度***:对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直线段内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和斜率差,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同时,进行温度稳定判断:在直线段对应的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时,将对应的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通过预先升高当前实测温度以较快升温,在当前时刻以斜率差进行温度补偿得到延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不仅能够有效消除人体差异和外界扰动带来的突变,而且能够快速提高测温速度、迅速达到温度的热平衡,从而大大节省了测量所需的时间,体温测量速度快、耗时短且测量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体温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按照时间先后为顺序,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以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斜率差和直线段内各时刻对应的实测温度,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体温变化趋势图;
图5为一具体实施例中的对应实测温度曲线和预测温度曲线的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体温测量装置的模块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温度预测模块的单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实施例中的体温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体温计,包括如下步骤。
S110: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并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绘制实测体温变化曲线。
通过控制升高实测温度获取实测温度变化曲线,可以提高人体与体温计之间的热交换速度。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指通过额外手段使各时刻获得的实测温度升高,从而加快测量初期温度的上升。额外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处理器控制发热电阻加热体温计的温度传感器,使得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升高。
其中,预设温度指预先设置的需要控制实测温度达到的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例如,可以设置预设温度可以为35℃(摄氏度),则控制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升高直至实测温度达到35℃后停止控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温度也可以为其他数值。
S130:根据实测体温变化曲线检测预设时长内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在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以对应预设时长的最后时刻为初始时刻,根据预设间隔对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
实测温度变化量指预设时长对应的结束时刻所对应的实测温度与起始时刻所对应的实测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表示温度变化速度较快。对应预设时长的最后时刻,指检测到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该预设时长所在时段中的最后时刻,例如,检测到第4秒至第8秒这一时段内(预设时长为4秒)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则以第8秒为初始时刻。其中,预设时长、预设阈值、预设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长为4秒;预设阈值为2℃;预设间隔为10秒。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时长、预设阈值和预设间隔也可以为其他数值。
步骤S130中根据预设间隔对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具体可以是:设计宽度为预设间隔且相邻的第一移动时间窗口和第二移动时间窗口,第一移动时间窗口以初始时刻为起始点、以时间推移为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时间窗口跟随移动,对第一移动时间窗口内的实测体温变化曲线拟合为直线得到直线段,将第二移动时间窗口内的实测体温变化曲线拟合为直线得到与前一直线段相邻的直线段。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分段拟合直线。
S150: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
前一直线段指相邻直线段中时间靠前的直线段,后一直线段指相邻直线段中时间靠后的直线段。
S170:以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斜率差和直线段内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其中,预设温度补偿量指在温度预测的过程中对实测温度进行补偿的温度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基于历史温度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历史初始时刻的温度与历史最终测量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异的平均值,作为预设温度补偿量。
通过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斜率差和实测温度获取各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实现提前获知未到时刻的温度,加快体温测量速度。
S190:根据斜率差检测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是否达到稳定,在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时,将对应的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
步骤S130和步骤S190可以同时进行,例如步骤S130中以初始时刻为起始点得到两条直线段对应为第一条直线段和第二条直线段,通过步骤S150计算两条直线段的斜率差后,以第一条直线段为预测对象,执行步骤S170计算第一条直线段内各时刻对应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的预测温度,然后执行步骤S190,在第一条直线段的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没达到稳定时,返回执行步骤S130,对第二条直线段之后的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直线拟合得到第三条直线段,通过步骤S150计算第二条直线段与第三条直线段的斜率差,以第二条直线段为预测对象,执行步骤S170计算第二条直线段内各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执行步骤S190,在第二条直线段的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没达到稳定时,返回步骤S130获取第四条直线段,如此循环,直到某一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将对应的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执行完步骤S130和步骤S150获得多条直线段之间的斜率差之后再针对这些直线段执行步骤S170和步骤S190。
上述体温测量方法,通过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从而能够在一个较快的时间内升进行升温,提高热交换速度;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绘制实测体温变化曲线后,以检测到预设时长内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为初始时刻,启动温度***:对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直线段内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和斜率差,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同时,进行温度稳定判断:在直线段对应的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时,将对应的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通过预先升高当前实测温度以较快升温,在当前时刻以斜率差进行温度补偿得到延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不仅能够有效消除人体差异和外界扰动带来的突变,而且能够快速提高测温速度、迅速达到温度的热平衡,从而大大节省了测量所需的时间,体温测量速度快、耗时短且测量精度高。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10之前还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测量开启指令,若接收到测量开启指令,则执行步骤S110。
测量开启指令可以通过按键触发,例如,体温计上设置有开始测温按键,当用户使用体温计接触人体皮肤后,按压开始测温按键,即可触发测量开启指令;测量开启指令也可以是在检测到体温计的温度传感器反馈测量的温度上升后触发,例如,当用户使用体温计接触人体皮肤后,体温计的温度传感器会反馈测量的温度上升,此时可触发测量开启信号。通过先检测是否有测量开启信号后,再执行步骤S110,可以避免未启动而误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10中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具体为按照预设周期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其中,预设周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采集实测温度,例如可以是实时采集。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步骤S150包括步骤S151至步骤S155。
