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3007A - 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3007A
CN105873007A CN201610177121.2A CN201610177121A CN105873007A CN 105873007 A CN105873007 A CN 105873007A CN 201610177121 A CN201610177121 A CN 201610177121A CN 105873007 A CN105873007 A CN 105873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information
neighbors
value
hell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71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3007B (zh
Inventor
张琰
韩琳
盛敏
李建东
史琰
王玺钧
徐超
孙红光
彭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1771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3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3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3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2Aspects of the step si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邻节点发现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计算节点各方向可能的邻节点数量;判断节点各方向是否查找结束;选取节点邻节点发现方向;判断该方向邻节点发现是否结束;选择节点执行邻节点发现的模式;选择第一种模式的节点先传输后接收信息;选择第二种模式的节点先接收后传输信息;节点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判断邻节点信息,准备下次邻节点发现。本发明根据节点在每个方向发现的邻节点信息调整下一次在该方向的邻节点发现的执行,同时根据事件驱动邻节点发现的方向变化和调整邻节点发现的信息传输功率,降低了邻节点发现时间和信息冲突概率。

Description

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的发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波束天线的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可实现无线自组织网络中邻节点的快速发现,用于纯定向天线物理层通信协议。
背景技术
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个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动态组网的多跳的移动性对等网络,可以不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节点间的相互通信,在传感器网络和探险救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天线技术的发展,定向天线能够将信号聚集到单一方向,比起全向天线,定向天线传输距离更远,安全性更高和同一发射功率时信号辐射范围更大,可切换波束天线作为定向天线的一种,在各种无线网络中应用极为广泛。目前,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利用定向天线进行信息传输能够更好地利用定向天线的优势,提高网络传输性能,但是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节点在传输信息相互通信之前,需要自组织自配置完成邻节点发现,这就需要准确快速的邻节点发现方法。
目前,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执行邻节点发现主要分为两种方式:采用时间驱动邻节点发现和采用事件驱动邻节点发现。
采用时间驱动邻节点发现是指,节点在执行邻节点发现的过程中,依次在每个方向执行信息发射和接收,然后根据时间的变化调整邻节点发现的方向,直到所有方向均完成邻节点发现,这种时间驱动方式没有考虑邻节点发现的执行过程中一些方向邻节点发现速度快一些方向邻节点发现速度慢的现象,没有根据实时的邻节点发现情况判定节点在该方向的邻节点信息,仅仅靠时间的变化改变邻节点发现的方向,这就使得邻节点发现时间较长。例如,Yang Wang在论文"AdaptiveScan-based Asynchronous Neighbor Discovery in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directionalantennas,"(publish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Signal Processing(WCSP),201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Hangzhou,2013,pp.1-6.)中提出的邻居节点发现方法SBAN是一种典型的采用时间驱动邻节点发现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一个慢速发包机制和一个快速回复机制。这两个机制区分了发射节点和接收节点的行为,发射节点进行慢速发射,在一个方向上发送hello信息,然后在同样的方向等待一定时隙接收ack信息,直到时间结束转到下个方向执行相同的操作;接收节点进行快速扫描,天线在整个360°方向扫描hello信息,扫描结束后节点在接收到hello信息的方向上回复ack,完成邻节点发现。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仅仅靠时间变化改变邻节点发现的方向,不是根据一定的事件触发节点的方向变化,这就使得邻节点发现时间较长。
