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9653B -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 Google Patents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9653B
CN105189653B CN201480021992.4A CN201480021992A CN105189653B CN 105189653 B CN105189653 B CN 105189653B CN 201480021992 A CN201480021992 A CN 201480021992A CN 105189653 B CN105189653 B CN 105189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arbonate
based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according
ingred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19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9653A (zh
Inventor
渡边信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1731474&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518965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89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9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9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9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also oxygen in the ring
    • C08K5/357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10Block- or graft-co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42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08G77/445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containing polyester sequences
    • C08G77/448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containing polyester sequences containing polycarbonate sequen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为在(A)聚碳酸酯系树脂中配合(B)添加剂而成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该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钠为0.5ppm以下,上述(A)聚碳酸酯系树脂包含特定的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10~100质量%及除了(A-1)以外的聚碳酸酯(A-2)0~90质量%。

Description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将其进行成形而成的成形体。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由于具有透明性、高冲击特性、阻燃性等优异特性,因此被用于广泛的用途中。但是,在用于屋外等暴露于紫外线的用途中时,存在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黄变的问题。已经开发出各种通过配合紫外线吸收剂来抑制黄变的技术。
另一方面,近年,作为应对高度的低温冲击特性、优异的阻燃性及透明性的要求的优选的聚碳酸酯树脂材料,可以列举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有时也称为PC-PDMS共聚物。)。但是,仅通过PC-PDMS共聚物难以满足市场的较高要求,需要配合各种添加剂而赋予高级功能。
当在该PC-PDMS共聚物中配合各种添加剂而赋予高级功能时,存在如下问题:产生白浊现象,从而产生损害PC-PDMS共聚物所具有的优异透明性、耐候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以双酚A为单体成分的均聚碳酸酯树脂作为光学式盘片基板使用时,通过将聚碳酸酯树脂中残留的钠量设为1ppm以下,可以获得误码率低的光学式信息记录介质,这通过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而是已知的。但是,在PC-PDMS共聚物中添加各种添加剂时的、树脂组合物中残留的钠的影响却是未知的。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当各种添加剂中的钠含量多时,PC-PDMS共聚物产生白浊现象,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8-279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6620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的白浊现象下降、透明性优异、耐候性、耐冲击性优异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将其进行成形而成的成形体,所述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是在包含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有时也称为PC-POS共聚物。)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中配合添加剂而成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通过将包含PC-POS共聚物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中配合有添加剂而成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所含的钠含量设为特定量以下,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下述[1]~[12]。
