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8720A -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8720A
CN105278720A CN201410360898.3A CN201410360898A CN105278720A CN 105278720 A CN105278720 A CN 105278720A CN 201410360898 A CN201410360898 A CN 201410360898A CN 105278720 A CN105278720 A CN 105278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electric
touch
electric device
control
enclos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08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许合
卢添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star Display Nanjing Corp
Hannstar 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ar Display Nanjing Corp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ar Display Nanjing Corp, Hannstar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Hannstar Display Nanj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608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8720A/zh
Priority to US14/793,223 priority patent/US20160029219A1/en
Publication of CN105278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87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解锁方法。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面板、一触控外盖及一控制单元。解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手持式电子装置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侦测用户与触控外盖的接触;计算触控外盖上的多个侦测点的触发事件;比对触发事件与储存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启动判断条件;以及若触发事件符合启动判断条件,转换手持式电子装置为用户界面解锁状态。本发明可提高解锁时的隐密性,避免操作时手指遮挡用户视线以及减少面板刮伤的问题,还可具有单手操控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使得各种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装置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超轻薄笔记本电脑、穿戴式装置、及卫星导航等手持式电子装置。除了一般以键盘或鼠标输入或操控之外,利用触控式技术来操控信息装置是一种相当直觉且受欢迎的操控方式;其中,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人性化及直觉化的输入操作界面,使得任何年龄层的用户都可直接以手指选取或操控信息装置。目前具备触控功能的手持式电子装置中,几乎都是直接在面板上进行触控的操作。
而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电子装置可配置以生物特征辨识信息应用在解锁功能,其中又以指纹辨识功能最为常见。但是,在面板上进行操作或生物特征辨识时,手指可能会挡住眼睛的视线或挡住屏幕显示的软件物件,使得手指可能会对高信息密度显示画面的连结开启产生误触的现象。另外,当用户在面板上输入较为机密的信息,例如以密码或特殊方式进行解锁时,极有可能让身旁有心人士窥视,而使信息安全产生疑虑。
另外,由于需在面板上碰触、操作电子装置,因此常会有刮伤面板的现象发生;公知具备触控功能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在操作时,大都需要以一手持握电子装置,而另一手在面板上进行操作,若只以单手同时持握跟进行操作时,则只能透过大拇指进行操控,操作上并不方便,且随着手持式电子装置面板尺寸增大,已无法实现单手多指触控的操作。
另外,面板需要导入稀土类的透明触控感测结构例如铟锡氧化物(ITO),才能使面板同时兼具触控及显示功能,但受限于稀土金属铟矿日趋耗竭、成本高升以及导电性比金属差等问题,故以稀土金属铟矿所制成的透明触控感测层并不是好的选择。再者,当用户在阳光下使用手持式电子装置,面板的阳光可视性(sunlightreadability)一直是无法有效解决的课题,因为用户看不到面板的信息,造成操作困扰。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不仅可增加解锁时的隐密性,并避免操作时手指遮挡用户视线以及减少面板刮伤的问题之外,还可具有单手操控的便利性,已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不仅可增加解锁时的隐密性,并避免操作时手指遮挡用户视线以及减少面板刮伤的问题之外,还可具有单手操控的便利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解锁方法,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面板、一触控外盖及一控制单元。解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手持式电子装置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侦测用户与触控外盖的接触;计算触控外盖上的多个侦测点的触发事件;比对触发事件与储存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启动判断条件;以及若触发事件符合启动判断条件,转换手持式电子装置为用户界面解锁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若触发数量形貌呈多个面接触,则判定是不符合启动判断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若触发数量形貌呈单一个面接触,且位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上半部,则判定是不符合启动判断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面接触是指触发事件的单一触发区域的直径或自一接触边缘至另一接触边缘的最长距离是7公厘(mm)以上。
