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2115A -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2115A
CN105722115A CN201610049910.8A CN201610049910A CN105722115A CN 105722115 A CN105722115 A CN 105722115A CN 201610049910 A CN201610049910 A CN 201610049910A CN 105722115 A CN105722115 A CN 105722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terminated
terminal
link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99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2115B (zh
Inventor
张云飞
雷艺学
张晨璐
马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olpad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olpa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olpa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olpad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22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2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一种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和一种终端,用于建立多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是否建立协作;若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已建立协作,启动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在已启动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

Description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一种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密集组网的使用,运营商在基础网络投资支出不断增大,运营商利润不断下降,而且密集组网本身的部署也非常困难。5G(Fif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将支持大量的终端和连接,但在提供更大支持容量的同时,也需要减少对核心网络造成的负荷,以及同时能够支持更加灵活的部署。而现有的小小区(smallcell)在应对以上技术挑战方面存在不足,比如:部署的灵活性、部署的成本和应用场景的限制等。因此,业界开始研究基于终端来提供smallcell接入的方案,即终端化小区T-SC(Terminal-SmallCell)。
现有smallcell方案包括Femtocell(飞蜂窝)、Picocell(主要是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室内无线覆盖问题)等。这种方案的实现需要基于有线的backhaul(回程链路,也叫做信号隧道)且需要维护cell(小区)到核心网络一侧的S1、S5接口等。因此,现有smallcell方案无法减少终端到核心网络的控制面的连接数量。同时,以这种架构接入到EPC(EvolvedPacket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网),只适用于部署了这些小区的区域,对于网络覆盖不佳以至于无法提供无线覆盖或者无法提供backhaul的区域,或者在移动中的交通工具(且交通工具本身未能提供热点覆盖)上等这些场景下,都无法使用。现有方案还包括MiFi(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路由器,这种方案基于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无线局域网)非授权频段,但容易被干扰以至于QoS(Qualityofservice)难以得到保证。
基于现有技术方案,当多个终端化小区T-SC处于邻近范围内时,小区间的协作若基于传统的X2接口方式(e-NodeB(eNB,演进型基站)之间的互连接口,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进行,则存在冗余路由的问题,并且还需要占用宏网络的无线资源,这对于T-SC之间的协调以及跨T-SC的终端的通信是不利的,如图1所示。
因此,如何实现T-SC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终端化小区(T-SC)之间的高效率协作,即能够减少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对宏网络无线资源的依赖,以及解决X2接口经过的网元太多而导致的延迟过大的问题,进一步地,在终端化小区之间可以实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以提高无线传输效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用于建立多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包括:确定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是否建立协作;若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已建立协作,启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在已启动的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确定多个终端化小区中的任意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已建立协作时,启动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DevicetoDevice,设备到设备的通信)链路的探测过程,以及建立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其中,X2d接口是区别于X2接口的基站之间的互连接口,如此,可以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即能够减少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对宏网络无线资源的依赖,以及解决X2接口经过的网元太多而导致的延迟过大的问题。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化小区为多个终端化小区中的任一个终端化小区,第二终端化小区为多个终端化小区中除第一终端化小区外的任一个终端化小区。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可以采用增强的D2D发现过程和D2D同步机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为双向探测过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D2D链路的探测过程为双向探测过程,可以有效地确保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的X2d接口是双向可达的,进而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启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具体包括:分别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的链路参数,以启动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需要分别获取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用于建立D2D链路所需的链路参数,链路参数可以不完全依赖于预配置,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配置,以满足用户的实时需求,链路参数包括:时频资源、协议处理参数以及是否启动安全处理参数等。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D2D通信所使用的网络资源与宏网络是同频的,则需要为分布在一个区域的多个终端化小区的不同的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建立D2D链路,以便于协调D2D链路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在已启动的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具体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终端化小区之间协商确定所述X2d接口的TNL(TransportNetworkLayer)层地址;以及为所述X2d接口上的用于控制信令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分别设置终端化小区的终端标识。