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9529A -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9529A
CN105809529A CN201610137752.1A CN201610137752A CN105809529A CN 105809529 A CN105809529 A CN 105809529A CN 201610137752 A CN201610137752 A CN 201610137752A CN 105809529 A CN105809529 A CN 105809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st
equipment
secondary device
value
life 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77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文伟
李金�
胡荣
张喜铭
罗会洪
黄颖琪
张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377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95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9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95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12Accounting
    • G06Q40/125Finance or payrol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结合实际变电站的财务科目及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将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形成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结构图;确定哪些阶段成本需要进行分摊;对于需要分摊的成本项设计相应的分摊方法,将具有捆绑性的成本分摊到所要研究的具体二次设备单体,并归集得到该设备各成本项的成本。本发明结合实际变电站的财务流程及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将二次设备各阶段成本逐步细分,且分别对二次设备各成本的来源进行了说明,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二次设备资产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LCC(LifeCycleCost,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电力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电力***逐渐将经济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电力行业在二次设备招标采购及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初始投入成本而轻后期投入成本的现象。事实上,在二次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总成本中,运行维护成本占了45%至90%,因此有必要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来定量分析,不仅要考虑二次设备的购置费用,还需要把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等纳入到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以寿命周期成本LCC最低为目标进行经济性评价,从而进一步提高电网企业的运营水平。
根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必须要在实际中获取各二次设备单体从购置安装到报废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然后计算得出各单体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从而对电网公司开展二次设备管理和选型提供依据。但是根据目前变电站的成本管理模式,二次设备的初始投入成本和报废成本比较容易直接获取或者计算。而二次设备的运行期成本,包括二次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及故障成本,在财务中大部分是根据作业类型进行记录的,其中运行维护、检修及故障处理等作业并不是针对某个二次设备单体,其中甚至包含了不同类的二次设备和一次设备等。如何将上述财务中具有捆绑性(即多个同类或不同类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故障的成本打包记录)的成本以何种比例及方式分摊到研究的二次设备单体,从而得到本次作业该二次设备单体所花费的成本,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电力***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目的是为了提高电网企业的运营水平、降低成本而提供的一种科学严谨的用于电力***二次设备的基于LCC的成本分解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电力***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结合实际变电站的财务科目及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将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形成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结构图;
b.从财务科目和设备投运全过程的运维记录中获取与某二次设备有关的初始投入成本、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以及报废成本等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数额和运行、维护、检修工单和材料出库单等记录,分析上述各阶段成本的特点,确定哪些阶段成本需要进行分摊;
c.对于需要分摊的成本项设计相应的分摊方法,同时获取待分摊设备的相关参数,相关参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原值以及风险值;需要分摊的成本项主要指实际变电站财务中按作业类别进行打包记录的运行、检修以及故障成本。
d.将步骤b中获得的具有捆绑性的成本按照步骤c中的方法分摊到所要研究的具体二次设备单体,并归集得到该设备各成本项的成本。
e.对单一二次设备通过步骤d得到不同阶段的成本,通过将各阶段成本求和,并经过社会贴现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修正,得到所研究的二次设备生命周期成本,对电网公司开展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及招标采购提供依据。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为如下5个类别:初始投入成本、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以及报废成本,根据实际变电站的财务项目以及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将各阶段成本进一步细分,得到对应的成本项。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二次设备的初始投入成本从实际财务以及招标采购中直接获取,报废成本从报废申请单中直接获取,或者按照初始投入成本进行折算。以上两阶段成本和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中二次设备消耗的特殊部件的费用不具有捆绑性,直接归集到相应的二次设备单体。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中除去特殊部件的花费后的成本是由多个一二次设备的花费共同组成的,具有捆绑性,需要进行分摊。此具有捆绑性的费用主要包含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机械台班等费用。
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现阶段变电站打捆记录的运行成本、检修成本及故障成本的分摊方法是按照待分摊设备原值的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摊方法没有考虑到实际中各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在电网中的重要度。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更为实用且准确的分摊方法,即原值——风险值分摊法。
所述原值——风险值分摊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先计算各设备风险值,按下式计算:
R(t)=LE(t)×P(t)
式中:R——风险值(Risk);
LE——可能损失(LossExpectancy);
P——平均故障率(Probability);
t——某时刻(Time).
