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08051A - 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08051A
CN105508051A CN201510886617.2A CN201510886617A CN105508051A CN 105508051 A CN105508051 A CN 105508051A CN 201510886617 A CN201510886617 A CN 201510886617A CN 105508051 A CN105508051 A CN 105508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ium
gas
hydrogen
reheater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66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08051B (zh
Inventor
陈志强
何宏舟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m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m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m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me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8866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08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08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8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08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80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6/00Plural gas-turbine plants; Combinations of gas-turbine plants with other apparatus; Adaptations of gas-turbine plants for special 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及其方法,它包括核能发电***、制氢***、高压氦气再热器、甲烷输送管道、给水管道、水蒸汽管道、氢气输送管道。核能发电***氦氦换热器的二次侧氦气出口与制氢***转化反应器的氦气进口连接,转化反应器的氦气出口与氦气再热器的氦气进口连接,氦气再热器的氦气出口与核能发电***氦气轮机的进口连接;转化反应器的转化气出口与氦气再热器的转化气进口连接,氦气再热器的转化气出口与制氢***低压水蒸汽发生器的转化气进口连接。本发明将核能发电与制氢工艺相耦合,实现了同一股氦气流先制氢后发电的氢电联产方式,具有能量梯级利用、热效率高等特点,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能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气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最清洁能源,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当今我国工业的制氢方法主要是化石燃料制氢,其中以天然气水蒸汽转化制氢的应用最为普遍,并且成本最低,但该制氢工艺目前仍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目前制氢工艺从转化炉出来的转化气温度一般在750~800℃之间,该转化气进入低压水蒸汽发生器用于加热给水产生3.5Mpa、245℃的饱和水蒸汽,该环节转化气和给水的换热温差非常大,热量严重贬值利用,与此同时,副产蒸汽量属于低品位热能并且产量过多,远大于工艺本身所需的用汽量,由此涉及对外供热环节,又容易造成热量的浪费。若能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以求合理有效地利用转化气余热的能量品位,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进一步降低制氢的综合成本。传统的天然气水蒸汽转化制氢法中,天然气既作为反应物,又燃烧作为反应的热源,需要大量的天然气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点上亟需寻求合适的替代热源。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相关政策下我国的核电事业已得到了蓬勃发展,若用核反应堆作为制氢工艺的热源时,制氢过程所需要的天然气量可以显著减少,并能够实现高效、大规模地制氢,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要实现核能和制氢工艺的耦合,要求核反应堆的输出温度和制氢过程的最高温度必须相匹配,这点上只有氦气冷却的高温气冷堆可以提供足够高的温度来驱动制氢体系。高温气冷堆具有安全性好,热经济性好的特点,属于***先进核能***技术之一。目前高温气冷堆较为成熟可靠的热力循环是氦气透平间接循环,该循环方式要求氦气轮机进口具有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从而达到一定的功率和循环效率,但是当高温气冷堆为制氢工艺提供工艺热后,从转化炉出来的氦气温度已处于较低的温度水平,大约在350~400℃之间,已无法满足氦气轮机的进气参数要求,因此高温气冷堆的同一股高温氦气只能单独用于制氢或单独进行氦气循环发电,这点上并没有真正实现核电站与制氢工艺的完全耦合。