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具备了链路参数的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该X2d接口的TNL(TransportNetworkLayer,传输网络层)层地址可以由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协商产生,其中,TNL层地址在格式上可以采用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第四版互联网协议)或者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第六版互联网协议)地址,但与相关技术中的在建立X2接口时向相关的网络管理实体申请TNL层地址不同,本技术方案中的TNL层地址只具有本地意义,X2d接口上的用于控制信令的第一终端化小区侧的TNL层地址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侧的TNL层地址需要使用终端化小区的UE(UserEquipment,终端)标识,以及如果X2d接口上要转发数据报文,也需要使用该终端化小区的终端标识作为下一跳的地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所述D2D链路是否设置有安全机制;在判定未设置安全机制时,在建立所述X2d接口的过程中,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安全关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之前确定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直通链路是否已设置有其他安全机制,如基于群组的安全机制,若确定有,则可以视为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通信是可信的,从而不需要建立安全关联,若确定无,则需要在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的过程中,建立它们之间的安全关联,以确保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可靠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安全关联时,可以由终端化小区之间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安全关联,或者通过从宏基站获得参数来建立安全关联,而无需从SeGW(SecurityGateway,安全网关)获得安全关联的参数配置,以进一步提高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方案中,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是否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任一终端化小区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即可在终端化小区之间进行该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其中,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是指当终端化小区自身的回程链路在满足自身及其所服务的终端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还有剩余的回程链路,如此,实现了终端化小区将其具有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主动共享给其他终端化小区,以使其他终端化小区可以从附近的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终端化小区处获取网络资源,提高了无线传输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且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需要使用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当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且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需要使用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也就是说,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终端化小区根据其他终端化小区的实际需要进行共享,以提高无线传输效率,这里,其他终端化小区可以具有也可以不具有该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具体地,可以经基站配置终端化小区何时将其具有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共享给其他终端化小区。
在上述任一技方案中,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已建立所述X2d接口,通过所述X2d接口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建立的X2d接口在终端化小区之间实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但应当明确的是,使用基于D2D链路的X2D接口只是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共享的优选方式之一,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在D2D链路中作为底层传输机制的其他用户数据封装方式,如IP隧道、传输层隧道和应用层隧道方式,即能够确保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的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用于建立多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是否建立协作;启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已建立协作,启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在已启动的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确定多个终端化小区中的任意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已建立协作时,启动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DevicetoDevice,设备到设备的通信)链路的探测过程,以及建立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其中,X2d接口是区别于X2接口的基站之间的互连接口,如此,可以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即能够减少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对宏网络无线资源的依赖,以及解决X2接口经过的网元太多而导致的延迟过大的问题。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化小区为多个终端化小区中的任一个终端化小区,第二终端化小区为多个终端化小区中除第一终端化小区外的任一个终端化小区。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可以采用增强的D2D发现过程和D2D同步机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为双向探测过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D2D链路的探测过程为双向探测过程,可以有效地确保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的X2d接口是双向可达的,进而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启动模块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终端化小区的链路参数,以启动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需要分别获取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用于建立D2D链路所需的链路参数,链路参数可以不完全依赖于预配置,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配置,以满足用户的实时需求,链路参数包括:时频资源、协议处理参数以及是否启动安全处理参数等。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D2D通信所使用的网络资源与宏网络是同频的,则需要为分布在一个区域的多个终端化小区的不同的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建立D2D链路,以便于协调D2D链路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终端化小区之间协商确定所述X2d接口的TNL(TransportNetworkLayer)层地址;以及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标识模块,用于为所述X2d接口上的用于控制信令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分别设置终端化小区的终端标识。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具备了链路参数的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该X2d接口的TNL(TransportNetworkLayer,传输网络层)层地址可以由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协商产生,其中,TNL层地址在格式上可以采用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第四版互联网协议)或者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第六版互联网协议)地址,但与相关技术中的在建立X2接口时向相关的网络管理实体申请TNL层地址不同,本技术方案中的TNL层地址只具有本地意义,X2d接口上的用于控制信令的第一终端化小区侧的TNL层地址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侧的TNL层地址需要使用终端化小区的UE(UserEquipment,终端)标识,以及如果X2d接口上要转发数据报文,也需要使用该终端化小区的终端标识作为下一跳的地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所述D2D链路是否设置有安全机制;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确定未设置安全机制时,在建立所述X2d接口的过程中,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安全关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之前确定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直通链路是否已设置有其他安全机制,如基于群组的安全机制,若确定有,则可以视为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通信是可信的,从而不需要建立安全关联,若确定无,则需要在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的过程中,建立它们之间的安全关联,以确保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可靠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安全关联时,可以由终端化小区之间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安全关联,或者通过从宏基站获得参数来建立安全关联,而无需从SeGW(SecurityGateway,安全网关)获得安全关联的参数配置,以进一步提高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是否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共享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任一终端化小区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即可在终端化小区之间进行该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其中,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是指当终端化小区自身的回程链路在满足自身及其所服务的终端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还有剩余的回程链路,如此,实现了终端化小区将其具有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主动共享给其他终端化小区,以使其他终端化小区可以从附近的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终端化小区处获取网络资源,提高了无线传输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共享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且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需要使用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当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且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需要使用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也就是说,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终端化小区根据其他终端化小区的实际需要进行共享,以提高无线传输效率,这里,其他终端化小区可以具有也可以不具有该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具体地,可以经基站配置终端化小区何时将其具有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共享给其他终端化小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共享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已建立所述X2d接口,通过所述X2d接口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建立的X2d接口在终端化小区之间实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但应当明确的是,使用基于D2D链路的X2D接口只是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共享的优选方式之一,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在D2D链路中作为底层传输机制的其他用户数据封装方式,如IP隧道、传输层隧道和应用层隧道方式,即能够确保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的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因此,该终端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即能够减少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对宏网络无线资源的依赖,以及解决X2接口经过的网元太多而导致的延迟过大的问题,进一步地,在终端化小区之间可以实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以提高无线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基于X2接口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案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D2D链路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的X2d接口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X2d接口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案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回程链路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2至图5的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D2D链路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的X2d接口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X2d接口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案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回程链路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用于建立多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包括:步骤202,确定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是否建立协作;步骤204,若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已建立协作,启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步骤206,在已启动的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确定多个终端化小区中的任意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已建立协作时,启动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DevicetoDevice,设备到设备的通信)链路的探测过程,以及建立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如图3所示,其中,X2d接口是区别于X2接口的基站之间的互连接口,如此,可以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即能够减少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对宏网络无线资源的依赖,以及解决X2接口经过的网元太多而导致的延迟过大的问题。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化小区为多个终端化小区中的任一个终端化小区,第二终端化小区为多个终端化小区中除第一终端化小区外的任一个终端化小区。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可以采用增强的D2D发现过程和D2D同步机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为双向探测过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D2D链路的探测过程为双向探测过程,可以有效地确保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的X2d接口是双向可达的,进而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4具体包括:分别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的链路参数,以启动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需要分别获取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用于建立D2D链路所需的链路参数,链路参数可以不完全依赖于预配置,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配置,以满足用户的实时需求,链路参数包括:时频资源、协议处理参数以及是否启动安全处理参数等。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D2D通信所使用的网络资源与宏网络是同频的,则需要为分布在一个区域的多个终端化小区的不同的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建立D2D链路,以便于协调D2D链路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6具体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终端化小区之间协商确定所述X2d接口的TNL(TransportNetworkLayer)层地址;以及为所述X2d接口上的用于控制信令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分别设置终端化小区的终端标识。