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1800B - 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1800B
CN105591800B CN201510454471.4A CN201510454471A CN105591800B CN 105591800 B CN105591800 B CN 105591800B CN 201510454471 A CN201510454471 A CN 201510454471A CN 105591800 B CN105591800 B CN 1055918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force
comes
bypass
list i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44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1800A (zh
Inventor
付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544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1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1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1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1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1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应用于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PWE3组网中。方法包括:在CE双归接入的两PE之间创建旁路PW,对于所述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接入电路AC生效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发出,以使得:报文通过所述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发送给所述CE。本申请加快了AC故障时的业务收敛速度。

Description

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量转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CE(Customer Edge,用户边缘设备)双归非对称接入的PWE3(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组网中的流量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PWE3已广泛应用于下一代移动网络。在网络部署中对于VPN(Virtual PrivateNetwork,虚拟专网)业务往往有很高的可靠性要求。PWE3可靠性方案主要应用于移动承载网或宽带接入网中,通过对PW(Pseudo Wire,伪线)链路、PE(Provider Edge,运营商边缘设备)节点和AC(Access Circuit,接入电路)链路的保护实现网络的可靠性。目前有大量的快速检测和保护倒换技术,如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FRR(Fast Reroute,快速重路由)等。但这些技术都只是针对PSN(Packet Switched Network,分组交换网络)内部的链路或节点故障提供高可靠性机制,对于PE节点或者PE节点与CE节点之间的AC链路出现故障,则无能为力。
现有的PWE3组网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CE双归对称接入组网
在该组网方式下,CE双归对称接入PE,是一种常见的部署冗余PW的组网,指的是通过PSN网络互通的两台CE都双归接入PE。这样CE之间有两条通讯路径。其中,一条作为主用路径,另一条作为备用路径,承载网络中实现PW端到端的业务透传,如图1所示。这种组网一般用在PW两端可靠性都较低的时候,通过路径冗余备份,达到保护业务的目的。
二、CE双归非对称接入组网
在该组网方式下,CE双归非对称接入PE,也是一种常见的部署冗余PW的组网,指的是通过PSN网络互通的两台CE,一端单归接入PE,另一端双归接入PE。主要应用于承载网络中实现PW端到端的业务透传。如图2所示,CE1用来接入用户设备,并单归接入PE1从而将业务数据接入PSN网络。PSN网络部署冗余PW提供对PW的保护。CE2双归接入PE2和PE3,通过聚合算法确定从哪条AC链路接收报文。双归侧可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因此一般CE2为宽带接入服务器或基站控制器等设备。这种组网方案一般用在PW有一端可靠性较高的时候,如图2中的CE1/PE1端可靠性较好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成本,可以使用这种一端单归一端双归接入组网。
在上述提到的两种网络部署中,都有明显的缺点:
一、CE双归对称接入组网中,备路径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用来承载业务的,对带宽是一种浪费;且PE之间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网络,如果是PE之间的故障,需要反馈到CE端点进行AC主备路径切换。即不能在故障点及时进行修复。业务收敛性不好。且相比非对称组网来说,需要更多的PE。
二、CE双归非对称接入组网中,同样存在如果双归侧AC或者PE故障时,需要反馈到单归侧PE进行PW主备切换,而在实际应用中,当存在多个租户时,每个租户对应一对主、备PW,但只能依次对每对主、备PW进行单独切换,收敛时间同样较大,业务丢包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流量保护方法,应用于用户边缘设备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PWE3组网中,在CE双归接入的两运营商边缘设备PE之间创建旁路伪线PW,该方法包括:
对于所述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接入电路AC生效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发出,以使得:报文通过所述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发送给所述CE。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AC生效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PW发出。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于所述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
当该PE发现自身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生效时,该PE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标签交换协议LSP不生效;
所述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包括:
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报文,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则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将报文从所述AC发送出去。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该PE发现自身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
且,所述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发出包括:
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MPLS报文,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则将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交换为自身连接的旁路PW的标签,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发送出去。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于所述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
当该PE发现自身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生效时,该PE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且,
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则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将报文从所述AC发送出去。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该PE发现自身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且,
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则将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交换为自身连接的PW的标签,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PW发送出去。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该PE向远端PE发送AC故障通知,以使得:远端PE将流量从主PW切换到备PW上。
一种流量保护装置,位于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PWE3组网中的PE上,该PE与所述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之间具有旁路PW,该装置包括:
AC生效转发模块: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
AC故障转发模块: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发出,以使得:报文通过所述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发送给所述CE。
所述AC生效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
所述AC故障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PW发出。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组表项维护模块,用于当发现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生效时,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
所述AC生效转发模块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包括:
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MPLS报文,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则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将报文从所述AC发送出去。
所述第一组表项维护模块进一步用于,
当发现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
且,所述AC故障转发模块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发出包括:
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MPLS报文,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则将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交换为该PE连接的旁路PW的标签,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发送出去。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组表项维护模块,用于当发现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生效时,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且,
所述AC生效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
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则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将报文从所述AC发送出去。
所述第二组表项维护模块进一步用于,
当发现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且,
所述AC故障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则将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交换为该PE连接的PW的标签,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PW发送出去。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AC故障通知模块,用于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向远端PE发送AC故障通知,以使得:远端PE将流量从主PW切换到备PW上。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CE双归接入的两个PE之间创建旁路PW,当PE与CE之间的AC故障时,PE将来自PW的流量通过旁路PW转发给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另一PE再将流量转发给CE,从而在AC故障时,减少了流量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现象,加快了业务收敛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CE双归对称组网的示例图;
图2为现有的CE双归非对称组网的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PWE3组网中的流量保护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应用示例中的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PWE3组网图;
图5-1为本申请应用示例中,AC1生效时,PW11、PW12的group前缀与group11表项的关联关系示意图;
图5-2为本申请应用示例中,AC1生效时,旁路PW1、旁路PW2的group前缀与group12表项的关联关系示意图;
图6-1为本申请应用示例中,AC2生效时,PW11、PW12的group前缀与group11表项的关联关系示意图;
图6-2为本申请应用示例中,AC2生效时,旁路PW1、旁路PW2的group前缀与group12表项的关联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量保护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PWE3组网中的流量保护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针对每个租户,在CE双归接入的两PE之间分别创建一条旁路PW。
设定:在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PWE3组网中,CE双归接入第一PE和第二PE,此时,若有m(m为大于1的整数)个租户,则第一PE、第二PE分别连接了m条PW,每条PW对应一个租户,其中,第一PE连接的m条PW与第二PE连接的m条PW互为备份,则在第一PE与第二PE之间创建m条旁路PW,每条旁路PW对应一个租户。
步骤302:对于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该AC发送给该CE。
步骤303:对于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故障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发出,以使得:报文通过该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发送给该CE。
一种实施例中,对于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该AC发送给该CE。
一种实施例中,对于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故障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PW发出。
一种实施例中,对于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该PE预先针对自身连接的任一PW,配置该PW的组前缀为:(弹出该PW的标签,交换为该PW对应的旁路PW的标签);并将自身连接的所有PW的组前缀与第一组表项关联,且,
当该PE发现自身与该CE之间的AC生效时,该PE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
且,步骤302中,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该AC发送给该CE包括:
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报文,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查找到该PW的组前缀关联的第一组表项,发现该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即第一组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则执行该PW的组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将报文从该AC发送出去。
第一组表项与PW的组前缀的关系如下:
当第一组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即AC接口生效时,执行PW的组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即弹出该PW的标签;当第一组表项的第二项内容生效,即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时,执行PW的组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即交换为该PW对应的旁路PW的标签。
一种实施例中,对于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该PE预先针对自身连接的任一旁路PW,配置该旁路PW的组前缀为:(弹出该旁路PW的标签,交换为该旁路PW对应的PW的标签);并将自身连接的所有旁路PW的组前缀与第二组表项关联,且,
当该PE发现自身与该CE之间的AC生效时,该PE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且,
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查找到该旁路PW的组前缀关联的第二组表项,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即第二组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则执行该旁路PW的组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将报文从该AC发送出去。
第二组表项与旁路PW的组前缀的关系如下:
当第二组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即AC接口生效时,执行旁路PW的组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即弹出该旁路PW的标签;当第二组表项的第二项内容生效,即PW的公网LSP生效时,执行旁路PW的组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即交换为该旁路PW对应的PW的标签。
一种实施例中,当该PE发现自身与该CE之间的AC故障时,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修改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
且,步骤303中,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故障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发出包括:
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MPLS报文,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查找到该PW的组前缀关联的第一组表项,发现该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则执行该PW的组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将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交换为该PW对应的旁路PW的标签,将报文从该PW对应的旁路PW发送出去。
一种实施例中,当该PE发现自身与该CE之间的AC故障时,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修改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且,
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查找到该旁路PW的组前缀关联的第二组表项,发现该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则执行该旁路PW的组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将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交换为该旁路PW对应的PW的标签,将报文从该旁路PW对应的PW发送出去。
一种实施例中,当该PE发现自身与该CE之间的AC故障时,该PE向远端PE发送AC故障通知,以使得:远端PE将流量从主PW切换到备PW上。
以下给出本申请的应用示例:
以图4所示的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PWE3组网为例,其中:
CE2双归接入PE2、PE3;CE2与PE2之间通过AC1连接,CE2与PE3之间通过AC2连接;AC1、AC2互为备份;
设目前共有两个租户,则:
1)PE1、PE2之间创建了两条PW:PW11、PW12,分别对应租户1、租户2;
2)PE1、PE3之间创建了两条PW:PW21、PW22,分别对应租户1、租户2;
其中,PW11、PW21互为备份,PW12、PW22互为备份。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PE2和PE3之间针对每个租户分别创建一条旁路PW,即针对租户1、租户2分别创建旁路PW1、旁路PW2。
步骤01:初始时,CE2根据预设算法确定AC1生效(AC1成为主AC),AC2不生效(AC2成为备AC);对应地,PE1、PE2之间的PW11、PW12生效,成为主PW,PE1、PE3之间的PW21、PW22不生效,成为备PW。
初始时,PE2生成PW11、PW12的group(组)前缀如下:
PW11的group前缀(弹出PW11的标签,交换为旁路PW1的标签);
PW12的group前缀(弹出PW12的标签,交换为旁路PW2的标签);
并将PW11、PW12的group前缀同时与group11表项关联;
初始时,当AC1接口up时,PE2将group11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1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此时,PW11、PW12的group前缀与group11表项的关联关系如图5-1所示;
同时,PE2生成旁路PW1、旁路PW2的group前缀如下:
旁路PW1的group前缀(弹出旁路PW1的标签,交换为PW11的标签);
旁路PW2的group前缀(弹出旁路PW2的标签,交换为PW12的标签);
并将旁路PW1、旁路PW2的group前缀同时与group12表项关联;
初始时,当AC1接口up时,PE2将group12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1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此时,旁路PW1、PW2的group前缀与group12表项的关联关系如图5-2所示。
步骤02:初始时,PE3生成PW21、PW22的group前缀如下:
PW21的group前缀(弹出PW21的标签,交换为旁路PW1的标签);
PW22的group前缀(弹出PW22的标签,交换为旁路PW2的标签);
并将PW21、PW22的group前缀同时与group21表项关联;
初始时,由于AC2接口down,则PE2将group21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2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
同时,PE3生成旁路PW1、旁路PW2的group前缀如下:
旁路PW1的group前缀(弹出旁路PW1的标签,交换为PW21的标签);
旁路PW2的group前缀(弹出旁路PW2的标签,交换为PW22的标签);
并将旁路PW1、旁路PW2的group前缀与group22表项关联;
初始时,由于AC2接口down,则PE2将group22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2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
步骤03:此后(即当AC1接口生效、AC2接口不生效时),当PE2从PW11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PW11关联的group11表项,发现group11表项为:(AC1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即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PW11的group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弹出报文内层的PW11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AC1接口发送出去;
同样地,当PE2从PW12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PW12关联的group11表项,发现group11表项为:(AC1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即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PW12的group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弹出报文内层的PW12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AC1接口发送出去;
当PE2从旁路PW1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旁路PW1关联的group12表项,发现group12表项为:(AC1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即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旁路PW1的group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弹出报文内层的旁路PW1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AC1接口发送出去;
同样地,当PE2从旁路PW2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旁路PW2关联的group12表项,发现group12表项为:(AC1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即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旁路PW2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弹出报文内层的旁路PW2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AC1接口发送出去。
步骤04:此后(即当AC1接口生效、AC2接口不生效时),当PE3从PW21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PW21关联的group21表项,发现group21表项为:(AC2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即表项的第二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PW21的group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将报文内层的PW21的标签交换为PW21对应的旁路PW1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旁路PW1发送出去;
同样地,当PE3从PW22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PW22关联的group21表项,发现group21表项为:(AC2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即表项的第二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PW22的group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将报文内层的PW22的标签交换为PW22对应的旁路PW2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旁路PW2发送出去;
