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2545A -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2545A
CN105982545A CN201510359937.2A CN201510359937A CN105982545A CN 105982545 A CN105982545 A CN 105982545A CN 201510359937 A CN201510359937 A CN 201510359937A CN 105982545 A CN105982545 A CN 105982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stage
heating
boiling
b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99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2545B (zh
Inventor
王旭宁
余青辉
毛亚兰
潘莎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599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2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2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2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2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2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iry Product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类饮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茶叶分散阶段:将茶叶放入已盛水的杯体中,加热装置将茶水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 并且搅拌装置搅拌茶水将茶叶分散;沸腾保持阶段:加热装置继续加热茶水至沸腾并保持预定时长;加料阶段:将酥油和辅料加入杯体内;均质阶段:搅拌装置搅拌茶水,使酥油和辅料均匀分散在茶水中;或者均质阶段之前不存在加料阶段。本发明实现制作过程的自动执行,精确定位茶叶分散和酥油溶解的温度范围,保证酥油茶口感;可实现制备清茶和浓茶的不同操作,并可使用储备的茶水直接执行打茶操作;同时可实现一次性加料,解决由于错过加料时机导致制作失败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类饮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酥油茶制作工艺中,主要有传统的手工制作酥油茶的方法和料理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首先,传统手工制作酥油茶时,煮茶和打茶两个操作是分开的,需要先人工熬煮茶水,并且人为地根据茶水颜色判断熬煮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上,然后将煮好的浓茶滤去茶叶,倒入专门打酥油茶用的酥油茶桶,再添加适量的酥油和盐进行打茶,从而制得酥油茶。
传统工艺制作酥油茶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人为地确定煮茶时间,使得熬制出的茶水品质参差不齐,并且依据个人经验的差异而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此外,若熬煮时间短,茶叶本身所具有的气味和营养不能得到有效释放,而熬煮时间长,又会导致茶叶中营养成分等被破坏,香气挥发,并且,熬煮时间越长,砖茶中所含氟的浸出量越大,由于大量氟的存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熬煮时间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茶水的质量和用户的健康。二是,在打茶阶段,需要人工使用打茶桶进行操作,工作量大而繁复,而且一般都需要打茶几十下,对人工的依赖性很强。
其次,当使用料理机制作酥油茶时,由于料理机上未设有加热装置,需要事先储存熬制好的浓茶水,在开始制作酥油茶时取适量浓茶水,并将酥油、盐等放入料理机内,添加大量开水进行打茶,从而制得酥油茶。
用料理机制作酥油茶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一是,由于现有制作酥油茶的料理机不具备加热功能,打茶过程中温度不可控制,并且打茶操作会使得茶温持续下降,导致油花析出,影响感观和口感;二是,打浆操作需要凭个人经验人工地启动或停止,因此打浆时间也需要人工控制,对人工依赖性较强,不具有普遍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酥油茶制作方法中的缺陷,例如过度依赖人工、操作非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煮茶和打茶过程的时间不可控、打茶过程中温度不可控制等,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a) 茶叶分散阶段:将茶叶放入已盛水的杯体中,所述加热装置将茶水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 并且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茶水将茶叶分散;
