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5388B - 石墨烯分散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石墨烯分散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5388B
CN105645388B CN201510776825.7A CN201510776825A CN105645388B CN 105645388 B CN105645388 B CN 105645388B CN 201510776825 A CN201510776825 A CN 201510776825A CN 105645388 B CN105645388 B CN 105645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oligomer
phenylamine
aniline
decentralized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768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45388A (zh
Inventor
余海斌
赵海超
顾林
刘栓
马骏
丁纪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ONGKE JIANHUA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ublication of CN105645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5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45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5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分散剂,其包括具有电活性的苯胺低聚物,且所述苯胺低聚物能够与石墨烯形成π‑π复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的应用,例如提供了基于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的分散方法、分散体等。本发明利用易于合成,成本低廉的导电类苯胺低聚物和/或其衍生物作为石墨烯分散剂,并通过将所述分散剂与石墨烯或其它纳米碳材料在分散介质中简单混合,即可大幅提升纳米碳材料于分散介质中的分散度、分散稳定性及再分散性能,还无损于这些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且操作简单,利于规模化实施。

Description

石墨烯分散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分散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分散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由sp2杂化碳原子相互连接形成单原子层厚度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和机械性能。石墨烯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沉积、氧化-还原、溶液超声玻璃等方法。剥离的石墨烯由于片层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石墨烯片层容易团聚在一起,致使有机溶剂或水中的溶解度有限,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有鉴于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方案,以期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在分散介质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等辅助分散剂,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石墨烯的分散度,但效果不明显,而且通常来说,特定的表面活性剂只适用于特定的分散介质,不具普适性。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对石墨烯进行化学改性处理,从而提升其分散性能,但这种方式会导致石墨烯材料的化学组成及物理形貌等均发生变化。
因此,如何在不破坏石墨烯独特理化性能的基础上实现石墨烯于分散介质中的高效、稳定分散,一直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分散剂,藉此该石墨烯分散剂,可以简便方式实现石墨烯在分散介质中的良好分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的应用,例如基于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的石墨烯分散体,高效石墨烯分散方法及再分散方法等。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分散剂,其包括具有电活性的苯胺低聚物,且所述苯胺低聚物能够与石墨烯形成π-π复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石墨烯与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的π-π复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分散体,其包含:分散介质,以及,分散于所述分散介质中的、如上所述的π-π复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石墨烯及所述的石墨烯分散剂于分散介质中均匀混合形成稳定分散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分散和再分散方法,其包括:
将石墨烯及所述的石墨烯分散剂于分散介质中均匀混合形成稳定分散体,
去除所述分散体中的分散介质而获得石墨烯与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的复合物,
以及,将所述复合物再次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再次形成稳定分散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纳米碳材料分散剂,其有效成分选自包含有2-8个芳香环,且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下,并能够与纳米碳材料形成π-π复合物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纳米碳材料至少选自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优选为石墨烯。
优选的,所述纳米碳材料分散剂选自具有电活性的苯胺低聚物。
