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6178B -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6178B
CN105306178B CN201410372960.0A CN201410372960A CN105306178B CN 105306178 B CN105306178 B CN 105306178B CN 201410372960 A CN201410372960 A CN 201410372960A CN 105306178 B CN105306178 B CN 1053061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reception quality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29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6178A (zh
Inventor
覃忠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729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6178B/zh
Priority to US15/315,228 priority patent/US10292193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85537 priority patent/WO20160156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6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6178A/zh
Priority to US16/383,695 priority patent/US1063135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6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61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04W36/03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in pre-organi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信号收发装置和控制装置。信号收发装置被配置为发射设备至设备通信信号,以及接收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对该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基于反馈信号确定其他通信设备对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以及基于其他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调整用户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地体,涉及用于控制设备至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的用户设备侧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基站侧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D2D通信是一种通过复用小区内资源进行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以达到***整体性能的提升的新型技术。D2D通信可以包括终端设备间一对一的通信以及一对多的通信。例如,在图10所示的多播D2D通信场景下,用户设备(UE)1001作为D2D通信的主UE与其通信覆盖范围1003内的多个其他UE进行D2D通信。
在3GPP LTE-A Rel-12标准中定义了如下两种D2D通信模式,即网络辅助的D2D资源分配模式以及D2D通信发起用户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当D2D通信发起用户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内时,可以使用上述两种模式,否则只能使用第二种模式。在D2D广播通信中,主UE首先向潜在D2D目标UE发送发现(Discovery)信号,然后再发送调度分配及数据信号。D2D接收端检测到发现信号后利用发现信号的信息来解析后续的调度分配及数据发送信号。
发明内容
然而,在缺乏接收端反馈信息的情况下,无法根据接收端的接收效果对发射端的发射参数进行调整,进而影响了该信令流程和信令内容在D2D场景下的使用效果。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以下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信号收发装置和控制装置。信号收发装置被配置为发射设备至设备通信信号,以及接收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对该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基于反馈信号确定其他通信设备对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以及基于其他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调整用户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信号收发装置和控制装置。信号收发装置被配置为发射设备至设备通信信号和向网络上报覆盖范围调整请求信号,以及接收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和网络发送的覆盖范围调整确认信号。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反馈确定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对所述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以及基于所述其他通信设备的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调或者根据网络覆盖范围调整确认信号中的控制命令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其中,所述覆盖范围调整请求信号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调整发射功率和/或调制编码方式的请求;调整发射功率和/或调制编码方式的偏移值;所述其他通信设备的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以及是调整设备至设备发现信号的发射参数还是调整设备至设备数据传输信号的发射参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发射设备至设备通信信号;接收其他通信设备对该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基于反馈信号确定其他通信设备对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以及基于其他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调整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接收装置和反馈装置。接收装置被配置为从另一用户设备接收设备至设备通信信号。反馈装置被配置为发射针对该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其中,反馈信号包括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和关于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信息至少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一种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从另一用户设备接收设备至设备通信信号;以及发射针对该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其中,反馈信号包括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关于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信息至少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基站侧的通信设备包括收发装置和确定装置。收发装置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上报信息,该上报信息包括要与第一通信设备进行设备至设备通信的对象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信息,或者第一通信设备的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确定装置被配置为基于对象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或者第一通信设备的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的用于设备至设备通信的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的调整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一种由基站进行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上报信息,该上报信息包括要与第一通信设备进行设备至设备通信的对象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信息,或者第一通信设备的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以及基于对象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或者第一通信设备的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用于设备至设备通信的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的调整方式。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根据D2D通信接收端的整体接收效果进行覆盖范围的调整,从而有利于在满足D2D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D2D发起UE的功率消耗、提升传输效率、降低无谓干扰。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且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自主控制模式下进行D2D发现信号发射和信道质量反馈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网路控制模式下进行D2D发现信号发射和信道质量反馈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基于对发现信号的信道质量反馈和对调度分配信号或数据传输信号的信道质量反馈来扩大覆盖范围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侧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由基站执行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设备至设备通信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设备的计算机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13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用户设备侧的通信设备100包括信号收发装置110和控制装置120。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用于作为D2D通信的发起方的通信设备侧。下文中,为了便于区分,将发起D2D通信的通信设备称为主通信设备,将作为D2D通信的目标的通信设备称为目标通信设备。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D2D通信是基于3GPP LTE-A标准中定义的基本方式进行的。