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具备了链路参数的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该X2d接口的TNL(TransportNetworkLayer,传输网络层)层地址可以由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协商产生,其中,TNL层地址在格式上可以采用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第四版互联网协议)或者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第六版互联网协议)地址,但与相关技术中的在建立X2接口时向相关的网络管理实体申请TNL层地址不同,本技术方案中的TNL层地址只具有本地意义,X2d接口上的用于控制信令的第一终端化小区侧的TNL层地址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侧的TNL层地址需要使用终端化小区的UE(UserEquipment,终端)标识,以及如果X2d接口上要转发数据报文,也需要使用该终端化小区的终端标识作为下一跳的地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6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所述D2D链路是否设置有安全机制;在判定未设置安全机制时,在建立所述X2d接口的过程中,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安全关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之前确定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直通链路是否已设置有其他安全机制,如基于群组的安全机制,若确定有,则可以视为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通信是可信的,从而不需要建立安全关联,若确定无,则需要在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的过程中,建立它们之间的安全关联,以确保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可靠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安全关联时,可以由终端化小区之间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安全关联,或者通过从宏基站获得参数来建立安全关联,而无需从SeGW(SecurityGateway,安全网关)获得安全关联的参数配置,以进一步提高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最终建立的X2d接口是建立在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上,具体地,基于X2d接口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案如图4所示。
在上述任一技方案中,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是否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任一终端化小区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即可在终端化小区之间进行该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其中,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是指当终端化小区自身的回程链路在满足自身及其所服务的终端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还有剩余的回程链路,如此,实现了终端化小区将其具有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主动共享给其他终端化小区,以使其他终端化小区可以从附近的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终端化小区处获取网络资源,提高了无线传输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且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需要使用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当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且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需要使用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也就是说,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终端化小区根据其他终端化小区的实际需要进行共享,以提高无线传输效率,这里,其他终端化小区可以具有也可以不具有该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具体地,可以经基站配置终端化小区何时将其具有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共享给其他终端化小区。
在上述任一技方案中,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已建立所述X2d接口,通过所述X2d接口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建立的X2d接口在终端化小区之间实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但应当明确的是,使用基于D2D链路的X2D接口只是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共享的优选方式之一,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在D2D链路中作为底层传输机制的其他用户数据封装方式,如IP隧道、传输层隧道和应用层隧道方式,即能够确保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的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5所示,以终端化小区T-SC通过有线方式接入网络,具体地可以通过D2D链路的X2d接口,把可用带宽的backhaul共享给附近的T-SC,从而使得其他T-SC可以把汇聚的流量通过D2D链路的接口(除了X2d接口也可以是X2接口)转发到具有有线backhaul的T-SC,而不需要直接从蜂窝网络的Uu(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接口获取无线传输资源,通过终端化小区之间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即可获取到可用的无线传输资源,以提高无线传输效率。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的框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600,用于建立多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包括: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是否建立协作;启动模块604,用于若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已建立协作,启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第一建立模块606,用于在已启动的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确定多个终端化小区中的任意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已建立协作时,启动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DevicetoDevice,设备到设备的通信)链路的探测过程,以及建立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其中,X2d接口是区别于X2接口的基站之间的互连接口,如此,可以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即能够减少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对宏网络无线资源的依赖,以及解决X2接口经过的网元太多而导致的延迟过大的问题。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化小区为多个终端化小区中的任一个终端化小区,第二终端化小区为多个终端化小区中除第一终端化小区外的任一个终端化小区。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可以采用增强的D2D发现过程和D2D同步机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为双向探测过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D2D链路的探测过程为双向探测过程,可以有效地确保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的X2d接口是双向可达的,进而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启动模块604包括:获取模块6042,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终端化小区的链路参数,以启动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需要分别获取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用于建立D2D链路所需的链路参数,链路参数可以不完全依赖于预配置,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配置,以满足用户的实时需求,链路参数包括:时频资源、协议处理参数以及是否启动安全处理参数等。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D2D通信所使用的网络资源与宏网络是同频的,则需要为分布在一个区域的多个终端化小区的不同的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分别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建立D2D链路,以便于协调D2D链路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终端化小区之间协商确定所述X2d接口的TNL(TransportNetworkLayer)层地址;以及所述第一建立模块606包括:标识模块6062,用于为所述X2d接口上的用于控制信令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分别设置终端化小区的终端标识。