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利用易于合成,成本低廉的导电类苯胺低聚物和/或其衍生物作为石墨烯分散剂,并通过将该分散剂与石墨烯在分散介质中简单混合,即可大幅提升石墨烯于分散介质中的分散度、分散稳定性及再分散性能,还无损于石墨烯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能,且操作简单,利于规模化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案例之中一种石墨烯分散液和可再分散石墨烯粉体的制程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石墨烯分散剂及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石墨烯、石墨烯分散剂及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拉曼光谱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石墨烯、石墨烯分散剂及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XRD谱图;
图5a-图5b是实施例1中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SEM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AFM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TEM图;
图8a是纳米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SEM形貌图;
图8b是实施例1石墨烯分散剂-纳米碳纤维复合物与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SEM形貌图;
图9a是环氧富锌防腐底漆的防腐效果测试图;
图9b是实施例1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环氧树脂底漆的防腐效果测试图;
图10是实施例1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环氧树脂底漆与其它市售底漆的防腐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鉴于现有技术中石墨烯在普通分散介质,例如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中分散效果不佳的不足(参阅图1),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特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获得了出乎意料的良好技术效果。如下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较为详细的解释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分散剂,其有效成分选自包含有2~8个芳香环,且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下,并能够与石墨烯形成π-π复合物的化合物。
较为优选的,所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可以为100~10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合物选自苯胺低聚物和/或其衍生物。相应的,此处所述的“π-π复合物”系指由苯胺低聚物和/或苯胺低聚物衍生物与石墨烯主要经π-π作用,而不是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所述的苯胺低聚物亦称苯胺齐聚物,其包含的苯胺共轭链段短于聚苯胺,电活性与聚苯胺相似,但分子中不存在缺陷,且具有更好的溶解性。
例如,所述石墨烯分散剂可以是主要由能够与石墨烯通过π-π相互作用结合,从而使石墨烯稳定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的具有芳香结构的苯胺低聚物组成。
在一些更为具体的案例中,所述石墨烯分散剂可以由能够与石墨烯通过π-π相互作用结合,从而使石墨烯在有机溶剂中的最大分散度达到5mg/mL的具有芳香结构的苯胺低聚物组成。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最大分散度”对应于采用最低有效量的石墨烯分散剂的情况。其中,藉由所述石墨烯分散剂,使石墨烯能够通过物理方法而稳定分散于有机溶剂中,此处所述的物理方法可以是搅拌、超声等简单物理方式,但不局限于此。
在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分散剂可优选自苯胺三聚体、苯胺四聚体、苯胺五聚体、苯胺六聚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适用于本发明的苯胺低聚物可以从商购途径获取,也可以参考文献(例如,《CHEM.COMMUN.》,2003年,第2768-2769页;《Synthetic Metals》,2001年,第122卷第237-242页;CN101811997A;CN 1369478A、CN 1204655A等)自制。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石墨烯与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的π-π复合物。
较为优选的,所述的π-π复合物中石墨烯与石墨烯分散剂的摩尔比为100:1~1:100,优选为10:1~1:10,尤其优选为2:1~1:2。
事实上,所述π-π复合物亦可视为一种可再分散石墨烯粉体,其主要是通过将主要由石墨烯与石墨烯分散剂组成的分散体,例如石墨烯分散液干燥后获得的粉体,且所述粉体能够被再次直接分散于分散介质,例如有机溶剂中。
其中,所述干燥的方式包括喷雾干燥,当然也可以是业界已知的其它合适干燥方式,例如冷冻干燥、超临界干燥等。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分散体,其包含:分散介质,以及,分散于所述分散介质中的、如前所述的π-π复合物。
较为优选的,所述分散体为流体状分散体,尤其优选为液态分散体。
较为优选的,所述分散体包含浓度为0.1mg/ml~100mg/ml的石墨烯。
其中,所述石墨烯材料的定义可参见文献“All in the graphene family-Arecommended nomenclature for two-dimensional carbon materials”。其可以从市售等途径获取,也可自制,例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石墨烯产品或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例如可选自化学氧化法如Brodie法、Hummers法或Staudenmaier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经热膨胀制得的石墨烯材料。也可以选用机械剥离、液相剥离或电化学剥离制备的石墨烯材料、或者还原氧化石墨烯。其结构亦不限于石墨烯纳米片、石墨烯微米片、石墨烯纳米带、少层石墨烯(2~5层)、多层石墨烯(2~9层)、石墨烯量子点以及这些石墨烯类材料的衍生物。其厚度可优选为≤20nm,更优选地,厚度≤10nm。
