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2048B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2048B
CN105872048B CN201610192753.6A CN201610192753A CN105872048B CN 105872048 B CN105872048 B CN 105872048B CN 201610192753 A CN201610192753 A CN 201610192753A CN 105872048 B CN105872048 B CN 105872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load
target server
auxiliary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27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2048A (zh
Inventor
李光辉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927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20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2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2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2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2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集群,所述服务器集群中包括多个服务器;对于任意一个服务器,将其作为目标服务器,实时监测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超过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设置负载均衡模块,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相对应;应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添加辅助服务器的方式,对原有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担,解决了主机超负荷运行,处理速度慢,降低用户访问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载均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可以应用终端设备在互联网中访问对应的服务器,以实现数据的搜索,网页浏览,购物,视频观看等多种功能。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当用户对其对应的主机发起过多请求,超出主机的负载能力时,主机会超负荷运行,处理速度会变慢,降低了用户的访问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在主机超出负载能力时,为主机分配相应的辅助服务器,帮助主机进行负载处理,提升用户的访问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以保证上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实现及应用。
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集群,所述服务器集群中包括多个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监测目标服务器的负载,所述目标服务器为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
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超过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设置负载均衡模块,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相对应;
应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低于第二预设负载阈值时,关闭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并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关闭后,关闭所述辅助服务器。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为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当前负载,及所述第一预设负载阈值,在所述服务器集群中查找空闲服务器;
将查找到的空闲服务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相关联,作为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辅助服务器。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应用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包括:
更新网络地址转换Nat表,将目标服务器的端口地址转移给所述负载均衡模块;
指示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通过所述端口地址接收到的负载,按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的负载容量,分别分配给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将所述辅助服务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相关联,以使所述辅助服务器能够将处理的负载反馈至所述客户端。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当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负载为非业务请求负载时,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所述非业务请求负载直接分配给所述目标服务器。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在关闭所述辅助服务器后,将分配给所述辅助服务器的负载重新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进行处理。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应用于服务器集群,所述服务器集群中包括多个服务器;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实时监测目标服务器的负载,所述目标服务器为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超过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设置负载均衡模块,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相对应;应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
上述的设备,优选的,所述处理器包括:
关闭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低于第二预设负载阈值时,关闭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并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关闭后,关闭所述辅助服务器。
上述的设备,优选的,所述处理器包括:
更新单元,用于对网络地址转换Nat表进行更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集群,所述服务器集群中包括多个服务器;对于任意一个服务器,将其作为目标服务器,实时监测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超过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设置负载均衡模块,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相对应;应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添加辅助服务器的方式,对原有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担,解决了主机超负荷运行,处理速度慢,降低用户访问效率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流程图;
图3~图4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又一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详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装置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装置、包括以上任何装置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参考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集群,所述服务器集群中包括多个服务器;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应用在客户端的处理器,也可以为应用在服务器端的处理器;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实时监测目标服务器的负载,所述目标服务器为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针对服务器集群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当某一个服务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对该服务器的负载进行监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所述目标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测,进而监测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