在一实施例中,解锁方法还包括:利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掌纹辨识单元接收一掌纹;比对掌纹与一储存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掌纹图形;以及若触发事件符合启动判断条件,且掌纹与掌纹图形相对应,转换手持式电子装置为用户界面解锁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手持式电子装置是用于单手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外盖与面板间还包含一电路板、一电池或一记忆卡。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面板、一触控外盖以及一控制单元。触控外盖具有一外盖及一触控感测结构。触控感测结构部分面积或全部面积的设置在外盖上,并具有多个侦测点。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面板及触控外盖。控制单元执行以下步骤:当手持式电子装置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侦测用户与触控外盖的接触;计算触控外盖上的多个侦测点的触发事件;比对触发事件与储存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启动判断条件;以及若触发事件符合启动判断条件,转换手持式电子装置为用户界面解锁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若触发数量形貌呈多个面接触,则判定是不符合启动判断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若触发数量形貌呈单一个面接触,且位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上半部,则判定是不符合启动判断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面接触是指触发事件的单一触发区域的直径或自一接触边缘至另一接触边缘的最长距离是7公厘以上。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外盖是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整体构件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外盖设置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相对于面板的另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结构设置在外盖朝向面板的内表面,或设置在外盖远离面板的外表面,或同时设置在外盖朝向面板的内表面与外盖远离面板的外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手持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掌纹辨识单元。掌纹辨识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手持式电子装置是用于单手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以单手操作将触控外盖朝向一光源或面板背向光源。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外盖与面板间还包含一电路板、一电池或一记忆卡。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由于用户可在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触控外盖上进行触控操作,因此手指不会挡住视线或面板所显示的软件物件,当然也不会对高信息密度画面的连结开启产生误触现象。另外,由于在触控外盖上操作电子装置,因此也可减少面板的刮伤情况。也由于用户可以在触控外盖上进行触控操作,因此,用户只需以单手握持手持式电子装置,就可简单的在不会遮蔽面板的状况下以生物特征辨识的方式来进行解锁,相较于公知使用单手握持及只能以大拇指进行操控的情况,本发明也具有相当大的手控操作的效率与便利性,并可实现优质且美好的用户体验。
另外,必须在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等触发事件符合启动判断条件的前提下,手持式电子装置始可允许触控外盖接收用户输入的至少一输入动作,以对应在面板上执行例如一维屏幕卷动的操作,因此,当有其它用户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时,则会因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等触发事件与原用户所预先设定的启动判断条件不相同,而无法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以提高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用户信息保护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解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状态示意图。
图7A到图7B是图1所示的触控外盖的侦测点被触发的另一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另一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考符号加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1(以下简称手持式电子装置1)包括一触控外盖11、一面板12以及一控制单元13。面板12可包括显示面板,也就是具有显示功能的面板,或是同时具有显示功能及触控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另外,本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1可以是智能型移动电话(smartphone)、平板计算机(tablet)、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或全球定位***(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等,本实施例是以智能型移动电话为例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外盖11设置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相对于面板12的另一侧,换句话说,触控外盖11与面板12分别设置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背面、正面,本实施例是以面板12设置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正面,而触控外盖11设置在背面为例说明。实际应用时,触控外盖11与面板12间还包含一电路板、一电池或一记忆卡,以分别作为手持式电子装置1实施的部件,然此非限制性者,端视实际使用需求或设计而可增加或减少。而触控外盖11及面板12分别与控制单元13耦接,使控制单元13可控制面板12所显示的内容信息,以及控制触控外盖11的特定位置可被选取输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触控外盖11提供了电子装置与用户之间的输入界面,面板12可显示例如用户界面,并可以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GUI)。因此,如图1所示,用户可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正面查看面板12所显示的内容,并从背面的触控外盖11进行输入。而当用户在阳光或光源下使用手持式电子装置1,用户可以单手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1,并将触控外盖11朝向光源,以遮挡阳光或光源,由于面板12的位置背向光源,故其所显示的信息可透过触控外盖11遮挡阳光或光源,面板12的阳光可视性可以提高,用户以单手就可在触控外盖对面板的信息进行操作或输入,且可提高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安全性与阳光下单手操作便利性。
图3是图1所示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请搭配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外盖11包括一外盖111及一触控感测结构112。同样的,外盖111设置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相对于面板12的另一侧(显示面的相对面),而触控感测结构112可以是部分面积或全部面积的设置在外盖111上,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结构112延伸到外盖111的两侧,延伸到触控外盖11的两侧边,以增加用户的执行操作时的面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实体按键也可以由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结构112取代,本发明并不限制。