其中,所述分散介质可包括水、有机溶剂、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例如可优选自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可选自业界已知的合适种类,特别是极性有机溶剂,例如醇类有机溶剂,醚类有机溶剂,卤代烷烃类有机溶剂等,例如可选自但不限于乙醇(EtOH)、四氢呋喃(THF)、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和氯仿等。
其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可选自业界已知的合适树脂等,例如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呋喃树脂等,且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石墨烯分散液可包含前述任一种石墨烯分散剂、石墨烯以及有机溶剂。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分散液是由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石墨烯以及有机溶剂形成的稳定石墨烯分散体系。在一些更为具体的案例中,在所述石墨烯分散液中石墨烯的含量最大为5mg/mL。同样的,此处所述的“最大分散度”对应于采用最低有效量的石墨烯分散剂的情况。
本案发明人还发现,本发明石墨烯分散剂与石墨烯形成的π-π复合物具有特别优异的稳定性,例如,当将其分散于水、有机溶剂或高分子聚合物(例如树脂)时,即使在低温为-50℃或高温为80℃的极端温度条件下,该π-π复合物亦会稳定存在。而且非常令人惊喜的是,包含所述π-π复合物的分散体即使在转速为10000r/min的离心条件下,亦不会出现明显沉降,因此利于在诸如高温、低温等特殊环境下的应用。
本发明中,石墨烯分散剂与石墨烯形成π-π复合物的机理可能在于:本发明的石墨烯分散剂中包含了芳香环,特别是含有多个苯基团,而苯具有的苯环结构导致它有特殊的芳香性。例如,苯环主链上的碳原子之间并不是由单键和双键排列,每两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均相同,是由一个既非双键也非单键的键连接。而且,苯分子是平面分子,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6个p轨道相互作用形成6个π分子轨道,其中ψ1、ψ2、ψ3是能量较低的成键轨道,ψ4、ψ5、ψ6是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ψ2、ψ3和ψ4、ψ5是两对简并轨道。基态时苯的电子云分布是三个成键轨道叠加的结果,故电子云均匀分布于苯环上下及环原子上,形成闭合的电子云。而石墨烯片层中包含有类似于苯环的结构,因此,本发明的石墨烯分散剂中的苯环单元能够与石墨烯中的相应单元结构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下牢固结合,进而利于石墨烯材料在分散介质中的高效、稳定分散。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石墨烯及所述的石墨烯分散剂于分散介质中均匀混合形成稳定分散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石墨烯分散方法可以包括:仅仅将所述石墨烯分散剂与石墨烯共同溶于有机溶剂,从而形成稳定的分散液。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溶于”并非是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溶解,而应理解为“掺入”、“分散入”或“混入”等。例如,可以将所述石墨烯分散剂与石墨烯加入有机溶剂,并搅拌或超声分散,例如超声分散1h以上,从而形成稳定的分散液。
较为优选的,所述分散体包含浓度为1mg/ml~10mg/ml的石墨烯。
在所述石墨烯分散方法中,石墨烯与石墨烯分散剂的摩尔比为100:1~1:100,优选为10:1~1:10,尤其优选为2:1~1:2。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分散和再分散方法,其包括:
将石墨烯及所述的石墨烯分散剂于分散介质中均匀混合形成稳定分散体,
去除所述分散体中的分散介质而获得石墨烯与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的复合物,
以及,将所述复合物再次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再次形成稳定分散体。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理方法的石墨烯分散和再分散方法可以包括:
将石墨烯与具有芳香结构的苯胺低聚物通过强π-π相互作用结合而稳定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石墨烯分散液;
对所述石墨烯分散液进行干燥处理而形成粉体;
以及,将所述粉体再次分散于,特别是直接分散于所述有机溶剂中,再次形成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
另外,本案发明人还惊喜的发现,本发明的所述石墨烯分散剂在用于分散其它纳米碳材料,例如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等时,亦有非常优异的表现,因此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纳米碳材料分散剂。
相应的,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所述石墨烯分散剂在制备纳米碳材料分散体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纳米碳材料至少可选自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包含有纳米碳材料与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的组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纳米碳材料与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的π-π复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包含纳米碳材料与所述分散剂的π-π复合物及分散介质的分散体。
下面将结合若干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如下一些实施例(例如实施例1-实施例2)中,藉由基于具有芳香结构的苯胺低聚物的石墨烯分散剂,不需加入任何添加剂和反应剂,就能使石墨烯在有机溶剂(例如EtOH、DMF、THF等)中稳定分散,且分散液经喷雾干燥后得到可再分散石墨烯粉体,该可再分散石墨烯粉体可被再次稳定分散于有机溶剂中。
