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1235B - 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1235B
CN105991235B CN201510096261.2A CN201510096261A CN105991235B CN 105991235 B CN105991235 B CN 105991235B CN 201510096261 A CN201510096261 A CN 201510096261A CN 105991235 B CN105991235 B CN 1059912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cs
cqi
variation
sin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62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1235A (zh
Inventor
兰洋
李安新
蒋惠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Ko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TT Kor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Kor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NTT Kor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962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1235B/zh
Priority to EP16150575.5A priority patent/EP3065328B1/en
Priority to US15/000,275 priority patent/US10405323B2/en
Priority to JP2016041363A priority patent/JP2016163357A/ja
Publication of CN105991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1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1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1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04L1/003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evaluation of received ex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MCS)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该方法的过程包括:接收在第一时刻发出的第一下行数据帧,根据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信干噪比(SINR)和第一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接收的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其中,第二下行数据帧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发出;根据第一CQI、第二CQI、第一SINR、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MCS变化量;将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本发明的这种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能够获知UE估计到的信道质量偏差,使得基站能够动态调整下行数据传输时使用的MCS,可以有效改善后续传输时MCS的准确性,提高***吞吐量以及用户吞吐量。

Description

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调整编码调制方案(MCS)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基站为了确定下行传输的调制编码方案(MCS),需要用户设备(UE)估算出接收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确定反馈信道质量指示(CQI),再通过上行资源将CQI反馈给基站。基站根据接收的CQI来确定下行传输使用的MCS,这称为CQI反馈机制。上述确定MCS的方式可以应用于单用户传输的场景。
然而,对于多用户传输的应用场景,由于UE确定CQI时无法考虑到实际下行数据传输时本小区或其他小区中的其他UE产生的干扰,导致基站根据反馈的CQI确定出的用于多用户传输的MCS与实际下行数据传输时UE可采用的理想MCS相差较大,使得基站进行下行调度的准确度降低,部分用户的频谱利用率也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MCS的方法,旨在提高下行调度的准确性。相应地,***吞吐量以及用户吞吐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提高。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调整MCS的方法,包括:
接收在第一时刻发出的第一下行数据帧,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信干噪比SINR和第一信道质量指示CQI;
根据接收的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帧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发出;
根据所述第一CQI、所述第二CQI、所述第一SINR、所述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MCS变化量;
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CQI、所述第二CQI、所述第一SINR、所述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所述MCS变化量包括:
预先设置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CQI和所述第二CQI计算CQI变化量;
确定所述CQI变化量所在的CQI取值区间,根据所述补偿对应关系将所确定的CQI取值区间对应的MCS补偿值作为所述MCS变化量。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CQI、所述第二CQI、所述第一SINR、所述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所述MCS变化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SINR和所述第二SINR计算SINR变化量;
根据所述SINR变化量和预定权重,确定所述MCS变化量。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二CQI和所述MCS变化量,将所述第二CQI和所述MCS变化量相加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帧所使用的MCS,其中,所述第三下行数据帧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后的第三时刻发出。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结果和所述第二CQI反馈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HARQ结果对所述第二CQI对应的SINR进行补偿,再将所述补偿后的SINR和所述MCS变化量相加,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帧可使用的MCS,其中,所述第三下行数据帧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后的第三时刻发出。
所述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包括:
判断所述MCS变化量是否大于预定阈值;如果是,则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配置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第一时刻发出的第一下行数据帧和在第二时刻发出的第二下行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信干噪比SINR和第一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CQI、所述第二CQI、所述第一SINR、所述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MCS变化量;以及
