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6266A -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 - Google Patents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6266A
CN105676266A CN201510916521.6A CN201510916521A CN105676266A CN 105676266 A CN105676266 A CN 105676266A CN 201510916521 A CN201510916521 A CN 201510916521A CN 105676266 A CN105676266 A CN 105676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thquake
momentum
instrument
lithospher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65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陶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9165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62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6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6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01Measuring or predicting earthquak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地球以南极和北极的连线为轴做旋转运动,处在不同纬度的板块与该轴线上的垂直距离不同,赤道两侧低纬度板块旋转的半径最大,速度最高,板块质量最大,它的动量最大。随着南北纬度分别增高,板块旋转半径减小速度减小,板块质量减小,动量减小,低纬度板块大动量对高纬度板块小动量产生动量的增量即冲量作用力就是爆发地震的唯一动力源。冲量作用力挤压、较高纬度岩石层经过多年力的时间累积和空间累积,使岩石层变成了应力累积的载体,迫使板块岩石层弯曲、变形,累积弹性能量。用地质钻机向岩层深处钻孔1-15公里,取岩芯在孔底安装多种仪器仪表,及时自动把岩石层因挤压变形弯曲时产生的多种参数用移动电话***或GPS***发送到国家和地方政府职能机关。经专家分析研究可知地震发生的时间完成震前预测预报。

Description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
背景技术
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地震死亡23余万人;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万余人;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死亡8万余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死亡近万人,伤万余人,文物古迹损失惨重,波及到我国西藏部分地区地裂、房屋倒塌等等。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9级大地震死亡25000人、损坏房屋30多万栋、引发大海啸、核电站核泄漏污染土地和太平洋海水等灾难***,给地学界地震学家及世人留下了许多无尽的思考难题。地震是伤亡人数最多,社会、经济和财产损失最多、最惨烈的自然灾害。
一、什么是发动地震的动力源?什么是地震的物理机制?什么是真正的动力学?如何震前预报?
1910年美国工程师里德(H.F.Reid)提出了“弹性回跳理论”被用来解释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的机制,并作为地震孕育的重要模型之一。然而这种“理论”没有解决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动力源是什么?只是解释地面在50年期间断裂对面的远点移动了3.2m(6.4m),西侧向北北东方向运动。另有专家书中有:“其主要依据是沿旧金山大地震,发震断层两盘的岩体存在6.4m长的位错。而且在此断层的表面上还有地震时两盘岩体往复错动的痕迹,这是弹性回跳学说有力的论证。……”只是看见地表面一点点破坏现象,对如何发生地震的成因什么都不知道,100多年来一直都是在地面地震现场看一看。对于地下十几公里以下岩石层巨大变化的地震机理机制全然不知!“弹性回跳”理论没有找到地震物理机制和孕育全过程,不知道最要命的是山崩地裂天文数的巨大能量来自哪里?对地震预报不起任何作用。1923年日本地震学家中野广首先发现地震记录的地面初动四象限分布,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提出了地震源的“等效位错理论”(“地震概论”第58页,赵克常编著)这些理论都没有解决释放了极其巨大能量的地震的“动力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什么是地震火山真正的动力源的动力学?地震的物理机制是什么?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构造专业,1986年获法国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等在她的“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地质出版社出版)和姜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矿区地球物理和地震探测深部构造研究)、王有学(桂林理工大学教授,从事地球物理专业的教学及教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内部结构与地球动力学)、钱辉(中国地质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接收函数、层析成像及综合地质研究)共同所著《造山的高原》——“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宽频地震探测与地壳上地幔结构”共420千字一书。由***院士作序有:“青藏高原是具有特殊几何形态和地貌景观的,正在快速***的世界上最高、最厚和最新的大陆地块。青藏高原由诸多的地体组成,经历了特提斯洋盆演化及多地体/多岛弧拼合、多俯冲/多碰撞/多造山的长期动力学过程。在印度/亚洲碰撞之前,其前身是早古生代以来形成的巨型复合碰撞造山拼贴体,印度/亚洲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隆升是地球上新生代最壮观的事件,形成一望无垠的高原地貌及周缘为高峻陡峭、剧烈起伏的山链所构筑的屏幕。因此青藏高原又被称为“造山的高原”。青藏高原的魅力使其成为地学家们的永恒课堂,成为当今“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最佳实验室和窗口。”于是在这种“多碰撞/多造山的长期动力学过程”的指导下,2015年11月26日晚间的电视节目出现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有大面积的海水,然后有动画面相向碰撞的画面。就是受这种学说的指导。
