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9896A - 收纳库 - Google Patents

收纳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9896A
CN105899896A CN201580004054.8A CN201580004054A CN105899896A CN 105899896 A CN105899896 A CN 105899896A CN 201580004054 A CN201580004054 A CN 201580004054A CN 105899896 A CN105899896 A CN 105899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facility
main body
collecting storage
groove portio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40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利川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99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9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9Cooling space dividing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06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ld storage accum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1Walls with conduit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38Refriger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纳库,其具有形成为隔热构造的长方体且利用配设于下部的小脚轮(15)能够移动的收纳库主体(1),该收纳库具有分隔部件(30),其通过竖立设置于收纳库主体(1)的内部,将形成于收纳库主体(1)的内部的收纳室(2)分隔成多个收纳区域(2a、2b),分隔部件(30)在内部具有蓄冷材料(35),且将蓄积在该蓄冷材料(35)的热从自身的表面放出,而将收纳区域(2a、2b)的内部环境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Description

收纳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库。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装载于卡车等上而输送的冷藏库,具有冷藏库主体和蓄冷容器。
冷藏库主体具有前表面形成有开口的矩形的隔热构造,包括利用配设于下部的小脚轮能够移动的主体机箱和开闭该主体机箱的前表面开口的隔热门。
蓄冷容器形成例如矩形,内部收纳蓄冷剂。该蓄冷容器配设于成为主体机箱的上部区域的上部冷却空间、以及成为下部区域的底部冷却空间。
在这样的冷藏库中,利用冷冻装置等使蓄冷剂蓄冷,利用蓄积在该蓄冷剂的冷量将冷藏库主体的内部调节至所需的温度,对该内部中收纳的商品进行冷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15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冷藏库中,因蓄冷容器配设于主体机箱的上部冷却空间和底部冷却空间,所以,存在如下的问题。
配设于上部冷却空间的蓄冷容器中,上表面与主体机箱的顶板靠近或接触,配设于底部冷却空间的蓄冷容器中,下表面与主体机箱的底板接触。因此,配设于上部冷却空间的蓄冷容器中,从上表面放出的冷量有可能通过主体机箱的顶板向外部泄漏。另外,配设于底部冷却空间的蓄冷容器中,从下表面放出的冷量有可能通过主体机箱的底板向外部泄漏。由此,即使蓄冷剂中进行了蓄冷,其中的一部分也没有被用于商品的冷却而向外部泄漏,产生热损耗。
再者,此处对利用蓄积在蓄冷剂中的冷量对商品进行冷却保温的冷藏库进行了说明,而在利用蓄积在蓄热材料中的热能对商品进行加热保温的保温库中,不用说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热损耗的产生,并且能够高效地利用蓄积在蓄热材料中的热而将收纳库主体的内部环境调节至所需的温度的收纳库。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收纳库,其具有形成为隔热构造的长方体且利用配设于下部的小脚轮能够移动的收纳库主体,所述收纳库的特征在于:具有分隔部件,其通过竖立设置于所述收纳库主体的内部,将形成于该收纳库主体的内部的收纳室分隔成多个收纳区域,所述分隔部件内部具有蓄热材料,且将蓄积在该蓄热材料的热从自身的表面放出,而将所述收纳区域的内部环境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收纳库中,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库主体的形成所述收纳室的内壁面中的至少底面,排列设置有第一槽部,所述分隔部件在其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槽部连通的第二槽部,该第二槽部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收纳库中,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件在一个侧面和另一个侧面排列设置有所述第二槽部,所述第一槽部形成于所述底面和与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侧面相对的所述收纳库主体的侧面。