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9437A - 端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9437A
CN105659437A CN201480056396.XA CN201480056396A CN105659437A CN 105659437 A CN105659437 A CN 105659437A CN 201480056396 A CN201480056396 A CN 201480056396A CN 105659437 A CN105659437 A CN 105659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uberance
terminal
parts
wall face
terminal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63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9437B (zh
Inventor
藤井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59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9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9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9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01R4/34Conductive members located under head of scre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01R4/36Conductive members located under tip of scre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58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erminal bloc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端子台(1)的保持部件(3)具有:将端子螺钉(2)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板状部(31)、从板状部向下方延伸的滑动部(32)。导体部(4)配置在板状部的下方,具有螺纹孔(41)。主体部(5)具有:壁面部(53)、第一突出部(51)、第二突出部(52),由树脂形成。在壁面部上设置有法线与端子螺钉的轴(21)垂直的面。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从壁面部向该法线的方向突出。在作为板簧的第二突出部与第一突出部间夹着滑动部的一部分而使保持部件保持为能够沿轴移动。在端子螺钉位于从导体部分离的分离位置时,第二突出部的上侧凹部与设于滑动部的接触部接触,临时阻止保持部件向下方的移动。在端子台中,与设置有金属制的板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Description

端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能够将端子螺钉临时止动在从导体部(称为端子金属件或者导电金属件)分离的分离位置的结构(以下,称为:“临时固定结构”)的端子装置。在临时止动结构的端子装置中,将端子螺钉保持为能够旋转的保持部件、形成有能够与端子螺钉螺合的螺纹孔的导体部、由金属形成的板簧安装在由树脂形成的主体部上。保持部件既能够由主体部保持,又能够沿着端子螺钉的轴的方向移动。另外,保持部件利用板簧能够临时止动在从导体部分离的分离位置(作为利用金属板簧对保持部件进行临时止动的端子装置,参考例如日本特开平5-62725号公报)。
此外,近年,为了谋求端子装置的制造工序的简单化等,谋求减少端子装置的零部件件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端子装置,其目的在于减少端子装置的部件件数。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端子装置具有:端子螺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具有将所述端子螺钉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板状部、和在沿着所述端子螺钉的轴的方向上从所述板状部向所述轴的顶端侧延伸的滑动部;导体部,该导体部相对于所述板状部配置在所述轴的所述顶端侧,并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端子螺钉螺合的螺纹孔;以及主体部,该主体部由树脂形成,并保持所述保持部件和所述导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设置有法线与所述轴垂直的面的壁面部;以及作为从所述壁面部向所述法线的方向突出的板簧的突出部,所述保持部件被保持为能够沿着所述轴移动,所述突出部具有临时止动部,该临时止动部在所述端子螺钉位于从所述导体部分离的分离位置时,与设置于所述滑动部的接触部接触,临时阻止所述保持部件向所述轴的所述顶端侧移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端子装置的部件件数,该端子装置能够使端子螺钉临时止动在从导体部分离的分离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主体部还具有另一个突出部,该另一个突出部从所述壁面部向所述法线的方向突出,并与所述滑动部接触,所述滑动部的一部分被夹在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另一个突出部之间,从而所述保持部件被保持为能够沿着所述轴移动。
