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6299A - 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6299A
CN105526299A CN201410580557.7A CN201410580557A CN105526299A CN 105526299 A CN105526299 A CN 105526299A CN 201410580557 A CN201410580557 A CN 201410580557A CN 105526299 A CN105526299 A CN 105526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inner barrel
floating piston
pressure space
out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05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5805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6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6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6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具体方法如下:两个避震设备同时动作,油压空间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相对于外筒体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第一阻尼体上的第一阻尼孔,油液进入第一缓压空间,推动第一浮动活塞向下运动;第一浮动活塞推动第二缓压空间中的油液通过第二阻尼体上的第二阻尼孔,油液进入第三缓压空间,推动第二浮动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弹簧。本发明采用两个避震设备相互连接构成,能够提供更好的避震效果。

Description

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背景技术
起落架是供飞机起飞着陆的专门装置。飞机着陆过程中,总是以一定的速度撞击地面,起落架承受并减缓这种撞击,从而减轻飞机的受载。起落架减缓这种撞击载荷的关键部件就是避震设备。如果避震设备设计的不合理,将使得飞机承受更大的载荷,导致飞机设计重量提高。如果避震设备出现故障,将导致飞机硬着陆,机身结构被破坏,甚至出现机毁人亡。
现有的避震设备采用油气混合式结构,其缺点在于,气腔容易发生泄漏。一旦气腔发生泄漏,避震设备的缓冲效果将大幅度减弱,且避震设备无法回位。较弱的缓冲效果将在飞机着陆时,起落架与地面第一次碰撞后消失。
同时,现有的避震设备中只存在一个阻尼装置,其吸收的能量有限。如为了提高能量吸收,将阻尼装置上的阻尼孔变小,将使得对阻尼装置的材料强度的要求大大提高,同时也使得避震设备整体的工作性能显得过“硬”,影响避震效果。
现有的避震设备行程较短,无法提供住够的避震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利用如下所述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避震设备,避震设备包括内筒体、外筒体、第一浮动活塞、第一阻尼体、第二阻尼体、第二浮动活塞和弹簧;外筒体上端封闭,外筒体下端开放,内筒体上端开放,内筒体下端封闭;第一阻尼体设置于内筒体的顶部,内筒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弹簧、第二浮动活塞、第二阻尼体和第一浮动活塞,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浮动活塞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内筒体的底部内表面连接;第一阻尼体上开设有第一阻尼孔,第二阻尼体上开设有第二阻尼孔;内筒体滑动设置于外筒体中,内筒体顶端与外筒体顶端之间的空间构成油压空间;内筒体内第一浮动活塞和第一阻尼体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一缓压空间;内筒体内第一浮动活塞与第二阻尼体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二缓压空间;内筒体内第二阻尼体与第二浮动活塞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三缓压空间,两个避震设备的外筒体的封闭段相互连接。
具体方法如下:
两个避震设备同时动作,油压空间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相对于外筒体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第一阻尼体上的第一阻尼孔,此时会产生阻尼从而吸收飞机着陆时的部分能量。油液进入第一缓压空间,推动第一浮动活塞向下运动。第一浮动活塞推动第二缓压空间中的油液通过第二阻尼体上的第二阻尼孔,此时会产生阻尼从而吸收飞机着陆时的部分能量。油液进入第三缓压空间,推动第二浮动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弹簧,进一步吸收能量。在外力消失后,弹簧推动第二浮动活塞,第二浮动活塞将第三缓压空间中的油液推回第二缓压空间,第二缓压空间中的油液量增加,推动第一浮动活塞将第一缓压空间中的油液推回油压空间,油压空间中的油液推动内筒体,使内筒体相对于外筒体做伸张运动,如此即实现减震器的回位。
本发明采用多级缓压,提高了避震设备的避震能力,同时降低了对阻尼体材料强度的要求,避免了避震设备工作性能过“硬”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两个避震设备相互连接构成,能够提供更好的避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内筒体外表面之间采用密封支撑件进行密封。
设置密封支撑件,避免外筒体中的油液泄漏。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支撑件通过销轴与所述外筒体连接。
