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0374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0374A
CN105450374A CN201410423004.0A CN201410423004A CN105450374A CN 105450374 A CN105450374 A CN 105450374A CN 201410423004 A CN201410423004 A CN 201410423004A CN 105450374 A CN105450374 A CN 105450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condition information
control signaling
channel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30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0374B (zh
Inventor
喻晓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230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037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5284 priority patent/WO2016029690A1/en
Publication of CN105450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0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0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0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在该方法中第一基站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最后第一基站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一基站向该基站下的每个用户设备下发不同的下行控制信令,从而导致第一基站接入用户的数量受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当前,蜂窝网络中,若是用户设备(英文:UserEquipment,简称:UE)要获取基站下发的配置资源,UE就需要获取到基站下发的下行控制信令(英文: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简称:DCI)。UE通过DCI可以在基站发送配置资源的位置获取到对应的配置资源。因此UE将在接收到基站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简称:PDCCH)中的DCI中获取基站的调度信息,通过该调度信息UE可以确定在下行传输中获取的时频资源位置、基站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等配置资源。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基站下的小区中的UE的接入量越来越大,而基站给每个UE下发的DCI都使用UE专属的加扰序列进行加扰,因此,每个DCI信令只能同时指示或者调度唯一的UE,而基站中的DCI数量有限,因此基站在同一时间下发的DCI受限,这样就导致基站接入用户数量受限,降低了基站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计入用户数量受限,并导致基站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包含有M个第二基站,N个用户设备分布于M个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M,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征了所述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信道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获取配置资源,其中,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处于所述不同的第二基站下。
可选的,所述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或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测量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二基站测量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包含第二基站发送下行测量导频,UE接收下行测量导频进行测量,并上报信道状态信息,或UE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第二基站接收上行参考信号,并计算获得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和/或秩指示,其中,所述信道质量信息表征了所述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表征了信号的预编码方式,所述秩指示表征了信道的数据层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包括:
在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信息中获取表征信道质量的第一指示值;
将所述第一指示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或者
将上报预编码矩阵指示相同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或者
将上报秩指示相同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
可选的,所述获取N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
获取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
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还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包括:
在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中获取表征信道状态的第二指示值;
将所述第二指示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以及所述数据业务量之间的差值在第三预设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
可选的,所述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还包括:
向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确定出与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通信的所述配置资源。
可选的,所述配置资源包括下行资源分配类型、时间、频域资源位置,调制编码方式、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以及上行的数据信道传输调度信息、功率控制信息。
可选的,所述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包括:
直接向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或
经由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
可选的,所述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令,具体为:
使用相同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进行加扰,并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加扰序列加扰后的下行控制信令。
一种***,包括:第一基站以及与所述第一基站不同的M个第二基站,其中,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包含有所述M个第二基站,N个用户设备分布于所述M个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M、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征了所述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信道的状态;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获取配置资源,其中,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处于所述不同的第二基站下;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在所述下行控制信令配置的时间、频率资源上与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或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测量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具体用于向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确定出与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通信的所述配置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具体用于获取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具体用于使用相同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进行加扰,并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加扰序列加扰后的下行控制信令。
