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6201A - 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6201A
CN105356201A CN201510751040.4A CN201510751040A CN105356201A CN 105356201 A CN105356201 A CN 105356201A CN 201510751040 A CN201510751040 A CN 201510751040A CN 105356201 A CN105356201 A CN 105356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ocket
circuit board
main casing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10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健
叶海东
梁建卫
邵丹锋
池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onyar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onyar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onyar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onyar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510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62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6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6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插座包括外壳、插脚、导电插套,所述的外壳包括主壳体、底盖、顶盖,顶盖上设有插孔,插座还包括电路板,其组装工艺如下:首先将插脚焊接在电路板上,焊接时让插脚的顶端延伸出电路板的顶面;然后将焊接好插脚的电路板放置在主壳体的下方,并让插脚的顶端延伸出主壳体顶面;然后将底盖安装在主壳体的底部,组装完成后的插脚、电路板、主壳体、底盖组成通用模块;然后主壳体的上方安装导电插套,导电插套与插脚的顶端连接;最后安装顶盖;将插座分成通用模块和可变模块,组装时不同的产品时只需要将可变模块那部分组装到通用模块上即可,组装方便,可拆卸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属于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插座是家用电器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可以把一个固定插孔扩展成多个插孔,现在市面上使用频率较多的还是多排式的插座,这类插座都属于有线插座,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小型的便携式插座,这类插座体积小,单手就能握住整个插座,属于无线插座,即插头内置在插座中,非常适合用在一些卧室的床头附近。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这类便携式插座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产品在设计都没有实现模块化设计,导致后期组装时,也无法实现模块化组装,其实很多插座只是插孔布局的变化,很多部件都是可以通用的,所以说在组装时也可以模块化整体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将插座分成通用模块和可变模块,组装时不同的产品时只需要将可变模块那部分组装到通用模块上即可,组装方便,可拆卸化程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插座包括外壳、插脚,插脚连接有导电插套,外壳上设有与导电插套位置相对应的插孔,所述的外壳包括主壳体、底盖、顶盖,所述的插孔设于顶盖上,插座还包括电路板,其组装工艺如下:
第1步:先将插脚焊接在电路板上,使得电路板直接从插脚取电,焊接时让插脚的顶端延伸出电路板的顶面;
第2步:将焊接好插脚的电路板放置在主壳体的下方,并让插脚的顶端延伸出主壳体顶面;
第3步:将底盖安装在主壳体的底部,并让插脚的底端延伸出底盖的底面,组装完成后的插脚、电路板、主壳体、底盖组成通用模块;
第4步:在主壳体的上方安装导电插套,导电插套利用设在其底部的底部夹片与插脚的顶端连接;
第5步:安装完导电插套后,将顶盖安装在主壳体上;
其中,第4步中的导电插套和第5步中的顶盖为可变模块,顶盖上的插孔布局可以有多种组合,导电插套和顶盖上的插孔是匹配使用,一个通用模块可以搭配不同的可变模块进行组装。
本发明的插座,主要包括了由插脚、电路板、主壳体、底盖组成通用模块,以及由顶盖和导电插套组成的可变模块。同系列的插座产品,其不同之处只是顶盖上的插孔布局、形状有所区别,还有就是导电插套是跟随插孔变化而变化的,而插脚、底座都是通用的,在组装时,只需要更换顶盖、导电插套就能实现同系列产品的切换,所以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通用模块的组装可以单独并且大批量的进行,而且员工在组装同一样模块时,其熟练度会提升很高,组装时更效率,同系列的产品只需要在组装完成后的通用模块上继续组装可变模块即可,非常方便。本发明组装完成后的产品是一种小型的便携式插座,体积小,本发明中的插脚设在外壳内,部分延伸出外壳外表面,即插脚是和外壳是一个整体,用户单手能实现整个插座的插拔。
