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1771A -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1771A
CN105901771A CN201610262037.0A CN201610262037A CN105901771A CN 105901771 A CN105901771 A CN 105901771A CN 201610262037 A CN201610262037 A CN 201610262037A CN 105901771 A CN105901771 A CN 105901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fice
atomizer
heater
heat generating
compacted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20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01771B (zh
Inventor
姚浩峰
潘志彬
段红星
章炎生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nd Ori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Hengsen International Group Ltd
Shenzhen Hangse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and Ori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Hengsen International Group Ltd
Shenzhen Hangse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nd Ori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Hengsen International Group Ltd, Shenzhen Hangse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and Ori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20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01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01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1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01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1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24F47/008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一种电子雾化器,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包括外致密层、发热体和内致密层,外致密层、发热体和内致密层依次层叠后卷绕成管状。外致密层、发热体、内致密层分别开设有第一雾化孔、第二雾化孔和第三雾化孔。第二雾化孔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等于第三雾化孔的开孔面积。发热体被夹设在内致密层和外致密层之间,通过外致密层和内致密层可对发热体形成致密包覆,发热体不会和烟油直接接触,不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包括上述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的电子雾化器,发热体不会和烟油直接接触,雾化时不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人类已经意识到香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香烟烟雾对大气环境尤其是室内环境的污染,且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以及社会对外在环境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视,戒烟势在必行。为了解决“瘾君子”对传统香烟的过度依赖,近年来电子烟应运而生。电子烟主要用于替代传统香烟,其主要实现原理是通过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将无毒副作用的液体(主要是烟油或烟液)雾化成类似烟雾状的雾化蒸汽,并使烟民获得类似香烟作用的一种刺激感。
传统的电子雾化器的发热芯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采用发热丝发热,其二是采用多孔材料与发热丝组成的发热件。但是,前一种,发热丝和液体直接接触,发热丝浸在烟油中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当发热丝与导油体组合时,发热丝缠绕在导油体上,在烟油不足时容易将导油体烧焦,出现“干烧”现象并发出异味。后一种,由于采用多孔材质作为导油体,其发热丝还是会与渗透到导油体中的烟油进行直接接触,发热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同时,多孔材料,如多孔陶瓷或多孔硅藻土导油体,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细微颗粒脱离并被吸入肺部中,长时间使用时,可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综上所述,传统的电子雾化器的发热芯雾化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容易产生有害物质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包括这种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的而电子雾化器。
一种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致密层、发热体和内致密层;
所述外致密层、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内致密层依次层叠后卷绕成管状,所述外致密层位于所述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的外侧,所述内致密层位于所述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的内侧;
所述外致密层的上开设有第一雾化孔,所述发热体对应所述第一雾化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雾化孔,所述内致密层对应所述第二雾化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雾化孔,所述第一雾化孔、所述第二雾化孔和所述第三雾化孔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雾化孔的开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所述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等于所述第三雾化孔的开孔面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致密层为陶瓷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致密层为陶瓷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雾化孔的开孔面积与所述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的比值为110%~1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为金属片、金属网或发热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为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缠扰在所述内致密层上,所述外致密层包覆在所述发热丝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上设有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所述第一导电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体,所述第一导电引脚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外致密层,所述第二导电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体,所述第二导电引脚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外致密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致密层的厚度为0.1mm~0.3mm,所述内致密层的厚度为0.1mm~0.3mm,所述发热体的厚度为0.1mm~0.3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雾化孔、所述第二雾化孔以及所述第三雾化孔的外形构造为方形。
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