一种基站,在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包含有M个第二基站,N个用户设备分布于所述M个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其中,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M、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征了所述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信道的状态;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指令下发模块,用于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获取配置资源,其中,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处于不同的第二基站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基站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最后第一基站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一基站向该基站下的每个用户设备下发不同的下行控制信令,从而导致第一基站接入用户的数量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蜂窝***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长期演进技术(英文: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长期演进技术的演进(英文: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简称:LTE-A)***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基站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最后第一基站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一基站向该基站下的每个用户设备下发不同的下行控制信令,从而导致第一基站接入用户的数量受限的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方案只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说明,而不是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而直接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包含的范围内。
实施例一:
首先来讲,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到第一基站中,该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包含有M个第二基站,N个用户设备分布于M个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包含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简单来讲,该第一基站就是宏基站,第二基站就是宏基站下分部的多个微基站,其中微基站可以是微小区基站、WLAN基站或毫米波基站。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201,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
该信道状态信息表征了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的信道的状态信息;
S202,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S203,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达到的目的是在第一基站下的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下发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DCI,为了达到该目的,首先就需要对第一基站下的所有用户设备进行分类,那么就需要执行S20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基站下的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由用户设备周期性上传的信道测量报告来获取,或者是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下发信道状态信息请求,从而N个用户设备根据该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来检测当前通讯的第二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然后将该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最后第二基站将该信道状态信息转发至第一基站。
这里获取的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是,获取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英文:ChannelQualityIndicator,简称:CQI)和/或秩指示(英文:RankIndication,简称:R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英文:PrecodingMatrixIndicator,简称:PMI)。
其中,该CQI用来反映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用0-15来表征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0表征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最差,15表征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最好。
RI用来指示下行信道的最大支持的空间层数,用来通知基站用户设备当前能够支持的空间层数(英文:Layernumber),也就是说RI=1,则支持1层传输,RI>1,则支持多层传输。
PMI用于表示下行预编码处理后,最大化信道容量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对发送的数据进行与预编码矩阵相乘。
在用户设备得到与第二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之后,每个用户设备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都将发送至第一基站,当然也可以通过第二基站转发。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N个用户设备分别分布在M个第二基站下,所以第二基站也可以得到用户设备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第二基站在得到用户设备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之后,就直接将该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当然,该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相应的用户设备。
所以第一基站可以直接接收N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或者是接收第二基站测量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得到N个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之后,该第一基站将对这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具体的分类方式如下:
方式一:
在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信息中获取表征信道质量的第一指示值,该第一指示值表征了该用户设备当前使用的信道的质量质量,该第一指示值可以是CQI值,比如A用户设备的CQI为8、B用户设备的CQI为10、C用户设备的CQI为7、D用户设备的CQI为8、E用户设备的CQI为11等。
将第一指示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比如说比如A用户设备的CQI为8、B用户设备的CQI为10、C用户设备的CQI为7、D用户设备的CQI为8、E用户设备的CQI为11,此时就A用户设备与C用户设备以及D用户设备之间的CQI值的差值小于等于1,则第一基站将A用户设备、C用户设备、D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用户设备,并且按照最低的CQI为7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进行对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这样可以满足最低CQI的传输质量错误概率的要求。同理,将B用户设备和E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用户设备,并且按照最低的CQI为10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进行对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此时就完成了用户设备的分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属于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分别处于不同的第二基站下,比如说A用户设备、C用户设备、D用户设备处于同一类别,则A用户设备处于一个第二基站下,则C用户设备将处于另外一个第二基站下,当然D用户设备所处的第二基站与A用户设备以及D用户设备所处的第二基站都不相同,这样是为了保证第二基站下的每个用户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令各不相同,从而避免不同用户设备到第二基站的相同资源位置解析资源。
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通过上述的CQI来对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之外,还可以根据PMI或者RI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将相同或者是相近的PMI归为同一类,或者是将相同或者是相近的RI归为同一类,或者是将相同PMI以及相同RI的用户设备归为同一类。具体的分类过程与根据CQI分类的过程基本相同,在此就不再一一详述。
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信道状态信息中的CQI与RI结合来对用户设备进行分类,也就是将CQI相近并且RI相同的用户设备分为同一类别;
或者是将信道状态信息中的CQI与PMI结合来对用户设备进行分类,也就是将CQI相近并且PMI相近的用户设备分为同一类别;