原值——风险值分摊法运用设备原值乘以风险因子得到的成本分摊基值作为成本分摊的依据,成本分摊基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P′=P×r
r=R/b
其中,P——设备的原值;
R——根据设备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导则得出的设备风险值;
r——设备的风险因子,即将设备风险值进行归1化处理的结果;
b——设备风险评估结果的上限值,一般取10;
P′——根据设备原值与风险值综合评价后得出的结果,这里称为成本分摊基值。
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根据步骤a、b、c中对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获取及分摊计算,不具有捆绑性的成本直接归集到该二次设备单体,具有捆绑性的成本通过原值——风险值分摊法得到该二次设备需要承担的成本,然后按照成本项类别进行归集,得到该二次设备各成本项的年度成本。
所述步骤e具体包括:通过步骤d得到某二次设备单体的全生命周期各成本项的成本后,经过社会贴现率及通货膨胀率的修正,累加得出某厂家某型号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从而进行比较,为电力公司开展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和招标管理提供依据。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提出的基于LCC的二次设备成本分解方法,结合实际变电站的财务流程及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将二次设备各阶段成本逐步细分,且分别对二次设备各成本的来源进行了说明,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2、针对二次设备成本捆绑现象严重,财务中并无针对二次设备的单独财务项的现状解决了一般的分解模型无法进行LCC管理的问题,提出的实际变电站财务中按照作业项目打捆记录的各类别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及故障成本的分摊方法,改进了现有的按设备的原值进行成本分摊的方法,对改进变电站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提出的按照LCC最小而不是初始投入成本最小进行二次设备的选型,对于提高电力***的经济效益,保证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力***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结构图。
图2为《移交资产——安装的机械设备一览表》。
图3为《移交资产表》。
图4为确定需要分摊的运维及检修成本流程图。
图5为《资产报废申请表》。
图6为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各成本项归集与分摊方法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包括:
a.结合实际变电站的财务科目及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将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形成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结构图;
b.从财务科目和设备投运全过程的运维记录中获取与某二次设备有关的初始投入成本、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以及报废成本等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数额和运行、维护、检修工单和材料出库单等记录,分析上述各阶段成本的特点,确定哪些阶段成本需要进行分摊;
c.对于需要分摊的成本项设计相应的分摊方法,同时获取待分摊设备的相关参数,相关参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原值以及风险值;需要分摊的成本项主要指实际变电站财务中按作业类别进行打包记录的运行、检修以及故障成本。
d.将步骤b中获得的具有捆绑性的成本按照步骤c中的方法分摊到所要研究的具体二次设备单体,并归集得到该设备各成本项的成本。
e.对单一二次设备通过步骤d得到不同阶段的成本,通过将各阶段成本求和,并经过社会贴现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修正,得到所研究的二次设备生命周期成本,对电网公司开展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及招标采购提供依据。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为如下5个类别:初始投入成本、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以及报废成本,根据实际变电站的财务项目以及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将各阶段成本进一步细分,得到对应的成本项。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二次设备的初始投入成本从实际财务以及招标采购中直接获取,报废成本从报废申请单中直接获取,或者按照初始投入成本进行折算。以上两阶段成本和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中二次设备消耗的特殊部件的费用不具有捆绑性,直接归集到相应的二次设备单体。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中除去特殊部件的花费后的成本是由多个一二次设备的花费共同组成的,具有捆绑性,需要进行分摊。此具有捆绑性的费用主要包含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机械台班等费用。
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现阶段变电站打捆记录的运行成本、检修成本及故障成本的分摊方法是按照待分摊设备原值的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摊方法没有考虑到实际中各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在电网中的重要度。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更为实用且准确的分摊方法,即原值——风险值分摊法。
所述原值——风险值分摊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先计算各设备风险值,按下式计算:
R(t)=LE(t)×P(t)
式中:R——风险值(Risk);
LE——可能损失(LossExpectancy);
P——平均故障率(Probability);
t——某时刻(Time).
