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3282A - 用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3282A
CN105303282A CN201410334245.8A CN201410334245A CN105303282A CN 105303282 A CN105303282 A CN 105303282A CN 201410334245 A CN201410334245 A CN 201410334245A CN 105303282 A CN105303282 A CN 105303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ning
city
design
construction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42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羡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342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32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3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32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即指一种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数字化管理的计算机应用***。其与地球资源分配多维***、城市规划定位***、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城市综合管理***等进行数字化双向连接;并且该五项***分别与专家数据库***、一般数据库***进行数字化双向连接;且数据采集器、数据分类器等分别设置在与地球资源分配多维***、城市规划定位***、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城市综合管理***、专家数据库***、一般数据库***双向连接通道中并与各连接***数字化双向连接;专家数据库***、一般数据库***分别设置数据自动更新器,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设置了多维多级反馈器。本发明可对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城市管理实施数字化。本发明全面科学实现了对城市现有资源的全面掌控及合理利用。

Description

用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即指一种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数字化管理的计算机应用***。
背景技术
城市规划建设及综合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实现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必须全面掌握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目前公开的文献中没有批露可以实现对城市现有资源全面掌控及合理利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数字化管理的计算机应用***,同时指明***建设人类***城市的前瞻性技术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可以对城市进行科学实施数字化管理。同时,还具有产瞻性地实现对城市的现有资源全面掌控并合理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中包括生态城市综合体数字化管理的计算机应用***A、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数据采集器E1、数据分类器E2、数据自动更新器E3及多维多级反馈器E4,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是包括地上、地下、海洋河川及天空的多维量化信息***,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双向连接,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分别与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双向连接,数据采集器E1、数据分类器E2分别设置在与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双向连接通道中并与各连接***双向连接,所述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分别设置数据自动更新器E3,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设置在多维多级反馈器E4。
本发明是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的智能***,其中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地上信息***是包括生物植物、环境、土地、农作物、矿产、行政划分、经济、能源、文化遗存、景观、地理面貌、水文气象、交通、人口、自然灾害的多维量化信息***,其中行政划分信息***又包括矿产、经济、文化遗存的多维量化信息***;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地下信息***是包括矿产、生物植物、地下水、泾流潮汐、水文地质、地能及交通的多维量化信息***;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海洋河川信息***是包括水质、水产、水力、航道、水文、滩涂、矿产、自然灾害、生物植物及港口的多维量化信息***;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天空信息***是包括物质能、太阳能、航空航天、环境、天文及生物物能的多维量化信息***。
本发明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器E1是全类数据输入装置。
本发明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中所述数据分类器E2是将各***所需要的数据按***要求从数据库分类提取,送达所需***。
本发明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中所述数据自动更新器E3是将终端用户输入到数据库的数据实时更新。
本发明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中所述多维多级反馈器E4是将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专家数据库***D1及一般数据库***D2输入的数据通过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按照数理运筹模型及模糊的数理运筹模型分析处理后,送发到不同等级的终端用户。
本发明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中所述城市规划定位***S2是根据目标城市的资源分配情况,科学定位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及形象。
本发明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中所述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是将各种规划设计的方案定位于虚拟的三维现实环境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评价其对现实环境的影响。