上述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包括外致密层、发热体和内致密层,外致密层、发热体和内致密层依次层叠后卷绕成管状,外致密层位于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的外侧,内致密层位于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的内侧。外致密层的上开设有第一雾化孔,发热体对应第一雾化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雾化孔,内致密层对应第二雾化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雾化孔,第一雾化孔、第二雾化孔和第三雾化孔相互连通。第二雾化孔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等于第三雾化孔的开孔面积。发热体被夹设在内致密层和外致密层之间,通过外致密层和内致密层可对发热体形成致密包覆,发热体不会和烟油直接接触,不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第二雾化孔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等于第三雾化孔的开孔面积,发热体上的第二雾化孔的孔边界不会外漏,进一步保证发热体完全被包覆在外致密层和内致密层之间,从而保证发热体与烟油不直接接触。这种电子雾化器发热芯雾化时不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的外致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如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的内致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主要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电子雾化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包括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
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卷绕形成管状,发热体120夹设在内致密层120和外致密层130之间。
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依次层叠后卷绕成管状,外致密层110位于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的外侧,内致密层130位于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的内侧。
外致密层110的上开设有第一雾化孔111,发热体120对应第一雾化孔111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雾化孔121,内致密层130对应第二雾化孔121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雾化孔131,第一雾化孔111、第二雾化孔121和第三雾化孔131相互连通。
第二雾化孔121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雾化孔111的开孔面积,第一雾化孔111的开孔面积等于第三雾化孔131的开孔面积。
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依次层叠后卷绕成管状,管状结构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具有中间孔道101,该中间孔道101可用于将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雾化产生的雾气导入电子雾化器的吸嘴中组件。通过外致密层110和内致密130可对发热体120形成致密包覆,发热体120不会和烟油直接接触,因此不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再通过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上相互连通的第一雾化孔111、第二雾化孔121和第三雾化孔131,雾化产生的雾气可通过第一雾化孔111、第二雾化孔121和第三雾化孔131进入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的中间孔道101导出,从而到达吸嘴组件。
具体的,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层叠后可卷绕成圆柱管状、圆锥管状或长方体管状等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卷绕成圆柱管状。圆柱管状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具体的,外致密层110的厚度为0.1mm~0.3mm,内致密层130的厚度为0.1mm~0.3mm,发热体120的厚度为0.1mm~0.3mm。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及内致密层130的厚度三者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通过设置两层比较薄的外致密层110和内致密层130将发热体120致密包覆,从而使得发热体120不外漏,这种发热机制雾化效果好,不容易产生有害物质。
本实施方式中,外致密层110的厚度为0.2mm,内致密层130为0.2mm,发热体120的厚度为0.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先在外致密层110的上开设第一雾化孔111,在发热体120对应第一雾化孔111的位置上开设第二雾化孔121,在内致密层130对应第二雾化孔121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雾化孔131。然后将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依次层叠卷绕,经烧结后形成管状。第一雾化孔111、第二雾化孔121和第三雾化孔131相互连通。由于第二雾化孔121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雾化孔111的开孔面积,第一雾化孔111的开孔面积等于第三雾化孔131的开孔面积。因此发热体120可完全被包覆在外致密层110和内致密层130之间,进一步保证发热体120不会外漏,从而保证发热体120与液体(本发明中,优选烟油或烟液)不直接接触。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先将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依次层叠卷绕,经烧结后形成管状。然后在管状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的侧壁上开设雾化孔,外致密层110上开设的雾化孔对应为第一雾化孔111,发热体120上开设的雾化孔对应为第二雾化孔121,内致密层130上开设的雾化孔对应为第三雾化孔131。第一雾化孔111、第二雾化孔121和第三雾化孔131相互连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分别是管状结构,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的管径依次减小,将发热体120套设在外致密层110和内致密层130之间即形成管状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
具体的,开孔面积是指第一雾化孔111、第二雾化孔121、第三雾化孔131分别对应的孔的大小。由于发热体120被夹设在外致密层110和内致密层130之间,第二雾化孔121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雾化孔111的开孔面积,第一雾化孔111的开孔面积等于第三雾化孔131的开孔面积。保证发热体120上的第二雾化孔121的孔边界不会外漏,使得发热体120完全被包覆在外致密层110和内致密层130之间。
具体的,第二雾化孔121的开孔面积与第一雾化孔111的开孔面积的比值为110%~120%。第一雾化孔111的开孔面积等于第三雾化孔131的开孔面积,因此,第二雾化孔121的开孔面积与第三雾化孔131的开孔面积的比值为110%~120%。第二雾化孔121的开孔面积比第一雾化孔111及第三雾化孔131的开孔面积都大,可进一步将发热体120致密包覆,发热体120不外漏从而不与烟油直接接触。
具体的,外致密层110的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雾化孔111。相应的,发热体120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雾化孔121,内致密层130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雾化孔131。第二雾化孔121与其对应位置上的第一雾化孔111连通,第三雾化孔131与其对应位置上的第二雾化孔121连通。
具体的,第一雾化孔111、第二雾化孔121和第三雾化孔131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则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多个第一雾化孔111可以是均匀分布的,也可以是无规则的设置。多个第二雾化孔121可以是均匀分布的,也可以是无规则的设置。多个第三雾化孔131可以是均匀分布的,也可以是无规则的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雾化孔111、第二雾化孔121以及第三雾化孔131的外形构造为方形。
请参阅图3,本实施方式中,外致密层110的上开设有六个第一雾化孔111。第一雾化孔111为长方形状。请参阅图4,内致密层130的上开设有六个第三雾化孔131。第三雾化孔131为长方形状。