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收纳库中,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件能够拆装地配设于所述收纳库主体。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收纳库中,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库主体中的形成所述收纳室的至少一个壁部的内部具有蓄热材料,且将蓄积于该蓄热材料的热从自身的表面放出,而将所述收纳区域的内部环境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竖立设置于收纳库主体的内部而将形成于该收纳库主体的内部的收纳室分隔成多个收纳区域的分隔部件,将蓄积在该分隔部件内部具有的蓄热材料中的热从自身的表面放出,而将收纳区域的内部环境调节而所需的温度,所以能够用分隔部件的大部分放出热,由此能够实现抑制热损耗的产生,并且能够高效地利用蓄积在蓄热材料中的热而将收纳库主体的内部环境调节为所需的温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右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收纳库时的侧视截面图。
图2是图1中的A-A线截面图。
图3是图2中的B-B线截面图。
图4是图2中的C-C线截面图。
图5是图2中的D-D线截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分隔部件的内部构造的图,是表示从正面观察的情况的截面图。
图7是从右侧观察分隔部件的情况的右侧面图。
图8是表示分隔部件和冷冻装置连结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图6中的E-E线截面图。
图10是表示从正面观察主体机箱的内部的情况的截面图。
图11是从右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收纳库的侧视截面图。
图12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收纳库的内部构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收纳库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从右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收纳库时的侧视截面图,图2是图1中的A-A线截面图,图3是图2中的B-B线截面图,图4是图2中的C-C线截面图,图5是图2中的D-D线截面图。
此处例示的收纳库是用于将收纳在内部的商品保持为已冷却到所需温度的状态的装置,具有收纳库主体1。收纳库主体1具有主体机箱10和前表面门20。
主体机箱10是通过将多个板状隔热部件11a~11e(以下,也统称为板状隔热部件11)适当组合而构成前表面开口的长方体状,且具有隔热构造。在这样的主体机箱10的下部配设有小脚轮15,由此,主体机箱10能够移动。前表面门20是用于开闭主体机箱10的前表面开口的门体,具有隔热构造。
这样,通过前表面门20开闭主体机箱10的前表面开口,在收纳库主体1的内部形成有收纳室2。
形成主体机箱10的板状隔热部件11中,在由聚氨酯泡沫等隔热材料成形的中央板状部件111的外表面粘贴由苯乙烯等隔热材料成形的外侧板状部件112,并且在中央板状部件111的内表面粘贴由真空隔热材料等构成的内侧板状部件113。另外,在外侧板状部件112的外表面粘贴有金属制薄板状的外皮部件114,在内侧板状部件113的内表面,粘贴有金属制薄板状的内壁部件115作为保护件。
在构成收纳室2的底面10b的主体机箱10的板状隔热部件11b的内壁部件115,每隔规定间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121,由此,在这些凸部121之间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底面槽部122。这些凸部121分别形成其前后宽度随着向上方去而变小的锥形,由此,底面槽部122形成为其前后宽度即开口宽度随着向顶端(上方)去而逐渐扩大的形状。
在构成收纳室2的右侧面10d的主体机箱10的板状隔热部件11d的内壁部件115,每隔规定间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131,由此,在这些凸部131之间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右侧面槽部132。这些凸部131分别形成其前后宽度随着向左侧去而变小的锥形,由此,右侧面槽部132形成其前后宽度即开口宽度随着向顶端(左侧)去而逐渐扩大的形状。图中没有明示,这些右侧面槽部132与各自对应的底面槽部122连通。
在构成收纳室2的左侧面10e的主体机箱10的板状隔热部件11e的内壁部件115,每隔规定间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141,由此,在这些凸部141之间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左侧面槽部142。这些凸部141分别形成为其前后宽度随着向右侧去而变小的锥形,由此,左侧面槽部142形成为其前后宽度即开口宽度随着向顶端(右侧)去而逐渐扩大的形状。图中没有明示,这些左侧面槽部142与各自对应的底面槽部122连通。