优选的,主壳体的顶面设有用于定位插脚的定位孔,第2步中插脚与主壳体安装时,插脚的顶端穿过并延伸出定位孔。定位孔加强了主壳体与插脚之间的定位效果,组装更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的主壳体顶面设有下凹的内腔,插脚的顶端延伸出内腔的底壁,导电插套设在内腔中,内腔中还组装有防触电模块,防触电模块为选装模块。导电插套是与外部插脚相连的,所以主壳体顶部需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给外部插脚插接,内腔的设计非常合理,同时在内腔中还可以选装防触电模块,组装灵活度更高。
优选的,所述的防触电模块包括内框,内框内设有防触电的可移动的保护门,外部插脚***插孔时,外部插脚推开保护门与所述的导电插套插接,防触电模块可提高插座的安全性,而且是选装模块,可提升同系列产品的多样化。
优选的,在第4步和第5步之间还包括组装防触电模块的步骤4-1,步骤4-1如下:先将内框放置到内腔中,然后将保护门安装到内框中;或者先将保护门安装到内框中,然后将内框、保护门整体安装到内腔中。防触电模块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化的模块,在实际组装插座时,防触电模具整体组装或者不组装都不会影响插座的其他功能,组装方便。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插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插座的外部后侧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插座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插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插座去掉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插座的主壳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插座的顶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插座的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插座的保护门与内框、顶盖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9,本插座是个小型的插座,整体体积小,用户可以单手握住,主要包括外壳,外壳连接有插脚1,本实施例中外壳为立方体结构,插脚1是内置在外壳内,所述的插脚1设在外壳内并延伸出外壳外表面,而不是像传统插座一样插脚1与外壳之间是有电源线连接,本实施例所述的插脚1为三相插脚,外壳上设有用于外部插脚插接用的插孔81,本实施例中插孔81设在外壳的顶面,插孔81为两孔插口和三孔插口的组合型插孔,三孔插口的接地插口设在两孔插口的两个插口中间,很好地利用了外壳的顶面空间,插座的外表面上设有供识别用的下凹的识别槽401,用户单手握住整个插座时通过触摸所述的识别槽401来感知插脚1的位置和方向,本实施例中插座的体积要适当,其长宽高尺寸不能太大,否则用户通过识别槽401感知的插脚1的方位会有一定困难,所以最好是限定在单手能握住整个插座的尺寸内,用户在单手握住插座的时候,可以通过触摸该识别槽401,来感知插座的插脚1大概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能实现不看插脚1,就能盲插的效果,而且随着使用次数越频繁,用户对插脚1的位置感知度越精确,特别是对于三相插脚,用户只要触摸到识别槽401,就能感知到三相插脚中接地线的金属脚的方位。
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外壳内设有电路板3,电路板3与所述的插脚1连接,实现了供电作用,所述的电路板3上设有用于增强wifi信号的信号放大器31,信号放大器31其作用就是将接收的wifi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功率放大后的wifi信号重新发出,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开闭信号放大器31的控制开关32,由于信号放大器31这种都是小功率电子元件,一般用直流弱电供电就可以,而电路板3是直接从插脚1取电,而插脚1是直接从220V取电,属于交流强电,所以在真正使用时,电路板3上需加装将交流强电转换成直流弱电的整流变压组件,所述的整流变压组件包括变压器本体33和整流组件,整流组件包括了多个电容及稳压绕组线圈,整流变压组件包括了两部分工作原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和高压变成低压。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插座体积较小,所以需要对内部结构中的电子元件进行优化布局,具体参照图4中所示,所述的插脚1固定在电路板3的中心,插脚1的底端往下延伸,因为插脚1的上方需要安装导电插套5,导电插套5需要与外部插脚连接,所以本实施例中的插脚1上方需要预留出空间,即电路板3的中心不固定电子元件,所述的信号放大器31、变压器本体33、整流组件周向分布在电路板3的外圈,这样的布局紧凑、合理,所述变压器本体33设在靠近信号放大器3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信号放大器31为控制芯片,竖直焊接在电路板3上,变压器本体33内部本身就具备绕组线圈,绕组线圈具备一定的抗干扰作用,所以将变压器本体33其放置在靠近信号放大器31的位置,能有效起到抗干扰的效果,使得信号更稳定。