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3597A - 一种双组分复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组分复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3597A
CN105603597A CN201410679311.5A CN201410679311A CN105603597A CN 105603597 A CN105603597 A CN 105603597A CN 201410679311 A CN201410679311 A CN 201410679311A CN 105603597 A CN105603597 A CN 105603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filament
component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nent multifilament
demar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793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於朝来
藤森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793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35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3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35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分复丝,其成纤聚合物为热塑性聚合物A和热塑性聚合物B,所述双组分复丝由20~200根单纤维构成,单纤维断面上A成分与B成分间隔排列,并且存在A成分与B成分的分界线,分界线为弧形,分界线的根数分别为0~n根,其中1≦n≦10。该复丝中的单纤维之间结构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聚合物构成比例及不同的断面形状,因而单纤维之间存在卷缩差异,使得复丝构成的织物具有优异的卷缩性能、自然的条纹感和丰满的手感。

Description

一种双组分复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纤维,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组分纤维的复丝。
背景技术
羊毛织物是天然纤维织物中的一种,其重量轻保暖性好手感好,深得消费者的喜爱。研究人员对羊毛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羊毛的横截面与其它天然纤维不同,它是由近似为两个半圆形、彼此紧密粘合在一起的正皮质和仲皮质构成的。这两部分的各种结构单元(微纤结晶区和无序区等)的性质和排列是不同的。在干燥状态仲皮质收缩比正皮质略小,因此造成沿纤维轴向互相环绕或互相扭去,而呈现螺旋状的主体卷曲。
研究人员在羊毛类角朊纤维的仿生启示下开发了双组分并列型复合纤维,具有高度自然卷曲和膨松性,从而在化学纤维领域获得了类似于天然羊毛的卷曲性弹性。
这种双组分并列型复合纤维的通常制法是:将热胀缩性或湿胀缩性不同的两种聚合物(类似于羊皮的两种皮质),分别输送到同一纺丝组件,在喷丝板部位汇合后喷出并列地纺成一根单丝,多根的单丝形成双组分并列型复合纤维的复丝,得到织物后通过加热使织物中的复合纤维收缩形成螺旋状的立体卷曲,赋予织物良好的弹性和弹性回复率。具有由于这种卷曲出自纤维的内在性质,因而与一般纤维通过外部施加热和机械作用的卷曲形变不同,具有较强的卷曲耐久性。
中国专利CN101851812A公开了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70:30~30:70的重量比进行并列复合纺丝后经假捻加工制得的并列复合型弹性纤维。虽然该复合型弹性纤维的弹性好,弹性回复率高,但是性能比较单一,同时生产成本高。
另外,中国专利CN101126180A公开了一种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高收缩PET、PET、PBT或PTT中的任意两种聚合物进行并列复合,制得复合界面存在于短轴方向的花生型断面复合纤维。该纤维从纤维横截面可以看出,复合的两种聚合物的重心距离相比于普通圆形要大一些,这也导致了该椭圆横截面形状的并列复合纤维经延伸热处理后,单位长度内所产生的弹簧状卷缩个数偏少,弹性性能不能充分满足要求。而且同时生产成本偏高。
对于传统的双组分并列型复合纤维,由于两种成纤聚合物的配比、粘度等不同需要设计相对应的喷丝板,而喷丝板的制造成本较高,所以成纤聚合物的切换以及品种的切换比较繁杂。而且传统的复合纤维目标主要是注重纤维的弹性,为赋予其他的特性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加工,比如为了赋予其染色后产生天然的斑感,需要进行竹节丝加工等等。另外,传统的双组分并列型复合纤维中,每根单纤维的组成基本相似,相同的聚合物配比,使得其织物的风格也受到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卷缩性能,弹性好、弹性回复率高的双组分复丝。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组分复丝,该双组分复丝的成纤聚合物为热塑性聚合物A和热塑性聚合物B,所述双组分复丝由20~200根单纤维构成,单纤维断面上A成分与B成分间隔排列,并且存在A成分与B成分的分界线,分界线为弧形,分界线的根数分别为0~n根,其中1≦n≦10。
所述双组分复丝中,50%~9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单纤维表面,10%~5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单纤维内部。
所述双组分复丝的卷曲数优选为10~75个/25mm。
所述双组分复丝的弹性伸长率优选为50~150%,弹性回复率优选为80~100%。
所述热塑性聚合物A与热塑性聚合物B的特性粘度差优选为0.05~1.05dl/g。
所述热塑性聚合物A为分散染料可染聚酯,热塑性聚合物B为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或者热塑性聚合物A为普通聚酯,热塑性聚合物B为包含第三单体的共聚合聚酯;或者热塑性聚合物A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热塑性聚合物B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所述双组分复丝的各单纤维间弹性伸长率差优选为80%以下。双组分复丝的各单纤维间沸水收缩差优选为10%以下,干热收缩差优选为15%以下。
单纤维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这样的范围内,可以达到本发明的需要的柔软的触感以及加工染色后的自然的斑感。
本发明所得双组分复丝具有良好的可纺性能,物理性能与一般并列纤维相近。制得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卷缩性,且复丝构成的织物具有优异的卷缩性能、自然的条纹感和丰满的手感。另外该方法生产成本低,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组分复丝的横截面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卷缩性能,弹性好、弹性回复率高的双组分复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组分复丝,该双组分复丝的成纤聚合物为热塑性聚合物A和热塑性聚合物B,所述双组分复丝由20~200根单纤维构成,单纤维断面上A成分与B成分间隔排列,并且存在A成分与B成分的分界线,分界线为弧形,分界线的根数分别为0~n根,其中1≦n≦10。
本发明的双组分复丝,由20~200根单纤维构成。单纤维数少于20根,由于单纤维根数少,从而单纤维与单纤维之间存在的差异小,无法形成所需要的柔软的触感以及加工染色后的自然的斑感。单纤维数大于200根,复丝的性能不发生变化,但纺丝性下降,且成本增加。
所述双组分复丝中,50%~9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单纤维表面,10%~5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单纤维内部。
所述双组分复丝的卷曲数优选为10~75个/25mm。
所述双组分复丝的弹性伸长率优选为50~150%,弹性回复率优选为80~100%。
本发明的双组分复丝,在自然状态下为卷曲形状,且卷曲个数为10~75个/25mm。由于弹性素材所要求的弹簧状卷曲形态,单位长度内的卷曲数越多,所产生的弹性保持性越为优异,同时,经拉伸后回复过程中,弹性的损失也小。