在上述收纳库主体1中设有分隔部件30。分隔部件30通过竖立设置于主体机箱10的底面10b,而将收纳室2分隔成左右两个收纳区域2a、2b。该分隔部件30形成平板状,通过以下所述的方式设置,即,将主体机箱10的底面10b和后表面10c的一部分切除,在该切除的部分***该分隔部件30的下端部和后端部,经由未图示的支承部件来支承。再者,在本实施方式1中,分隔部件30的上表面与主体机箱10(收纳库主体1)的顶面10a隔开间隔,但在本发明中,分隔部件30的上表面也可以与主体机箱10的顶面10a接触。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分隔部件30的内部构造的图,是表示从正面观察时的截面图。如该图6所示,分隔部件30构成为,以两个金属制板状部件31、32构成左右两侧面的方式使金属制板状部件31、32相互隔开间隔地相对,用密封部件33将这些金属制板状部件31、32的缘部彼此连结而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
这样的分隔部件30的收纳空间被由金属制的传热性材料构成的传热板34左右分隔,在右侧的收纳空间收纳蓄冷材料35,在左侧的收纳空间收纳冷却线圈部件36。这些蓄冷材料35和冷却线圈部件36经由传热板34互相热连接。
蓄冷材料35是通过在袋状的蓄冷容器35a中封入蓄冷剂35b而构成的,以填充的方式被收纳于右侧的收纳空间。
冷却线圈部件36由金属制的制冷剂管36a构成。更详细而言,如图7所示,冷却线圈部件36是在制冷剂管36a从下方向上方延伸后,以沿着前后方向蜿蜒的形态向下方延伸而构成的。
如图8所示,这样的冷却线圈部件36是在制冷剂管36a的入口部分361经由未图示的连接部件与连接于冷冻装置40的出口部分的制冷剂管路4连结、且制冷剂管36a的出口部分362经由未图示的连接部件与连接于冷冻装置40的入口部分的制冷剂管路4连结的情况下,使制冷剂从制冷剂管36a的内部通过的部件。
此处,冷冻装置40包括压缩机41、冷凝器42和膨胀机构43。压缩机41在冷冻装置40与冷却线圈部件36连结的情况下,通过制冷剂管路4吸引冷却线圈部件36的制冷剂管36a的制冷剂并进行压缩。冷凝器42通过制冷剂管路4与压缩机41的排出侧连结,使由压缩机41压缩后的制冷剂凝缩。膨胀机构43通过制冷剂管路4与冷凝器42的出口侧连结,使由冷凝器42凝缩后的制冷剂进行隔热膨胀。由该膨胀机构43进行了隔热膨胀的低温低圧的制冷剂被送出到冷却线圈部件36。
因此,冷却线圈部件36具有冷冻循环的蒸发器的作用,使从自身的制冷剂管36a通过的制冷剂蒸发,由此通过传热板34向蓄冷材料35供给冷量。所供给的冷量被蓄积在蓄冷剂35b。
图9是图6中的E-E线截面图。如该图9所示,在构成分隔部件30的右侧面的金属制板状部件31之中除***主体机箱10的底面10b和后表面10c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每隔规定间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311,由此,在这些凸部311之间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右侧槽部312。这些凸部311分别形成其前后宽度随着向右侧去而变小的锥形,由此,右侧槽部312形成其前后宽度即开口宽度随着向顶端(右侧)去而逐渐扩大的形状。图中没有明示,这些右侧槽部312与各自对应底面槽部122连通。
另外,在构成分隔部件30的左侧面的金属制板状部件32之中除***主体机箱10的底面10b和后表面10c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每隔规定间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321,由此,在这些凸部321之间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左侧槽部322。这些凸部321分别形成其前后宽度随着向左侧去而变小的锥形,由此,左侧槽部322形成其前后宽度即开口宽度随着向顶端(左侧)去而逐渐扩大的形状。图中没有明示,这些左侧槽部322与各自对应的底面槽部122连通。
在具有如上构成的收纳库中,通过使冷冻装置40与冷却线圈部件36连结,使制冷剂从冷却线圈部件36的制冷剂管36a通过,从而在蓄冷剂35b蓄积冷量。蓄冷剂35b中充分地蓄积了冷量之后,使冷冻装置40从冷却线圈部件36脱离。由此,收纳库能够以在收纳区域2a、2b收纳有商品的状态进行运输。
而且,蓄冷剂35b中蓄积的冷量经由构成分隔部件30的右侧面的金属制板状部件31、传热板34和制冷剂管36a从构成左侧面的金属制板状部件32放出,对收纳区域2a、2b的内部环境进行冷却,由此,能够对收纳在各收纳区域2a、2b的商品进行冷却,而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另外,在分隔部件30形成有右侧槽部312和左侧槽部322,在收纳室2的底面10b形成有与右侧槽部312和左侧槽部322连通的底面槽部122,在收纳室2的右侧面10d形成有与底面槽部122连通的右侧面槽部132,在收纳室2的左侧面10e形成有与底面槽部122连通的左侧面槽部142。也就是说,右侧槽部312经由底面槽部122与右侧面槽部132连通,且左侧槽部322经由底面槽部122与左侧面槽部142连通。
由此,即使在右侧的收纳区域2a、2b收纳有商品的情况下,由于放置在底面10b的商品被放置在底面10b的凸部121的顶端面,所以至少底面槽部122的任意者开放(不接触)。另外,即使商品与主体机箱10的右侧面10d接触,也成为与右侧面10d的凸部131的顶端面接触,至少右侧面槽部132的任意者开放。而且,即使商品与分隔部件30的右侧面接触,也成为与右侧面10d的凸部311的顶端面接触,至少右侧槽部312的任意者开放。