当PE3从旁路PW1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旁路PW1关联的group22表项,发现group22表项为:(AC2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即表项的第二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旁路PW1的group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将报文内层的旁路PW1的标签交换为旁路PW1对应的PW21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PW21发送出去;
同样地,当PE3从旁路PW2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旁路PW2关联的group22表项,发现group22表项为:(AC2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即表项的第二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旁路PW2的group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将报文内层的旁路PW2的标签交换为旁路PW2对应的PW22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PW22发送出去。
某一时刻,AC1故障,PE2感知到后,将group11、group12表项分别更新为:
group11表项(AC1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
group12表项(AC1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PW、旁路PW的group前缀始终保持不变,只有group表项的内容会随着AC接口的变化而变化。
此时,PW11、PW12的group前缀与group11表项的关联关系如图6-1所示;旁路PW1、旁路PW2的group前缀与group12表项的关联关系如图6-2所示;
同时,CE2感知到后,会启用AC2,PE3感知到AC2接口up时,将group21、group22表项分别更新为:
group21表项(AC2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
group22表项(AC2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
步骤05:此后(即当AC1接口不生效、AC2接口生效时),当PE2从PW11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PW11关联的group11表项,发现group11表项为:(AC1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即表项的第二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PW11的group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将报文内层的PW11的标签交换为PW11对应的旁路PW1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旁路PW1发送出去;
同样地,当PE2从PW12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PW12关联的group11表项,发现group11表项为:(AC1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即表项的第二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PW12的group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将报文内层的PW12的标签交换为PW12对应的旁路PW2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旁路PW2发送出去;
当PE2从旁路PW1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旁路PW1关联的group12表项,发现group12表项为:(AC1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即表项的第二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旁路PW1的group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将报文内层的旁路PW1的标签交换为旁路PW1对应的PW11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PW11发送出去;
同样地,当PE2从旁路PW2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旁路PW2关联的group12表项,发现group12表项为:(AC1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即表项的第二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旁路PW2的group前缀的第二项内容:将报文内层的旁路PW2的标签交换为旁路PW2对应的PW12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PW12发送出去。
步骤06:此后(即当AC1接口不生效、AC2接口生效时),当PE3从PW21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PW21关联的group21表项,发现group21表项为:(AC2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即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PW21的group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弹出报文内层的PW21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AC2接口发送出去;
同样地,当PE3从PW22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PW22关联的group21表项,发现group21表项为:(AC2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即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PW22的group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弹出报文内层的PW22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AC2接口发送出去;
当PE3从旁路PW1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旁路PW1关联的group22表项,发现group22表项为:(AC2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即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旁路PW1的group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弹出报文内层的旁路PW1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AC2接口发送出去;
同样地,当PE3从旁路PW2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报文的外层标签,然后查找旁路PW2关联的group22表项,发现group22表项为:(AC2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即表项的第一项内容生效,则对报文执行旁路PW2前缀的第一项内容:弹出报文内层的旁路PW2的标签,然后将报文从AC2接口发送出去。
可见,当AC1故障后,PE2上来自PW的流量暂时都转移到了旁路PW上发送,通过旁路PW到达PE3,由PE3再通过AC2转发到CE2,即CE1—>PE1—>PE2—>PE3—>CE2。
需要说明的是,当AC1故障后,PE2感知到后,PE2会通过notify消息通知PE1,这样PE1就感知到对端PE的AC down,从而将租户1、2的流量从PW11、PW12切换到PW21、PW22,即PE1上进行了PW的主备切换,从而最终流量切换为:CE1—>PE1—>PE3—>CE2。
可见,在AC1故障后到流量收敛的过程中,流量会暂时转移到旁路PW上发送,不会产生丢包。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量保护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装置位于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PWE3组网中的PE上,该PE与该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之间具有旁路PW,该装置主要包括:
AC生效转发模块71: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该AC发送给该CE。
AC故障转发模块72: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发出,以使得:报文通过该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发送给该CE。
一种实施例中,AC生效转发模块71进一步用于,
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该AC发送给该CE;
AC故障转发模块72进一步用于,
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故障时,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PW发出。