具体的,外致密层110为陶瓷体。陶瓷体的致密性优良,可有效防止烟油的渗透进入发热体120中,并且陶瓷体不容易脱离产生有害物质。另一方面,陶瓷体的导热性能好,可将发热体120的热量快速传递,使烟油雾化。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致密层110还可以为其他具有致密性的物体制成,例如玻璃等。
具体的,内致密层130为陶瓷体。陶瓷体的致密性优良,可有效防止烟油的渗透进入发热体120中,并且陶瓷体不容易脱离产生有害物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内致密层130还可以为其他具有致密性的物体制成,例如玻璃等。
本实施方式中,外致密层110和内致密层130均为陶瓷体。
具体的,发热体120为金属片、金属网或发热丝。金属可以选自铜、铝和铁中的一种,也可以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的合金。
请参阅图5,一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20为金属片,金属片上开设有六个第二雾化孔121。第一雾化孔121为长方形状。片状的发热体120发热均匀,容易制备。
请参阅图6,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20为金属网,金属网上开设有六个第二雾化孔121。第一雾化孔121为长方形状。网状的发热体120发热均匀,可节省材料。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20为发热丝,发热丝缠扰在内致密层130上,外致密层110包覆在发热丝上。具体的,发热丝螺旋缠绕在管状的内致密层130的外壁上,外致密层110包覆在发热丝上。外致密层110上的第一雾化孔111和内致密层130上的第三雾化孔131连通。
具体的,发热体120上设有第一导电引脚1201和第二导电引脚1203,第一导电引脚1201的一端连接发热体120,第一导电引脚1201的另一端穿出外致密层110,第二导电引脚1203的一端连接发热体120,第二导电引脚1203的另一端穿出外致密层110。通过在发热体120上设置第一导电引脚1201和第二导电引脚1203,有利于将发热体120与外电极进行焊接。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发热体120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导电引脚1201和第二导电引脚1203与外电极20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引脚1201和第二导电引脚1203设置在发热体120的底端。这样第一导电引脚1201和第二导电引脚1203可以比较方便的从外致密层110中穿出并与外电极20焊接,实现发热体120与外电极20的电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引脚1201和第二导电引脚1203还可设置在发热体的其它部位,例如顶端或侧壁等位置上。
具体的,还包括导油体,导油体附着在外致密层110的外表面上。导油体可以吸收并储存烟油,使得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产生的烟雾量大。导油体的材质可以为有机棉、玻璃纤维或无纺布等。本实施方式中,导油体的材质为有机棉,有机棉包裹在外致密层110的外表面上。当发热体120通电后,发热体120开始发热,将热量传导是外致密层110上,导油体中的烟油在高温下雾化为烟雾,通过相互连通的第一雾化孔111、第二雾化孔121和第三雾化孔131进入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的中间孔道101,到达吸嘴组件,最后进入使用者的口腔。
上述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通过外致密层110和内致密层130可对发热体120形成致密包覆,发热体120不会和烟油直接接触,因此不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再通过外致密层110、发热体120和内致密层130上的第一雾化孔111、第二雾化孔121和第三雾化孔131,第二雾化孔121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雾化孔111的开孔面积,第一雾化孔111的开孔面积等于第三雾化孔131的开孔面积。雾化产生的雾气可从管状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的中间孔道101导出,从而到达吸嘴组件。这种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不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健康卫生。这种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的体积小,低功率时即可产生较大的烟雾,不容易烧焦,雾化产生的雾气口味好。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该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100。当然,电子雾化器还可以包括上底座、下底座、雾化管等元件,在此不再赘述。这种电子雾化器雾化时不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健康卫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致密层、发热体和内致密层;
所述外致密层、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内致密层依次层叠后卷绕成管状,所述外致密层位于所述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的外侧,所述内致密层位于所述电子雾化器发热芯的内侧;
所述外致密层的上开设有第一雾化孔,所述发热体对应所述第一雾化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雾化孔,所述内致密层对应所述第二雾化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雾化孔,所述第一雾化孔、所述第二雾化孔和所述第三雾化孔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雾化孔的开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所述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等于所述第三雾化孔的开孔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致密层为陶瓷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致密层为陶瓷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雾化孔的开孔面积与所述第一雾化孔的开孔面积的比值为11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金属片、金属网或发热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缠扰在所述内致密层上,所述外致密层包覆在所述发热丝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上设有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所述第一导电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体,所述第一导电引脚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外致密层,所述第二导电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体,所述第二导电引脚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外致密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致密层的厚度为0.1mm~0.3mm,所述内致密层的厚度为0.1mm~0.3mm,所述发热体的厚度为0.1mm~0.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孔、所述第二雾化孔以及所述第三雾化孔的外形构造为方形。
10.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发热芯。
CN201610262037.0A 2016-04-25 2016-04-25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Active CN105901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2037.0A CN105901771B (zh) 2016-04-25 2016-04-25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2037.0A CN105901771B (zh) 2016-04-25 2016-04-25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1771A true CN105901771A (zh) 2016-08-31
CN105901771B CN105901771B (zh) 2019-05-10

Family