(b) 沸腾保持阶段: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加热茶水至沸腾并保持预定时长;
(c)加料阶段:将酥油和辅料加入所述杯体内;
(d)均质阶段: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茶水,使酥油和辅料均匀分散在茶水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35℃至60℃。
进一步的,所述沸腾保持阶段还包括对茶水的搅拌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沸腾保持阶段包括先将茶水加热至沸腾的第一加热步骤,和包括至少两个子加热段的第二加热步骤,所述第二加热步骤中,后一个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均比前一个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小;
或者,所述沸腾保持阶段包括先将茶水加热至沸腾的第一加热步骤,和包括至少两个子加热段的第二加热步骤,以及以间歇方式加热茶水的第三加热步骤,所述第二加热步骤中,后一个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均比前一个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小;
或者,所述沸腾保持阶段包括先将茶水加热至沸腾的第一加热步骤,和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先由小变大然后再变小的第二加热步骤,以及以间歇方式加热茶水的第三加热步骤;
或者,所述沸腾保持阶段包括先将茶水加热至沸腾的第一加热步骤,和以恒定功率持续加热茶水的第二加热步骤,以及以间歇方式加热茶水的第三加热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沸腾保持阶段之后还具有暂停阶段。
进一步的,所述暂停阶段为用户错过所述食品加工机的加料时机所导致的暂停;
或者,所述暂停阶段为用户将沸腾保持阶段后制备的茶水部分转移出所述杯体所导致的暂停,在所述暂停阶段后立即执行所述加料阶段;
或者,所述暂停阶段为用户将沸腾保持阶段后制备的茶水用于储存、不立即执行所述加料阶段所导致的暂停。
进一步的,所述沸腾保持阶段的预定时长为1分钟至10分钟;
或者,所述均质阶段还包括对茶水的加热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沸腾保持阶段后的均质阶段还包括温度判定步骤,所述温度判定步骤是将此时茶水的温度与第二预定温度进行比较,若此时茶水的温度小于第二预定温度,则所述均质阶段还包括对茶水的加热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a)茶叶分散阶段:将茶叶、酥油和辅料放入已盛水的杯体中,所述加热装置将茶水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 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茶水将茶叶分散,并且使得酥油、辅料与茶水充分混合;
(b) 沸腾保持阶段: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加热茶水至沸腾并保持预定时长;
(c) 均质阶段: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茶水,使酥油和辅料均匀分散在茶水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50℃至65℃;
或者,所述沸腾保持阶段的预定时长为1分钟至10分钟;
或者,所述沸腾保持阶段还包括对茶水的搅拌过程;
或者,所述均质阶段还包括对茶水的加热过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利用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时,结合加工机的温度控制技术,可以很方便的判断出不同时期的加热温度,精确定位茶叶分散和酥油溶解的温度范围,及利用有效地沸腾点检测方式,确定茶水的沸腾状态,使得茶叶营养、香气得到最佳释放,并且配合营养研究控制沸腾熬煮时间,能降低砖茶中氟的浸出量,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另外,加热和搅拌两个操作可以交替进行,避免打茶操作时,茶温下降导致油花析出,酥油与茶水混合充分,口感更佳。
其次,由于该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过程是由控制电路进行调节,若模拟传统酥油茶制作工艺中“先煮茶中途加料后再打茶”的流程时,中间加料过程可以通过将机体断电,在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实现,也可以通过在机体上设置天窗或者在杯体内设置自动下料的储料腔的方式,来实现机体通电条件下的加料过程,而且其他的煮茶打茶过程都由工艺方法自动执行,而当配合使用茶篮、钝刀片时,可实现一次性加料操作,不需要人工干预,操作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同时,避免中途加料过程中错过提示音或加料时机而制浆失败的问题。
再次,利用加工机的加热功能,将煮茶与打茶分开为两个功能。根据个人需求,可以先使用煮茶工艺熬煮茶水,并可自由选择快速制备清茶或者长时间精煮制备浓茶的不同操作,打茶工艺中可使用煮茶工艺制得的茶水加入酥油和盐进行制作酥油茶,也可直接使用储备的浓茶水加入少量酥油、盐进行制作,满足不同用户习惯,实现快速制作酥油茶的需求;并且,若出现意外地用户操作中断而导致加工暂停时,可以直接选择打茶功能,继续完成制作过程。除此之外,独立功能后,煮茶工艺还可实现加热等其他功能,打茶工艺可实现打果汁、粉碎的作用,使得功能更加多样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可以在多种食品加工机上实现,该食品加工机上的电机可以采用上置或下置的方式,例如,电机下置的方式为,在电机轴的上部连接一个联轴器,联轴器的上端伸入杯体内,与杯体下端设置的刀轴相连接,刀片或者搅拌装置安装在刀轴的上端,电机连同联轴器驱动刀片或者搅拌装置;或者电机座与杯体之间采用不可拆卸的结构,即是电机轴不通过联轴器,而直接驱动刀片或搅拌装置进行工作。