[1]一种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是在(A)聚碳酸酯系树脂中配合(B)添加剂而成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
所述(A)聚碳酸酯系树脂包含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10~100质量%及除(A-1)以外的聚碳酸酯(A-2)0~90质量%,
所述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的主链包含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及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其中,n=10~500,且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1.0~10.0质量%,
该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钠为0.5ppm以下,
[化学式1]
〔式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或碳数1~6的烷氧基。X表示单键、碳数1~8的烷撑基、碳数2~8的烷叉基、碳数5~15的环烷撑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亚芴基、碳数7~15的芳基烷撑基、碳数7~15的芳基烷叉基、-S-、-SO-、-SO2-、-O-或-CO-。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
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n表示平均重复数。〕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B)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为0.01~5质量份。。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B)成分包含钠。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在成形机的料筒温度为280℃、模具温度为80℃及成形周期为30秒的条件下进行成形而制作厚度为2mm的平板试验片,再使用该平板试验片测定的CIE1976(L*,a*,b*)色空间中的L*值为50以上。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B)成分为紫外线吸收剂。
[6]根据上述[5]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并且钠含量为40ppm以下。
[化学式2]
[式中,R1表示从分子中具有1个或2个芳香环的烃化合物中除去n个氢原子后的残基。R2表示氢、卤素基、硝基、碳数1~8的烷基、碳数1~8的烷氧基或碳数2~8的烯氧基。n表示2~3的整数,m表示1~4的整数。]
[7]根据上述[5]或[6]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为对亚苯基双(1,3-苯并噁嗪-4-酮)。
[8]根据上述[5]~[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为0.05~0.5质量份。
[9]根据上述[5]~[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为0.2~3质量份。
[10]一种成形体,其是将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
[11]一种注射成形体,其是将上述[8]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形而成的。
[12]一种片状成形体,其是将上述[9]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进行挤出成形而成的。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可以获得透明性、耐候性、及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形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为包含:含有下述特定(A)成分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和(B)添加剂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该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钠为0.5ppm以下。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成分。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规定为优选时可以任意地采用,优选的物质彼此的组合可以说是更优选的。
[(A)聚碳酸酯系树脂]
<PC-POS共聚物(A-1)>
(A)成分即聚碳酸酯系树脂包含PC-POS共聚物(A-1)10~100质量%及除了(A-1)以外的聚碳酸酯(A-2)0~90质量%,所述PC-POS共聚物(A-1)的主链包含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及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其中,n=10~500),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1.0~10.0质量%。以下对PC-POS共聚物(A-1)进行说明。
[化学式3]
〔式中,R1~R4、X、a、b及n与上述相同。〕
通式(I)中,作为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的卤素原子,可以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作为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的烷基,可以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各种丁基(“各种”表示包含直链状及全部的支链状,以下也同样。)、各种戊基、各种己基。作为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的烷氧基,可以列举烷基部位为上述烷基的烷氧基。
