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9579B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9579B
CN105869579B CN201610194659.4A CN201610194659A CN105869579B CN 105869579 B CN105869579 B CN 105869579B CN 201610194659 A CN201610194659 A CN 201610194659A CN 105869579 B CN105869579 B CN 105869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diffusion model
display area
preset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46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9579A (zh
Inventor
张玉欣
黄顺明
杨�嘉
吴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946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9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9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9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9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9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和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第一背光值;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各光扩散模型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根据所述光扩散模型和各第一背光值,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根据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调整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能够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增强用户的观看体验。

Description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像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通常由液晶面板和背光单元组成,背光单元发出恒定均匀的光传输给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再通过调整像素透光率来显示不同的图像。
由于液晶面板所显示的图像具有明暗变化,如果背光单元始终按照同等亮度发光的话,会因为液晶面板的漏光现象造成画面的饱和度和对比度降低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通过采用动态背光控制技术,将屏幕画面分为不同分区,根据不同分区输入图像的明暗特征对不同分区内背光单元的亮度进行调整,从而改善画面的动态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
在现有技术中动态背光控制技术采用的是固定的光扩散模型,即无论图像显示面积大小,均采用一个通用的光扩散模型对图像背光分区的亮度进行调整。图1为现有技术中图像的背光分区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采用的是3*3的光扩散模型,当显示小面积明亮图像时(即图像A),背光分区开启9个,而显示大面积明亮图像时(即图像B),开启的背光分区为25个,因此,图像A受9个背光分区的光扩散影响,而图像B则受25个背光分区的光扩散影响。即使在图像A和图像B的每个背光分区亮度相同,且图像A和图像B的平均灰度值也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背光分区间的光照扩散会使图像B的实际亮度高于图像A的实际亮度,实际情况中图像A的亮度也会比图像B的亮度低很多,这严重影响了图像的显示效果和用户的观看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图像显示面积影响图像显示亮度的问题,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和用户观看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和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第一背光值;
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根据所述光扩散模型和各第一背光值,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其中,所述第二背光值用于调整对应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和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第一背光值;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扩散模型和各第一背光值,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其中,所述第二背光值用于调整对应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和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第一背光值;
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根据所述光扩散模型和各第一背光值,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其中,所述第二背光值用于调整对应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显示终端,该显示终端,包括:
背光组件、液晶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8-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
其中,所述背光组件,用于为所述液晶面板提供光源,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装置与所述背光组件电性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判断目标图像显示面积的大小,获取与目标图像面积相适应的光扩散模型,并通过获取到的光扩散模型对目标图像的各背光分区的亮度进行调整,使得在显示小面积明亮图像时,不会因为图像的面积过小而致使图像的亮度过低,或者,在显示大面积明亮图像时,不会因为图像的面积过大而致使图像的显示亮度过高,从而提高了图像的显示效果,增强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图像的背光分区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获得的小面积明亮图像的背光分区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4的执行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确定光扩散模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确定光扩散模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确定光扩散模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又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或结构的装置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结构或步骤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或装置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结构。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示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配置在液晶显示设备(例如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或者平板电脑等等)中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和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第一背光值。