本实施例以食品加工机的电机上置的方式作为示例,该食品加工机如图1所示,加工机包括杯体1、控制电路2、电机3和电机轴4,其中电机3置于杯体1内并且电机轴4设于电机3的下端,此外,该加工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刀片6以及加热装置7,其中电机3、电机轴4与刀片6组成搅拌装置,并且加热装置7主要包括设于杯体底部的线圈。该食品加工机的额定加热功率为1000W,额定转速为12000r/min,并且机体的最大容纳水量为1.5L。
该实施例中,其制作酥油茶的加工方法主要模拟传统酥油茶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煮茶、中途加料及打茶三个过程。其实现思想为,在启动加工流程后先进行煮茶操作,当茶水熬制结束后,通过***设置的中途加料提示音,将酥油和盐等辅料加入茶水中,随后***设定检测得到回应后,流程自动进入打茶过程。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所示:
(a)茶叶分散阶段:先将茶叶放入已盛水的杯体中,然后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500W左右,在该功率作用下将茶水加热至35℃~60℃,其优选范围是40℃~50℃,其原因是,由于在温水浸泡作用下,茶叶活性最大,此时茶叶能够充分吸水并溶解于水中,使得香气、味道能更快地释放,并且低温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沸腾过快导致喷溅、烫伤等问题;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利用加工机的搅拌装置对茶水进行搅拌使得茶叶分散,而且为了避免将茶叶打碎,选择8000r/min以下的中低转速进行搅拌,其搅拌时长控制在30秒以内,其效果在于,茶叶刚与水接触时,茶叶表面会聚积很多气泡,而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水流带动气泡使其破裂,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扩大,有利于茶叶更加快速地吸水和分散。
(b)沸腾保持阶段:该阶段是利用食品加工机的加热装置,实现继续加热茶水使其达到沸腾状态后,再继续加热使该沸腾状态保持预定时间的阶段,其中先加热至沸腾的阶段为第一加热步骤,之后的保持阶段为第二加热步骤或者第二加热步骤和第三加热步骤。其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
首先,在第一加热步骤中,先将茶水加热至沸腾,是由于在沸腾的水的作用下,茶叶的颜色、香气、味道能够最佳程度的释放,因此在茶砖分散阶段后,继续加热使得茶水沸腾。而关于沸腾点的判断,通常采用与预设温度值进行比较的方式,但由于制作酥油茶的操作通常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进行,沸腾点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因此该阶段沸腾状态的判定可以通过一定时间内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若在该时间段内,温度保持不变则认为达到沸腾,或者依据实现一定的温度变化所需的时间方式来进行判断。
在确定茶水沸腾以后,继而进入保持阶段,即第二加热步骤,在此阶段,该保持作用由继续加热茶水来实现。为了避免沸腾过大而导致茶香散发过快、茶水喷溅等异常,可以在该保持阶段中设定多个子加热段,通过调节加工机的加热功率,使子加热段的功率由大变小的变化,来模拟人工小火加热的过程,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如下所示:
首先第一子加热段中,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500W左右,在此功率下加热茶水60秒,此时茶水翻滚剧烈,茶叶均匀分散,而且茶香持续释放,然后再以400W左右的加热功率继续加热茶水,进入第二子加热段,并且加热时间持续120秒,在该阶段茶色慢慢加深变为褐色,并且茶叶的香气逐渐释放并溶解于水中,之后在第三子加热阶段,再以300W左右的功率加热茶水,时间持续为60秒,该阶段小火持续加热使得茶香继续释放,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茶香的挥发。各子加热段进行结束后,茶水熬煮基本完成,此时茶叶分散程度较为均匀,茶色适当,茶香接近最大程度,同时由于加热功率不断下降,茶水沸腾不是很剧烈,避免喷溅溢出等问题,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在第二加热步骤中,还可以采用以400W左右的中低恒定功率持续加热茶水一段时间后,然后增加第三加热步骤,将降低加热功率至低功率段,以间歇方式进行加热,此间歇方式为在低功率作用下,对茶水加热若干秒后,暂停加热若干秒,然后再继续以该低功率加热,实现暂停加热的交替过程。该加热方法同样可以避免茶水喷溅等问题。虽然间歇加热方式中存在暂停加热的过程,但其暂停间隔通常在3秒到5秒之间,此时由于茶水的沸腾惯性,其沸腾状态也不会立即消失,所以其作为实现沸腾保持过程的一种方法是合理的。