作为R1及R2,均优选为碳数1~6的烷基或碳数1~6的烷氧基。
作为X所表示的烷撑基,可以列举例如甲撑基、乙撑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优选碳数1~5的烷撑基。作为X所表示的烷叉基,可以列举乙叉基、异丙叉基等。作为X所表示的环烷撑基,可以列举环戊撑基、环己撑基、环辛撑基等,优选碳数5~10的环烷撑基。作为X所表示的环烷叉基,可以列举例如环己叉基、3,5,5-三甲基环己叉基、2-金刚烷叉基等,优选碳数5~10的环烷叉基,更优选碳数5~8的环烷叉基。X所表示的芳基烷基是芳基部位和烷基部位键合而成的二价连接基,作为芳基部位,可以列举苯基、萘基、联苯基、蒽基等成环碳数为6~14的芳基。作为X所表示的芳基烷叉基的芳基部位,可以列举苯基、萘基、联苯基、蒽基等成环碳数为6~14的芳基。
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优选为0~2、更优选为0或1。
通式(II)中,作为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的卤素原子,可以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作为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的烷基、烷氧基,可以列举与R1及R2相同的基团。作为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的芳基,可以列举苯基、萘基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R3及R4,均优选氢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均更优选为甲基。
本发明中使用的PC-POS共聚物要求上述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1.0~10.0质量%,优选为2.2~8.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2~6.7质量%。当上述嵌段部分的含量少于1.0质量%时,对于切口敏感性的效果小、耐落下冲击强度的提高(特别低温耐冲击性)效果不充分,若超过10质量%,则耐热性大幅下降。
具有上述通式(II)的结构单元的聚有机硅氧烷嵌段部分的链长要求为10~500,优选为22~127,进一步优选为32~97。若小于10,则对于切口敏感性的效果小、耐落下冲击强度的提高(特别低温耐冲击性)效果不充分;若超过500,则对PC-POS共聚物的透明性有不良影响,有获得的本发明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下降之虞。
作为包含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结构,优选下述通式(II')所示的结构。
[化学式4]
上述式(II')中,R3~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Y表示单键、包含脂肪族或芳香族在内的有机残基。n为平均重复数。
作为R3~R6,均优选为氢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作为Y,优选具有烷基的酚系化合物的残基,更优选为来自烯丙基苯酚的有机残基、来自丁子香酚的有机残基。
此外,作为包含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结构,还优选下述式(II”)。
[化学式5]
上述式(II”)中,R3~R6、Y及n与上述通式(II')中相同,优选例子也相同。
m表示0或1。
Z与后述的通式(2)中的Z相同,表示卤素、-R7OH、-R7COOH、-R7NH2、-COOH或-SH,该R7表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烷撑基、芳基取代的烷撑基、环上可以具有烷氧基的芳基取代的烷撑基、亚芳基。
此外,β表示来自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2价基团。该来自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2价基团的具体例子如后所述。
PC-POS共聚物(A-1)的粘均分子量(Mv)优选为14000~28000,更优选为15500~25500,进一步优选为16000~23500、特别优选为16200~22500。若PC-POS共聚物(A-1)的粘均分子量在该范围内,则成形体的耐冲击性变得充分,若PC-POS共聚物的粘度不过度变大,则制造时生产性更稳定,也更容易进行薄壁成形。
需要说明的是,粘均分子量(Mv)为对20℃中的二氯甲烷溶液的特性粘度〔η〕进行测定并通过Schnell公式(〔η〕=1.23×10-5×Mv0 . 83)算出的值。
对PC-POS共聚物(A-1)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参照公知的PC-POS共聚物制造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10-241943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而容易地进行制造。
具体而言,将预先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低聚物和末端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聚有机硅氧烷溶解于非水溶性有机溶剂(二氯甲烷等),加入二元酚系化合物(双酚A等)的碱性化合物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等),使用叔胺(三乙基胺等)、季铵盐(三甲基苄基氯化铵等)作为聚合催化剂,在末端终止剂(对叔丁基苯酚等1元酚)的存在下进行界面缩聚反应,从而可以制造。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调整上述聚有机硅氧烷的使用量等,将包含通式(II)所示的结构的重复单元的含量调整至上述范围内。
在上述界面缩聚反应后适当静置,使其分离为水相和非水溶性有机溶剂相[分离工序]、对非水溶性有机溶剂相进行洗涤(优选按照碱性水溶液、酸性水溶液、水的顺序进行洗涤)[洗涤工序]、对获得的有机相进行浓缩[浓缩工序]、粉碎[粉碎工序]及干燥[干燥工序],从而可以获得PC-POS共聚物(A-1)。