步骤S102: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超过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设置负载均衡模块,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相对应。
其中,所述服务器集群中,对于任意一个服务器都有其自身的负载上限,每个服务器的负载上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将服务器的负载上限作为其第一预设负载阈值,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如数据交互量超过其自身的负载上限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为目标服务器及辅助服务器设置负载均衡模块,对负载进行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辅助服务器可以为一个服务器实现,也可以为多个服务器实现,而所述目标服务器与其对应的辅助服务器对应一个负载均衡模块。
其中,本实施例在设置所述负载均衡模块时,具体可以包括有:配置所述辅助服务器及所述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及端口地址等数据。
步骤S103:应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原本针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重新分配,并分配给所述目标服务器及其对应的辅助服务器进行工程承载,由此,将所述目标服务器上的部分负载由所述辅助服务器承担,进而减轻所述目标服务器上的负载负担。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集群,所述服务器集群中包括多个服务器;对于任意一个服务器,将其作为目标服务器,实时监测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超过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设置负载均衡模块,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相对应;应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添加辅助服务器的方式,对原有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担,解决了主机超负荷运行,处理速度慢,降低用户访问效率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流程图,其中,本实施例中,在图1的基础上,在所述步骤S103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4:当监测到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低于第二预设负载阈值时,关闭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并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关闭后,关闭所述辅助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负载阈值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设置所述目标服务器进行通畅运行的负载值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等作为所述第二预设负载阈值,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低于所述第二预设负载阈值时,说明所述目标服务器能够轻松负担当前的负载或者能够轻松负担当前负载的两倍或三倍等的负载,由此,本实施例可以停止负载均衡方案,即关闭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及所述辅助服务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关闭所述辅助服务器后,将分配给所述辅助服务器的负载重新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进行处理,也就是说,所述辅助服务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上的所有负载都会由所述目标服务器承担,而由前述中可知,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低于所述第二预设负载阈值,相应的,整体负载低于所述目标服务器通畅运行的负载值,因此,此时的目标服务器能够在承担所有的负载的情况下通畅运行。
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在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如图3中所示:
步骤S201:依据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当前负载,及所述第一预设负载阈值,在所述服务器集群中查找空闲服务器。
其中,所述空闲服务器可以理解为:没有进行任务运行具有0负载的服务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分析所述当前负载,以确定保证所述目标服务器能够通畅运行的情况下(即其实时负载为所述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所需要的辅助服务器的个数N,之后,在所述服务器集群中查找N个空闲服务器,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步骤S20:2:将查找到的空闲服务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相关联,作为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辅助服务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查找到的空闲服务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之间的IP地址映射关系或者ID名称的映射关系,实现两者的关联。
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在利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如图4中所示:
步骤S301:更新网络地址转换Nat表,将目标服务器的端口地址转移给所述负载均衡模块。
例如,本实施例中更新Nat表中,数据交互数据的路径地址为:由所述负载均衡模块通过端口地址接收,并转发至所述目标服务器或所述辅助服务器。
步骤S302:指示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通过所述端口地址接收到的负载,按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的负载容量,分别分配给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
例如,在所述辅助服务器为两个时,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所述负载分成三份,每一份负载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两个辅助服务器的负载容量相对应,之后,将这些负载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服务器上。
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将所述辅助服务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相关联,以使所述辅助服务器及所述目标服务器能够将其各自处理的负载均反馈至所述客户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负载可以理解为用户的业务请求负载或非业务请求负载。在所述负载为所述业务请求负载时,本实施例中通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所述负载分配给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由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承担所述负载;而当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负载为非业务请求负载时,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所述非业务请求负载直接分配给所述目标服务器,所述辅助服务器不对所述非业务请求负载进行处理。
如图5中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示例图。其中,本实施例中,通过监控模块对用户VM(目标服务器)进行监控,主要包括负载情况以及用户主要访问的业务端口,在用户通过Service的EIP对VM提供的Service进行访问时,Nat模块收到用户请求之后,将其转发到相应的VM上,而当监控模块发现VM负载较高时,将其上报给管理模块,管理模块为用户启动一个新的VM2(辅助服务器);同时管理模块启动为用户启动一个负载均衡模块,并进行相应的配置,如配置VM1、VM2的IP及端口等,最后管理模块还需要更新Nat表(Nat模块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如下:
EIP->VM1->if Port->LB
及Session表:
EIP:Port->LB:Port->VM1:Port
EIP:Port->LB:Port->VM2:Port
由此,使得发向VM1服务端口的网络包转发给负载均衡模块;同时VM1、VM2返回的网络包能正确返回给客户端,此时VM2对客户端不可见。
