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1670B - 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1670B
CN105651670B CN201511021619.1A CN201511021619A CN105651670B CN 105651670 B CN105651670 B CN 105651670B CN 201511021619 A CN201511021619 A CN 201511021619A CN 105651670 B CN105651670 B CN 1056516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sample
dimension
pressurization
dimentional
water f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16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1670A (zh
Inventor
马国伟
董茜茜
李芳�
刘潇
夏从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ang Tongda Industrial Tianjin Co ltd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ubic Access Industry (tianjin)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ubic Access Industry (tianjin)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ubic Access Industry (tianjin)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216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51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51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1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1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16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06Details, e.g. sample holders, mounting samples for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2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by forcing a fluid through a sample
    • G01N15/0826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by forcing a fluid through a sample and measuring fluid flow rate, i.e. permeation rate or pressur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该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包括:反力框架,用于将二维岩石试样嵌合于其中;至少一挤压力施力机构,安装于反力框架的侧面,其通过前端的第一加压通水板向二维岩石试样施加挤压力,该挤压力的反力由反力框架相对另一面前端的第二加压通水板提供,从而实现对二维岩石试样在水平方向的挤压。本发明通过将通水管路设置于压板内部,将通水和加压功能合二为一,从简化了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加压/通水的结构设计。

Description

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测量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开采、核废料处理、水利工程以及地下空间的利用等大型工程的大量兴建,岩石渗流问题日益得到关注,在矿山开采、水利水电、隧道、边坡加固等岩土工程中,裂隙渗流对岩体工程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岩体裂隙是导致地下工程水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裂隙的存在也大大降低了岩体强度。众所周知,因为水的可压缩性很小,容易传递压力,含水孔隙中的流体压力会改变岩体中的应力状态。但是,岩体的形变性质与流体的形变性质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流体压力所造成的应力场的改变,以及流动的地下水动态性质所造成的流体应力的连续变化,都对地质体的形变特性起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研究裂隙岩体的破裂机理和强度特性将对水电工程地质学学科及岩体工程稳定学科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对于岩石材料来说,剪切破坏是其主要破坏形态,因此岩石体剪切-渗流耦合破坏机理的研究对解决上述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新型数控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试验台的设计与应用,王刚,岩土力学,30(10),2009)提出了一种数控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试验台,其主要功能为:在节理试件法向方向上,试验台有3类可控边界条件:恒定法向应力(CNL)、恒定法向位移(CNV)和恒定法向刚度(CNS)。平行节理剪切方向,可施加剪切力或位移、渗透压力。在3种边界和荷载条件下可进行节理剪切试验、节理渗透试验、闭合应力-渗透耦合试验、剪切应力-渗透耦合试验、岩石节理的剪切渗流流变试验和岩石节理的辐射流试验。
请参照图1,该***整体由轴向加载框架、横向加载机构、轴向和横向蠕变控制***、渗流子***、剪切盒及数控***组成。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介绍详细如下:
轴向加载框架包括加载油缸、主机框架、力传感器、上下压板等。主机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加载油缸倒置固定在上横梁上,力传感器安装在活塞上。
横向加载机构包括加载油缸、剪切加载框架、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剪切加载框架采用四框组合式,油缸座和承压梁及两面的侧板均采用高标号球墨铸铁,使其框架刚度大(5000kN/mm),工作平稳可靠;剪切加载框架放置在导轨上,在进行剪切试验时安装好试样后将其推到主机框架内,设定其他边界条件后,即可以进行相应的剪切试验。
横向和轴向控制***采用德国DOLI公司原装进口EDC全数字伺服控制器,该控制器是国际领先的控制器,具有多个测量通道,每个测量通道可以分别进行荷载、位移、变形等的单独控制或几个测量通道的联合控制,而且多种控制方式间可以实现无冲击转换。在EDC中可以设置一个刚度控制通道,将根据测量得到的法向应力与法向变形计算的法向刚度值作为控制参数反馈给EDC控制输出通道,这样就可以实现常法向刚度控制。这种功能在其他的控制器中是无法实现的。EDC的测控精度高、操作简便、保护功能全,可以实现自动标定、自动清0及故障自诊断。
渗流子***包括渗透加压***、日本进口松下伺服电机和控制器、EDC测控器。采用该***可以实现多级可控的恒渗透压力和渗透流量控制。在剪切盒的出水口设置一套液压传感器、流量测量装置和稳压装置,并在EDC控制***软件中设置一个压差控制通道,来测量进口压力和出口压力的差值,实现剪切盒进、出口渗透压力差的闭环控制。而且可以实现稳态和瞬态渗透压力控制。
剪切盒内部尺寸为200mm(水渗透方向)×100mm(渗透宽度)×100mm(高度)。渗流剪切盒由上下剪切盒组成,上剪切盒由上剪切体、上密封圈、上刀体垫块组成;下剪切盒由下剪切体、下密封圈、下刀体垫块组成。密封圈是本方案的特点及关键部件,它是由弹性及硬度适中的聚氨脂制成液体橡胶,浇注模压成型。聚氨脂橡胶具有既软又硬,摩擦小等特点。密封圈是中空的,当试样装好之后,空腔内将注入一定压力的液体塑料,上密封圈在压力下紧紧贴到试样上半部的四周,而下密封圈在压力下紧紧贴到试样下半部的四周实现了密封,同时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接触面也受到了压力紧密接触,实现了密封。当上下剪切盒产生相对移动时,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接触面在滑动状态下仍然保持压缩密封,直到密封圈脱离接触。上刀体中有一个进水孔用以向岩样剪切面渗水,另一孔为排气孔;下刀体中有一个出水孔,用以排出渗入岩样剪切面中的水。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加压和通水两部分是分开设置的,导致管路设计非常混乱,并且,在岩石试样上同一方向不同位置水压施加不均匀,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图1所示的数控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试验台,其主要是针对三维岩石试样进行设计的,故此其自下而上进行法向加载,自右至左进行剪切加载,然而三维岩体裂隙由于其复杂、隐蔽,其内部破裂机理在现有技术下无法真正予以揭示。而且现有技术所提出的三维裂隙并非是真正的“三维”,而只是规则的平面,其本质仍为二维。因此,对二维岩石试样进行试验更具有现实意义。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二维岩石试样裂隙网络进行试验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以简化加压和通水的结构设计。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二维加压通水机构。该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包括:反力框架52,用于将二维岩石试样嵌合于其中;至少一挤压力施力机构53、56,安装于反力框架52的侧面,其通过前端的第一加压通水板53a、56a向二维岩石试样施加挤压力,该挤压力的反力由反力框架相对另一面前端的第二加压通水板53b提供,从而实现对二维岩石试样在水平方向的挤压。
优选地,上述二维加压通水机构还包括: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51;其中,反力框架52固定于至少两台第二升降电机51输出轴的上部;反力框架52在该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输出螺纹杆的位置具有螺纹孔,该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穿过反力框架52上相应的螺纹孔,在该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被驱动的情况下,其输出螺纹杆推动反力框架52上升或者下降,在下降状态下,该反力框架52将位于测试区域的二维岩石试样嵌合于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该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包括:上述的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底架10,其上方分为进样区域和测试区域,在该进样区域和测试区域之间具有滑轨,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固定于该底架10的测试区域的上方;岩石试样底座30,其可在滑轨上自由滑动,用于将水平放置的二维岩石试样由进样区域运送至测试区域;纵向加载机构,固定于底架10的测试区域的上方,与二维加压通水机构相互错开,其整体为可升降结构;其中,二维岩石试样呈方形,其上具有裂隙网络,在运送二维岩石试样时,纵向加载机构和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升起;在二维岩石试样被运送至测试区域后,纵向加载机构和二维加压通水机构落下,分别对运送至测试区域的二维岩石试样施加纵向力和水平方向的挤压力。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通水管路设置于压板内部,将通水和加压功能合二为一,从简化了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加压和通水的结构设计;
(2)通过将上述岩石试样平面放置保证其稳定性;通过挤压力施力机构和反力框架的联合使用实现了对二维岩石试样侧向力的施加;
(3)专门针对二维岩石试样进行设计,能够稳定可靠的实现二维岩石试样的加载以及挤压力和剪切力的施加,填补了国内外二维岩石试样的剪切-渗流耦合测试装置的空白;