错误的学说有如下几点:
1、碰撞的概念错误:在物理学中“碰撞”的定义为:“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遇,相遇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仅持续极为短暂的时间,这种相遇就是碰撞”。包含球的撞击、打桩、锻铁等(高校教材)。在地球的表面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块与地块之间早已相遇了几十万万年,怎么会突然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发生从新相遇?所以地球上不存在板块与板块、地块与地块之间的碰撞问题,只能是挤压。为什么会挤压?笔者下文另行详述。在丁文镜教授的“地震预报的力学问题”一书中就没有出现过“碰撞”一词。
2、在《造山的高原》的序言中“正在快速***的世界上最高最厚和最新的大陆地块”。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快速***的时代早已过去,快速***的条件是在坚硬的地壳岩石层形成之前因挤压较松散的物质快速***,如果是正在快速***的世界上最高最厚和最新的大陆地块”。那么您的***作用力是什么?在许多资料中明明白白的写着有70-100km(公里)的厚和2500km的长,有1000多km的特大板块。没有天文数的巨大作用力怎么会隆升?难道是您的“特提斯洋盆演化及多地体/多岛弧拼合,多俯冲/多碰撞/多造山的长期动力学过程?“特提斯洋盆”在哪里?又如何演化?离青藏高原是否还有“十万八千里”?更为关键的是您的动力学的“动力”在哪里?所以必须又重新回到您与杨经绥、李海兵、张建新、曾令森、关枚、戚学祥、崔文军、陈方远等等专家、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合著的《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和《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共750千字的巨著。从头到尾都没有“动力学”的动力是什么?更找不到“深部驱动力”是什么?又是什么“多岛弧拼合,多俯冲/多碰撞/多造山的长期动力学过程”这个“多岛弧”在哪里?是什么?怎么能拼合呢?没有作用力,没有动力源怎么能“拼合”?“多俯冲/多碰撞多造山”是谁碰撞谁?谁又多“俯冲”谁?要知道“动力学”中的作用力是“矢量”,所谓“矢量”是有方向性的力不可能多次重复碰撞!在碰撞之前两个“地体”或两上以上的“板块”要有运动的速度,有运动的加速度和冲力才能碰撞,那么这个速度大约是多少?冲力来自哪里?有大约的作用力是多少?是对心碰撞?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相互作用的冲量加速度冲力从哪里来?又是如何形成碰撞的?什么都没有,所以许院士以下多位专家的上述学说不成立,不是科学!所以必须请出人类的力学大师鼻祖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其他物体所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是初中物理学中的教材,人人都知道,这就是说:“造山的高原”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有瑕疵,即“高原”没有造山的能量,不可能创造能量,就不可能造山。山,不是高原造的,造山的原动力必须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其他物体所作用的力”,没有其他物体所作用的力就不可能造山,那么真正的造山作用力是什么呢?包括地震、火山的作用力当然是本发明必须要回答的空前的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下文一定一一描述,请稍等。再说第一本书《***(院士)地学成果系列(一)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同样的错误是“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只有命题,没有证据,没有论证,没有物理学力学形成的机理,更没有找到“其他物体所作用的力”就不可能造山,不可能形成高原,更没有“深部驱动力”。没有加速度、没有动能动量、没有的力的时间累积、没有力的空间累积、没有冲量和功、没有功率就没有能量、没有累积效应等就没有造山运动的作用力,所谓的“动力学”只是一句空话,不成立,不科学,找不到板块运动的动力源来自哪里,就不能形成青藏高原,更不能找到爆发地震、火山发生的动力源是什么?更不可能实现地震前黄金时间预报的世界难题,更不可能实现地震零伤亡!所以许院士以下的多位专家、教授、博士、研究员的学术成果不成立,因为与物理学、力学不相符,也没有动力学的基础,另有许多错误点,由于篇幅的关系不能一一提出来共同研讨,请谅解。关于什么是青藏高原隆升真正的动力和深部驱动力,下文将陈述,请提出问题共同研讨。
在李祥根教授著“中国地震构造运动”第40页“地震构造运动的理论基础是晚新生代时的板块构造运动……”。又是一个“构造地震”学说,错。
在赵克常教授编著的“地震概论”第60页:“弹性回跳理论提出后,地震学界普遍认为,天然地震是地球上部沿一地质断裂发生突然滑动而产生的。存储的弹性应变能使断裂两侧岩石回跳到基本平衡的位置。在通常情况下,变形的区域越长、越宽,释放的能量就越多,构造地震的震级也就越大。弹性回跳理念是一个理论模型,一种假说,真实的地震过程可能相当复杂。”是的,不过我建议把“可能”二字去掉,为“真实的地震过程相当复杂”。