本发明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中所述城市综合管理***S4是数字城市综合管理利用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资源,在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基础上的城市管理和辅助政府决策方面,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本发明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资源计量与规划、定位计量与规划、设计计量与规划、建设计量与规划、工程计量与规划、商业计量与规划、融资计量与规划、市场计量与规划、管理计量与规划的运营智能***。其中所述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是将数据的自动采集、动态监测、城市定位、规划设计、综合开发、立体建设、***管理的辅助决策综合技术***,包括综合运用地理信息***、遥感、全球定位***、多媒体网络及虚拟仿真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形象、建设、管理机制进行数字化综合开发和立体建设。对资源、环境、能源、交通、市政、景观、企业、文教、信息、居住、人文、金融进行全面覆盖性监控并运营,以支持生态城市综合体综合开发立体建设。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通过专家数据库***D1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等基础设施平台,通过一般数据库***D2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将城市各种信息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为城市定位、规划、建设、管理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城市规划定位***S2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城市综合管理***S4的框图。
符号说明
图1中:
A-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S1-地球资源分配多维***;
S2-城市规划定位***;S3-城市建设规划设计***;
S4-城市综合管理***;D1-专家数据库***;
D2-一般数据库***;E1-数据采集器;
E2-数据分类器;E3-数据自动更新器;
E4-多维多级反馈器;
图2中:
S1.1-地上;S1.1.1-生物植物;
S1.1.2-环境;S1.1.3-土地;
S1.1.4-农作物;S1.1.5-矿产;
S1.1.6-行政划分;S1.1.7-经济;
S1.1.8-能源;S1.1.9-文化遗存;
S1.1.10-景观;S1.1.11-地理面貌;
S1.1.12-水文气象;S1.1.13-交通;
S1.1.14-人口;S1.1.15-自然灾害;
S1.1.6.1-矿产;S1.1.6.2-经济;
S1.1.6.3-文化遗存;S1.2-地下;
S1.2.1-矿产;S1.2.2-生物植物;
S1.2.3-地下水;S1.2.4-泾流潮汐;
S1.2.5-水文地质;S1.2.6-地能;
S1.2.7-交通;S1.3-海洋河川;
S1.3.1-水质;S1.3.2-水产;
S1.3.3-水力;S1.3.4-航道;
S1.3.5-水文;S1.3.6-滩涂;
S1.3.7-矿产;S1.3.8-自然灾害;
S1.3.9-生物植物;S1.3.10-港口;
S1.4-天空;S1.4.1-物质能;
S1.4.2-太阳能;S1.4.3-航空航天;
S1.4.4-环境;S1.4.5-天文;
S1.4.6-生物物能;
图3中:
S2.1-资源计量与规划;S2.2-定位计量与规划;
S2.3-建设计量与规划;S2.4-工程计量与规划;
S2.5-商业计量与规划;S2.6-融资计量与规划;
S2.7-市场计量与规划;S2.8-管理计量与规划
图4中:
S3.1-数字资源;S3.2-数字环保;
S3.3-数字能源;S3.4-数字交通;
S3.5-数字市政;S3.6-数字景观;
S3.7-数字企业;S3.8-数字文教;
S3.9-数字信息;S3.10-数字居住;
S3.11-数字人文;S3.12-数字运营;
S3.13-数字环境;S3.14-数字金融;
图5中:
S4.1-数字建筑;S4.2-数字小区;
S4.3-数字商业;S4.4-数字文化遗存;
S4.5-数字景观;S4.6-数字开采;
S4.7-数字资源;S4.8-数字市政;
S4.9-数字网络;S4.10-数字交通;
S4.11-数字能源;S4.12-数字设施;
S4.13-数字科技;S4.14-数字环保;
S4.15-数字文教;S4.16-数字社团;
S4.17-数字卫生;S4.18-数字企业;
S4.19-数字市场;S4.20-数字就业;
S4.21-数字人口;S4.22-数字金融;
S4.23-数字信息;S4.24-数字治安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包括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数据采集器E1、数据分类器E2、数据自动更新器E3及多维多级反馈器E4。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双向连接,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分别与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双向连接,数据采集器E1、数据分类器E2分别设置在与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双向连接通道中并与各连接***双向连接,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分别设置数据自动更新器E3,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设置在多维多级反馈器E4。
结合图2所示,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是包括地上S1.1、地下S1.2、海洋河川S1.3及天空S1.4的多维量化信息***,其中地上S1.1信息***是包括生物植物S1.1.1、环境S1.1.2、土地S1.1.3、农作物S1.1.4、矿产S1.1.5、行政划分S1.1.6、经济S1.1.7、能源S1.1.8、文化遗存S1.1.9、景观S1.1.10、地理面貌S1.1.11、水文气象S1.1.12、交通S1.1.13、人口S1.1.14、自然灾害S1.1.15的多维量化信息***,其中行政划分S1.1.6信息***又包括矿产S1.1.6.1、经济S1.1.6.2、文化遗存S1.1.6.3的多维量化信息***;地下S1.2信息***是包括矿产S1.2.1、生物植物S1.2.2、地下水S1.2.3、泾流潮汐S1.2.4、水文地质S1.2.5、地能S1.2.6及交通S1.2.7的多维量化信息***;海洋河川S1.3信息***是包括水质S1.3.1、水产S1.3.2、水力S1.3.3、航道S1.3.4、水文S1.3.5、滩涂S1.3.6、矿产S1.3.7、自然灾害S1.3.8、生物植物S1.3.9及港口S1.3.10的多维量化信息***;天空S1.4信息***是包括物质能S1.4.1、太阳能S1.4.2、航空航天S1.4.3、环境S1.4.4、天文S1.4.5及生物物能S1.4.6的多维量化信息***。
城市规划定位***S2是根据目标城市的资源分配情况,科学定位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及形象。结合图3所示,城市规划定位***S2是包括资源计划S2.1、资源计量与规划S2.2、定位计量与规划S2.3、建设计量与规划S2.4、工程计量与规划S2.5、商业计量与规划S2.6、融资计量与规划S2.7市场计量与规划、S2.8管理计量与规划的多维量化信息***。