综合以上分析,若能寻求一种新的先进的核能热力循环,使得在同一循环内同时实现制氢和发电的目的,整个***将具有很高的热经济性,并对未来核能制氢与发电联合生产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热效率高、可提供氢气和电力的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核电站发电***与制氢***相耦合,实现氢电联产的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它包括核能发电***、制氢***、高压氦气再热器、甲烷输送管道、给水管道、水蒸汽管道、氢气输送管道。所述的核能发电***由高温气冷堆、压缩机、氦氦换热器、氦气轮机、冷却器组成;所述的高温气冷堆与氦氦换热器的一次侧连接形成核电站一回路;所述的压缩机与氦氦换热器的二次侧、氦气轮机、冷却器连接构成核电站二回路部分;所述的氦氦换热器的二次侧氦气出口与制氢***连接;所述的氦气轮机的进口与高压氦气再热器连接;所述的制氢***由转化反应器、低压水蒸汽发生器、中温变换器、甲烷预热器、给水除氧器、变压吸附器、转化气管道组成;所述的转化反应器的原料进口与甲烷输送管道、水蒸汽管道相连接;转化反应器的转化气出口通过转化气管道与氢气输送管道连接,并在转化气管道上依次设置高压氦气再热器、低压水蒸汽发生器、中温变换器、甲烷预热器、给水除氧器、变压吸附器;转化反应器的氦气进口与核能发电***氦氦换热器的二次侧氦气出口连接;所述的高压氦气再热器的转化气进口与制氢***转化反应器的转化气出口连接;高压氦气再热器的转化气出口与制氢***低压水蒸汽发生器的转化气进口连接;高压氦气再热器的氦气进口与制氢***转化反应器的氦气出口连接;高压氦气再热器的氦气出口与核能发电***氦气轮机的进口连接;所述的甲烷输送管道与制氢***甲烷预热器的壳程相连通,并与转化反应器的原料进口连接;所述的给水管道螺旋或曲折穿过核能发电***冷却器后与制氢***给水除氧器的壳程相连通,并与低压水蒸汽发生器的给水进口连接;所述的低压水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水蒸汽管道与转化反应器的原料进口连接。
所述的转化反应器的氦气出口温度在350~400℃之间,转化反应器的转化气出口温度在750~800℃之间;所述的高压氦气再热器的氦气出口温度在550~650℃之间,高压氦气再热器的转化气出口温度在400~450℃之间。
本发明是一种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的方法,它包括以下过程:
1)核电一回路的氦气从高温气冷堆进行吸热,通过氦氦换热器的一次侧向二次侧进行放热。核电二回路的氦气经压缩机压缩后,进入氦氦换热器的二次侧进行吸热,形成高温高压氦气;高温高压氦气进入转化反应器的壳程进行放热,变成低温高压氦气;低温高压氦气进入高压氦气再热器吸收从转化反应器引出的高温转化气的放热量,温度再次升高成为中高温高压氦气;中高温高压氦气进入氦气轮机做功发电,氦气轮机排放的氦气经过冷却器被给水冷却后重新进入压缩机完成一个循环。
2)天然气经过甲烷预热器被加热后进入转化反应器的转化传热管内;给水经过核能发电***的冷却器被加热为热水,热水进入制氢***的给水除氧器进一步加热除氧,然后除氧水进入低压水蒸汽发生器内吸收转化气的热量变成饱和水蒸汽,饱和水蒸汽与预热天然气一起进入转化反应器的转化传热管内发生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高温转化气,高温转化气先经过高压氦气再热器进行放热用于加热氦气,再进入低压水蒸汽发生器进行放热用于产生水蒸汽,然后转化气进入中温变换器进一步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混合气依次经过甲烷预热器和给水除氧器放出余热,最后经过变压吸附器过滤掉二氧化碳后得到纯净氢气。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实现氢电联产。来自高温气冷堆的高温高压氦气首先用于放热制氢,然后再利用制氢的转化气余热重新加热氦气使其满足氦气轮机的进气参数,最后进入氦气轮机做功发电。本发明提出了“放热制氢—重热利用再加热—做功发电”的新工艺,实现了同一股氦气流先制氢、后发电的氢电联合生产方式。
2)能量梯级利用。来自转化反应器的高温转化气首先将高品位热能用于加热氦气,然后再将低品位热能用于副产水蒸气,符合按质利用热能的原则,达到“热尽其用”的目的,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节约了能源。
3)热效率高。本发明利用高温转化气再加热氦气,这部分换热量属于重热利用;另外氦气轮机的排气余热得到了回收利用并作为制氢***的输入热,由此减少了大量的冷源损失,因此整个***的热效率非常高。
本发明与核能单纯制氢模式相比较,其优点在于:本发明在相同的制氢条件下实现了氢电联产方式,可以得到额外多余的电能,势必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与核能单纯发电模式相比较,其特点在于:本发明受限于氦气轮机的进口温度较低,使得发电效率有所降低,发电成本相对较高,但是这点不足可以从所得氢气产品的收益进行补偿,氢气产品的价格越高,本发明所具有的优势就越发显著。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核能闭式循环发电方式与天然气水蒸气转化制氢工艺结合起来,实现了同一股氦气流先制氢后发电的氢电联产方式,具有能量梯级利用、热效率高等特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它包括核能发电***1、制氢***2、高压氦气再热器3、甲烷输送管道4、给水管道5、水蒸汽管道6、氢气输送管道7。
所述的核能发电***1由高温气冷堆11、压缩机12、氦氦换热器13、氦气轮机14、冷却器15组成;所述的高温气冷堆11与氦氦换热器13的一次侧连接形成核电站一回路;所述的压缩机12与氦氦换热器13的二次侧、氦气轮机14、冷却器15连接构成核电站二回路部分;所述的氦氦换热器13的二次侧氦气出口131与制氢***2连接;所述的氦气轮机14的进口141与高压氦气再热器3连接;所述的制氢***2由转化反应器21、低压水蒸汽发生器22、中温变换器23、甲烷预热器24、给水除氧器25、变压吸附器26、转化气管道27组成;所述的转化反应器21的原料进口211与甲烷输送管道4、水蒸汽管道6相连接;转化反应器21的转化气出口212通过转化气管道27与氢气输送管道7连接,并在转化气管道27上依次设置高压氦气再热器3、低压水蒸汽发生器22、中温变换器23、甲烷预热器24、给水除氧器25、变压吸附器26;转化反应器21的氦气进口213与核能发电***1氦氦换热器13的二次侧氦气出口131连接;所述的高压氦气再热器3的转化气进口31与制氢***2转化反应器21的转化气出口212连接;高压氦气再热器3的转化气出口32与制氢***2低压水蒸汽发生器22的转化气进口221连接;高压氦气再热器3的氦气进口33与制氢***2转化反应器21的氦气出口214连接;高压氦气再热器3的氦气出口34与核能发电***1氦气轮机14的进口141连接;所述的甲烷输送管道4与甲烷预热器24的壳程相连通,并与转化反应器21的原料进口211连接;所述的给水管道5螺旋或曲折穿过核能发电***1冷却器15后与制氢***2给水除氧器25的壳程相连通,并与低压水蒸汽发生器22的给水进口222连接;所述的低压水蒸汽发生器22的蒸汽出口223通过水蒸汽管道6与转化反应器21的原料进口211连接。