在本发明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还具有另一个临时止动部,所述另一个临时止动部在所述端子螺钉位于与所述导体部接近的接近位置时,与所述接触部接触而临时阻止所述保持部件向沿着所述轴的方向的两侧移动。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突出部中的如下位置接触:该位置是所述法线的方向的中央和所述壁面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之间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在所述端子螺钉与所述螺纹孔的螺合被解除时,设于所述滑动部的凸状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突出部的规定位置接触,在所述突出部中,所述规定位置和所述规定位置附近在沿着所述轴的方向上是平坦的。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进行的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来明确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方式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转接端子台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端子台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端子台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端子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放大表示第二突出部和第二滑动部位的附近的图。
图6是放大表示第二突出部和第二滑动部位的附近的图。
图7是放大表示第二突出部和第二滑动部位的附近的图。
图8是表示第二突出部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按钮开关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按钮开关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电路保护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电路保护器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端子台
1a、1b端子装置
2端子螺钉
3保持部件
4导体部
5主体部
21轴
31板状部
32滑动部
41螺纹孔
51第一突出部
52第二突出部
53壁面部
323接触部
521上侧凹部
522下侧凹部
521a、522a凹部
523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转接端子台10的立体图。转接端子台10由多个端子台1在规定方向上连结而成。在实际转接端子台10中,在被连结的多个端子台1的一端(参照图1中的(+Z)侧的一端)还连结有端板,多个端子台1和端板利用止动金属件安装在DIN轨道上。在图1中,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利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图示(后述图中也相同)。
图2是表示一个端子台1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端子台1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端子台1的分解立体图。作为端子装置的端子台1具有一对端子螺钉2、一对保持部件3、一个导体部4、一个主体部5。主体部5具有:薄板状的壁面部53、从壁面部53向壁面部53的主面的法线方向(图2至图4中的Z方向,以下,称为“壁面法线方向”)突出的一个第一突出部51(另一个突出部)、从壁面部53向壁面法线方向突出的一对第二突出部52(突出部)。第一突出部51在图3的上下方向(即,Y方向)上较长,并配置在图3的左右方向(即,X方向)的壁面部53的中央。以下说明的上下方向为图2和图3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是图3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可以与重力方向不同,左右方向可以与水平方向不同。
第一突出部51具有:配置在上侧((+Y)侧)的上侧突出部511、配置在下侧((-Y)侧)的下侧突出部512。在上下方向上,在上侧突出部511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上侧突出部511的朝向(-X)侧的侧面和下侧突出部512的朝向(-X)侧的侧面位于与壁面部53(的上述主面)垂直并且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同一平面上。同样地,上侧突出部511的朝向(+X)侧的侧面和下侧突出部512的朝向(+X)侧的侧面位于与壁面部53垂直并且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同一平面上。