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一阻尼孔8开设于所述第一阻尼体4的中心位置;将所述第二阻尼孔9开设于所述第二阻尼体5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筒体的底端设置连接体。
连接体用于将本发明固定在飞机起落架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弹簧替代内筒体中的空气,避免了空气泄漏导致减震器的缓冲效果将大幅度减弱和减震器无法回位的问题;
2.本发明采用多级缓压,提高了避震设备的避震能力,同时降低了对阻尼体材料强度的要求,避免了避震设备工作性能过“硬”的问题;
3.本发明采用两个避震设备相互连接构成,能够提供更好的避震效果;
4.设置密封支撑件,避免外筒体中的油液泄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内筒体,2-外筒体,3-第一浮动活塞,4-第一阻尼体,5-第二阻尼体,6-第二浮动活塞,7-弹簧,8-第一阻尼孔,9-第二阻尼孔,10-油压空间,11-第一缓压空间,12-第二缓压空间,13-第三缓压空间,14-密封支撑件,15-销轴,16-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利用如下所述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避震设备,避震设备包括内筒体1、外筒体2、第一浮动活塞3、第一阻尼体4、第二阻尼体5、第二浮动活塞6和弹簧7;外筒体2上端封闭,外筒体2下端开放,内筒体1上端开放,内筒体1下端封闭;第一阻尼体4设置于内筒体1的顶部,内筒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弹簧7、第二浮动活塞6、第二阻尼体5和第一浮动活塞3,弹簧7的一端与第二浮动活塞6连接,弹簧7的另一端与内筒体1的底部内表面连接;第一阻尼体4上开设有第一阻尼孔8,第二阻尼体5上开设有第二阻尼孔9;内筒体1滑动设置于外筒体2中,内筒体1顶端与外筒体2顶端之间的空间构成油压空间10;内筒体1内第一浮动活塞3和第一阻尼体4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一缓压空间11;内筒体1内第一浮动活塞3与第二阻尼体5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二缓压空间12;内筒体1内第二阻尼体5与第二浮动活塞6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三缓压空间13,两个避震设备的外筒体2的封闭段相互连接。
具体方法如下:
两个避震设备同时动作,油压空间10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1相对于外筒体2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第一阻尼体4上的第一阻尼孔8,此时会产生阻尼从而吸收飞机着陆时的部分能量。油液进入第一缓压空间11,推动第一浮动活塞3向下运动。第一浮动活塞3推动第二缓压空间12中的油液通过第二阻尼体5上的第二阻尼孔9,此时会产生阻尼从而吸收飞机着陆时的部分能量。油液进入第三缓压空间13,推动第二浮动活塞6向下运动,压缩弹簧7,进一步吸收能量。在外力消失后,弹簧7推动第二浮动活塞6,第二浮动活塞6将第三缓压空间13中的油液推回第二缓压空间12,第二缓压空间12中的油液量增加,推动第一浮动活塞3将第一缓压空间11中的油液推回油压空间10,油压空间10中的油液推动内筒体1,使内筒体1相对于外筒体2做伸张运动,如此即实现减震器的回位。
本发明采用多级缓压,提高了避震设备的避震能力,同时降低了对阻尼体材料强度的要求,避免了避震设备工作性能过“硬”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两个避震设备相互连接构成,能够提供更好的避震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外筒体2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内筒体1外表面之间采用密封支撑件14进行密封。
设置密封支撑件8,避免外筒体2中的油液泄漏。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密封支撑件14通过销轴15与所述外筒体2连接。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阻尼孔8开设于所述第一阻尼体4的中心位置;将所述第二阻尼孔9开设于所述第二阻尼体5的中心位置。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内筒体1的底端设置连接体16。
连接体11用于将本发明固定在飞机起落架上。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Claims (5)

1.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如下所述设备:
所述设备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避震设备,避震设备包括内筒体(1)、外筒体(2)、第一浮动活塞(3)、第一阻尼体(4)、第二阻尼体(5)、第二浮动活塞(6)和弹簧(7);外筒体(2)上端封闭,外筒体(2)下端开放,内筒体(1)上端开放,内筒体(1)下端封闭;第一阻尼体(4)设置于内筒体(1)的顶部,内筒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弹簧(7)、第二浮动活塞(6)、第二阻尼体(5)和第一浮动活塞(3),弹簧(7)的一端与第二浮动活塞(6)连接,弹簧(7)的另一端与内筒体(1)的底部内表面连接;第一阻尼体(4)上开设有第一阻尼孔(8),第二阻尼体(5)上开设有第二阻尼孔(9);内筒体(1)滑动设置于外筒体(2)中,内筒体(1)顶端与外筒体(2)顶端之间的空间构成油压空间(10);内筒体(1)内第一浮动活塞(3)和第一阻尼体(4)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一缓压空间(11);内筒体(1)内第一浮动活塞(3)与第二阻尼体(5)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二缓压空间(12);内筒体(1)内第二阻尼体(5)与第二浮动活塞(6)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三缓压空间(13),两个避震设备的外筒体(2)的封闭段相互连接;