一种实施例中,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组表项维护模块,用于当发现该PE与该CE之间的AC生效时,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
AC生效转发模块71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该AC发送给该CE包括:
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MPLS报文,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则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将报文从该AC发送出去。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组表项维护模块进一步用于,
当发现该PE与该CE之间的AC故障时,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
且,AC故障转发模块72在该PE与该CE之间的AC故障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发出包括:
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MPLS报文,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则将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交换为该PE连接的旁路PW的标签,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发送出去。
一种实施例中,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组表项维护模块,用于当发现该PE与该CE之间的AC生效时,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且,
AC生效转发模块71进一步用于,
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则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将报文从该AC发送出去。
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组表项维护模块进一步用于,
当发现该PE与该CE之间的AC故障时,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且,
AC故障转发模块72进一步用于,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则将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交换为该PE连接的PW的标签,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PW发送出去。
一种实施例中,该装置进一步包括,AC故障通知模块,用于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向远端PE发送AC故障通知,以使得:远端PE将流量从主PW切换到备PW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流量保护方法,应用于用户边缘设备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PWE3组网中,其特征在于,在CE双归接入的两运营商边缘设备PE之间创建旁路伪线PW,该方法包括:
对于所述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接入电路AC生效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则将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交换为自身连接的旁路PW的标签,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发出,以使得:报文通过所述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发送给所述C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AC生效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PW发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于所述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当该PE发现自身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生效时,该PE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标签交换协议LSP不生效;
所述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包括:
该PE从自身连接的PW接收到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报文,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则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将报文从所述AC发送出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于所述CE双归接入的任一PE:
当该PE发现自身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生效时,该PE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且,
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则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将报文从所述AC发送出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该PE发现自身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且,
当该PE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则将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交换为自身连接的PW的标签,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PW发送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报文从自身连接的旁路PW发出为暂时状态,且,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该PE向远端PE发送AC故障通知,以使得:远端PE在收到该AC故障通知后将流量从主PW切换到备PW上。
7.一种流量保护装置,位于CE双归非对称接入的PWE3组网中的PE上,其特征在于,该PE与所述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之间具有旁路PW,该装置包括:
AC生效转发模块: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
AC故障转发模块: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则将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交换为该PE连接的旁路PW的标签,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发出,以使得:报文通过所述CE双归接入的另一PE发送给所述CE;
第一组表项维护模块,用于当发现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不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生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C生效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
所述AC故障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
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PW发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表项维护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发现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生效时,将第一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
所述AC生效转发模块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AC生效时,当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报文时,将报文通过所述AC发送给所述CE包括:
从该PE连接的PW接收到MPLS报文,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一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旁路PW的公网LSP不生效,则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PW标签,将报文从所述AC发送出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组表项维护模块,用于当发现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生效时,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且,
所述AC生效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