之后,当有新的用户请求到来时,Nat模块通过规则EIP-〉VM1-〉LB,将其转发给负载均衡模块,负载均衡模块按照一定的负载均衡策略将其转发给VM1和VM2;对于用户的非业务请求,如SSH,PING,还可以直接发送给VM1,不影响用户的使用。
当监控模块发现VM负载降低时,将其上报给管理模块;
管理模块判断是否可以关闭VM2,如果可以关闭,则更新Nat表,使访问EIP的网络包直接转发到VM1,同时关闭负载均衡模块,最后关闭VM2。
参考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应用于服务器集群,所述服务器集群中包括多个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所述处理器401用于实时监测目标服务器的负载,所述目标服务器为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超过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设置负载均衡模块,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相对应;应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401的具体实现方案可以参考前文中相应的描述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对服务器集群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将其作为目标服务器,实时监测该目标服务器的负载;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超过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设置负载均衡模块,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相对应;应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添加辅助服务器的方式,对原有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担,解决了主机超负荷运行,处理速度慢,降低用户访问效率的问题。
参考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详细示意图,所述处理器401还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关闭单元403,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低于第二预设负载阈值时,关闭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并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关闭后,关闭所述辅助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负载阈值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设置所述目标服务器进行通畅运行的负载值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等作为所述第二预设负载阈值,在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低于所述第二预设负载阈值时,说明所述目标服务器能够轻松负担当前的负载或者能够轻松负担当前负载的两倍或三倍等的负载,由此,本实施例可以停止负载均衡方案,即关闭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及所述辅助服务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关闭所述辅助服务器后,将分配给所述辅助服务器的负载重新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进行处理,也就是说,所述辅助服务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上的所有负载都会由所述目标服务器承担,而由前述中可知,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实时负载低于所述第二预设负载阈值,相应的,整体负载低于所述目标服务器通畅运行的负载值,因此,此时的目标服务器能够在承担所有的负载的情况下通畅运行。
更新单元404,用于对网络地址转换Nat表进行更新。
具体的,所述更新单元404对所述Nat表进行更新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在本实施例设置所述负载均衡模块,由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之后,更新Nat表,例如,本实施例中更新Nat表中,数据交互数据的路径地址为:由所述负载均衡模块通过端口地址接收,并转发至所述目标服务器或所述辅助服务器。
另一种,在本实施例关闭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并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关闭后,关闭所述辅助服务器之后,更新Nat表,例如,本实施例中对发生更新的Nat表进行恢复,数据交互数据的路径地址恢复到:由客户端直接到所述目标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集群,所述服务器集群中包括多个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地址转换Nat模块在接收到用户通过服务器集群的企业信息门户EIP对目标服务器提供的服务进行访问的请求之后,将所述请求转发到目标服务器上;
实时监测目标服务器的负载,所述目标服务器为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
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超过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设置负载均衡模块,配置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的IP及端口,更新Nat表,使得发向所述目标服务器服务端口的网络包转发给负载均衡模块,同时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所述辅助服务器返回的网络包能正确返回给客户端,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相对应;
当有新的用户请求到来时,Nat模块按照从企业信息门户EIP到目标服务器VM1,再到负载均衡模块LB的路径,将新的用户请求转发给负载均衡模块,应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当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负载为非业务请求负载时,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所述非业务请求负载直接分配给所述目标服务器;
当监测到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低于第二预设负载阈值时, 判断是否关闭辅助服务器,如果关闭,则更新Nat表,使访问EIP的网络包直接转发到目标服务器,同时关闭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并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关闭后,关闭辅助服务器;
所述为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当前负载,及所述第一预设负载阈值,在所述服务器集群中查找空闲服务器;
将查找到的空闲服务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相关联,作为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辅助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包括:
更新网络地址转换Nat表,将目标服务器的端口地址转移给所述负载均衡模块;
指示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通过所述端口地址接收到的负载,按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的负载容量,分别分配给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辅助服务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相关联,以使所述辅助服务器能够将处理的负载反馈至所述客户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负载为非业务请求负载时,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所述非业务请求负载直接分配给所述目标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关闭所述辅助服务器后,将分配给所述辅助服务器的负载重新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器进行处理。
