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4512B - 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4512B
CN105514512B CN201511033373.XA CN201511033373A CN105514512B CN 105514512 B CN105514512 B CN 105514512B CN 201511033373 A CN201511033373 A CN 201511033373A CN 105514512 B CN105514512 B CN 1055145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base
discharg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33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4512A (zh
Inventor
陈建
刘艳娜
唐明跃
陈威
陈丽颖
詹晖
陈冬
相佳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and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Narada Power Sou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arada Power Sou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arada Power Sou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arada Power Sou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33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4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4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4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4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4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007/0067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基站节能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控制器在峰电时段控制电池或者电池组放电,利用铅酸蓄电池小电流放电吸热的特性,在放电时允许通信基站环境温度调高。通过所述控制器的调节令所述通信基站的室内温度保持在一选定的温度范围内。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放电的同时,控制在所述通信基站的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其恒温温度调高。控制器在谷电时段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充电的同时,控制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其恒温温度恢复通常设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铅蓄电池小电流放电吸热的特性,在满足基站的供电需要的同时,提供了相当的温度调控机制,并且通过调整电池的充放电时间和步骤,较好地解决了降低基站能源消耗的问题,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基站节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节能的目的。
背景技术
阀控密封蓄电池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升高,所有的化学反应速度都将呈指数上升,蓄电池的标称使用温度是25℃,长期运行温度每升高10℃,使用寿命约降低一半。为了保证蓄电池的正常工作,不得不在机房中配备专用工业空调,并将空调运行温度长年设置为25℃,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能耗。
据统计,移动通信行业有73%能耗是基站侧,而基站耗能中主要为空调和基站设备,这两者差不多各占一半。
国家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在我国通信基站基本的节能减排的方案,主要是降低空调能耗、建立新能源基站和利用峰谷电价差异的错峰储能技术。
在降低空调能耗方面,已有不少先例。包括一种移动通信基站节能散热机柜、一种通信基站定向排热冷却设备的方法以及一种通信基站节能***及控制方法。可以令基站内的空调处于间隙工作状态。
在错峰储能技术的运用上,包括一种通信电源错峰储能***。利用监控单元对蓄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管理,蓄电池组峰值时段主动释放,不足部分再由直流供电***的整流器补给,谷值时段进行充电,从而实现电网错峰用电优化资源配置。另一份实用新型专利则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储能设备,以及一种模组化移动式储能设备,主要包含有电气相接的变压装置、变流装置、储能装置、发电装置、逆变装置以及监控装置,形成模块化、可移动的的储能设备。采用错峰储能的储能机制,谷电时段或者可视气候状况藉由发电装置发电,以储存廉价的电能,并在用电的高峰时段来提供电力。
在新能源基站建设方面,一种通信基站节能***,包括有太阳能电池、开关电源、微控制单元MCU。通过调控通风***与空调***的工作实现节能,并用太阳能供电***给通风***供电。一种移动通信基站节能技术,令机房悬空建造在发射塔基座上,框架结构,墙体为中空保温夹层,利用太阳能作为风机、照明、冷却液体循环泵及其非通信用电的能源,通信发射设备安装专用散热装置,设贮存冷却液体装置,利用昼夜温差泵循环和风冷却降温用液体,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节约土地。
此外另一项发明则公开了一种用于通信基站节能计量方法,主要是基于能耗计量***数据采集部分的能耗计算方法。为选择节能设备、制定节能方案及计算节能效益提供重要依据。
这些装置及方案为通信基站提供了可行的节能降耗方法,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不过大都需要新建基站,配置新的设备,或者采购高成本的耐高温技术电池,筹备过程困难,投资回收期(ROI)相对较长,经济效益相对削弱。
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需要使用额外的温度调节设备来调节通信基站内的温度,改装费用高,难度大,日常能源消耗大。或者没有有效利用通信基站内现有的小功率的温度调节设备,造成重复投资和浪费。
本发明介绍一种通信基站节能的新方向--调温模式的解决方案,利用铅酸蓄电池小电流放电吸热的特性,允许基站环境温度调高,进一步地通过控制器与通信基站内现有的空调设备相配合,进一步降低恒温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安装额外的大型温度调节设备来调节通信基站的室内温度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利用铅酸蓄电池小电流放电吸热的特性,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充放电调温步骤:控制器在峰电时段控制电池或者电池组放电,利用铅酸蓄电池小电流放电吸热的特性,允许基站环境温度调高。;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在向通信设备供电时通过所述控制器的调节令所述通信基站的室内温度保持在一选定的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空调协同步骤: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放电的同时,控制在所述通信基站的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其恒温温度调高。;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充电的同时,控制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其恒温温度恢复通常设置。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在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放电的过程中,限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的放电强度;。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调温步骤还包括:在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放电时,同时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的放电时间以及电池或者电池组放电时的保护电压。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池或者电池组的放电深度控制在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的总容量的5%-60%。