另外,优选的,所述的外壳上设有USB接口42,USB接口42与电路板3相连。为插座增加扩展接口,当插孔81上插满插头时,可以用USB接口42为智能终端供电,USB接口42为弱电输出,而本实施例中本身就有变压整流组件,所以设计USB接口42非常合理。设计时,优选将USB接口42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不会与外壳顶面的线发生缠绕,而且最好是将所述的控制开关32和USB接口42位于外壳的同一侧壁上,因为USB接口42和控制开关32在外壳成型工艺时都需要在外壳上设置孔,在注塑成型时,这类孔都需要在模具上用侧抽芯的方式来实现,将两个孔同时设置在一个侧壁上时,只需要在模具上增加一个侧抽芯就可以,减小了产品的制造难度。
本实施例在结构上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即将插座分成通用模块和可变模块,组装不同产品时只需要切换可变模块,减轻了同系列产品的制造成本,具体结构为:所述的外壳包括底座和顶盖8,底座与顶盖8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插脚1固定在底座内,插脚1与底座组成通用模块,所述的插孔81设于顶盖8上,所述的顶盖8与所述的导电插套5为可变模块,同系列的插座产品,其不同之处只是顶盖8上的插孔81布局、形状有所区别,还有就是导电插套5是跟随插孔81变化而变化的,而插脚1、底座都是通用的,在组装时,只需要更换顶盖8、导电插套5就能实现同系列产品的切换,在前期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时,省去了对通用模块的组件的设计和开模,减少了大量的制造成本。所述的导电插套5设在底座与顶盖8之间,插脚1的底端延伸出底座底部,插脚1的顶端与导电插套5可拆卸连接。结构层次明朗,组装时从下往上层层安装,切换时只需要切换最上层的导电插套5和顶盖8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包括主壳体4和与主壳体4可拆连接的底盖2,上文所述的电路板3则好安装在主壳体4与底盖2之间,电路板3与主壳体4、底盖2、插脚1一起组成通用模块,同系列的插座产品,主壳体4、底盖2、插脚1、电路板3都是通用的,不用更换。
进一步的,主壳体4的细节结构:所述的主壳体4顶面设有下凹的内腔43,插脚1的顶端延伸出内腔43的底壁,导电插套5安置在内腔43中并与延伸出的插脚1顶端连接,导电插套5上设有底部夹片,夹片与插脚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该设计解决的技术问题:因为导电插套5是与外部插脚相连的,所以主壳体4顶部需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给外部插脚插接。所以在主壳体4顶面设计内腔43的设计非常合理。优选的,所述的内腔43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插脚1的定位孔4301,插脚1的顶端穿过并延伸出定位孔4301,插脚1是焊接在电路板3上,插脚1的顶端与主壳体4定位后,实现了电路板3和主壳体4之间的定位,即实现了主壳体4与插脚1、电路板3之间的定位效果,组装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还在插座中增加了防触电模块,防触电模块为选装模块,该防触电模块设置在上述主壳体4的内腔43中,如图4所示,具体结构为:内腔43中设置有内框6,内框6内设有防触电的可移动的保护门7,本插座未插接外部插脚时,保护门7覆盖在导电插套5上方,保护门7与内框6之间有滑动机构,保护门7的顶面设有导向斜面701,当外部插脚***插孔81时,导向斜面701会被挤压,挤压时产生一个水平分力,从而推动保护门7滑动,导向斜面701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优选为30°,该倾斜角度下用户推开保护门7比较省力。本实施例中,因为插孔81为两孔插口和三孔插口的组合型插孔,所以相应的保护门7包括前保护门71和后保护门72,前保护门71用于保护三孔插口,后保护门72用于保护两孔插口,前保护门71和后保护门72中间设有复位弹簧73,后保护门72中间设有长槽孔7201,初始状态下,前保护门71和后保护门72均与内框6的侧壁相抵,后保护门72中间的长槽孔7201刚好对应三孔插口的接地插口,当***两脚插脚时,后保护门72往前移动,当***三相插脚时,前保护门71往后移动,本实施例中防触电模块的亮点在于保护门7的左右两侧底面与内框6的底壁之间留有活动间隙,该活动间隙可以通过将保护门7的顶面和底面设计成中间高、左右两侧低的斜面来实现。这样设计后,保护门7的顶面左右两侧与顶盖8自然形成了一定的活动间隙,保护门7的底面左右两侧和内框6的底壁之间自然形成了一定的活动间隙。内框6的底壁在前保护门71和后保护门72中间设有凸起的底部限位块61,当保护门7的左右两侧,只有一侧受力时,由于活动间隙的存在,该受力侧会倾斜下摆,下摆时,该侧保护门7的底面高度低于底部限位块61的高度,使得保护门7无法越过底部限位块61进行滑动,只有在保护门7左右两侧同时受力均匀时,保护门7才不会发生左右摆动,此时由于活动间隙的存在,保护门7会顺利越过底部限位块61进行滑动,该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误将手指或者其他导电物体单侧***插孔81中,因为单侧***时,保护门7不会被推开,而正常使用时,***外部插脚时,都是两侧同时***,此时受力均匀,保护门7会被顺利推开。