此外,PC-POS共聚物(A-1)还可以通过使下述通式(1)所示的二元酚、下述通式(2)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与碳酰氯、碳酸酯或氯代甲酸酯进行共聚而进行制造。
[化学式6]
其中,通式(1)中,R1及R2、X、a及b与上述通式(I)中相同。通式(2)中,R3~R6与上述通式(II')中相同,n与上述通式(II)中相同。此外,Y'与上述通式(II')中的Y相同。
m表示0或1,Z表示卤素、-R7OH、-R7COOH、-R7NH2、-COOH或-SH,R7表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烷撑基、芳基取代的烷撑基、环上可以具有烷氧基的芳基取代的烷撑基、亚芳基。
优选Y’表示单键、包含脂肪族或芳香族在内的与Si和O或与Si和Z键合的有机残基。作为R3~R6,均优选氢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n与上述相同,m表示0或1。
作为Z,优选-R7OH、-R7COOH、-R7NH2、-COOH或-SH。该R7与上述同样地表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烷撑基、芳基取代的烷撑基、环上可以具有烷氧基的芳基取代的烷撑基、亚芳基。
对作为PC-POS共聚物(A-1)的原料的通式(1)所示的二元酚,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称:双酚A〕。使用双酚A作为二元酚时,为通式(I)中的X是异丙叉基、且a=b=0的PC-POS。
作为双酚A以外的二元酚,可以列举例如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萘基甲烷、1,1-双(4-羟基-叔丁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溴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氯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氯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等双(羟基芳基)烷烃类;1,1-双(4-羟基苯基)环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5,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羟基苯基)降冰片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十二烷等双(羟基芳基)环烷烃类;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苯基醚等二羟基芳基醚类;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硫醚等二羟基二芳基硫醚类;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等二羟基二芳基亚砜类;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砜等二羟基二芳基砜类;4,4’-二羟基联苯等二羟基联苯类;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等二羟基二芳基芴类;1,3-双(4-羟基苯基)金刚烷、2,2-双(4-羟基苯基)金刚烷、1,3-双(4-羟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等二羟基二芳基金刚烷类;4,4’-[1,3-亚苯基双(1-甲基乙叉基)]双酚、10,10-双(4-羟基苯基)-9-蒽酮、1,5-双(4-羟基苯基硫)-2,3-二氧杂戊烷等。
这些二元酚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通式(2)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可以通过使具有烯属不饱和碳-碳键的酚类(优选乙烯基苯酚、烯丙基苯酚、丁子香酚、异丙烯基苯酚等)与具有规定的聚合度(n,重复数)的聚有机硅氧烷链的末端进行硅氢化(hydrosilylation)反应而容易地制造。上述酚类更优选为烯丙基苯酚或丁子香酚。
作为通式(2)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优选R3~R6均为甲基的聚有机硅氧烷。
作为通式(2)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可以列举例如以下的通式(2-1)~(2-9)的化合物。
[化学式7]
上述通式(2-1)~(2-9)中,R3~R6、及n按照上述定义,优选的例子也相同。此外,R8表示烷基、烯基、芳基或芳烷基,c表示正整数,通常为1~6的整数。
此外,作为R8,优选为烷基、烯基、芳基或芳烷基。
这些中,从聚合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通式(2-1)所示的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此外,从获得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作为通式(2-2)所示的化合物的一种的α,ω-双[3-(o-羟基苯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通式(2-3)所示的化合物的一种的α,ω-双[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上述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制造。作为制造法,可以列举例如以下所示的方法。
首先,使环三硅氧烷和二硅氧烷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合成α,ω-二氢有机聚硅氧烷。此时,通过改变环三硅氧烷和二硅氧烷的投料比,能够合成具有所希望的平均重复单元的α,ω-二氢有机聚硅氧烷。然后,在硅氢化(hydrosilylation)反应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该α,ω-二氢有机聚硅氧烷与烯丙基苯酚、丁子香酚等具有不饱和脂肪族烃基的酚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从而能够制造具有所希望的平均重复单元的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
此外,由于在该阶段中低分子量的环状聚有机硅氧烷、过剩量的上述酚化合物作为杂质而残存,因此优选在减压下进行加热,将这些低分子化合物蒸馏除去。
