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9240A -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 - Google Patents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9240A
CN105429240A CN201511009458.4A CN201511009458A CN105429240A CN 105429240 A CN105429240 A CN 105429240A CN 201511009458 A CN201511009458 A CN 201511009458A CN 105429240 A CN105429240 A CN 105429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automobile
coordinated control
discharge
equipment
inter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94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9240B (zh
Inventor
柏德胜
陈�光
刘娟
鲁丽萍
邹丹平
庄童
朱博
张强
王明才
欧方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State Grid Purui UHV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State Grid Purui UHV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State Grid Purui UHV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5110094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9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9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9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9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9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02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4Optimising energy costs, e.g. responding to electricity rat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82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02J2007/0067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包括供电设备,用于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充放电设备和电动汽车提供供电电源;互动协调控制设备,用于协调控制供电设备与电动汽车的双向能量信息互动,并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智能交通设备与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交互信息;充放电设备,用于实现电动汽车充放电;电动汽车用于消纳电网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电能,并通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和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向电网回馈电能。该结构划分清晰、运行性能卓越、且运行维护风险低、可靠程度高、响应速度快。

Description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及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
背景技术
在国际社会倡导低碳经济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环境下,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我国低碳经济转型、新能源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实现交通能源全面转型,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解决大气污染、治理大范围雾霾天气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电能替代、推进以电代油、构建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重要举措。
国家部委和各地政府近期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电动汽车推广的政策措施,如国务院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到2015年,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步规模化推广,其大规模充电势必会增加电力***负荷水平,特别是随机和无序充电,将大大增加特殊时段电力***的负荷水平,还会加重局部电网存在的电压降落、支路容量不匹配等,同时带来注入谐波、功率因数降低、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展和应用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技术,实现车网融合,是降低规模化电动汽车充放电对电网多样性影响的有效调控手段,是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经济性、兼容性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电动汽车主动参与广域电网互动优化运行、构建电动汽车与电网综合智能调度及共赢机制的基础环节。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方面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利用电动汽车实现对电网削峰填谷、频率调节及消纳新能源的控制策略等方面,其中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处于领先地位。1997年,美国特拉华大学首先提出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概念,开展了容量计算和净收益研究,并在2007年10月成功利用单台汽车进行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运行的试验。2009年,德国的DirkUweSAUER等人发表研究成果,表明由电动汽车与控制***相结合形成的移动存储***能够部分替代静止存储***,负荷周期可控制在一秒到一天的范围内。
国内主要侧重于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可行性分析、整体结构的描述及各组成部分功能分析等,集中在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的应用问题、数学模型构建、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的总体思路、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的理论算法等方面,而对其具体的实现技术则涉及较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技术与发展中心是较早开展此项研究的机构之一,于2010年依托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展示了单辆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也开展了电动汽车智能充放储一体化的系列研究和试验。
总之,在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方面,国内外目前对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互动协调控制***及方法,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与广义智能用电体系的融合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规模化电动汽车充放电调控手段,未实现电动汽车同时作为可控负荷和储能单元参与广域电网互动运行,与车联网、能源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电气化交通智能调度、主动配电网、非接触式充放电等先进技术的结合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具备结构划分清晰、运行性能卓越、业务扩展性强、运行维护风险低、可靠程度高、响应速度快、配置模块化、功能智能化等显著有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所述***包括:依次连接的供电设备、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充放电设备和电动汽车;其中,
所述供电设备,用于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充放电设备和电动汽车提供供电电源,包括电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
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用于协调控制供电设备与电动汽车的双向能量信息互动;并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智能交通设备和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充放电设备,用于实现电动汽车充放电;其包括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和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