各第二突出部52为从壁面部53向壁面法线方向突出的板簧,一对第二突出部52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第一突出部51的两侧。一方的第二突出部52与下侧突出部512的朝向(-X)侧的侧面接近,另一方的第二突出部52与下侧突出部512的朝向(+X)侧的侧面接近。如图3所示,在从(+Z)侧向(-Z)方向观察端子台1的情况下,各第二突出部52在上下方向较长,在第二突出部52与下侧突出部512的侧面之间形成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间隙。
如图2所示,在上侧突出部511上设置有向(+Z)侧突出的上侧卡合凸部513。另外,在壁面部53的(-Z)侧的面(上述主面的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在壁面法线方向上与上侧卡合凸部513重合的上侧卡合凹部。在主体部5的下部54设置有向(+Z)侧突出的下侧卡合凸部541。在下部54的(-Z)侧的面上形成有在壁面法线方向上与下侧卡合凸部541重合的下侧卡合凹部。如图1所示,在连结多个端子台1的情况下,一个端子台1的上侧卡合凸部513和下侧卡合凸部541分别***另一个端子台1的上侧卡合凹部和下侧卡合凹部。
在主体部5中,包括第一突出部51、第二突出部52、壁面部53和下部54的多个结构部件利用树脂形成为一个部件,主体部5整体具有绝缘性。在图2的端子台1中,第一突出部51的除了上侧卡合凸部513的部位与第二突出部52的壁面法线方向的进深大致相同。
如图4所示,各保持部件3具有板状部31、滑动部32。板状部31和滑动部32例如由金属形成为一个部件。如图2和图3所示,板状部31在相对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将端子螺钉2保持为能够旋转。在端子台1中,板状部31和端子螺钉2成为所谓的垫圈螺钉(有垫圈的螺丝)。在保持于保持部件3的状态下,端子螺钉2的轴21向上下方向延伸。即,端子螺钉2的轴21与壁面法线方向垂直,沿着壁面部53延伸。一对保持部件3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第一突出部51的两侧。
如图4所示,各滑动部32为L形,具有在上下方向(Y方向)较长的第一滑动部位321、从第一滑动部位321的(-Y)侧的下端向壁面法线方向(Z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部位322。第一滑动部位321从板状部31的接近第一突出部51的端部向下方,即沿着端子螺钉2的轴21向上下方向上的轴21的顶端侧((-Y)侧)延伸。壁面法线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位321的宽度比板状部31小,第一滑动部位321与板状部31的上述端部的壁面部53侧的部分连接。第二滑动部位322从第一滑动部位321的下端向壁面部53的相反侧突出。各滑动部32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二突出部52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与两者接触。这样,通过在第一突出部51与第二突出部52之间夹持滑动部32的一部分,保持部件3被保持为能够沿着轴21移动。实际上,在保持部件3向上下方向移动时,滑动部32相对于第一突出部51的上侧突出部511和下侧突出部512以及第二突出部52滑动。
导体部4是在壁面法线方向和左右方向(X方向)扩展的板状的导电性部件,在左右方向较长。导体部4压入上侧突出部511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的间隙,由主体部5保持。在导体部4上设置有两个缺口部42(参照图4),在保持于主体部5的状态下,各滑动部32的第一滑动部位321配置在缺口部42内。通过使第一滑动部位321夹在导体部4的缺口部42的侧面与壁面部53之间,来限制滑动部32向壁面法线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导体部4配置在板状部31的下方且第二滑动部位322的上方。在保持部件3向上方移动时,第二滑动部位322与导体部4的下表面抵接,从而防止第二滑动部位322超过导体部4而向上方移动,即,防止滑动部32从导体部4的缺口部42脱离。
如图2所示,在导体部4上形成有能够与一对端子螺钉2螺合的一对螺纹孔41。在沿着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各端子螺钉2的轴21与螺纹孔41重合。在壁面法线方向上,导体部4的(+Z)侧的端面与第一突出部51和第二突出部52的(+Z)侧的端面大致位于相同位置,或者稍靠近(-Z)侧的位置。换言之,在着眼于壁面法线方向的情况下,第一突出部51和第二突出部52的端面相对于螺纹孔41而位于外侧(壁面部53的反对侧)。
图5是放大表示第二突出部52和第二滑动部位322的附近的图,表示端子螺钉2配置在接近导体部4的接近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的位置)时的第二滑动部位322。如图5所示,在第二突出部52中,在与下侧突出部512(的侧面)相对的面上形成有上侧凹部521和下侧凹部522。上侧凹部521和下侧凹部522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下侧凹部522具有:随着朝向上方,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的上侧倾斜面526;以及随着朝向下方,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的下侧倾斜面527。上侧凹部521具有随着朝向下方,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的下侧倾斜面524。下侧倾斜面524的上侧为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的距离恒定的平坦面。