进而,PC-POS共聚物(A-1)也可以通过使通式(1)所示的二元酚、下述通式(3)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与碳酰氯、碳酸酯或氯代甲酸酯进行共聚而制造。通式(3)为通式(2)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产物。
[化学式8]
通式(3)式中,R3~R6、n、m、Y'、Z按照上述定义,优选的例子也相同。
此外,β表示来自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2价基团,可以列举例如以下的通式(3-1)~(3-4)所示的2价基团。
[化学式9]
<(A-1)以外的聚碳酸酯(A-2)>
如前所述,作为(A)成分,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程度内包含除了(A-1)成分以外的聚碳酸酯树脂(A-2)。作为该(A-2)成分,可以是使用芳香族二元酚系化合物而获得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也可以是使用脂肪族二元酚系化合物而获得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还可以是使用脂肪族含二元羟基的化合物而获得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进而可以是将芳香族二元酚系化合物和脂肪族二元酚系化合物组合使用而获得的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该(A-2)成分可以用于调整树脂混合物(A)中所含的、包含通式(II)所示结构的重复单元的含量。
这些中,作为(A-2)成分,优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该(A-2)成分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从物性方面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00~40000、更优选为13200~26700、进一步优选为15500~23200。
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优选不具有包含上述通式(II)所示的结构的重复单元、且主链包含下述通式(III)所示的重复单元。作为此类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各种公知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化学式10]
[式中,R9及R10分别独立地表示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或碳数1~6的烷氧基。X’表示单键、碳数1~8的烷撑基、碳数2~8的烷叉基、碳数5~15的环烷撑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S-、-SO-、-SO2-、-O-或-CO-。c及d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
作为R9及R10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与上述R1及R2相同的基团,优选的基团也相同。作为R9及R10,更优选为碳数1~6的烷基或碳数1~6的烷氧基。作为X’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与上述X相同的例子,优选的例子也相同。c及d分别独立地优选为0~2、更优选为0或1。
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利用如下方法获得的物质,所述方法为:在对于反应为非活性的有机溶剂、碱水溶液的存在下使芳香族二元酚系化合物及碳酰氯反应后,添加叔胺或季铵盐等聚合催化剂而进行聚合的界面聚合法;将芳香族二元酚系化合物溶解于吡啶或吡啶和非活性溶剂的混合溶液,导入碳酰氯从而直接制造的吡啶法等现有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
在上述反应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分子量调节剂(末端终止剂)、分枝化剂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芳香族二元酚系化合物,可以列举下述通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1]
[式中,R9、R10、X’、c及d按照上述定义,优选的例子也相同。]
作为该芳香族二元酚系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例如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等双(羟基苯基)烷烃系、4,4’-二羟基联苯、双(4-羟基苯基)环烷烃、二(4-羟基苯基)醚、双(4-羟基苯基)硫醚、双(4-羟基苯基)砜、双(4-羟基苯基)亚砜、双(4-羟基苯基)酮等。
这些中,优选双(羟基苯基)烷烃系2元酚,更优选双酚A。
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此外,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还可以通过用脂肪族含二羟基的化合物、或脂肪族二元酚系化合物代替上述芳香族二元酚系化合物而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如前述可以通过将芳香族二元酚系化合物和脂肪族二元酚系化合物组合使用而制造。
<(A-1)成分和(A-2)成分的比例>
(A)成分的聚碳酸酯系树脂要求包含PC-POS共聚物(A-1)10~100质量%及除了(A-1)以外的聚碳酸酯(A-2)0~90质量%的比例。当(A-1)成分小于10质量%时,耐冲击性、特别是低温下的耐冲击性下降,故不优选。可以在(A-1)成分中的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相对于(A-1)成分和(A-2)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的含量为1.0~10.0质量%的比例之下,任意调整(A-1)成分和(A-2)成分的比例。理想的是,优选按照(A-1)成分30~100质量%和(A-2)成分0~70质量%的范围进行配合、使用。
[(B)添加剂]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是在(A)成分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中配合(B)成分的添加剂而成的。作为(B)成分添加剂,只要是可配合于聚碳酸酯系树脂、且不损害聚碳酸酯系树脂所具有的透明性的添加剂,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阻燃剂、阻燃助剂、光稳定剂、增塑剂、防静电剂、抗粘连剂、抗菌剂、相溶化剂、着色剂(染料、颜料)、脱模剂及润滑剂等。