本实施例中,输入图像信号可以是如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液晶显示器的输入图像信号,该输入图像信号包括RGB格式的图像数据。目标图像为输入图像中包含的高亮封闭区域图像,示例的,如图1中图像A和图像B,一帧输入图像中可包含多个。目标图像可以是根据预设的选择策略进行确定的,该选择策略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自行设定的。显示面积为目标图像对应的所有背光分区的总面积,或者该目标图像的边界像素确定的显示面积。
在获得输入图像信号后,背光亮度调整装置根据输入图像信号,为每个待显示的图像划分若干个虚拟分区,其中每个虚拟分区对应一个背光分区。由于每个背光分区的面积在划分背光分区时已经设定,因此,将单个背光分区的面积与目标图像对应的虚拟分区的个数(即目标图像对应的背光分区的个数)做乘积运算,即可获得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输入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背光值(即第一背光值)的获取算法与现有技术类似,举例来说,在获得RGB格式的输入图像信号后,按照预设的格式转换算法将RGB格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YCbCr格式的图像数据,并从YCbCr格式的图像数据中获取图像各像素点的亮度数据。在获得图像各像素点的亮度数据后,通过对图像上所有像素点的亮度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并根据统计计算的结果和图像的分区信息获得各背光分区的亮度数据。在获得各背光分区的亮度数据后,再根据各背光分区背光值的位宽,将各背光分区的亮度数据等比例的转换为各背光分区的背光值。其中,上述亮度数据的统计计算方法有多种,例如平均法、最大值法、最大值和平均值加权法等,这些方法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在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102、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由于每个背光分区的亮度要受到其周围背光分区的光扩散影响,当光扩散模型的光扩散范围较大时,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受到其他背光分区的影响就较大,各背光分区的实际亮度也就越大;反之,当光扩散模型的光扩散范围较小时,则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受到其他背光分区的影响就较小,各背光分区的亮度也就相对较暗。因此,可以根据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的不同,预先设置不同的光扩散模型,以适应图像亮度调节的需要。例如,当目标图像为一小面积明亮图像时,可以预设一个对应背光分区扩散较大的光扩散模型,以提高小面积明亮图像背光分区的光扩散,从而提高小面积明亮图像的亮度。当目标图像为较大面积明亮图像时,可以预设一个对应背光分区扩散较小的光扩散模型,以降低较大面积明亮图像背光分区的光扩散,减小较大面积明亮图像的亮度。
举例来说,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获得的小面积明亮图像的背光分区示意图,其中,图像A’(封闭的星形区域)为小面积明亮图像。其显示面积与图1中图像A的显示面积相同。如图3所示,由于图像A’为小面积明亮图像,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应该选择背光扩散范围较大的光扩散模型对图像A’的亮度进行处理。经过光扩散模型的处理后图像A’的光扩散范围为图3中5*5的矩形阴影区域,而图1中图像A的光扩散范围为3*3的矩形阴影区域,因而,相较于图像A,图像A’对应的各背光分区受到其他背光分区的光扩散影响较大,图像A’的亮度大于图像A的亮度。
步骤S103、根据所述光扩散模型和各第一背光值,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其中,所述第二背光值用于调整对应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具体的,每个背光分区受到其他背光分区的光扩散影响后,其实际背光值(即第二背光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i、j为光扩散模型的坐标,n、m、s、h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s大于等于n,h大于等于m,BL为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实际背光值,PSF为光扩散函数,x、y为背光分区内像素的坐标,BL(j,i)为坐标为(j,i)的背光分区的背光值(即第一背光值)。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2中所述的确定光扩散模型,实际上就是确定上述公式中s和h的值,即光扩散模型的光扩散范围。以图3中图像A’为例,在图像A’对应的光扩散模型中,s和h的值均为5,即图像A’对应的光扩散模型的光扩散范围为一个5*5的矩阵范围。相较于图1中光扩散范围为3*3矩阵的光扩散模型,光扩散范围为5*5矩阵范围的光扩散模型能够增大图像中各背光分区之间的光扩散影响,增强图像的亮度。
如图2b本发明实施例一还提供又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于图2a步骤之后,如图2b所示,具体还包括:
步骤S104、根据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调整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具体的,图4为图2b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4的执行方法示意图,如图4所示,步骤S104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1041、根据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计算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值。
此步骤的执行方法与现有技术中根据背光值计算亮度值的方法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1042、根据预设的分区映射关系,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分区坐标。
具体的,分区映射关系可以以分区映射关系列表的形式存在,该分区映射关系存储的是各背光分区与分区坐标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分区映射关系可以查找获得各背光分区的坐标位置。
步骤S1043、根据各背光分区对应的亮度值和分区坐标,生成控制信息。
具体的,本步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一
在查找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分区坐标后,根据查找获得的每个背光分区的分区坐标确定每个背光分区的占空比,再根据各背光分区对应的占空比和亮度值,生成控制信息。其中,根据分区坐标确定背光分区占空比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方式二
首先根据每个背光分区的亮度值,确定每个背光分区的电流值,再根据各背光分区对应的电流值和分区坐标,生成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控制相应区域上背光源中的电流,从而控制背光源的亮度。
步骤S1044、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调整各背光分区的亮度。
本实施例,通过判断目标图像显示面积的大小,获取与目标图像面积相适应的光扩散模型,并通过获取到的光扩散模型对目标图像的各背光分区的亮度进行调整,使得在显示小面积明亮图像时,不会因为图像的面积过小而致使图像的亮度过低,或者,在显示大面积明亮图像时,不会因为图像的面积过大而致使图像的显示亮度过高,从而提高了图像的显示效果,增强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确定光扩散模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图2a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根据显示面积确定光扩散模型的方法包括:
步骤S11、将所述显示面积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显示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S12,否则执行步骤S13。
针对现实情况中显示小面积明亮图像时,开启的背光分区较少,图像亮度较暗的问题,本实施例,预先设置一个图像面积阈值(即第一阈值),该阈值用于判断目标图像的面积是否属于小面积图像,例如当判断目标图像面积小于这一阈值时则确定该目标图像面积属于小面积图像。此阈值的设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具体设置的,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12、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中获取与所述第一阈值对应的光扩散模型,用于提高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具体的,针对小面积图像,本实施例预先设置一个背光分区光扩散较大的光扩散模型与之对应。当判断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为小面积图像时,则根据该光扩散模型扩大图像背光分区的扩散范围,从而增加背光分区之间的光扩散影响,提高每个背光分区的亮度。