其中,触控感测结构112可设置在外盖111朝向面板12的内表面(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内部),或设置在外盖111远离面板12的外表面(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外部),或同时设置在外盖111朝向面板12的内表面与外盖111远离面板12的外表面(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内部与外部)。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结构112可例如是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并形成在外盖111朝向面板12的内表面,而且是全面积的直接形成在外盖111上为例。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若触控感测结构12设置在外盖111远离面板12的外表面时,则需加一层保护层来保护触控感测结构112。另外,需注意的是,外盖111的材料可以是玻璃、塑料、金属或其它材料,并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整体构件之一。换句话说,触控外盖11不是一外加的部件(外加部件例如是电子装置的保护壳或保护套),因此,由手持式电子装置1中将触控外盖11分离后,可看见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内部构件,例如电池或集成电路等元件。另外,触控感测结构112还可包括驱动电路及感测电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称的Tx、Rx,图未显示),而其材料可以是导电层(当然也可使用透明导电层,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掺氟氧化锡、掺铝氧化锌、或掺镓氧化锌)、奈米金属线层、石墨烯(graphene)、或金属网栅(metalmesh),本发明并不限制。
另外,如图2所示,触控感测结构112具有多个侦测点P,而多个侦测点P可被触发而引发触发事件,举例而言,当一导体,可例如但不限于触控笔或是用户手指等,触碰触控感测结构112时,位于触碰位置的侦测点P可被触发而产生触发事件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单元13,以供控制单元13对于触发事件判断或分析。因此,触发事件可以是用户手持触控外盖11时,对应于用户的抓握位置而产生,或是用户在触控外盖11执行输入动作时所产生,本发明并不限制。
以用户在触控外盖11执行输入动作来说,是指用户可透过在触控外盖11上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1,如图1所示,而且面板12可依据用户操作的姿态(或称为手势)显示对应的操作指示,而操作显示在面板12上的用户界面。举例来说,当用户的手指在触控外盖11上滑动时,面板12也有一对应的光标(例如箭头或手的形状)在对应位置跟着滑动。
承上,触控外盖11与面板12分别设置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相对的两侧,可避免用户在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1时,用户的手可能会有遮蔽面板12的显示画面的情形,可进一步避免误触的情形。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1还具有记忆单元14,可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内存(RandomAccessMemory,RAM)、快闪(Flash)内存、可程序化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其它形式的内存,本发明并不限制。而本实施例的记忆单元14是以随机存取内存(RAM)为例说明,并与控制单元13同样以信号总线的方式耦接。
在本实施例中,记忆单元14储存操作***、应用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及各种文件档案(document)的电子数据等。其中,操作***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应用程序可以是文字编辑程序或是电子邮件程序等,本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程序是指用于检测电子数据的数据结构并产生对应的链接指令的程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是以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为例,并由控制单元13执行这些程序。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解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请参考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解锁方法(以下简称解锁方法)是用于判断用户的手势所对应的输入动作,以解锁手持式电子装置1。解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手持式电子装置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侦测用户与触控外盖的接触(步骤S10);计算触控外盖上的多个侦测点的触发事件(步骤S20);比对触发事件与储存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启动判断条件(步骤S30);以及若触发事件符合启动判断条件,转换手持式电子装置为用户界面解锁状态(步骤S40)。
除了参考上述的图1、图2及图4,请搭配图5所示,图5是图1所示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示意图。具体来说,在步骤S10中,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图5的状态),侦测用户与触控外盖的接触。此处所称「用户界面锁定状态」(以下称锁定状态),手持式电子装置1仍可通电并可以操作,但是会忽略大部分的用户输入。换句话说,手持式电子装置1不会因应用户输入而执行任何动作。在此锁定状态下,手持式电子装置1仍可以对触控外盖11上的部分种类的接触作出回应。所称的部分种类的接触包括被手持式电子装置1定义成与将手持式电子装置1转换到用户界面解锁状态相关的接触,例如当用户以手指触碰面板12、按压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实体按键或晃动手持式电子装置1等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制。
当控制单元13在步骤S10中侦测到接触,会进一步执行步骤S20。请同时参考图1、图2、图4及图6所示,在步骤S20中,控制单元13计算触控外盖11上的多个侦测点P的触发事件。详细来说,触控外盖11的部分侦测点P被触发,用户与触控外盖11接触,而用户所接触到的侦测点P被触发,而对应产生触碰信号。透过控制单元13与触控外盖11耦接,使控制单元13可接收触碰信号,并计算被触发的侦测点P的触发事件(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
