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6018A - 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6018A
CN105636018A CN201610018325.1A CN201610018325A CN105636018A CN 105636018 A CN105636018 A CN 105636018A CN 201610018325 A CN201610018325 A CN 201610018325A CN 105636018 A CN105636018 A CN 105636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blic land
community
land mobile
mobile networ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83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183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6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6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用于对终端的RPLMN进行修改,其包括: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将第一MCC与终端RPLMN中的第二MCC进行对比;如第一MCC与第二MCC不相同,则获取第一MCC对应的已签约的PLMN,并屏蔽第一MCC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将已签约的PLMN设置为RPLMN。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通过提高RPLMN的准确性和屏蔽漫游地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和频段,提高了处于漫游地的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

Description

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从第一代模拟制式(1G)到如今炙手可热的***移动通信技术(4G),再到备受关注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手机支持的网络制式和频段将越来越多。
当手机位于归属地时,之前保留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RegisteredPublicLandMobileNetwork,RPLMN)、频段、小区等注册信息可以帮助手机快速获取网络服务。其中,PLMN指由政府或它所批准的经营者,为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如***网络、***网络。而对于一个特地终端来说,PLMN可以分为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RegisteredPublicLandMobileNetwork,RPLMN)、本地公用陆地移动网络(HomePublicLandMobileNetwork,HPLMN)等类型,其中RPLMN具有最高优先级,保存的是终端在上次关机或脱网前登记上的PLMN,一般为归属地PLMN。举例来说,手机开机时首先在预先存储的已注册小区中查找PLMN与手机RPLMN一致的小区,再看该小区能否在手机附近搜索到,如能搜索到则将手机注册该小区以获取网络服务,如该小区不能在手机附近搜索到则在手机支持的网络制式和频段下搜索PLMN与手机RPLMN一致的小区来获取网络服务。
而当手机发生漫游时,由于归属地和漫游地的PLMN是不相同的,因此手机RPLMN也应由归属地PLMN更改为漫游地PLMN,以帮助手机获取相应的网络服务。然而现有技术中,手机首先按照归属地PLMN搜索小区,再按照漫游地PLMN搜索小区,因此会导致手机长时间无法获取网络服务。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来提高RPLMN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漫游地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帮助终端准确设置RPLMN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无法准确设置RPLMN,从而导致处于漫游地的终端无法快速获取网络服务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用于对终端RPLMN进行修改,其包括:
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移动国际号(MobileCountryCode,MCC);
将第一MCC与终端RPLMN中的第二MCC进行对比;
如第一MCC与第二MCC不相同,则获取第一MCC对应的已签约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并屏蔽第一MCC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
将已签约的PLMN设置为RPLMN。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用于对终端RPLMN进行修改,其包括:
第一移动国际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
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用于将第一MCC与终端RPLMN中的第二MCC进行对比;
获取及屏蔽模块,用于在第一MCC与第二MCC不相同时,获取第一MCC对应的已签约的PLMN,并屏蔽第一MCC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
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模块,用于将已签约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设置为RPLMN。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通过准确设置RPLMN,从而提高处于漫游地的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解决了现有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无法准确设置RPLMN,导致处于漫游地的终端无法快速获取网络服务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对终端的RPLMN进行修改。其中,该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装有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的电子设备。本优选实施例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
步骤S102,将第一MCC与终端RPLMN中的第二MCC进行对比;
步骤S103,如第一MCC与第二MCC不相同,则获取第一MCC对应的已签约的PLMN,并屏蔽第一MCC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