信号收发装置110被配置为发射D2D通信信号,以及接收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对该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
如后面将会进一步说明的,信号收发装置110发射的D2D通信信号例如包括D2D发现(Discovery)信号、D2D调度分配(Scheduling Assignment,SA)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具体的,与传统蜂窝通信信号不同,各种D2D通信信号的发送端和接收端都是用户设备。其中,D2D发现信号用于目标通信设备发现能够接收到的主通信设备D2D通信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用于向目标通信设备发送D2D资源调度分配信息,D2D数据传输信号用于向目标通信设备发送数据。
相应地,目标通信设备可以针对例如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的通信信号发出D2D反馈信号,反馈信号中可以包含目标通信设备对该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信息。
控制装置120被配置为基于反馈信号确定目标通信设备对收发装置110发射的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并且基于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调整该用户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
需要指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00可以用于进行多播D2D通信或单播D2D通信。在多播D2D通信的情况下,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可以指多个目标通信设备对该多播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并且,如后面将要说明的,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可以包括提供了反馈信号的目标通信设备的数量。在单播D2D通信的情况下,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可以指单个目标通信设备对该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水平。相应地,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该接收质量水平调整主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例如当该接收质量水平低于预定阈值时增大覆盖范围以提升接收效果而当接收质量高于预定阈值时减小覆盖范围以减少干扰、节约能量或提升频谱效率。在下文中主要针对多播D2D通信方式的示例进行描述,然而,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单播D2D通信。
控制装置120例如可以基于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反馈信号中包含的多种信息来确定目标通信设备对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例如,可以根据信号接收功率、信号接收信噪(SNR)比或信干噪比(SINR)、以及信号误块率等方面来确定接收质量。
特别地,在采用信号接收功率来确定目标通信设备对D2D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情况下,信号接收功率可以是指目标通信设备接收到的D2D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也可以是指主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来自目标设备的反馈信号的接收功率。对于前者的情况,由目标通信设备确定D2D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并在反馈信号中包含指示该接收功率的信息,从而控制装置120可以根据目标通信设备接收到的D2D通信信号的功率与主设备发射的D2D通信信号的功率确定D2D信道质量。对于后者的情况,可以在主通信设备发出的D2D通信信号中指定目标设备发射反馈信号的功率,目标通信设备按照所指定的功率发射反馈信号,从而主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号的功率与所指定的功率来确定D2D信道质量。作为一个示例,主通信设备发出的D2D通信信号中指定目标设备发射反馈信号的功率可以包括多个级别的指定发射功率,每一级别的指定发射功率用于反映相应的D2D通信信号接收功率级别,以供目标设备根据实际接收功率选取。作为另一个示例,主通信设备发出的D2D通信信号中可以包括该主通信设备发出D2D通信信号的发射功率指示,目标设备按照与主通信设备相同的发射功率发射反馈信号,由于主设备到目标设备以及目标设备到主设备的信道状况的互易性,主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号的接收功率即可知悉目标设备对D2D通信信号的接收功率。
另一方面,在采用信号接收信噪比或信干噪比、以及信号误块率作为接收质量的指标的情况下,目标通信设备确定所接收到的D2D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信干噪比、或者信号误块率,并通过反馈信号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主通信设备。
总而言之,本发明中的反馈信号可以以显式(explicit)或隐式(implicit)的方式中至少之一来传输反映对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信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120根据接收质量在预定区间中的分布来调整信号覆盖范围。
例如,以信干噪比为例,D2D多播广播业务接收端的最低SINR门限为-10dB(m),最高SINR门限为30dB(m)。因此,可以将该可接受信道质量范围划分为例如5个区间:[-10,-8]、[-8,-3]、[-3,3]、[3,10]、[10,30]。控制装置120可以根据各目标通信装置的接收质量在这种区间中的分布情况来调整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
另外,在基于预定区间确定接收质量的分布的情况下,目标通信设备可以不在反馈信号中包含具体的接收质量如信号接收功率、信号接收信噪比或信干噪比、以及信号误块率等,而是可以仅指示将该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所在的区间的信息包含在反馈信号中。例如,主通信设备的D2D通信信号中可以包括该预定区间划分方式,目标通信设备根据对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相应区间,并通过反馈信号将该区间通知给主通信设备。可以理解,预定区间划分方式也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以半静态的方式通知,在主通信设备和目标通信设备之间存在共识而无需在每一次D2D通信信号中包括。后面会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
控制装置12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整主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例如,可以调整信号收发装置110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式,或者可以调整发射功率与调制编码方式二者。更具体地,在要扩大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20可以提高信号收发装置110的发射功率,或者可以降低收发装置110所发射的D2D通信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的调制编码效率,即,采用鲁棒性更高的调制编码方式。在要减小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20可以降低信号收发装置110的发射功率,或者可以提高收发装置110所发射的D2D通信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的调制编码效率,即,采用鲁棒性更低的调制编码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网络辅助的D2D资源分配模式以及D2D通信发起用户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下的D2D通信。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在自主控制模式和网络控制模式下进行D2D发现信号发射和信道质量反馈的过程的说明图。
如图2所示,在自主控制模式下,基站(eNB)例如通过***信息块(SIB)向主通信设备发送发现资源池信息,主通信设备进行自主资源选择,并发出D2D发现信号以发现目标通信设备。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基于对发现信号的接收质量向主通信设备发出反馈信号。虽然图中未示出,基站或其他D2D通信中央控制节点例如D2D簇头(cluster head)还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例如数据传输资源池信息,主通信设备进行自主资源选择确定要使用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并发出调度分配信号以及后续的数据信号,目标通信设备也可以基于主通信设备后续发送的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进行信道质量反馈。主通信设备可基于目标通信设备反馈的对于发现信号/调度分配信号/数据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信号覆盖范围的调整,例如调整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式。
如图3所示,在网络控制模式下,主通信设备例如通过***信息块(SIB)向基站发送发现资源池信息,主通信设备通过与基站进行交互确定D2D发现资源请求和分配方式,并发出D2D发现信号以发现目标通信设备。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基于对发现信号的接收质量向主通信设备发出反馈信号。在网络控制模式下,主通信设备还可以从基站收取关于例如具体数据信号传输资源的调度信息,并利用相应资源向目标通信设备发送D2D通信数据。目标通信设备也可以基于主通信设备后续发送的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进行信道质量反馈。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主通信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覆盖范围调整请求信息,接收基站反馈的覆盖范围调整确认信息并进行相应覆盖范围调整。
如上所述的,对于发起用户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类似于上述实施例,控制装置可以基于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根据预定策略调整信号覆盖范围。另一方面,而对于网络辅助的D2D资源分配模式,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中,控制装置可以根据例如包含在覆盖范围调整确认信息中的网络控制命令调整信号覆盖范围,该控制命令基于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在上述的示例中,覆盖范围调整请求信息可以包括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信息以供网络侧决定调整方案,此外,覆盖范围调整请求信息中也可以包括主通信设备基于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所确定的建议覆盖范围调整方案以供网络侧确认。相应地,网络控制命令可以简单的包括同意/拒绝调整请求的确认信息,也可以包括具体的调整方案指示信息例如功率/调制编码方式调整参数。换句话说,在网络辅助的D2D资源分配模式下,D2D通信的主通信设备的覆盖范围的调整方式可以是在网络侧确定的,而主通信设备的控制装置根据来自网络的控制命令调整信号覆盖范围。