另一方面,即使在左侧的收纳区域2a、2b收纳商品的情况下,由于放置在底面10b的商品也是被放置在底面10b的凸部121的顶端面,所以,至少底面槽部122的任意者开放。另外,即使商品与主体机箱10的左侧面10e接触,也成为与左侧面10e的凸部141的顶端面接触,至少左侧面槽部142的任意者开放。而且,即使商品与分隔部件30的左侧面接触,也成为与左侧面10e的凸部321的顶端面接触,至少左侧槽部322的任意者开放。
因此,如图10所示,在分隔部件30的附近,被蓄积在蓄冷材料35(蓄冷剂35b)中的冷量冷却的空气向下方流动,通过与商品的热交换而变暖的空气在从底面槽部122通过后,从主体机箱10的右侧面10d和左侧面10e的附近向上方流动,在各收纳区域2a、2b产生自然对流,而能够良好地对商品进行冷却而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特别是由于各槽部122等形成为开口宽度随着向顶端去而变大,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从各槽部122等通过的空气、即被冷量冷却了的空气与商品的热交换面积,由此,能够良好地对商品进行冷却而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底面槽部122、右侧面槽部132和左侧面槽部142构成本发明的第一槽部,右侧槽部312和左侧槽部322构成本发明的第二槽部。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1的收纳库,通过竖立设置于收纳库主体1的内部而将形成于收纳库主体1的内部的收纳室2分隔成多个收纳区域2a、2b的分隔部件30,使蓄积于内部所具有的蓄冷材料35的冷量从自身的右侧面和左侧面放出,来对收纳区域2a、2b的内部环境进行冷却而调节为所需的温度,所以能够在分隔部件30的大部分放出冷量,由此能够抑制热损耗的产生,并且能够高效地利用蓄积于蓄冷材料35的冷量,来对收纳库主体1的内部环境进行冷却而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实施方式2>
图11和图12分别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收纳库的图,图11是从右侧观察收纳库的侧视截面图,图12是从正面观察收纳库的内部构造的截面图。再者,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的部分,添加相同符号并适当省略其说明。
此处例示的收纳库用于将在内部收纳的商品保持为已冷却至所需的温度的状态,具有收纳库主体6。收纳库主体6具有主体机箱50和前表面门20。
主体机箱50成为前表面具有开口(以下也称为前面开口)的长方体状的形态。即,主体机箱50是将顶壁部51、后壁部52、底壁部53和左右一对侧壁部(右侧壁部54和左侧壁部55)组合而构成的。在该主体机箱50的底壁部53的下表面配设有小脚轮15,由此,主体机箱50能够移动。前表面门20是用于开闭主体机箱50的前表面开口的门体,具有隔热构造。
这样,通过前表面门20开闭主体机箱50的前表面开口,在收纳库主体6的内部形成收纳室7。
顶壁部51构成收纳室7的上表面,从外部向内部依次以重叠的方式配设有外侧顶板51a、隔热顶板51b、第一冷却器51c、第一蓄冷材料51d和内侧顶板51e。
外侧顶板51a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体。隔热顶板51b例如是由聚氨酯泡沫或真空隔热材料等构成的平板状部件。第一冷却器51c是用于使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管路51c1以蜿蜒的形态延伸而形成的,整体形成为平板状的形态。第一蓄冷材51d例如是在聚乙烯等树脂制的壳体内封入水和凝胶化剂等公知的蓄冷剂而构成的,形成为平板状。该第一蓄冷材料51d与第一冷却器51c热连接。内侧顶板51e例如由铝或铜等热导率良好的金属形成,一个面与第一蓄冷材料51d紧贴配置。
后壁部52构成收纳室7的后表面,从外部向内部依次以重叠的方式配设有外侧后板52a、隔热后板52b、第二冷却器52c、第二蓄冷材料52d和内侧后板52e。
外侧后板52a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体。隔热后板52b是由例如聚氨酯泡沫或真空隔热材料等构成的平板状部件。第二冷却器52c是用于使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管路52c1以蜿蜒的形态延伸而形成的,整体形成为平板状的形态。第二蓄冷材料52d是例如在聚乙烯等树脂制的壳体内封入水和凝胶化剂等公知的蓄冷剂而构成的,且形成为平板状。该第二蓄冷材料52d与第二冷却器52c热连接。内侧后板52e例如由铝或铜等热导率良好的金属形成,一个面与第二蓄冷材料52d紧贴配置。
底壁部53构成收纳室7的底面,从外部向内部依次以重叠的方式配设有外侧底板53a、隔热底板53b和内侧底板53c。
外侧底板53a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体。隔热底板53b例如是由聚氨酯泡沫或真空隔热材料等构成的平板状部件。内侧底板53c例如由铝或铜等热导率良好的金属形成,一个面与隔热底板53b紧贴配置。
在这样的底壁部53的内侧底板53c,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每隔规定间隔,以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121,在这些凸部121之间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底面槽部122。这些凸部121分别形成其前后宽度随着向上方去而变小的锥形,由此,底面槽部122形成其前后宽度即开口宽度随着向顶端(上方)去而逐渐扩大的形状。
