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0346A -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0346A
CN105220346A CN201510661312.1A CN201510661312A CN105220346A CN 105220346 A CN105220346 A CN 105220346A CN 201510661312 A CN201510661312 A CN 201510661312A CN 105220346 A CN105220346 A CN 105220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wheel
wheel seat
left drive
driving belt
righ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13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永良
张和中
孙健
海港
张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613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03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20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03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机架横梁,机头传动机构包括:一电机;一左传动带轮座;一右传动带轮座;一左传动带轮;一右传动带轮和一牵引传动带轮;一电机传动带轮;一牵引传动带;一主传动带,特点:左传动带轮座由左传动带轮座底板、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和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构成;右传动带轮座由右传动带轮座底板、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和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构成。提高传动效率;提高制作效率且减轻重量和节省材料消耗;体现对左、右传动带轮以及牵引传动带轮的平稳支承效果。

Description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前述的机头是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结构体系的核心部件,因为设有三角***的三角底板固定在机头上,由机头的往复运动带动三角底板相应运动,从而由三角***迫使设在针床的针槽内的织针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织针头部的针钩及针舌的动作将纱线编织成织物。
关于前述机头传动机构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典型的如文献A.CN201354401Y推荐的“横机机头同步带传动机构”、文献B.CN202323314U提供的“针织横编机机头传动装置”和文献C.CN203320236U介绍的“一种电脑横机机头的传动装置”。
上述文献A著称具有减少同步带拐点的长处并且采用了二级同步带及同步带齿轮传动的结构形式,但是通过该专利说明书第5页后1行至第6页第1段的说明可知,由于其需要通过三根同步带带动机头运动,因而传动关系相对复杂,并且因传动环节多而致动力损耗大,不利于节能。上述文献B和C相对于文献A而言,由于采用了两根同步带运动,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A的前述不足,但是文献B和C均未给出设置同步带的同步带轮的同步带轮座的结构启示,然而同步带轮座不仅要体现其与机架横梁的安装便捷性,而且还要体现自身的可加工性,等等。
已有技术中的前述同步带轮座通常以铸铁件的形式出现,铸铁件不仅铸造工艺复杂,制造效率低下而且笨重以及形状构造单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传动效率、有利于简化结构、有便于制作和有益于保障传动的平稳性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一机架横梁,所述的机头传动机构包括:一电机,该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在所述机架横梁的右端底部;一左传动带轮座,该左传动带轮座在对应于所述机架横梁的左端上方的位置与机架横梁固定;一右传动带轮座,该右传动带轮座在对应于所述机架机横梁的右端上方的位置与机架横梁固定;一左传动带轮,该左传动带轮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左传动带轮座上;一右传动带轮和一牵引传动带轮,该右传动带轮和牵引传动带轮彼此固联并且同轴而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传动带轮座上;一电机传动带轮,该电机传动带轮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右传动带轮的下方;一牵引传动带,该牵引传动带的左端套置在所述左传动带轮上,而右端套置在所述牵引传动带轮上;一主传动带,该主传动带的上端套置在所述右传动带轮上,而下端套置在所述电机传动带轮上,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传动带轮座由左传动带轮座底板、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和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构成,左传动带轮座底板在对应于所述机架横梁的左端上方的位置与机架横梁固定,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由左传动带轮座底板的前侧向上折展构成,而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由左传动带轮座底板的后侧向上折展构成,该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以及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彼此纵向并行并且均与左传动带轮座底板垂直,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与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左传动带轮让位腔,所述的左传动带轮在对应于该左传动带轮让位腔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与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之间;所述的右传动带轮座由右传动带轮座底板、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和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构成,右传动带轮座底板在对应于所述机架横梁的右端上方的位置与机架横梁固定,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由右传动带轮座底板的前侧向上折展构成,而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由右传动带轮座底板的后侧向上折展构成,该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以及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彼此纵向并行并且均与右传动带轮座底板垂直,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与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右传动带轮让位腔,所述的右传动带轮和牵引传动带轮在对应于该右传动带轮让位腔的位置以同轴状态转动地支承在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与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传动带轮前侧板的右侧上部并且朝着所述左传动带轮让位腔的方向折展而形成有一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耳,在该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耳的右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机头左减振器;在所述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的左侧上部并且朝着所述右传动带轮让位腔的方向折展而形成有一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耳,在该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耳的左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机头右减振器,机头左、右减振器彼此对应。