步骤S104,将已签约的PLMN设置为RPLMN。
下面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S101中,获取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其中,当前地理位置指的终端当前所在的国家。MCC有三位十进制数组成,表明移动用户归属的国家,例如460表示中国,505表示澳大利亚。因此可以预先将MCC、地理位置及二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列表的方式存储起来以供查询。举例来说,手机通过全球定位***(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检测到用户处于澳大利亚,则通过查询该列表可以获取到第一MCC为505。随后转入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终端将第一MCC与终端RPLMN中的第二MCC进行对比。PLMN由MCC和二到三位十进制数的移动网络号码(MobileNetworkCode,MNC)组成。其中MNC用于识别移动客户所属的移动网络,如***的MNC为00、02、04、06。对于一个手机来说,往往需要维护多个PLMN,这些网络与公众交换电话网互连,形成整个地区或国家规模的通信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众多的PLMN中,RPLMN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即在进行PLMN选择时,终端将最先选择RPLMN。而RPLMN保存的是终端在上次关机或脱网前登记上的PLMN。因此RPLMN中的MCC往往记录了手机常用地所属的国家,而当手机检测到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与RPLMN中的MCC不相同时,表明手机发生了漫游。随后转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如第一MCC与第二MCC不相同,说明终端发生了漫游,因此终端获取第一MCC对应的已签约的PLMN。其中已签约的PLMN即可以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运营商,这样终端就知道该漫游地的哪个网络运营商会提供网络服务。同时还要屏蔽第一MCC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比如由于非洲移动通信技术较为落后不支持4G网络,当一个支持4G网络的手机在非洲时则可以屏蔽4G网络及其频段,以减少无用的网络搜索。又如在中国,提供4G网络的运营商有***、***等。其中***的4G频段为1880-1900MHz、2320-2370MHz、2575-2635MHz,而***的4G频段为2300-2320MHz、2555-2575MHz,可以看出他们的频段相互不同。由于***的4G网络覆盖面比较广,因此可能某个地区的4G网络运营商只有***,因此当该手机处于该地区时可以将***不支持的频段屏蔽掉,以减少无用的频段搜索。这样都可以提高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随后转入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终端将步骤S103中已签约的PLMN设置为RPLMN,从而将RPLMN修改为准确的RPLMN。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搜索PLMN与RPLMN相同的小区,从而提高漫游地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
本优选实施例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方法通过在终端处于漫游的情况下将终端RPLMN从常用地PLMN修改成漫游地PLMN,以提高RPLMN的准确性,并通过屏蔽漫游地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和频段,从而共同提高了漫游地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对终端的RPLMN进行修改。其中,该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装有SIM卡的电子设备。本优选实施例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包括:
步骤S201,获取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
步骤S202,将第一MCC与终端RPLMN中的第二MCC进行对比;
步骤S203,如第一MCC与第二MCC不相同,则获取第一MCC对应的已签约的PLMN,并屏蔽第一MCC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
步骤S204,将已签约的PLMN设置为RPLMN。
步骤S205,判断小区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
步骤S206,如步骤S205判断小区数据库中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则在终端附近搜索第一小区;
步骤S207,判断是否在终端附近搜索到第一小区;
步骤S208,如步骤S207判断搜索到第一小区,则将终端注册第一小区;
步骤S209,如步骤S205判断小区数据库中不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或步骤S207判断未搜索到第一小区,则搜索终端附近的第二小区。
步骤S210,判断第二小区的PLMN是否与RPLMN相同;
步骤S211,如步骤S210判断第二小区的PLMN与RPLMN相同,则将终端注册第二小区;
步骤S212,如步骤S210判断第二小区的PLMN与RPLMN不相同,则提示用户注册失败。
下面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S201中,获取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其中,当前地理位置指的终端当前所在的国家。MCC有三位十进制数组成,表明移动用户归属的国家,例如460表示中国,505表示澳大利亚。因此可以预先将MCC、地理位置及二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列表的方式存储起来以供查询。举例来说,手机通过GPS检测到用户处于澳大利亚,则通过查询该列表可以获取到第一MCC为505。随后转入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终端将第一MCC与终端RPLMN中的第二MCC进行对比。PLMN由MCC和二到三位十进制数的MNC组成。其中MNC用于识别移动客户所属的移动网络,如***的MNC为00、02、04、06。对于一个手机来说,往往需要维护多个PLMN,这些网络与公众交换电话网互连,形成整个地区或国家规模的通信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众多的PLMN中,RPLMN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即在进行PLMN选择时,终端将最先选择RPLMN。而RPLMN保存的是终端在上次关机或脱网前登记上的PLMN。因此RPLMN中的MCC往往记录了手机常用地所属的国家,而当手机检测到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与RPLMN中的MCC不相同时,表明手机发生了漫游。随后转入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如第一MCC与第二MCC不相同,说明终端发生了漫游,因此终端获取第一MCC对应的已签约的PLMN。其中已签约的PLMN即可以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运营商,这样终端就知道该漫游地的哪个网络运营商会提供网络服务。同时还要屏蔽第一MCC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比如由于非洲移动通信技术较为落后不支持4G网络,当一个支持4G网络的手机在非洲时则可以屏蔽4G网络及其频段,以减少无用的网络搜索。又如在中国,提供4G网络的运营商有***、***等。其中***的4G频段为1880-1900MHz、2320-2370MHz、2575-2635MHz,而***的4G频段为2300-2320MHz、2555-2575MHz,可以看出他们的频段相互不同。由于***的4G网络覆盖面比较广,因此可能某个地区的4G网络运营商只有***,因此当该手机处于该地区时可以将***不支持的频段屏蔽掉,以减少无用的频段搜索。这样都可以提高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