ID=56751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2037.0A Active CN105901771B (zh) 2016-04-25 2016-04-25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0177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10215A (ko) * 2017-07-21 2019-01-30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궐련형 전자담배용 원통형 발열히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궐련형 전자담배
KR20190010214A (ko) * 2017-07-21 2019-01-30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궐련형 전자담배용 원통형 발열히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궐련형 전자담배
TWI700047B (zh) * 2019-11-15 2020-08-01 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霧化裝置及其霧化元件
WO2022001651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4073332A (zh) * 2020-08-10 2022-02-22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芯、电子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45846U (zh) * 2013-11-20 2014-06-11 东莞市国研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管体带热交换孔的陶瓷加热管
CN104522891A (zh) * 2014-12-19 2015-04-22 深圳市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04334973U (zh) * 2015-01-23 2015-05-13 东莞市国研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用加热体
CN204579889U (zh) * 2015-02-12 2015-08-26 东莞市国研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用发热体
CN204598339U (zh) * 2015-03-31 2015-08-26 东莞市国研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片状陶瓷发热体
US20150282528A1 (en) * 2014-04-08 2015-10-08 Qiuming Liu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4907930U (zh) * 2015-08-07 2015-12-30 蔡国庆 电子烟
CN205813570U (zh) * 2016-04-25 2016-12-21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45846U (zh) * 2013-11-20 2014-06-11 东莞市国研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管体带热交换孔的陶瓷加热管
US20150282528A1 (en) * 2014-04-08 2015-10-08 Qiuming Liu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4522891A (zh) * 2014-12-19 2015-04-22 深圳市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04334973U (zh) * 2015-01-23 2015-05-13 东莞市国研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用加热体
CN204579889U (zh) * 2015-02-12 2015-08-26 东莞市国研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用发热体
CN204598339U (zh) * 2015-03-31 2015-08-26 东莞市国研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片状陶瓷发热体
CN204907930U (zh) * 2015-08-07 2015-12-30 蔡国庆 电子烟
CN205813570U (zh) * 2016-04-25 2016-12-21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10215A (ko) * 2017-07-21 2019-01-30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궐련형 전자담배용 원통형 발열히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궐련형 전자담배
KR20190010214A (ko) * 2017-07-21 2019-01-30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궐련형 전자담배용 원통형 발열히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궐련형 전자담배
KR102515111B1 (ko) * 2017-07-21 2023-03-28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궐련형 전자담배용 원통형 발열히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궐련형 전자담배
KR102515109B1 (ko) 2017-07-21 2023-03-28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궐련형 전자담배용 원통형 발열히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궐련형 전자담배
TWI700047B (zh) * 2019-11-15 2020-08-01 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霧化裝置及其霧化元件
WO2022001651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4073332A (zh) * 2020-08-10 2022-02-22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芯、电子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1771B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1771A (zh)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CN104824853B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09105958B (zh) 发热组件、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EP3479706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er using vertical ceramic atomization units
CN204796739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05567816U (zh) 电子烟雾化芯、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0098544A1 (zh) 多孔发热体、包含多孔发热体的雾化器
CN102740716B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
WO2018019051A1 (zh) 电子烟雾化器
CN207733665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04010534A (zh) 电子烟装置、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4053372A (zh) 电子烟装置、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6974324A (zh) 以金属毡为发热部件的电子烟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雾化器
CN205831075U (zh) 具有十字形双雾化单元的电子烟雾化器
CN110041092A (zh) 多孔板和含有多孔板的烟油雾化器
CN205813570U (zh) 电子雾化器发热芯及电子雾化器
WO2020011114A1 (zh) 一体式横置雾化芯及其电子烟
CN109674097A (zh) 一种陶瓷发热体以及应用陶瓷发热体的雾化芯和雾化器
CN105707981A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111000295A (zh)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8783597A (zh) 一种新型陶瓷芯一次性电子烟
CN205585316U (zh) 电子烟一体式雾化芯结构体
CN207185906U (zh) 一种具有导棒结构的雾化器和电子烟装置
CN206365494U (zh) 电子雾化器发热体
CN211153808U (zh) 一种电子烟的发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