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
预先设置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CQI和所述第二CQI计算CQI变化量,确定所述CQI变化量所在的CQI取值区间,根据所述补偿对应关系将所确定的CQI取值区间对应的MCS补偿值作为所述MCS变化量。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SINR和所述第二SINR计算SINR变化量,根据所述SINR变化量和预定权重,确定所述MCS变化量。
所述反馈模块进一步用于:
将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结果和所述第二CQI反馈给所述基站。
该用户设备进一步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MCS变化量是否大于预定阈值,在所述MCS变化量大于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反馈模块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所述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
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
根据所述RRC信令控制所述反馈模块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所述反馈模块用于:
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调制编码方案MCS变化量;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CS变化量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所使用的MCS进行调整;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模块调整后的MCS,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将经过调制编码后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所述MCS变化量;
所述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
将所述CQI和所述MCS变化量相加,得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所使用的MCS。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结果、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所述MCS变化量;
所述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
根据所述下行HARQ结果对所述CQI对应的信干噪比SINR进行补偿,将所述补偿后的SINR和所述MCS变化量相加,得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所使用的MCS。
该基站进一步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HARQ结果统计误包率,并在所述误包率大于预设门限时向所述发送模块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送下行控制信令通知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MCS变化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中调整MCS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在UE计算MCS变化量,并将该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使得基站能够获知UE估计到的信道质量偏差。进一步地,基站可据此动态调整真正传输下行数据时使用的MCS,从而有效改善后续传输时MCS的准确性,提高***吞吐量以及用户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基站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实现环境示意图;
图11为采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整MCS的方法和未采用MCS的方法的用户吞吐量比较示意图;
图12为采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整MCS的方法和未采用MCS的方法的性能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整MCS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101中,接收在第一时刻发出的第一下行数据帧,根据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SINR和第一CQI。在步骤102中,根据接收的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其中,第二下行数据帧是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发出。在步骤103中,根据第一CQI、第二CQI、第一SINR、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MCS变化量。在步骤104中,UE将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上述步骤101-102中,根据在第一时刻的第一下行数据帧,和在第二时刻发出的第二下行数据帧,UE可以分别估计出第一SINR和第一CQI,以及第二SINR和第二CQI。需要指出,UE在这两个时刻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在具体实现中,SINR可以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的干扰信号和噪声强度的比值。在下行传输中,干扰信号可以为来自其他基站的干扰信号。CQI用来指示在给UE分配的资源块(RB)上下行传输链路的信道质量,可以用对应MCS的CQI索引来表示。
需要指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MCS是指调制和编码结合的方案,即一个MCS包括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
例如,表1给出了用4比特反馈的CQI索引与MCS的对应关系表。其中,CQI索引取值为1~15,分别对应了15种MCS方案。CQI索引或者每个MCS可以表征下行传输链路的信道质量。具体地,0表示信道质量最差,15表示信道质量最好。
Figure BDA0000677349180000061
Figure BDA0000677349180000071
表1CQI与MCS对应关系表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UE可以根据下行参考信号(RS)计算得到每个RB上的SINR。该RS可以为小区参考信号(CRS)。
计算SINR的具体方式为:
Figure BDA0000677349180000072
其中,SINRk为UE在第k个RB上得到的SINR,M为RB总数,PRSRP表示RS的接收功率,PInt为干扰功率,即RS所占的资源块上所接收的邻小区的功率之和,PN为噪声功率。
由于无线信道的频率选择性,对于分配多个RB的用户,每个RB对应了不同的信道质量。在LTE中规定,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配给同一用户的所有RB使用相同的MCS。因此,对于某一特定用户,需要对分配给该用户的所有RB对应的信道质量进行平均等效,得到一个等效CQI。在LTE中,该平均后得到的等效CQI又进一步分为子带CQI和宽带CQI,其中,每个子带和宽带包含多个RB,子带CQI和宽带CQI是指在对应个数的RB上的等效CQI。其中,宽带CQI上报是指UE针对整个***带宽上报一个CQI,即针对整个***带宽反馈一个CQI的取值。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1和102中计算等效CQI的具体方式包括: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到每个RB上的SINR,利用等效平均函数计算分配给该UE的所有RB上的等效SINR,根据该等效SINR找到最接近目标误块率(BLER)的MCS。这样,等效CQI即为找到的MCS的索引,同时等效SINR也被确定下来。
LTE中常用的等效平均函数包括指数有效信噪比映射(EESM)和互信息有效信噪比映射(MI-ESM)两种。以EESM为例,计算等效SINR为
Figure BDA0000677349180000081
其中,SINReff为等效SINR,β为针对每个MCS由链路级-***级仿真得到的优化参数。例如,表2示出了β和MCS的对应关系表,对应每个MCS可以得到β的经验数值。
Figure BDA0000677349180000082