优选的,如第一MCC与第二MCC相同,则说明终端没有发生漫游,因此无需对RPLMN进行修改。
在步骤S204中,终端将步骤S203中已签约的PLMN设置为RPLMN,从而将RPLMN修改为准确的RPLMN。随后转入步骤S205。
在步骤S205中,终端判断小区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其中,小区是移动性管理里面的最小的区域单位,比如一座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为10千米,则以该基站为圆心,10千米为半径的圆即该基站覆盖形成的“小区”,在该小区内,手机能与该基站进行通信。由于,用户漫游时第一站都是大的海港、航空港及铁路枢纽,因此终端可以预先获取这些区域附近的小区及其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包括网络制式、频段、PLMN、位置等信息,再把这些小区、相关信息及其关联关系建立关联存储在小区数据库中,以供漫游时手机快速获取可以注册的小区,从而减少获取网络服务的时间。如果小区数据库中存在多个与RPLMN对应的小区,则可以结合这些小区的位置信息,优先选择与终端当前位置最近的小区,以提高小区的准确性。如终端判断小区数据库中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时,则转入步骤S206;如终端判断小区数据库中不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则转入步骤S209。
在步骤S206中,如步骤S205判断小区数据库中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则终端可以有针对性的在附近搜索该第一小区,从而提供了搜索效率。随后转入步骤S207。
在步骤S207中,终端判断是否在附近搜索到第一小区。如搜索到则转入步骤S208;如未搜索到则转入步骤S209。
在步骤S208中,如步骤S207判断搜索到第一小区,则将终端注册该第一小区,以获取网络服务。
在步骤S209中,由于预存的小区信息不够全面,可能导致小区数据库中不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或由于第一小区离终端所在位置太远,导致终端搜索不到第一小区,则终端搜索附近的第二小区。由于在步骤S203中早已将漫游地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和频段屏蔽,因此大大提高了搜索效率。随后转入步骤S210。
在步骤S210中,终端判断第二小区的PLMN是否与RPLMN相同,如相同则转入步骤S211;如不同则转入步骤S212。
在步骤S211中,如步骤S210判断第二小区的PLMN与RPLMN相同,说明终端可通过该第二小区获取网络服务,因此注册第二小区。
在步骤S212中,如步骤S210判断第二小区的PLMN与RPLMN不相同,说明没有小区能给终端提供网络服务,因此提示用户注册失败。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优选实施例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方法进一步通过在终端处于漫游的情况下将终端RPLMN从常用地PLMN修改成漫游地PLMN,以提高RPLMN的准确性,并进一步通过屏蔽漫游地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和频段,共同提高了漫游地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该装置用于对终端的RPLMN进行修改。其中,该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装有SIM卡的电子设备。本优选实施例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30包括第一移动国际号获取模块301、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302、获取及屏蔽模块303及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模块304。其中,第一移动国际号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302用于将第一MCC与终端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的第二MCC进行对比;获取及屏蔽模块303用于在第一MCC与第二MCC不相同时,获取第一MCC对应的已签约的PLMN,并屏蔽第一MCC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模块304用于将已签约的PLMN设置为RPLMN。
本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装置30在使用时,首先第一移动国际号获取模块301获取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其中,当前地理位置指的终端当前所在的国家。MCC有三位十进制数组成,表明移动用户归属的国家,例如460表示中国,505表示澳大利亚。因此可以预先将MCC、地理位置及二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列表的方式存储起来以供查询。举例来说,手机通过全球定位***GPS检测到用户处于澳大利亚,则调用第一移动国际号获取模块301查询该列表可以获取到第一MCC为505。随后调用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302。
然后,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302将第一MCC与终端RPLMN中的第二MCC进行对比。PLMN由MCC和二到三位十进制数的MNC组成。其中MNC用于识别移动客户所属的移动网络,如***的MNC为00、02、04、06。对于一个手机来说,往往需要维护多个PLMN,这些网络与公众交换电话网互连,形成整个地区或国家规模的通信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众多的PLMN中,RPLMN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即在进行PLMN选择时,终端将最先选择RPLMN。而RPLMN保存的是终端在上次关机或脱网前登记上的PLMN。因此RPLMN中的MCC往往记录了手机常用地所属的国家,而当手机中的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302检测到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与RPLMN中的MCC不相同时,表明手机发生了漫游。随后调用获取及屏蔽模块303。