所述电动汽车用于消纳电网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电能,并通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和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向电网回馈电能。
优选的,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通过光纤、以太网或者微功率无线通信链路分别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和智能交通设备连接,以实现信息交互;其中,
配网自动化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配电网数据;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数据;
智能交通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交通信息数据和地图增量更新数据;
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行数据。
优选的,所述供电设备通过阻燃型三芯金属铜芯电缆、阻燃型四芯金属铜芯电缆、聚氯乙烯绝缘单屏蔽四芯铜芯电缆、真空断路器、氧化锌避雷器、热镀锌扁钢不等距接地网格与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连接,为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和电动汽车提供电源。
优选的,所述电网采用双回路供电,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0kV配电装置采用环网柜,内置真空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电网采用双回路供电,0.4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0.4kV配电装置采用低压抽屉式开关柜,进线采用合资智能框架断路器,出线采用电子式脱扣器的塑壳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电网所用配电变压器容量SN根据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入容量S1、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入容量S2、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数量N1、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数量N2、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同时系数KX1、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同时系数KX2及变压器最佳负荷率βm、功率因数COSφ确定;其中,
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均仅考虑充电模式,所有用电设备均按24小时满负荷运转考虑。
优选的,所述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入容量S1根据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出功率P1进行折算:
S1=P1/(COSφ×η1)
其中,η1为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平均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入容量S2根据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出功率P2进行折算:
S2=P2/(COSφ×η2)
其中,η2为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平均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获取电网所用配电变压器容量SN包括:首先分别叠加所述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入容量S1和所述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入容量S2,获得仅考虑充电模式的充放电设备总容量S:
S=∑S1+∑S2
其次,得到变压器总容量SN
SN=max{KX1,KX2}×(S+Se)/βm
其中,βm为变压器最佳负荷率,Se为除去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外其他用电设备总负荷容量。
优选的,所述电网,包括有源滤波模块和无功补偿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有源滤波模块,用于补偿2~50次内任意次数谐波;其中,有源滤波模块补偿容量根据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同时系数KX1、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数量N1、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出功率P1、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在交流电源输入端产生的谐波电流含有率ξ确定:
I=KX1×N1×P1/(3×0.22)×ξ。
进一步地,所述无功补偿模块采用三相共补与单相分补相结合的综合补偿方式;
其中,无功补偿模块补偿容量根据三相线电压U、频率f和电容器电容C确定,其表达式为:
补偿容量Q=U2×2πf×C。
优选的,所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电力电缆与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连接,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和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提供单向电源。
优选的,所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包括电池组件、直流汇流箱和并网逆变器;其中,
所述电池组件每个阵列组包括2个复式光伏发电小单元,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方式连接;
所述直流汇流箱,用于收集并传输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采用每2个复式光伏发电小单元串列方式连接;
所述并网逆变器,用于将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具有自动运行、自动停止、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和防孤岛运行功能,根据装机容量确定逆变器额定容量。
优选的,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为所述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的核心,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局域网和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通信链路分别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智能交通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和充放电设备连接,以实现数据采集和调度控制。
优选的,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分析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协调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集中器和计量单元;
通过RS485、电力载波线或者微功率无线相互连接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集中器和计量单元分别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智能交通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电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智能交通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的数据,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分析处理模块连接,为分析处理模块提供数据;
所述分析处理模块,包括前置服务器,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解析、处理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数据存储模块、协调控制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经分析处理模块处理后,同时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和协调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数据服务器,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分析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存储电动汽车充放电历史数据;
所述协调控制模块,包括应用服务器,用于实时计算参与充放电的电动汽车数量和接入位置,协调控制供电设备与电动汽车的双向能量信息互动;
所述通讯模块,包括智能通信终端、通信网关、网络交换机和通信管理机;所述智能通信终端、通信网关、网络交换机和通信管理机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局域网或者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与充放电设备连接;用于传输协调控制模块下发的充放电指令以及上传充放电设备信息;并向互动协调控制模块传输供电设备的可调容量、接纳能力、安全裕度、耦合系数、网架适应性,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的装机容量和最大功率数据;其中,所述充放电设备信息包括电动汽车充放电数据、荷电量数据、行为特性数据、充电需求数据和充放电设备状态数据。