采用事件驱动邻节点发现是指,节点在执行邻节点发现的过程中,在选择一个方向后,首先根据相应的事件判断该方向已经发现的邻节点情况,如果该方向发现的邻节点情况能满足通信,就驱动节点转向下个方向执行邻节点发现,本方向不再执行邻节点发现,这种方式不需要依次在每个方向执行信息发射和接收。事件驱动方式充分考虑邻节点发现过程中一些方向发现速度快一些方向发现速度慢的现象,能够根据实时的邻节点发现情况判定节点在该方向的邻节点情况,这就有效地降低了邻节点发现时间。例如,Mir,Z.H等人在论文"Continuous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 in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withSectored-Antennas,"(published in Advanced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Applications(AINA),2015IEEE 2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Gwangiu,2015,pp.54-61.)中提出的NDSA是一个采用事件驱动邻节点发现的方法。NDSA将信道接入时间分成一个个超帧CYCLE,这个帧包括三个状态部分:LISTEN,TRANSMIT,SLEEP。节点进行邻节点发现时,可以在CYCLE过程的三个状态间任意切换。在LISTEN状态时,节点全向接收hello信息;在TRANSMIT状态时,节点在各个方向广播hello信息,同时在传输之前先监听信道以避免冲突;在SLEEP状态时,节点维持sleep,节约能量。节点在每个CYCLE开始根据实际的信道冲突反馈情况独立的决定各个状态的执行以及各状态的执行时间,最后根据CYCLE中节点处于SLEEP状态的时间长度来判定是否邻节点发现结束。该方法在执行时根据信道和邻节点的反馈来改变各状态持续时间,提高邻节点发现的收敛速度。但是该方法没有深入节点每个方向的邻节点反馈情况,只考虑了整个360°方向的邻节点发现情况,反馈信息不全面,按照事件驱动节点完成邻节点发现的目的实现不够完全,仍没有有效的降低节点完成邻节点发现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通过改进节点执行邻节点发现时扫描方向的选择条件和邻节点发现完成的判断条件,同时加入根据每个方向实时的邻节点发现数量情况改变该方向信息传输功率和状态选择概率的策略,用于解决现有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中存在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思路是:在每个节点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发射hello信息或者接收hello信息之前,先判断该方向的邻节点发现情况,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在该方向执行邻节点发现以及是否需要增大信息传输功率来提高该方向发现邻节点的概率;每个节点执行邻节点发现前,选择先发射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或者先接收信息后发射信息模式;每个节点在传输hello信息时通过一定的概率选择实际的发送状态或者sleep状态;每个节点接收到hello信息后,根据该hello信息中携带的邻节点信息更新本节点的邻节点信息表,记录相应的邻节点信息;每个节点根据接收到的邻节点数量情况增大或者减小不同方向的信息传输功率和状态选择概率。
根据上述技术思路,实现本发明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1:向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导入网络范围和在此范围内的节点总数,并设定每个节点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邻节点表和每个节点的初始扫描方向序列,初始状态选择概率P2,其中所述设定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均为0;
步骤2:每个节点根据所导入的网络范围和在此范围内的节点总数,计算其各方向上可能的邻节点数量m;
步骤3:每个节点根据所述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判断是否所有方向邻节点发现结束,若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均等于1,邻节点发现结束,否则,执行步骤4;
步骤4:每个节点根据所述的初始扫描方向序列,选择进行邻节点发现的一个方向;
步骤5:每个节点根据其选择的方向上的find_finished值,判断该方向邻节点发现是否结束,若find_finished值等于1,该方向邻节点发现结束,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6;
步骤6:对每个节点设置两种邻节点发现的模式,按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6a:设置自组织网络节点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
步骤6b:设置自组织网络节点先接收信息后传输信息模式;
步骤6c:设置模式选择概率P1;
步骤7:每个节点利用rand函数随机生成(0,1)的数值K1,并比较该数值K1与所述模式选择概率P1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执行邻节点发现的模式,若K1≤P1,则选择所述的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执行步骤8,否则选择先接收信息后传输信息模式,执行步骤12;
步骤8:每个节点利用rand函数随机生成(0,1)的数值K2,并比较数值K2和所述状态选择概率P2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执行状态,若K2≤P2,执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9:每个节点设置hello信息,同时在其所选择的方向上发送2×m个hello信息,执行步骤11;