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传动带轮和牵引传动带轮为皮带轮或同步带轮,所述的牵引传动带为皮带或同步带。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左传动带轮和牵引传动带轮为皮带轮时,所述的牵引传动带为皮带;而当所述的左传动带轮和牵引传动带轮为同步带轮时,所述的牵引传动带为同步带。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右传动带轮和电机传动带轮为同步带,所述的主传动带为同步带。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的上部偏左侧开设有一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轴孔,而在所述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的上部偏左侧开设有一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轴孔,该左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彼此对应,所述的左传动带轮通过左传动带轮轴在对应于左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的位置传动地支承在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与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之间,并且该左传动带轮的下半部探入所述左传动带轮让位腔内,而上半部探出左传动带轮让位腔。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的上部偏右侧开设有一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轴孔,而在所述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的上部偏右侧开设有一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轴孔,该右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彼此对应,所述的右传动带轮以及牵引传动带轮通过右传动带轮轴在对应于右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的位置以同轴状态传动地支承在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与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之间,并且该右传动带轮以及牵引传动带轮的下半部探入所述右传动带轮让位腔内,而上半部探出右传动带轮让位腔。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轴头左减振器固定耳上开设有一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螺柱孔,所述的机头左减振器固定在一机头左减振器螺柱上,该机头左减振器螺柱与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螺柱孔固定;在所述的轴头右减振器固定耳上开设有一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螺柱孔,所述的机头右减振器固定在一机头右减振器螺柱上,该机头右减振器螺柱与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螺柱孔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头左减振器以及机头右减振器为橡胶柱。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由电机传动带轮经主传动带带动右传动带轮并且由右传动带轮带动牵引传动带轮,进而由牵引传动带轮经牵引传动带带动左传动带轮,当电机作正反转运动时便由牵引传动带带动与其的机头往复运动,因而能提高传动效率;之二,由于左、右传动带轮座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铸铁件的单一构造,因而制作方便快捷而可提高制作效率并且能够减轻重量和节省材料消耗;之三,由于左、右传动带轮座可由钣金作业方式得到,因而形状和构造更趋合理,可体现对左、右传动带轮以及牵引传动带轮的平稳支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给出了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结构体系的一机架横梁1,给出了属于本发明的机头传动机构的结构体系的一电机2,该电机2通过电机固定座21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在所述机架横梁1的右端底部,具体是:用电机固定螺钉22将电机2与电机固定座21的下部固定,而电机固定座21的上部与机架横梁1的右端后侧焊接固定;一左传动带轮座3,该左传动带轮座3在对应于前述机架横梁1的左端上方的位置与机架横梁1固定;一右传动带轮座4,该右传动带轮座4在对应于前述机架机横梁1的右端上方的位置与机架横梁1固定;一左传动带轮5,该左传动带轮5转动地支承在左传动带轮座3上;一右传动带轮6和一牵引传动带轮7,该右传动带轮6和牵引传动带轮7彼此固联并且同轴而转动地支承在右传动带轮座4上;一电机传动带轮8,该电机传动带轮8固定在电机2的电机轴上,并且对应于右传动带轮6的下方;一牵引传动带9a,该牵引传动带9a的左端套置在左传动带轮5上,而右端套置在所述牵引传动带轮7上;一主传动带9b,该主传动带9b的上端套置在右传动带轮6上,而下端套置在电机传动带轮8上。
上面提及的右传动带轮6和牵引传动带轮7彼此固联的概念是指牵引传动带轮7与右传动带轮6一体制作,即构成一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左传动带轮座3由左传动带轮座底板31、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和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构成,左传动带轮座底板31通过左传动带轮座底板固定螺钉311在对应于开设在机架横梁1的左端上方的横梁左螺孔11的位置与机架横梁1固定,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由左传动带轮座底板31的前侧向上折展构成,而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由左传动带轮座底板31的后侧向上折展构成,该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以及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彼此纵向并行并且均与左传动带轮座底板31垂直,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与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左传动带轮让位腔34,前述的左传动带轮5在对应于该左传动带轮让位腔34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与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之间。