在清华大学力学系资深教授曾任振动理论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丁文镜权威教授所著:“地震预报的力学问题”第3页:“从20世纪初开始,最有说服力的要算弹性回跳学说,它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德首先提出,其主要依据是沿旧金山大地震,发震断层两盘的岩体存在6.4m长的位错。而且在此断层的表面上还有地震时两盘岩体往复错动的痕迹,这是弹性回跳学说有力的论证。……这些断层及其附近的岩体,通过地壳构造运动积累了大量的弹性势能,岩体的应力达到了强度极限。断层面破裂,两盘岩体突然相对滑动,产生了弹性波形成地震”。笔者认为上述尊敬的权威教授、博士、研究员、院士的这种学说代表了中国地学界力学界和世界各国地学界力学界的共识。然而这些学说还是没有解决地震的物理学全过程和动力源是什么,上述的:“发震断层两盆的岩体存在6.4m长的位错”是什么作用力造成的?位错的深度是多少?需要多么大的能量?“两盘岩体往复错动的痕迹”又是什么构造作用力迫使它“往复错动”?岩体“往复”错动的下部、深部的长、宽、深度各是多少?往复的能量又来自哪里?所以“弹性回跳”只是描述了地震发生后地表面上的表面现象,没有震源机制解,没有解决发动地震的巨大能量来自哪里?没有说服力。已经吞食了数千万人类生命的真正的发震机制还没有找到而误判,所以才造成地震的准确预报不能实现!地壳和一切板块都是在同一个地球上,都是相对地保持静止状态,没有“其它物体所作用力”迫使它改变相对静止的状态,就绝对不会自己运动,“板块构造”绝对不可能“构造”出几百颗、几千颗、几万颗***的巨大能量。发生在日本福岛东海沟的9级大地震,仅从地表面见到的能量就有几万颗***的能量,另外还有人们见不到的在海底以下由动能转换为热能的巨大能量是不能见到,不能感觉到的,另有强大的地震波向全球发射,都是由巨大的动能转化而来,所以这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更大,这是任何“板块构造”、“构造运动”、“构造地震”绝对不可能创造的极其巨大的能量。没有能量就不能发动地震。所以10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地学家、力学家都没有找到地壳、板块运动的动力源是什么,就不知道地震孕育的全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地震!这就是丁文镜教授代表中国和全球地学界、力学界所述的:“然而地震预报是一项很难完成的科学难题,已有的进展离准确预报地震还很遥远,由于构造地震都发生在地壳深处,受到地壳构造的控制,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相距甚远,目前没有办法准确了解地壳深部的构造情况,难以准确地预报地震,必须坚持长期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在“地震预报的力学问题”第6-9页)。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美国还有:“20世纪末,以美国学者Geller为首提出地震具有典型的分形结构,不存在一个特征的长度标度,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而自组织临界现象具有内禀的不可预测性,所以地震发生时间是不可预测的。”在周仕勇、许忠淮编著:“现代地震学教程”第194页。本发明人认为地震发生大约的时间是完全可以预报的,离震前的预报的时间就在眼前,关键是100多年来全球的地质学家、地震学家、力学家没有找到包括地震在内的火山、大陆漂移、青藏高原的隆升,造山运动真正的动力源是什么,关键问题是必须对青藏高原是“正在快速隆升……”地壳构造运动”、“板块构造运动”、“构造地震”提出质疑的重大问题。什么“构造”可以在同一个地震带上多次重复地“构造”出具有特定作用力方向上的几百、几千、几万颗***的能量发动地震?根据物理学“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构造”不可能独自创造出巨大的能量,所以“板块构造运动”、“地壳构造运动”、“构造地震”学说不成立,不科学。导致误判!所以才造成丁文镜教授代表全球地学界、力学界所述:“然而地震预报是一项很难完成的科学难题,已有的进展离准确预报还很遥远”!
二、大陆漂移、造山运动、青藏高原隆升、地震、火山的的成因和真正的动力源的动力学不是“碰撞造山”、不是“板块构造运动”、不是“构造地震”的动力学
根据高校物理学力学教材:
“我们用冲量表示力在时间过程中的累积效应,冲量等于力乘以力所作用的时间,如果外力f是一恒力,则在t1时刻到t2时刻的时间内,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I为:I=f(t2-t1)
现在我们来讨论外力冲量所引起的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设物体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1,在恒合外力f的作用下,速度变为v2,按匀加速直线运动方程,可知v2=v1+a(t2-t1),这里a是物体的加速度,t2-t1是作用时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求得冲量I为:
I=f(t2-t1)=ma(t2-t1)=mv2-mv1
式中v1和v2分别是物体在时刻t1和t2的速度。令P1=mv1,P2=mv2
上式可写作I=P2-P1
式中物理量P(=mv)称为物体的动量,即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的乘积,动量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相同,上式说明: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增量即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称为动量定理。动量p=mv,I=p2-p1
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下,仍有这一关系: I = ∫ t 1 t 2 f d t = mv 2 - mv 1 , ,
上述教材教导我们速度v和质量m的乘积等于物体的动量,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I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增量,即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地球上真正的动力源与上述多位专家的动力学有什么不同,谁对谁错?