另外,在第二滑动部位322设有朝向第二突出部52突出的接触部323。如图4所示,接触部323为以与壁面法线方向平行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筒的一部分。接触部323也可以是球的一部分等其他形状。在图4的示例中,接触部323仅配置在第二滑动部位322的顶端附近。左右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位321和第二滑动部位322的厚度除了接触部323以外恒定。
在端子螺钉2位于接近位置时,如图5所示,凸状的接触部323配置在下侧凹部522内。具体而言,通过使接触部323与下侧凹部522的下侧倾斜面527接触,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向下方的移动。另外,通过使接触部323与下侧凹部522的上侧倾斜面526接触,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向上方的移动。这样,在端子螺钉2位于接近位置时,通过使第二突出部52的下侧凹部522与接触部323接触,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向上下方向的两侧移动。如上所述,由于接触部323仅配置在第二滑动部位322的顶端附近,因此在第二突出部52中,在如下的位置与接触部323接触,该位置是壁面法线方向的中央与壁面部53的相反侧的端部((+Z)侧的端部)之间的位置。
图6是放大表示第二突出部52和第二滑动部位322的附近的图,表示端子螺钉2配置在从导体部4分离的分离位置(图3中利用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时的第二滑动部位322。例如,操作人员通过上推在图3中利用实线表示的板状部31,从而使第二突出部52在左右方向上向远离下侧突出部512的方向挠曲,滑动部32向上方移动。由此,如图6所示,接触部323配置在上侧凹部521,端子螺钉2位于分离位置。此时,通过使第二突出部52的上侧凹部521的下侧倾斜面524与接触部323接触,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向下方的移动。另外,利用第二滑动部位322和导体部4限制保持部件3向上方移动。因此,在端子螺钉2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利用下侧突出部512、第二突出部52和导体部4,能够保持并固定保持部件3。
在将设置有圆形等压接端子的导线的一端固定于端子台1时,首先,通过推上板状部31而将端子螺钉2配置在分离位置。接下来,将压接端子配置在导体部4的螺纹孔41上,将端子螺钉2与保持部件3一起向下方压入,将端子螺钉2配置在接近位置。由此,压接端子临时固定于导体部4。然后,通过使端子螺钉2旋转,从而使端子螺钉2与螺纹孔41螺合。
在端子螺钉2的顶端与螺纹孔41接触而开始螺合时,如图7所示,凸状的接触部323在第二突出部52的与下侧突出部512相对的面与下侧凹部522的稍下侧的位置(以下,称为“螺合开始时的接触位置”)接触。在第二突出部52的该面中,下侧凹部522的下侧附近的区域523(包括螺合开始时的接触位置的区域523)与下侧突出部512的侧面平行。在图7中,利用实线表示向(+X)侧挠曲的第二突出部52的(+Z)侧的端面,利用虚线表示(-Z)侧的固定端的第二突出部52的位置。在端子螺钉2进一步相对于螺纹孔41螺合时,端子螺钉2和保持部件3向下方移动,接触部323到达第二突出部52的下方。然后,由于端子螺钉2和保持部件3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压接端子利用板状部31与导体部4压接而固定。由此,完成压接端子向端子台1的固定。
接下来,说明端子台1的制造。在制造端子台1时,在主体部5中,包括第一突出部51、第二突出部52和壁面部53的多个构成元件利用树脂成型而形成为一个部件。即,主体部5为树脂的成型品。实际上,利用能够在壁面法线方向上分离的上模和下模,使用形成有成型空间的模具来形成主体部5。此时,由于主体部5不包含下挖形状,因此使用仅具有上模和下模的简单的模具(即,不使用包括滑芯的复杂的模具),就能够实现主体部5的树脂成型。因此,与使用包括滑芯的复杂的模具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一个模具制作多个主体部5。另外,能够使主体部5的制作工序简单化,并且也能够减少模具的制作成本。其结果是,大幅削减主体部5的制作成本。保持端子螺钉2的保持部件3和导体部4例如通过冲压加工形成。
在组装所准备的主体部5、保持端子螺钉2的保持部件3和导体部4时,如图4所示,通过使保持部件3相对于主体部5沿着壁面法线方向(从图4的(+Z)侧向(-Z)方向)移动,保持部件3的滑动部32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二突出部52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此时,通过使接触部323配置在下侧凹部522内(参照图5),将保持部件3临时止动于主体部5。
接下来,通过使导体部4相对于主体部5沿着壁面法线方向移动,导体部4被压入主体部5的上侧突出部511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此时,端子螺钉2位于接近位置,而端子螺钉2的下端位于比上侧突出部511的下端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因此,在将导体部4嵌入上侧突出部511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时,导体部4不与端子螺钉2抵接。利用以上动作,完成端子台1的组装而完成端子台1。