S151:配置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所对应的第一直线方程和后一直线段所对应的第二直线方程。
S153: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第一直线方程和第二直线方程的斜率。
S155:将第一直线方程的斜率减去第二直线方程的斜率得到斜率差。
通过利用最小二乘法实现对拟合直线计算斜率以获得斜率差,相比于传统的采用对数函数对其进行拟合可以有效消除人体差异和外界扰动带来的突变,拟合效果好,数据测量更准确。
例如,一具体实施例中,配置第一直线方程为:
T(t)=k1t+b1 t∈[t1,t2];
配置第一直线方程为:
T(t)=k2t+b2 t∈[t2,t3]
其中,t为时刻,t1为前一直线段的起始时间,t2为前一直线段的终止时间,即后一直线段的起始时间,t3为后一直线段的终止时间,k1为前一直线段的斜率,k2为后一直线段的斜率,b1为前一直线段的截距,b2为后一直线段的截距,T(t)为t时刻对应的实测温度。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斜率和截距:
其中,ti直线段内的某一时刻,Ti为ti对应的实测温度,n为预设间隔对应的数值。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计算前一直线段和后一直线段的斜率,例如特定点法:从直线段中选取两个时刻及对应的温度值,计算两个时刻的温度差值与两个时刻对应的时长的比值,得到该直线段的斜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步骤S170包括:
S171:以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各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以及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分别获取各时刻对应的比值。
各时刻对应的比值指各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的比值。即,将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时刻所在直线段的斜率差最为归一化尺度的最大值,对各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进行归一化。例如,若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时刻所在直线段的斜率差为Δk0,则各时刻对应的比值为Δkx/Δk0,其中,Δkx为x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
S173:根据当前时刻的实测温度、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以及预设温度补偿量,获取当前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S175:若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将下一时刻作为更新后的当前时刻,并返回步骤S173。
其中,第一预设值与体温计硬件和传感器参数有关,可以在实际数据中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表示当前时刻对应的实测温度还有上升的趋势,则返回步骤S173继续进行温度补偿和预测。
S177:若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保持当前时刻之后的时刻的预测温度为当前时刻的预测温度。
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表示当前时刻对应的实测温度上升趋势很小,大体上趋于稳定,则停止温度补偿和预测,将后续时刻的预测温度保持为当前时刻的预测温度。
通过利用斜率差、预设温度补偿量来补偿实测温度,大大缩短测温时长,方法简单、计算量又少,测温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稳定性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S173具体为:
T'=T(t)+Δk*α;
其中,T(t)为当前时刻的实测温度,Δk为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α为预设温度补偿量,T'为当前时刻的预测温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S190包括步骤(a1)和步骤(a2)。
步骤(a1):根据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获取比值。
步骤(a2):检测比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当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判定对应直线段的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
其中,第二预设值与体温计硬件和传感器参数有关,可以在实际数据中确定。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表示对应直线段的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稳定,停止温度预测,完成此次温度测量。
一具体实施例中,将体温测量方法应用于体温计。体温计由探头(包含温度传感器)、A/D(Analog Digital模拟/数字)采样和单片机处理器组成。首先,通过胶贴或者夹紧的方式,将体温计与人体接触,在探头与人体紧密接触之后,探头内的发热电阻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加热温度传感器,使得温度传感器能够在一个较快的时间内升温到一定温度,大大缩减了与人体实际温度的差距,提高了人体和电子体温计之间的热交换速度。其次,每隔δt(s)获得采样实测温度,得到体温变化趋势图如图4所示。参考图5,采用上述方法对体温变化趋势图中的实测体温变化曲线S1进行分段直线拟合,得到预测温度曲线S2。
参考图6,一实施例中的一种体温测量装置,包括预加热模块110、直线拟合模块130、斜率计算模块150、温度预测模块170和终止预测模块190。
预加热模块110用于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并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绘制实测体温变化曲线。
直线拟合模块130用于根据实测体温变化曲线检测预设时长内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在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以对应预设时长的最后时刻为初始时刻,根据预设间隔对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
斜率计算模块150用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
温度预测模块170用于以所述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所述斜率差和所述直线段内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终止预测模块190用于根据斜率差检测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是否达到稳定,在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时,将对应的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
上述体温测量装置,通过预加热模块110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从而能够在一个较快的时间内升进行升温,提高热交换速度,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绘制实测体温变化曲线;直线拟合模块130以检测到预设时长内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为初始时刻,启动温度***:对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斜率计算模块150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温度预测模块170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直线段内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和斜率差,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同时,终止预测模块190进行温度稳定判断:在直线段对应的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时,将对应的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通过预先升高当前实测温度以较快升温,在当前时刻以斜率差进行温度补偿得到延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不仅能够有效消除人体差异和外界扰动带来的突变,而且能够快速提高测温速度、迅速达到温度的热平衡,从而大大节省了测量所需的时间,体温测量速度快、耗时短且测量精度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斜率计算模块150用于配置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所对应的第一直线方程和后一直线段所对应的第二直线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第一直线方程和第二直线方程的斜率,将第一直线方程的斜率减去第二直线方程的斜率得到斜率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参考图7,温度预测模块170包括比值计算单元171、预测温度获取单元173和热平衡检测单元175。
比值计算单元171用于以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各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以及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分别获取各时刻对应的比值。