6.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应用于服务器集群,所述服务器集群中包括多个服务器;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模块在接收到用户通过服务器集群的企业信息门户EIP对目标服务器提供的服务进行访问的请求之后,将所述请求转发到目标服务器上;实时监测目标服务器的负载,所述目标服务器为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当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超过其对应的第一预设负载阈值时,为所述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并设置负载均衡模块,配置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的IP及端口,更新Nat表,使得发向所述目标服务器服务端口的网络包转发给负载均衡模块,同时所述目标服务器以及所述辅助服务器返回的网络包能正确返回给客户端,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及所述辅助服务器相对应;当有新的用户请求到来时,Nat模块按照从企业信息门户EIP到目标服务器VM1,再到负载均衡模块LB的路径,将新的用户请求转发给负载均衡模块,应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配,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辅助服务器共同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处理,当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负载为非业务请求负载时,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将所述非业务请求负载直接分配给所述目标服务器;当监测到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负载低于第二预设负载阈值时, 判断是否关闭辅助服务器,如果关闭,则更新Nat表,使访问EIP的网络包直接转发到目标服务器,同时关闭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并在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关闭后,关闭辅助服务器;
所述处理器为目标服务器分配辅助服务器包括:
所述处理器依据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当前负载,及所述第一预设负载阈值,在所述服务器集群中查找空闲服务器;将查找到的空闲服务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相关联,作为所述目标服务器的辅助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
更新单元,用于对网络地址转换Nat表进行更新。
CN201610192753.6A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872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2753.6A CN105872048B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2753.6A CN105872048B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2048A CN105872048A (zh) 2016-08-17
CN105872048B true CN105872048B (zh) 2020-03-24

Family

ID=56626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2753.6A Active CN105872048B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20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3150B (zh) * 2016-12-23 2022-03-18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功能处理器
CN108551465B (zh) * 2018-03-09 2020-06-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并发数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62914A (zh) * 2018-04-17 2018-11-06 广东智媒云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架构的智能伸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79428A (zh) * 2022-04-07 2022-06-28 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nat规则上新增eip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2850A (zh) * 2009-06-19 2009-11-18 优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和***
CN101741885A (zh) * 2008-11-19 2010-06-16 珠海市西山居软件有限公司 分布式***及分布式***处理任务流的方法
CN103150241A (zh) * 2013-04-09 2013-06-12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多服务器状态监控管理***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4785B2 (en) * 2001-07-23 2005-09-13 Network Appliance, Inc. High-availability cluster virtual serve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885A (zh) * 2008-11-19 2010-06-16 珠海市西山居软件有限公司 分布式***及分布式***处理任务流的方法
CN101582850A (zh) * 2009-06-19 2009-11-18 优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和***
CN103150241A (zh) * 2013-04-09 2013-06-12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多服务器状态监控管理***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2048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678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ly responding to distributed network traffic
US10257115B2 (en) Cloud-based service resource provisioning based on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US9935920B2 (en) Virtualization gateway between virtualized and non-virtualized networks
US10693975B2 (en) Capacity scaling of network resources
US9588789B2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workloa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method
EP2815323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of clients to a service in a cluster environment
CN105872048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678805B2 (en) Location-based component deployment for composite applications
CN106559451B (zh) 用户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3533063A (zh) 一种可实现web应用资源动态扩展的方法及装置
EP3161669B1 (en) Memcached systems having local caches
CN111212134A (zh) 一种请求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边缘计算***和电子设备
WO2021164385A1 (zh) 物联网设备***的虚拟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00112510A1 (en) Redirecting data packets between overlay network and underlay network
CN106161283B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389811B2 (en) Clou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dynamic data flow decentralizing method thereof
US8898314B2 (en)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applications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9005071B (zh) 一种决策部署方法和调度设备
CN110958326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e et al. Compressed and shared swap to extend available memory in virtualized consumer electronics
US2020012792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load balancing over an overlay network
CN111835876B (zh) 网络地址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集群及存储介质
Mao et al. Live Migration Among CloudBased on MOOSE Address
KR20150040019A (ko) 클라우드 간 서비스 확장을 지원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Patel Consolidation in Cloud Environment Using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