右侧壁部54构成收纳室7的右表面,从外部向内部依次以重叠的方式配设有外侧右侧板54a、隔热右侧板54b、第三冷却器54c、第三蓄冷材料54d和内侧右侧板54e。
外侧右侧板54a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体。隔热右侧板54b是由例如聚氨酯泡沫或真空隔热材料等构成的平板状部件。第三冷却器54c是用于使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管路54c1以蜿蜒的形态延伸而形成的,整体形成为平板状的形态。该第三冷却器54c的入口侧通过未图示的制冷剂管路与第二冷却器52c的出口侧连接,通过了第二冷却器52c的制冷剂从制冷剂管路54c1通过。第三蓄冷材料54d例如是在聚乙烯等树脂制的壳体内封入水和凝胶化剂等公知的蓄冷剂而构成的,且形成为平板状。该第三蓄冷材料54d与第三冷却器54c热连接。内侧右侧板54e例如由铝或铜等热导率良好的金属形成,一个面与第三蓄冷材料54d紧贴配置。
在这样的右侧壁部54的右侧板,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每隔规定间隔,以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131,在这些凸部131之间,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右侧面槽部132。在图11和图12中没有表示这些凸部131,这些凸部131分别形成其前后宽度随着向左侧去而变小的锥形,由此,右侧面槽部132形成为其前后宽度即开口宽度随着向顶端(左侧)去而逐渐扩大的形状。图中没有表示,这些右侧面槽部132与各自对应的底面槽部122连通。
左侧壁部55构成收纳室7的左表面,从外部向内部依次以重叠的方式配设有外侧左侧板55a、隔热左侧板55b、第四冷却器55c、第四蓄冷材料55d和内侧左侧板55e。
外侧左侧板55a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体。隔热左侧板55b例如是由聚氨酯泡沫或真空隔热材料等构成的平板状部件。第四冷却器55c是用于使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管路55c1以蜿蜒的形态延伸而形成的,整体形成为平板状的形态。该第四冷却器55c的入口侧通过未图示的制冷剂管路与第一冷却器51c的出口侧连接,通过了第一冷却器51c的制冷剂从制冷剂管路55c1通过。第四蓄冷材料55d例如是在聚乙烯等树脂制的壳体内封入水和凝胶化剂等公知的蓄冷剂而构成的,且形成为平板状。该第四蓄冷材料55d与第四冷却器55c热连接。内侧左侧板55e例如由铝或铜等热导率良好的金属形成,一个面与第四蓄冷材料55d紧贴配置。
在这样的左侧壁部55的内侧左侧板55e,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每隔规定间隔,以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141,在这些凸部141之间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左侧面槽部142。在图11和图12中没有表示这些凸部141,这些凸部141分别形成为其前后宽度随着向右侧去而变小的锥形,由此,左侧面槽部142形成其前后宽度即开口宽度随着向顶端(右侧)去而逐渐扩大的形状。图中没有明示,这些左侧面槽部142与各自对应的底面槽部122连通。
在具有这样的构成的收纳库主体6设置有分隔部件30。该分隔部件30通过将分隔部件30的下端部***将底壁部53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部分中来竖立设置,配设为相对于收纳库主体6沿着前后方向能够滑动移动,即相对于收纳库主体6能够装拆。该分隔部件30配设于收纳库主体6,从而将收纳室7分隔成左右两个收纳区域7a、7b。关于该分隔部件30的构成,由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是一样的,所以省略其构成的说明。
在上述收纳库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将分隔部件30的冷却线圈部件36和冷冻装置4连结,并且将第一冷却器51c和第四冷却器55c与冷冻装置4连结,并且将第二冷却器52c和第三冷却器54c与冷冻装置4连结。
由此,在分隔部件30的冷却线圈部件36中,从自身的制冷剂管36a中通过的制冷剂蒸发,从而通过传热板34使蓄冷材料35蓄冷,在该蓄冷材料35中蓄积冷量。
另外,在第一冷却器51c和第四冷却器55c中,从制冷剂管路51c1、55c1中通过的制冷剂蒸发,从而使第一蓄冷材料51d和第四蓄冷材料55d蓄冷,在该第一蓄冷材料51d和第四蓄冷材料55d中蓄积冷量。
进而,在第二冷却器52c和第三冷却器54c中,从制冷剂管路52c1、54c1中通过的制冷剂蒸发,从而对第二蓄冷材料52d和第三蓄冷材料54d供给冷量,在该第二蓄冷材料52d和第三蓄冷材料54d中蓄积冷量。