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具备了链路参数的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该X2d接口的TNL(TransportNetworkLayer,传输网络层)层地址可以由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协商产生,其中,TNL层地址在格式上可以采用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第四版互联网协议)或者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第六版互联网协议)地址,但与相关技术中的在建立X2接口时向相关的网络管理实体申请TNL层地址不同,本技术方案中的TNL层地址只具有本地意义,X2d接口上的用于控制信令的第一终端化小区侧的TNL层地址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侧的TNL层地址需要使用终端化小区的UE(UserEquipment,终端)标识,以及如果X2d接口上要转发数据报文,也需要使用该终端化小区的终端标识作为下一跳的地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608,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所述D2D链路是否设置有安全机制;第二建立模块610,用于在确定未设置安全机制时,在建立所述X2d接口的过程中,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安全关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之前确定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直通链路是否已设置有其他安全机制,如基于群组的安全机制,若确定有,则可以视为两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通信是可信的,从而不需要建立安全关联,若确定无,则需要在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X2d接口的过程中,建立它们之间的安全关联,以确保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可靠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建立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安全关联时,可以由终端化小区之间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安全关联,或者通过从宏基站获得参数来建立安全关联,而无需从SeGW(SecurityGateway,安全网关)获得安全关联的参数配置,以进一步提高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检测模块612和共享模块614。
其中,检测模块61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是否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共享模块614,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任一终端化小区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即可在终端化小区之间进行该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其中,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是指当终端化小区自身的回程链路在满足自身及其所服务的终端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还有剩余的回程链路,如此,实现了终端化小区将其具有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主动共享给其他终端化小区,以使其他终端化小区可以从附近的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终端化小区处获取网络资源,提高了无线传输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共享模块614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且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需要使用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当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且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需要使用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也就是说,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终端化小区根据其他终端化小区的实际需要进行共享,以提高无线传输效率,这里,其他终端化小区可以具有也可以不具有该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具体地,可以经基站配置终端化小区何时将其具有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共享给其他终端化小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共享模块614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已建立所述X2d接口,通过所述X2d接口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建立的X2d接口在终端化小区之间实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但应当明确的是,使用基于D2D链路的X2D接口只是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共享的优选方式之一,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在D2D链路中作为底层传输机制的其他用户数据封装方式,如IP隧道、传输层隧道和应用层隧道方式,即能够确保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的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700,包括如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600,因此,该终端700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600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基于X2接口方式存在的冗余路由以及占用宏网络的无线资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可以实现终端化小区之间的高效率协作,即能够减少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对宏网络无线资源的依赖,以及解决X2接口经过的网元太多而导致的延迟过大的问题,进一步地,在终端化小区之间可以实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的共享,以提高无线传输效率。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用于建立多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是否建立协作;
若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已建立协作,启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
在已启动的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为双向探测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具体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的链路参数,以启动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已启动的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协商确定所述X2d接口的TNL层地址;以及
为所述X2d接口上的用于控制信令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分别设置终端化小区的终端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所述D2D链路是否设置有安全机制;
在确定未设置安全机制时,在建立所述X2d接口的过程中,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安全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是否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具有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已建立所述X2d接口,通过所述X2d接口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8.一种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用于建立多个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终端化小区和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是否建立协作;
启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已建立协作,启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D2D链路的探测过程;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在已启动的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其特征在于,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为双向探测过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模块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的链路参数,以启动所述D2D链路的探测过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协商确定所述X2d接口的TNL层地址;以及
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
标识模块,用于为所述X2d接口上的用于控制信令的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侧的所述TNL层地址分别设置终端化小区的终端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建立X2d接口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所述D2D链路是否设置有安全机制;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确定未设置安全机制时,在建立所述X2d接口的过程中,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安全关联。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和/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是否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共享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或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具有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化小区与所述第二终端化小区之间已建立所述X2d接口,通过所述X2d接口共享所述可用带宽的回程链路。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