此时为了茶香更充分地分散在茶水中,还可以在该沸腾保持阶段设置搅拌过程,搅拌过程的数量可依据不同功率的机型和茶叶的多少而定,可以在每个加热步骤后设置搅拌过程,也可以将搅拌过程设置在第二加热步骤的子阶段之间,例如,可以在上述第一加热步骤后***一段搅拌过程,然后在上述500W和400W两段加热过程之间***一段搅拌过程,通过调节搅拌装置的转速,都以8000r/min以下的中低转速搅拌茶水。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例子是为说明沸腾保持阶段中各子加热阶段的功率由大变小的变化情况,所列举的功率值,例如500W、400W等,只起到示例作用,其具体的功率值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进行调整。并且在该沸腾保持阶段,由于长时间沸腾加热后,砖茶中氟析出量会逐渐增大,此时需要智能控制煮茶时间,总的沸腾保持长需要控制在1分钟至10分钟以内,该时间段既能保证茶水的口感,又能够有效地减少茶叶中氟的浸出量。
(c)加料阶段:由于较高的水温能将酥油迅速溶解,并且酥油特有的味道会随着持续的高温而挥发,因此选择茶水沸腾后进入加料阶段。在该阶段,先过滤掉茶叶,然后加入酥油和盐、花生等辅料,为之后的打茶操作做准备。此添加酥油和辅料的操作可以在机体处于断电状态,通过人工添加的方式实现;或者采用机体不断电的方式,例如通过在加工机上开设天窗的方式,或采用在杯体内设置可以自动下料的储料腔的方式,这两种操作相对比较简便。
在该加料阶段之前,即在沸腾保持阶段之后,还可以存在暂停阶段,其原因是当用户未注意加工流程中的加料提示音或加料时机时,由于其无意的操作中断,导致在加料前存在一段时间的间隔。
(d)均质阶段:在添加完酥油和辅料之后,由于酥油大部分漂浮在茶水表面,而且分布范围也相对较集中,与茶水混合的不够充分,此时需要利用搅拌装置进行充分搅拌。可以先以8000r/min以下的中低转速搅拌茶水15秒左右,然后再暂停10秒左右,使得酥油充分溶解在水中,之后再以8000r/min以上的高转速集中搅拌打茶,而为了保证混合效果,该阶段集中打茶操作的持续时长需要在90秒以上。
此外,在该均质阶段之前,存在有添加酥油、辅料的加料阶段,而由于中途加料打开机盖等方式会散发一定的热量,因此为了保证口感,在该均质阶段可以加入温度判定步骤,将此时茶水的温度,与位于80℃到90℃之间的第二预定温度进行比较,若此时茶水的温度小于第二预定温度,需要在该阶段加入加热过程。
另外,在该均质阶段集中打茶的过程中,高转速的搅拌虽然能够增加酥油与茶水的交融,但同时也会使茶温一定程度地下降,所以也可以在此增加加热阶段,例如采用搅拌过程与加热过程交替循环进行的方式进行,以12000r/min的高转速打浆30秒左右,然后以300W左右的功率加热5秒左右,此交替过程循环3次,完成该交替加热过程。该循环操作既可以对茶水进行保温,也可以分散酥油,增大酥油与茶水的接触面积,保证使用口感。需要注意的是,该交替加热搅拌的循环次数也可以依据实际制作酥油茶的情况而调节,可以适当地增大或者减小。
在所有步骤进行完成后,将茶叶过滤掉后,用户即可以自由食用该酥油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食品加工机的构成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而与实施例一相比,其差别为,该实施例中方法将酥油茶制作拆分为煮茶和打茶两段,用户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并且煮茶过程可以通过长短按键的方式进行选择,包括快速煮茶制作清茶的方式和长时间精煮茶制作浓茶的方式。其设计原因在于,由于在实施例一中,存在中间加料的过程,若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用户未注意到中途加料提示音,或者因其他原因错过加料,就会导致最终制作失败,虽然可以再重新煮茶,从头开始,但是茶叶的香气、颜色口感等都大打折扣,如果通过添加新的茶叶重新制作,也会造成原料浪费。基于此,该实施例中的加工方法流程中,将酥油茶制作过程拆分为煮茶和打茶两个阶段,当意外错过加料提示,或者已经储备有煮好的茶水时,可以直接选择打茶操作,加工机就会依据设定程序自动的进行打茶,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可靠;与此同时,将煮茶和打茶拆分开,使得煮茶结束后,如果不需要立即打茶,还可以将茶水转移到开水瓶等容器内进行储存。
现在主要介绍一下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所示:
(a)茶叶分散阶段:同实施例一中所述。
(b) 沸腾保持阶段:该阶段是利用食品加工机的加热装置,实现继续加热茶水使其达到沸腾状态后,再继续加热使该沸腾状态保持预定时间的阶段,其中,先加热至沸腾的阶段为第一加热步骤,之后的保持阶段为第二加热步骤或者第二加热步骤和第三加热步骤。同样其沸腾判断方式如实施例一中所述。
根据用户需求,如果需要快速制茶,此时该沸腾保持阶段的第一加热步骤与第二加热步骤的实现过程,都与实施例一中的介绍相一致,即先将茶水加热至沸腾,在确定茶水沸腾以后,继而进入沸腾保持阶段,也就是第二加热步骤,该第二加热步骤中也包括多个子加热段,其后一个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均比前一个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小。其具体的工作步骤可以参照实施例一中、子加热功率持续下降的第二加热步骤的执行过程。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加热步骤执行完毕后,茶水熬煮基本完成,此时茶叶分散程度较为均匀,茶色适当,制得的茶水从口感上区分为清茶。
而若用户希望制得口感较为浓厚的茶水,与清茶制备流程相比,其差别在于,除了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加热步骤以外,还增加有第三加热步骤,其工作方式为,以第二加热步骤中最低的加热功率为基准,再将加热功率降低,或者保持该最低加热功率不变,然后以间歇方式进行加热,此间歇方式为在低功率作用下,对茶水加热若干秒后,暂停加热,然后再继续以该低功率加热,实现暂停与加热的交替过程。将该间歇方式归为沸腾保持阶段的理由同实施例一中所述。该加热方法增加了低功率的加热步骤,使得熬煮时间更长久,此时的茶叶分散更加充分,茶叶颜色接近深褐色,茶香更浓郁,制得的茶水为浓茶。