所述的转化反应器21的氦气出口214温度在350~400℃之间,转化反应器21的转化气出口212温度在750~800℃之间;所述的高压氦气再热器3的氦气出口34温度在550~650℃之间,高压氦气再热器3的转化气出口32温度在400~450℃之间。
二、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的方法,它包括以下过程:
1)核电一回路的氦气从高温气冷堆11进行吸热,通过氦氦换热器13的一次侧向二次侧进行放热。核电二回路的氦气经压缩机12压缩后,进入氦氦换热器13的二次侧进行吸热,形成高温高压氦气;高温高压氦气进入制氢***2转化反应器21的壳程进行放热,变成低温高压氦气;低温高压氦气进入高压氦气再热器3吸收从转化反应器21引出的高温转化气的放热量,温度再次升高成为中高温高压氦气;中高温高压氦气进入氦气轮机14做功发电,氦气轮机14排放的氦气经过冷却器15被给水冷却后重新进入压缩机12完成一个循环。
2)天然气经过甲烷预热器24被加热后进入转化反应器21的转化传热管内;给水经过核能发电***1的冷却器15被加热为热水,热水进入制氢***2的给水除氧器25进一步加热除氧,然后除氧水进入低压水蒸汽发生器22内吸收转化气的热量变成饱和水蒸汽,饱和水蒸汽与预热天然气一起进入转化反应器21的转化传热管内发生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高温转化气,高温转化气先经过高压氦气再热器3进行放热用于加热氦气,再进入低压水蒸汽发生器22进行放热用于产生水蒸汽,然后转化气进入中温变换器23进一步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混合气依次经过甲烷预热器24和给水除氧器25放出余热,最后经过变压吸附器26过滤掉二氧化碳后得到纯净氢气。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核能发电***、制氢***、高压氦气再热器、甲烷输送管道、给水管道、水蒸汽管道、氢气输送管道;所述的核能发电***由高温气冷堆、压缩机、氦氦换热器、氦气轮机、冷却器组成;所述的高温气冷堆与氦氦换热器的一次侧连接形成核电站一回路;所述的压缩机与氦氦换热器的二次侧、氦气轮机、冷却器连接构成核电站二回路部分;所述的氦氦换热器的二次侧氦气出口与制氢***连接;所述的氦气轮机的进口与高压氦气再热器连接;所述的制氢***由转化反应器、低压水蒸汽发生器、中温变换器、甲烷预热器、给水除氧器、变压吸附器、转化气管道组成;所述的转化反应器的原料进口与甲烷输送管道、水蒸汽管道相连接;转化反应器的转化气出口通过转化气管道与氢气输送管道连接,并在转化气管道上依次设置高压氦气再热器、低压水蒸汽发生器、中温变换器、甲烷预热器、给水除氧器、变压吸附器;转化反应器的氦气进口与核能发电***氦氦换热器的二次侧氦气出口连接;所述的高压氦气再热器的转化气进口与制氢***转化反应器的转化气出口连接;高压氦气再热器的转化气出口与制氢***低压水蒸汽发生器的转化气进口连接;高压氦气再热器的氦气进口与制氢***转化反应器的氦气出口连接;高压氦气再热器的氦气出口与核能发电***氦气轮机的进口连接;所述的甲烷输送管道与制氢***甲烷预热器的壳程相连通,并与转化反应器的原料进口连接;所述的给水管道螺旋或曲折穿过核能发电***冷却器后与制氢***给水除氧器的壳程相连通,并与低压水蒸汽发生器的给水进口连接;所述的低压水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水蒸汽管道与转化反应器的原料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化反应器的氦气出口温度在350~400℃之间,转化反应器的转化气出口温度在750~800℃之间;所述的高压氦气再热器的氦气出口温度在550~650℃之间,高压氦气再热器的转化气出口温度在400~450℃之间。
3.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1)核电一回路的氦气从高温气冷堆进行吸热,通过氦氦换热器的一次侧向二次侧进行放热;核电二回路的氦气经压缩机压缩后,进入氦氦换热器的二次侧进行吸热,形成高温高压氦气;高温高压氦气进入转化反应器的壳程进行放热,变成低温高压氦气;低温高压氦气进入高压氦气再热器吸收从转化反应器引出的高温转化气的放热量,温度再次升高成为中高温高压氦气;中高温高压氦气进入氦气轮机做功发电,氦气轮机排放的氦气经过冷却器被给水冷却后重新进入压缩机完成一个循环;
2)天然气经过甲烷预热器被加热后进入转化反应器的转化传热管内;给水经过核能发电***的冷却器被加热为热水,热水进入制氢***的给水除氧器进一步加热除氧,然后除氧水进入低压水蒸汽发生器内吸收转化气的热量变成饱和水蒸汽,饱和水蒸汽与预热天然气一起进入转化反应器的转化传热管内发生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高温转化气,高温转化气先经过高压氦气再热器进行放热用于加热氦气,再进入低压水蒸汽发生器进行放热用于产生水蒸汽,然后转化气进入中温变换器进一步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混合气依次经过甲烷预热器和给水除氧器放出余热,最后经过变压吸附器过滤掉二氧化碳后得到纯净氢气。
CN201510886617.2A 2015-12-07 2015-12-07 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08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6617.2A CN105508051B (zh) 2015-12-07 2015-12-07 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6617.2A CN105508051B (zh) 2015-12-07 2015-12-07 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8051A true CN105508051A (zh) 2016-04-20