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说明主通信设备根据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调整主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的预定策略。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下文所描述的内容,也可以知晓由网络侧根据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决定主通信设备信号覆盖范围调整的情况下网络侧所要执行的工作。
首先,主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反馈信号被接收到的目标通信设备的数量来作为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来调整覆盖范围。也就是说,当D2D通信所覆盖的目标通信设备数量过少(例如低于预定阈值,该预定阈值可以根据D2D通信的类型、目的等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覆盖扩张,而当目标设备过多(例如高于预定阈值,该预定阈值可以根据D2D通信的类型、目的、主通信设备的处理能力等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小覆盖范围。
此外,在根据接收质量在预定区间中的分布来调整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如果足够多的目标通信设备位于较好的接收信道质量区间,可以适当的进行覆盖收缩以提升传输效率,比如降低发射功率或者提升调制编码方式的调制编码效率。相反,如果足够多的目标通信设备位于较差的接收信道质量区间,可以适当的进行覆盖扩张以提高通信质量,比如增大发射功率或者降低调制编码方式的调制编码效率。这里,收缩和扩张的过程可以看作把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质量向更差的区间或者更好的区间调整。
具体地,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在以下情况下确定减小的信号覆盖范围:处于预定数量个例如X个接收质量最低的区间中的目标通信设备的数量或比例低于预定阈值水平;或者处于预定数量个例如Y个接收质量最高的区间中的目标通信设备的数量或比例高于预定阈值水平(X、Y大于等于1)。例如,在将信号接收质量分为若干个(例如,2至5个)区间的情况下,可以将接收质量最低或最高的一个或更多个区间中的目标设备的绝对数量或该区间中目标设备的数量占全部目标设备的比例与阈值水平比较。
相应地,控制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在以下情况下确定增大的信号覆盖范围:处于预定数量个例如M个接收质量最低的区间中的目标通信设备的数量或比例高于预定阈值水平;或者处于预定数量个例如N个接收质量最高的区间中的目标通信设备的数量或比例低于预定阈值水平(M、N大于等于1)。例如,在将信号接收质量分为若干个区间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接收质量最低或最高的一个或更多个区间中的目标设备的绝对数量或该区间中目标设备的数量占全部目标设备的比例与阈值水平进行比较。
可以根据D2D通信的类型、目的、通信负荷、设备的处理能力等因素确定上述数量或比例的阈值水平。如前面提到的,主通信设备的信号收发装置110发射的D2D通信信号可以包括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相应地,目标通信设备可以相应于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发出反馈信号。基于反馈信号,主通信设备的控制装置120可以根据上述方式增大或减小主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接下来,分别对扩大信号覆盖范围和减小信号覆盖范围的方式进行说明。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控制装置120基于目标通信设备对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增大主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或者,在控制装置120根据网络控制命令确定增大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信号收发装置110以经调整的发射参数发送D2D发现信号,直到D2D发现信号的覆盖达到预定水平。换句话说,在控制装置120基于目标通信设备对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或D2D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增大主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控制装置120的调整,信号收发装置110需要以增大的信号覆盖范围再次进行D2D发现信号的发射。这是因为,在扩大了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新的对象通信设备,因此需要再次进行D2D通信对象的发现过程。另外,在出现了新的对象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对象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整体分布情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有可能需要基于新的整体分布情况对信号覆盖范围进行进一步调整。在D2D发现信号的覆盖达到预定水平,例如目标通信设备的信号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不需要进一步调整信号覆盖水平,可以以当前覆盖范围进行后续的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的发射。并且,当在后续的D2D调度分配以及D2D数据传输过程中基于对象通信设备的反馈信号确定需要扩大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再次进行D2D发现信号的发射和相应的确定过程。
另一方面,在控制装置120基于目标通信设备对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减小主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信号收发装置110以经调整的发射参数发送后续的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例如,在控制装置120基于目标通信设备对D2D发现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减小主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控制装置120的调整,信号收发装置110可以直接以减小的信号覆盖范围直接进行后续的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的发射,而不需要以减小的信号覆盖范围重新发送D2D发现信号。这是因为,在信号覆盖范围减小的情况下,一般只会使得对象通信设备减少,而不会出现新的对象通信设备,因此不需要再次进行D2D通信对象的发现过程。类似地,当在D2D调度分配或D2D数据传输过程中基于对象通信设备对D2D调度分配信号或D2D数据传输信号的反馈确定减小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也无需再次进行D2D发现过程,而直接以减小的信号覆盖范围进行后续的D2D调度分配或D2D数据传输过程。
接下来,参照图4进一步说明上述过程。首先,在步骤S410,进行D2D发现信号的资源请求分配(针对网络控制模式)或选择(针对自主资源分配模式)的过程;然后,在步骤S420,收集分析目标通信设备对D2D发现信号接收质量的反馈信息;接下来,在步骤S430,判断是否进行信号覆盖范围的扩张;如果需要进行覆盖扩展(S430的“是”),那么过程返回步骤S410,重新进行D2D发现信号的资源请求分配/选择的过程,以调整发射参数或以新的发射参数在原有载波上和/或在新的载波上发送D2D发现信号,直到D2D发现信号的覆盖范围达到预定水平(S430的“否”)进入D2D数据传输过程。
S430的“否”可以包括需要缩小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和不需要调整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在收集分析完目标通信设备对于D2D发现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反馈信息后判断要进行覆盖收缩或者保持与D2D发现信号相同的覆盖范围的情况下,进入D2D数据传输资源请求分配/选择的过程S440,并收集分析对象通信设备对于D2D数据接收质量的反馈信息S450。接下来,在S460确定是否要进行覆盖扩张,如果是则过程返回S410以重新进行D2D发现信号的资源请求分配/选择的过程,以调整发射参数或以新的发射参数在原有载波上和/或在新的载波上发送D2D发现信号以涵盖可能的新的对象通信设备。在S460的确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意味着要进行覆盖收缩或者保持,过程返回S440,继续D2D数据传输资源请求分配/选择的过程。需注意,图4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的D2D信号覆盖范围调整方案也可以仅包括对发现信号的接收质量进行评估并相应调整,而不在D2D数据资源调度/传输阶段调整覆盖范围,例如不包括S450、S460.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了扩大和缩小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的处理过程示例。其中,在缩小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不会对其它不在本次通信中的用户造成更大的干扰,而在增大信号覆盖的情况下,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主控小区可以结合D2D主叫用户的位置信息判断其是否会对本小区和/或相邻小区的其他D2D传输或传统上行数据传输产生较强的干扰,若判断会产生干扰,主控小区则可以通过例如上述网络控制命令指示主通信设备适当的调整方案。例如,如图10所示,在主通信设备1001的信号覆盖范围从范围1003扩大至范围1005的情况下,会对邻近的进行D2D通信的设备1007或邻近小小区基站1009产生更大的干扰。
为降低产生这种干扰的可能性,主通信设备例如可以被配置为在可行的发射功率和调制方案组合中优先选择信号调制方案鲁棒性较高而发射功率较低的方案。主通信设备还可以根据来自基站的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干扰降低处理。在覆盖范围扩张的过程中,网络可以根据主通信设备的位置是否靠近其它网络控制模式下的D2D通信设备或者其他基站来确定是通过增加功率还是调整调制编码方式来提升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主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提升可能会对其它基站的上行传输造成强烈干扰,则可以提前例如通过X2口通知相邻基站对该D2D通信资源块的上行功控参数做出调整,或者避免在该资源块上进行调度。
在不需要考虑对其他通信设备或基站的干扰的情况下,主通信设备例如可以被配置为在可行的发射功率和调制编码组合中优选覆盖范围最优的方案、节能效果最佳的方案或者频谱效率最高的方案。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例,无线通信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根据预置信息和/或历史信息确定用于达到目标覆盖范围的发射功率和调制编码方式的组合。该预置信息和/或历史信息例如可以从网络获得,或者可以采用先前使用过的可用组合。
接下来,说明在D2D通信信号以及反馈信号中包含用于确定信号覆盖范围的相关信息的示例方式。
根据一个实施例,无线通信设备100通过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或D2D数据传输信号的Zad-Off Chu加扰序列及其循环移位在相应通信信号中隐式的包含无线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信息和/或接收质量反馈周期信息。或者,通过在通信信号中增加相关的通知信息来在相应通信信号中显式的包含无线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信息和/或接收质量反馈周期信息。