除此之外,该沸腾保持阶段还可以采用与实施例一中方法不同的操作,例如一种方式是,第一加热步骤将茶水煮沸不变、以及第三加热步骤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不变之外,该沸腾保持阶段的第二加热步骤中,可以调节各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先由小变大然后再变小的方式,例如,先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400W左右,在此功率下加热茶水120秒,此时茶水缓慢沸腾,茶叶均匀分散,而且茶香持续释放,然后再以500W左右的加热功率继续加热茶水,进入第二子加热段,并且加热时间持续60秒,在该阶段茶水翻滚程度加剧,茶叶混合充分,茶色慢慢加深变为褐色,并且茶叶的香气逐渐释放并溶解于水中,之后在第三子加热阶段,再以400W左右的功率加热茶水,时间持续为60秒,该阶段小火持续加热使得茶香继续释放,同时功率下降,沸腾程度下降,一定程度上抑制茶香的挥发,最后降低加热功率至低功率段(300W左右),以间歇方式进行加热,此间歇方式为在低功率作用下,对茶水加热60秒后,暂停加热,然后再继续以该低功率加热,实现暂停加热的交替过程。另一种方式是,以第一加热步骤将茶水煮沸不变,第二加热步骤中的加热功率先由小变大然后再变小的方式(如上述例子所述),然后第三加热步骤中采用以300W左右的恒定功率持续加热茶水。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例子是为说明沸腾保持阶段中各子加热阶段的加热功率先由小变大然后再变小的变化情况,或者是为了说明低功率段的概念,所列举的功率值,例如500W、300W等,同样只是示例作用,其具体的功率值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进行调整。
同样,为了茶香更充分地分散在茶水中,还可以在该沸腾保持阶段设置搅拌过程,同实施例一中的搅拌过程。
以此同时,为了既保证茶水的口感,又能够有效地减少茶叶中氟的浸出量,该沸腾保持时长需要控制在1分钟至10分钟以内。
(c)加料阶段:对于连续制作酥油茶的情况,在茶水煮好后,先过滤掉茶叶,然后将酥油和辅料加入加工机的杯体内,辅料可以是盐或花生等物料;而若已经存储有制备好的茶水,在该阶段也可以直接利用储存好的茶水,将酥油和盐等辅料加入加工机的杯体内,然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此添加酥油和辅料的操作可以在机体处于断电状态,通过人工添加的方式实现;或者采用机体不断电的方式,例如通过在加工机上开设天窗的方式来实现,或采用在杯体内设置可以自动下料的储料腔的方式,这两种操作相对比较简便。
在该加料阶段之前,即在沸腾保持阶段之后,还可以存在暂停阶段,其原因在于若用户将制作好的部分茶水转移出杯体,所导致的暂停,在该暂停阶段后用户需要立即执行下一步骤的加料阶段;或者,当用户将制作好的茶水用于储存,存储方式可以是将茶水转移到开水瓶或其他容器,或者直接存放在杯体内,而后续不立即执行加料阶段所导致的暂停。
(d)均质阶段:具体的过程同实施例一中所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可以直接采用储备好的茶水进行打茶操作,所以为了保证酥油茶的口感,在该阶段增加温度判定步骤的另一个理由是,当加入的是提前储存的成品茶水时,此时茶水温度未知,茶水对酥油的溶解影响也未知。
所有步骤完成以后,用户将酥油茶中的茶叶过滤后,即可饮用酥油茶。
综上所述,该实施例克服了实施例一中可能出现的错过加料提示音或加料时机等的问题,同时依据不同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将煮茶和打茶两个阶段分开,在储存有熬制好的茶水时,可以直接选择打茶程序,并且该实施例所述加工机的煮茶阶段兼具快速制茶——熬制清茶,长时间精煮——熬制浓茶两种情况,使得用户体验更加自由和灵活。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食品加工机的构成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其差别在于,制作酥油茶的加工方法不同,本实施例采用一次性加料的方法,即在酥油茶制作流程之初,就将茶叶、酥油、盐等原料一次性加入杯体内,其目的为了方便有些用户不喜欢中间加料的操作习惯,减少操作步骤以增强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也可避免实施例一中可能出现的错过加料提示音或加料时机等的问题。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所示:
(a)茶叶分散阶段:将茶叶、酥油和辅料放入已盛水的杯体中,利用加工机的加热装置加热茶水,先小功率加热至50℃~65℃之间,优选55℃~60℃左右,与实施例一相类似,一方面是避免温度过高沸腾过快导致喷溅、烫伤等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水温60℃左右时,酥油完全融化,而且高海拔地区60℃左右的水不至于蒸发,使得酥油能够完全保留,与实施例一中茶叶分散阶段里的35℃~60℃的范围相比,该加热区间的50℃~60℃之间存在于实施例一中的温度范围,并且65℃左右依然是温水状态,也不会对茶叶分散过程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同时利用加工机的搅拌装置对茶水进行搅拌,将表面的酥油溶解于水中,避免了一次加料酥油蒸发的弊端,而且,通过搅拌操作,水流带动茶叶表面的气泡破裂,扩大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将茶叶分散,并使得酥油充分混合在茶水中。