优选的,所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通过电力电缆与所述电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连接,并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局域网等通信链路与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通过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无线通信链路与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和电动汽车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汽车通过充放电专用电缆与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连接,同时通过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或者无线通信链路与所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一方面通过电动汽车的能源供给和交换实现对整个电网的调节峰谷、平衡负荷,另一方面通过车网融合模式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有序发展,并形成辐射效应,引领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有力实践。
2、本发明提供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是一种模块化、智能化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基于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实体设施,按照***归类的方法,将其划分为电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互动协调控制***、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电动汽车,结构清晰、层次明确、功能完整,清晰地定义了各部分的功能。
3、本发明提供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互动通过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调度控制,提高了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可全面、快速、准确、直观地掌握各设施运行状况,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4、本发明提供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所采用的技术和产品都是业界公认的主流技术和产品,设计选型方便,而且满足开放性的要求,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加、修改测量及控制参数。在底层技术标准上实现开放,采用模块化建设模式,采用通用软件开发平台,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实用性和可移植性,适应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
5、本发明提供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各项功能保持相对独立并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伸缩性,扩容方便,满足软硬件功能扩充要求,并易于根据发展应用需要进行平稳完善和升级,配备有完善的可靠性措施设计,保证***运行的高度可靠,满足营销关键应用的可靠性要求。
6、本发明提供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可为电动汽车与智能用电体系的融合提供示范,降低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的应用成本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站的运行成本,为智能用电、电网规划、电力调度、负荷控制、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有力的支撑。
7、本发明提供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可以很方便地结合并行计算技术,利用大型计算机进一步提高程序的计算速度,并提高了全局收敛特性。
8、本发明提供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实用灵活、功能强大,便于推广。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本发明提供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及方法也变得尤为重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推动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领域的长足发展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的实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所述***包括:依次连接的供电设备、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充放电设备和电动汽车;如图2所示,其中,
所述供电设备,用于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充放电设备和电动汽车提供供电电源,包括电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
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通过光纤、以太网或者微功率无线通信链路分别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和智能交通设备连接,以实现信息交互;其中,配网自动化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配电网数据;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数据;
智能交通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交通信息数据和地图增量更新数据;
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行数据。
所述供电设备通过阻燃型三芯金属铜芯电缆、阻燃型四芯金属铜芯电缆、聚氯乙烯绝缘单屏蔽四芯铜芯电缆、真空断路器、氧化锌避雷器、热镀锌扁钢不等距接地网格与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连接,为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和电动汽车提供电源。
所述电网采用双回路供电,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0kV配电装置采用环网柜,内置真空断路器。
所述电网采用双回路供电,0.4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0.4kV配电装置采用低压抽屉式开关柜,进线采用合资智能框架断路器,出线采用电子式脱扣器的塑壳断路器。
所述电网所用配电变压器容量SN根据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入容量S1、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入容量S2、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数量N1、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数量N2、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同时系数KX1、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同时系数KX2及变压器最佳负荷率βm、功率因数COSφ确定;其中,
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均仅考虑充电模式,所有用电设备均按24小时满负荷运转考虑。
所述电网,包括有源滤波模块和无功补偿模块。
有源滤波模块,用于补偿2~50次内任意次数谐波;其中,有源滤波模块补偿容量根据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同时系数KX1、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数量N1、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出功率P1、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在交流电源输入端产生的谐波电流含有率ξ确定:
I=KX1×N1×P1/(3×0.22)×ξ。
无功补偿模块采用三相共补与单相分补相结合的综合补偿方式;
其中,无功补偿模块补偿容量根据三相线电压U、频率f和电容器电容C确定,其表达式为:
补偿容量Q=U2×2πf×C。
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用于协调控制供电设备与电动汽车的双向能量信息互动;并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智能交通设备和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充放电设备,用于实现电动汽车充放电;其包括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和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
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入容量S1根据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出功率P1进行折算:
S1=P1/(COSφ×η1)
其中,η1为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平均工作效率。
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入容量S2根据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出功率P2进行折算:
S2=P2/(COSφ×η2)