接着,如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302检测到第一MCC与第二MCC不相同,说明终端发生了漫游,因此获取及屏蔽模块303获取第一MCC对应的已签约的PLMN。其中已签约的PLMN即可以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运营商,这样终端就知道该漫游地的哪个网络运营商会提供网络服务。同时获取及屏蔽模块303还要屏蔽第一MCC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比如由于非洲移动通信技术较为落后不支持4G网络,当一个支持4G网络的手机在非洲时则可以屏蔽4G网络及其频段,以减少无用的网络搜索。又如在中国,提供4G网络的运营商有***、***等。其中***的4G频段为1880-1900MHz、2320-2370MHz、2575-2635MHz,而***的4G频段为2300-2320MHz、2555-2575MHz,可以看出他们的频段相互不同。由于***的4G网络覆盖面比较广,因此可能某个地区的4G网络运营商只有***,因此当该手机处于该地区时可以将***不支持的频段屏蔽掉,以减少无用的频段搜索。这样都可以提高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随后调用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模块304。
最后,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模块304将获取及屏蔽模块303获取的已签约的PLMN设置为RPLMN,从而将RPLMN修改为准确的RPLMN。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搜索PLMN与RPLMN相同的小区,从而提高漫游地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
本优选实施例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装置通过在终端处于漫游的情况下将终端RPLMN从常用地PLMN修改成漫游地PLMN,以提高RPLMN的准确性,并通过屏蔽漫游地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和频段,从而共同提高了漫游地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该装置用于对终端的RPLMN进行修改。其中,该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装有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电子设备。本优选实施例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40包括第一移动国际号获取模块401、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402、不修改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模块403、获取及屏蔽模块404、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模块405、第一小区存在判断模块406、第一小区搜索模块407、第一小区搜索判断模块408、注册第一小区模块409、第二小区搜索模块410、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判断模块411、注册第二小区模块412及注册失败提示模块413,其中第一小区存在判断模块406还包括小区及其相关信息获取单元4061和关联存储单元4062。
本优选实施例在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细化,其中不修改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模块403用于在第一MCC与第二MCC相同时,不对RPLMN进行修改;第一小区存在判断模块406,用于在将已签约的PLMN设置为RPLMN步骤之后判断小区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第一小区搜索模块407用于存在时,在终端附近搜索第一小区;第一小区搜索判断模块408用于在终端附近搜索第一小区步骤之后判断是否在终端附近搜索到第一小区;注册第一小区模块409用于在搜索到时,将终端注册第一小区;第二小区搜索模块410用于小区数据库中不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时,及未在终端附近搜索到第一小区时,搜索终端附近的第二小区;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判断模块411用于在搜索终端附近的第二小区步骤之后判断第二小区的PLMN是否与RPLMN相同;注册第二小区模块412用于在相同时,将终端注册第二小区;注册失败提示模块413用于在不相同时,提示用户注册失败。相关信息获取单元4061用于获取小区及其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包括网络制式、频段、PLMN;关联存储单元4062用于将小区、相关信息及其关联关系建立关联存储。
本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40使用时,首先第一移动国际号获取模块401获取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其中,当前地理位置指的终端当前所在的国家。MCC有三位十进制数组成,表明移动用户归属的国家,例如460表示中国,505表示澳大利亚。因此可以预先将MCC、地理位置及二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列表的方式存储起来以供查询。举例来说,手机通过GPS检测到用户处于澳大利亚,则手机上的第一移动国际号获取模块401查询该列表可以获取到第一MCC为505。随后调用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402。
然后,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402将第一MCC与终端RPLMN中的第二MCC进行对比。PLMN由三位十进制数的MCC和二到三位十进制数的NC组成。其中MNC用于识别移动客户所属的移动网络,如***的MNC为00、02、04、06。对于一个手机来说,往往需要维护多个PLMN,这些网络与公众交换电话网互连,形成整个地区或国家规模的通信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众多的PLMN中,RPLMN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即在进行PLMN选择时,终端将最先选择RPLMN。而RPLMN保存的是终端在上次关机或脱网前登记上的PLMN。因此RPLMN中的MCC往往记录了手机常用地所属的国家,而当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402检测到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MCC与RPLMN中的MCC不相同时,表明手机发生了漫游。随后调用获取及屏蔽模块404。