目标通信设备在根据通信信号中包含的上述信息确定了接收质量之后,可以在反馈信号中包含相应的信息,还可以依据上述接收质量反馈周期进行反馈。如前所述,在在已知目标通信设备的反馈信号发射功率(例如,目标通信设备根据所接收的D2D通信信号中的指示,按照预定功率发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主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反馈信号的实际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通信设备对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另外,例如在主通信设备在通信信号中加入了主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信息的情况下,目标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接收功率确定信号接收质量,例如确定接收质量区间,并在反馈信号中应用特定Zad-Off Chu循环移位序列和/或正交扩频码表示接收质量例如接收质量所在区间,或者在反馈信号中包含信息位来将接收质量反馈给主通信设备。基于类似的方式,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将基于信噪比或信干噪比、或者信号误块率确定的信号接收质量包含在反馈信号中。
更具体地,主通信设备发射的D2D通信信号中可以含有本次D2D通信的唯一识别号,通过该识别号,目标通信设备能够确定Zad-Off Chu母序列和/或正交扩频码的集合。然而,由于接收端的不确定性,D2D主叫用户无法为潜在的目标用户指定循环移位和正交扩频码。因此,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在可选集合中随机选择循环移位和正交扩频码来作为标识信息发送反馈信号,反馈信号中可以包含例如信息位来反馈接收质量区间。在另一个示例中,预设每个接收质量区间对应特定的循环移位和正交扩频码集合,目标通信设备确定接收质量区间后从相应循环移位和正交扩频码集合中随机选择循环移位和正交扩频码来通过标识信息隐式地反馈其所属的接收信道质量区间。上述的反馈信号包含信息位显式反馈的例子中,具体地,例如,在将接收质量分为5个区间的情况下,可以用5比特的位图或者可以用3比特码字反馈目标通信设备对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所在的区间。
在网络控制资源分配的模式下,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的信号收发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向网络上报覆盖范围调整(即发射参数调整)请求并从网络接收包含发射参数调整信息的覆盖范围调整反馈的控制命令。其中,发射参数调整请求包括调整发射功率和/或调制编码方式的请求、调整发射功率和/或调制编码方式的偏移值、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以及是调整D2D发现信号的发射参数还是调整D2D数据传输信号的发射参数。根据上报内容,网络可以根据预定策略来确定对主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进行调整的方式。对于具体的上报方式,例如,主通信设备可以将上述内容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一并发送至网络侧。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由对应于上述主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
如图5所示,在S510,主通信设备发射D2D通信信号。该通信信号可以包括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
在步骤S520,接收目标通信设备对该D2D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
在步骤S530,基于反馈信号确定目标通信设备对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其中,例如可以基于信号接收功率、信号接收信噪比或信干噪比、以及信号误块率来确定所述接收质量。
在步骤S540,基于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调整D2D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
其中,在网络控制模式下,可以根据网络基于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确定的控制命令调整信号覆盖范围。在自主控制模式下,可以基于目标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根据预定策略调整信号覆盖范围。具体地,可以采用前面在无线通信设备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方式确定增大或减小信号覆盖范围。
类似地,可以通过调整信号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式或者通过调整发射功率与调制编码方式两者来调整信号覆盖范围。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D2D通信发起方一侧,即主通信设备的配置和相应方法的实施例,接下来,说明根据本公开另一方面的作为目标通信设备侧的设备配置和方法的实施例。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600用于作为D2D通信的非发起方的用户设备侧。无线通信设备600包括接收装置610和反馈装置620。
接收装置610被配置为从另一用户设备接收D2D通信信号。该另一用户设备可以是具有前面参照图1说明的配置的作为D2D发起方的主通信设备。D2D通信信号可以包括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以及D2D数据传输信号。
反馈装置620被配置为发射针对D2D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其中,反馈信号包括关于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信息。根据一个实施例,反馈信号可以包括无线通信设备600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用于识别无线通信设备600同时指示关于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
例如,可以在可选集合中随机选择循环移位和正交扩频码来进行反馈。其中,所随机选择循环移位和正交扩频码可以作为区别于对D2D通信信号做出反馈的其他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反馈装置可以以预定发射功率发射反馈信号,例如,可以根据由D2D通信发起方指定的发射功率发射反馈信号。
根据一个实施例,反馈装置根据基准反馈功率和偏移补偿来确定反馈信号的发射功率。其中,偏移补偿基于接收装置接收的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基准反馈功率可以是无线通信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可以是D2D通信信号的发射功率。换句话说,在对D2D发起方的信号接收质量较好的情况下,相应地预计D2D发起方对反馈信号的接收质量也应较好,因此可以以较低的发射功率进行反馈。相反,在对D2D发起方的信号接收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相应地预计D2D发起方对反馈信号的接收质量也应较差,因此可以以较高的发射功率进行反馈。通过该配置,使得D2D通信发起用户能够有效的接到反馈信号,并且能够减小反馈信号对其他邻近通信设备或基站的干扰。
例如,在将信道质量范围划分为5个区间[-10,-8]、[-8,-3]、[-3,3]、[3,10]、[10,30]的情况下,对于这些由坏到好的信号接收质量区间,反馈信号的发射功率可以依次降低。反馈发射功率由固定发射功率减去相应偏移补偿功率即可。偏移补偿例如可以以1dbm为单位乘以不同区间的偏移补偿参数进行补偿即可。或者,对于特定的接收质量区间,统一参照某个特定的反馈功率的偏移值进行处理。当以D2D发起端的发射功率为基准功率时,首先根据发起用户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端的接收功率确定路损补偿,并在路损补偿的基础上根据反馈的调制编码方案确定增加一个发射功率的偏移值以保证发射端能够接收到反馈消息。此外,可以对偏移值进行调整,以在节省反馈发射功率和保障反馈信号的接受质量之间进行平衡。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D2D通信信号中包含的相关信息以及在反馈信号中包含用于指示信号接收质量的信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收装置610通过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或D2D数据传输信号的Zad-Off Chu加扰序列及其循环移位或者该通信信号中包含的相关的通知信息来确定该通信信号中包含的发射功率信息和/或接收质量反馈周期信息。
反馈装置620馈装置通根据与D2D发现信号中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Zad-Off Chu序列对反馈信号进行调制和/或使用正交扩频码进行码分复用,在反馈信号中包含无线通信设备600的标识信息。其中,在预定集合内随机选择循环移位和/或正交扩频码。
在从D2D发起方接收的通信信号中指定了反馈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反馈装置620可以通过以所指定的发射功率发射反馈信号在反馈信号中包含接收质量信息。换句话说,反馈装置620通过以所指定的发射功率发射反馈信号,D2D发起方能够根据实际接收到的反馈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无线通信设备600对D2D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
另外,反馈装置620也可以通过Zad-Off Chu循环移位序列和/或正交扩频码指示接收质量,或者在反馈信号中包含指示接收质量的信息位。
具体的反馈方式可以与上文的示例中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接下来,参照图7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方法用于作为D2D通信的非发起方的无线通信设备。
如图7所示,在步骤S710,从另一用户设备接收D2D通信信号。该另一用户设备例如是D2D通信发起设备。D2D通信信号例如包括D2D发现信号、D2D调度分配信号或D2D数据传输信号。
在步骤S720,发射针对该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其中,反馈信号包括本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关于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信息。
接下来,说明根据本公开另一方面的用于基站侧的通信设备侧的设备配置和方法的实施例。
如图8所示,用于基站侧的通信设备800包括收发装置810和确定装置820。通信设备800例如可以用于在网络辅助的D2D资源分配模式下进行D2D资源分配和控制。
收发装置810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即D2D主通信设备)的上报信息例如覆盖范围调整请求,该上报信息包括要与第一通信设备进行D2D通信的对象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信息,或者第一通信设备的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
确定装置820被配置为基于对象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的用于D2D通信的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的调整方式。确定装置820可以采用前面结合图1说明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预定策略来确定覆盖范围的调整方式。