作为防触电模块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顶盖8的底面与保护门7的左右两侧顶面之间也留有活动间隙,顶盖8的底面左右两侧设有往下凸起的顶部限位块82,顶部限位块82也设在两个保护门中间,保护门7上的导向斜面701单侧受力时顶部限位块82限制保护门7滑动。该设计是加强了顶盖8对保护门7的限位作用,保护门7在单侧受力时不仅受力侧会下摆,而且受力侧的另一侧还会上摆,而顶盖8上的顶部限位块82刚好可以用于限位上摆那一侧,双重保护,安全性尤其突出。
防触电模块中滑动机构优选为:所述的内框6的底壁中间设有下凹的滑槽62,保护门7的底面设有凸筋702,保护门7通过凸筋702限位滑动在滑槽62内,所述的凸筋702的纵向截面为圆弧形截面,滑槽62的纵向截面与凸筋的纵向截面相匹配,滑槽62上还设有中空长槽,中空长槽刚好可以作为三孔插口中接地插口与导电插套5之间的通道,圆弧形截面的凸筋702配合滑槽62更适合左右摆动,摆动更灵敏,意味着防触电效果更加突出。
本实施例中顶盖8与底盖2与主壳体4都是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尤其是顶盖8与主壳体4连接时,主壳体4在顶面的外圈以及内腔43的外圈都设置了卡扣槽,以确保顶盖8与主壳体4紧密贴合,尤其是顶盖8中心与主壳体4上内腔43位置紧密贴合,因为该部位的紧密程度关系到顶盖8的顶部限位块82与内框6中保护门7的活动间隙大小。
本发明的插座的具体组装工艺步骤如下:
第1步:先将插脚1焊接在电路板3上,使得电路板3直接从插脚1取电,焊接时让插脚1的顶端延伸出电路板3的顶面,插脚1焊接在电路板3的中心位置,电路板3上的其他电子元件焊接在电路板3的外圈;
第2步:将焊接好插脚的电路板3放置在主壳体4的下方,安装时,插脚1的顶端对准主壳体4上的定位孔4301,让插脚的顶端穿过定位孔4301延伸出主壳体4顶面;
第3步:将底盖2安装在主壳体4的底部,使得电路板3夹在底盖2与主壳体4之间,并让插脚1的底端延伸出底盖2的底面,底盖2与主壳体4之间通过卡扣组装连接,组装完成后的插脚1、电路板3、主壳体4、底盖2组成通用模块,该通用模块是同系列插座中都通用的;
第4步:在主壳体4的上方安装导电插套5,导电插套5安装在内腔中,导电插套4利用设在其底部的底部夹片与插脚1的顶端连接;
第4-1步:选装防触电模块,先将内框6放置到内腔43中,内框6放置在导电插套5的上方,然后将两个保护门7安装到内框中,并在两个保护门7中间安装复位弹簧73;或者先将两个保护门7安装到内框6中,并在两个保护门7中间安装复位弹簧73,然后将防触电模块整体安装到内腔43中,同样,防触电模块是安装在导电插套5上方。
第5步:安装完导电插套5后,将顶盖8安装在主壳体4上,完成整个插座的组装,顶盖8与主壳体4之间通过卡扣组装连接。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插座包括外壳、插脚,插脚连接有导电插套,外壳上设有与导电插套位置相对应的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主壳体、底盖、顶盖,所述的插孔设于顶盖上,插座还包括电路板,其组装工艺如下:
第1步:先将插脚焊接在电路板上,使得电路板直接从插脚取电,焊接时让插脚的顶端延伸出电路板的顶面;
第2步:将焊接好插脚的电路板放置在主壳体的下方,并让插脚的顶端延伸出主壳体顶面;
第3步:将底盖安装在主壳体的底部,并让插脚的底端延伸出底盖的底面,组装完成后的插脚、电路板、主壳体、底盖组成通用模块;
第4步:在主壳体的上方安装导电插套,导电插套利用设在其底部的底部夹片与插脚的顶端连接;
第5步:安装完导电插套后,将顶盖安装在主壳体上;
其中,第4步中的导电插套和第5步中的顶盖为可变模块,顶盖上的插孔布局可以有多种组合,导电插套和顶盖上的插孔是匹配使用,一个通用模块可以搭配不同的可变模块进行组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主壳体的顶面设有用于定位插脚的定位孔,第2步中插脚与主壳体安装时,插脚的顶端穿过并延伸出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壳体顶面设有下凹的内腔,插脚的顶端延伸出内腔的底壁,导电插套设在内腔中,内腔中还组装有防触电模块,防触电模块为选装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触电模块包括内框,内框内设有防触电的可移动的保护门,外部插脚***插孔时,外部插脚推开保护门与所述的导电插套插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4步和第5步之间还包括组装防触电模块的步骤4-1,步骤4-1如下:先将内框放置到内腔中,然后将保护门安装到内框中;或者先将保护门安装到内框中,然后将内框、保护门整体安装到内腔中。
CN201510751040.4A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 Pending CN1053562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1040.4A CN105356201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1040.4A CN105356201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6201A true CN105356201A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32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1040.4A Pending CN105356201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620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8833A (zh) * 2018-03-24 2018-09-28 浙江海宁普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插座板制备方法