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能够充分利用电池或者电池组本身小电流放电的热效应,在放电时通过控制器,达到降低通信基站恒温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使用的通信基站内的控制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的步骤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用于利用电池或者电池组在自身充放电的过程中,小电流放电吸热的的特性,小电流是指将电池的放电电流限定在一个相对通用的额定放电电流较小的放电电流的情况下进行的放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限定的放电电流下安排实际的电流大小,并根据放电大小的实际效果进行安排,来进行室内的温度调节。为此,需要在通信基站中额外地设置一个能够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充放电的控制器101,达到降低能耗,节省能源的目的。所述控制器101的结构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控制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领域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得到适用于本实施例所使用的控制器101的结构。所述控制器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控制器101与一高频开关电源104以及通信基站的室内温度调节装置103相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电源104由电网进行取点,在所述控制器101的控制下进一步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充放电过程,进一步地,控制器101还可以控制所述的室内温度调节装置103,以进一步提高室内温度调节和节省能源。
所述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如图2所示,充放电调温步骤201:
控制器101在峰电时段控制电池或者电池组102放电,利用铅酸蓄电池小电流放电吸热的特性,允许基站环境温度调高。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在向通信设备供电时通过所述控制器101的调节令所述通信基站的室内温度保持在一选定的温度范围内。
由于电池本身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0-25℃,因此所述控制器101在对通信基站的室内进行调温时,也必须考虑电池本身的工作温度。此外,通信基站的设备被置于一个较为封闭且隔热的室内,通常其隔热性能较好,且室内空间较为狭窄,因此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吸放热可以对通信基站的温度造成较大的影响。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一般将通信基站的由于隔热性能造成的室内温度变化忽略,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通信基站的隔热性能不佳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进行适当调节,从而可以令本申请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应用至更为广泛的情形。
进一步地,对于需要使用电能的室内温度调节装置103而言,控制器101还可以利用峰谷电价差异,进一步地达到节省能源,减少电能开支的目的。通常所认为的节电步骤为,将峰电阶段包含在放电时段内,将充电时段安排在谷电时段内,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异,从而达到节省电能开支的目的。进一步的节电措施还可以包括,在峰谷电之间尽可能地平抑充放电过程,,限制放电强度,在整个峰电时间段内延长放电时间,减少放电时的电池放电深度,放电深度控制在5%-60%为佳。在谷电时尽可能快地充满电池,谷电结束时尽可能将电池或者电池组102充满。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空调协同步骤202: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放电的同时,控制在所述通信基站的室内温度调节装置103其恒温温度调高。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充电的同时,控制室内温度调节装置103其恒温温度恢复通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101在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放电的过程中,限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放电强度;所述控制器101在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充电的过程中,限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充电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调温步骤201还包括:在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放电时,同时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放电时间以及电池或者电池组102放电时的保护电压。
当***遭遇停电时,则启动后备模式控制策略,当充电时遭遇停电,则立刻切换为放电,并且保持当前的保护电压直至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放电电压降至正常放电的电压,此时关闭电压保护,根据峰电阶段放电后电池的剩余容量计算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电池至少还能支持8h的放电或者停电结束。当在放电时遭遇停电,则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继续放电直至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放电电压降至正常的放电电压,关闭电压保护,并且一旦停电结束则立即向电池或者电池组102充电,充满后开始上述充放电调温步骤201。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101控制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放电深度控制在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总容量的5%-60%,并且在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放电深度达到限额后立即进行充电。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放电深度可以在上述的限度范围内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还进一步包括了一个更为详细的实例,使用一个如图1所示的基站,基站的***包括电网、高频开关电源、电池组102、控制器101、空调、BTS直流负载装置。首先开启充放电调温步骤201,并且控制器101控制电池组102由一天的8点至24点放电,实施例1为放电电流为0.006C10或者3A,放电时间为16小时,电池组放电深度为9.6%。由0点至8点电池充电8小时,充电方式为恒压限流充电,充电电压为2.27V/只电池,限流值为0.15C10或者75A;实施例2为放电电流0.0375C10或18.75A,,放电时间为16小时,电池组放电深度为60%,充电8小时,充电方式为恒压限流充电,充电电压为2.35V/只电池,限流值为0.15C10或者75A,这种充放电方式对电池性能要求更高,更适合运用削峰填谷储能技术。其次空调协同步骤相应开启,在8点至24点,控制器同时控制基站空调在环境温度达到35℃开启,并设置恒温温度为35℃,在0点至8点则在环境温度达到25℃后开启,并将基站空调的恒温温度设置为25℃,上述空调的恒温温度是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的一个可选的具体实例,其他的恒温温度也是可选的,进一步地,控制器101检测到环境温度达到恒温温度后,才开启空调,而非利用空调设备将室内温度提升或者降低至恒温温度,充分利用电池的吸放热特性达到节点的目的。经过计算,在添加了一个控制器后,充分利用调温,实施例1节电率可达15.32%,在0.20年后即可收回初期投入的成本;实施例2节电率可达22.11%,在0.41年后可收回初期投入的成本。控制器101控制电池组102进行小电流恒流放电,电池的放电深度为5%-60%,电池的放电循环数量大为增加。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5)