前述的右传动带轮座4由右传动带轮座底板41、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和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构成,右传动带轮座底板41通过右传动带轮座底板固定螺钉411在对应于开设在机架横梁1的右端上方的横梁右螺孔12的位置与机架横梁1固定,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由右传动带轮座底板41的前侧向上折展构成,而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由右传动带轮座底板41的后侧向上折展构成,该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以及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彼此纵向并行并且均与右传动带轮座底板41垂直,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与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右传动带轮让位腔44,前述的右传动带轮6和牵引传动带轮7在对应于该右传动带轮让位腔44的位置以同轴状态转动地支承在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与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之间。
由上述对左、右传动带轮座3、4的具体结构的说明可知:左、右传动带轮座3、4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通过铸造得到,而由折板机或冲压机成形,从而能体现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信息。
前述的电机2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并且受控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电气控制器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由图1所示,在前述左传动带轮前侧板32的右侧上部并且朝着前述左传动带轮让位腔34的方向折展而形成有一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耳321,在该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耳321的右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机头左减振器3211;同样,在前述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的左侧上部并且朝着所述右传动带轮让位腔44的方向折展而形成有一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耳421,在该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耳421的左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机头右减振器4211,机头左、右减振器3211、4211彼此对应。毫无疑问,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耳321与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形成垂直关系(直角关系),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耳421与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形成垂直关系(直角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左传动带轮5和牵引传动带轮7为同步带轮,前述的牵引传动带9a为同步带。但是,左传动带轮5和牵引传动带轮7可以采用皮带轮,相应的牵引传动带9a采用皮带。具体地讲,当左传动带轮5和牵引传动带轮7为皮带轮时,那么牵引传动带9a为皮带;而当左传动带轮5和牵引传动带轮7为同步带轮时,那么牵引传动带9a为同步带。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右传动带轮6和电机传动带轮8均为同步带,前述的主传动带9b为同步带。
由图1所示,在前述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的上部偏左侧开设有一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轴孔322,而在前述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的上部偏左侧开设有一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轴孔331,该左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322、331彼此对应,前述的左传动带轮5(配有轴承)通过左传动带轮轴51在对应于左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322、331的位置传动地支承在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与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之间,并且由旋配在左传动带轮轴51上的限定螺母511限定,该左传动带轮5的下半部探入前述左传动带轮让位腔34内,而上半部探出左传动带轮让位腔34。
在前述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的上部偏右侧开设有一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轴孔422,而在所述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的上部偏右侧开设有一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轴孔431,该右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422、431彼此对应,前述的右传动带轮6以及牵引传动带轮7(各配有轴承)通过右传动带轮轴61在对应于右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422、431的位置以同轴状态传动地支承在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与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之间,并且由旋配在右传动带轮轴61上的限位螺母611限定,该右传动带轮6以及牵引传动带轮7的下半部探入所述右传动带轮让位腔44内,而上半部探出右传动带轮让位腔44。
仍见图1,在前述的轴头左减振器固定耳321上开设有一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螺柱孔3212,前述的机头左减振器3211固定在一机头左减振器螺柱32111上,该机头左减振器螺柱32111与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螺柱孔3212固定;在前述的轴头右减振器固定耳421上开设有一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螺柱孔4212,前述的机头右减振器4211固定在一机头右减振器螺柱42111上,该机头右减振器螺柱42111与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螺柱孔4212固定。
优选地,前述的机头左减振器3211以及机头右减振器4211为橡胶柱。
应用例:
请参见图2,在图2中示出了与前述牵引传动带9a固定的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结构体系的机头10。具体是:在牵引传动带9a的下方设置一夹板20,将机头10通过螺钉101与夹板20固定。当电机2作顺时针或逆时针交替运动时,由电机2的电机轴带动电机传动带轮8相应运动,经主传动带9b带动右传动带轮6作顺时针或逆时针的交替运动,由于牵引传动带轮7与右传动带轮6固联,因而由右传动带轮6带动牵引传动带轮7相应运动,由牵引传动带轮7带动牵引纪念封9a平稳地往复运动。由于机头10固定在牵引传动带9a上,因而机头10也平稳地往复运动,并且由机头左、右减振器3211、4211起对机头10的减振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一机架横梁(1),所述的机头传动机构包括:一电机(2),该电机(2)通过电机固定座(21)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在所述机架横梁(1)的右端底部;一左传动带轮座(3),该左传动带轮座(3)在对应于所述机架横梁(1)的左端上方的位置与机架横梁(1)固定;一右传动带轮座(4),该右传动带轮座(4)在对应于所述机架机横梁(1)的右端上方的位置与机架横梁(1)固定;一左传动带轮(5),该左传动带轮(5)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左传动带轮座(3)上;一右传动带轮(6)和一牵引传动带轮(7),该右传动带轮(6)和牵引传动带轮(7)彼此固联并且同轴而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传动带轮座(4)上;一电机传动带轮(8),该电机传动带轮(8)固定在电机(2)的电机轴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右传动带轮(6)的下方;一牵引传动带(9a),该牵引传动带(9a)的左端套置在所述左传动带轮(5)上,而右端套置在所述牵引传动带轮(7)上;一主传动带(9b),该主传动带(9b)的上端套置在所述右传动带轮(6)上,而下端套置在所述电机传动带轮(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传动带轮座(3)由左传动带轮座底板(31)、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和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构成,左传动带轮座底板(31)在对应于所述机架横梁(1)的左端上方的位置与机架横梁(1)固定,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由左传动带轮座底板(31)的前侧向上折展构成,而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由左传动带轮座底板(31)的后侧向上折展构成,该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以及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彼此纵向并行并且均与左传动带轮座底板(31)垂直,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与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左传动带轮让位腔(34),所述的左传动带轮(5)在对应于该左传动带轮让位腔(34)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与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之间;所述的右传动带轮座(4)由右传动带轮座底板(41)、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和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构成,右传动带轮座底板(41)在对应于所述机架横梁(1)的右端上方的位置与机架横梁(1)固定,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由右传动带轮座底板(41)的前侧向上折展构成,而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由右传动带轮座底板(41)的后侧向上折展构成,该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以及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彼此纵向并行并且均与右传动带轮座底板(41)垂直,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与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右传动带轮让位腔(44),所述的右传动带轮(6)和牵引传动带轮(7)在对应于该右传动带轮让位腔(44)的位置以同轴状态转动地支承在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与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传动带轮前侧板(32)的右侧上部并且朝着所述左传动带轮让位腔(34)的方向折展而形成有一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耳(321),在该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耳(321)的右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机头左减振器(3211);在所述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的左侧上部并且朝着所述右传动带轮让位腔(44)的方向折展而形成有一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耳(421),在该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耳(421)的左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机头右减振器(4211),机头左、右减振器(3211、4211)彼此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传动带轮(5)和牵引传动带轮(7)为皮带轮或同步带轮,所述的牵引传动带(9a)为皮带或同步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左传动带轮(5)和牵引传动带轮(7)为皮带轮时,所述的牵引传动带(9a)为皮带;而当所述的左传动带轮(5)和牵引传动带轮(7)为同步带轮时,所述的牵引传动带(9a)为同步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传动带轮(6)和电机传动带轮(8)为同步带,所述的主传动带(9b)为同步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的上部偏左侧开设有一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轴孔(322),而在所述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的上部偏左侧开设有一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轴孔(331),该左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322、331)彼此对应,所述的左传动带轮(5)通过左传动带轮轴(51)在对应于左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322、331)的位置传动地支承在左传动带轮座前侧板(32)与左传动带轮座后侧板(33)之间,并且该左传动带轮(5)的下半部探入所述左传动带轮让位腔(34)内,而上半部探出左传动带轮让位腔(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的上部偏右侧开设有一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轴孔(422),而在所述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的上部偏右侧开设有一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轴孔(431),该右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422、431)彼此对应,所述的右传动带轮(6)以及牵引传动带轮(7)通过右传动带轮轴(61)在对应于右传动带轮座前、后侧板轴孔(422、431)的位置以同轴状态传动地支承在右传动带轮座前侧板(42)与右传动带轮座后侧板(43)之间,并且该右传动带轮(6)以及牵引传动带轮(7)的下半部探入所述右传动带轮让位腔(44)内,而上半部探出右传动带轮让位腔(4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轴头左减振器固定耳(321)上开设有一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螺柱孔(3212),所述的机头左减振器(3211)固定在一机头左减振器螺柱(32111)上,该机头左减振器螺柱(32111)与机头左减振器固定螺柱孔(3212)固定;在所述的轴头右减振器固定耳(421)上开设有一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螺柱孔(4212),所述的机头右减振器(4211)固定在一机头右减振器螺柱(42111)上,该机头右减振器螺柱(42111)与机头右减振器固定螺柱孔(4212)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9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头左减振器(3211)以及机头右减振器(4211)为橡胶柱