采用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过程更为直观、机理更为明确,改变了传统三维试验过程不够直观、机理不够明确、结果难以精准测量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数控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纵向加载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底架与侧向加载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二维岩石试样的受力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X向挤压力施力机构头部第一加压通水板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
A-二维岩石试样;
10-底架;
11、12-滑轨;
20-密封机构;
21、22-纵向密封垫; 23-侧向密封环;
23a~23d-透水区域;
30-岩石试样底座;
40-纵向加载机构;
41-立柱; 42-电机安装板;
43-第一纵向升降电机; 44-双层加载框架;
44a-上加载板; 44b-下加载板;
45-钢化玻璃板;
50-侧向加载机构;
51-第二纵向升降电机; 52-反力框架;
53-X向挤压力施力机构; 56-Y向挤压力施力机构;
53a-第一加压通水板; 53b-第二加压通水板;
56a-第三加压通水板; 56b-第四加压通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将通水管路设置于压板内部,将通水和加压功能合二为一,从简化了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加压和通水的结构设计,并基于此开发制作一种可以模拟岩石试样在应力场和水流场共同作用下机理特性的试验***,可以适用于岩石裂隙在应力场和水流场共同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的实施例中二维加压通水机构作为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进行说明。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该二维加压通水机构还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作为其他设备的附属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本实施例中,测试对象为方形的青石板A,尺寸为:长500mm、宽500mm、厚10~20mm。该青石板上加工有裂隙网络,裂隙网络位置固定、由雕刻机刻穿,侧表面为自然粗糙、未经打磨。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二维岩石试样的受力示意图。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包括:
底架10,其上方分为进样区域和测试区域,在该进样区域和测试区域之间具有滑轨11、12;
密封机构20,用于密封二维岩石试样,在该密封机构的四个侧面上分别开设透水区域23a~23d;
岩石试样底座30,其可在滑轨上自由滑动,用于将水平放置的二维岩石试样由进样区域运送至测试区域;
纵向加载机构,固定于底架10的测试区域的上方,整体为可升降结构,在运送二维岩石试样时,该纵向加载机构升起,在二维岩石试样被运送至测试区域后,该纵向加载机构落下,对运送至测试区域的二维岩石试样施加纵向压力;
侧向加载机构50,固定于底架10的测试区域的上方,其整体为可升降结构,与所述纵向加载机构错开,在运送二维岩石试样时,该侧向加载机构升起,在二维岩石试样被运送至测试区域后,该侧向加载机构落下,对运送至测试区域的二维岩石试样施加侧向压力;
渗流***,用于通过侧向加载机构头部的加压通水板向密封机构内二维岩石试样的裂隙网络施加预设的渗透压力;同时收集渗出的水;以及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二维岩石试样在加压情况下的渗流参数进行采集和处理。
其中,密封机构20、侧向加载机构50和渗流***组成一种新型的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结构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例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在二维岩石试样A上加工有裂隙网络,如图5所示。裂隙网络的位置固定,试验前用雕刻机雕刻出而成。
关于该裂隙网络的形状、深度和雕刻工艺等,均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合理选择,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给出的形式。
请参照图2,底架10呈框架式构造。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该底架具有一定的高度,并且在侧面安装有各类的电控机构。
该底架10的上方在两个垂直方向上安装有互不干涉的滑轨11、12,从而经由相应的岩石试样底座30可以从两个方向上将二维岩石试样由进样区域运送至测试区域,进而实现两个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测试。
由于试验时要保证水只沿着裂隙运动,所以需要对岩石试样六个侧面进行密封。密封机构20包括:纵向密封垫21、22,分别位于二维岩石试样的上部和下部,实现二维岩石试样A上、下表面的密封;侧向密封环23,呈“回”字形,其从四周将二维岩石试样A包围起来,实现二维岩石试样四个侧面的密封。在侧向密封环23的四条侧边上分别开设有透水区域23a~23d,如图5所示。
对于纵向密封垫21、22,其为透明PVC材质,方便观察在测试过程中二维岩石试样的状态以及渗水情况。对于侧向密封环23,其为聚氨酯材质,通过注塑工艺制作,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该纵向密封垫21、22和侧向密封环23的组合,可以实现2MPa水的密封。
该纵向密封垫21、22与侧向密封环23之间可以连接为一体,也可以是分离设置。只要能将二维岩石试样A包围起来即可。由于纵向加载机构会在纵向施加压力,而下方底架会提供反力,从而即使纵向密封垫21、22与侧向密封环23之间没有连接,在压力的作用下,三者也会紧紧的贴附在一起,不会漏水。