根据如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2的收纳库,通过竖立设置于收纳库主体6的内部而将形成于收纳库主体6的内部的收纳室7分隔成多个收纳区域7a、7b的分隔部件30,使蓄积于在内部具有的蓄冷材料35中的冷量力从自身的右侧面和左侧面放出,对收纳区域7a、7b的内部环境进行冷却,而调节为所需的温度,因此能够在分隔部件30的大部分放出冷量,由此能够抑制热损耗的产生,并且能够高效地利用蓄积在蓄冷材料35的冷量,来对收纳库主体6的内部环境进行冷却,而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并且,在构成收纳库主体6的顶壁部51、后壁部52、右侧壁部54和左侧壁部55,也能够放出蓄积在内部具有的第一蓄冷材料51d、第二蓄冷材料52d、第三蓄冷材料54d、第四蓄冷材料55d中的冷量,由此,能够进一步对收纳区域7a、7b的内部环境进行冷却,容易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另外,根据上述收纳库,由于分隔部件30能够拆装地配设在收纳库主体6,所以能够根据收纳室7所收纳的商品的大小,将分隔部件30拆下,能够通过使蓄积在顶壁部51、后壁部52、右侧壁部54和左侧壁部55中的第一蓄冷材料51d、第二蓄冷材料52d、第三蓄冷材料54d、第四蓄冷材料55d的冷量放出,而对该商品进行冷却,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1及2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及2中,分隔部件30为一个,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设置多个分隔部件,且不必像本实施方式1及2那样为平板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及2中,作为蓄热材料的一个例子对具有蓄冷剂35b的蓄冷材料35进行了描述,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具有能够蓄积热能的蓄热剂的蓄热材料。
符号说明
1 收纳库主体
2 收纳室
2a 收纳区域
2b 收纳区域
10 主体机箱
11 板状隔热部件
115 内壁部件
121 凸部
122 底面槽部
131 凸部
132 右侧面槽部
141 凸部
142 左侧面槽部
15 小脚轮
20 前表面门
30 分隔部件
31 金属制板状部件
32 金属制板状部件
33 密封部件
34 传热板
35 蓄冷材料
35b 蓄冷剂
36 冷却线圈部件
40 冷冻装置

Claims (5)

1.一种收纳库,具有形成为隔热构造的长方体且利用配设于下部的小脚轮能够移动的收纳库主体,所述收纳库的特征在于:
具有分隔部件,其通过竖立设置于所述收纳库主体的内部,将形成于该收纳库主体的内部的收纳室分隔成多个收纳区域,
所述分隔部件内部具有蓄热材料,且将蓄积在该蓄热材料的热从自身的表面放出,而将所述收纳区域的内部环境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纳库主体的形成所述收纳室的内壁面中的至少底面,排列设置有第一槽部,
所述分隔部件在其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槽部连通的第二槽部,该第二槽部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件在一个侧面和另一个侧面排列设置有所述第二槽部,
所述第一槽部形成于所述底面和与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侧面相对的所述收纳库主体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件能够拆装地配设于所述收纳库主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库主体中的形成所述收纳室的至少一个壁部的内部具有蓄热材料,且将蓄积于该蓄热材料的热从自身的表面放出,而将所述收纳区域的内部环境调节为所需的温度。
CN201580004054.8A 2014-02-10 2015-01-07 收纳库 Pending CN1058998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3621 2014-02-10
JP2014023621 2014-02-10
PCT/JP2015/050217 WO2015118896A1 (ja) 2014-02-10 2015-01-07 収容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9896A true CN105899896A (zh) 2016-08-24

Family

ID=53777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4054.8A Pending CN105899896A (zh) 2014-02-10 2015-01-07 收纳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96065B2 (zh)
CN (1) CN105899896A (zh)
WO (1) WO20151188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7773A (zh) * 2018-09-06 2020-03-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收纳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3340B2 (ja) * 2017-03-22 2020-1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8246A (ja) * 1997-02-12 1998-08-18 Dia Chem Kk 保温・保冷ストッカ
JPH116674A (ja) * 1997-06-17 1999-01-12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保冷体
JP2001066028A (ja) * 1999-08-27 2001-03-16 Sanden Corp 保冷庫及びこれに用いる蓄冷剤入替装置並びに物品輸送システム
JP2002357380A (ja) * 2001-05-31 2002-12-13 Daikin Ind Ltd 保冷庫