步骤10:每个节点在其所选择的方向上sleep;
步骤11:每个节点查看其所处的模式是否是所述的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若是,执行步骤12,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12:每个节点在其所选择的方向接收hello信息,并判断是否接收到hello信息,若接收到,执行步骤13,否则执行步骤18;
步骤13:每个节点根据接收到的hello信息中的节点ID号,判断该hello信息是否是新的邻节点发送的,同时,每个节点根据接收到的hello信息中的邻节点信息表,判断该邻节点表中是否包含本节点ID号,若同时满足,执行步骤14,否则执行步骤17;
步骤14:每个节点将其所选择的方向的邻节点数量加一;
步骤15:每个节点判断其所选择的方向邻节点数量加一的值是否等于m,若等于,执行步骤16,否则执行步骤17;
步骤16:每个节点改变其所选择的方向上的find_finished值为1;
步骤17:每个节点根据接收到的hello信息更新邻节点表,同时记录接收到的hello信息中包含的节点ID号和波束方向信息,执行步骤19;
步骤18:对每个节点的信息发射功率值增加功率变化步长PW值,得到更大的信息发射功率值,同时对所述的状态选择概率P2增加0.1,得到更大的状态选择概率P2值;
步骤19:每个节点查看其所处的模式是否是所述的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若是,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由于本发明在节点执行邻节点发现的方向选择之后,加入判断该方向已经发现的邻节点是否满足该方向通信需求情况的步骤,并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需执行该方向的邻节点发现,与现有技术中节点在选择方向后立即在该方向执行邻节点发现相比,有效的降低了邻节点发现时间,提高了邻节点发现效率。
第二,由于本发明在节点执行完成每个方向的邻节点发现时,加入根据该方向发现的邻节点数量情况判断下一次在该方向执行邻节点发现时是否需要增大信息传输功率,以便下一次在该方向执行邻节点发现能够发现离本节点更远距离的邻节点,与现有技术中使用固定的信息传输功率执行下一次的邻节点发现相比,提高了邻节点发现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邻节点发现效率。
第三,由于本发明在执行的过程中,不需要节点间的握手,不需要节点回复确认信息,节点将对邻节点的确认信息包含在发送的hello信息中,整个执行过程只有hello信息的发送,与现有技术中使用多种类型的信息确认hello信息接收情况相比,减少了信息类型,避免了传输多种类型信息引起的信息混乱和接收节点处理复杂的问题,执行邻节点发现简单高效。
第四,由于本发明通过在节点发送hello信息之前加入执行状态选择的步骤,节点在开始执行邻节点发现时,以初始状态选择概率选择发送或者sleep状态,随着发现的邻节点数量的变化,节点增大或减小该状态选择概率,改变节点处于发送或者sleep状态的概率,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不区分节点状态或者区分节点状态但不改变状态选择概率相比,可以进一步避免信息冲突,节约节点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执行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两种邻节点发现的模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hello信息的内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
步骤1:向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导入网络范围和在此范围内的节点总数,并设定每个节点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邻节点表和每个节点的初始扫描方向序列,初始状态选择概率P2,其中所述设定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均为0。
网络范围和节点总数用来表示该网络的基本属性情况。每个节点在各个方向设置find_finished值和邻节点表,表示每个方向在每个方向的邻节点发现情况,find_finished值表示每个方向邻节点发现的结束情况,邻节点表表示每个方向已经发现的邻节点信息。每个节点设置初始扫描序列,表示节点进行邻节点发现的初始方向变化,这里设置为顺时针变化序列,说明邻节点发现的方向变化为顺时针变化。
步骤2:每个节点根据所导入的网络范围和在此范围内的节点总数,计算其各方向上可能的邻节点数量m。
此处利用步骤1中向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节点输入的网络的范围大小和节点总数,计算出每个节点在每个方向可能的邻节点数量m,邻节点数量m表示每个方向的邻节点度。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节点通信范围是节点的一个通信属性,表示节点能够传输信息和接收信息的范围,切换天线波瓣数是该切换天线的一个属性,表示切换天线的波瓣个数,这两个数值属于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每个节点执行邻节点发现之前设定的属性值。
步骤3:每个节点根据所述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判断是否所有方向邻节点发现结束,若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均等于1,邻节点发现结束,否则,执行步骤4。