步骤S13、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通用的光扩散模型。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除了为小面积图像设置单独的光扩散模型之外,还设置了一个通用的光扩散模型。与现有技术中固定光扩散模型类似的,当判断目标图像显示面积不是小面积图像时,则使用该通用的光扩散模型对图像的亮度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通过为小面积图像设置一个单独的光扩散模型,并通过该光扩散模型增加小面积图像背光分区的扩散区域,从而增加了小面积图像的亮度,提高了图像的显示效果和用户观看体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确定光扩散模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图2a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根据显示面积确定光扩散模型的方法包括:
步骤S21、将所述显示面积与预设的第二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显示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执行步骤S22,否则,执行步骤S23。
针对显示较大面积明亮图像时,开启的背光分区较多,图像的实际亮度较高的问题,本实施例,预先设置一个图像面积阈值(即第二阈值),该阈值用于判断目标图像的面积是否属于大面积图像,例如当判断目标图像面积大于这一阈值时则确定该图像面积属于较大面积图像。此阈值的设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具体设置的,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22、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与所述第二阈值对应的光扩散模型,用于降低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具体的,针对较大面积图像,本实施例预先设置一个背光分区光扩散较小的光扩散模型与之对应。当判断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为较大面积图像时,则根据该光扩散模型减小背光分区的扩散,从而减少背光分区之间的光扩散影响,降低每个背光分区的亮度。
步骤S23、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中获取通用的光扩散模型。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除了为较大面积图像设置单独的光扩散模型之外,还设置了一个通用的光扩散模型。与现有技术中固定光扩散模型类似的,当判断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不是较大面积图像时,则使用该通用的光扩散模型对图像的亮度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通过为较大面积图像设置一个单独的光扩散模型,通过该光扩散模型减小较大面积图像背光分区的扩散区域,从而降低了较大面积图像的亮度,提高了图像的显示效果和用户观看体验。
然而,上述图5虽然能够解决显示小面积图像时的亮度问题,但是对于显示面积较大的图像,其仍不能解决较大面积图像的亮度问题。同理的,图6所示实施例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五在上述图2a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以便同时解决小面积显示和较大面积显示中存在的问题。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确定光扩散模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图2a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根据显示面积确定光扩散模型的方法包括:
步骤S31、从各预设阈值范围中确定与所述显示面积匹配的阈值范围。
为了进一步细化对不同显示面积的图像亮度的调节,本实施例预先根据图像显示面积的大小,将图像的显示面积划分为多个不同的阈值范围,根据处于同一面积范围内的图像的亮度特性,为对应面积范围设置具有相应背光分区扩散范围的光扩散模型。从而根据与各面积范围对应的光扩散模型对具有不同显示面积的图像的亮度进行调整。其中,面积范围的划分,以及同一面积范围内图像的亮度特性,可以由现有的统计方法获得,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确定各阈值范围对应的光扩散模型后,可以将各阈值范围与各光扩散模型进行关联存储,以便后续对光扩散模型进行调用。
步骤S32、根据各预设阈值范围与光扩散模型的对应关系,从所述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与所述阈值范围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具体的,在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对应的阈值范围后,根据预先设置存储的各阈值范围与各光扩散模型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图像显示面积对应的光扩散模型,并从该光扩散模型的存储位置中获取该光扩散模型。
本实施例,通过将显示面积划分为多个阈值范围,并为每个阈值范围设置一个单独的光扩散模型,通过不同的光扩散模型对不同显示面积的图像的亮度进行调整,不但能够解决小面积明亮图像,图像亮度较低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较大面积明亮图像,图像亮度较高的问题。提高了图像的显示效果,增强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用于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和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第一背光值;
获取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第二确定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光扩散模型和各第一背光值,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其中,所述第二背光值用于调整对应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具体的,如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又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b该背光亮度调整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40,用于根据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调整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40,包括:
处理子模块401,用于根据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计算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402,用于根据预设的分区映射关系,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分区坐标;
生成子模块403,用于根据各背光分区对应的亮度值和分区坐标,生成控制信息;
执行子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调整各背光分区的亮度。
所述生成子模块403,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背光分区的分区坐标,确定每个背光分区的占空比;
根据每个背光分区占空比和亮度值,生成控制信息。
所述生成子模块403,具体还用于:
根据每个背光分区的亮度值,确定每个背光分区的电流值;
根据各背光分区对应的电流值和分区坐标,生成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能够用于执行如图2b所示的方法,其具体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图2b所示实施例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在图8a所示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获取模块20,包括:
第一比对子模块201,用于将所述显示面积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对比;