详细来说,用户在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1时,可在操作设定界面预先设定用户的握持习惯,而控制单元13可分析用户在操作设定界面时所触发侦测点的触发事件,将其定义是启动判断条件,并储存在记忆单元14内。其中,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若以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或触发位置的触发事件为例,当用户握持手持式电子装置1时,控制单元13可分析因用户握持而被触发的侦测点位置,并将此位置相邻且触发数量大于一预定值的范围定义是触发区域113。以图5为例,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外盖11的一侧壁具有一个触发区域113a、另一侧壁具有两个触发区域113b、触控外盖11相对于面板12的另一面具有一个触发区域113c。本实施例的「触发数量分布」及「触发位置」是指各个触发区域的分布数量及位置,而「触发数量形貌」则是各个触发区域113的形状,如触发区域113a、113b、113c的形状。另外,触发频率可以是某些位置的点击频率,触发时间则可指用户各抓握位置超过一定时间,或者指是用户的作息习惯等。
承上,当用户在操作设定界面设定且在记忆单元14储存启动判断条件后,控制单元13可将其它触发事件与启动判断条件进行比对。若其它触发事件发生,控制单元13将计算触控外盖11上因其它触发事件所触发的侦测点的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并将计算取得的结果与预先储存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内的启动判断条件进行比对。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增加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安全性,控制单元13每间隔一预定时间就计算触控外盖11上的触发事件,也就是不同时间所触发的侦测点的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完成后,当有导体(例如用户的手指)触碰到触控外盖11时,控制单元13在接收触碰信号之后,如前述,可计算被触发的侦测点P的触发事件(步骤S20),并将计算取得的触发事件与预先储存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启动判断条件进行比对(步骤S30)。如前述,本实施例的启动判断条件就是用户在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1时的握持位置。
接着,若触发事件符合启动判断条件,则转换手持式电子装置1为用户界面解锁状态(以下简称解锁状态),换句话说,必须在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符合启动判断条件的前提下,控制单元13始转换手持式电子装置1为解锁状态。因此,当有其它用户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1时,则会因触发事件与原用户所预先设定的启动判断条件不相同,而无法使手持式电子装置1解锁,而提高手持式电子装置1整体的安全性。且较佳的,控制单元13可每间隔一预定时间再次计算侦测点P的触发事件,并与启动判断条件进行比对,还可提高手持式电子装置1在使用上的安全性。
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转换为解锁状态时,手持式电子装置1可以在面板12上显示与其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相对应的用户界面物件(例如图像icon)及/或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信息。这些使用界面物件是构成装置的用户界面的物件,例如但不限于包括文字、图像、图标、虚拟按键、下拉式菜单、选项按钮、确认方块、可选列表等。所显示的使用界面物件可以包括:用于传递信息或是构成用户界面外观的非互动性物件、可供用户操作的互动性物件或是其组合。
另外,在部分实施例中,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自锁定状态转换为解锁状态的过程中,手持式电子装置1可提供可视提示,例如在面板12上显示未转换成功的消息框,以告知用户未顺利输入符合启动判断条件的触发事件。然此非限制性,除了可视回馈之外,手持式电子装置1还会提供非可视提示,以便指示解锁动作的完成进度,例如包括音讯提示(例如声音)或物理提示(例如振动)。
上述关于触发事件的形式非限制性。图7A到图7B是图1所示的触控外盖的侦测点被触发的另一示意图,请先参考图7A,在此要说明的是,若触发数量形貌呈多个面接触,将直接判定是不符合启动判断条件,在此,多个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面接触」是指用户接触到触控外盖11上的单一触发区域的直径或自一接触边缘至另一接触边缘的最长距离是7公厘以上。以图7A为例,由于触发区域133d、133e、113f并非是正圆,因此当触发区域133d、133e、113f或更多触发区域的一接触边缘至另一接触边缘的最长距离d1、d2、d3大于7公厘时,将直接判定此触发事件不符合启动判断条件,上述内容是基于假设用户并非在对手持式电子装置1进行触控操作,而只是单纯的握持住手持式电子装置1时,容易产生多个是面接触的触发数量形貌,因此直接判定此触发事件不符合启动判断条件。
接着请参考图7B,若触发事件的触发数量形貌呈单一个面接触,且位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上半部时,也判定是不符合启动判断条件,此内容是基于假设用户正常握持手持式电子装置1并利用手指在触控外盖11进行触控操作时,用户的手掌可能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下半部形成面接触的触发区域,而不会在上半部形成面接触的触发区域,且在上半部进行触控操作的手指与触控外盖11的接触所产生的触发区域,其直径或自一接触边缘至另一接触边缘的最长距离通常不会大于7公厘,因此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上半部产生如图7B所示的触发区域113g,其一接触边缘至另一接触边缘的最长距离d4大于7公厘时,用户非常有可能不是在进行触控操作,而可能是在进行例如擦拭外盖的动作或是单纯抓握着手持式电子装置1,因此,若触发事件的触发数量形貌呈单一个面接触,且位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上半部时,同样直接判定是不符合启动判断条件。在此,上半部或下半部可以是以外盖的中心或触控感应结构的中心为基准,并以用户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1时的情况而论,高于中心之上的部分是上半部,低于中心之下的部分是下半部。
另外,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1另提供一种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的双重解锁的解锁方法。请参考图2及图8所示,其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式电子装置1还可包括一掌纹辨识单元15,掌纹辨识单元15的设置位置并非本实施例限制性,其可例如设置在图8内的区域A,以配合用户的掌心与触控外盖11接触的位置。掌纹辨识单元15与控制单元13电性连接,并可辨识用户的至少部分掌纹。实际应用时,用户也可预先将其掌纹图形储存在记忆单元14中,并在解锁状态中将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控制单元13设定是双重解锁模式。在双重解锁模式中,当要解锁手持式电子装置1时,可在执行如前述步骤S10~步骤S40的操作的同时或之后,将手掌贴触例如触控外盖11的外盖111上的特定区域A,而控制单元13可将特定区域内的掌纹与预先储存的掌纹图形进行比对,若触发事件符合启动判断条件,且掌纹与掌纹图形相对应,则转换手持式电子装置1为解锁状态,并允许用户执行后续的操作。若不符合,则控制单元13判定该用户是不允许的用户,故无法将手持式电子装置1转换为解锁状态。上述的操作例如可以是开启网页、读取电子邮件的内容、执行APP等,本发明并不限制。