实施例1苯胺三聚体的合成及其用于石墨烯在油性溶剂中的分散
将2.96g对苯二胺硫酸盐、1.85g苯胺和50mL浓度为1M的HCl溶液加入圆底烧瓶中,并置于-5℃冰盐浴中冷却,形成反应溶液A。另外称取4.5g过硫酸铵溶于50mL浓度为1M的HCl溶液形成反应溶液B,并以约1滴/秒的速度将溶液B缓慢滴加到上述反应溶液A中,待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倒入布氏漏斗中进行抽滤,并用提前预冷至0℃的、浓度为1M的HCl溶液清洗,然后用大量去离子水清洗,获得墨绿色固体产物。先用10%(质量分数)的氨水洗涤该产物,再用大量去离子水清洗,最后得到3.6g苯胺三聚体。
将所获苯胺三聚体和石墨烯浆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分别溶于乙醇、四氢呋喃(THF)中,超声分散1小时,检验其在溶液中的分散效果,如表1和2所示,未添加苯胺三聚体的石墨烯浆料在四氢呋喃和乙醇(EtOH)中不能分散,而苯胺三聚体-石墨烯1:1复合物在乙醇、四氢呋喃中,在石墨烯浓度为2.5mg/ml以下时能形成稳定的分散液。
将所述分散液采用喷雾干燥方式干燥后可获得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在常温下将该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直接加入EtOH、DMF、THF等有机溶剂中,通过搅拌或超声等方式,可重新获得均匀且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
表1.苯胺三聚体-石墨烯在乙醇中的分散效果(苯胺三聚体-石墨烯质量比1:1)
5mg/10ml 10mg/10ml 25mg/10ml 50mg/10ml 100mg/10ml
良好 良好 良好 有少量沉淀 不好
表2.苯胺三聚体-石墨烯在THF中的分散效果(苯胺三聚体-石墨烯质量比1:1)
5mg/10ml 10mg/10ml 25mg/10ml 50mg/10ml 100mg/10ml
良好 良好 良好 有少量沉淀 不好
实施例2.苯胺四聚体的合成及其用于石墨烯油性分散液
称取18.5g苯胺二聚体于圆底烧瓶中,加入200ml丙酮和300ml浓度为1M的HCl,在冰浴中搅拌滴加含45.65g过硫酸铵的、浓度为1M的HCl溶液,反应3小时后,过滤,依次用1M氨水,蒸馏水洗涤,得到苯胺四聚体。将所获苯胺四聚体和石墨烯浆料按一定比例溶于四氢呋喃中,超声分散1小时,检验其在溶液中的分散效果,如表3所示,苯胺四聚体和石墨烯复合物在浓度为2.5mg/ml以下时,在四氢呋喃中能形成稳定分散液。
将所述分散液采用喷雾干燥方式干燥后可获得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在常温下将该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直接加入EtOH、DMF、THF等有机溶剂中,通过搅拌或超声等方式,可重新获得均匀且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
表3.苯胺四聚体-石墨烯的THF分散液
5mg/10ml 10mg/10ml 25mg/10ml 50mg/10ml
良好 良好 良好 有少量沉淀
实施例3-实施例4:参照实施例1-2的操作,以苯胺五聚体或苯胺六聚体等作为分散剂,并以乙醇、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氯仿等作为溶剂,测试了其对于石墨烯的分散能力,并获得与实施例1-2基本相同之测试结果。
对比例1:
直接将未经处理的石墨烯粉末直接加入乙醇、四氢呋喃(THF)等溶剂中,超声分散1h。
对比例2:
先将石墨烯粉体和硅烷偶联剂在1500rad/min下高速搅拌分散20min,并超声分散20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于60℃下真空干燥得到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石墨烯粉体,再将该粉体直接加入乙醇、四氢呋喃(THF)等溶剂中,超声分散1h。
请参阅图2所示系实施例1中石墨烯及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其中a对应于石墨烯分散剂(如下简称“分散剂”),b对应于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如下简称“复合物”)。可以看到,分散剂本身内部的π-π键使其在307nm和474nm处存在两个明显的吸收峰,而在分散液中,吸收峰的位置发生偏移至311nm和468nm处,说明分散剂与石墨烯之间存在着π-π相互作用,使得特征峰发生位移。
请参阅图3所示系实施例1中石墨烯、石墨烯分散剂及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拉曼光谱图,其中a对应于石墨烯,b对应于石墨烯分散剂(如下简称“分散剂”),c对应于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如下简称“复合物”)。可以看到,纯的石墨烯在1345cm-1处存在D峰,在1582cm-1处存在G峰,在2711cm-1处存在2D峰;而在复合物中,石墨烯相应的特征峰都发生了位移,说明分散剂与石墨烯之间存在电荷转移,证实分散剂与石墨烯的π-π相互作用。
请参阅图4所示系实施例1中石墨烯、石墨烯分散剂及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XRD图谱,其亦可证实分散剂与石墨烯的π-π相互作用。
请参阅图5a-图5b所示系实施例1所获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SEM图,可以看到,石墨烯系呈良好的分散状态,而基本无团聚。
请参阅图6-图7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所获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的AFM图和TEM图,可以看到,其中石墨烯呈现出了非常平整舒展的形态,这一现象非常令人惊奇,其可能是因本发明石墨烯分散剂的平面态分子结构而引起的。
同样的,对于实施例2-实施例4而言,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表征亦可得出类似表征结果。
再取实施例1-实施例4所获的石墨烯分散液于室温条件下静置3个月以上,以观察其稳定性,可以看到,这些石墨烯分散液中均无沉降现象。而对照例1-对照例2的分散体系中,石墨烯均几乎完全沉降。
另外,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4的方式,但以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替代石墨烯进行试验,结果证实,本发明的石墨烯分散剂亦适用于辅助此类纳米碳材料在有机溶剂等分散介质中的高效、稳定的分散。
实施例5:分别取实施例1-4中的石墨烯分散剂与石墨烯按一定比例加入多种市售双酚A环氧树脂中,超声分散1h左右,检验其在双酚A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效果,可以发现,当石墨烯分散剂与石墨烯的摩尔比例在10:1~1:10范围内时,石墨烯在双酚A环氧树脂中呈均匀分散状态,基本无团聚。