本发明中使用find_finished值标识节点在各方向邻节点发现情况,如果节点在某个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为1,表示该方向邻节点发现结束,节点下一次执行邻节点发现可以不在该方向进行,如果节点各方向find_finished值均为1,表示节点邻节点发现结束,可以进行邻节点维护,如果节点还有一些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为0,表示节点没有完成邻节点发现过程,还需继续执行邻节点发现。
步骤4:每个节点根据所述的初始扫描方向序列,选择进行邻节点发现的一个方向。
步骤5:每个节点根据其选择的方向上的find_finished值,判断该方向邻节点发现是否结束,若find_finished值等于1,该方向邻节点发现结束,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6。
若节点的该方向find_finished值为1,表示节点在该方向发现的邻节点能够满足该方向的通信需求,不需要继续在该方向执行邻节点发现,可以重新选择一个执行邻节点发现的方向,节点在执行该方向邻节点发现前执行这个判断能够有效降低邻节点发现的时间。
步骤6:对每个节点设置两种邻节点发现的模式,按如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设置自组织网络节点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如图3(a)所示;
第二步:设置自组织网络节点先接收信息后传输信息模式,如图3(b)所示;
第三步:设置模式选择概率P1。
这里设置选择概率P1值为0.5,节点以相同的概率选择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或者先接收信息后传输信息模式,每个节点区分两种信息传输模式可以提高节点成功接收到信息的概率,能够有效地提高信息传输成功的概率,同时提高邻节点发现概率。
步骤7:每个节点利用rand函数随机生成(0,1)的数值K1,并比较该数值K1与所述模式选择概率P1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执行邻节点发现的模式,若K1≤P1,则选择所述的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执行步骤8,否则选择先接收信息后传输信息模式,执行步骤12。
步骤8:每个节点利用rand函数随机生成(0,1)的数值K2,并比较数值K2和所述状态选择概率P2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执行状态,若K2≤P2,执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10。
设置概率P2值初始值为0.8,随着邻节点发现的执行,节点根据在每个方向发现的邻节点的数量情况调整概率P2值的大小,使得节点处于发送hello信息的概率和处于sleep状态的概率实时变化。如果节点在本方向找到的邻节点数量较少或者没有找到邻节点,则增大概率P2值,提高本方向发送hello信息的概率,如果节点在本方向找到的邻节点数量能够满足通信需要,则减小概率P2值,降低本方向发送hello信息的概率。节点在每个方向实时调整状态选择的概率,能够增大邻节点发现概率,同时节约节点能量。
步骤9:每个节点设置hello信息,同时在其所选择的方向上发送2×m个hello信息,执行步骤11。
Hello信息的具体内容如图4所示。
步骤10:每个节点在其所选择的方向上sleep。
节点在该方向sleep的时间等于2×m个hello信息传输的时间长度。Sleep表示节点在该方向既不执行信息传输也不执行信息接收,节点选择在该方向sleep,既能节省节点的能量,又能有效的降低hello信息在接收节点处的冲突碰撞,提高hello信息正确接收的概率,进一步提高邻节点发现效率。
步骤11:每个节点查看其所处的模式是否是所述的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若是,执行步骤12,否则执行步骤3。
节点在发送完成hello信息后,执行判断其所处的模式是否是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是由于节点在执行邻节点发现的过程中信息发送和信息接收的先后顺序不同,而每种模式只执行一次信息发送和一次信息接收,如果节点所处的模式是先接收信息后发射信息模式,那么节点完成发送信息后,不再执行信息接收,如果节点所处的模式是先发射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那么节点完成发送信息后,还需执行信息接收。
步骤12:每个节点在其所选择的方向接收hello信息,并判断是否能够接收到hello信息,若接收到,执行步骤13,否则执行步骤18。
节点在所选择的方向接收hello信息的时间为2×m个hello信息传输的时间长度。由于邻节点信息的不确定性,节点在所选择的方向执行接收hello信息时,可能不会接收到任何信息,所以节点执行步骤18增大信息传输功率,有效的增加信息传输范围,增大邻节点发现概率。
步骤13:每个节点根据接收到的hello信息中的节点ID号,判断该hello信息是否是新的邻节点发送的,同时,每个节点根据接收到的hello信息中的邻节点信息表,判断该邻节点表中是否包含本节点ID号,若同时满足,执行步骤14,否则执行步骤17。
每个节点接收到hello信息时,查看该hello信息中的节点ID号,是否存在于本节点相应方向的邻节点表中,如果不存在,说明本节点还没有发现发送该hello信息的节点,本节点需要记录该hello信息携带的节点信息,如果存在,说明该hello信息不是本节点的新的邻节点发送的,也就是说本节点在接收到该hello信息之前已经发现该hello信息携带的节点。
同时节点查看hello信息中的邻节点信息表中是否包含本节点ID号,如果包含,说明发射该hello信息的节点已经发现本节点,如果不包含,说明发射该hello信息的节点没有发现本节点,本节点还需发射hello信息以便该节点能够发现自己。若这两个判断同时满足,说明本节点和发射该hello信息的节点已经相互发现,本节点将设置该方向邻节点数量加一。
步骤14:每个节点将其所选择的方向邻节点数量加一。
步骤15:每个节点判断其所选择的方向邻节点数量加一的值是否等于m,若等于,执行步骤16,否则执行步骤17。
每个节点在一个方向上的邻节点数量等于m时,表示节点在该方向的邻节点发现完成,节点下一次执行邻节点发现时不需要在该方向执行,能够有效地降低邻节点发现时间。
步骤16:每个节点改变其所选择的方向上的find_finished值为1。