要产生上述的卷曲个数,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态及聚合物的特性粘度都是非常重要设计要素。本发明的双组分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态为单纤维断面上A成分与B成分间隔排列,并且存在A成分与B成分的分界线,分界线为弧形,并且分界线的根数分别为0~n根,其中1≦n≦10。也就是说,在同一根复丝中,各单纤维含有不同的A成分与B成分,并且各单纤维A成分与B成分的分界线根数在0~n之间分布,因而同一根复丝中的单纤维之间也存在差异。并且,分界线为弧形也是本发明的特色,这样,单纤维具有螺旋状的立体卷曲,不同的单纤维又使得复丝整体也产生奇特的异收缩性,因而织物可以得到丰满的手感或柔软的触感。
为了得到上述的复丝,A成分与B成分的分界线的根数分别为0~n根,其中1≦n≦10。如果分界线的根数大于10根,生产成本增加,纺丝性能下降。优选A成分与B成分的分界线的根数分别为0~n根,1≦n≦6,在这样的范围内,可以得到很好的纺丝性能和良好的自然斑感。
本发明的双组分复丝中,单纤维之间存着结构差异和性能差异,产生了类似于异纤维的混纤效果;而且单纤维之间的差异有多种,可以列举的有单成分A、单成分B、AB型的2并列,ABA型的3并列,ABAB型的4并列等等,并且,即使是相同的分界线根数,比如说同样是ABA型的3并列的时候,这种类型的并列纤维中聚合物的配比也存在差异。更进一步的,所述双组分复丝中,分界线为弧形,并且50%~9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单纤维表面,10%~5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单纤维内部。这些不同的结构差异带来不同的收缩性差异,其构成的织物因而具有优异的卷缩性能、自然的条纹感和丰满的手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述热塑性聚合物A与热塑性聚合物B的特性粘度差优选为0.05~1.05dl/g。具有这样的特性粘度差异,通过加热使之收缩,可以得到弧形的分界线,形成单纤维的螺旋状的立体卷曲,如果特性粘度差低于0.05dl/g,则复合纤维弹性不明显;特性粘度差增大,则弹性性能提高,当粘度差高于1.05dl/g之后,复合纤维弹性性能提高程度降低,且高粘度差会导致纺丝性变差,喷丝板孔口弯曲效应变大,纺丝困难,因此选择特性粘度差为0.05~1.05dl/g的话,发明效果好,更优选特性粘度差为0.15~1.05dl/g。
所述热塑性聚合物A与热塑性聚合物B的组合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有很多种,优选的组合是:热塑性聚合物A为分散染料可染聚酯,热塑性聚合物B为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或者热塑性聚合物A为普通聚酯,热塑性聚合物B为包含第三单体的共聚合聚酯;或者热塑性聚合物A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热塑性聚合物B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所述双组分复丝的各单纤维间弹性伸长率差优选为80%以下。双组分复丝的各单纤维间沸水收缩差优选为10%以下,干热收缩差优选为15%以下。
单纤维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这样的范围内,可以达到本发明的需要的柔软的触感以及加工染色后的自然的斑感。
本发明所得双组分复丝具有良好的可纺性能,物理性能与一般并列纤维相近。制得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卷缩性,且复丝构成的织物具有优异的卷缩性能、自然的条纹感和丰满的手感。另外该方法生产成本低,易于操作。
本发明的实现方法,可以列举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不同的聚合物进行纺丝。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聚合物以一定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一定速度下卷取,制得复丝预取向丝,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
本说明中所提及的纤维物性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测定。
(1)卷曲数
A.将复丝纤维从丝卷上取下,并将其自由的放置在黑色纸板上,静置2小时;
B.将载有纤维的纸板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同时将一根直尺紧贴着纤维放置,在显微镜视野内同时观察到刻度和卷曲状的纤维;
C.在显微镜视野内,直接量取纤维卷曲状的高度,即为卷曲直径,从而得知卷曲半径,测量10个点,取平均值;
D.在显微镜视野内,数出25mm长度范围内的纤维卷曲个数,读取5段取平均值。
(2)弹性伸长率和弹性回复率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弹性伸长率(%)=((L1-L0)/L0)*100%
弹性回复率(%)=((L1-L2)/(L1-L0))*100%
L0:复丝纤维在挂有2mg/d的初荷重下,用90度的热水处理2min后,再挂置12小时晾干后测得的长度为L0
L1:L0测定后,去除L0测定时的初荷重,2min后挂上100mg/d的定荷重,30秒后测得的长度为L1
L2:L1测定后,去除L1测定时的定荷重,2min后,再次挂上2mg/d的初荷重,30秒后测得长度为L2
(3)沸水收缩率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沸水收缩率(%)=((L0-L)/L0)*100%
A.使用缕纱测长仪进行取样(10圈×1m/圈)
B.挂上定荷重(0.1g/D)测定复丝试样长度L0
C.100℃沸水处理30min后12小时以上自然干燥,
D.再次挂上定荷重(0.1g/D)测定试样长度L。
(4)干热收缩率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干热收缩率(%)=((L0-L)/L0)*100%
A.使用缕纱测长仪进行取样(10圈×1m/圈)
B.挂上定荷重(0.1g/D)测定复丝试样长度L0
C.180℃干燥箱中处理15min后12小时以上自然干燥,
D.再次挂上定荷重(0.1g/D)测定试样长度L。
(5)特性粘度
将一定量的切片溶解在邻氯苯酚中,在25℃下测试。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不应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为0.51dl/g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特性粘度为0.73dl/g的阳离子可染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特性粘度差为0.22dl/g。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90℃;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9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复丝预取向丝,使用显微镜观测,其单纤维断面上分界线具有差异,为0~6根,分界线最多为6根,分界线为弧形,其中7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纤维表面,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最终的假捻丝的品种为84dtex/72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丝筒编后染色加工。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个数、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单丝间弹性伸长率差(MAX)、单丝间沸水收缩率差(MAX)、单丝间干热收缩率差以及染色后斑感。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2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为0.51dl/g的普通聚酯与特性粘度为0.665dl/g的高收缩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特性粘度差为0.16dl/g。