其中,η2为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平均工作效率。
获取电网所用配电变压器容量SN包括:首先分别叠加所述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入容量S1和所述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入容量S2,获得仅考虑充电模式的充放电设备总容量S:
S=∑S1+∑S2
其次,得到变压器总容量SN
SN=max{KX1,KX2}×(S+Se)/βm
其中,βm为变压器最佳负荷率,Se为除去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外其他用电设备总负荷容量。
所述电动汽车用于消纳电网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电能,并通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和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向电网回馈电能。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电力电缆与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连接,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和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提供单向电源。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包括电池组件、直流汇流箱和并网逆变器;其中,
所述电池组件每个阵列组包括2个复式光伏发电小单元,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方式连接;
所述直流汇流箱,用于收集并传输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采用每2个复式光伏发电小单元串列方式连接;
所述并网逆变器,用于将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具有自动运行、自动停止、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和防孤岛运行功能,根据装机容量确定逆变器额定容量。
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为所述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的核心,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局域网和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通信链路,以及RS485、电力载波线或者微功率无线相互连接的集中器、采集器、防火墙、强隔离装置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智能交通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和充放电设备连接,以实现数据采集和调度控制。
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分析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协调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集中器和计量单元;
通过RS485、电力载波线或者微功率无线相互连接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集中器和计量单元分别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智能交通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电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智能交通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的数据,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分析处理模块连接,为分析处理模块提供数据;
所述分析处理模块,包括前置服务器,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解析、处理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数据存储模块、协调控制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经分析处理模块处理后,同时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和协调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数据服务器,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分析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存储电动汽车充放电历史数据;
所述协调控制模块,包括应用服务器,用于实时计算参与充放电的电动汽车数量和接入位置,协调控制供电设备与电动汽车的双向能量信息互动;
所述通讯模块,包括智能通信终端、通信网关、网络交换机和通信管理机;所述智能通信终端、通信网关、网络交换机和通信管理机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局域网或者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与充放电设备连接;用于传输协调控制模块下发的充放电指令以及上传充放电设备信息;并向互动协调控制模块传输供电设备的可调容量、接纳能力、安全裕度、耦合系数、网架适应性,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的装机容量和最大功率数据;其中,所述充放电设备信息包括电动汽车充放电数据、荷电量数据、行为特性数据、充电需求数据和充放电设备状态数据。
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通过电力电缆与所述电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连接,并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局域网等通信链路与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连接。
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通过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无线通信链路与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和电动汽车连接。
电动汽车通过充放电专用电缆与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连接,同时通过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或者无线通信链路与所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连接。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9)

1.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依次连接的供电设备、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充放电设备和电动汽车;其中,
所述供电设备,用于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充放电设备和电动汽车提供供电电源,包括电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
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用于协调控制供电设备与电动汽车的双向能量信息互动;并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智能交通设备和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充放电设备,用于实现电动汽车充放电;其包括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和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
所述电动汽车用于消纳电网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电能,并通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和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向电网回馈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通过光纤、以太网或者微功率无线通信链路分别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和智能交通设备连接,以实现信息交互;其中,
配网自动化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配电网数据;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数据;
智能交通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交通信息数据和地图增量更新数据;