如以上说明,在端子台1中,第二突出部52与壁面部53一起形成为一个树脂成型品,所述第二突出部52是从壁面部53向壁面法线方向突出的板簧,并与第一突出部51协作而将保持部件3保持为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另外,在端子螺钉2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二突出部52的作为临时止动部的上侧凹部521与设于保持部件3的接触部323接触,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向下方的移动。这样,在端子台1中,不设置与主体部5分离的部件的板簧,就能够将端子螺钉2临时止动在从导体部4分离的分离位置,能够减少临时止动结构的端子台1的部件件数。另外,由于主体部5不包含下挖形状,因此能够使成型主体部5的模具的结构简单化。其结果是,能够减少端子台1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端子螺钉2位于接近位置时,第二突出部52的作为另一个临时止动部的下侧凹部522与接触部323接触而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向上下方向的两侧移动。因此,在组装端子台1时,能够使保持部件3相对于主体部5临时止动,能够容易进行后续的工序(导体部4相对于主体部5的固定)。
在此,假设代替第二突出部52而设置有从主体部5的下部54向上方(从(-Y)侧向(+Y)方向)突出的板簧(另外,与壁面部53分离)的比较例的端子台。在比较例的端子台中,该板簧的固定端(下部54侧的端部)与上侧凹部521间的距离和该固定端与下侧凹部522间的距离互不相同。因此,分离位置的用于解除保持部件3的临时止动的力与接近位置的用于解除保持部件3的临时止动的力不同。另外,在上述板簧与壁面部53分离的比较例的端子台中,由于主体部5包括下挖形状,因此需要包括滑芯的复杂的模具。
与此相对,在图2的端子台1中,第二突出部52是向与上下方向(Y方向)垂直的壁面法线方向延伸的板簧。因此,端子螺钉2位于分离位置时接触部323和第二突出部52接触的位置与第二突出部52的固定端(壁面部53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和端子螺钉2位于接近位置时接触部323和第二突出部52接触的位置与该固定端之间的距离相等。由此,分离位置的用于解除保持部件3的临时止动的力与接近位置的用于解除保持部件3的临时止动的力能够大致相等。另外,如上所述,由于主体部5不包括下挖形状,因此能够使成型主体部5的模具的结构简单化。并且,在第二突出部52中,仅在壁面法线方向的中央和壁面部53的相反侧的端部之间的位置与接触部323接触。由此,能够防止接触部323和第二突出部52接触的位置与所述固定端间的距离过短,能够防止用于解除保持部件3的临时止动的力过大。
此外,在解除端子螺钉2的螺合时,相比于第二突出部52而位于下方的第二滑动部位322向上方移动,然后,接触部323配置在第二突出部52与下侧突出部512之间。此时,在第二突出部52的与下侧突出部512相对的面的下部,设置有随着朝向上方而使与下侧突出部512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的引导面528(参照图7),因此能够使接触部323顺利地从引导面528向区域523引导。然后,在接触部323向比螺合开始时的接触位置稍靠近上方的位置(在解除螺合时,为与接触部323接触的规定位置,以下,称为“螺合解除时的接触位置”)移动时,解除端子螺钉2与螺纹孔41的螺合。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第二突出部52相对于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为对称形状的其他例中,在下侧凹部522的下侧附近形成有凹部523a。在这种情况下,在端子螺钉2由于旋转而向保持部件3的上方移动时,螺合解除时的接触位置在凹部523a的倾斜面上。因此,在接触部323到达螺合解除时的接触位置后,立刻停止保持部件3向上方的移动时,会有凹部523a的倾斜面上的接触部323被作为板簧的第二突出部52施力而使保持部件3稍向下方移动,端子螺钉2的顶端钩挂于螺纹孔41的情况。因此,基于防止端子螺钉2的螺合已解除,但端子螺钉2意外下落而钩挂于螺纹孔41的观点,在第二突出部52中,优选螺合解除时的接触位置和该接触位置附近在上下方向上是平坦的(即,与下侧突出部512的侧面平行)。
上述端子台1的结构也可以用作其他电气部件的端子装置。图9是表示按钮开关10a的局部剖视图。在按钮开关10a中,设置有具有与图2的端子台1相同结构的端子装置1a。具体而言,端子装置1a具有:一对端子螺钉2、一对保持部件3、一对导体部4、一个主体部5。主体部5具有:薄板状的壁面部53、从壁面部53向壁面法线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51、从壁面部53向壁面法线方向突出的一对第二突出部52。第二突出部52是与壁面部53和第一突出部51一起形成为一个树脂成型品的板簧,与第一突出部51协作而将保持部件3保持为能够沿着端子螺钉2的轴向移动。另外,在端子装置1a中,端子螺钉2、保持部件3、第二突出部52等的朝向与端子台1不同,但如后所述,在端子螺钉2位于分离位置、接近位置等时,保持部件3的接触部323与第二突出部52间的关系与参照图5至图7说明的上述例相同(在后述端子装置1b中也相同)。