原值——风险值分摊法运用设备原值乘以风险因子得到的成本分摊基值作为成本分摊的依据,成本分摊基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P′=P×r
r=R/b
其中,P——设备的原值;
R——根据设备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导则得出的设备风险值;
r——设备的风险因子,即将设备风险值进行归1化处理的结果;
b——设备风险评估结果的上限值,一般取10;
P′——根据设备原值与风险值综合评价后得出的结果,这里称为成本分摊基值。
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根据步骤a、b、c中对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获取及分摊计算,不具有捆绑性的成本直接归集到该二次设备单体,具有捆绑性的成本通过原值——风险值分摊法得到该二次设备需要承担的成本,然后按照成本项类别进行归集,得到该二次设备各成本项的年度成本。
所述步骤e具体包括:通过步骤d得到某二次设备单体的全生命周期各成本项的成本后,经过社会贴现率及通货膨胀率的修正,累加得出某厂家某型号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从而进行比较,为电力公司开展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和招标管理提供依据。
(a)全寿命周期管理(LCM)是从设备、***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设备或***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使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
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指的是工程、设备在其经济寿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总费用,电力行业通常将其划为:初始投资成本CI(InvestmentCosts)、运行成本CO(OperationCosts)、检修成本CM(MaintenanceCost)、故障成本CP(PunishmentCost)和设备的报废成本CD(DiscardCosts)。根据实际变电站的财务项目及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运用工程法将二次设备各阶段成本进一步细分,形成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次设备的初始投入成本,是设备最初采购和安装调试过程中支出的一切费用,初始投资成本包括建筑工程费(CI1)、设备购置费(CI2)、安装工程费(CI3)、投运前的其它费用(CI4),包括员工培训费、验收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等)和技改成本(CR)。其中,技改成本指资产技术改造的成本。本发明之所以把技改成本包含于设备的初始投入成本中,是因为设备一旦发生技术改造,原设备生命周期即认为已经结束,技术改造成本作为新设备的初始投资成本归集。
运行成本是设备运行期间一切运行维护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设备能耗费(CO1)、巡视成本(CO2)、试验成本(CO3)和维护成本(CO4)等。其中,设备能耗费主要是指二次设备消耗的电能;巡视成本主要是指变电站日常巡视过程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费用;二次设备的试验成本主要指由例行试验项目和诊断性试验项目产生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等费用,主要包括对设备进行绝缘检查、通信检查以及在线监测等内容;二次设备的维护成本主要指对设备进行保养、清理灰尘所花费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等费用。
二次设备检修成本是变电站检修业务产生的包括日常检修成本(CM1)、定检成本(CM2)、消缺成本(CM3)和专业大修成本(CM4)。其中,日常检修成本是变电站日常检修作业所花费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等费用,变电站的日常检修作业一般包括对设备的维修、对零部件的更换、调试等;定检成本是变电站定期检修作业所花费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等费用;消缺成本是指变电站设备巡视或试验所发现的设备缺陷,进行缺陷的消除工作所花费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等费用;专业大修成本是指变电站大修过程中所花费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等费用,变电站大修项目涉及的项目种类比较多,包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以及其他类设备等。