(b)沸腾保持阶段: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沸腾保持阶段。
(c)均质阶段:由于茶叶、酥油等原料在酥油茶制作初期时就全部一次性加入了,因此在茶水沸腾后,若继续长时间煮茶,酥油会大量蒸发;而如果直接打茶,茶叶的香气、味道、颜色还未充分释放,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的均质阶段,采用煮茶过程与打茶过程循环交替的方式,例如以8000r/min的高转速集中打茶30秒,然后以300W的功率加热茶水5秒,此交替过程循环3次,该交替过程使得茶叶持续释放并且溶解充分,其作用是,一方面弥补搅拌操作使得茶温下降的不足,对茶水进行保温,另一方面充分分散酥油,增大酥油与茶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一次加料酥油蒸发的弊端,确保用户的使用口感。同时,为了保证酥油的混合效果,该阶段打茶的持续时长同样应在90秒以上。
所有步骤完成以后,用户将酥油茶中的茶叶过滤后,即可饮用酥油茶。
需要补充的是,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的沸腾保持阶段的实现方式之间可以交叉互换,例如实施例二中先以功率由小变大然后再变小的方式加热,再以间歇方式加热的方法可以用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中。
其次,上述三个实施例中,茶叶都放置于杯体内,此时还可以采用钝刀片技术配合6000r/min以下的低转速进行打茶,有效避免茶叶打碎影响口感问题。而对于实施例一、二中的茶叶的过滤,可以采用实施例中所述的、在加料阶段加入酥油等物料以前进行过滤,也可以如实施例三中所述的在整个制作方法完成之后进行茶叶的过滤。
另外,除了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将茶叶放置于杯体的水中的方式外,还可将茶叶放置于设于杯体内的茶篮中,该种设计方法一方面使得茶叶与水隔开,避免茶叶混在水中被刀片打碎,影响食用口感,另一方面使得在酥油茶制作完成后,直接将茶篮拿出即可饮用酥油茶,而不需要再人工过滤茶水,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茶叶置于茶篮中时,由于茶叶集中在茶篮内,靠近茶篮的地方茶叶密度大而析出浓度大,并且附近茶水的颜色较深,此时为了使得茶香分散的更加充分和均匀,需要在茶砖分散阶段延长搅拌过程的时间,确保茶香的析出程度最大,且香气等分散均匀。

Claims (10)

1.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a)茶叶分散阶段:将茶叶放入已盛水的杯体中,所述加热装置将茶水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 并且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茶水将茶叶分散;
(b)沸腾保持阶段: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加热茶水至沸腾并保持预定时长;
(c)加料阶段:将酥油和辅料加入所述杯体内;
(d)均质阶段: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茶水,使酥油和辅料均匀分散在茶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35℃至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保持阶段还包括对茶水的搅拌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保持阶段包括先将茶水加热至沸腾的第一加热步骤,和包括至少两个子加热段的第二加热步骤,所述第二加热步骤中,后一个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均比前一个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小;
或者,所述沸腾保持阶段包括先将茶水加热至沸腾的第一加热步骤,和包括至少两个子加热段的第二加热步骤,以及以间歇方式加热茶水的第三加热步骤,所述第二加热步骤中,后一个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均比前一个子加热段的加热功率小;
或者,所述沸腾保持阶段包括先将茶水加热至沸腾的第一加热步骤,和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先由小变大然后再变小的第二加热步骤,以及以间歇方式加热茶水的第三加热步骤;
或者,所述沸腾保持阶段包括先将茶水加热至沸腾的第一加热步骤,以恒定功率持续加热茶水的第二加热步骤,以及以间歇方式加热茶水的第三加热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保持阶段之后还具有暂停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停阶段为用户错过所述食品加工机的加料时机所导致的暂停;
或者,所述暂停阶段为用户将沸腾保持阶段后制备的茶水部分转移出所述杯体所导致的暂停,在所述暂停阶段后立即执行所述加料阶段;
或者,所述暂停阶段为用户将沸腾保持阶段后制备的茶水用于储存、不立即执行所述加料阶段所导致的暂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保持阶段的预定时长为1分钟至10分钟;
或者,所述均质阶段还包括对茶水的加热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保持阶段后的均质阶段还包括温度判定步骤,所述温度判定步骤是将此时茶水的温度与第二预定温度进行比较,若此时茶水的温度小于第二预定温度,则所述均质阶段还包括对茶水的加热过程。