确定装置820确定的调整方式可以包括调整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式,或者调整发射功率与调制编码方式两者。
具体地,确定装置820可以基于上报信息生成控制命令例如覆盖范围调整确认信息,收发装置810可以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控制命令,该控制命令包含以下内容至少之一:调整第一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和/或调制编码方式的信息、调整第一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和/或调制编码方式的偏移值的信息、调整后的第一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和/或调制编码方式参数以及是调整第一通信设备的D2D发现信号的发射参数还是调整D2D数据传输信号的发射参数的信息。此外,在第一通信设备上报的信息是包含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的情况下,该控制命令也可是只包含同意或拒绝的确认信息。
此外,确定装置820还可以基于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对其他通信设备的信号传输的干扰确定调整方式。
可以根据干扰程度选择调整发射功率还是调整调制方式,或者调整功率与调制方式二者。此外,可以根据干扰程度区间,采用不同的调节策略。例如,在干扰程度较高,例如干扰大于第一阈值水平时,可以优先调节调制方式,例如调整调制方式为更鲁棒的调制方式;在干扰程度适中,例如干扰大于第二阈值水平而小于第一阈值水平(其中第二阈值水平低于第一阈值水平)时,可以除了调节至更鲁棒的调制方式外还调高发射功率;在干扰程度较低,例如干扰小于第二阈值水平时,可以优先调高发射功率。
此外,确定装置820还可以根据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估计其对邻近小区或通信设备的干扰,在要增大第一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的情况下,如果根据第一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估计出第一通信设备对本小区和/或邻近小区的通信设备的信号传输产生的干扰高于预定水平,则确定调整第一通信设备的调制编码方式以使得调整后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鲁棒性优于调整前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调整调制编码方式而不是增加发射功率来扩大覆盖范围,能够避免增大对其他小区或通信设备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确定装置820还可以根据通信设备当前对其他网络节点的干扰命令第一通信设备对其信号发射参数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在第一通信设备当前的信号覆盖范围满足其通信要求的情况下,若确定装置820判断第一通信设备对其他网络节点的信号传输产生的干扰大于预定水平,可以基于干扰主动触发对第一通信设备的D2D信号发射参数调整,例如通过控制命令控制第一通信设备降低发射功率而采用鲁棒性优于之前的调制编码方式,以一定程度维持信号覆盖范围同时降低对其他网络节点的干扰。在此例中,确定装置820还可在发出发射参数调整控制命令前,要求第一通信设备上报最近的对象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信息,以用于确定具体调整参数。
接下来,参照图9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由基站进行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在网络辅助的D2D资源分配模式下进行D2D资源分配和控制。
如图9所示,在S910,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即D2D主通信设备)的上报信息即覆盖范围调整请求,上报信息包括要与第一通信设备进行D2D通信的对象通信设备对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信息,或者第一通信设备的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
在S920,基于对象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用于D2D通信的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的调整方式。
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包括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或者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其他用户设备对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到设备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其他用户设备对所述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以及基于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或者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来自另一用户设备的设备至设备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根据该接收质量为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生成所述电子设备对该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其中,所述反馈信号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关于所述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基站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或者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基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上报信息,确定要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设备至设备通信的对象通信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基于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用于所述设备至设备通信的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的调整方式。
作为示例,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以及上述装置的各个组成模块和/或单元可以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在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可以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1所示的通用计算机1100)安装构成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
在图11中,运算处理单元(即CPU)11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1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1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1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11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11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CPU 1101、ROM 1102和RAM1103经由总线1104彼此链路。输入/输出接口1105也链路到总线1104。
下述部件链路到输入/输出接口1105:输入部分11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11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1108(包括硬盘等)、通信部分11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11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根据需要,驱动器1110也可链路到输入/输出接口1105。可拆卸介质11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1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1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11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1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1111。可拆卸介质11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1102、存储部分11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涉及以下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用于基站侧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演进型节点B(eNB),诸如宏eNB和小eNB。小eNB可以为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eNB,诸如微微eNB、微eNB和家庭(毫微微)eNB。代替地,电子设备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B和基站收发台(BTS)。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称为基站设备);以及设置在与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头端(RRH)。另外,下面将描述的各种类型的终端均可以通过暂时地或半持久性地执行基站功能而作为基站工作。
电子设备用于用户设备侧的情况下,可以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此外,电子设备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或多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关于终端设备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12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25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智能电话2500包括处理器2501、存储器2502、存储装置2503、外部连接接口2504、摄像装置2506、传感器2507、麦克风2508、输入装置2509、显示装置2510、扬声器2511、无线通信接口25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515、一个或多个天线2516、总线2517、电池2518以及辅助控制器2519。
处理器25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25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存储器25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5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25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接接口25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2500的接口。