接着,如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402检测到第一MCC与第二MCC不相同,说明终端发生了漫游,因此获取及屏蔽模块404获取第一MCC对应的已签约的PLMN。其中已签约的PLMN即可以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运营商,这样终端就知道该漫游地的哪个网络运营商会提供网络服务。同时还要屏蔽第一MCC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比如由于非洲移动通信技术较为落后不支持4G网络,当一个支持4G网络的手机在非洲时则可以屏蔽4G网络及其频段,以减少无用的网络搜索。又如在中国,提供4G网络的运营商有***、***等。其中***的4G频段为1880-1900MHz、2320-2370MHz、2575-2635MHz,而***的4G频段为2300-2320MHz、2555-2575MHz,可以看出他们的频段相互不同。由于***的4G网络覆盖面比较广,因此可能某个地区的4G网络运营商只有***,因此当该手机处于该地区时可以将***不支持的频段屏蔽掉,以减少无用的频段搜索。这样都可以提高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随后调用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模块405。
优选的,如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402检测到第一MCC与第二MCC相同,则说明终端没有发生漫游,因此调用不修改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模块403不对RPLMN进行修改。
紧接着,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模块405将获取及屏蔽模块404获取的已签约的PLMN设置为RPLMN,从而将RPLMN修改为准确的RPLMN。随后调用第一小区存在判断模块406。
然后,第一小区存在判断模块406判断小区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其中,小区是移动性管理里面的最小的区域单位,比如一座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为10千米,则以该基站为圆心,10千米为半径的圆即该基站覆盖形成的“小区”,在该小区内,手机能与该基站进行通信。由于,用户漫游时第一站都是大的海港、航空港及铁路枢纽,因此可以调用第一小区存在判断模块406中的小区及其相关信息获取单元4061预先获取这些区域附近的小区及其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包括网络制式、频段、PLMN、位置等信息,再调用关联存储单元4062把这些小区、相关信息及其关联关系建立关联存储在小区数据库中,以供漫游时手机快速获取可以注册的小区,从而减少获取网络服务的时间。如果小区数据库中存在多个与RPLMN对应的小区,则可以结合这些小区的位置信息,优先选择与终端当前位置最近的小区,以提高小区的准确性。如第一小区存在判断模块406判断小区数据库中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时,则调用第一小区搜索模块407;如第一小区存在判断模块406判断小区数据库中不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则调用第二小区搜索模块410。
如第一小区存在判断模块406判断小区数据库中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则第一小区搜索模块407可以有针对性的在附近搜索该第一小区,从而提供了搜索效率。随后调用第一小区搜索判断模块408。
接着,第一小区搜索判断模块408判断是否在附近搜索到第一小区。如搜索到则调用注册第一小区模块409;如未搜索到则调用第二小区搜索模块410。
如第一小区搜索判断模块408判断搜索到第一小区,则注册第一小区模块409将终端注册该第一小区,以获取网络服务。
由于预存的小区信息不够全面,可能导致小区数据库中不存在与RPLMN对应的第一小区,或由于第一小区离终端所在位置太远,导致第一小区搜索模块407搜索不到第一小区,则可通过第二小区搜索模块410搜索附近的第二小区。由于获取及屏蔽模块404早已将漫游地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和频段屏蔽,因此大大提高了搜索效率。随后调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判断模块411。
其后,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判断模块411判断第二小区的PLMN是否与RPLMN相同,如相同则调用注册第二小区模块412;如不同则调用注册失败提示模块413。
如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判断模块411判断第二小区的PLMN与RPLMN相同,说明终端可通过该第二小区获取网络服务,因此注册第二小区模块412将终端注册第二小区。
如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判断模块411判断第二小区的PLMN与RPLMN不相同,说明没有小区能给终端提供网络服务,因此注册失败提示模块413提示用户注册失败。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优选实施例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装置进一步通过在终端处于漫游的情况下将终端RPLMN从常用地PLMN修改成漫游地PLMN,以提高RPLMN的准确性,并进一步通过屏蔽漫游地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和频段,共同提高了漫游地终端获取网络服务的速度。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S501,用户从澳大利亚来中国出差,下飞机后打开手机,手机开始搜寻网络服务。
步骤S502,手机通过GPS检测到用户当前处于中国,而之前保存在RPLMN中的MCC信息表明用户平时长期生活在澳大利亚,因此可知手机发生了漫游。于是手机在已签约的PLMN中找到***,并将其设置为RPLMN。
步骤S503,手机检测小区数据库中存在PLMN为***的多个小区,从中选择与用户当前位置最近的小区,并在附近搜索该小区。
步骤S504,手机搜索到该小区,于是注册该小区,从而获取到网络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的各装置或***,可以执行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用于对终端进行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移动国际号;
将所述第一移动国际号与所述终端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的第二移动国际号进行对比;
如所述第一移动国际号与所述第二移动国际号不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国际号对应的已签约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并屏蔽所述第一移动国际号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
将所述已签约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设置为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已签约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设置为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小区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对应的第一小区;