表2β与MCS对应关系表
那么,对于EESM中对应的每种MCS,用相应的β值使用公式(2)就能够得到每个MCS对应的等效SINR。然后,通过SINR-BLER映射表寻找满足目标BLER的MCS。
其中,SINR-BLER映射表可以为LTE链路级仿真平台上得到的SINR-BLER仿真曲线。通常,目标BLER取值为0.1。若有多个MCS满足条件,可以选择频谱效率最大的那个MCS,将其索引作为CQI索引。
可见,通过上述方式,根据下行数据可以确定等效SINR,将其作为步骤101中的第一SINR和步骤102中的第二SINR。然后,通过满足一定的目标BLER,可以确定出所选择的MCS,其对应的索引作为步骤101中的第一CQI以及步骤102中的第二CQI。
在一个具体实现中,可根据公式(3)计算步骤103中的MCS变化量。
ΔMCS=f(CQI1,CQI2,SINR1,STNR2) (3)
其中,ΔMCS为MCS变化量,CQI1、CQI2、SINR1和SINR2分别代表第一CQI、第二CQI、第一SINR、第二SINR。
这里,第一SINR和第一CQI代表的是用于传输第二下行数据帧时估计的信道质量参数;第二SINR和第二CQI代表的是真正传输第二下行数据帧时的信道质量参数。也就是说,从要传输给UE的下行数据来看,第一SINR和第一CQI可以理解为估计值,第二SINR和第二CQI可以理解为真实值。
那么步骤103将根据第一CQI、第二CQI、第一SINR、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上述估计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被称为MCS变化量。
在步骤104中,UE是否将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半静态配置,或者由基站动态配置。
在具体实现时,UE反馈MCS变化量可以有以下两种反馈方式:
(1)根据反馈第二CQI的方式来反馈MCS变化量。
例如,可以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周期反馈CQI,或者可以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非周期反馈CQI。反馈的周期和频率资源是由基站来配置。那么在反馈MCS变化量,基站可以配置成和反馈CQI相同的周期,并且使用同一物理上行信道(PUCCH或者PUSCH)来反馈。
(2)根据反馈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结果的方式来反馈MCS变化量。
下行HARQ结果包括肯定应答(ACK)和否定应答(NACK)两种。UE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进行解调,如果解调成功则向基站反馈ACK,如果解调不成功则向基站反馈NACK。
对于下行数据包的HARQ ACK/NACK结果,可以在PUCCH中使用一个或者两个比特进行反馈。类似地,在反馈MCS变化量时,也可以在PUCCH中使用一个或者多个比特进行反馈。
在典型场景中,例如,UE处于高速移动中,传输第一下行数据和传输第二下行数据时的信道质量变化很大,比如由于高速移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那么估计值(第一SINR和第一CQI)和真实值(第二SINR和第二CQI)之间的偏差比较大,那么此时,将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可以用于对后续下行数据传输时采用的MCS做补偿。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时序图。参见图2,依据时序的前后关系,UE和基站之间的交互如下:
在下行子帧n1,UE接收到第一下行数据子帧,根据步骤101计算得到第一SINR(SINR1)和第一CQI(CQI1);
在上行子帧n2,UE向基站反馈第一CQI(CQI1);
在下行子帧n3,UE接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子帧,根据步骤102计算得到第二SINR(SINR2)和第二CQI(CQI2),并根据步骤103进一步得到MCS变化量(ΔMCS);
在上行子帧n4,根据步骤104,UE向基站反馈MCS变化量(ΔMCS);
在下行子帧n5,基站根据接收到的MCS变化量调整MCS,然后向UE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n1、n2、n3、n4和n5分别代表了下行子帧的序号,并且依次增加。例如,在时分复用TDD***中,n2=n1+4;n4=n3+4。这些序号的具体取值,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SINR和第一CQI,根据接收的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根据第一CQI、第二CQI、第一SINR、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MCS变化量,将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使得基站能够获知UE估计到的信道质量偏差,动态调整真正传输下行数据时使用的MCS,可以有效改善后续传输时MCS的准确性,提高***吞吐量以及用户吞吐量。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根据第一CQI和第二CQI得到MCS变化量。具体参见图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预先设置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
其中,MCS补偿值代表各种可能的MCS变化量的取值,CQI取值区间代表CQI变化量(表示为ΔCQI)的取值范围。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一一对应。
该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可以根据UE的移动速度来确定。例如,移动速度越高,该补偿对应关系中MCS补偿值的可能取值越多。移动速度越低,包括UE静止、游牧或者低速移动时,该补偿对应关系中MCS补偿值的可能取值可以减少。
在一实施例中,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其中,MCS补偿值有两种取值,即+1和-1,那么MCS变化量的取值也有这两种可能。这种情况下,反馈MCS变化量需要1比特的传输资源。
MCS补偿值 CQI取值区间
+1 ΔCQI>=0
-1 ΔCQI<0
表3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表
在另一实施例中,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其中,MCS补偿值有四种取值,即+2、+1、-1和-2,那么MCS变化量的取值也有这四种可能。这种情况下,反馈MCS变化量需要2比特的传输资源。
MCS补偿值 CQI取值区间
+2 ΔCQI>=3
+1 0<ΔCQI<3
-1 -3<ΔCQI<0
-2 ΔCQI<=-3
表4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表
在又一实施例中,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如表5所示。其中,MCS补偿值有八种可能的取值。这种情况下,反馈MCS变化量需要3比特的传输资源。
MCS补偿值 CQI取值区间
+4 ΔCQI>=6
+3 4<ΔCQI<=6
+2 2<ΔCQI<=4
+1 0<ΔCQI<=2
-1 -2<ΔCQI<0
-2 -4<ΔCQI<=-2
-3 -6<ΔCQI<=-4
-4 ΔCQI<=-6
表5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表
步骤301,接收在第一时刻发出的第一下行数据帧,根据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SINR和第一CQI。
此步骤和步骤1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根据接收的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其中,第二下行数据帧是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发出。
此步骤和步骤10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3,根据第一CQI和第二CQI计算CQI变化量。
其中,第一CQI和第二CQI分别代表了CQI索引值,那么CQI变化量ΔCQI为两个CQI索引值之间的差。
步骤304,确定CQI变化量所在的CQI取值区间。
根据步骤301中设置的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中多个CQI取值区间,判断步骤303得到的CQI变化量取值属于哪个CQI取值区间。
步骤305,根据补偿对应关系将所确定的CQI取值区间对应的MCS补偿值作为MCS变化量。
