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3198A - 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 - Google Patents

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3198A
CN105913198A CN201610307034.4A CN201610307034A CN105913198A CN 105913198 A CN105913198 A CN 105913198A CN 201610307034 A CN201610307034 A CN 201610307034A CN 105913198 A CN105913198 A CN 105913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entity
model
module
port
entity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70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意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3070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31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3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3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7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公开的模型构建模块包括:模型描述段编辑模块,用于对拟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建立模型,完成模型描述段的信息填写;模型属性段编辑模块,用于设计模型属性段的构成,完成相应属性值的填写;模型状态段编辑模块,用于定义所述物理实体与时空密切相关、表征在某特定时刻的物理实体状态的属性,封装获取所述物理实体状态数据的服务;模型能力段编辑模块,用于针对物理实体常用控制操作,封装用户通过网络操纵物理实体的服务;模型关系段编辑模块,用于封装物理实体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智能的服务;模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物理实体类模型。实现物与物的交互时,对物理实体统一描述。

Description

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
背景技术
德国工业4.0源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德国业界提出该想法是想通过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德国的制造水平,并于2013年4月发布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的报告。工业4.0的概念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但在如何实现智能化转型的方法上,均是从特定的工厂需求出发进行设计,规范的普适性不够,难以在不同的行业之间通用,更没有一个形成智能港的概念和功能实现。
2014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提出物联港概念,物联港是指对下提供设备接入能力,对上提供物体服务分装发布能力,作为物联网的中间件,为物联网应用***的构建屏蔽下层的异构性。对于设备接入者,可以利用港提供的物体接入能力接入设备,对于应用开发,可以利用港提供的物体服务开发复杂的物体应用。同时,许多基本物联港可以组合连接成一个更复杂的物联港,通过TNS通用体系架构可以对所有港连接的物体进行全网寻址,精确控制。由此可见,物联港并不强调智能处理和服务,对普通用户及智能制造的支持还远远不够。
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迫切需要一个通用的服务平台,使得在充分利用已有设备额基础上,在花费较小代价的基础上就能实现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尤其是要解决一般用户缺乏智能处理能力的问题。
因而目前采用信息物理***(CPS,Cyber Physical System)。信息物理***是一个复杂的智能***,能够感知物理环境变化是其重要属性。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传感网是信息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物理***是通过传感器网紧密连接现实世界,将网络空间的高级计算能力有效运用于现实世界中,从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其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互联网+”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智能生产模式。这些特点与德国的工业4.0有异曲同工之妙。信息物理***能够实现物理世界、计算世界以及人类社会三元世界的交互。但物与物的智能交互缺乏一个对物理实体统一的描述,因而也缺乏支撑信息物理***运行环境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实现在物与物的智能交互时,对物理实体统一的描述,从而为信息物理***运行提供基础。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港,智能港可实现在物与物的智能交互时,对物理实体统一的描述,为信息物理***运行提供支撑环境。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网,智能网可实现在物与物的智能交互时,对物理实体统一的描述,为信息物理***开发和运行提供支撑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包括模型描述段编辑模块、模型属性段编辑模块、模型状态段编辑模块、模型能力段编辑模块、模型关系段编辑模块和模型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模型描述段编辑模块,用于对拟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建立模型,完成模型描述段的信息填写;
模型属性段编辑模块,用于设计模型属性段的构成,并完成相应属性值的填写;
模型状态段编辑模块,用于定义所述物理实体与时空密切相关、表征在某特定时刻的物理实体状态的属性,封装获取所述物理实体状态数据的服务;
模型能力段编辑模块,用于针对物理实体常用控制操作,封装用户通过网络操纵物理实体的服务;
模型关系段编辑模块,用于封装物理实体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智能的服务;
模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物理实体类模型。
优选地,所述模型描述段的信息包括模型编码和存储模型的智能港编码。
优选地,所述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还包括物理实体类模型注册模块,用于通过网络生成模型编码,并发送给模型描述段编辑模块。
优选地,所述模型属性段的信息包括名称、描述、标签、位置和权限。