具体方法如下:
两个避震设备同时动作,油压空间(10)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1)相对于外筒体(2)做压缩运动;
油液通过第一阻尼体(4)上的第一阻尼孔(8),油液进入第一缓压空间(11),推动第一浮动活塞(3)向下运动;
第一浮动活塞(3)推动第二缓压空间(12)中的油液通过第二阻尼体(5)上的第二阻尼孔(9),油液进入第三缓压空间(13),推动第二浮动活塞(6)向下运动,压缩弹簧(7);
在外力消失后,弹簧(7)推动第二浮动活塞(6),第二浮动活塞(6)将第三缓压空间(13)中的油液推回第二缓压空间(12),第二缓压空间(12)中的油液量增加,推动第一浮动活塞(3)将第一缓压空间(11)中的油液推回油压空间(10),油压空间(10)中的油液推动内筒体(1),使内筒体(1)相对于外筒体(2)做伸张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体(2)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内筒体(1)外表面之间采用密封支撑件(14)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支撑件(14)通过销轴(15)与所述外筒体(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阻尼孔(8)开设于所述第一阻尼体(4)的中心位置;
将所述第二阻尼孔(9)开设于所述第二阻尼体(5)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筒体(1)的底端设置连接体(16)。
CN201410580557.7A 2014-10-27 2014-10-27 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Pending CN105526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0557.7A CN105526299A (zh) 2014-10-27 2014-10-27 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0557.7A CN105526299A (zh) 2014-10-27 2014-10-27 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6299A true CN105526299A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6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0557.7A Pending CN105526299A (zh) 2014-10-27 2014-10-27 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62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5736A (zh) * 2016-04-29 2016-06-29 畅建坤 一种减震器及减震平衡***
CN105889404A (zh) * 2016-06-03 2016-08-24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可拆卸式吸能保险杠阻尼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5736A (zh) * 2016-04-29 2016-06-29 畅建坤 一种减震器及减震平衡***
CN105889404A (zh) * 2016-06-03 2016-08-24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可拆卸式吸能保险杠阻尼器
CN105889404B (zh) * 2016-06-03 2017-12-29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可拆卸式吸能保险杠阻尼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8251C (zh) 两级串联双腔缓冲器
CN202175486U (zh) 一种电梯用气体复位节流孔液压缓冲器
CN205937621U (zh) 减震装置
CN105626738A (zh) 飞机起落架混合减震方法
CN105526299A (zh) 双向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CN105626740A (zh) 多级阻尼式避震设备
CN205311896U (zh) 无人机多级缓冲起落架
CN105626764A (zh) 采用橡胶弹簧混合方式对飞机起落架进行缓冲的方法
CN105626744A (zh) 飞机起落架二级混合减震方法
CN108591349B (zh) 一种减震器
CN105626739A (zh) 多级阻尼避震方法
CN106704444A (zh) 飞行器起降避震方法
CN105626766A (zh) 二级橡胶弹簧混合式缓冲装置
CN106704449A (zh) 多级缓冲避震方法
CN205278210U (zh) 锥杆变阻尼阻尼器
CN108374859B (zh) 一种减震器
CN106704464A (zh) 两向多级缓冲避震器
CN105526302A (zh) 橡胶弹簧混合式缓冲装置
CN105626745A (zh) 多级阻尼双头避震设备
CN106704472A (zh) 对飞机起降冲击进行缓冲的方法
CN106704454A (zh) 弹簧油压避震器
CN106704465A (zh) 两向多级冲击缓释方法
CN105526298A (zh) 飞机起落架减震防护方法
RU2481507C1 (ru) Пневмо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амортизатор
CN106697270A (zh) 飞行器双向减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