步骤306,将得到的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例如,若CQI变化量ΔCQI=2,若采用表3所示的补偿对应关系,对应的CQI取值区间为ΔCQI>0,找到对应的MCS补偿值为+1,那么MCS变化量的取值即为+1,将该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基站在接收到该MCS变化量后,可以获知需要增加之前设置的MCS,例如,选择表1中下一个频谱效率更高的MCS。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根据第一SINR和第二SINR得到MCS变化量。具体参见图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在第一时刻发出的第一下行数据帧,根据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SINR和第一CQI。
此步骤和步骤1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2,根据接收的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其中,第二下行数据帧是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发出。
此步骤和步骤10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3,根据第一SINR和第二SINR计算SINR变化量。
步骤404,根据SINR变化量和预定权重,确定MCS变化量。
若SINR变化量表示为ΔSINR,预定权重表示为λ,那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MCS变化量ΔMCS:
ΔMCS=λ×ΔSINR (4)
其中,预定权重的取值范围为0<λ<1。
例如,若步骤403得到ΔSINR=3dB,λ=1/3,那么ΔMCS=1。
步骤405,将得到的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信令图。参见图5,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0,使用下行控制信令通知UE反馈MCS变化量。
例如,基站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配置指示位。当UE收到后,根据该指示位获知是否需要反馈MCS变化量。该配置可以为动态配置,UE在接收到该指示位后才进行MCS变化量的计算。
例如,基站可以根据下行HARQ结果统计BLER,并在该BLER大于预设门限时在PDCCH中配置指示位。
步骤501,基站在第一时刻向UE发送第一下行数据帧。
步骤502,UE接收到第一下行数据帧后,从中估计出第一SINR和第一CQI。
步骤503,基站在第二时刻向UE发送第二下行数据帧。
步骤504,UE接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帧后,从中估计出第二SINR和第二CQI,并进一步得到MCS变化量。
步骤505,若步骤500中UE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令得知需要反馈MCS变化量,则将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步骤506,基站接收到UE反馈的MCS变化量后,对后续的下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MCS进行调整。
步骤507,按照调整的MCS在第三时刻向UE发送第三下行数据帧。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6,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接收在第一时刻发出的第一下行数据帧,根据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SINR和第一CQI。
此步骤和步骤1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2,根据接收的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其中,第二下行数据帧是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发出。
此步骤和步骤10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3,根据第一CQI和第二CQI计算CQI变化量。
此步骤和步骤3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4,根据第一SINR和第二SINR计算SINR变化量。
此步骤和步骤4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5,根据CQI变化量和SINR变化量计算得到MCS变化量。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605中根据这两个参数计算MCS变化量的计算方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51:根据CQI变化量,确定CQI变化量所在的CQI取值区间,根据补偿对应关系将所确定的CQI取值区间对应的MCS补偿值作为第一MCS变化量,表示为ΔMCS1。
需要指出,步骤6051和步骤304、30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52:根据SINR变化量和预定权重,确定第二MCS变化量,表示为ΔMCS2。
例如,采用如下的计算方式:
ΔMCS2=λ′×ΔSINR (5)
其中,预定权重λ′可以和步骤404中的λ取值不同。
步骤6053:对第一MCS变化量和第二MCS变化量进行加权合并。
例如,采用如下的计算方式:
ΔMCS=i×ΔMCS1+j×ΔMCS2 (6)
其中,i和j分别表示两个预定权重,且0<i<1,0<j<1。
步骤606,判断MCS变化量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执行步骤607;否则,执行步骤608。
步骤607,将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步骤608,不反馈MCS变化量。
步骤609,基站根据接收到的MCS变化量对MCS进行调整。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基站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7,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接收UE反馈的MCS变化量。
步骤702,判断对CQI还是对SINR进行调整。若是对CQI进行调整,执行步骤703;若是对SINR进行调整,执行步骤704。
例如,可以根据是否在上行数据中接收到HARQ结果来进行判断。若接收到HARQ结果,对SINR进行调整;否则,对CQI进行调整。
步骤703,根据MCS变化量对CQI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MCS。
例如,基站在接收到第二CQI和MCS变化量后,将该第二CQI和MCS变化量相加,得到调整后的MCS。
步骤704,根据MCS变化量对SINR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MCS。
在一个具体实现中,步骤70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41,基站接收到下行HARQ结果后,根据该HARQ结果计算SINR补偿量SINRoffset
该步骤可以采用下式计算SINR补偿量:
Figure BDA0000677349180000161
其中,t代表SINR补偿量的序号,σ代表补偿的步长,例如σ=0.5,TBLER代表目标BLER,例如TBLER=0.1。
步骤7042,将得到的SINR补偿量对所述第二CQI对应的SINR进行补偿。
可以通过第二CQI索引所对应的MCS以及目标BLER,查找SINR-BLER映射表找到所对应的SINR,然后将此SINR值和SINR补偿量相加,完成SINR补偿。
步骤7043,将所述补偿后的SINR和所述MCS变化量相加,得到调整后的MCS。
步骤705,基站根据调整后的MCS对UE的下行数据进行调制和编码,发送第三下行数据帧。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8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接收模块810,用于接收在第一时刻发出的第一下行数据帧和在第二时刻发出的第二下行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估计模块820,用于根据接收模块810接收到的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SINR和第一CQI,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
计算模块830,用于根据估计模块820得到的第一CQI、第二CQI、第一SINR、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MCS变化量;以及
反馈模块840,用于将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所述计算模块830用于:预先设置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根据估计模块820得到的第一CQI和第二CQI计算CQI变化量,确定CQI变化量所在的CQI取值区间,根据补偿对应关系将所确定的CQI取值区间对应的MCS补偿值作为MCS变化量。