CN108598824A (zh) * 2018-03-24 2018-09-28 浙江海宁普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线插头结构及其生产***
TWI839083B (zh) * 2023-01-18 2024-04-11 綠色點子創意開發有限公司 壁面式交直流電兩用轉接插座的電路板配置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4664Y (zh) * 2001-07-03 2002-04-03 慧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中置式弹性组件的插座护盖
CN101895029A (zh) * 2010-06-11 2010-11-24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器用整体插套
CN104078791A (zh) * 2013-03-29 2014-10-01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4011995U (zh) * 2014-06-19 2014-12-10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带usb的转换插座
CN104600528A (zh) * 2015-01-30 2015-05-06 深圳市海鹏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分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4664Y (zh) * 2001-07-03 2002-04-03 慧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中置式弹性组件的插座护盖
CN101895029A (zh) * 2010-06-11 2010-11-24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器用整体插套
CN104078791A (zh) * 2013-03-29 2014-10-01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4011995U (zh) * 2014-06-19 2014-12-10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带usb的转换插座
CN104600528A (zh) * 2015-01-30 2015-05-06 深圳市海鹏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分配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8833A (zh) * 2018-03-24 2018-09-28 浙江海宁普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插座板制备方法
CN108598824A (zh) * 2018-03-24 2018-09-28 浙江海宁普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线插头结构及其生产***
TWI839083B (zh) * 2023-01-18 2024-04-11 綠色點子創意開發有限公司 壁面式交直流電兩用轉接插座的電路板配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0852C (zh) 供电插座
CN105356201A (zh) 一种便携式插座的模块化组装工艺
CN105356168A (zh) 一种便携式插座
CN205212089U (zh) 一种移动式wifi插座
CN205141229U (zh) 一种方便插接的便携式插座
KR20110120378A (ko) 휴대폰 멀티 충전기
CN105428878A (zh) 一种模块化防触电的便携式插座
CN205141302U (zh) 一种用于多网络协议转换的便携式插座
CN205212050U (zh) 一种模块化便携式插座
CN205141221U (zh) 一种防触电便携式插座
CN205509149U (zh) 一种便携式插座
CN205790626U (zh) 多功能智能排插
CN201018075Y (zh) 安全插座
CN207009745U (zh) 一种带移动存储功能的usb数据线
CN203747475U (zh) 孔式遮光件移动电源
CN210040790U (zh) 一种模块化滑动拼接插座
CN206922482U (zh) 背夹式移动电源
CN203071354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208386217U (zh) 一种墙壁开关手机充电器
CN207338821U (zh) 一种带usb插口和wifi信号放大器的五孔插座
CN202259798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19346336U (zh) 一种灯泡式桌灯
CN211508054U (zh) 一种用于多国插头的充电器
CN204291097U (zh) 一种简易老年手机
CN218456125U (zh) 一种工具电池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