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7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复丝预取向丝,使用显微镜观测,其单纤维断面上分界线具有差异,为0~6根,分界线最多为6根,分界线为弧形,其中75%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纤维表面,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最终的假捻丝的品种为84dtex/72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丝筒编后染色加工。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个数、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单丝间弹性伸长率差(MAX)、单丝间沸水收缩率差(MAX)、单丝间干热收缩率差以及染色后斑感。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3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为0.65dl/g的普通聚酯与特性粘度为0.730dl/g的阳离子可染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特性粘度差为0.08dl/g。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5℃;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90℃;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9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复丝预取向丝,使用显微镜观测,其单纤维断面上分界线具有差异,为0~6根,分界线最多为6根,分界线为弧形,其中8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纤维表面,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最终的假捻丝的品种为84dtex/72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丝筒编后染色加工。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个数、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单丝间弹性伸长率差(MAX)、单丝间沸水收缩率差(MAX)、单丝间干热收缩率差以及染色后斑感。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4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为1.3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特性粘度为0.5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特性粘度差为0.80dl/g。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57℃;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0℃;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57℃;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复丝预取向丝,使用显微镜观测,其单纤维断面上分界线具有差异,为0~6根,分界线最多为6根,分界线为弧形,其中55%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纤维表面,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最终的假捻丝的品种为84dtex/72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丝筒编后染色加工。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个数、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单丝间弹性伸长率差(MAX)、单丝间沸水收缩率差(MAX)、单丝间干热收缩率差以及染色后斑感。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5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为1.3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与特性粘度为0.5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特性粘度差为0.80dl/g。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60℃;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0℃;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60℃;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复丝预取向丝,使用显微镜观测,其单纤维断面上分界线具有差异,为0~6根,分界线最多为6根,分界线为弧形,其中55%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纤维表面,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最终的假捻丝的品种为84dtex/72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丝筒编后染色加工。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个数、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单丝间弹性伸长率差(MAX)、单丝间沸水收缩率差(MAX)、单丝间干热收缩率差以及染色后斑感。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6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为1.3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特性粘度为0.5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特性粘度差为0.80dl/g。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57℃;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0℃;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57℃;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复丝预取向丝,使用显微镜观测,其单纤维断面上分界线具有差异,为0~2根,分界线最多为2根,分界线为弧形,其中8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纤维表面,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最终的假捻丝的品种为84dtex/72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丝筒编后染色加工。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个数、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单丝间弹性伸长率差(MAX)、单丝间沸水收缩率差(MAX)、单丝间干热收缩率差以及染色后斑感。具体数值见表1。