所述计算模块830用于:根据估计模块820得到的第一SINR和所述第二SINR计算SINR变化量,根据SINR变化量和预定权重,确定MCS变化量。
所述反馈模块840进一步用于:将下行HARQ结果和根据估计模块820得到的第二CQI反馈给所述基站。
该用户设备进一步包括:
控制模块850,用于判断根据计算模块830得到的MCS变化量是否大于预定阈值,在该MCS变化量大于预定阈值时,控制反馈模块840将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所述控制模块850进一步用于:根据RRC信令控制反馈模块840将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所述反馈模块840用于:在PUCCH或者PUSCH上将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基站9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接收模块910,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MCS变化量;
调整模块920,用于根据接收模块910接收到的MCS变化量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所使用的MCS进行调整;
发送模块930,用于根据调整模块920调整后的MCS,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将经过调制编码后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910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CQI和MCS变化量;
所述调整模块920进一步用于:将接收模块910接收到的CQI和MCS变化量相加,得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所使用的MCS。
所述接收模块910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下行HARQ结果、CQI和MCS变化量;
所述调整模块920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下行HARQ结果对接收模块910接收到的CQI对应的SINR进行补偿,将所述补偿后的SINR和接收模块910接收到的MCS变化量相加,得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所使用的MCS。
该基站进一步包括:
控制模块940,用于根据下行HARQ结果统计误包率,并在误包率大于预设门限时向所述发送模块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发送模块930进一步用于:根据控制模块940给出的控制指令发送下行控制信令通知所述用户设备反馈MCS变化量。
随着移动通信***的演进,为了在实现良好***吞吐量的同时保持接收的低成本,在第二代(2G)、第三代(3G)和***(4G)中都采用了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例如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FDMA)接入技术。目前,面向第五代5G频谱效率提升5~15倍的需求,提出采用新型多址接入复用方式,即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在正交多址技术中,只能为一个用户分配单一的无线资源,例如按频率分割或按时间分割,而NOMA方式可将一个资源分配给多个用户。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实现环境示意图。其中,UE#1和UE#2的信道质量差异较大,那么基站在下行调度时考虑将存在较大范围信道质量差异的用户UE#1和UE#2的发射信号进行叠加,从而能够把多个用户的信道质量差异转换为复用增益。用户终端采用串行干扰删除技术进行解复用。
在图10所示的场景中,由于UE#1和UE#2在功率维度上非正交,UE#1根据参考信号估计其下行链路的CQI时无法获知和其配对的UE#2引入的干扰,导致UE#1所反馈的CQI和实际下行NOMA传输时的真实CQI相差较大,或者说,基站利用UE#1所反馈的CQI确定的MCS和实际UE#1和UE#2进行NOMA传输时UE#1可采用的MCS相差较大。因此,在NOMA传输中,CQI反馈机制将引入更大的误差,使得基站进行调度时确定MCS的准确度降低,需要进行MCS的调整。
当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调整MCS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一般的多用户多天线(MU-MIMO)传输场景,其中也存在来自下行其他用户的干扰。
在图10所示的场景中,基站有两根天线,使用这个两根天线对UE#1进行SU-MIMO传输,同时采用NOMA的方案使用这个两根天线对UE#2也进行SU-MIMO传输,即两个链路上进行SU-MIMO传输使用的功率不同,UE#1使用由功率级别1所限定的功率,UE#2使用由功率级别2所限定的功率。
通过仿真对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MCS方法和未采用调整MCS方法时的性能进行比较,表6示出仿真中使用到的***级参数。
Figure BDA0000677349180000191
Figure BDA0000677349180000201
表6仿真参数
图11为采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整MCS的方法和未采用调整MCS的方法的用户吞吐量比较示意图。其中,从用户吞吐的累积分布函数(CDF)曲线可以看出,使用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调整MCS的方法,用户吞吐有了明显的提高。
图12为采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整MCS的方法和未采用MCS的方法的性能比较示意图。性能包括小区平均吞吐和小区边缘用户吞吐。可见,使用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调整MCS的方法,这两种参数都有大约10%的吞吐增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MCS的方法,通过UE计算MCS变化量,并将该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使得基站能够获知UE估计到的信道质量偏差。进一步地,基站可根据该MCS变化量动态调整真正传输下行数据时使用的MCS,从而有效改善后续传输时MCS的准确性,提高下行调度的准确性。仿真结果显示,***吞吐量以及用户吞吐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调整调制编码方案MC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在第一时刻发出的第一下行数据帧,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信干噪比SINR和第一信道质量指示CQI;
根据接收的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帧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发出;
根据所述第一CQI、所述第二CQI、所述第一SINR、所述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MCS变化量;
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对后续下行数据传输时采用的MCS做补偿;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CQI、所述第二CQI、所述第一SINR、所述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所述MCS变化量包括:
根据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预先设置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CQI和所述第二CQI的索引值之间的差,确定为CQI变化量;