1.一种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充放电调温步骤(201):控制器(101)在峰电时段控制电池或者电池组(102)放电,利用铅酸蓄电池小电流放电吸热的特性,允许基站环境温度调高;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在向通信设备供电时通过所述控制器(101)的调节令所述通信基站的室内温度保持在一选定的温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空调协同步骤(202):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放电的同时,控制所述通信基站的室内温度调节装置(103)的恒温温度调高;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充电的同时,控制室内温度调节装置(103)的恒温温度恢复通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1)在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放电的过程中,限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放电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调温步骤(201)还包括:在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放电时,同时控制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放电时间以及电池或者电池组(102)放电时的保护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1)控制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放电深度控制在所述电池或者电池组(102)的总容量的5%-60%。
CN201511033373.XA 2015-12-31 2015-12-31 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 Active CN105514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3373.XA CN105514512B (zh) 2015-12-31 2015-12-31 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3373.XA CN105514512B (zh) 2015-12-31 2015-12-31 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4512A CN105514512A (zh) 2016-04-20
CN105514512B true CN105514512B (zh) 2018-06-08

Family

ID=55722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3373.XA Active CN105514512B (zh) 2015-12-31 2015-12-31 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45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4481A (zh) * 2016-12-13 2017-05-17 芜湖市吉安汽车电子销售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使用寿命优化的方法
CN107732332B (zh) * 2017-09-12 2019-12-10 深圳市佰特瑞储能***有限公司 一种电信基站电池休眠与空调协同控制方法及***
CN111917122B (zh) * 2020-06-30 2023-04-18 利天万世(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的削峰填谷电源控制方法
CN112803400A (zh) * 2021-01-29 2021-05-14 国网浙江义乌市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5g基站的耗能调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5919A (zh) * 2011-11-17 2012-08-15 深圳市艾苏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控制通信基站空调节能方法、后台服务器及通信基站空调
CN102709611A (zh) * 2012-04-25 2012-10-03 北京宝盒精英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蓄电池组后备电源***及其精细维护方法
CN103606944A (zh) * 2013-12-04 2014-02-26 北京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供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41206A1 (en) * 2001-10-11 2003-05-15 Silverman Martin S Digital batter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5919A (zh) * 2011-11-17 2012-08-15 深圳市艾苏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控制通信基站空调节能方法、后台服务器及通信基站空调
CN102709611A (zh) * 2012-04-25 2012-10-03 北京宝盒精英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蓄电池组后备电源***及其精细维护方法
CN103606944A (zh) * 2013-12-04 2014-02-26 北京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供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4512A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4512B (zh) 通信基站用节能方法
CN104197469A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2003223A (zh) 空调器风力发电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108258729A (zh) 通信基站供电保障及电费优化控制***及方法
CN103312004A (zh) 一种通信基站的智能油电混合电源***
CN105284026A (zh) 使用燃料电池的电力供应***、用于所述电力供应***的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201750209U (zh) 一种风能和太阳能配套市电互补的变频空调电源***
CN104201972A (zh) 太阳能中央控制冷暖蓄能智能***
CN107917503A (zh) 太阳能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太阳能空调器
CN102427267A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充电***
CN208337178U (zh) 通信基站供电保障及电费优化控制***
CN109103976A (zh) 大型空调外机风能回收***
CN108344125A (zh) 空调供电的控制方法
CN107732332A (zh) 一种电信基站电池休眠与空调协控制方法及***
CN103836738B (zh) 太阳能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51032B (zh) 燃料电池供电装置和供电***
CN201826904U (zh) 一种空调器风力发电装置
CN214543643U (zh) 一种含联合虚拟储能的区域综合能源***
CN206160551U (zh) 一种可转换太阳能的光伏节能热泵装置
CN201673399U (zh) 建筑物能源智能化中央控制***
CN102243490B (zh) 建筑物能源智能化中央控制***
CN110148955A (zh) 一种供电***及供电方法
CN106787097A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供电***
CN203813454U (zh) 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的dc/dc变换及控制***
CN208797145U (zh) 一种设有储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3

Address after: No.72, landscape Avenue, Qingshanhu street, Lin'an Ci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NARADA POWER SOURCE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Nand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72, landscape Avenue, Qingshanhu street, Lin'an Ci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NARADA POWER SOUR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