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提供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设备通过阻燃型三芯金属铜芯电缆、阻燃型四芯金属铜芯电缆、聚氯乙烯绝缘单屏蔽四芯铜芯电缆、真空断路器、氧化锌避雷器、热镀锌扁钢不等距接地网格与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连接,为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和电动汽车提供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网采用双回路供电,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0kV配电装置采用环网柜,内置真空断路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采用双回路供电,0.4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0.4kV配电装置采用低压抽屉式开关柜,进线采用合资智能框架断路器,出线采用电子式脱扣器的塑壳断路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网所用配电变压器容量SN根据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入容量S1、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入容量S2、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数量N1、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数量N2、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同时系数KX1、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同时系数KX2及变压器最佳负荷率βm、功率因数COSφ确定;其中,
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均仅考虑充电模式,所有用电设备均按24小时满负荷运转考虑。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入容量S1根据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出功率P1进行折算:
S1=P1/(COSφ×η1)
其中,η1为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平均工作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入容量S2根据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出功率P2进行折算:
S2=P2/(COSφ×η2);
其中,η2为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平均工作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获取电网所用配电变压器容量SN包括:首先分别叠加所述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入容量S1和所述单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的输入容量S2,获得仅考虑充电模式的充放电设备总容量S:
S=∑S1+∑S2
其次,得到变压器总容量SN
SN=max{KX1,KX2}×(S+Se)/βm
其中,βm为变压器最佳负荷率,Se为除去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外其他用电设备总负荷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包括有源滤波模块和无功补偿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滤波模块,用于补偿2~50次内任意次数谐波;其中,有源滤波模块补偿容量根据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同时系数KX1、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数量N1、单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的输出功率P1、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在交流电源输入端产生的谐波电流含有率ξ确定:
I=KX1×N1×P1/(3×0.22)×ξ。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补偿模块采用三相共补与单相分补相结合的综合补偿方式;
其中,无功补偿模块补偿容量根据三相线电压U、频率f和电容器电容C确定,其表达式为:
补偿容量Q=U2×2πf×C。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电力电缆与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连接,为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和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提供单向电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包括电池组件、直流汇流箱和并网逆变器;其中,
所述电池组件每个阵列组包括2个复式光伏发电小单元,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方式连接;
所述直流汇流箱,用于收集并传输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采用每2个复式光伏发电小单元串列方式连接;
所述并网逆变器,用于将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具有自动运行、自动停止、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和防孤岛运行功能,根据装机容量确定逆变器额定容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为所述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的核心,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局域网和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分别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智能交通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和充放电设备连接,以实现数据采集和调度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5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分析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协调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集中器和计量单元;
通过RS485、电力载波线或者微功率无线相互连接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集中器和计量单元分别与配网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线监测设备、智能交通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电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智能交通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设备的数据,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分析处理模块连接,为分析处理模块提供数据;
所述分析处理模块,包括前置服务器,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解析、处理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数据存储模块、协调控制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经分析处理模块处理后,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和协调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数据服务器,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与分析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存储电动汽车充放电历史数据;
所述协调控制模块,包括应用服务器,用于实时计算参与充放电的电动汽车数量和接入位置,协调控制供电设备与电动汽车的双向能量信息互动;
所述通讯模块,包括智能通信终端、通信网关、网络交换机和通信管理机;所述智能通信终端、通信网关、网络交换机和通信管理机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局域网或者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与充放电设备连接;用于传输协调控制模块下发的充放电指令以及上传充放电设备信息;并向互动协调控制模块传输供电设备的可调容量、接纳能力、安全裕度、耦合系数、网架适应性,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的装机容量和最大功率数据;其中,所述充放电设备信息包括电动汽车充放电数据、荷电量数据、行为特性数据、充电需求数据和充放电设备状态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通过电力电缆与所述电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连接,并通过本地工业以太网或控制器局域网与所述互动协调控制设备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通过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无线通信链路与互动协调控制设备和电动汽车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通过充放电专用电缆与传导式超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模块连接,同时通过通用分组/码多分址无线网络或者无线通信链路与所述非接触式充放电设备连接。
CN201511009458.4A 2015-12-29 2015-12-29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 Active CN105429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9458.4A CN105429240B (zh) 2015-12-29 2015-12-29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9458.4A CN105429240B (zh) 2015-12-29 2015-12-29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9240A true CN105429240A (zh) 2016-03-23