摄像装置25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2507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25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25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入装置25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5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5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25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2511将从智能电话25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25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5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513和RF电路2514。BB处理器25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5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5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512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513和RF电路25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2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5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513和多个RF电路2514。虽然图12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5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2513和多个RF电路25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512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513或单个RF电路25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512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2512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2513和RF电路2514。
天线开关25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5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5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51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5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2所示,智能电话25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516。虽然图12示出其中智能电话2500包括多个天线2516的示例,但是智能电话25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516。
此外,智能电话25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516。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515可以从智能电话25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2517将处理器2501、存储器2502、存储装置2503、外部连接接口2504、摄像装置2506、传感器2507、麦克风2508、输入装置2509、显示装置2510、扬声器2511、无线通信接口2512以及辅助控制器2519彼此连接。电池2518经由馈线向图12所示的智能电话25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25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25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图12所示的智能电话2500中,通过使用图1、6所描述的信号收发装置110、接收装置610和反馈装置620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2512实现。参照图1和6描述的控制装置120以及反馈装置620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2501或辅助控制器2519实现。此外,处理器2501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502中的程序而执行参照图5或图7描述的方法。
(第二应用示例)
图13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26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2620包括处理器2621、存储器2622、全球定位***(GPS)模块2624、传感器2625、数据接口2626、内容播放器2627、存储介质接口2628、输入装置2629、显示装置2630、扬声器2631、无线通信接口26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636、一个或多个天线2637以及电池2638。
处理器26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26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26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6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26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26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2625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口26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2641,并且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26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该存储介质被***到存储介质接口2628中。输入装置26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6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6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扬声器26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26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6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634和RF电路2635。BB处理器26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6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6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633还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634和RF电路26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3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6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634和多个RF电路2635。虽然图13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6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2634和多个RF电路26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6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634或单个RF电路26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633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2633可以包括BB处理器2634和RF电路2635。
天线开关26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633中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6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637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6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3所示,汽车导航设备26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637。虽然图13示出其中汽车导航设备2620包括多个天线2637的示例,但是汽车导航设备262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6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26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6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6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2620的配置中省略。
电池2638经由馈线向图13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262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26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在图13示出的汽车导航设备2620中,通过使用图1和6所描述的信号收发装置110、接收装置610和反馈装置620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2633实现。参照图1和6描述的控制装置120以及反馈装置620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2621实现。此外,处理器2621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622中的程序而执行参照图5或图7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2620、车载网络2641以及车辆模块26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或车辆)2640。车辆模块26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2641。