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考虑了模型的唯一标识,同类型的物理实体只需要构建一次模型即可全网共享,状态段的设计支持用户按需获得物理实体的动态信息,能力段的设计,可以支持用户通过网络共享物理实体的能力,关系段的设计,不仅使得物理实体可以获得网络上的知识和智能能力,而且还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智能。实现在物与物的智能交互时,对物理实体统一的描述,从而为信息物理***运行提供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港,包括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以及智能港协同管理与服务平台,其中:
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包括上述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拟接入网络的各类物理实体建立物理实体类模型,并注册到智能港上;
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通过上述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建立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建立应用,并提供数据管理和访问服务;
智能港协同管理与服务平台,用于完成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与物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工作。
优选地,所述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还包括物理实体分类目录库模块、物理实体类模型测试模块、物理实体类模型库模块,其中:
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用于存储注册在智能港上的物理实体类模型目录,若拟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符合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中记录则进入物理实体类模型模型构建模块,反之则在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生成临时目录再进入物理实体类模型模型构建模块;
物理实体类模型测试模块,用于对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生成的物理实体类模型进行测试,若通过测试则将物理实体类模型发送给物理实体类模型模型库模块,反之则返回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
物理实体类模型库模块,用于注册存储通过物理实体类模型测试模块测试的物理实体类模型,并更新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中物理实体类模型目录。
优选地,所述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包括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和智能港数据管理与服务,其中:
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通过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建立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建立应用;
智能港数据管理与服务,用于管理智能港的数据,并向用户提供访问服务。
优选地,所述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包括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注册模块、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构建模块、物理实体接入测试模块,应用建立模块,其中:
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注册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注册服务;
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通过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建立物理实体平行模型;
物理实体接入测试模块,用于提供物理实体和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建立连接并行测试;
应用建立模块,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的物理实体根据使用权限定制相关应用。
支持对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的构建、存储、管理、测试,并支持与物理实体的智能交互、智能分析和服务。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在提供上述智能港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网,包括上述智能港。
智能网可以支持对物理实体状态的感知和能力共享,形成了信息物理***运行的有效支撑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港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港数据管理与服务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11,包括模型描述段编辑模块111、模型属性段编辑模块112、模型状态段编辑模块113、模型能力段编辑模块114、模型关系段编辑模块115和模型生成模块116,其中:
所述模型描述段编辑模块111,用于对拟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建立模型,完成模型描述段的信息填写。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11还包括物理实体类模型注册模块117,用于通过网络生成模型编码,并发送给模型描述段编辑模块111。
物理实体类模型是物理实体的信息化描述,由五部分构成:模型描述段、属性段、状态段、能力段、关系段。其作用是物理实体注册到智能港时,用户可以通过选择已经构建好的描述模型实例化实体物体。在实例化时,属性段完成继承;对于状态段和能力段,用户可以选择需要的部分,但不能增加(否则在进行能力匹配时可能匹配不成功);关系段在物理实体运行过程中可智能地改变。物理实体的描述模型使用XML语言进行描述。
优选地,所述模型描述段的信息包括模型编码和存储模型的智能港编码。
模型描述段由:描述模型名称(Resource model name)、模型编码(Resource model code)、存储模型的智能港编码、存储模型的智能港名称、模型应用关键词(Resource model keyword)、模型编制日期(modify date)、模型类型(Resource model type)、模型编制者(Resource model Author)、等内容。
其中模型编码和存储模型的智能港编码是必填内容,存储模型的智能港编码由物理实体类模型注册模块通过网络统一分配并形成全局的智能港数据目录,模型编码在智能港范围内保持唯一。
其中模型编码和存储模型的智能港编码是必填内容,存储模型的智能港编码由智能港统一分配并形成全局的智能港数据目录,模型编码在智能港范围内保持唯一。
模型属性段编辑模块112,用于设计模型属性段的构成,并完成相应属性值的填写。
优选地,所述模型属性段的信息包括名称、描述、标签、位置和权限。