实施例6:取实施例1的石墨烯分散剂与纳米碳纤维的复合物加入市售双酚A环氧树脂中,超声分散1h左右,之后在紫外光照或合适温度条件下固化。取其中的一种典型固化物进行观察,其形貌如图8b所示,可以看到纳米碳纤维离散分布于该固化物中,而无团聚现象,尤其是纳米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固化物之间无明晰界面,表明其已经良好结合。另取同样的纳米碳纤维加入同样的环氧树脂内,在同等条件下固化,其固化物形貌如图8a所示,可以看到,纳米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固化物之间存在清楚的界面。
另以实施例2-4的石墨烯分散剂与纳米碳纤维或碳纳米管的复合物加入其它种类的市售环氧树脂中,如酚醛环氧树脂、多官能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等,以与前文类似的方式进行分散、固化后,分别对其固化物进行观察,亦可获得基本相似之结论。
实施例7:取实施例1的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加入环氧树脂E44中形成涂料,并将其作为底漆涂覆在钢板表面,固化形成涂层(参阅图10中的“E44+G”)。另取纯环氧树脂E44作为底漆涂覆在相同钢板表面,固化形成涂层。此外,分别取市售环氧富锌防腐底漆(参阅图10中的“环氧富锌”)、市售玻璃鳞片涂料(参阅图10中的“玻璃鳞片”)于相同钢板上形成涂层。再分别对这些涂层的防腐效果进行测试,其结果可参阅图9a、图9b及图10,可以看出采用石墨烯-分散剂复合物制得的防腐底漆比纯环氧树脂E44和市售的环氧富锌防腐底漆、玻璃鳞片涂料,具有更加优异的腐蚀防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实施例所采用的石墨烯分散剂、分散介质、各类原料及工艺条件均是较为典型的范例,但经过本案发明人大量试验验证,于上文所列出的其它石墨烯分散剂、分散介质、原料及工艺条件等也均是适用的,并也均可达成本发明所声称的技术效果。
又及,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9)

1.具有电活性的苯胺低聚物于分散石墨烯中的应用,所述的应用包括:将石墨烯及所述苯胺低聚物于分散介质中仅通过物理方式均匀混合,使苯胺低聚物与石墨烯主要经π-π作用而不是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π-π复合物,从而获得稳定分散体,所述苯胺低聚物选自苯胺三聚体、苯胺四聚体、苯胺五聚体、苯胺六聚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相对分子量为100~1000。
3.石墨烯与具有电活性的苯胺低聚物的π-π复合物,所述π-π复合物是由所述苯胺低聚物与石墨烯主要经π-π作用而不是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所述具有电活性的苯胺低聚物选自苯胺三聚体、苯胺四聚体、苯胺五聚体、苯胺六聚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π-π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相对分子量为100~10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π-π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石墨烯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摩尔比为100:1~1: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π-π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石墨烯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摩尔比为10:1~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π-π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石墨烯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摩尔比为2:1~1:2。
8.一种石墨烯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分散介质;以及,分散于所述分散介质中的、如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π-π复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墨烯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分散体为流体状分散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墨烯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分散体为液态分散体或浆料。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墨烯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质包括水、有机溶剂、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石墨烯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质选自有机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墨烯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分散体包含0.1mg/ml~100mg/ml的石墨烯。
14.一种石墨烯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石墨烯及具有电活性的苯胺低聚物于分散介质中仅通过物理方式均匀混合形成稳定分散体,所述苯胺低聚物选自苯胺三聚体、苯胺四聚体、苯胺五聚体、苯胺六聚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相对分子量为100~1000。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石墨烯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摩尔比为100:1~1:10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石墨烯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摩尔比为10:1~1:1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石墨烯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摩尔比为2:1~1:2。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质选自水、有机溶剂、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质选自有机溶剂。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树脂,所述树脂包括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呋喃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体包含0.1mg/ml~100mg/ml的石墨烯。