在上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用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在上述实施例和示例中,采用了数字组成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各个步骤和/或单元。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附图标记只是为了便于叙述和绘图,而并非表示其顺序或任何其他限定。
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按照说明书中描述的时间顺序来执行,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时间顺序地、并行地或独立地执行。因此,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方法的执行顺序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构成限制。
尽管上面已经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进行了披露,但是,应该理解,上述的所有实施例和示例均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对本发明的各种修改、改进或者等同物。这些修改、改进或者等同物也应当被认为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信号收发装置,被配置为发射设备至设备通信信号,以及接收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以及
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以及基于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调整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选择网络控制模式和自主控制模式中的一个作为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式;在所述自主控制模式下,所述控制装置自主调整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
在所述网络控制模式下,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与基站的通信调整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并且
在所述网络控制模式下,所述控制装置响应于由所述基站确定在本小区和/或邻近小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干扰高于预定水平而调整调制编码方式以增大信号覆盖范围使得调整后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鲁棒性优于调整前的调制编码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网络控制模式下控制所述信号收发装置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或者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并根据接收的所述基站的控制命令调整所述信号覆盖范围,其中,所述控制命令基于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所述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和所述设备至设备通信对其它用户设备通信造成的干扰中至少之一确定,所述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是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而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所述建议发射参数调整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调整发射功率和/或调制编码方式的请求;
调整发射功率和/或调制编码方式的偏移值;
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以及
是调整设备至设备发现信号的发射参数还是调整设备至设备数据传输信号的发射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自主控制模式下基于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根据预定策略调整所述信号覆盖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调整所述信号收发装置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式或者发射功率与调制编码方式来调整所述信号覆盖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或者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接收质量在预定区间中的分布来确定所述信号覆盖范围的调整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基于以下情况至少之一确定增大所述信号覆盖范围:
反馈信号被接收到的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数量低于第一阈值;
处于预定数量个接收质量最低的区间中的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数量或比例高于第二阈值水平;以及
处于预定数量个接收质量最高的区间中的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数量或比例低于第三阈值水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在基于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增大所述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以经调整的发射参数发送设备至设备发现信号,直到设备至设备发现信号的覆盖达到预定水平,其中,所述通信信号包括设备至设备发现信号、设备至设备调度分配信号以及设备至设备数据传输信号中至少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基于以下情况至少之一确定减小所述信号覆盖范围:
反馈信号被接收到的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数量高于第四阈值;
处于预定数量个接收质量最低的区间中的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数量或比例低于第五阈值水平;以及
处于预定数量个接收质量最高的区间中的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数量或比例高于第六阈值水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在基于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减小所述覆盖范围的情况下,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以经调整的发射参数发送后续的设备至设备调度分配信号和/或设备至设备数据传输信号,其中,所述通信信号包括设备至设备发现信号、设备至设备调度分配信号以及设备至设备数据传输信号中至少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基于以下方面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接收质量:
信号接收功率;
信号接收信噪比或信干噪比;以及
信号误块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在所述通信信号中包含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信息和/或接收质量反馈周期信息:
所述通信信号的Zad-Off Chu加扰序列及其循环移位;以及
所述通信信号中增加相关的通知信息,
其中,所述通信信号包括设备至设备发现信号、设备至设备调度分配信号以及设备至设备数据传输信号中至少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以下原则之一确定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
在已知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反馈信号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接收质量;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Zad-Off Chu循环移位序列和/或正交扩频码确定所述接收质量;以及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中包含的信息位确定所述接收质量。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网络控制命令、预置信息和历史信息中至少之一确定用于达到目标覆盖范围的发射功率和调制编码方式的组合。
15.一种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发射设备至设备通信信号;
接收其他通信设备对所述通信信号的反馈信号;
基于所述反馈信号确定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对所述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以及
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其他通信设备的所述接收质量的分布情况,调整所述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选择网络控制模式和自主控制模式中的一个作为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式;在所述自主控制模式下,所述控制装置自主调整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
在所述网络控制模式下,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与基站的通信调整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并且
在所述网络控制模式下,所述控制装置响应于由所述基站确定在本小区和/或邻近小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干扰高于预定水平而调整调制编码方式以增大信号覆盖范围使得调整后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鲁棒性优于调整前的调制编码方式。
CN201410372960.0A 2014-07-31 2014-07-31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06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2960.0A CN105306178B (zh) 2014-07-31 2014-07-31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US15/315,228 US10292193B2 (en) 2014-07-31 2015-07-30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adjusting device coverage according to reception feedback of D2D communication
PCT/CN2015/085537 WO2016015660A1 (zh) 2014-07-31 2015-07-30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US16/383,695 US10631351B2 (en) 2014-07-31 2019-04-15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adjusting device coverage according to reception feedback of D2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2960.0A CN105306178B (zh) 2014-07-31 2014-07-31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6178A CN105306178A (zh) 2016-02-03