确定所述CQI变化量所在的CQI取值区间,根据所述补偿对应关系将所确定的CQI取值区间对应的MCS补偿值作为所述MCS变化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二CQI反馈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二CQI和所述MCS变化量,将所述第二CQI和所述MCS变化量相加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帧所使用的MCS,其中,所述第三下行数据帧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后的第三时刻发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结果和所述第二CQI反馈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HARQ结果对所述第二CQI对应的SINR进行补偿,再将所述补偿后的SINR和所述MCS变化量相加,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帧可使用的MCS,其中,所述第三下行数据帧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后的第三时刻发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包括:判断所述MCS变化量是否大于预定阈值;如果是,则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配置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通知用户设备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6.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第一时刻发出的第一下行数据帧和在第二时刻发出的第二下行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一信干噪比SINR和第一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第二SINR和第二CQI;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CQI、所述第二CQI、所述第一SINR、所述第二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计算MCS变化量;以及
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对后续下行数据传输时采用的MCS做补偿;
其中,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预先设置MCS补偿值和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CQI和所述第二CQI的索引值之间的差,确定为CQI变化量,确定所述CQI变化量所在的CQI取值区间,根据所述补偿对应关系将所确定的CQI取值区间对应的MCS补偿值作为所述MCS变化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进一步用于:将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结果和所述第二CQI反馈给所述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MCS变化量是否大于预定阈值,在所述MCS变化量大于所述预定阈值时,控制所述反馈模块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RRC信令控制所述反馈模块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将所述MCS变化量反馈给所述基站。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调制编码方案MCS变化量,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预先设置MCS补偿值和信道质量指示CQI取值区间的补偿对应关系;将根据第一下行数据帧估计出的第一CQI和根据第二下行数据帧估计出的第二CQI的索引值之间的差,确定为CQI变化量;确定所述CQI变化量所在的CQI取值区间,根据所述补偿对应关系将所确定的CQI取值区间对应的MCS补偿值作为所述MCS变化量;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CS变化量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后续下行数据所使用的MCS进行调整;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模块调整后的MCS,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将经过调制编码后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第二CQI;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CQI和所述MCS变化量相加,得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所使用的MCS。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结果、所述第二CQI;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HARQ结果对所述第二CQI对应的信干噪比SINR进行补偿,将所述补偿后的SINR和所述MCS变化量相加,得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所使用的MCS。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HARQ结果统计误包率,并在所述误包率大于预设门限时向所述发送模块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送下行控制信令通知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MCS变化量。
CN201510096261.2A 2015-03-04 2015-03-04 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Active CN105991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6261.2A CN105991235B (zh) 2015-03-04 2015-03-04 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EP16150575.5A EP3065328B1 (en) 2015-03-04 2016-01-08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adjust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US15/000,275 US10405323B2 (en) 2015-03-04 2016-01-19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adjust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JP2016041363A JP2016163357A (ja) 2015-03-04 2016-03-03 変調符号化方式を調整する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6261.2A CN105991235B (zh) 2015-03-04 2015-03-04 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1235A CN105991235A (zh) 2016-10-05
CN105991235B true CN105991235B (zh) 2020-10-30

Family

ID=55168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6261.2A Active CN105991235B (zh) 2015-03-04 2015-03-04 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5323B2 (zh)
EP (1) EP3065328B1 (zh)
JP (1) JP2016163357A (zh)
CN (1) CN1059912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47019B1 (ko) * 2015-03-11 2021-04-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334616B2 (en) * 2016-04-29 2019-06-25 Nec Corpora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a practical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scheduler over LTE advanced massive MIMO systems
CN108243453B (zh) * 2016-12-23 2021-06-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190100162A (ko) 2016-12-30 2019-08-28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단말 장치와 네트워크 장치