图3为图2所示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纵向加载机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和图3,该纵向加载机构40包括:固定于底架测试区域上方的四根立柱41;固定于四根立柱顶部的电机安装板42;固定于电机安装板上方,并向下伸出输出螺纹杆的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43;双层加载框架44,其包括相对位置固定的上加载板44a和下加载板44b。
上加载板44a的四个边角位置开设有滑动孔,四根立柱穿过四个滑动孔,对该上加载板的上下滑动提供限位。上加载板44a在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对应的螺纹孔,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螺入对应的螺纹孔内。下加载板44b的下表面固定有钢化玻璃板45。在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被驱动的情况下,四根输出螺纹杆推动双层加载框架向下移动,由钢化玻璃板压住下方的二维岩石试样。
图4为图2所示二维岩石试样剪切-渗流耦合测试装置中侧向底架与侧向加载机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和图4,侧向加载机构50包括:三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51、反力框架52、X向挤压力施力机构53和Y向挤压力施力机构56。
三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51的底部固定于底架10上。其中,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51位于挤压力施力机构53的同侧,一左一右;另一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位于挤压力施力机构53的对侧。
反力框架52固定于三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输出轴的上部,并且与纵向加载机构的四根立柱41错开。其中,反力框架52在该三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输出螺纹杆的位置具有螺纹孔。三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输出螺纹杆穿过反力框架52上相应的螺纹孔。在该三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被驱动的情况下,该三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推动反力框架上升或者下降。在反力框架52位于下降状态时,反力框架52将位于测试区域的二维岩石试样A嵌合于其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三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51,而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二纵向升降电机的数量。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分别设置在反力框架相对的两侧。
图5为图2所示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二维岩石试样的受力示意图。请参照图2和图5,X向挤压力施力机构53安装于反力框架52的侧面,其通过前端的第一加压通水板53a向二维岩石试样施加X方向的挤压力,该挤压力的反力由反力框架相对另一面前端的第二加压通水板53b提供,从而对二维岩石试样在X方向进行挤压。Y向挤压力施力机构56安装于反力框架上反力框架52的正面,其通过前端的第三加压通水板56a向二维岩石试样施加Y方向的挤压力,该挤压力的反力由反力框架相对另一面前端的第四加压通水板56b提供,从而对二维岩石试样在Y方向进行挤压。
其中,第一加压通水板53a和第三加压通水板56a具有进水管路,两者对准侧向密封环相应侧边上的透水区域,向密封于侧向密封环内侧的二维岩石试样加水。第二加压通水板53b和第四加压通水板56b具有出水管路,该出水管路同样对准侧向密封环相应侧边上的透水区域,以收集通过二维岩石试样上的裂隙网络渗过来的水。
图6为图2所示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X向挤压力施力机构头部第一加压通水板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第一加压通水板53a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段的渗流槽,每一渗流槽与第一加压通水板上表面的一进水孔相连通。进水孔如图5中实线所示。在使用时,该若干段渗流槽对准侧向密封环相应侧边上的渗流槽,分别由相应的进水孔进水。
此处,设置多段的渗流槽,每一渗流槽对应一独立的进水孔是为了保证在二维岩石试样侧边的不同位置,均能收到相同的水压力。该多段的渗流槽分为位于不同水平面的两行,并且,相邻的渗流槽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且不连通。这样做是位于保证二维岩石试样侧边的不同高度上,均有水流渗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渗流槽的段数以及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并且,侧向密封环侧边上的透水区域也可以分段。在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也可以仅设置位于水平面上的一段渗流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二维岩石试样同一侧边不同位置的水压将不太均匀,有可能影响测试结果。
第三加压通水板56a与第一加压通水板53a的结构相同。而第二加压通水板53b和第四加压通水板56b与第一加压通水板53a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每一渗流槽与相应加压通水板下表面的一出水孔相连通,如图5中虚线所示。关于三者的工作过程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通过该侧向加载机构,本实施例测试装置的侧向加载能力为100KN,渗透水压为2MPa。