9.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搅拌装置和 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a)茶叶分散阶段:将茶叶、酥油和辅料放入已盛水的杯体中,所述加热装置将茶水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 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茶水将茶叶分散,并且使得酥油、辅料与茶水充分混合;
(b)沸腾保持阶段: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加热茶水至沸腾并保持预定时长;
(c)均质阶段: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茶水,使酥油和辅料均匀分散在茶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50℃至65℃;
或者,所述沸腾保持阶段的预定时长为1分钟至10分钟;
或者,所述沸腾保持阶段还包括对茶水的搅拌过程;
或者,所述均质阶段还包括对茶水的加热过程。
CN201510359937.2A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Active CN105982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9937.2A CN105982545B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9937.2A CN105982545B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2545A true CN105982545A (zh) 2016-10-05
CN105982545B CN105982545B (zh) 2019-04-23

Family

ID=57039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9937.2A Active CN105982545B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254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7935A (zh) * 2018-03-20 2018-09-07 西藏民族大学 一种多功能沏茶桌
CN109965699A (zh) * 2019-04-28 2019-07-05 向文根 一种煮茶器的控制方法及煮茶器
CN114271359A (zh) * 2020-09-27 2022-04-05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奶茶的方法
CN114557388A (zh) * 2020-11-27 2022-05-31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奶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8176B (zh) * 2019-08-23 2021-09-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100U (zh) * 1989-03-04 1989-12-13 王军 Ds-1型电动酥油茶机
CN2076362U (zh) * 1990-04-16 1991-05-08 王秋玉 多功能酥油茶壶
CN2238547Y (zh) * 1996-01-18 1996-10-30 王习成 全自动酥油茶机
US5925394A (en) * 1995-01-09 1999-07-20 Levinson; Melvin L. Methods for denaturing and whipping into a foam protein certain denaturable proteins found in milk products, egg products and meat products
US6231909B1 (en) * 1998-02-04 2001-05-15 Melvin L. Levinson Fat-homogenizer, beverage-frother, kitchen appliance to prepare coffee, tea, milk, egg, soy, and rice foodstuff
CN101276211A (zh) * 2008-04-18 2008-10-01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热水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CN102524455A (zh) * 2012-03-06 2012-07-04 杨正 清火化脂解便秘红黑茶与竹叶混合茶珍
CN102987925A (zh) * 2012-11-16 2013-03-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豆浆机防溢控制方法及豆浆机
CN104146089A (zh) * 2014-07-29 2014-11-19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藏式牦牛酥油茶块及其制作方法
CN104413124A (zh) * 2013-09-09 2015-03-18 西南民族大学 一种即食的酥油茶糌粑食品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100U (zh) * 1989-03-04 1989-12-13 王军 Ds-1型电动酥油茶机
CN2076362U (zh) * 1990-04-16 1991-05-08 王秋玉 多功能酥油茶壶