CN110249561B (zh) * 2017-02-05 2022-05-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确定调制和编码方案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631910B (zh) * 2017-03-22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951351B2 (en) 2017-03-30 2021-03-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ing orthogonal or non-orthogonal code multiple access sche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67500B (zh) 2017-03-30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227572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selective uplink precoding for new radio
CN109526057A (zh) * 2017-09-18 2019-03-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用于生成扩展符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44118B (zh) 2018-04-02 2020-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配置信息、接收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1108526B2 (en) 2018-04-02 2021-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reporting fo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
CN110535585B (zh) 2018-08-10 2022-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qi反馈增强方法、装置、***、ue及基站
EP3997619A1 (en) 2019-08-14 2022-05-18 Google LLC Communicating a neural network formation configuration
WO2021029889A1 (en) 2019-08-14 2021-02-18 Google Llc Base station-user equipment messaging regarding deep neural networks
WO2021045748A1 (en) 2019-09-04 2021-03-11 Google Llc Neural network formation configuration feedback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886991B2 (en) 2019-11-27 2024-01-30 Google Llc Machine-learning architectures for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communications
US11689940B2 (en) 2019-12-13 2023-06-27 Google Llc Machine-learning architectures for simultaneous connection to multiple carriers
US11663472B2 (en) 2020-06-29 2023-05-30 Google Llc Deep 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for a user equipment-coordination set
JP7335210B2 (ja) * 2020-08-06 2023-08-29 株式会社Kddi総合研究所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2383367B (zh) * 2020-11-16 2022-05-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mcs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4629757B (zh) * 2020-12-14 2023-03-2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用于非正交传输的调制策略选择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235095B (zh) * 2020-12-16 2021-03-30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的反馈方法、装置、基站、终端设备和介质
CN115514451A (zh) * 2021-06-22 2022-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916608B2 (en) 2021-06-29 2024-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veform parameters adaptation
EP4239921A1 (en) 2022-02-09 2023-09-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ynamic error rate target for link adaptati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6535A (zh) * 2006-12-12 2007-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自适应装置与信道自适应方法
CN101111048A (zh) * 2007-08-15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偏移量的无线资源块配置动态调整方法
CN101572585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WO2011032274A1 (en) * 2009-09-15 2011-03-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djust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187610A (zh) * 2008-10-24 2011-09-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于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式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以及通信方法
CN102546099A (zh) * 2011-12-21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752867A (zh) * 2011-03-31 2012-10-24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链路自适应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40269A0 (fi) * 2004-02-20 2004-02-20 Nokia Corp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tukiasema ja lähetin-vastaanotin
KR101353172B1 (ko) * 2006-09-29 2014-01-17 나부테스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감속 장치
EP2945449B1 (en) * 2008-10-20 2019-06-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US8675794B1 (en) * 2009-10-13 2014-03-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feedback for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selection
EP2385643A1 (en) * 2010-05-03 2011-11-09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a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nd a device therefor