CN105508051B CN105508051B (zh) 2017-05-31

Family

ID=55716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661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08051B (zh) 2015-12-07 2015-12-07 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08051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7634A (zh) * 2017-04-11 2017-08-04 赫普热力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制氢与核电站灵活性调峰结合的***
CN107355272A (zh) * 2017-08-14 2017-11-1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氦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三联供***及方法
CN112562879A (zh) * 2020-12-03 2021-03-26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核能的能源梯级利用多元供能***
CN113086945A (zh) * 2021-04-14 2021-07-09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气冷堆电氢水热联产***
CN113401867A (zh) * 2021-07-20 2021-09-1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高温气冷堆的硫碘循环制氢***与方法
CN113522200A (zh) * 2021-08-19 2021-10-22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供热***
CN114215617A (zh) * 2021-11-03 2022-03-22 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气冷堆核能发电、制氢和供暖三联产***及方法
CN114439555A (zh) * 2022-01-27 2022-05-06 马卓立 一种新型氢能源发电方法
CN114629182A (zh) * 2022-03-25 2022-06-14 厦门大学 一种核电站储能设备及储能方法
JP7374152B2 (ja) 2021-08-27 2023-11-0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水素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水素製造方法
JP7374150B2 (ja) 2021-06-30 2023-11-0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水素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水素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6951A1 (en) * 2001-03-30 2004-10-07 Michael Correia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a method of conditioning its power generation circuit
CN101807443A (zh) * 2010-03-25 2010-08-1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的混合热力循环***
CN102280148A (zh) * 2011-04-29 2011-12-14 清华大学 高温气冷堆数字化保护***的集成测试方法及***
CN102479561A (zh) * 2010-11-23 2012-05-30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混合热力循环***
CN103339059A (zh) * 2011-01-10 2013-10-02 Mt创新中心名下斯塔米卡邦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6951A1 (en) * 2001-03-30 2004-10-07 Michael Correia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a method of conditioning its power generation circuit
CN101807443A (zh) * 2010-03-25 2010-08-1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的混合热力循环***
CN102479561A (zh) * 2010-11-23 2012-05-30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混合热力循环***
CN103339059A (zh) * 2011-01-10 2013-10-02 Mt创新中心名下斯塔米卡邦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氢的方法
CN102280148A (zh) * 2011-04-29 2011-12-14 清华大学 高温气冷堆数字化保护***的集成测试方法及***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7634A (zh) * 2017-04-11 2017-08-04 赫普热力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制氢与核电站灵活性调峰结合的***
CN107355272B (zh) * 2017-08-14 2023-03-2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氦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三联供***及方法