相对于(A)成分的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理想的是配合0.01~5.0质量份、优选为0.03~3.0质量份(B)添加剂。
以下说明(B)成分的紫外线吸收剂及抗氧化剂。
<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苯并噁嗪酮系、苯并***系、水杨酸酯系、丙二酸酯系、草酰苯胺系、三嗪系、二苯甲酮系、氰基丙烯酸酯系等各种化合物。这些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苯并噁嗪酮系化合物,可以列举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2]
[式中,R1表示从分子中具有1个或2个芳香环的烃化合物除去n个氢原子后的残基。R2表示氢、卤素基、硝基、碳数1~8的烷基、碳数1~8的烷氧基或碳数2~8的烯氧基。n表示2~3的整数,m表示1~4的整数。]
通式(1)中,作为R1、即从分子中具有1个或2个芳香环的烃化合物除去n个氢原子后的残基可以列举亚苯基、亚联苯基、亚萘基等亚芳基。作为R2中的碳数1~8的烷基,可以列举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烷基,作为R2中的碳数1~8的烷氧基,可以列举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作为R2中的碳数2~8的烯氧基,可以列举烯丙氧基、2-丙烯氧基、2-丁烯氧基、2-甲基-3-丙烯氧基等。
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中,特别优选对亚苯基双(1,3-苯并噁嗪-4-酮)。对亚苯基双(1,3-苯并噁嗪-4-酮)为下述式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3]
作为苯并***系化合物,可以列举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2-(2’-羟基-3’-十二烷基-5’-甲基苯基)苯并***、2-(2’-羟基-3’,5’-二异丙苯基苯基)苯并***、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2-基)苯酚〕等。
作为水杨酸酯系化合物,可以列举水杨酸苯基酯、水杨酸对叔丁基苯基酯、水杨酸对辛基苯基酯等。作为丙二酸酯系化合物,可以列举苄叉基双丙二酸二乙酯、4-甲氧基苯基-甲撑-二甲基酯等。作为草酰苯胺系化合物,可以列举具有碳数1~12的烃基的草酰苯胺化合物等。
相对于(A)成分的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理想的是配合0.1~3.0质量份、优选0.1~2.0质量份的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尤其是,在对注射成形体进行成形时,优选设为0.1~0.5质量份,在对片状成形体进行成形时,优选设为0.2~3质量份。
<抗氧化剂>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列举酚系、磷系、硫系抗氧化剂。以下的抗氧化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而使用。已知的是,特别是通过将酚系抗氧化剂和磷系抗氧化剂组合使用,抗氧化剂的效果可持续。
作为苯酚系抗氧化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使用受阻酚系。作为代表例子,可以列举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基-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2,2-硫-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4-双(正辛基硫)-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胺基)-1,3,5-三嗪、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及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乙酯)钙等。
相对于(A)成分的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理想的是配合0.003~0.5质量份、优选为0.01~0.2质量份的这些抗氧化剂。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代表性例子,除了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2-乙基己基二苯基亚磷酸酯以外还可以列举三甲基亚磷酸酯、三乙基亚磷酸酯、三丁基亚磷酸酯、三辛基亚磷酸酯、三壬基亚磷酸酯、三癸基亚磷酸酯、三(十八烷基)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基二亚磷酸酯、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三(2,3-二氯丙基)亚磷酸酯等的三烷基亚磷酸酯、三环己基亚磷酸酯等三环烷基亚磷酸酯,三苯基亚磷酸酯、三甲酚基亚磷酸酯、三(乙基苯基)亚磷酸酯、三(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羟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等三芳基亚磷酸酯,三甲基磷酸酯、三乙基磷酸酯、三丁基磷酸酯、三辛基磷酸酯、三癸基磷酸酯、三(十八烷基)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基二磷酸酯、三(2-氯乙基)磷酸酯、三(2,3-二氯丙基)磷酸酯等三烷基磷酸酯,三环己基-1-磷酸酯等三环烷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三甲酚基磷酸酯、三(壬基苯基)磷酸酯、2-乙基苯基二苯基磷酸酯等三芳基磷酸酯等。其中,优选使用三芳基亚磷酸酯及三芳基磷酸酯。
<其他添加剂>