二次设备的故障成本是在变电站日常运行中,二次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所损失的费用,既包括安排人员解决设备故障时引起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等,也包括造成停电等严重后果时该变电站所损失的费用包括因故障停电造成的设备检修费用、由于少供电量而损失的利润、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供电合同产生的给用户的赔偿费用,分为设备抢修成本(CF1)和非计划停电损失成本(CF2)两类。
设备的报废成本指的是设备退役处置时产生的费用(包括安排人员、车辆及工器具的使用费)和设备退役后可以回收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退役处置费(CD1)以及设备的残值(CD2)
(b)二次设备的初始投资费用在财务清单和设备招标时都比较清楚,都可以根据财务上的清单等信息比较容易归集到某个设备单体上去。在实际中,二次设备的建筑工程费(CI1)、设备购置费(CI2)、安装工程费(CI3)、投运前的其它费用(CI4)可以直接从《移交资产——安装的机械设备一览表》(如图2所示)中获取,其中,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投运前的其他费用分别取表中的“设备基座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摊入费用”。二次设备的技改成本一般是通过招标的外包费用,也有比较明确的记录,可以从《资产移交表》(如图3所示)中直接取。
二次设备运行成本中的能耗费(CO1)不具有捆绑性,可以通过二次设备的运行功率、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及单位电量的电价三者的乘积直接计算。但是,除了能耗费之外的运行费用,包括巡视成本(CO2)、试验成本(CO3)和维护成本(CO4)及检修费用,包括日常检修成本(CM1)、定检成本(CM2)、消缺成本(CM3)和专业大修成本(CM4)在实际变电站财务中都是按照项目类别进行打包记录的,费用对象一般包含多各设备,如何将其分摊到需要研究的二次设备单体,首先,需要获取该项目的费用。
在实际变电站的成本管理中,一般运行及检修各作业完成后,通过工单、出库单、付款申请单等记录的信息,运用实际作业成本法计算本次作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以及外委成本。所谓实际作业成本法,即实际作业成本法主要指工单完成时,***根据工单的实际人员数量、机械台班消耗量、材料实际消耗量、实际开始时间、实际结束时间信息及固化的标准人工费率、材料费率、机械台班费率自动计算工单成本。
上述步骤所取得的成本一般是具有捆绑性的(即成本所涉及的设备不只有一个),对该项成本进行研究后,可以确定需要分摊到二次设备单体中的费用主要为各类设备运维及检修时所共同花费的人工、材料以及机械台班等费用,确定需要分摊成本的方法,其流程见图4。这些费用不能直接归集到二次设备单体(称为间接成本),需要考虑相应的分摊方法。目前工程应用中一般采用设备原值进行分摊的方法,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到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设备的重要程度。
步骤c和步骤d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电力***中具有捆绑性的成本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情况是成本项中只包含同一类二次设备,第二种情况是成本项中包含不同类设备,甚至包括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在实际中,第二种情况比较多见。
针对第一种类型的成本项,本发明提出按照各设备风险值作为成本分摊的主要依据,该方法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对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实质就是为了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风险,如果设备的平均故障率越高(即设备可靠性越低),故障所产生的费用损失(计及设备重要性、设备故障可能损失的资产、影响用户的情况等因素)越大,则该设备相应的需要投入的精力和维护成本也就越高;相反,如果设备的故障率越低(即设备的性能及可靠性越好),设备故障所产生的损失费用越少(反映了设备在电网中重要程度较低),则相应需要投入的维护费用就越少。由于同类设备风险值具有相同的评价指标,因此具有可比性。各设备风险值按下式计算:
R(t)=LE(t)×P(t)
式中:R——风险值(Risk);
LE——可能损失(LossExpectancy);
P——平均故障率(Probability);
t——某时刻(Time).