实施例7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为1.3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特性粘度为0.5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特性粘度差为0.80dl/g。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57℃;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0℃;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57℃;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复丝预取向丝,使用显微镜观测,其单纤维断面上分界线具有差异,为0~10根,分界线最多为10根,分界线为弧形,其中5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纤维表面,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最终的假捻丝的品种为84dtex/72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丝筒编后染色加工。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个数、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单丝间弹性伸长率差(MAX)、单丝间沸水收缩率差(MAX)、单丝间干热收缩率差以及染色后斑感。具体数值见表1。
比较例1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为1.3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特性粘度为0.5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特性粘度差为0.80dl/g。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57℃;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0℃;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57℃;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分界线仅为1根预取向丝,其中10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纤维表面,分界线呈直线状,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最终的假捻丝的品种为84dtex/72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丝筒编后染色加工。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个数、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单丝间弹性伸长率差(MAX)、单丝间沸水收缩率差(MAX)、单丝间干热收缩率差以及染色后斑感。具体数值见表1。
比较例2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为0.65dl/g的普通聚酯与特性粘度为0.665dl/g的高收缩聚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特性粘度差为0.02dl/g。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85℃;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75℃;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5℃;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75℃。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分界线最多为8根预取向丝,其中95%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纤维表面,其纺丝性良好;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最终的假捻丝的品种为84dtex/72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丝筒编后染色加工。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个数、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单丝间弹性伸长率差(MAX)、单丝间沸水收缩率差(MAX)、单丝间干热收缩率差以及染色后斑感。具体数值见表1。
比较例3
熔融法制备双组分复丝,选取特性粘度为1.3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特性粘度为0.51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复合纺丝,它们的特性粘度差为0.80dl/g。分别干燥,使其水分小于100ppm,将干燥后的分散染料可染聚酯与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以50∶50的重量比分别投入1号/2号纺丝箱。设定纺丝温度,1号挤出机螺杆温度257℃;2号纺丝机螺杆温度280℃;1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57℃;2号纺丝箱体温度为280℃。采用两步法的纺丝工艺,在速度为2700m/min的条件下卷取,制得分界线最多为12根预取向丝,其中4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纤维表面,其纺丝性变差;并将制得的预取向丝在假捻机上进行假捻加工,最终的假捻丝的品种为84dtex/72F,单丝纤度为2.33dtex。并将该复丝筒编后染色加工。
观察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测定延伸丝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个数、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单丝间弹性伸长率差(MAX)、单丝间沸水收缩率差(MAX)、单丝间干热收缩率差以及染色后斑感。具体数值见表1。

Claims (10)

1.一种双组分复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复丝的成纤聚合物为热塑性聚合物A和热塑性聚合物B,所述双组分复丝由20~200根单纤维构成,单纤维断面上A成分与B成分间隔排列,并且存在A成分与B成分的分界线,分界线为弧形,分界线的根数分别为0~n根,其中1≦n≦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复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复丝中,50%~9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单纤维表面,10%~50%的单纤维分界线端点在单纤维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分复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复丝的卷曲数为10~75个/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分复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复丝的弹性伸长率为30%~150%,弹性回复率为5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分复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A与热塑性聚合物B的特性粘度差为0.05~1.05dl/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组分复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A为分散染料可染聚酯,所述热塑性聚合物B为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组分复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A为普通聚酯,所述热塑性聚合物B为包含第三单体的共聚合聚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组分复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A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所述热塑性聚合物B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分复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复丝的各单纤维间弹性伸长率差为8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分复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复丝的各纤维间沸水收缩差为10%以下,干热收缩差为15%以下。