渗流***包括:供水加压***和回水***。供水加压***包括:由步进电机驱动的水压控制器。水压控制器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一加压通水板和第三加压通水板的上表面的进水孔。在二维岩石试样侧向力施加完成后,水压控制器通过进水孔向二维岩石试样的裂隙网络施加预设的渗透压力。回水***包括集水槽。第二加压通水板和第四加压通水板的下表面的出水孔通过管路连接至该集水槽。集水槽内的水体可以排出;也可以通过外接水泵泵入水压控制器内,以循环使用。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二维岩石试样在加压情况下的渗流参数(双向挤压力、水压力、以及渗流水体积)进行采集,其包括:两个称重传感器、一个水压力传感器以及两个流量计。其中,两个称重传感器量程均为100kN。分别被安装于X、Y向挤压力施力机构53、56与其前方的加压通水板之间,用于测量试验过程中施加于二维岩石试样的轴向压力。水压力传感器量程为2MPa,被安装于进水口的外侧,用于测量试验过程中入渗端的入渗水压力。流量计量程均为5ml/s,分别被安装于第二加压通水板和第四加压通水板出水孔的外侧,用于测量试验过程中沿裂隙网络在所在方向上渗出水流的流量。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二维岩石试样的内部裂隙相同,两个方向入渗水压是相同的,所以水压力传感器放在哪一端都行;而流量则分别在第二加压通水板和第四加压通水板两个方向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纵向升降电机、第二纵向升降电机、X向挤压力施力机构和Y向挤压力施力机构,其均有相应的电控***对其进行控制。而该电控***采用的均是本领域常用的电控***,此处不再详细说明。而数据采集模块中的传感器也是本领域内通用的传感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其相当熟悉,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在对本实施例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之后,以下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1)试样准备:用雕刻机在二维岩石试样上雕刻裂隙网络;
(2)进样:将二维岩石试样A上下安置纵向密封垫21、22,放置于岩石试样底座30上,四周连接侧向密封环23,并使侧向密封环23内侧的透水区域对准裂隙网络;之后通过下部滑轨11整体推入测试区域。
(3)纵向定位:驱动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43,使双层加载框架44压紧钢化玻璃板45并进而压紧岩石试样。
(4)水平向定位:驱动四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极51,下降反力框架52与二维岩石试样完全嵌合;
(5)施压:在前后(正面→反面)的方向通过X向挤压力施力机构53施加X方向的挤压力,此X方向的挤压力的反力由反力框架52的另一侧提供;同时在左右(左侧→右侧)方向通过Y向挤压力施力机构56施加Y方向的挤压力,此Y方向的挤压力的反力由反力框架的另一侧提供。
(6)通水:水压控制器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一加压通水板和第三加压通水板的上表面的进水孔。在岩石试样挤压力施加完成后,水压控制器通过该些进水孔向二维岩石试样裂隙网络的施加预设的渗透压力;同时在二维岩石试样裂隙的各自相对的另一端收集渗出水体并导入至集水槽;
(7)数据采集:由两个称重传感器分别采集试验过程中施加于岩石板X、Y方向的挤压力,水压力传感器采集入渗端的水压力,两个流量计用于分别采集沿着岩石板裂隙沿两个方向渗出的水体体积。
经过试验证明,本实施例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可以顺利实现对二维岩石试样的加载,并进行渗流耦合测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仅应当对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并且应当对其中的二维加压通水机构有了清楚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例如:
(1)上述侧向加载机构还可以采用对向加载来代替侧向反力框架结构;
(2)上述渗流出水口还可以采用水压控制器来替代管路直接排放;
(3)密封机构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的位置等,还可以根据二维岩石试样上裂隙网络的位置进行调整,另外,裂隙网络的位置也不局限于二维岩石试样的正中;
(4)关于渗流***和数据采集模块的结构和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并且可以采用市场上成型的相关产品;
(5)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这些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值;
(6)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将通水管路设置于压板内部,将通水和加压功能合二为一,从简化了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中加压和通水的结构设计,并基于此开发制作一种可以模拟岩石试样在应力场和水流场共同作用下机理特性的试验***,其可以模拟岩石试样在应力场和水流场共同作用下机理特性的试验,同时适用于岩石裂隙在应力场和水流场共同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力框架(52),用于将二维岩石试样嵌合于其中;
至少一挤压力施力机构(53、56),安装于所述反力框架(52)的侧面,其通过前端的第一加压通水板(53a、56a)向二维岩石试样施加挤压力,该挤压力的反力由反力框架相对另一面前端的第二加压通水板(53b、56b)提供,从而实现对二维岩石试样在水平方向的挤压;
其中,所述第一加压通水板(53a)的内侧开设有多段渗流槽,每一段渗流槽与第一加压通水板上表面的一进水孔相连通,该多段渗流槽分为位于不同水平面的两行,并且,相邻的渗流槽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且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压通水板(53b)与所述第一加压通水板(53a)的区别仅在于:每一渗流槽与所述第二加压通水板下表面的一出水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挤压力施力机构(53、56)包括:
X向挤压力施力机构(53),安装于反力框架(52)的侧面,其通过前端的第一加压通水板(53a)向二维岩石试样施加X方向的挤压力;以及