或者是将信道状态信息中的RI与PMI结合来对用户设备进行分类,也就是将RI相近并且PMI相近的用户设备分为同一类别;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方式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中的CQI、PMI、RI结合来对用户设备进行分类,也就是将RI相同、PMI相近以及CQI相近的用户设备分为同一类别;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相近表征的是两个用户设备的CQI之间的差值在一预设范围内,PMI之间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方式二:
获取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根据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对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具体来讲,在得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时,该第一基站还将获取每个用户设备对应的数据业务量,该数据业务量表征了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通讯数据量大小。
该第一基站将根据N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对该基站进行初步的分类,该分类的方式可以是图1中所描述的分类的方式,在此就不再赘述。
在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分类完成之后,该第一基站将根据每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业务数据量进行分类。
具体来讲,在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中获取表征信道状态的第二指示值,将第二指示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以及数据业务量之间的差值在第三预设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
简单的来讲,也就是将业务数据量相近的用户设备分为同一类别,此处对第二预设范围以及第三预设范围不做限定,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对第二预设范围以及第三预设范围进行相应的调整。
当然,此处归为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处于不同的第二基站下。
在完成分类之后,在第一基站下发下行控制信令时,该第一基站将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令,比如说,A用户设备、C用户设备、D用户设备为同一类用户设备,此时,该第一基站向A用户设备、C用户设备、D用户设备下发的是同一下行控制信令。这样一个下行控制信令就可以下发至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就避免了第一基站下该基站下的N个用户设备分别下发不同的下行控制信令,导致下行控制信息资源受限,造成第一基站接入用户设备受限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第一基站接入用户设备的数量,提高了下行控制信令的利用率。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类别的用户设备得到的下行控制信令是不相同的。
该下行控制信令可以使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根据下行控制信令获取配置资源,该配置资源包括下行资源分配类型,时间、频域资源位置,调制编码方式,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以及上行的数据信道传输调度信息,功率控制信息等资源。
当然,在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下发同一下行控制信令时,该第一基站还将向第二基站下发下行控制指令,该下行控制信令用于指示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下发时域资源以及频域资源位置,这样保证第二基站能够准确的确定下发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下发下行控制信令之前,该第一基站将通过加扰序列对下行控制信令进行加扰,并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使用相同加扰序列加扰后的下行控制信令。
在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基站下发的下行控制信令之后,该用户设备对下行控制信令进行解扰,从而用户设备就可以得到下行控制信令中指示的时域资源位置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从而用户设备可以在第二基站相应的时域资源位置以及频域资源位置解析到对应的配置资源。
当然,第一基站除了可以将下行控制信令直接下发至用户设备之外,还可以将下行控制信令发送至第二基站,然后经由第二基站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下发同一下行控制信令。简单来讲,就是将下行控制信令经由第二基站转发。最后实现的效果就是将下行控制信令下发至用户设备。
在第一基站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下发同一下行控制信令之后,该第一基站还将向用户设备发送信道测量请求,或者是经由第二基站发送该信道测量请求,这样第一基站可以实时的获取到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从而第一基站就实时的对第二基站下的用户进行类别划分,具体的划分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此处就不再赘述。
进一步,该第一基站还将接收用户设备上传的上行数据请求和/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和/或信道状态信息;或者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数据请求和/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和/或信道状态信息,这样使得第一基站可以实时的监控第二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从而为用户设备的分类提供条件。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一基站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最后第一基站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这样一个下行控制信令就可以下发至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从而就避免了向第一基站下的N个用户设备分别下发不同的下行控制信令,导致下行控制信息资源受限,最终导致第一基站接入用户设备受限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第一基站接入用户设备的数量,提高了下行控制信令的利用率。
下面通过具体该方法在LTE/LTE-A***中的应用过程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LTE/LTE-A***的结构示意图,该LTE/LTE-A***中包含了宏基站A,在该宏基站A下的微基站B、微基站C、微基站D,在该微基站B下存在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在微基站C下存在用户设备3和用户设备4,微基站D下存在用户5和用户6。
宏基站A将直接得到或者是通过微基站B、C、D得到6个用户设备上传的信道质量检测报告中得到6个用户分别与其对应微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此处的信道状态信息包含RI/PMI/CQI等。
在宏基站A得到每个用户设备的RI/PMI/CQI之后,宏基站A将对所有6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具体的分类方式在方式一种已经详述,此处就不在赘述。最终分类的结果是用户设备1、用户设备3、用户设备5为一类,用户设备2、用户设备4、用户设备6为一类,此时针对用户设备1、用户设备3、用户设备5,宏基站A将下发第一DCI,该第一DCI将承载于下行控制信道中,当然,该DCI中包含了资源分配信息、频域资源、调整编码方式、传输模式等信息。下发至用户设备的DCI都采用了特定的加扰方式进行加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DCI之后,将根据该加扰方式使用的加扰序列进行解扰,从而得到最终的第一DCI。
同理,针对用户设备2、用户设备4、用户设备6下发第二DCI,该第二DCI与第一DCI不同,当然,第二DCI所携带的资源分配等信息也不相同,这样保证,微基站B下的用户设备接收到的DCI不同、微基站C下的用户设备接收到的DCI不同、微基站D下的用户设备接收到的DCI不同。
在宏基站A向用户设备下发DCI时,该宏基站A将向微基站B、微基站C、微基站D下发第一DCI和第二DCI,这样微基站B、微基站C、微基站D能够在预定义或者宏基站A的DCI指示的资源分配位置,该资源分配位置包含了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最后按照DCI指示的资源分配信息、调制编码方式、传输方式等,向用户设备下发数据信息。
用户设备1接收到第一DCI之后,将根据第一DCI中指示的时域位置以及频域位置,用户设备1就按照第一DCI所指示的资源分配位置、调制编码方式、传输方式等解析到给用户设备1配置的数据信息,同样的用户设备3接收到第一DCI之后,用户设备3就按照第一DCI所指示的资源分配位置、调制编码方式、传输方式等解析到给用户设备3配置的数据信息。当然,其他用户设备得到配置资源的方式都基于上述方式完成,此处就不再赘述。
很明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最后第一基站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用户设备使用预定义的同一解扰方式去解析DCI,这样一个下行控制信令就可以下发至多个不同的用户设备,从而就避免了向第一基站下的N个用户设备分别下发不同的下行控制信令,导致下行控制信息资源受限,最终导致第一基站接入用户设备受限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第一基站接入用户设备的数量,提高了下行控制信令的利用率。
实施例二:
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该***包括第一基站以及与第一基站不同的M个第二基站,其中,在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包含有M个第二基站,N个用户设备分布于M个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包含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M、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该第一基站,具体用于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征了所述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信道的状态;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获取配置资源,其中,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处于所述不同的第二基站下;
该第二基站,用于在下行控制信令配置的时间、频率资源上与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该第一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或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测量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
进一步,该第一基站,具体用于向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确定出与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通信的所述配置资源。
进一步,该第一基站,具体用于获取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进一步,该第一基站,具体用于在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中获取表征信道状态的第二指示值;将所述第二指示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以及所述数据业务量之间的差值在第三预设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包含有M个第二基站,N个用户设备分布于M个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其中,基站的覆盖范围包含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M、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征了所述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信道的状态;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指令下发模块,用于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获取配置资源,其中,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处于不同的第二基站下。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包含有M个第二基站,N个用户设备分布于M个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M,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征了所述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信道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获取配置资源,其中,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处于所述不同的第二基站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或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测量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和/或秩指示,其中,所述信道质量指示、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表征了所述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包括:
在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信息中获取表征信道质量的第一指示值;
将所述第一指示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或者
将上报预编码矩阵指示相同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或者
将上报秩指示相同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N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
获取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
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还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包括:
在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中获取表征信道状态的第二指示值;
将所述第二指示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以及所述数据业务量之间的差值在第三预设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确定为同一类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还包括:
向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确定出与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通信的所述配置资源。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资源包括下行资源分配类型,时间、频域资源位置,调制编码方式,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以及上行的数据信道传输调度信息,功率控制信息。
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包括:
直接向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或
经由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下行控制信令,具体为:
使用相同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进行加扰,并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加扰序列加扰后的下行控制信令。
1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站以及与所述第一基站不同的M个第二基站,其中,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包含有所述M个第二基站,N个用户设备分布于所述M个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M、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获取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征了所述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信道的状态;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获取配置资源,其中,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处于所述不同的第二基站下;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在所述下行控制信令配置的时间、频率资源上与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或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测量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具体用于向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确定出与所述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通信的所述配置资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具体用于获取所述N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量,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具体用于使用相同的加扰序列对所述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进行加扰,并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加扰序列加扰后的下行控制信令。
16.一种基站,在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包含有M个第二基站,N个用户设备分布于所述M个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其中,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M、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N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表征了所述用户设备与相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信道的状态;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N个用户设备进行分类;
指令下发模块,用于向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获取配置资源,其中,同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处于不同的第二基站下。