CN201510661312.1A 2015-10-14 2015-10-14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Pending CN1052203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1312.1A CN105220346A (zh) 2015-10-14 2015-10-14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1312.1A CN105220346A (zh) 2015-10-14 2015-10-14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0346A true CN105220346A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89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1312.1A Pending CN105220346A (zh) 2015-10-14 2015-10-14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034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6810A (zh) * 2020-07-06 2020-10-27 浙江钜锋针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胎土工布专用无纺刺针及其加工设备
CN114182422A (zh) * 2022-01-13 2022-03-15 施小川 一种针织手套机前后机头同步吃纱同步编织机构及其编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4565A1 (ja) * 2003-02-20 2004-09-02 Shima Seiki Mfg., Ltd. 横編機におけるキャリッジの駆動装置
CN101046030A (zh) * 2007-04-16 2007-10-03 常熟市国盛针织机械厂 针织横编机的机头驱动机构
CN201354401Y (zh) * 2009-01-10 2009-12-02 钱福海 横机机头同步带传动机构
CN201762542U (zh) * 2010-09-09 2011-03-16 连坚和 一种电脑横机主动力传动装置
CN202323314U (zh) * 2011-11-14 2012-07-11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横机机头传动装置
CN203333951U (zh) * 2013-07-05 2013-12-11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横编机中的机头传动装置
CN203462245U (zh) * 2013-08-29 2014-03-05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CN205035576U (zh) * 2015-10-14 2016-02-17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4565A1 (ja) * 2003-02-20 2004-09-02 Shima Seiki Mfg., Ltd. 横編機におけるキャリッジの駆動装置
CN101046030A (zh) * 2007-04-16 2007-10-03 常熟市国盛针织机械厂 针织横编机的机头驱动机构
CN201354401Y (zh) * 2009-01-10 2009-12-02 钱福海 横机机头同步带传动机构
CN201762542U (zh) * 2010-09-09 2011-03-16 连坚和 一种电脑横机主动力传动装置
CN202323314U (zh) * 2011-11-14 2012-07-11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横机机头传动装置
CN203333951U (zh) * 2013-07-05 2013-12-11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横编机中的机头传动装置
CN203462245U (zh) * 2013-08-29 2014-03-05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CN205035576U (zh) * 2015-10-14 2016-02-17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6810A (zh) * 2020-07-06 2020-10-27 浙江钜锋针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胎土工布专用无纺刺针及其加工设备
CN111826810B (zh) * 2020-07-06 2022-04-22 浙江钜锋针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胎土工布专用无纺刺针及其加工设备
CN114182422A (zh) * 2022-01-13 2022-03-15 施小川 一种针织手套机前后机头同步吃纱同步编织机构及其编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35576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CN105220346A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CN207631375U (zh) 双足行走装置
CN204162877U (zh) 一种针刺机用双轴输入针刺机构
CN207120518U (zh) 一种送料割刀装置
CN204934439U (zh) 一种高速制钉机
CN103255572A (zh) 一种宽幅的提花经编机
CN202011947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驱动机构
CN105803657A (zh) 一种经编机成圈装置
CN202809237U (zh) 一种刺绣机双向主轴传动机构
CN204488108U (zh) 一种新型前缘送纸台
CN204023134U (zh) 双轴向经编机送经装置
CN203159855U (zh) 一种宽幅的提花经编机
CN203513956U (zh) 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
CN202936537U (zh) 短纤倍捻机纱线成型横向传动机构
CN207142750U (zh) 纺织机械用支撑装置
CN202626209U (zh) 一种双组机械式皮革冲孔设备
CN105040283B (zh) 一种覆压式输送模组与缝纫设备
CN204842562U (zh) 一种钢板折弯装置
CN107829205A (zh) 换线器的喂纱结构
CN204959207U (zh) 一种新型绞织装置
CN202849724U (zh) 提花起针三角机构
CN204474923U (zh) 一种y向多驱动多缝框结构
CN201501985U (zh) 电脑刺绣机针杆架换色导向装置
CN203440650U (zh) 多头摆梭电脑绣花机的偏心轮同步驱动摆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