CN105306178B true CN105306178B (zh) 2021-02-09

Family

ID=5520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296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06178B (zh) 2014-07-31 2014-07-31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292193B2 (zh)
CN (1) CN105306178B (zh)
WO (1) WO20160156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54506B1 (en) 2015-02-06 2022-09-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supporting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scheme
US11071155B2 (en) * 2016-01-20 2021-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control of device-to-device based relay communication
JP6622122B2 (ja) * 2016-03-16 2019-12-18 株式会社Kddi総合研究所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258628A1 (en) * 2016-06-15 2017-12-2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1 bit signaling feedback to configure or change the settings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31334B2 (en) * 2016-06-28 2020-0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a transmission number for a device
WO2018009227A1 (en) * 2016-07-08 2018-01-11 Intel IP Corporation Sas controll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JP7005151B2 (ja) * 2017-03-01 2022-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882244A (zh) * 2017-05-11 2018-11-23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7635284A (zh) * 2017-11-14 2018-01-26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753266A4 (en) * 2018-02-15 2021-08-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IMPROVED COMMUNICATION
CN110381573B (zh) * 2018-04-12 2021-1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582067B (zh) * 2018-06-08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通信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010727B (zh) * 2018-10-08 2023-04-1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及方法
US20220150848A1 (en) * 2019-03-01 2022-05-12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n a sidelink
CN113692024A (zh) * 2019-09-27 2021-11-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66829A (zh) * 2020-06-23 2020-10-30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nfc授权5gd2d业务直连通信方法
CN112464048A (zh) * 2020-12-08 2021-03-09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81781A (zh) * 2021-06-15 2021-09-10 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麦克风和接收机的通信方法及***
CN115604818B (zh) * 2022-10-19 2023-06-06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定位方法及其记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8901B2 (en) * 2003-07-10 2010-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condary link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296016A (zh) * 2007-04-27 2008-10-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WiMax&WiBro中继***中多播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01227439B (zh) * 2008-02-01 2010-06-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迭代搜索信道预测的上行探测域确定方法
CN101610104B (zh) * 2008-06-19 2013-03-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用户专属参考符号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2684850B (zh) * 2011-03-11 2017-07-04 夏普株式会社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120314600A1 (en) 2011-06-13 2012-12-1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of a mobile station
CN103139889B (zh) * 2011-11-28 2015-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的功率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通讯***
CN102438318B (zh) * 2011-12-30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
CN110049573B (zh) * 2012-01-17 2022-09-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及通信***
US9345039B2 (en) * 2012-05-31 2016-05-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link adaptation
US9030984B2 (en) 2013-01-17 2015-05-12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scheme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CN104113936B (zh) * 2013-04-19 2017-1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指定用户设备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3313374B (zh) * 2013-05-22 2015-08-1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控制平面与用户平面自适应功率调整方法
WO2014196906A1 (en) * 2013-06-03 2014-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2d communication
US9883542B2 (en) * 2013-07-30 2018-0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73291B2 (en) * 2014-07-16 2016-06-2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pping input grayscales into output lumin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15660A1 (zh) 2016-02-04
US20170202041A1 (en) 2017-07-13
US10292193B2 (en) 2019-05-14
CN105306178A (zh) 2016-02-03
US20190239268A1 (en) 2019-08-01
US10631351B2 (en)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6178B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US1171671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2017378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0547016B (zh)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6535198B (zh) 频谱管理装置及方法、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
CN105992246B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13875168B (zh)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9584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2000736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P346115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039787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20527876A (ja) 電子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00296650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2023028341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back channel enhanc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9214493A1 (zh) 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5701190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管理电子设备、成员电子设备以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