我们人人都见过地球仪,只要您亲手转动一下地球仪就很容易知道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是以南极和北极两极的连线为轴做旋转运动,所以地壳和地球上全部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板块全部都是同轴不同心,即地球上所有的板块包括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等等一切板块都是在同一条轴线上做旋转运动。由于地球如同地球仪一样基本上是圆球形,处在不同纬度上的板块与该轴线上的垂直距离不同(如图1),如果有人见过地球仪,但是没有亲手转动过,那么只要您亲手转动地球仪就会看到,赤道上的某一点,它的线(切线)速度有多么快,而南、北高纬度的某一点,它的旋转速度明显不如赤道线上的某一点,就是因为以赤道为原线分别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步增高而与轴线的投影点距离却在减小,即板块旋转的半径在逐步减小,其板块的旋转线速度也逐步在减小,如图1所示的北纬15°的半径O1A小于赤道旋转的半径,亦即赤道旋转半径OW大于15°上的板块旋转半径O1A,即OW>O1A,15°板块旋转半径又大于30°板块的旋转半径O2B,即O1A>O2B,同理30°板块的旋转半径O2B又大于45°板块上的旋转半径O3C,O2B>O3C,以此类推,即O3C>O4D,O4D>O5E……同理南半球的自转半径也同样是低纬度板块的自转半径,也就是说赤道两侧的板块自转的半径最大为6378.245km,周长为40075.704km,线(切线)速度约为463.84m/s,南北两极的旋转(自转)半径最小约300-1km以下或几乎为零,其线速度约0.01157m/s,是赤道线速度的40089.9分之一。对于无数个板块来说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封闭***,适用于牛顿运动定律,根据物理学力学:“物体的动量mv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相同”;“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增量(即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称为动量定理”。动量计算公式:p=mv
式中的P为动量,m为质量,v为速度,由于赤道两侧板块旋转半径最大,由于地球的地壳岩层的厚度都基本一样,所以赤道两侧板块的面积和质量m都大于南北高纬度的质量即m低纬>m高纬,同时旋转速度也都大,所以赤道两侧低纬度板块的动量P低纬最大,随着纬度的增高,自转半径逐步减小,板块的面积、质量m和速度v也在减小,所以高纬度板块的动量P高纬也在减小。即:P低纬>P高纬
由于赤道南北两侧特大板块与高纬度的板块是锯齿状的咬合关系,低纬度超音速运动的板块以极其巨大的动量mv必然要对高纬度较低速运动的板块产生挤压、俯冲的“动量扩散”运动而做功。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描述为:一个成年人和一个8岁的小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成年人当然比小孩子跑的快,但是由于成年人和小孩子的衣服和裤子、鞋袜都是缝合连结在一起的,成年人的衣裤鞋袜必然要对小孩子的衣裤鞋袜都要产生拉动撕扯造成拉动、挤压、俯冲,迫使小孩子沿着二人合力的方向上运动位移而做功。由于板块与板块是锯齿状的咬合关系,高速旋转板块相当于成年人所具有的强大惯性动量必然要对低速旋转的板块相当于对小孩子产生带动、挤压、俯冲、位移效应并改变了作用力的方向由向东改为向东北方向运动而做功。根据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I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即末动量与初量的矢量差”。即:I=P低纬-P高纬