如图9所示,在端子螺钉2位于从导体部4分离的分离位置时,第二突出部52的作为临时止动部的凹部521a与接触部323接触,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的移动。在该状态下,设于导线的一端的压接端子经由设于壁面部53的开口531或者设于主体部5的侧面的开口532而配置在导体部4的螺纹孔41与端子螺钉2之间。接下来,通过将端子螺钉2与保持部件3一起向上方压入,从而使端子螺钉2配置在与导体部4靠近的接近位置。在端子螺钉2位于接近位置时,如图10所示,通过使第二突出部52的作为另一个临时止动部的凹部522a与接触部323接触,从而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向上下方向的两侧移动。然后,通过使端子螺钉2旋转,从而使端子螺钉2相对于螺纹孔41螺合。
图11是表示电路保护器10b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表示电路保护器10b的俯视图。在图11中,表示处于由第一突出部51和第二突出部52夹持保持部件3的位置的电路保护器10b的部分截面。电路保护器10b具有收容电路保护器10b的内部结构的主体部5。主体部5能够分离成图12的下侧的第一基部5A和上侧的第二基部5B。各基部5A、5B具有薄板状的壁面部53、从壁面部53向壁面法线方向突出的一个第一突出部51、从壁面部53向壁面法线方向突出的一个第二突出部52。在各基部5A、5B中,第二突出部52与壁面部53和第一突出部51一起形成为一个树脂成型品。在图12的左右方向上,基部5A的第一突出部51和第二突出部52设于壁面部53的左侧的端部,基部5B的第一突出部51和第二突出部52设于壁面部53的右侧的端部。在第一突出部51和第二突出部52的附近配置有保持部件3。保持部件3具有将端子螺钉2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板状部31、从板状部31向壁面部53侧突出的滑动部32。滑动部32利用第一突出部51和第二突出部52保持为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如图11所示,在各端子螺钉2的下方安装有一个导体部4。在图11中,利用双点划线表示端子螺钉2和导体部4以及保持部件3的一部分。另外,在主体部5中,在朝向图12的左右的两侧面形成有能够***压接端子的开口533。
在电路保护器10b中,以主体部5、保持在主体部5的两个壁面部53间的两个保持部件3、两个端子螺钉2和两个导体部4为主要结构构成端子装置1b。在端子装置1b中,与端子台1同样地,在端子螺钉2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二突出部52的作为临时止动部的上侧凹部521与设于保持部件3的接触部323接触,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的移动(参照图6)。在端子螺钉2位于接近位置时,第二突出部52的作为另一个临时止动部的下侧凹部522与接触部323接触,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的移动(参照图5)。
如上所述,在设于图9的按钮开关10a和图11的电路保护器10b的端子装置1a、1b中,利用从主体部5的壁面部53突出的板簧(第二突出部52),能够使端子螺钉2在从导体部4分离的分离位置临时止动,能够减少临时止动结构的端子装置1a、1b的部件件数。上述端子台1和端子装置1a、1b的结构能够用作继电器插座、其他种类的开关等各种电气部件的端子装置。
上述端子台1和端子装置1a、1b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根据端子台1(和端子装置1a、1b)的设计,也可以在保持部件3的滑动部32中,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两个接触部,在第二突出部52上仅设置一个凹部。在这种情况下,在端子螺钉2位于分离位置时,通过使一方的接触部与该凹部接触,从而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向上下方向的移动。另外,在端子螺钉2位于接近位置时,通过使另一方的接触部与该凹部接触,从而临时阻止保持部件3向上下方向的移动。
在滑动部32中,也可以将凹状的部位、贯通孔设置为接触部。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突出部52中,通过将凸状的部位设置为临时止动部,从而能够将端子螺钉2临时止动在分离位置(接近位置的临时止动也相同)。另外,在第二突出部52中,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凹部,使端子螺钉2在三个以上的位置临时止动。
在端子台1上,将保持部件3保持为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的结构也可以利用与第一突出部51和第二突出部52不同的部件实现。例如,在导体部4为比较厚的板部件的情况下,利用导体部4的缺口部42和主体部5的壁面部53,将保持部件3保持为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
另外,在图1的转接端子台10中,操作人员将所希望个数的端子台1连结,但在上述端子台1中,将作为板簧的第二突出部52与壁面部53一起利用树脂形成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规定个数的端子台的主体部预先结合(例如,一体形成)的固定端子台。在固定端子台中,操作人员不需要另外安装端板、止动金属件。
上述端子台1的结构也可以用作开关等各种电气部件的端子装置。另外,在端子装置中,也可以设置一个或三个以上的端子螺钉(和保持部件)。
上述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可以适当组合。
具体描写并说明了发明,但上述说明仅为例示,本发明不限于此。因此,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能够进行多种变形。