属性段一般包括物理实体的名称、描述、标签、位置、权限(包括物理实体数据获取权限、注册信息修改权限、物理实体控制权限)等。这些物体的属性一般变化不大,而且多数情况下同一型号的这些属性是相同的,我们将这部分属性集合称为物理实体的属性段。
模型状态段编辑模块113,用于定义所述物理实体与时空密切相关、表征在某特定时刻的物理实体状态的属性,封装获取所述物理实体状态数据的服务。
物理实体与时空密切相关、特征物体在某特定时刻的状态的属性集合,称为物理实体类模型的状态段。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物理实体的状态段描述的属性值。
主要描述物理实体的数据动态特性,主要包括物理实体本身的状态和传感获取数据,物理实体本身状态需要定义状态主动报送时间间隔;感知数据需要进行具体数据流定义(包括数据流ID、数据流类型、标签、编码格式等);状态段同时可以定义事件和触发器,用于对状态和事件的响应。
模型能力段编辑模块114,用于针对物理实体常用控制操作,封装用户通过网络操纵物理实体的服务;
能力段用来描述物理实体可执行的能力以及用户通过网络操纵物理实体的能力的集合。主要描述设备的控制指令,明确设备的连接协议,如HTTP、MQTT、XMPP、COAP等,接入方式(wifi、蓝牙、Zigbee等)、控制指令参数等。
如接入网络的空调,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施开机或关闭空调,而接通电源的空调可以制冷、制热、抽湿、通风等多种能力。此时,在能力段首先描述相关能力的属性名称、类型以及取值范围,例如开关类型取值范围定义为Turn_value:=(‘on’, ‘off’),那么将空调打开的控制语句为:Control(Resource_model_code, VR_code,IP_add,Turn:= ‘On’)。
模型关系段编辑模块115,用于封装物理实体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智能的服务。
模型关系段,用于描述物体不断增长的知识(含与其他物理实体交互的知识)、从智能网服务平台获得的智能、自主智能等内容。
模型生成模块116,用于生成物理实体类模型。
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考虑了模型的唯一标识,同类型的物理实体只需要构建一次模型即可全网共享,状态段的设计支持用户按需获得物理实体的动态信息,能力段的设计,可以支持用户通过网络共享物理实体的能力,关系段的设计,不仅使得物理实体可以获得网络上的知识和智能能力,而且还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智能。实现在物与物的智能交互时,对物理实体统一的描述,从而为信息物理***运行提供基础。
参见图2-4,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港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港数据管理与服务的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结构框图;
一种智能港,包括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1、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2以及智能港协同管理与服务平台3,其中:
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1,包括上述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11,用于对拟接入网络的各类物理实体建立物理实体类模型,并注册到智能港上;
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2,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通过上述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11建立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建立应用,并提供数据管理和访问服务;
智能港协同管理与服务平台3,用于完成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2与物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工作。
智能港是支持对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的构建、存储、管理、测试,并支持与物理实体的智能交互、智能分析和服务的智能化支撑环境。智能港一般连接到互联网或物联网上。
以下分别对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和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进行进一步的讲述。
参见图2,所述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1还包括物理实体分类目录库模块14、物理实体类模型测试模块12、物理实体类模型库模块13,其中:
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14,用于存储注册在智能港上的物理实体类模型目录,若拟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符合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中记录则进入物理实体类模型模型构建模块11,反之则在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生成临时目录再进入物理实体类模型模型构建模块11;
物理实体类模型测试模块12,用于对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11生成的物理实体类模型进行测试,若通过测试则将物理实体类模型发送给物理实体类模型模型库模块13,反之则返回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11;
物理实体类模型库模块13,用于注册存储通过物理实体类模型测试模块12测试的物理实体类模型,并更新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14中物理实体类模型目录。
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对拟接入网络的各类物理实体建立模型,并注册到智能港上,为拥有同类物理实体的用户提供标准化的模型,也物理实体的智能交互和能力共享奠定基础。
参见图2,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2包括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21和智能港数据管理与服务22,其中:
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21,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通过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11建立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建立应用;
智能港数据管理与服务22,用于管理智能港的数据,并向用户提供访问服务。
智能港的数据管理与服务的主要构成见图3。数据管理可选用主流的国产数据管理***,如人大金仓、达梦等数据管理***。用户通过通用数据库访问引擎进行数据库访问。