高纬度的板块获得了低纬度板块巨大的冲量,从而引起了板块运动状态的变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全球地震学家、构造地质学家、力学家在地震的物理机理、物理机制和地震孕育全过程解的误判、误解,找不到地震尤其是强地震相当于几千颗、几万颗、几十万颗***能量的动力源来自哪里,错误地认为是板块“构造”运动,“构造地震”造成了山崩地裂、地动山摇、房屋倒塌、山顶上的巨大岩石飞射到河流的的对面形成堰塞湖,道路、桥梁破坏或引发大海啸造成几万、几十万人的死亡和伤残,而成为人间最惨烈的自然灾难。那么请问什么样的“构造”可以发动上述的这些种种破坏力造成的重大灾难?什么样的“构造”可以发动1-5级地震?什么样的“构造”可以发动6-7级地震?又是什么样的“构造”能够发动8-9级大地震?要知道地震的本质是强大的作用力做功的结果,而做功的基本元素是矢量作用力迫使物***移一定的距离,而且是在一定的短暂瞬间时间内完成输出巨大的功率。《板块“构造”运动》是如何运动的?“运动”的作用力来自哪里?如何把破坏性巨大能量从震源深度的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地壳岩石层深处突破阻力巨大的几十公里岩层的阻力?下面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巨大能量是如何输送到地面以上人类的建筑房屋、桥梁、道路又进行大面积的破坏性震动做功的呢?要知道输送能量必须是一种物质——载体,例如枪炮的子弹和弹片就是输送能量的载体,子弹内的火药是能量(化学能),子弹撞击式***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介质推动子弹头高速位移到几百米或几千米远的距离做功,子弹头是能量的载体,它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就是动量,可以做破怀性的功,在瞬间做功就是输出了功率,而“板块构造运动”和“构造地震”有这些必不可少的元件吗?它们是如何做功?更不能做出任何解释的是震源深度在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地壳深处,怎么能在瞬间输送到地面上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大面积地区,迫使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道路桥梁错位破坏等等现象,释放几万颗、几十万颗***的能量的?从而正如丁文镜权威教授在“地震预报的力学问题”一书中所述的:“然而地震预报是一项很难完成的科学难题,已有的进展离准确预报还很遥远”!为了尽快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解救这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首先必须找到这个真正的“巨大破坏力”的动力源是如何产生的,所以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不得不用大量的篇幅克服上述等等错误的学说和理论,必须重点论证描述几万颗、几十万颗***的能量来自哪里?难有找到了这个真正的动力源不是“板块构造运动”,不是“构造地震”等等上述错误的学说,而是来自地球自转的同轴不同心,板块的旋转半径因纬度的增高而逐次减小,造成低纬度大板块,最高速旋转所具有的巨大动量,对较高纬度较小板块和较低速旋转板块的动量所产生的动量的增量,即产生的天文数字的巨大冲量和加速度,对较高纬度板块必然产生挤压、俯冲、位移的作用力(外力),迫使较高纬度板块中的某些无数块大大小小、坚硬的富有弹性的岩石层向上唯一的自由面——地面弯曲位移变形而累积弹性能量,经过几年、十几年或多年的累积效应的巨大能量累积在地震带周围大面积上的几十块、几百块大大小小坚硬富有弹性的岩石层弯曲变形的岩石层上,这些弯曲形变的岩石层就变成了累积能量的载体,经过了多年的力的时间累积和力的空间累积,使大大小小无数块坚硬富有弹性的岩石层累积到载体岩石层的弯曲度即位移的距离越来越大(如图2所示的1、2、3),载体岩石层累积到了强度极限值时,首先有少部分岩层载体破断向上弹射出巨大的弹性能,破断的瞬间如图2所示的的大板块岩石层向上突然弹射位移几米或几十米的位移距离而做功,在几秒到几十秒钟的瞬间释放出天文数的巨大功率的破坏性能量,这就是前震,当大部分载体岩石层继续累积大量的弹性势能后到了强度极限值时几十、几百块大面积的载体岩石层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先后破裂弹射出天文数字的巨大功率的能量,造成地面上大面积的严重破坏做功,这就是主震!剩下的少部分尚没有累积到极限值的岩石层载体,在低纬度高速旋转板块所具有的巨大动量、冲量(外力)作用下迫使它们继续位移在力的时间累积和空间累积中,当弯曲位移又到了图2所示的极限值时,突然又破裂位移弹射出巨大的能量做功,这就是余震。这才是地震的动力源和孕育全过程解与物理学、力学高度一致,高度吻合的动力学!