针对第二种类型的成本项,由于包含不同类设备,目前变电站实际财务中一般以各设备的原值作为成本分摊的指标,本发明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原值——风险值分摊法,该方法比现有的原值分摊法更加灵活,考虑了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在电网中可能造成的损失等,对于现阶段变电站运行维护、检修及故障成本的分摊具有重要意义。
原值——风险值分摊法运用设备原值乘以风险因子得到的成本分摊基值作为成本分摊的依据,成本分摊基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P′=P×r
r=R/b
其中,P——设备的原值;
R——根据设备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导则得出的设备风险值;
r——设备的风险因子,即将设备风险值进行归1化处理的结果;
b——设备风险评估结果的上限值,一般取10;
P′——根据设备原值与风险值综合评价后得出的结果,这里称为成本分摊基值。
一次设备的风险评价与二次设备相类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一次设备都可以分为几个部件,当对设备整体进行运维及检修工作时,就要对其整体进行状态评价得出风险值,然后结合其整体的原值计算成本分摊基值;当对某个部件进行运维及检修工作时,就要对该部件进行风险评估得出风险值,进而根据部件的原值得到其成本分摊基值。
二次设备故障成本(CF)是二次设备故障引起停电时才会发生的费用。但是二次设备一般作为一次设备的辅助设备,有的二次设备即使故障也不会引起停电,那么就不会发生该项成本;有的二次设备故障是有可能引起停电,如继电保护设备,该成本就有可能产生。但是由于二次设备的故障引起的停电毕竟是概率事件,大部分二次设备从投入运行到报废都不会出现该项成本。但是由于设备故障引起停电,其损失的成本往往很大,导致一旦发生该项成本发生,将对社会、电力公司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该项成本在二次设备招标选型时需要考虑在内。
要计算某厂家的某型号二次设备的故障成本,需要在实际中统计该厂家该类型的二次设备故障引起停电的概率,以及平均每小时修复成本(其成本的计算和检修成本计算类似)等,故障成本CP,计算公式如下:
CP=β·R·MTTR+α·β·W·T
其中,β为某厂家某类型二次设备年平均故障停电次数,R为设备故障平均修复成本,MTTR为设备平均修复时间,W为设备故障平均中断电功率,α为停单位电量电力公司利润损失与赔偿用户的损失之和,T为平均中断供电时间。
二次设备的报废成本(CD)可以通过设备原值乘以比例系数折算,也可以直接从《资产报废申请单》(如图5所示)中获取,若在记录是发生打捆的情况,可根据要处理设备的原值来将该成本分摊到设备单体。
综上所述,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各成本项归集与分摊方法见图6。
(e)通过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逐步得到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各成本项的成本,经过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率的修正,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L C C = C I + Σ j = 1 n C j + ( 1 + r 1 + i ) j + Σ j = 1 n [ λ · R C · M T T R ( 1 + r 1 + i ) j + a · P · T ( 1 + r 1 + i ) j ] + C D ( 1 + i ) - n
其中,CI为二次设备的初始投入成本,n为二次设备的运行年限,Cj为经过成本分摊和归集,该二次设备单体每年花费的运行及检修成本之和;λ为设备的平均年故障次数,RC为平均修复成本,MTTR为设备的平均修复时间,a为单位电量电力公司的平均停电损失,包括减少供电时损失的利润、电力公司平均停每度电给用户的赔偿损失以及停单位电量电力公司社会声誉等的量化损失,P为年平均停电功率,T为年平均中断供电时间,CD为设备退役处置成本,r为通货膨胀率,i为社会折现率。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对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不同类型的费用确定不同的成本分摊方法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核心思想,同时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再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用于电力***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结合实际变电站的财务科目及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将二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形成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结构图;
b.从财务科目和设备投运全过程的运维记录中获取与某二次设备有关的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数额和运行、维护、检修工单和材料出库单记录,分析各阶段成本的特点,确定哪些阶段成本需要进行分摊;
c.对于需要分摊的成本项设计相应的分摊方法,同时获取待分摊设备的相关参数,该相关参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原值以及风险值;需要分摊的成本项包括实际变电站财务中按作业类别进行打包记录的运行、检修以及故障成本;
d.将步骤b中获得的具有捆绑性的成本按照步骤c中的方法分摊到所要研究的具体二次设备单体,并归集得到该设备各成本项的成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为如下5个类别:初始投入成本、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以及报废成本,根据实际变电站的财务项目以及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将各阶段成本进一步细分,得到对应的成本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二次设备的初始投入成本从实际财务以及招标采购中直接获取,报废成本从报废申请单中直接获取,或者按照初始投入成本进行折算;所述初始投入成本和报废成本以及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中二次设备消耗的特殊部件的费用不具有捆绑性,直接归集到相应的二次设备单体;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中除去特殊部件的花费后的成本是由多个一二次设备的花费共同组成的,具有捆绑性,需要进行分摊;此具有捆绑性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机械台班费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采用原值——风险值分摊法进行成本项的分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先计算各设备风险值,按下式计算:
R(t)=LE(t)×P(t)
式中:R——风险值(Risk);
LE——可能损失(LossExpectancy);
P——平均故障率(Probability);
t——某时刻(Time);
原值——风险值分摊法运用设备原值乘以风险因子得到的成本分摊基值作为成本分摊的依据,成本分摊基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P′=P×r
r=R/b
其中,P——设备的原值;
R——根据设备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导则得出的设备风险值;
r——设备的风险因子,即将设备风险值进行归1化处理的结果;
b——设备风险评估结果的上限值,一般取10;
P′——根据设备原值与风险值综合评价后得出的结果,这里称为成本分摊基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根据步骤a、b、c中对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获取及分摊计算,不具有捆绑性的成本直接归集到该二次设备单体,具有捆绑性的成本通过原值——风险值分摊法得到该二次设备需要承担的成本,然后按照成本项类别进行归集,得到该二次设备各成本项的年度成本。