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的主要作用是确保现实世界物理实体运行同步反映在智能网中,用户的需求通过智能网的支持,由物理实体去完成;物理实体在运行中也能获得其他物理实体的支撑。同时,在智能分析的基础上,平台及其支撑运行的信息物理***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21包括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注册模块211、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构建模块212、物理实体接入测试模块213,应用建立模块214,其中:
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注册模块211,用于为用户提供注册服务;
用户要将设备接入到智能港,首先要在智能港上进行用户注册,具体是连接到某一资源港进行注册登记,并通过审核后成为合法用户。合法用户可以在智能港进行物理实体接入和应用创建等操作。
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构建模块212,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通过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11建立物理实体平行模型;
用户可以利用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11选择已有的物理实体类模型,进行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建立。物理实体类模型是按照物理实体建模框架构建的某一类物理实体的具体物理实体类模型,用户可以按照物理实体类模型进行模型实例化形成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如果没有合适的物理实体类模型,用户可以通过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11进行建模,建立的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可以作为物理实体类模型存储在资源港。
建立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后,智能港分配一个唯一的设备ID。
对于同一类物理实体,基于物理实体类模型,在智能港创建相应的表单。
支持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的批量创建,即支持模型文档的批量导入。
物理实体接入测试模块213,用于提供物理实体和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建立连接并行测试;
通过网络将物理实体和智能港建立TCP连接,并按照用户定义的协议(比如:EDP、RestFul API)将物理实体的数据传送到智能港,智能港支持物理实体的数据的临时存储和历史存储(一定周期)。
物理实体接入平台的通信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用的有3G/4G、WIFI、以太网口。
利用物理实体类模型关系段描述的测试案例说明,对物理实体和平行模型进行测试。重点检测其连通性和数据传输数据的正确性。
应用建立模块214,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的物理实体根据使用权限定制相关应用。
用户针对接入的物理实体,根据使用权限定制相关应用。应用定制主要是针对物理实体感知数据流和控制能力进行定制。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网结构示意图。
在提供上述智能港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网,包括上述智能港。狭义的智能网是建立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基础上,其核心组成部分是智能港和智能网服务平台,用于支撑信息物理***的开发和运行。广义的智能网等于智能港+智能网服务平台+互联网+物联网十CPS。新型智慧城市、新型智能家居、基于智能网的智能制造等***就是所谓的信息物理***。智能港可以独立于已有网络而存在,如单独的智能家居港,可以不接入已形成的互联网或物联网而单独存在。
智能网的特点是支撑物理实体的共享和智能交互。
智能网的运行机理如下:信息物理***的物理实体经注册并接入到某个智能港,智能港负责与物理实体直接或间接交互,智能港存储物理实体对应的虚拟实体以及物理实体的进入网络的信息间接交互的物理实体信息可不存储在智能港中。人、智能网中的物理实体或智能港,可根据虚拟实体智能应用段的描述,调用规范化的能力段控制语句,获得物理实体的实时状态和感知结果。一个已经注册的物理实体可以接入到任何智能港,一个信息物理***中的物理实体可以连接到不同的智能港上。人一般是通过智能网服务平台或智能港间接和物理实体发生交互关系或实施控制行为。而物理实体与物理实体之间可直接或通过智能网服务平台和智能港发生智能交互和控制行为。这就是所谓信息***和物理***的深度融合,即信息物理***。任何一个接入智能网中的物理实体,即可变成一个具有通信、智能计算和控制能力,也就是CPS节点。任意多个CPS节点即构成CPS***。CPS***也可以看成是一个CPS节点,如此叠加,相互交互,形成了智能网或智能网络空间。
实体的基本能力由构建虚拟实体模型时定义;接入智能港时由实例化注册用户定制服务平台的能力;接入网络后,通过智能学习获得进一步能力。由于智能网的物理实体能力的共享性,因此,在广义上,可以认为接入网络后的即可获得智能网络的任何能力。
智能港与互联网及物联网有一双向实线相线,表明是紧密相连的。智能服务平台的核心部分一般部署在智能网运营管理中心,该中心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港或智能网的智能引擎。智能服务平台与既有网络有双向实线相连,表明二者是紧密相连、相互支持的。
智能网服务平台与CPS虚线相连,表明是间接相联。CPS节点具有通信、智能和控制的能力,在注册并且定制智能服务后,CPS***可以独立于智能网服务平台而运行,如单个机器人***,既可接入网络获得服务或提供服务,也可单独运行。CPS节点一般要与智能港交互信息可以是延迟交互,所以二者用宽箭头连接,表明是强关联。两个CPS有重叠表示一个物理实体可同时是多个CPS的组成部分,这表明在智能网上不仅共享信息,而且共享物理实体。从而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奠定了基础,也是智慧城市或智能制造的必然要求。CPS与已有网络交叉表明CPS可以利用已有网络或物联网的资源。
例如,一个房间装有一个摄像头,就可以看作是在智能网服务平台支撑下的一个简单的信息物理***。如有陌生人进入就会自动报警,并拍下照发到指定的手机上,而熟悉的人进入不会报警。任何注册到本智能服务平台的摄像头都可有这个功能,只要他事先提供熟人的有关相片,以后会自动増加熟人的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智能性。而拍照的动作和发给什么样的人可以是在智能网服务平台支撑下,由用户设计或定制的。用户定制的流程可以作为平台的一个服务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或参考使用。用户定制的流程可以作为平台的一个服务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或参考使用。用户定制的流程可以作为平台的一个服务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或参考使用。用户定制的流程可以作为平台的一个服务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或参考使用。原则上,用户可以在获得授权的前提下获得智能服务平台上的任何服务,而且这些服务是在不断增加的,智能性也在自主增加。