Y向挤压力施力机构(56),安装于反力框架(52)的正面,其通过前端的第一加压通水板(56a)向二维岩石试样施加Y方向的挤压力;
其中,所述第一加压通水板(53a、56a)的进水孔连通至水源,通过内侧的渗流槽向二维岩石试样加水;所述第二加压通水板(53b、56b)收集通过二维岩石试样上的裂隙网络渗过来的水,并将其通过出水孔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加压通水机构还包括:密封机构(20),用于密封二维岩石试样;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两纵向密封垫(21、22),分别位于二维岩石试样的上部和下部,实现二维岩石试样的上、下表面的密封;侧向密封环(23),呈“回”字形,其从四周将二维岩石试样包围起来,实现二维岩石试样四个侧面的密封;在所述侧向密封环(23)至少在相对的两侧边上开设有透水区域(23a~23d);
其中,所述第一加压通水板(53a)的渗流槽对准侧向密封环相应侧边上的透水区域,向密封于侧向密封环内侧的二维岩石试样加水;所述第二加压通水板(53b)的渗流槽对准侧向密封环相应侧边上的透水区域,以收集通过二维岩石试样上的裂隙网络渗过来的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加压通水机构还包括:渗流***,该渗流***包括:
供水加压***,包括:由步进电机驱动的水压控制器,该水压控制器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一加压通水板上表面的进水孔;
回水***,包括集水槽,所述第二加压通水板下表面的出水孔通过管路连接至该集水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加压通水机构还包括: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51);
其中,所述反力框架(52)固定于所述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51)输出轴的上部;所述反力框架(52)在该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输出螺纹杆的位置具有螺纹孔,该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穿过反力框架(52)上相应的螺纹孔,在该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被驱动的情况下,其输出螺纹杆推动所述反力框架(52)上升或者下降,在下降状态下,该反力框架(52)将位于测试区域的二维岩石试样嵌合于其中。
7.一种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岩石试样呈方形,其上具有裂隙网络;该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维加压通水机构;
底架(10),其上方分为进样区域和测试区域,在该进样区域和测试区域之间具有滑轨,所述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固定于该底架(10)的测试区域的上方;
岩石试样底座(30),其可在滑轨上自由滑动,用于将水平放置的二维岩石试样由进样区域运送至测试区域;
纵向加载机构,固定于所述底架(10)的测试区域的上方,与所述二维加压通水机构相互错开,其整体为可升降结构;
其中,在运送所述二维岩石试样时,所述纵向加载机构和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升起;在二维岩石试样被运送至测试区域后,所述纵向加载机构和二维加压通水机构落下,分别对运送至测试区域的二维岩石试样施加纵向力和水平方向的挤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载机构(40)包括:
固定于底架测试区域上方的四根立柱(41);
固定于所述四根立柱顶部的电机安装板(42);
固定于所述电机安装板上方,并向下伸出输出螺纹杆的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43);以及
包括相对位置固定的上加载板(44a)和下加载板(44b)的双层加载框架(44),所述下加载板(44b)的下表面固定有钢化玻璃板(45);
其中,上加载板(44a)的四个边角位置开设有滑动孔,四根立柱穿过四个滑动孔,对该上加载板(44a)的上下滑动提供限位,上加载板(44a)在所述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螺入对应的螺纹孔内,在所述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被驱动的情况下,四根输出螺纹杆推动双层加载框架向下滑动,由所述钢化玻璃板(45)压住下方的二维岩石试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方具有两个进样区域;
所述底架(10)的上方在两个垂直方向上安装有互不干涉的两条滑轨(11、12),该两条滑轨(11、12)的起点分别为所述两个进样区域,终点为测试区域。
CN201511021619.1A 2015-12-30 2015-12-30 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51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1619.1A CN105651670B (zh) 2015-12-30 2015-12-30 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1619.1A CN105651670B (zh) 2015-12-30 2015-12-30 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1670A CN105651670A (zh) 2016-06-08
CN105651670B true CN105651670B (zh) 2019-03-15

Family

ID=5649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161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51670B (zh) 2015-12-30 2015-12-30 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516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5158B (zh) * 2017-02-28 2023-06-16 武汉大学 用于岩体裂隙三相流驱替弥散捕获研究的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6932325B (zh) * 2017-05-09 2024-02-09 湖南科技大学 动静荷载作用下岩石裂隙泥水流体渗流装置与试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0197B2 (ja) * 1993-12-29 2002-11-25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透水試験装置及び水みち探査方法