在上述的这种企图破旧立新的地震物理机理机制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找到就在眼前地震前的预测预报方法和***。
1、用地质钻机钻孔取岩芯,钻孔的直径Φ108-300mm(毫米),孔深1-15km(公里)。
2、在人口密集地区或城市,钻孔深度为10-15公里,在人中较少的地区,钻孔深度为5-10公里,在人口稀少的高原、山区孔深为1-3公里(如图3所示)。
3、在钻孔底部放入早已准备完好的各种仪器、仪表,如小型地震仪、录音机、温度表、红外线仪、氡气测量仪、水温表、水压表、孔底钢管升高测量仪等已有各种仪器仪表。因为岩层在外力(冲量、加速度)的作用下,必然要变形弯曲。由于地球呈圆球形,岩石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弧形板块,如图2,只能向自由面地面向上变形弯曲与地面的距离变小,即岩层向上位移,使孔的底部向上抬高,这时孔底的多种仪器可以测量到孔底有变化,首先是录音机收到岩石弯曲变形时会发生音响,表示这里的地下深处有冲量作用力挤压岩石层,迫使岩石层弯曲变形形成多种活动的参数和信息信号,随着外力冲量和加速度对岩石层载体作用力的时间累积和空间累积,位移的距离加大,载体岩石层的弯曲度加大,位移的距离加大,巨大的能量作用力会使载体岩石层温度上升,再进一步的挤压岩层和岩层相互挤压摩擦会发热发光发出红外线,最后会产生氡气,此时的地震仪、录音机、温度计、水温、水压表、氡气测量仪、孔底钢管升高仪、红外线仪全部可以记录,同时自动向地面以上的地震台、站或地震局直接发射信号,发射的方式有多种,可用移动电话的方式自动发射,可用GPS的方式自动向卫星自动发射等现代已有各种通讯方式发送。
由于板块位移是极缓慢的过程,岩石层弯曲变形过程是在几年或十几年以上的时间内形成力的时间累积,和岩层弯曲变形的空间累积,岩层弯曲变形的过程,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此时该弯曲变形的岩石层变成了所有累积能量的载体,所累积的弹性能量集中在无数个载体弯曲变形的岩石层上,无数个大大小小岩石层载体通过突然破裂位移的距离而做功在瞬间弹射释放巨大的能量,造成了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道路桥梁错位破坏等地表现象,完成了能量释放过程,形成地震。
4、在每一个钻孔的地面孔口用钢筋水泥修建一个坚固的圆筒状的内部为发射站的装置,该圆筒状的防水筒上面有发射天线,内部有蓄电池或地面电源,有地面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及时向钢筒内的蓄电池充电和维修各种仪器仪表的钢板门,门板上必须上锁,以防小孩玩弄或有人破坏,用来把孔底部的多种仪器仪表传送上来的各种信号自动发射到地震局、站、台等接收机构,自动发射信号,类似移动电话手机功能的自动发送站,使地震局、站、台等职能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及时处理,即在地震前黄金时间发出紧急预报,实现了地震的***的目的。
5、在地面钻孔口的上部修建防水进入的坚固圆筒状的发射站内部有各种应有尽有的设备,如蓄电池或电源,即孔底多种仪器仪表装置,均有电源供应。电源线和多种仪器仪表的信号线全部装入钢管内,该钢管是密封的,防止雨水和地下水进入影响电源和各种信号线路的正常运行。同时该钢管不仅有保护各种信号线和电源线的功能,还有如果孔底的岩石层向上弯曲形变而抬高钢管向地面升起的幅度即向上位移的距离,也是地震前的信号和参数,对预报有重要的意义。
6、由于地震的动力源和物理机理已找到,多个岩石层向上弯曲变形时,是地球自转同轴不同心,动量的分布不均,产生的冲量和加速度挤压岩石层位移做功,岩石层因为受到外力的作用变形的过程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孕育过程,所产生的信号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产生的信号有:岩石层变形会发生震动和声音,地震仪和录音机会自动接收信号,立即自动向地面的圆筒内部的装置传送信号,圆筒状发射站立即向各地震信号接收机构发送信号。岩石层因受挤压变形时动摩擦力要做功会产生热能,温度升高,同时温度再次升高发出红外线产生氡气,此时钻孔的温度计和各种仪器仪表会立刻把信号发射到地震各职能机构处理。多块载体岩石层在几年或十几年或几十年在力的时间累积和空间累积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到了相当程度时,变成了几十颗、几百、几千、几万颗***的能量的应力累积,岩层内会产生氡气,此时氡气接收仪会发出氡气的浓度,这就是爆发地震的前兆,这些参数综合起来分析研究就会得到强地震大约的时间,可向该地区的政府等职能机构发出地震前的预报。
图1是本发明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赤道两侧板块的自转半径大于南北半球纬度较高的板块自转半径。南北纬度越高,其自转半径越小,旋转半径小,线速度变小,其动量也变小,说明地球自转时地球和所有的大大小小无数板块旋转同轴不同心。动量分布不均。
图2是本发明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多个板块坚硬岩石层在受到天文数巨大冲量作用力和加速度的挤压被迫位移的过程中逐次变形弯曲累积弹性势能,在多年的力的时间累积和力的空间累积的过程中坚硬富有弹性的岩石层转变为应力能量累积的载体,当一块或多块载体岩石层累积的能量到了岩层的极限值时突然在1秒到几秒或几十秒钟的瞬间弹射出天文数的巨大能量,才能突破载体岩石层上面的岩层、土层覆盖物的阻力发动地动山摇的地震,而成为地震孕育的全过程解。
图3是本发明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钻孔的直径108-300mm(毫米)图中1为小型化的地震仪,2为录音机,3是温度计,4是水压表,5是水温表,6是红外线仪,7是孔底钢管升高测量仪,8是钢管保护内部多种仪器仪表和电源线路安全的钢管,9是孔口上面的钢筋水泥圆筒,多种仪器仪表信号的发射台,9是各种信号发射台的装置,10是发射天线,11是避雷针,12是蓄电池。

Claims (3)

1.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其特征在于用地质钻机向地面以下垂直打钻孔取岩芯。孔的直径108-300mm(毫米)。孔深为1-15km(公里),在钻孔的底部放入早已准备完好的各种仪器仪表如小型地震仪、录音机、温度计、红外线仪、水温表、水压表、氡气测量仪、孔底钢管升高测量仪,用来测量地震前多块岩石层因受外力冲量挤压弯曲变形位移成为累积能量的载体,必然会发生地壳岩层内的动力摩擦、形变、位移造成震动、音响、温度变化、红外线的强弱度、地下水温和压强的变化,测量氡气的浓度和变化参数,载体岩石层弯曲变形位移距离加大向上弯曲度加大使孔底钢管升高仪抬高上升参数,用防水防压的密封钢管保护上述各种仪器仪表和线路畅通,把各种仪器仪表所记录的各种信息、信号,上述仪器仪表的功能所能测量到的各种信息参数,随时自动向孔口上面的发射站输送信息、信号和各种参数。