智能网相比互联网和物联网增加了智能港和智能网服务平台,从而可以支持对物理实体状态的感知和能力共享,形成了信息物理***运行的有效支撑环境。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这些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描述段编辑模块、模型属性段编辑模块、模型状态段编辑模块、模型能力段编辑模块、模型关系段编辑模块和模型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模型描述段编辑模块,用于对拟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建立模型,完成模型描述段的信息填写;
模型属性段编辑模块,用于设计模型属性段的构成,并完成相应属性值的填写;
模型状态段编辑模块,用于定义所述物理实体与时空密切相关、表征在某特定时刻的物理实体状态的属性,封装获取所述物理实体状态数据的服务;
模型能力段编辑模块,用于针对物理实体常用控制操作,封装用户通过网络操纵物理实体的服务;
模型关系段编辑模块,用于封装物理实体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智能的服务;
模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物理实体类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描述段的信息包括模型编码和存储模型的智能港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还包括物理实体类模型注册模块,用于通过网络生成模型编码,并发送给模型描述段编辑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任一项的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属性段的信息包括名称、描述、标签、位置和权限。
5.一种智能港,其特征在于,包括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以及智能港协同管理与服务平台,其中:
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任一项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拟接入网络的各类物理实体建立物理实体类模型,并注册到智能港上;
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任一项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建立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建立应用,并提供数据管理和访问服务;
智能港协同管理与服务平台,用于完成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与物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港,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实体类模型服务平台还包括物理实体分类目录库模块、物理实体类模型测试模块、物理实体类模型库模块,其中:
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用于存储注册在智能港上的物理实体类模型目录,若拟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符合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中记录则进入物理实体类模型模型构建模块,反之则在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生成临时目录再进入物理实体类模型模型构建模块;
物理实体类模型测试模块,用于对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生成的物理实体类模型进行测试,若通过测试则将物理实体类模型发送给物理实体类模型模型库模块,反之则返回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
物理实体类模型库模块,用于注册存储通过物理实体类模型测试模块测试的物理实体类模型,并更新物理实体类分类目录库模块中物理实体类模型目录。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智能港,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实体平行模型管理与服务平台包括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和智能港数据管理与服务,其中:
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通过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建立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建立应用;
智能港数据管理与服务,用于管理智能港的数据,并向用户提供访问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港,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平行模型管理模块包括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注册模块、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构建模块、物理实体接入测试模块,应用建立模块,其中:
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注册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注册服务;
物理实体平行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智能港的物理实体通过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建立物理实体平行模型;
物理实体接入测试模块,用于提供物理实体和物理实体平行模型建立连接并行测试;
应用建立模块,用于对注册用户接入的物理实体根据使用权限定制相关应用。
9.一种智能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任一项的智能港。
CN201610307034.4A 2016-05-11 2016-05-11 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 Pending CN105913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7034.4A CN105913198A (zh) 2016-05-11 2016-05-11 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7034.4A CN105913198A (zh) 2016-05-11 2016-05-11 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3198A true CN105913198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48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7034.4A Pending CN105913198A (zh) 2016-05-11 2016-05-11 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319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298A (zh) * 2017-12-12 2018-06-29 开放物联(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自定义配置多设备能力组合与场景的物联网网关