Claims (5)

1.一种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端子螺钉;
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具有将所述端子螺钉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板状部、和在沿着所述端子螺钉的轴的方向上从所述板状部向所述轴的顶端侧延伸的滑动部;
导体部,该导体部相对于所述板状部配置在所述轴的所述顶端侧,并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端子螺钉螺合的螺纹孔;以及
主体部,该主体部由树脂形成,并保持所述保持部件和所述导体部,
所述主体部具有:
设置有法线与所述轴垂直的面的壁面部;以及
作为从所述壁面部向所述法线的方向突出的板簧的突出部,
所述保持部件被保持为能够沿着所述轴移动,
所述突出部具有临时止动部,该临时止动部在所述端子螺钉位于从所述导体部分离的分离位置时,与设置于所述滑动部的接触部接触,临时阻止所述保持部件向所述轴的所述顶端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装置,
所述主体部还具有另一个突出部,该另一个突出部从所述壁面部向所述法线的方向突出,并与所述滑动部接触,
所述滑动部的一部分被夹在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另一个突出部之间,从而所述保持部件被保持为能够沿着所述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装置,
所述突出部还具有另一个临时止动部,所述另一个临时止动部在所述端子螺钉位于与所述导体部接近的接近位置时,与所述接触部接触而临时阻止所述保持部件向沿着所述轴的方向的两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装置,
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突出部中的如下位置接触:该位置是所述法线的方向的中央和所述壁面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之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装置,
在所述端子螺钉与所述螺纹孔的螺合被解除时,设于所述滑动部的凸状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突出部的规定位置接触,
在所述突出部中,所述规定位置和所述规定位置附近在沿着所述轴的方向上是平坦的。
CN201480056396.XA 2013-10-24 2014-10-10 端子装置 Active CN1056594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1411 2013-10-24
JP2013-221411 2013-10-24
PCT/JP2014/077257 WO2015060152A1 (ja) 2013-10-24 2014-10-10 端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9437A true CN105659437A (zh) 2016-06-08
CN105659437B CN105659437B (zh) 2017-11-10

Family

ID=52992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6396.XA Active CN105659437B (zh) 2013-10-24 2014-10-10 端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35599B2 (zh)
CN (1) CN105659437B (zh)
WO (1) WO20150601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7714A (zh) * 2019-03-29 2021-11-02 Idec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单元的连结结构以及电气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4474A (ja) * 1983-04-01 1984-10-19 和泉電気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装置
JPS6031080U (ja) * 1983-08-08 1985-03-02 株式会社 正興電機製作所 端子台
JPS6087479U (ja) * 1983-11-21 1985-06-15 不二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端子台
JPS6092472U (ja) * 1983-11-30 1985-06-24 株式会社エンパイヤ 中継端子台
US4542953A (en) * 1983-04-01 1985-09-24 Idec Izumi Corporation Wire connection terminal stage for electric apparatus
JPH0454699Y2 (zh) * 1988-05-25 1992-12-22
CN1138760A (zh) * 1995-04-11 1996-12-2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的接线端装置