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生效,PW的公网LSP不生效,则弹出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将报文从所述AC发送出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表项维护模块进一步用于,
当发现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将第二组表项的内容设置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且,
所述AC故障转发模块进一步用于,当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接收到MPLS报文时,弹出该报文的外层标签,发现第二组表项的内容为:AC接口不生效,PW的公网LSP生效,则将该报文的内层的旁路PW标签交换为该PE连接的PW的标签,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PW发送出去。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C故障转发模块将报文从该PE连接的旁路PW发出为暂时状态,且,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AC故障通知模块,用于在该PE与所述CE之间的所述AC故障时,向远端PE发送AC故障通知,以使得:远端PE在收到该AC故障通知后将流量从主PW切换到备PW上。
CN201510454471.4A 2015-07-29 2015-07-29 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591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4471.4A CN105591800B (zh) 2015-07-29 2015-07-29 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4471.4A CN105591800B (zh) 2015-07-29 2015-07-29 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1800A CN105591800A (zh) 2016-05-18
CN105591800B true CN105591800B (zh) 2019-05-24

Family

ID=5593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4471.4A Active CN105591800B (zh) 2015-07-29 2015-07-29 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18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6435B (zh) * 2016-08-25 2021-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伪线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9587059B (zh) * 2017-09-28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r-be内层隧道标签的配置方法、设备及通信***
CN109672619B (zh) * 2017-10-17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设备及***
CN114745319A (zh) * 2018-06-30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环路的通信方法、设备和***
CN109246005B (zh) * 2018-09-13 2021-12-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13422730B (zh) * 2021-06-23 2022-04-22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转发方法、装置、pe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92573B (zh) * 2021-10-26 2023-03-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bum流量的方法、装置、pe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573A (zh) * 2005-09-22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业务的mstp设备及方法
CN101610181A (zh) * 2009-07-13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及***
CN101729411A (zh) * 2009-11-05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we3业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
CN102137012A (zh) * 2011-02-21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tdm pwe3链路可靠性的方法、***及设备
CN102684928A (zh) * 2012-05-31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9395B2 (en) * 2005-03-18 2009-03-03 Cisco Technology, Inc. BFD rate-limiting and automatic session activation
CN104753754A (zh) * 2015-03-12 2015-07-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573A (zh) * 2005-09-22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业务的mstp设备及方法
CN101610181A (zh) * 2009-07-13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及***
CN101729411A (zh) * 2009-11-05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we3业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
CN102137012A (zh) * 2011-02-21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tdm pwe3链路可靠性的方法、***及设备
CN102684928A (zh) * 2012-05-31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1800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1800B (zh) 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2664788B (zh) Mpls l3vpn中ce双归链路保护的方法及***
EP2498454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ervice traffic based on pseudo wires
CN102571426B (zh)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和装置
JP4729119B2 (ja) 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装置
CN105379197B (zh) 建立隧道的方法、分配标签的方法、设备及网络***
CN101902353B (zh) 分组网络的保护方法
CN101931520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
CN102025646B (zh) 链路倒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45242B (zh) 网络通信方法和网络节点设备
CN102282805B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及接入设备
GB2450644A (en) Protection providing method and customer edge device
Xiao et al. Requirements for 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 (PWE3)
CN101252492B (zh) 一种接入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用网的方法及设备
CN101374075A (zh) 保护组播源的方法、装置和***
CN104270231B (zh) 一种实现双节点互联伪线的***及方法
CN101771577A (zh) 一种为双向lsp建立双向转发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WO2012024952A1 (zh)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业务的路径切换方法及***
WO2012092779A1 (zh) 一种pbbh-vpls网络中的业务保护方法
CN104702498B (zh) 一种通过协调保护减少设备间光连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75968A (zh) 一种网络***及伪线业务处理方法
CN103036781A (zh) 一种主路径链路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255759A (zh) 一种基于pw冗余备份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185773A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技术环保护倒换方法及节点
CN102843282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