CN108829624A (zh) * 2018-06-25 2018-11-16 首都师范大学 一种cps节点属性数据与功能方法代码的存储组织方法
CN110196912A (zh) * 2019-04-15 2019-09-0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信任规则网络的电网档案平行模型构建方法
CN111586137A (zh) * 2020-04-30 2020-08-25 湖南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港的物联网中间件***及物联网***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3132A1 (en) * 2000-12-06 2004-01-01 Biosentients, Inc. Data pool architectur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object data in heterogeneous data environments
CN101067814A (zh) * 2007-05-10 2007-11-07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层Xml格式数据与关系数据间的映射转换方法
CN101815003A (zh) * 2010-02-23 2010-08-25 浪潮通信信息***有限公司 全业务融合网络统一资源模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3132A1 (en) * 2000-12-06 2004-01-01 Biosentients, Inc. Data pool architectur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object data in heterogeneous data environments
CN101067814A (zh) * 2007-05-10 2007-11-07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层Xml格式数据与关系数据间的映射转换方法
CN101815003A (zh) * 2010-02-23 2010-08-25 浪潮通信信息***有限公司 全业务融合网络统一资源模型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298A (zh) * 2017-12-12 2018-06-29 开放物联(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自定义配置多设备能力组合与场景的物联网网关
CN108829624A (zh) * 2018-06-25 2018-11-16 首都师范大学 一种cps节点属性数据与功能方法代码的存储组织方法
CN108829624B (zh) * 2018-06-25 2021-04-06 首都师范大学 一种cps节点属性数据与功能方法代码的存储组织方法
CN110196912A (zh) * 2019-04-15 2019-09-0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信任规则网络的电网档案平行模型构建方法
CN110196912B (zh) * 2019-04-15 2022-09-2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信任规则网络的电网档案平行模型构建方法
CN111586137A (zh) * 2020-04-30 2020-08-25 湖南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港的物联网中间件***及物联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aya et al. Toward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in oneM2M architecture
CN103336813B (zh) 一种基于中间件架构的物联网数据集成管理方案
CN107256007B (zh) 用于工业自动化环境的虚拟化的***和方法
CN104967686B (zh) 一种构建面型3s智慧服务商店***及其设计方法
CN108604236A (zh) 语义物联网的restful操作
Lan et al. An IoT unified access platform for heterogeneity sensing devices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CN105913198A (zh) 用于智能港的物理实体类模型构建模块、智能港及智能网
Isikdag Enhance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CN113196192A (zh) 用于将工业过程装备的描述转换成数据信息模型的网关和方法
CN112231917B (zh) 空间数字孪生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80547A (zh) 在具有公用平台的监视***中的可扩展资产类
CN104410568B (zh) 一种智能家居语义网关的设计方法
CN101529351A (zh) 用于配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设备、***和方法
Lv et al. A general architecture of IoT system
CN112180776A (zh) 基于设备组件模块的opc ua信息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9976736A (zh) 降低***业务模型复杂性的统一平台应用框架
CN104270403A (zh) 基于struts2框架的云平台信息web监控***
Elamanov et al. Interworking between Modbus and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for industrial services
Sacco et al. Supporting the design of AAL through a SW integration framework: the D4All project
Pico-Valencia et al. A systematic method for building internet of agents applications based on the linked open data approach
Lv et al. Research on unified architecture of IoT system
Myllärniemi et al. Configurator-as-a-service: tool support for deriving software architectures at runtime
Zhao et al. Service-oriented IoT resources access and provisioning framework for IoT context-aware environment
Zhao Discrete Control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mart Environments through a Shared Infrastructure
Paz-Lopez et al. Integrating Ambient Intelligence technologies using an architectural appro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