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是将各种规划设计的方案定位于虚拟的三维现实环境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评价其对现实环境的影响,并可在虚拟的设计环境中感知空间设计的合理性,降低设计成本并缩短设计时间。结合图4所示,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是包括S3.1-数字资源、S3.2-数字环保、S3.3-数字能源、S3.4-数字交通、S3.5-数字市政、S3.6-数字景观、S3.7-数字企业、S3.8-数字文教、S3.9-数字信息、S3.10-数字居住、S3.11-数字人文、S3.12-数字运营、S3.13-数字环境、S3.14-数字金融的多维量化信息***。
城市综合管理***S4是数字城市综合管理利用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资源,在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基础上的城市管理和辅助政府决策方面,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结合图5所示,城市综合管理***S4是包括政府S4.1-数字建筑、S4.2-数字小区、S4.3-数字商业、S4.4-数字文化遗存、S4.5-数字景观、S4.6-数字开采、S4.7-数字资源、S4.8-数字市政、S4.9-数字网络、S4.10-数字交通、S4.11-数字能源、S4.12-数字设施、S4.13-数字科技、S4.14-数字环保、S4.15-数字文教、S4.16-数字社团、S4.17-数字卫生、S4.18-数字企业、S4.19-数字市场、S4.20-数字就业、S4.21-数字人口、S4.22-数字金融S4.23-数字信息、S4.24-数字治安的多维量化信息***。
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是将数据的自动采集、动态监测、城市定位、规划设计、综合开发、立体建设、综合管理、辅助决策综合的技术***,包括综合运用地理信息***、遥感、全球定位***、多媒体网络及虚拟仿真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形象、建设、管理机制进行数字化综合开发和立体建设。
数据采集器E1是全类数据输入装置,数据分类器E2是将各***所需要的数据按***要求从数据库分类提取,送达所需***。数据自动更新器E3是将终端用户输入到数据库的数据实时更新。多维多级反馈器E4是将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专家数据库***D1及一般数据库***D2输入的数据通过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按照数理运筹模型及模糊的数理运筹模型分析处理后,送发到不同等级的终端用户及个人。
本发明按照我国信息化发展规划标准,结合实际状况,采用面向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居民生活三个层次,以宽带多媒体网络为载体,以具有动态多维功能电子地图为平台,以空间管理信息***开发为手段,与城市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包括环境、资源、交通、人口、治安、消防、社区服务等城市信息化工程,利用公共空间基础数据库,通过信息载体和软件平台,实现城市管理服务***信息共享和在线业务处理,最终实现数字城市发展目标。
本发明设计的框架是:
(1)以基础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率分析数字作为本发明对支撑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
(2)以建设、采集信息、城市构想、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等城市建设流程来设计本发明应用;
(3)以对法律、人文、历史、城市美学等软环境的分析作为本发明对城市的规划宏观背景。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依据的数据城市总体框架如下表:
数字城市整体框架表:
空间信息技术框架:
空间信息技术(RS、GPS、GIS)
1、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信息与信息技术
(1)数据采集及管理(数据层)
(2)数据处理及共享(技术层)RS、GPS、GIS
(3)标准、法规、条例、保障(保障层)
2、城市管理工程(管理层)
(1)设计与规划
(2)地籍与房地产管理
(3)交通设施管理
(4)通信设施管理
(5)能源设施管理
(6)医疗、卫生管理
(7)教育管理
(8)人口管理
(9)水资源管理
(10)信息技术管理
(11)治安管理
(12)立体建设管理(多维建设***)
管理信息技术框架:
管理信息技术(ERP、CRM、SCM)
1、信息基础设施、宽带网(网络层)
2、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层)
(1)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层)
[0099]
(2)数据处理及共享(技术层)ERP、CRM、SCM
(3)标准、法规、条例
3、应用工程(应用层)(e-电子)
(1)电子政务(含十金工程)
(2)电子商务
(3)电子制造
(4)电子物流
(5)电子化小区
4、服务工程(服务层)
(1)公众信息服务***
(2)移动信息服务***
(3)领导决策***
(4)城市管理***
(5)城市监控***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具体说明:
数字地球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据保证。地球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和深层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虽可再生利用,但土壤更新需要上万年。水资源的再生性较强,但是淡水总量不多,人均更少,加上不断受到污染,也难以为继。运用数字地球资源管理***,充分认识地球资源,才能使人类珍惜地球资源,进而通过理性思维,做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
数字城市:
***城市“数字生态城市综合体”是高效、安全、舒适及生活、学习、工作的集聚场所,通过网络将个人、家庭、工作单位和整个城市、地区、国家进行全球实时、准确的连接。可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信息;通过现代化高速交通(信息通道和运输通道),确保人口流、资金流、物产流的顺利畅通,并可通过移动网络随时、随地从事学习、商务、文娱活动;也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实现面对面交流,签订商务协议,或协商某项工程或设计的技术细节,或朋友聚会。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得到最大的空间自由,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
在***城市中,政府通过广泛收集“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复杂***中的各类信息,在进行加工整理和方案预演后,向公众发布有关指令性、调控性、解释性和服务性的“高等级信息集合”,能够快速有效地收集到社会反馈的广泛信息,以便于对“高等级信息”进行修正和优化。
关键概念:
一网概念:未来城市卫星网、电力网、有限网、无限网、局域网信息无缝连接为一体。
公共服务器即一般数据库***D2设置在城市信息中心,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和可靠性。
数字平台与网络:
数字城市平台:遥测、遥感、监测、多媒体、仿真虚拟、远程操作、数据库共享、可视化均可操作的平台,未来城市依托电力网、有限网、无限网和终端人无缝联合构成动态立体的信息统一网络,简称一网,未来城市无处不网。
数字能源:
循环能源和再生能源下的新经济时代,传统能源主要有石油、煤、铀、天然气、水力。我们在未来城市发展中需要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采用数字能源就是采用智能整合优化技术,解决不同能源***之间的不协调,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充分发挥各个***的综合优势。