CN1661743A (zh) * 2004-01-22 2005-08-31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开关的端子装置
JP4220668B2 (ja) * 2000-12-04 2009-02-04 エムデン無線工業株式会社 端子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4277U (zh) * 1986-09-27 1988-04-12
JP2978483B1 (ja) * 1998-08-07 1999-11-15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端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4474A (ja) * 1983-04-01 1984-10-19 和泉電気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装置
US4542953A (en) * 1983-04-01 1985-09-24 Idec Izumi Corporation Wire connection terminal stage for electric apparatus
JPS6031080U (ja) * 1983-08-08 1985-03-02 株式会社 正興電機製作所 端子台
JPS6087479U (ja) * 1983-11-21 1985-06-15 不二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端子台
JPS6092472U (ja) * 1983-11-30 1985-06-24 株式会社エンパイヤ 中継端子台
JPH0454699Y2 (zh) * 1988-05-25 1992-12-22
CN1138760A (zh) * 1995-04-11 1996-12-2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的接线端装置
JP4220668B2 (ja) * 2000-12-04 2009-02-04 エムデン無線工業株式会社 端子台
CN1661743A (zh) * 2004-01-22 2005-08-31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开关的端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7714A (zh) * 2019-03-29 2021-11-02 Idec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单元的连结结构以及电气设备
CN113597714B (zh) * 2019-03-29 2023-09-08 Idec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单元的连结结构以及电气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60152A1 (ja) 2015-04-30
JPWO2015060152A1 (ja) 2017-03-09
CN105659437B (zh) 2017-11-10
JP6535599B2 (ja) 2019-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06502A1 (en) Connector
KR101427643B1 (ko) 스프링 커넥터
EP1986275A1 (en) Connector
EP2629373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7799932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KR101838087B1 (ko) 이형 성형용 프레스 금형
KR20170006082A (ko) 테스트핸들러용 푸셔 조립체 및 매치플레이트
CN105264754B (zh) 磁体割断装置
CN205452183U (zh) 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
CN105659437A (zh) 端子装置
US10418204B2 (en) Switch device
CN104979658A (zh) 连接器
US20140335220A1 (en) Angle pin structure and injection mold having same
US20200185851A1 (en) Terminal fitting
CN110364866A (zh) 连接器组装体以及连接器元件
CN202585835U (zh) 一种卡连接器端子支架及使用该端子支架制作的卡连接器
US20170098902A1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CN105458113A (zh) 一种冲压模具弹料装置
CN102686326B (zh) 突起形成部件及突起形成部件的制造方法
KR101042816B1 (ko) 컨넥터 핀의 벤딩을 위한 가동식 벤딩 금형
JP4663567B2 (ja) 半導体装置用ソケット
CN104754909B (zh) 电气设备收容用框体
TWI568098B (zh) 卡連接器
CN108933035A (zh) 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和模具装置
JP2014108448A (ja) チャンネル材の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チャンネル材用プレス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