钻孔在地面上的发射装置可以随时自动向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地震局、地震台、地震站等职能单位用移动电话、手机的技术手段自动发射或用GPS***向卫星发射,国家或当地政府的地震局、地震站等职能单位根据钻孔及时自动发送过来的各种信息、信号、参数分析、研究,当发展到一定严重的程度时,说明地震发生的时间就在眼前,及时向该地区的政府职能单位和电视台、电台、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设施发出地震的紧急地震预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震预测预报方法和***,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的地面孔口上建筑一个外层有防水的圆筒状的钢筋水泥坚固的发射台,如图3所示钢筒上面有发射的天线和避雷针,钢筒内有蓄电池或地面电源,有地面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及时向钢筒内的蓄电池充电和维修各种发射装置仪器仪表的钢板门,门板必须上锁,以防小孩玩弄或有人破坏,保证孔口上部的发射装置接收到钻孔底部多种仪器仪表自动发送上来的各种信息、信号和各种参数及时自动向地震局、地震站、地震台发送或向GPS***向卫星发射,由政府职能机构接收,经分析研究当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可实现地震前黄金时间内的预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孔的数量和分布是在地震带周围人口稠密地区和在城市每平方公里的面积的大地布置3-4个钻孔,钻孔深度为10-15km(公里)安装上述的各种仪器仪表等发射装置,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每平方公里面积布置2-3个钻孔,也深为5-10公里在人中稀少的高原、山区钻孔1-2个,孔深为1-3公里。钻孔覆盖面积的大小由有关负责人和专家认为有可能在某一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可以具体布置一个地区钻孔的数量或覆盖几万或几十万平方公里面积,根据具体情况可灵活确定,从此可以确保该地区地震前准确预测预报。
CN201510916521.6A 2015-12-14 2015-12-14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 Pending CN1056762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6521.6A CN105676266A (zh) 2015-12-14 2015-12-14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6521.6A CN105676266A (zh) 2015-12-14 2015-12-14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6266A true CN105676266A (zh) 2016-06-15

Family

ID=5618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6521.6A Pending CN105676266A (zh) 2015-12-14 2015-12-14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626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1585A (zh) * 2016-06-25 2016-12-21 占行波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CN109307882A (zh) * 2018-05-18 2019-02-05 惠安县金建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放地下深处抗震器
CN109597118A (zh) * 2018-10-17 2019-04-09 占行波 一种预测地震位置的温度波圈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62136A (zh) * 2019-12-20 2020-04-24 南京大学 一种实时的衣物形态确定方法及***
CN112380198A (zh) * 2020-10-29 2021-02-19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接收函数自动挑选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7762A (zh) * 1985-11-14 1987-12-02 安塔尔·阿达姆 对天然及人工诱发地震活动性的预测(报)观测和对工程设施的预防性保护方法
CN1828335A (zh) * 2005-02-28 2006-09-06 上海市向明中学 地震前兆微观综合测量仪
CN1948998A (zh) * 2006-11-08 2007-04-18 梁富泉 多功能地震探测与预报装置
CN201047876Y (zh) * 2006-12-26 2008-04-16 冯建光 一种地震预报装置
CN101363915A (zh) * 2008-06-01 2009-02-11 冯建光 一种地震前兆预测和预报***装置
CN101477207A (zh) * 2009-01-20 2009-07-08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智能型地质灾害综合监测***及多级预报分析方法
CN101625415A (zh) * 2009-06-21 2010-01-13 朱英华 深井式钢管通道法
CN102681006A (zh) * 2012-06-11 2012-09-19 范志明 一种地震预测***
CN103353607A (zh) * 2013-06-17 2013-10-16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地声检测方法的大地震孕育过程及临震监测***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7762A (zh) * 1985-11-14 1987-12-02 安塔尔·阿达姆 对天然及人工诱发地震活动性的预测(报)观测和对工程设施的预防性保护方法
CN1828335A (zh) * 2005-02-28 2006-09-06 上海市向明中学 地震前兆微观综合测量仪
CN1948998A (zh) * 2006-11-08 2007-04-18 梁富泉 多功能地震探测与预报装置
CN201047876Y (zh) * 2006-12-26 2008-04-16 冯建光 一种地震预报装置
CN101363915A (zh) * 2008-06-01 2009-02-11 冯建光 一种地震前兆预测和预报***装置
CN101477207A (zh) * 2009-01-20 2009-07-08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智能型地质灾害综合监测***及多级预报分析方法
CN101625415A (zh) * 2009-06-21 2010-01-13 朱英华 深井式钢管通道法
CN102681006A (zh) * 2012-06-11 2012-09-19 范志明 一种地震预测***