如存在,则在所述终端附近搜索所述第一小区;
如不存在,则搜索所述终端附近的第二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附近搜索所述第一小区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在所述终端附近搜索到所述第一小区;
如搜索到,则将终端注册所述第一小区;
如未搜索到,则搜索所述终端附近的第二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所述终端附近的第二小区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是否与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相同;
如相同,则将终端注册所述第二小区;
如不相同,则提示用户注册失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数据库的建立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小区及其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网络制式、频段、公共陆地移动网络;
将所述小区、相关信息及其关联关系建立关联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所述第一移动国际号与所述第二移动国际号相同,则不对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进行修改。
7.一种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用于对终端进行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动国际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移动国际号;
移动国际号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移动国际号与所述终端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的第二移动国际号进行对比;
获取及屏蔽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移动国际号与所述第二移动国际号不相同时,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国际号对应的已签约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并屏蔽所述第一移动国际号不支持的网络制式及频段;
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模块,用于将所述已签约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设置为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小区存在判断模块,用于在将所述已签约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设置为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步骤之后判断小区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对应的第一小区;
第一小区搜索模块,用于存在时,在所述终端附近搜索所述第一小区;
第二小区搜索模块,用于在不存在时,搜索所述终端附近的第二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小区搜索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附近搜索所述第一小区步骤之后判断是否在所述终端附近搜索到所述第一小区;
注册第一小区模块,用于在搜索到时,将终端注册所述第一小区;
所述第二小区搜索模块,还用于在未搜索到时,搜索所述终端附近的第二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判断模块,用于在搜索所述终端附近的第二小区步骤之后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是否与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相同;
注册第二小区模块,用于在相同时,将终端注册所述第二小区;
注册失败提示模块,用于在不相同时,提示用户注册失败。
CN201610018325.1A 2016-01-11 2016-01-11 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636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8325.1A CN105636018A (zh) 2016-01-11 2016-01-11 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8325.1A CN105636018A (zh) 2016-01-11 2016-01-11 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6018A true CN105636018A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5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8325.1A Pending CN105636018A (zh) 2016-01-11 2016-01-11 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601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002A (zh) * 2017-02-27 2017-06-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制式选择方法及***
CN109121131A (zh) * 2017-06-23 2019-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网络制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46681A (zh) * 2018-10-23 2019-0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入网方法和装置
CN109862607A (zh) * 2019-04-22 2019-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推荐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107609A (zh) * 2019-12-26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搜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7946A (zh) * 2002-11-28 2006-01-04 奥兰治公司 用于选择移动通信网络的方法和***