第二获取子模块202,用于当所述显示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与所述第一阈值对应的光扩散模型,用于提高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第二获取子模块202,还用于当所述显示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通用的光扩散模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能够用于执行如图5所示的方法,其具体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图5所示实施例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在图8a所示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获取模块20,包括
第二对比子模块203,用于将所述显示面积与预设的第二阈值进行对比;
第三获取子模块204,用于当所述显示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与所述第二阈值对应的光扩散模型,用于降低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204,还用于当所述显示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通用的光扩散模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能够用于执行如图6所示的方法,其具体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图6所示实施例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在图8a所示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获取模块20,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205,用于从各预设阈值范围中确定与所述显示面积匹配的阈值范围;
第一获取子模块206,根据各预设阈值范围与光扩散模型的对应关系,从所述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与所述阈值范围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能够用于执行如图7所示的方法,其具体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图7所示实施例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和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第一背光值;
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根据所述光扩散模型和各第一背光值,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其中,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用于调整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能够用于执行如图2a所示的方法,其具体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图2a所示实施例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如图13示,该终端包括背光组件、液晶面板以及实施例九中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
其中,所述背光组件,用于为所述液晶面板提供光源,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装置与所述背光组件电性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和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第一背光值;
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根据所述光扩散模型和各第一背光值,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其中,所述第二背光值用于调整对应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包括:
从各预设阈值范围中确定与所述显示面积匹配的阈值范围;
根据各预设阈值范围与光扩散模型的对应关系,从所述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与所述阈值范围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积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显示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与所述第一阈值对应的光扩散模型,用于提高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若所述显示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中获取通用的光扩散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积与预设的第二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显示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与所述第二阈值对应的光扩散模型,用于降低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若所述显示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通用的光扩散模型。
5.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和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第一背光值;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扩散模型和各第一背光值,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其中,所述第二背光值用于调整对应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从各预设阈值范围中确定与所述显示面积匹配的阈值范围;
第一获取子模块,根据各预设阈值范围与光扩散模型的对应关系,从所述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与所述阈值范围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比对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显示面积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对比;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中获取与所述第一阈值对应的光扩散模型,用于提高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第二获取子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显示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中获取通用的光扩散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对比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显示面积与预设的第二阈值进行对比;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中获取与所述第二阈值对应的光扩散模型,用于降低各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显示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从所述预设的光扩散模型中获取通用的光扩散模型。
9.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目标图像的显示面积和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各背光分区的第一背光值;
根据所述显示面积,从预设的光扩散模型集中获取对应的光扩散模型;
根据所述光扩散模型和各第一背光值,确定各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其中,所述背光分区的第二背光值用于调整对应所述背光分区的亮度。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组件、液晶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
其中,所述背光组件,用于为所述液晶面板提供光源,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装置与所述背光组件电性连接。