CN1595098A (zh) * 2004-06-24 2005-03-16 石油大学(北京) 模拟地层多应力场耦合作用的岩心夹持器
CN100495063C (zh) * 2006-08-26 2009-06-03 西南交通大学 高温超导磁悬浮性能测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测试方法
CN201685293U (zh) * 2010-04-24 2010-12-29 浙江双健布业胶带有限公司 板材冲孔装置
CN102259260B (zh) * 2010-12-21 2014-03-19 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合机
CN202210098U (zh) * 2011-08-31 2012-05-02 中南大学 富水裂隙岩体静动载-渗流耦合试验装置
CN203965428U (zh) * 2014-06-12 2014-11-26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涌流土试验装置
CN104596909B (zh) * 2015-01-30 2017-05-31 中国矿业大学 多维加卸载多相孔隙介质强耦合损伤渗流实验方法
CN104865177B (zh) * 2015-06-18 2017-10-24 重庆大学 一种大尺度二维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仪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reep properties of limestone under fluid–solid coupling;Yang Liu et al.;《Environ Earth Sci》;20150115;第73卷;第7011-7018页
二维应力作用下岩石单裂隙渗流规律的实验研究;刘才华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0831;第21卷(第8期);第1194-1198页
大尺度单裂隙介质应力–渗流耦合试验台架及其渗透系数测试研究;满轲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1031;第34卷(第10期);第2064-2072页
岩石剪切-渗流耦合试验机的研发;李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130;第5卷(第31期);第1302-1303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1670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1671B (zh) 二维岩石试样剪切-渗流耦合测试装置
CN105486623B (zh) 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CN105606461B (zh) 可升降加载机构及应用其的剪切-渗流耦合测试装置
CN105651672B (zh) 二维岩石试样裂隙网络渗流试验装置
CN105137048B (zh) 一种地层注浆模拟***
CN103091222B (zh) 一种隧洞裂隙涌水模拟试验装置
CN105547863B (zh) 多向送样组件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CN202216946U (zh) 复杂条件下的裂隙注浆可视化试验装置
CN106769780B (zh) 高渗透压力下岩石节理全剪切-渗流耦合试验剪切渗流盒
CN103868799B (zh) 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分析仪
CN106018748A (zh) 一种单裂隙岩体流-固耦合试验***及试验方法
CN111707805B (zh) 一种模拟开挖隧道类岩堆体的模型试验***和操作方法
CN102419303A (zh) 复杂条件下的裂隙注浆可视化试验装置
CN104833775B (zh) 模拟突水突泥地质灾害的三维模型试验装置
CN106840977A (zh) 注浆模拟装置
CN104568595A (zh) 一种煤层开采底板注浆减渗模拟试验***
CN110160891A (zh) 一种堆积体-岩石界面的剪切渗流耦合试验装置
CN104749081A (zh) 低渗土体水压传递规律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4062408B (zh) 一种分层注浆模型试验***
CN105004509A (zh) 构造裂隙充填结构突水突泥试验装置
CN105651670B (zh) 二维加压通水机构及应用其的二维岩石试样渗流试验装置
CN108444885B (zh) 隧道充填结构渗流、侵蚀与应力耦合失稳试验装置与方法
CN112414733A (zh) 一种盾构隧道结构力学性能模型试验***及方法
CN107796745A (zh) 一种隧道衬砌渗水水压水量测定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5372390A (zh) 一种三维注浆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3

Address after: No. 5340 Xiping Road, Beichen District, Tianjin 300401

Patentee after: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tentee after: LIFANG TONGDA INDUSTRIAL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2 No. 100 Chaoyang District Ping Tian Park,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LIFANG TONGDA INDUSTRIAL (TIANJI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