步骤17:每个节点根据接收到的hello信息更新邻节点表,同时记录接收到的hello信息中包含的节点ID号和波束方向信息,执行步骤19。
每个节点将接收到的hello信息中所包含的发送该hello信息的邻节点的ID号和邻节点发送该hello信息的波束方向记录在本节点的相应方向的邻节点表中。
步骤18:对每个节点的信息发射功率值增加功率变化步长PW值,得到更大的信息发射功率值,同时对所述的状态选择概率P2增加0.1,得到更大的状态选择概率P2值。
节点在该方向没有接收到hello信息,则按照功率变化步长PW值增大该方向的信息传输功率,使得节点增大发射和接收信息的范围,保证下一次接收到hello信息,功率变化步长PW值根据网络规模和通信需要来设置。
节点增大状态选择概率,能够增加节点处于发送状态的概率,增加hello信息发送和成功接收的可能性,同时,如果节点没有增大状态选择概率P2,则节点更多的处于sleep状态,能够节省节点能量,状态选择概率P2的初始值在步骤1中根据网络规模和通信需要来设置。
步骤19:每个节点查看其所处的模式是否是所述的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若是,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8。
节点在完成接收hello信息后,执行判断其所处的模式是否是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是由于节点在执行邻节点发现的过程中信息发送和信息接收的先后顺序不同,而每种模式只执行一次信息发送和一次信息接收,如果节点所处的模式是先接收信息后发射信息模式,那么节点完成接收信息后,还需执行信息发送,如果节点所处的模式是先发射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那么节点完成接收信息后,不再执行信息发送。
参照图2:
图2描述的是节点执行邻节点发现和信息传输的过程,无线自组织网络的邻节点发现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由于网络中节点的位置变化等原因,导致已经发现的邻节点信息发生变化,所以需要持续的执行邻节点发现过程。在节点完成邻节点发现的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进行资源预约,信息冲突避免,数据信息传输等功能,所以设置混合区和业务区以便后面节点进行通信。
参照图3:
图3(a)描述的是节点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表示节点在执行邻节点发现的一个方向执行先传输hello信息后接收hello信息。
图3(b)描述的是节点先接收信息后传输信息模式,表示节点在执行邻节点发现的一个方向执行先接收hello信息后传输hello信息。
参照图4:
图4中具体说明hello信息中所包含的内容,其中包括节点ID号,节点选择的发射方向,节点在所选择的方向的邻节点表。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基于本发明思想的修正和改变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导入网络范围和在此范围内的节点总数,并设定每个节点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邻节点表和每个节点的初始扫描方向序列,初始状态选择概率P2,其中所述设定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均为0;
(2)每个节点根据所导入的网络范围和在此范围内的节点总数,计算其各方向上可能的邻节点数量m;
(3)每个节点根据所述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判断是否所有方向邻节点发现结束,若各方向的find_finished值均等于1,邻节点发现结束,否则,执行步骤(4);
(4)每个节点根据所述的初始扫描方向序列,选择进行邻节点发现的一个方向;
(5)每个节点根据其选择的方向上的find_finished值,判断该方向邻节点发现是否结束,若find_finished值等于1,该方向邻节点发现结束,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6);
(6)对每个节点设置两种邻节点发现的模式,按如下步骤实现:
(6a)设置自组织网络节点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
(6b)设置自组织网络节点先接收信息后传输信息模式;
(6c)设置模式选择概率P1;
(7)每个节点利用rand函数随机生成(0,1)的数值K1,并比较该数值K1与所述模式选择概率P1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执行邻节点发现的模式,若K1≤P1,则选择所述的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执行步骤(8),否则选择先接收信息后传输信息模式,执行步骤(12);
(8)每个节点利用rand函数随机生成(0,1)的数值K2,并比较数值K2和所述状态选择概率P2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执行状态,若K2≤P2,执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10);
(9)每个节点设置hello信息,同时在其所选择的方向上发送2×m个hello信息,执行步骤(11);
(10)每个节点在其所选择的方向上sleep;
(11)每个节点查看其所处的模式是否是所述的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若是,执行步骤(12),否则执行步骤(3);
(12)每个节点在其所选择的方向接收hello信息,并判断是否接收到hello信息,若接收到,执行步骤(13),否则执行步骤(18);
(13)每个节点根据接收到的hello信息中的节点ID号,判断该hello信息是否是新的邻节点发送的,同时,每个节点根据接收到的hello信息中的邻节点表,判断该邻节点表中是否包含本节点ID号,若同时满足,执行步骤(14),否则执行步骤(17);
(14)每个节点将其所选择的方向的邻节点数量加一;