23.一种石墨烯分散和再分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石墨烯及具有电活性的苯胺低聚物于分散介质中仅通过物理方式均匀混合形成稳定分散体,所述苯胺低聚物选自苯胺三聚体、苯胺四聚体、苯胺五聚体、苯胺六聚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去除所述分散体中的分散介质而获得石墨烯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复合物,
以及,将所述复合物再次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再次形成稳定分散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石墨烯分散和再分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低聚物的相对分子量为100~1000。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石墨烯分散和再分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质选自水、有机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石墨烯分散和再分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质选自有机溶剂。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石墨烯分散和再分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分散体包含0.1mg/ml~100mg/ml的石墨烯。
28.纳米碳材料分散剂于分散纳米碳材料中的应用,所述纳米碳材料分散剂的有效成分选自包含有2-8个芳香环,且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下,并能够与纳米碳材料形成π-π复合物的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选自苯胺三聚体、苯胺四聚体、苯胺五聚体、苯胺六聚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纳米碳材料至少选自碳纳米管或纳米碳纤维,所述的应用包括:将纳米碳材料及所述纳米碳材料分散剂于分散介质中仅通过物理方式均匀混合,使所述的化合物与纳米碳材料主要经π-π作用而不是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π-π复合物,从而获得稳定分散体。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为100~1000。
CN201510776825.7A 2014-12-02 2015-11-12 石墨烯分散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056453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2468 2014-12-02
CN2014107224681 2014-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5388A CN105645388A (zh) 2016-06-08
CN105645388B true CN105645388B (zh) 2018-08-28

Family

ID=56481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76825.7A Active CN105645388B (zh) 2014-12-02 2015-11-12 石墨烯分散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453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7853A (zh) * 2016-06-21 2016-11-16 烟台市烯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色母粒
CN105948032A (zh) * 2016-07-04 2016-09-21 烟台市烯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刻蚀多层石墨烯的方法
CN108299996B (zh) * 2016-08-15 2020-01-1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改性纤维增强型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751458A (zh) * 2016-11-17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2376A (zh) * 2017-11-02 2018-05-08 广东华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石墨烯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02670B (zh) 2018-09-14 2021-07-20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碳纳米管取向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922803A (zh) * 2019-12-16 2020-03-27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用于混凝土中钢筋表面的掺石墨烯材料水性导电防腐蚀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57744A (zh) * 2020-12-01 2021-03-09 四川科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55454A (zh) * 2023-02-13 2023-06-30 杭州烯创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树脂分散体、耐腐蚀石墨烯电泳漆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6362A (zh) * 2012-12-11 2013-05-08 武汉工程大学 电活性苯胺齐聚物修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1458B (zh) * 2010-02-04 2012-06-2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石墨烯-有机酸掺杂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9420B (zh) * 2013-08-22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高质量石墨烯的分散和薄膜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6362A (zh) * 2012-12-11 2013-05-08 武汉工程大学 电活性苯胺齐聚物修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nthesis of Water Soluble Graphene";Yongchao Si et al.;《NANO LETTERS》;20081231;第8卷(第6期);第1679-168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5388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5388B (zh) 石墨烯分散剂及其应用
CN105642184B (zh) 石墨烯分散剂及其应用
CN105645387B (zh) 石墨烯分散剂及其应用
US11692079B2 (en) 2-dimensional MXene particle surface-modified with functional group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El-Shafai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ene oxide–titanium dioxide nanocomposite for degradation of some toxic insecticides
Zhou et al. Modification of montmorillonite surfaces using a novel class of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s
CN102807803B (zh)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7365259A (zh) 二硫化钼分散剂、二硫化钼分散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778571B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25916A (zh) 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使用其的聚合物-石墨烯复合组合物
CN109266165A (zh) 一种环氧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1213514A (ja) シリカ粒子材料、シリカ粒子材料含有組成物、およびシリカ粒子の表面処理方法
CN102532896A (zh) 一种改性石墨烯/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Hu et al. Synthesis and anticorrosive properties of polymer–clay nanocomposites via chemical grafting of polyaniline onto Zn-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Yeole et al. The effect of carbon nanotubes loaded with 2-mercaptobenzothiazole in epoxy-based coatings
CN107793823B (zh) 石墨烯改性导热涂布油墨及制备方法
Lu et al. Aqueous soluble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via anionic compound-assisted exfoliation
CN107364839A (zh) 氮化硼分散剂、液相剥离二维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及其应用
Tomić et al. Dispersion efficiency of montmorillonites in epoxy nanocomposites using solution intercalation and direct mixing methods
W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opper phthalocyanine/graphene oxide nanohybrids via in situ polymerization
CN110330815A (zh) 一种氮掺杂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828309B (zh) 一种石墨烯防腐涂料使用的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Raja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aniline-copper (ii) oxide nanocomposite by wet chemical route
CN105273454B (zh) 纳米无机富锌复合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118650A (ko) 포화 또는 불포화 탄화수소를 포함하는 아민으로 표면개질 된 2차원 맥신 입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용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8

Address after: 315200 Zhongguan Road, Jiaochuan Street, Zhenha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1188

Patentee after: NINGBO ZHONGKE JIANHUA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201, No. 519, Zhuang Avenue, Zhenhai District, Zhejiang, Ningbo

Patentee befor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S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