JP2004043020A (ja) * 2002-05-24 2004-02-12 Nippon Express Co Ltd 配送用保冷容器
CN2639828Y (zh) * 2003-08-08 2004-09-08 宜兴市空调设备厂 改良的板式空气热交换器
CN101520269A (zh) * 2004-08-20 2009-09-02 洋马株式会社 冷冻柜
US20100170287A1 (en) * 2006-09-22 2010-07-08 Blanco Cs Gmbh + Co Kg Container for the cooling and/or cold storage of foods and/or beverages
AU2009200930A1 (en) * 2009-03-10 2010-09-30 Home Ice Cream Pty Ltd Storage and cool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19021A1 (ja) * 2004-08-20 2006-02-23 Yanmar Co., Ltd. 冷凍コンテナおよび冷凍コンテナの保冷運転制御装置
WO2013175971A1 (ja) * 2012-05-23 2013-1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蓄熱部材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蓄熱容器及び建材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8246A (ja) * 1997-02-12 1998-08-18 Dia Chem Kk 保温・保冷ストッカ
JPH116674A (ja) * 1997-06-17 1999-01-12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保冷体
JP2001066028A (ja) * 1999-08-27 2001-03-16 Sanden Corp 保冷庫及びこれに用いる蓄冷剤入替装置並びに物品輸送システム
JP2002357380A (ja) * 2001-05-31 2002-12-13 Daikin Ind Ltd 保冷庫
JP2004043020A (ja) * 2002-05-24 2004-02-12 Nippon Express Co Ltd 配送用保冷容器
CN2639828Y (zh) * 2003-08-08 2004-09-08 宜兴市空调设备厂 改良的板式空气热交换器
CN101520269A (zh) * 2004-08-20 2009-09-02 洋马株式会社 冷冻柜
US20100170287A1 (en) * 2006-09-22 2010-07-08 Blanco Cs Gmbh + Co Kg Container for the cooling and/or cold storage of foods and/or beverages
AU2009200930A1 (en) * 2009-03-10 2010-09-30 Home Ice Cream Pty Ltd Storage and cooling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7773A (zh) * 2018-09-06 2020-03-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收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96065B2 (ja) 2018-03-20
JPWO2015118896A1 (ja) 2017-03-23
WO2015118896A1 (ja) 2015-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28951B2 (en) Refrigerator
CN104081139B (zh) 冷却元件以及冷却装置
CN105051470B (zh) 保冷库
US20200049398A1 (en) Refrigerator
CN107110589A (zh) 冰箱
EP2522936A1 (en) Refrigerator
KR102679833B1 (ko) 저장 용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US20120060543A1 (en) Vacuum insulator for a refrigerator appliance
TWI650521B (zh) 冰箱
JP2012242072A (ja) 冷蔵庫
US20060225457A1 (e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er
JP2008116126A (ja) 冷蔵庫
JP2014048030A (ja) 冷却庫
WO2006030736A1 (ja) 冷蔵庫
CN105899896A (zh) 收纳库
CN102419043B (zh) 蓄冷组件、抽屉组件和冰箱
JP5964702B2 (ja) 冷却庫
JP2023070202A (ja) 冷蔵庫
CN105960568A (zh) 冷藏柜
JP6678542B2 (ja) 冷蔵庫
JP5985942B2 (ja) 冷却庫
EP3757484A1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JP2020190382A (ja) 可搬式保冷庫
US20050011222A1 (e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er
JP5800576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