(15)每个节点判断其所选择的方向邻节点数量加一的值是否等于m,若等于,执行步骤(16),否则执行步骤(17);
(16)每个节点改变其所选择的方向上的find_finished值为1;
(17)每个节点根据接收到的hello信息更新邻节点表,同时记录接收到的hello信息中包含的节点ID号和波束方向信息,执行步骤(19);
(18)对每个节点的信息发射功率值增加功率变化步长PW值,得到更大的信息发射功率值,同时对所述的状态选择概率P2增加0.1,得到更大的状态选择概率P2值;
(19)每个节点查看其所处的模式是否是所述的先传输信息后接收信息模式,若是,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find_finished值,是指用于标识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各方向邻节点数量满足通信需求情况的信息,每个方向均设置find_finished值,其取值为0或1,0代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某方向邻节点数量不能够满足通信需求,1代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某方向邻节点数量能够满足通信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8)所述的对每个节点的信息发射功率值增加功率变化步长PW值,是指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在信息发射功率的基础上增加功率变化步长PW值,可用于增大每个节点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范围,其中步长PW的值根据网络规模和通信需要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的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执行邻节点发现的模式,是指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比较K1值和P1值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执行邻节点发现的模式,用于避免hello信息的冲突,提高hello信息在接收节点处正确接收的概率,其中P1=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所述的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执行状态,是指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在传输hello信息之前比较K2值和P2值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执行状态,用于降低节点实际的信息发送概率,避免hello信息在接收节点处的冲突,同时节约节点能量。
CN201610177121.2A 2016-03-25 2016-03-25 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Active CN105873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7121.2A CN105873007B (zh) 2016-03-25 2016-03-25 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7121.2A CN105873007B (zh) 2016-03-25 2016-03-25 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007A true CN105873007A (zh) 2016-08-17
CN105873007B CN105873007B (zh) 2019-02-19

Family

ID=56625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7121.2A Active CN105873007B (zh) 2016-03-25 2016-03-25 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300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6567A (zh) * 2016-12-29 2017-05-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概率优化的定向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11147122A (zh) * 2019-12-16 2020-05-12 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空飞行目标的自适应发现方法
CN113596760A (zh) * 2021-07-05 2021-11-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15052281A (zh) * 2022-03-28 2022-09-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自适应节点密度的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15052280A (zh) * 2022-03-28 2022-09-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9731A (zh) * 2014-11-10 2015-03-2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波束成形天线的邻居节点发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9731A (zh) * 2014-11-10 