CN107355272A (zh) * 2017-08-14 2017-11-1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氦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三联供***及方法
CN112562879A (zh) * 2020-12-03 2021-03-26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核能的能源梯级利用多元供能***
CN112562879B (zh) * 2020-12-03 2024-05-14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核能的能源梯级利用多元供能***
CN113086945A (zh) * 2021-04-14 2021-07-09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气冷堆电氢水热联产***
JP7374150B2 (ja) 2021-06-30 2023-11-0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水素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水素製造方法
CN113401867B (zh) * 2021-07-20 2023-10-3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高温气冷堆的硫碘循环制氢***与方法
CN113401867A (zh) * 2021-07-20 2021-09-1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高温气冷堆的硫碘循环制氢***与方法
CN113522200A (zh) * 2021-08-19 2021-10-22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供热***
JP7374152B2 (ja) 2021-08-27 2023-11-0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水素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水素製造方法
CN114215617A (zh) * 2021-11-03 2022-03-22 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气冷堆核能发电、制氢和供暖三联产***及方法
CN114439555A (zh) * 2022-01-27 2022-05-06 马卓立 一种新型氢能源发电方法
CN114629182A (zh) * 2022-03-25 2022-06-14 厦门大学 一种核电站储能设备及储能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8051B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8051A (zh) 高温气冷堆氦气间接循环制氢耦合发电***及其方法
CN107630726B (zh) 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多能混合发电***及方法
CN108439336B (zh) 一种零排放氢电联产***
CN107327325B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液态金属联合循环***
CN107355269B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氦气联合循环***
CN105355247A (zh)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新型熔盐堆能量转换***
CN102797650A (zh) 低co2排放的太阳能与甲醇互补的热力循环***及方法
CN210345602U (zh) 一种利用电压缩式热泵的大温差集中供热***
CN101776399A (zh) 烧结环冷机用余热锅炉及其热电联供***
CN108798808B (zh) 一种用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的co2循环热电联产***
CN214741510U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冷端余热辅助加热凝结水***
CN114517714A (zh) 一种超高温气冷堆耦合碘硫循环的热电氢联产***
CN110925041B (zh) 一种联合循环高效燃煤发电***
CN110926049B (zh) 一种热电联产低温供暖工艺及***
CN105551554B (zh) 高温气冷堆直接制氢耦合蒸汽循环发电***及其方法
CN104131849A (zh) 天然气-氧与煤粉燃烧相结合的联合循环发电***及方法
CN216198494U (zh) 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CN216487339U (zh) 一种核电站余热蓄能和分配再利用***
CN215292607U (zh) 一种集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垃圾焚烧发电***
CN114353365A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分布式能源***
CN210483829U (zh) 一种火电厂耦合lng冷能发电***
CN208711388U (zh) 采用化学吸收增压的二氧化碳循环发电***
CN209838541U (zh) 一种煤气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CN111396160A (zh) 一种烟气余热热电联供***及热电联供方法
CN219691614U (zh) 一种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制取过热蒸汽发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