CN103353607A (zh) * 2013-06-17 2013-10-16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地声检测方法的大地震孕育过程及临震监测***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1585A (zh) * 2016-06-25 2016-12-21 占行波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CN106251585B (zh) * 2016-06-25 2018-10-12 占行波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CN109307882A (zh) * 2018-05-18 2019-02-05 惠安县金建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放地下深处抗震器
CN109597118A (zh) * 2018-10-17 2019-04-09 占行波 一种预测地震位置的温度波圈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62136A (zh) * 2019-12-20 2020-04-24 南京大学 一种实时的衣物形态确定方法及***
CN111062136B (zh) * 2019-12-20 2024-02-09 南京大学 一种实时的衣物形态确定方法及***
CN112380198A (zh) * 2020-10-29 2021-02-19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接收函数自动挑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6266A (zh)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
Stein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seismology, earthquakes, and earth structure
Patton et al. The apparent explosion moment: Inferences of volumetric moment due to source medium damage by underground nuclear explosions
Wang et al. Ion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initial phase of geomagnetic storms: Common features
Schöpa et al. Dynamics of the Askja caldera July 2014 landslide, Iceland, from seismic signal analysis: precursor, motion and aftermath
Prentice et al. Slip rate and earthquake recurrence along the central Septentrional fault, North American–Caribbean plate boundary, Dominican Republic
Bangash Earthquake resistant buildings: dynamic analyses, numerical computations, codified methods, case studies and examples
Betbeder-Matibet Seismic engineering
Sa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011 Tohoku Tsunami and introduction of two level tsunamis for tsunami disaster mitigation
CN106199683A (zh) 一种基于共振包波谱监测数据的地震预测方法
Lliboutry Quantitative geophysics and geology
Xie et al. Tsunami risk for Western Canada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Cascadia fault tsunami
Prasad Fundamentals of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GOTO et al. Earthquake source and ground motion characteristics in eastern Japan during the 2011 off the Pacific coast of Tohoku earthquake
Yue On incorrectness in elastic rebound theory for cause of earthquakes
Anderson Investigating Plate Tectonics, Earthquakes, and Volcanoes
Yosritzal et al. Estimation of coverage area of tsunami shelters in Padang
Manglik INSA national report on seismological research in India: 2019–2022
Merali et al. Visualizing Earth Science
Al-Amri et al. Seismo-Volcanic investigation of 2009 swarms at Harrat Lunayyir (AshShaqah), Western Saudi Arabia
Cataldi et al. Crustal relaxing—a new seismogenesis phenomenon associated with seismic trigger on a global scale
Paton Perspectives on a dynamic earth
Murck Geology: a self-teaching guide
Okal et al. Solving the puzzle of the 1998 Papua New Guinea tsunami: The case for a slump
Leybourne et al. Multi-parametric Earthquake Forecasting the New Madrid From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between Solar Corona and Earth System Precurs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Ding Taoshe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Make Rectific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