2015-03-2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波束成形天线的邻居节点发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扬: "Ad Hoc网络性能分析及路由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王洋: "基于定向天线的无线Ad Hoc网络协议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6567A (zh) * 2016-12-29 2017-05-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概率优化的定向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06686567B (zh) * 2016-12-29 2019-10-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概率优化的定向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11147122A (zh) * 2019-12-16 2020-05-12 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空飞行目标的自适应发现方法
CN111147122B (zh) * 2019-12-16 2022-02-01 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空飞行目标的自适应发现方法
CN113596760A (zh) * 2021-07-05 2021-11-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13596760B (zh) * 2021-07-05 2023-11-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15052281A (zh) * 2022-03-28 2022-09-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自适应节点密度的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15052280A (zh) * 2022-03-28 2022-09-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15052280B (zh) * 2022-03-28 2023-08-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15052281B (zh) * 2022-03-28 2023-08-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自适应节点密度的邻节点发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007B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3007A (zh) 可切换波束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Salonidis et al. Proximity awareness and fast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Bluetooth
CN100576826C (zh) 一种基于信号连接强度的车载Ad hoc网络分簇方法
CN103069891B (zh) 用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功率节省的装置和方法
CN109660958A (zh) 一种电力抄表***的组网方法及抄表方法
CN109547351B (zh) Ad Hoc网络中基于Q学习和信任模型的路由方法
CN102355406B (zh) 车载自组网中基于节点密度分布的自适应数据分发方法
CN101394356B (zh) 无线自组织网的路由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5430662B (zh) 一种微功率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方法
US745055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beacon transmission starting poi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39073B (zh) 一种基于Ad Hoc网络形式的认知路由方法
CN101208908B (zh) 进行移动节点的切换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网络***
CN106686567B (zh) 基于概率优化的定向自组织网络邻节点发现方法
CN106034322A (zh) 一种移动自组网中基于链路质量的路由切换方法
CN103002525A (zh) 一种基于定向天线的Ad Hoc网络异步邻居节点扫描方法
CN108834100A (zh) 一种高效的广播路由方法
CN114051228B (zh) 用于定向天线自组织网络的智能邻居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1765178A (zh) 一种用于无线mesh网络的多径路由的通讯方法
CN101267401A (zh) 一种结合aodv协议的混合式拓扑控制方法
CN110519745B (zh) 基于周期长度的最大公约数的邻居发现方法
CN106686680A (zh) 一种用于车联网的路由优化***及方法
CN105049347A (zh) 一种基于社会网络任务分发模型的dtn路由方法
CN103560966A (zh) 基于网络编码和复制的机会网络混合路由方法
CN106231641A (zh) 一种基于4g和dsrc技术的异构网络垂直切换判决方法
CN101355506B (zh) 一种Ad Hoc网络多路径路由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