CN201410679311.5A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双组分复丝 Pending CN1056035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9311.5A CN105603597A (zh)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双组分复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9311.5A CN105603597A (zh)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双组分复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3597A true CN105603597A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83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79311.5A Pending CN105603597A (zh)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双组分复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0359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7040A (zh) * 2018-01-24 2019-07-30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织物
CN111005083A (zh) * 2019-12-24 2020-04-14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并列自卷曲poy-dt丝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1578A (zh) * 2019-12-24 2020-04-21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粘度不同的pet双组份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80280A (zh) * 2021-12-24 2022-04-05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复丝根数的测试方法
CN115667600A (zh) * 2020-08-10 2023-01-31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多层断面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7040A (zh) * 2018-01-24 2019-07-30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织物
CN111005083A (zh) * 2019-12-24 2020-04-14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并列自卷曲poy-dt丝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1578A (zh) * 2019-12-24 2020-04-21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粘度不同的pet双组份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1578B (zh) * 2019-12-24 2022-03-18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粘度不同的pet双组份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67600A (zh) * 2020-08-10 2023-01-31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多层断面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CN115667600B (zh) * 2020-08-10 2024-07-02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多层断面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CN114280280A (zh) * 2021-12-24 2022-04-05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复丝根数的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51C (zh) 复合变形纱,其制造方法,用该复合变形丝纱制作的机织织物或针织织物,以及用于生产该变形纱的设备
CN103882547B (zh) 一种扁平腈纶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CN105603597A (zh) 一种双组分复丝
CN101445967B (zh) 一种扁平腈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452548A (zh) 制备纤维的方法、纤维和由这样的纤维制成的纱线
CN101503832A (zh) 一种高收缩超细旦涤纶短纤维的加工方法
CN1082577C (zh) 假捻纱线
CN106661771B (zh) 光泽抗起球性丙烯腈系纤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该丙烯腈系纤维的纱线及针织物
CN111118617B (zh) 全消光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01210B (zh) 一种自然卷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5252A (zh) 一种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7234467B2 (ja) 編物に用いる複合捲縮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0043581A1 (fr) Procede de production d'un fil continu combine a base de polyester
CN111118635B (zh) 医用抗菌织物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KR100700796B1 (ko) 자발 고권축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 단섬유, 및 이를 포함하는방적사 및 부직포
CN106283305A (zh) 一种混纤加工长丝及制得的织物
CN101560715A (zh) 一种加工丝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10067040A (zh) 一种高强度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织物
JP7167991B2 (ja) アクリル繊維、該繊維を含む紡績糸及び編地
WO1992013120A1 (en) Improvements in polyester fibers
CN108842200A (zh) 一种假捻变形混纤丝及其加工方法
CN110983466B (zh) 一种ptt/pet双组份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42781A (zh) 一种双组份复合型弹性纤维
CN111118634B (zh) 一种高弹缩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5044A (zh) 一种具有粗细节的复合纱线及其加工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