数字交通:
利用流量和协调实现对现有资源的调控提高交通的使用效率,未来城市交通是一个高度动态化的空间网络体系。它从一个起点经过不同等级通道,通过不同定义联结,经历不同信号调控和不同速度交混,走到目的地的终点。未来城市采用立体交通为主的交通策略,即可分为地下交通这、地面交通和空中交通三个层次。
上述仅说明了部分用于本发明的用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即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的智能***实例前所未有。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实质性改变了传统城市的结构和功能;科学的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完善了城市的功能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部分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普天智业企业项下的数字生态城市综合开发立体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各种改进和完善,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数据采集器E1、数据分类器E2、数据自动更新器E3及多维多级反馈器E4,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是包括地上、地下、海洋河川及天空的多维量化信息***,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双向连接,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分别与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双向连接,数据采集器E1、数据分类器E2分别设置在与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双向连接通道中并与各连接***双向连接,所述专家数据库***D1、一般数据库***D2分别设置数据自动更新器E3,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设置在多维多级反馈器E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地上信息***是包括生物植物、环境、土地、农作物、矿产、行政划分、经济、能源、文化遗存、景观、地理面貌、水文气象、交通、人口、自然灾害的多维量化信息***,其中行政划分信息***又包括矿产、经济、文化遗存的多维量化信息***;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地下信息***是包括矿产、生物植物、地下水、泾流潮汐、水文地质、地能及交通的多维量化信息***;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海洋河川信息***是包括水质、水产、水力、航道、水文、滩涂、矿产、自然灾害、生物植物及港口的多维量化信息***;所述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天空信息***是包括物质能、太阳能、航空航天、环境、天文及生物物能的多维量化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器E1是全类数据输入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类器E2是将各***所需要的数据按***要求从数据库分类提取,送达所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自动更新器E3是将终端用户输入到数据库的数据实时更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多级反馈器E4是将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城市综合管理***S4、专家数据库***D1及一般数据库***D2输入的数据通过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按照数理运筹模型及模糊的数理运筹模型分析处理后,送发到不同等级的终端用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规划定位***S2是根据目标城市的资源分配情况,科学定位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及形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是将各种规划设计的方案定位于虚拟的三维现实环境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评价其对现实环境的影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综合管理***S4是数字城市综合管理利用地球资源分配多维***S1中的资源,在城市规划定位***S2、城市建设规划设计***S3基础上的城市管理和辅助政府决策方面,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城市综合体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智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A是将数据的自动采集、动态监测、城市定位、规划设计、综合开发、立体建设、综合管理、辅助决策综合的技术***,包括综合运用地理信息***、遥感、全球定位***、多媒体网络及虚拟仿真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形象、建设、管理机制进行数字化综合开发和立体建设。
CN201410334245.8A 2014-07-15 2014-07-15 用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 Pending CN1053032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4245.8A CN105303282A (zh) 2014-07-15 2014-07-15 用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4245.8A CN105303282A (zh) 2014-07-15 2014-07-15 用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3282A true CN105303282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4245.8A Pending CN105303282A (zh) 2014-07-15 2014-07-15 用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328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3449A (zh) * 2016-11-01 2017-03-15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城市生态健康监控管理***
CN110942168A (zh) * 2018-09-21 2020-03-31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下能源分布对地表及地下设施进行规划的方法和***
CN111695772A (zh) * 2020-05-08 2020-09-22 史解放 一种生态城市综合规划***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5614A (zh) * 2006-11-08 2007-04-11 余羡鸣 全息选优数字支撑***