CN201410423004.0A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05450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3004.0A CN105450374B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PCT/CN2015/075284 WO2016029690A1 (en) 2014-08-25 2015-03-27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3004.0A CN105450374B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0374A true CN105450374A (zh) 2016-03-30
CN105450374B CN105450374B (zh) 2018-08-31

Family

ID=55398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3004.0A Active CN105450374B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50374B (zh)
WO (1) WO201602969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889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上报rsrp的方法、终端、计算机可读介质及***
WO2020030020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资源切换方法、指示带宽资源切换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0831198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资源切换方法、指示带宽资源切换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3765634A (zh) * 2020-06-03 202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mrs分配方法、nr基站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9012790B1 (pt) * 2016-12-23 2024-01-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e dispositiv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719A (zh) * 2010-11-17 2011-03-09 华中科技大学 M2m的下行控制信息资源复用方法及设备
CN101998611A (zh) * 2009-08-11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载波的功控信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291736A (zh) * 2011-08-08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3017154A1 (en) * 2011-07-29 2013-02-07 Fujitsu Limited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970757A (zh) * 2012-11-23 2013-03-13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实时业务的lte下行填充资源分配方法
CN103248450A (zh) * 2012-02-07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11A (zh) * 2009-08-11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载波的功控信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984719A (zh) * 2010-11-17 2011-03-09 华中科技大学 M2m的下行控制信息资源复用方法及设备
WO2013017154A1 (en) * 2011-07-29 2013-02-07 Fujitsu Limited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291736A (zh) * 2011-08-08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3248450A (zh) * 2012-02-07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970757A (zh) * 2012-11-23 2013-03-13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实时业务的lte下行填充资源分配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889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上报rsrp的方法、终端、计算机可读介质及***
CN109151889B (zh) * 2017-06-16 2022-02-15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上报rsrp的方法、终端、计算机可读介质及***
WO2020030020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资源切换方法、指示带宽资源切换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0831198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资源切换方法、指示带宽资源切换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0831198B (zh) * 2018-08-10 2024-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资源切换方法、指示带宽资源切换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11924815B2 (en) 2018-08-10 2024-03-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andwidth recourse switch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for indicating bandwidth resource switching
CN113765634A (zh) * 2020-06-03 202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mrs分配方法、nr基站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29690A1 (en) 2016-03-03
CN105450374B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08693B1 (ko) 참조 신호 송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9891964B (zh) 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9531457B2 (e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370579B (zh) 调度资源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4080170A (zh) 一种d2d响应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139918A (zh) 一种实现数据调度的方法、装置和***
US20200169371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signaling
CN107889251B (zh) 一种时域资源单元集合结构的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545037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US10499270B2 (en)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013905A (zh) 协同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05099612A (zh) 一种利用非授权频谱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265086A1 (en) Coverage enhancement for multicast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116475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and tim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127525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CN105450371A (zh)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9952806A (zh) Sr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286948A (zh) 处理测量配置及回报的装置及方法
EP3120489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between multiple comp-cells
WO2017028337A1 (zh) 一种传输块类型信令指示方法及***
CN113498203B (zh) 资源调度方法、资源确定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4509133A (zh) 设备到设备临近服务中传输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958178B (zh) 一种频率选择性调度方法、cqi上报方法、装置及***
EP3718234B1 (en) Numerology indication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11979867B2 (e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