由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解锁方法都执行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的触控外盖11上,因此手指不会挡住视线或面板所显示的软件物件,当然也不会对高信息密度画面的连结开启产生误触现象。较佳的,由于用户可以在触控外盖11上进行触控操作,因此,用户只需以单手握持手持式电子装置1,就可简单的在不会遮蔽面板12的状况下以生物特征辨识的方式来进行解锁,相较于公知使用单手握持及只能以大拇指进行操控的情况,本发明也具有相当大的手控操作的效率与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由于用户可在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触控外盖上进行触控操作,因此手指不会挡住视线或面板所显示的软件物件,当然也不会对高信息密度画面的连结开启产生误触现象。另外,由于在触控外盖上操作电子装置,因此也可减少面板的刮伤情况。也由于用户可以在触控外盖上进行触控操作,因此,用户只需以单手握持手持式电子装置,就可简单的在不会遮蔽面板的状况下以生物特征辨识的方式来进行解锁,相较于公知使用单手握持及只能以大拇指进行操控的情况,本发明也具有相当大的手控操作的效率与便利性,并可实现优质且美好的用户体验。
另外,必须在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等触发事件符合启动判断条件的前提下,手持式电子装置始可允许触控外盖接收用户输入的至少一输入动作,以对应在面板上执行例如一维屏幕卷动的操作,因此,当有其它用户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时,则会因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等触发事件与原用户所预先设定的启动判断条件不相同,而无法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以提高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用户信息保护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举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20)

1.一种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解锁方法,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面板、一触控外盖及一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侦测用户与所述触控外盖的接触;
计算所述触控外盖上的多个侦测点的触发事件;
比对所述触发事件与储存在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启动判断条件;以及
若所述触发事件符合所述启动判断条件,转换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为用户界面解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触发数量形貌呈多个面接触,则判定是不符合所述启动判断条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触发数量形貌呈单一个面接触,且位在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上半部,则判定是不符合所述启动判断条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接触是指所述触发事件的单一触发区域的直径或自一接触边缘到另一接触边缘的最长距离是7公厘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掌纹辨识单元接收一掌纹;
比对所述掌纹与一储存在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掌纹图形;以及
若所述触发事件符合所述启动判断条件,且所述掌纹与所述掌纹图形相对应,转换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为用户界面解锁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是用于单手操作。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解锁方法,其中所述触控外盖与所述面板间还包含一电路板、一电池或一记忆卡。
9.一种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面板;
一触控外盖,具有一外盖及一触控感测结构,所述触控感测结构部分面积或全部面积的设置在所述外盖上,并具有多个侦测点;以及
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面板及所述触控外盖,并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侦测用户与所述触控外盖的接触;
计算所述触控外盖上的所述多个侦测点的触发事件;
比对所述触发事件与储存在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启动判断条件;以及
若所述触发事件符合所述启动判断条件,转换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为用户界面解锁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数量、触发数量分布、触发数量形貌、触发时间、或触发频率。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触发数量形貌呈多个面接触,则判定是不符合所述启动判断条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触发数量形貌呈单一个面接触,且位在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上半部,则判定是不符合所述启动判断条件。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接触是指所述触发事件的单一触发区域的直径或自一接触边缘至另一接触边缘的最长距离是7公厘以上。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外盖是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整体构件之一。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外盖设置在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相对于所述面板的另一侧。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结构设置在所述外盖朝向所述面板的内表面,或设置在所述外盖远离所述面板的外表面,或同时设置在所述外盖朝向所述面板的内表面与所述外盖远离所述面板的外表面。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掌纹辨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是用于单手操作。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以单手操作将所述触控外盖朝向一光源或所述面板背向所述光源。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触控外盖与所述面板间更包含一电路板、一电池或一记忆卡。