CN201610049910.8A 2015-03-31 2016-01-25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Active CN1057221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86825 2015-03-31
CN201510148682.5A CN104717685A (zh) 2015-03-31 2015-03-31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2115A true CN105722115A (zh) 2016-06-29
CN105722115B CN105722115B (zh) 2019-04-12

Family

ID=5341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8682.5A Pending CN104717685A (zh) 2015-03-31 2015-03-31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CN201610049910.8A Active CN105722115B (zh) 2015-03-31 2016-01-25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8682.5A Pending CN104717685A (zh) 2015-03-31 2015-03-31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4717685A (zh)
WO (1) WO20161551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7685A (zh) * 2015-03-31 2015-06-17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WO2016206121A1 (zh) * 2015-06-26 2016-12-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化小区路由优化方法、装置、sdn控制器和终端化小区
TWI609599B (zh) * 2015-10-20 2017-12-2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基地台間的裝置對裝置通道建立方法與系統
CN105764098B (zh) * 2016-02-03 2019-03-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化小区基于sdn控制的带宽共享方法及带宽共享装置
CN105578534B (zh) * 2016-02-03 2019-10-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化小区基于sdn控制的带宽共享方法及带宽共享装置
CN106612503B (zh) * 2016-12-27 2020-07-03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8327A1 (en) * 2010-04-20 2011-10-20 Nokia Corporation D2D Communications Considering Different Network Operators
CN102395163A (zh) * 2011-06-30 2012-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中信息的交互方法及协作多点传输***
WO2013131234A1 (en) * 2012-03-05 2013-09-12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relaying traffic in d2d communications
CN104159240A (zh) * 2014-08-15 2014-11-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04170431A (zh) * 2012-03-13 2014-11-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由毫微微蜂窝小区进行回程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63658A (zh) * 2014-11-06 2015-02-1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直通资源的管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7685A (zh) * 2015-03-31 2015-06-17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8327A1 (en) * 2010-04-20 2011-10-20 Nokia Corporation D2D Communications Considering Different Network Operators
CN102395163A (zh) * 2011-06-30 2012-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中信息的交互方法及协作多点传输***
WO2013131234A1 (en) * 2012-03-05 2013-09-12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relaying traffic in d2d communications
CN104170431A (zh) * 2012-03-13 2014-11-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由毫微微蜂窝小区进行回程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59240A (zh) * 2014-08-15 2014-11-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04363658A (zh) * 2014-11-06 2015-02-1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直通资源的管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55132A1 (zh) 2016-10-06
CN105722115B (zh) 2019-04-12
CN104717685A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9080B2 (en) Moving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operative in an emergency mode
US1103275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ell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 based on plural mobile cores
Galinina et al. 5G multi-RAT LTE-WiFi ultra-dense small cells: Performance dynamics, architecture, and trends
CN105722115A (zh)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终端
Al-Dulaimi et al. 5G communications race: Pursuit of more capacity triggers LTE in unlicensed band
CN106171039B (zh) 用于信令负载减少、时间同步、kpi过滤和频谱协调的小型小区簇
CN104349504B (zh) 使用者设备及其装置对装置通讯选择方法
US2016006636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ith Relay Nodes
CN110035472A (zh)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572838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2986288A (zh) 用于混合网络中的汇聚网关的扩展本地ip接入
CN105578534A (zh) 终端化小区基于sdn控制的带宽共享方法及带宽共享装置
EP3301966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de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ip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CN102711218A (zh) 接入网网元、接入网络***及接入方法
CN102892156A (zh) 一种实现融合家庭基站中数据转换的方法和***
CN104582008A (zh) 一种Android手机自组织网***的建立方法
CN103889059B (zh) 小区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WO201616176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032176A1 (zh) 设备到设备d2d授权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7231306B (zh) 一种路由表建立方法和装置
US10433234B2 (en) SDN controlled overlay network
WO2019232683A1 (zh) 小区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47806B (zh) Ip报文处理方法、***和设备
KR101665934B1 (ko) 다중 무선전송기술이 적용된 무선 백홀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라우팅 방법
Chen et al. Usercentric ultra-dense networks for 5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