CN201610194659.4A 2016-03-30 2016-03-30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Active CN105869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4659.4A CN105869579B (zh) 2016-03-30 2016-03-30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4659.4A CN105869579B (zh) 2016-03-30 2016-03-30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9579A CN105869579A (zh) 2016-08-17
CN105869579B true CN105869579B (zh) 2019-01-29

Family

ID=56626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4659.4A Active CN105869579B (zh) 2016-03-30 2016-03-30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95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LU501037B1 (en) * 2021-12-17 2023-06-20 Barco Nv Local Dimming on Video Wall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1265B (zh) * 2016-11-02 2021-06-1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727582A (zh) * 2017-10-31 2019-05-0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屏的校正方法
CN108182912B (zh) * 2018-02-07 2020-07-1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648700B (zh) 2018-05-18 2020-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的动态调光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979401B (zh) 2019-05-06 2021-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驱动装置、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189715B (zh) * 2019-06-28 2022-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显示设备的显示的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2700751B (zh) * 2020-12-30 2022-08-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863451B (zh) * 2021-01-18 2022-04-1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背光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312A (zh) * 2010-03-12 2010-07-14 彩虹集团公司 Led动态背光的误差扩散调节方法
CN102625065A (zh) * 2012-04-20 2012-08-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电路***及背光动态控制引起亮度不一致的处理方法
CN103077684A (zh) * 2013-01-23 2013-05-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显示屏
CN105139809A (zh) * 2015-09-01 2015-12-0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亮度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9902B1 (ko) * 2006-08-17 2007-09-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밝기조정방법
JP6039307B2 (ja) * 2012-08-27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312A (zh) * 2010-03-12 2010-07-14 彩虹集团公司 Led动态背光的误差扩散调节方法
CN102625065A (zh) * 2012-04-20 2012-08-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电路***及背光动态控制引起亮度不一致的处理方法
CN103077684A (zh) * 2013-01-23 2013-05-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显示屏
CN105139809A (zh) * 2015-09-01 2015-12-0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亮度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LU501037B1 (en) * 2021-12-17 2023-06-20 Barco Nv Local Dimming on Video Walls
WO2023111352A1 (en) * 2021-12-17 2023-06-22 Barco Nv Local dimming on video wal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9579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9579B (zh)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CN107170424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748467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658877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7680542B (zh) 一种分区背光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1777310B (zh) 一种动态背光控制方法
US8917293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979401B (zh) 驱动方法、驱动装置、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30094077A1 (en) Backlight adjust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adjus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493814B (zh) 画面补偿方法、装置、显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3384B (zh)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256076A (zh) 边缘像素显示方法、***、存储设备和显示装置
US10650758B2 (en) Multi zone backlight controll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US1114526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CN104751807A (zh) 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9101005A1 (zh) 像素补偿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2927654B (zh)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633808A (zh) 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及亮度调节装置
JP2016184058A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WO2017185957A1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1281733A (zh) 液晶显示方法
CN107808642B (zh) 背光驱动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410813B (zh) 一种触控白板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164385B (zh) 一种背光源亮度的调节方法
CN104240650B (zh) 一种宽银幕电影显示模式下背光源亮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