CN201410360898.3A 2014-07-25 2014-07-25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Pending CN1052787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0898.3A CN105278720A (zh) 2014-07-25 2014-07-25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US14/793,223 US20160029219A1 (en) 2014-07-25 2015-07-07 Shadeless touch electronic device and unlock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0898.3A CN105278720A (zh) 2014-07-25 2014-07-25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8720A true CN105278720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47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0898.3A Pending CN105278720A (zh) 2014-07-25 2014-07-25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29219A1 (zh)
CN (1) CN10527872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281A (zh) * 2015-07-20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模块和显示装置
US20200285722A1 (en) * 2019-03-07 2020-09-10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tical palmprint sensing
CN110248024B (zh) * 2019-06-11 2020-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8199A (zh) * 2004-09-24 2006-04-1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式屏幕的锁定方法
CN101228570A (zh) * 2005-07-22 2008-07-23 马特·帕尔拉科夫 最适宜拇指的触摸屏用户界面的***和方法
US20130149964A1 (en) * 2011-12-07 2013-06-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xtend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a Mobile Device
CN103246403A (zh) * 2013-05-27 2013-08-14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外设输入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40028584A1 (en) * 2012-07-30 2014-01-3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touch screen pan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8199A (zh) * 2004-09-24 2006-04-1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式屏幕的锁定方法
CN101228570A (zh) * 2005-07-22 2008-07-23 马特·帕尔拉科夫 最适宜拇指的触摸屏用户界面的***和方法
US20130149964A1 (en) * 2011-12-07 2013-06-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xtend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a Mobile Device
US20140028584A1 (en) * 2012-07-30 2014-01-3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touch screen panel
CN103246403A (zh) * 2013-05-27 2013-08-14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外设输入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29219A1 (en) 2016-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0866A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CN105278771A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方法及图形化使用者界面
CN105278720A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解锁方法
US20160026324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er-executed method and touch-sensing cover
CN105278770A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触控外盖
CN105320327A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外盖
CN105278723A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触控外盖及计算机执行方法
CN105320448A (zh) 控制器
US20160026305A1 (en) Shadeless touch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touch-sensing cover thereof
CN105446520B (zh) 无挡单手多指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触控外盖及计算机执行的方法
CN105278618A (zh) 具有鼠标功能的无挡触控手持式电子装置
US20160026281A1 (en) Shadeless touch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executed method
US20160026323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touch-sensing cover and initiation method with function of multi-touch
CN105278721A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触控外盖
CN105278773A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触控外盖及计算机执行方法
CN105279847A (zh) 控制器
CN105278851A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触控外盖及计算机执行的方法
CN105278822A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控制器
CN105278719A (zh) 控制器
CN204009822U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触控外盖
CN204009846U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外盖
CN105320325A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触控外盖及计算机执行的方法
CN204009849U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外盖
CN105302349A (zh) 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外盖
CN105278619A (zh) 电资交联***及手持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