CN105429240B CN105429240B (zh) 2024-02-06

Family

ID=55507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09458.4A Active CN105429240B (zh) 2015-12-29 2015-12-29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924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6706A (zh) * 2017-03-10 2017-05-31 苏州协鑫集成科技工业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向充放电***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482680A (zh) * 2017-08-28 2017-12-15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孤岛划分的电动汽车调度方法
CN108621828A (zh) * 2018-04-03 2018-10-09 徐东云 一种电动汽车行进间自主无线同步充电装置
CN109606182A (zh) * 2018-12-06 2019-04-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动汽车双向电能调度的方法
CN109693561A (zh) * 2017-10-23 2019-04-30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充换一体换电站及其***
CN109742755A (zh) * 2019-01-28 2019-05-10 东北大学 基于节点分区的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运行调度方法
CN114386124A (zh) * 2021-12-24 2022-04-22 易盼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plan的负荷计算及选型***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240A (zh) * 2010-11-19 2012-04-25 上海市电力公司 实现电动车辆与电网互动的***
WO2012171147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结合风力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协调控制***
CN103078360A (zh) * 2012-10-29 2013-05-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规模化电动汽车集群供电***
CN104253470A (zh) * 2014-09-25 2014-12-31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协调的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CN105184414A (zh) * 2015-09-22 2015-12-23 山东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与间歇性电源协同调度***
CN205595812U (zh) * 2015-12-29 2016-09-21 北京国网普瑞特高压输电技术有限公司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240A (zh) * 2010-11-19 2012-04-25 上海市电力公司 实现电动车辆与电网互动的***
WO2012171147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结合风力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协调控制***
CN103078360A (zh) * 2012-10-29 2013-05-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规模化电动汽车集群供电***
CN104253470A (zh) * 2014-09-25 2014-12-31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协调的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CN105184414A (zh) * 2015-09-22 2015-12-23 山东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与间歇性电源协同调度***
CN205595812U (zh) * 2015-12-29 2016-09-21 北京国网普瑞特高压输电技术有限公司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成美丽 等: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谐波治理技术工程研究", 智能电网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6706A (zh) * 2017-03-10 2017-05-31 苏州协鑫集成科技工业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向充放电***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786706B (zh) * 2017-03-10 2019-04-26 苏州协鑫集成科技工业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向充放电***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482680A (zh) * 2017-08-28 2017-12-15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孤岛划分的电动汽车调度方法
CN109693561A (zh) * 2017-10-23 2019-04-30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充换一体换电站及其***
CN108621828A (zh) * 2018-04-03 2018-10-09 徐东云 一种电动汽车行进间自主无线同步充电装置
CN109606182A (zh) * 2018-12-06 2019-04-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动汽车双向电能调度的方法
CN109606182B (zh) * 2018-12-06 2023-08-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动汽车双向电能调度的方法
CN109742755A (zh) * 2019-01-28 2019-05-10 东北大学 基于节点分区的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运行调度方法
CN109742755B (zh) * 2019-01-28 2022-07-08 东北大学 基于节点分区的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运行调度方法
CN114386124A (zh) * 2021-12-24 2022-04-22 易盼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plan的负荷计算及选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9240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6718B (zh) 一种智能微网的源-网-荷自动控制***及控制方法
CN105429240A (zh) 车网融合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互动协调控制***
CN204720998U (zh) 一种1MWh集装箱型储能***
CN103595138B (zh) 一种智能微电网***
CN103248064B (zh) 一种复合型能源充电储能***及其方法
Guo et 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large-scale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under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framework
CN108233430B (zh) 一种计及***能源波动性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方法
CN103236712A (zh) 一种直流微网***及其控制方法
CN203205889U (zh) 直流微网***
CN103441520A (zh) 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
CN206041652U (zh) 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管理控制***
CN102412578B (zh) 一种实验室用的微电网***
CN104092250A (zh) 微电网***的分布式经济调度与协调控制方法
CN202633961U (zh) 一种电池储能电站的监控***
CN104201672A (zh) 一种新型的微网***控制装置
CN211790786U (zh) 一种客户侧储能能量管理***
CN113285479A (zh) 一种超大容量的区域微电网***及运行方法
CN113315155A (zh) 分布式能源发电与v2g混合***
CN203406664U (zh) 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装置
Wei et al. Research on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tations on energy internet
CN207339296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管理控制***
CN104333036A (zh) 一种多源协调控制***
CN205123282U (zh) 微电网
CN202888859U (zh) 一种建筑光伏并网***
CN202798010U (zh) 一种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分层协调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