预测温度获取单元173用于根据当前时刻的实测温度、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以及预设温度补偿量,获取当前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热平衡检测单元175用于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将下一时刻作为更新后的当前时刻,并控制预测温度获取单元173执行相应的功能;在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保持当前时刻之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为当前时刻的预测温度。
通过利用斜率差、预设温度补偿量来补偿实测温度,大大缩短测温时长,方法简单、计算量又少,测温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稳定性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预测温度获取单元173根据如下公式来获取当前时刻延迟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T'=T(t)+Δk*α;
其中,T(t)为当前时刻的实测温度,Δk为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α为预设温度补偿量,T'为当前时刻的预测温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终止预测模块190根据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获取比值,检测比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当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判定对应直线段的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体温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并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绘制实测体温变化曲线;
根据所述实测体温变化曲线检测预设时长内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在所述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以对应预设时长的最后时刻为初始时刻,根据预设间隔对所述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
以所述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所述斜率差和所述直线段内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根据所述斜率差检测所述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是否达到稳定,在所述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时,将对应的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包括:
配置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所对应的第一直线方程和后一直线段所对应的第二直线方程;
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所述第一直线方程和所述第二直线方程的斜率;
将所述第一直线方程的斜率减去所述第二直线方程的斜率得到所述斜率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所述斜率差和所述直线段内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包括:
以所述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各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以及所述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分别获取各时刻对应的比值;
根据当前时刻的实测温度、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以及所述预设温度补偿量,获取所述当前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若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将下一时刻作为更新后的当前时刻,并返回所述根据当前时刻的实测温度、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以及所述预设温度补偿量,获取所述当前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的步骤;
若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保持所述当前时刻之后的时刻的预测温度为所述当前时刻的预测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温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刻的实测温度、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以及所述预设温度补偿量,获取所述当前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具体为:
T'=T(t)+Δk*α;
其中,T(t)为所述当前时刻的实测温度,Δk为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α为所述预设温度补偿量,T'为所述当前时刻的预测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斜率差检测所述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是否达到稳定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所述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获取比值;
检测所述比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当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判定对应直线段的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
6.一种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加热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温度控制升高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并采集各时刻的实测温度绘制实测体温变化曲线;
直线拟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测体温变化曲线检测预设时长内的实测温度变化量,在所述实测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以对应预设时长的最后时刻为初始时刻,根据预设间隔对所述实测体温变化曲线进行分段拟合直线,得到直线段;
斜率计算模块,用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获取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与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
温度预测模块,用于以所述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预设温度补偿量、所述斜率差和所述直线段内各时刻的实测温度,分别获取各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终止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斜率差检测所述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是否达到稳定,在所述直线段对应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时,将对应的最后时刻的预测温度作为最终测量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率计算模块用于配置各相邻直线段中前一直线段所对应的第一直线方程和后一直线段所对应的第二直线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所述第一直线方程和所述第二直线方程的斜率,将所述第一直线方程的斜率减去所述第二直线方程的斜率得到所述斜率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预测模块包括:
比值计算单元,用于以所述初始时刻为预测起始点,根据各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以及所述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分别获取各时刻对应的比值;
预测温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当前时刻的实测温度、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以及所述预设温度补偿量,获取所述当前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热平衡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将下一时刻作为更新后的当前时刻,并控制所述预测温度获取单元执行相应的功能;在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保持所述当前时刻之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为所述当前时刻的预测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温度获取单元根据如下公式来获取当前时刻延迟所述预设间隔后的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
T'=T(t)+Δk*α;