CN201610137752.1A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 Pending CN1058095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7752.1A CN105809529A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7752.1A CN105809529A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9529A true CN105809529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68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7752.1A Pending CN105809529A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952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7815A (zh) * 2017-07-28 2017-10-1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火电厂主机设备数据库***建立方法
CN109446597A (zh) * 2018-10-10 2019-03-08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设备用量的个性化定制统计方法和设备
CN110090551A (zh) * 2019-04-03 2019-08-06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机组scr脱硝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经济化管理方法
CN110502605A (zh) * 2019-08-27 2019-11-26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力资产lcc成本归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7815A (zh) * 2017-07-28 2017-10-1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火电厂主机设备数据库***建立方法
CN109446597A (zh) * 2018-10-10 2019-03-08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设备用量的个性化定制统计方法和设备
CN110090551A (zh) * 2019-04-03 2019-08-06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机组scr脱硝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经济化管理方法
CN110502605A (zh) * 2019-08-27 2019-11-26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力资产lcc成本归集***
CN110502605B (zh) * 2019-08-27 2021-07-2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力资产lcc成本归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oskow et al.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ricing behavior in California's wholesale electricity market during summer 2000
Kančev et al. Evaluation of risk and cost using an age-dependent unavailability modelling of test and maintenance for standby components
CN104680254B (zh) 一种基于综合成本模型的电网规划方案优选方法
CN105809529A (zh)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方法
CN112288269A (zh)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及***
Kančev et al. The price of risk reduction: Optimization of test and maintenance integrating risk and cost
CN111080133A (zh) 光伏电站融资风险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800402A (zh)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的预装式变电站费用估算方法
CN107316154A (zh) 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装备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估方法
Udo et al. Balancing cost and reliability: a quantitative study at Atlantic Electric
Spare Building the business case for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CN110826931A (zh) 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经济性评估***
Hamoud Assess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onent criticality in the de-regulated electricity market
Popova et al. Basic factors to forecast maintenance cost and failure processe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CN101799889A (zh)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的油浸式变压器费用估算方法
US20190050767A1 (en) Means for strategically managing an equipment of a physical network infrastructure
do Nascimento et al. Component unavailability model for PSA Level I applications considering aging and startup degradation: An Application to an Emergency Diesel Generator System
Wang et al. A new evaluation mechanism on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of a production and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 in a power system
Solvang et al. Risk management: cost minimization using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Gryb et al. Economic Effect of the Use of the Method of Diagnosing the State of Power Lines at the Expense of UAVs
Hashemi et al.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mitigating the risk of unplanned power outages
Čepin Risk-informed decision-making related to the on-line maintenance
Zhao et al. Risk assessment bas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Balzer et al. Control Functions
Newell et al. Gross Avoidable Cost Rates for Existing Generation and Net Cost of New Entry for New Energy Efficien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