CN1983312A (zh) * 2005-12-26 2007-06-20 余羡鸣 数字城市全项支撑***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312A (zh) * 2005-12-26 2007-06-20 余羡鸣 数字城市全项支撑***
CN1945614A (zh) * 2006-11-08 2007-04-11 余羡鸣 全息选优数字支撑***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3449A (zh) * 2016-11-01 2017-03-15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城市生态健康监控管理***
CN110942168A (zh) * 2018-09-21 2020-03-31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下能源分布对地表及地下设施进行规划的方法和***
CN110942168B (zh) * 2018-09-21 2023-10-17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下能源分布对地表及地下设施进行规划的方法和***
CN111695772A (zh) * 2020-05-08 2020-09-22 史解放 一种生态城市综合规划***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ousefi et al. Spatial site selection for solar power plants using a gis-based boolean-fuzzy logic model: A case study of Markazi Province, Iran
Gorsevski et al. A group-based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wind farm site selection in Northwest Ohio
Han et al. Evaluating land-use change in rapidly urbanizing Chin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Borgogno Mondino et al. Site selection of large ground-mounted photovoltaic plants: a GI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an application to Italy
Liu et al. A centur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urban area in Shenyang, China
Doyle et al. Underground potential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 Mapping resourc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Deep City Method
Ryberg et al.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determining the land eligibility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Kılıc et al. A GIS-based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approach using AHP for rural settlement site selection and eco-village design in Erzincan, Turkey
CN105303282A (zh) 用于数字生态城市全项支撑***
Ke et al.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ood resilience: framework development and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university campus
Yu et al. Integra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for real estate valuation
Chen et al.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in China: an overview
Bia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rea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afety security assessment of wetland-hydrological ecological corridors: A case study of the Han River Basin in China
Sugandi et al. Analysi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ies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Indonesia
Xue et al. Meta-scenario computation for social-geographical sustainability
Wang et al. Coupling natural and human processes to simulate changes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Dianchi Lake basin, China
Wang et al. Challenges of Spr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in Urban Subway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Jinan Karst Area, China
Jiao et al. Optimization path of carbon offsetting in negative urban spaces under dual carbon goals
Kapoor et al. Spatial suitability assessment for planning 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at site level in hill areas
Deng et al. Homestead Engineering Planning Based on CAD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Jia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cenic resources based on 3S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of the Yesanpo National Park
Chaudhari et al. Web Based GIS Village Information System: A Review
CN109657021A (zh) 基础设施大数据管理方法和基础设施数据管理装置
Mansberger et al. Land Take in Austria-a Spatial Planning and Lan d Monitoring Perspective
Molla Towards Urban Sustainability: Stormwater Management & Solar Power Potential of Auburn University Campus, 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