其中,T(t)为当前时刻的实测温度,Δk为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比值,α为所述预设温度补偿量,T'为所述当前时刻的预测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止预测模块根据所述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所述初始时刻所在直线段与相邻后一直线段的斜率差获取比值,检测所述比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当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判定对应直线段的最后时刻的实测温度达到稳定。
CN201610340962.0A 2016-05-19 2016-05-19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0376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0962.0A CN106037676B (zh) 2016-05-19 2016-05-19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113119 WO2017197891A1 (zh) 2016-05-19 2016-12-29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0962.0A CN106037676B (zh) 2016-05-19 2016-05-19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7676A CN106037676A (zh) 2016-10-26
CN106037676B true CN106037676B (zh) 2018-11-27

Family

ID=57177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0962.0A Active CN106037676B (zh) 2016-05-19 2016-05-19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7676B (zh)
WO (1) WO20171978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7676B (zh) * 2016-05-19 2018-11-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6510651B (zh) * 2016-12-09 2019-04-1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体温预测算法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345953B (zh) * 2017-01-24 2021-12-17 上海温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801389B (zh) * 2018-06-08 2020-08-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原油的起止液位高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08751B (zh) * 2019-07-24 2024-03-19 深圳市瑞之辰科技有限公司 温控校正电路及温控校正方法
CN110972342B (zh) * 2019-11-13 2022-03-1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器高温报警阈值补偿方法及电磁加热设备
CN113449237B (zh) * 2020-03-10 2023-03-28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测量方法、装置、数据处理***和存储介质
CN113970382B (zh) * 2020-07-06 2023-01-10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59300A (zh) * 2020-07-24 2020-10-30 深圳智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提升额温枪温度精度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61717A (zh) * 2020-08-27 2021-01-01 福建摩尔软件有限公司 回流焊炉温曲线自动绘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179523A (zh) * 2020-09-27 2021-01-05 成都电科新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连续自动测温方法及其***
CN114576610A (zh) * 2022-03-09 2022-06-03 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 蒸汽温度测定方法及蒸汽发生器
CN116086632B (zh) * 2023-01-28 2023-08-04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464A (zh) * 2005-04-01 2008-02-13 卡迪纳尔健康303公司 温度预测***和方法
CN101199414A (zh) * 2006-12-11 2008-06-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体温测量装置及其温度测量方法
CN101435727A (zh) * 2007-11-12 2009-05-2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5342579A (zh) * 2015-12-02 2016-02-24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5547499A (zh) * 2015-12-29 2016-05-0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预测温度的方法及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0888A1 (en) * 2014-04-21 2015-10-22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emperature predi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6037676B (zh) * 2016-05-19 2018-11-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464A (zh) * 2005-04-01 2008-02-13 卡迪纳尔健康303公司 温度预测***和方法
CN101199414A (zh) * 2006-12-11 2008-06-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体温测量装置及其温度测量方法
CN101435727A (zh) * 2007-11-12 2009-05-2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5342579A (zh) * 2015-12-02 2016-02-24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5547499A (zh) * 2015-12-29 2016-05-0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预测温度的方法及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7676A (zh) 2016-10-26
WO2017197891A1 (zh) 2017-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7676B (zh)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1199414B (zh) 一种快速体温测量装置及其温度测量方法
CN101435727B (zh) 温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1435721B (zh) 红外目标温度校正***和方法
CN102297735B (zh) 标准恒温槽触摸屏智能测控及自动计量检测***
US9784604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t least one gas parameter of a flowing gas
CN105326386B (zh) 水温沸点判断方法和装置以及电热水壶
JP2010511894A (ja) プロセス変数送信機における温度センサ構成の検出
CN101124464A (zh) 温度预测***和方法
KR20160145022A (ko) 온도 보상을 특징으로 하는 션트 전류 측정
WO2007083498A1 (ja) 温度推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7211071A1 (zh) 预测温度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9129469A1 (en) Non-invasive technique for body core temperature determination
CN104535257B (zh) 一种硅压阻温度补偿评估方法
CN105286812B (zh) 一种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JP4109195B2 (ja) 時間的な充填状態信号の計算方法
CN111766516B (zh) 直流电机参数标定方法及装置
EP3505891A1 (en) Non-invasive technique for body core temperature determination
CN202119565U (zh) 标准恒温槽触摸屏智能测控及自动计量检测***
CN113449237B (zh) 一种温度测量方法、装置、数据处理***和存储介质
CN108594896A (zh) 烤箱温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E1251385A1 (sv) Metod för testning av temperaturgivare, och en testanordning
CN112379166A (zh) 一种加热元件电阻温度系数的快速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15307768B (zh) 一种ntc检测时间补偿算法
RU2326354C1 (ru) Способ итерационного терморезистивн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