CN102355712A (zh) * 2011-10-11 2012-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加快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搜网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18317A (zh) * 2012-11-06 2014-07-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自适应通信网络选择
CN104837180A (zh) * 2015-04-17 2015-08-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机的漫游搜网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7946A (zh) * 2002-11-28 2006-01-04 奥兰治公司 用于选择移动通信网络的方法和***
CN102355712A (zh) * 2011-10-11 2012-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加快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搜网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18317A (zh) * 2012-11-06 2014-07-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自适应通信网络选择
CN104837180A (zh) * 2015-04-17 2015-08-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机的漫游搜网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002A (zh) * 2017-02-27 2017-06-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制式选择方法及***
CN109121131A (zh) * 2017-06-23 2019-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网络制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46681A (zh) * 2018-10-23 2019-0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入网方法和装置
CN109862607A (zh) * 2019-04-22 2019-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推荐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107609A (zh) * 2019-12-26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搜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6018A (zh) 已登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修改方法及装置
US707266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location in a cellular wireless system
US7561890B2 (en) Hotspot location database system, mobile terminal for use in such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maintaining and updating such a system
US8145234B1 (en) 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 (SUPL) roaming
CN104980997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4285474A (zh)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选择
CN103906180A (zh) 一种快速搜索公共陆地移动网的方法
CN105009645A (zh) 用于扫描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09519A (zh) 全球定位***协助下的毫微微蜂窝网络搜索装置及方法
CN104869615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EP282905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operation of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305264B1 (en) GPS enhancement for wireless devices
US887412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 loc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5657789A (zh) 一种漫游状态下搜网的装置和方法
MXPA06005689A (es) Busqueda de red local cuando se efectua el seguimiento en redes de comunicaciones inalambricas.
US20150195775A1 (en) Wlan radiomap with access points uniquely identified by combination of bssid and mcc
CN104994492B (zh) 一种保存标准格式页面的方法及服务器
US688904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ly using a mobile unit for switching betwee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O2011024030A1 (en) Roaming phone access point name (apn) re-assignment
KR20120005642A (ko) 오차 범위를 이용한 위치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5657792A (zh) 通信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6937246A (zh) 一种手机定位方法、手机、手机定位平台及***
US20080139244A1 (en) Method For Adding Characterization Data During an Image Capture
US2013017820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operation of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50245259A1 (en) Associating subscriber information between protoco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