US5925394A (en) * 1995-01-09 1999-07-20 Levinson; Melvin L. Methods for denaturing and whipping into a foam protein certain denaturable proteins found in milk products, egg products and meat products
CN2238547Y (zh) * 1996-01-18 1996-10-30 王习成 全自动酥油茶机
US6231909B1 (en) * 1998-02-04 2001-05-15 Melvin L. Levinson Fat-homogenizer, beverage-frother, kitchen appliance to prepare coffee, tea, milk, egg, soy, and rice foodstuff
CN101276211A (zh) * 2008-04-18 2008-10-01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热水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CN102524455A (zh) * 2012-03-06 2012-07-04 杨正 清火化脂解便秘红黑茶与竹叶混合茶珍
CN102987925A (zh) * 2012-11-16 2013-03-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豆浆机防溢控制方法及豆浆机
CN104413124A (zh) * 2013-09-09 2015-03-18 西南民族大学 一种即食的酥油茶糌粑食品制作方法
CN104146089A (zh) * 2014-07-29 2014-11-19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藏式牦牛酥油茶块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7935A (zh) * 2018-03-20 2018-09-07 西藏民族大学 一种多功能沏茶桌
CN109965699A (zh) * 2019-04-28 2019-07-05 向文根 一种煮茶器的控制方法及煮茶器
CN109965699B (zh) * 2019-04-28 2021-06-22 向文根 一种煮茶器的控制方法及煮茶器
CN114271359A (zh) * 2020-09-27 2022-04-05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奶茶的方法
CN114271359B (zh) * 2020-09-27 2024-01-05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奶茶的方法
CN114557388A (zh) * 2020-11-27 2022-05-31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奶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2545B (zh)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2545B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CN206044339U (zh) 烹饪器
CN105982544B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CN107550232A (zh) 烹饪器及烹饪方法
CN106539486A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打油茶的方法
CN109805740B (zh) 一种蒸煮器的控制方法
EP1909621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obtaining infusions
JP6168893B2 (ja) 炊飯器
JP2004081824A (ja) 炊飯器
CN110584492A (zh) 自动烹饪方法
CN110367833A (zh) 一种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115813215B (zh) 一种厨房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1789489A (zh) 一种智能抹茶点茶机及点茶方法
CN203943521U (zh) 豆腐豆浆机
JP2004344568A (ja) 炊飯器および炊飯方法
CN107397425B (zh) 一种制浆方法
JP2011043259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3133691B (zh) 一种破壁料理机鱼汤的制作方法及破壁料理机
CN104957962A (zh) 一种智能灶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7296070A (zh) 一种自动煮熟面条的机械
CN206909549U (zh) 一种油炸食品用油炸装置
CN115886600A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1933579B (zh) 豆制品制作***及其方法
CN115868825A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KR102551848B1 (ko) 가정용 가열식 두부 제조장치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두부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