KR20120094222A (ko) * 2011-02-16 2012-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재구성 가능한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기지국에서 인접 기지국 사이의 하향링크 간섭을 제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58759B1 (ko) * 2011-07-18 2017-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US9374191B2 (en) * 2012-05-17 2016-06-21 Apple Inc.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for device resumption
US8929239B2 (en) * 2012-07-02 2015-01-06 Apple Inc.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recovery based on CQI offset
US9306640B2 (en) * 2012-09-07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ng a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for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
US9932837B2 (en) * 2013-03-11 2018-04-03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ow pressure loss cooled blade
US9203590B2 (en) * 2013-11-05 2015-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eneralized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JP2017511232A (ja) * 2014-02-28 2017-04-20 ブルー・ベルト・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骨切断ガイドを位置決め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024781B (zh) * 2014-04-30 2019-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
US9590713B2 (en) * 2014-06-23 2017-03-07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CSI enhancements us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 receivers
US9924525B2 (en) * 2015-02-25 2018-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feedback preceding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s in cellular IoT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6535A (zh) * 2006-12-12 2007-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自适应装置与信道自适应方法
CN101111048A (zh) * 2007-08-15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偏移量的无线资源块配置动态调整方法
CN101572585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2187610A (zh) * 2008-10-24 2011-09-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于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式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以及通信方法
WO2011032274A1 (en) * 2009-09-15 2011-03-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djust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835149A (zh) * 2009-09-15 2012-12-19 岩星比德科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案调整
CN102752867A (zh) * 2011-03-31 2012-10-24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链路自适应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2546099A (zh) * 2011-12-21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65328A1 (en) 2016-09-07
CN105991235A (zh) 2016-10-05
US20160262167A1 (en) 2016-09-08
EP3065328B1 (en) 2019-07-24
US10405323B2 (en) 2019-09-03
JP2016163357A (ja) 2016-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1235B (zh) 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9629105B2 (en) Methods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power control
US8219128B2 (en) Network-centric link adaptat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downlink transmission
US2022025638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Feedback
US92819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142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338877A1 (en) Method for channel-related feedback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20160037460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00093287A1 (en)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EP3427422B1 (en) Radio link adapt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200015125A1 (en) Methods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etwork nod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network node, and computer programs
CN107094070B (zh) 用于在通信***中产生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US8849326B2 (en) Network-centric link adaptat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downlink transmission
JP2015505197A (ja) ユーザ機器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4175793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link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6019741A1 (zh) 信道质量/状态指示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WO202301652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228540A (zh) 优化的链路适配
JP6242387B2 (ja) 協調マルチポイントダウンリンク送信の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セントリックなリンク適応
KR20130125058A (ko) 채널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JP5268821B2 (ja) 並列チャネルに対する電力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