作为其他添加剂,可以列举受阻胺系光稳定剂、脂肪族羧酸酯系、石蜡系、硅油、聚乙烯蜡等增塑剂、各种防静电剂、阻燃剂、抗粘连剂、抗菌剂、相溶化剂、着色剂(染料、颜料)、脱模剂及润滑剂等。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钠量]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要求钠的含量为0.5ppm以下。当钠的含量超过0.5ppm时,所获得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产生白浊,透明性受损、且耐候性也下降。理想的是,钠的含量优选设为0.4ppm以下、更优选设为0.1ppm以下。为了使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中的钠含量为0.5ppm以下,有必要使用钠含量低的(A)成分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以及钠含量低的(B)成分的添加剂。关于钠含量低的(A)成分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可以在利用界面法进行制造的工序中,通过用纯水等进行洗涤而进行的杂质除去等而使钠为0.1ppm以下。另一方面,关于(B)成分的添加剂,有时钠的含量高,在本发明中有必要使用尽可能降低了钠含量的添加剂。(B)成分中的钠含量也会根据其配合量而不同,优选使用钠含量分别为40ppm以下的添加剂。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中,还优选将镁的含量设为20ppm以下、将铝的含量设为20ppm以下、将铁的含量设为20ppm以下。
尤其是,在使用紫外线吸收剂作为(B)成分的添加剂时,也存在钠含量高的市售品,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尽量降低其配合量从而使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的钠含量为0.5ppm以下。
作为钠含量为40ppm以下的紫外线吸收剂,有CYTEC Technology Co.Ltd制的对亚苯基双(1,3-苯并噁嗪-4-酮),该紫外线吸收剂在其制造工序中不使用氢氧化钠,钠的含量低,在使用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本发明的(B)成分的添加剂时,是优选的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本发明的(B)成分,通过与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一起以上述优选的配合量组合使用上述抗氧化剂,可以提高组合物的热稳定性。
[混炼、成形]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将规定量的(A)成分及(B)成分、以及根据需要的其他成分混炼而获得。作为混炼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使用螺带式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班伯里混合机、鼓式桶、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复合运动捏和机(co-kneader)、多螺杆挤出机等的方法。此外,混炼时的加热温度通常优选240~330℃、更优选250~320℃。
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在实施例中说明的基于CIE1976规格的L*a*b*的测定中,L*值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最优选为9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制造容易性的观点出发,可以例示99以下、97以下、96以下。
作为成形方法,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各种成形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注射成形法、注射压缩成形法、挤出成形法、中空成形法、冲压成形法、真空成形法及发泡成形法等。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聚碳酸酯系树脂以外的含有成分还可以预先与聚碳酸酯系树脂熔融混炼,即以母料形式添加。
此外,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优选颗粒化后进行注射成形,从而制成注射成形体。注射成形可以使用常规注射成形法或常规注射压缩成形法、或气体辅助成形法等特殊成形法,从而制造成形体。
进而,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还优选在颗粒化后进行挤出成形,制成片状成形体。在进行挤出成形获得片状成形体时,可以使用T模挤出机等公知的挤出成形机制造片状成形体。
在将本发明的成形体作为外观构件使用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热循环成形法、高温模具、绝热模具等提高外观的成形技术。
此外,在对部件要求阻燃化时,还可以使用与具有阻燃性的树脂材料层叠的层叠成形、二色成形等成形技术。
为了获得大型薄壁的注射成形体,可以使用注射压缩成形、高压或超高压的注射成形,在具有部分薄壁部的成形体的成形中,还可以使用部分压缩成形等。
本发明的成形体可用于例如复印机,传真机,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盒式磁带录像机,电脑,打印机,电话机,信息终端机,冰箱,微波炉等OA机器,家庭电子制品,电气、电子设备的外壳,各种部件等中。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任何限定。
各例中获得的树脂组合物的性能试验如下进行。
(1)钠含量
由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法)定量出的残留量和向组合物中的配合量通过计算求出。
(2)粘度数
利用中谷机械株式会社制的单螺杆挤出机“NVC-50”在料筒温度280℃下造粒,使用该颗粒基于ISO 1628测定粘度数。
(3)L*a*b*
将树脂组合物用东芝机械(株)制的注射成形机“EC-40”在料筒温度280℃、模具温度80℃、成形周期30秒的条件下制作厚度为2mm的成形品,基于CIE1976(L*a*b*)的测色方法使用C2光源通过透过法而进行测定。L*为表示明亮度的指标,a*,b*为色质指数。a*为正则带有红色。a*为负则带有绿色。b*为正则带有黄色。b*为负则带有蓝色。
(4)耐候性试验:L*值的变化
在设为黑色面板温度63℃、湿度50%、降雨循环12/60分钟(60分钟内的降雨时间为12分钟)、照射强度(300~400nm)78.5W/m2的条件的耐候计(SUGA SUNSHINE SUPERLONG-LIFE WEATHER)中,将试验件(尺寸:40mm×30mm×2mm)放置2040小时后取出,利用与上述(3)同样的方法进行L*值的测定。将与上述(3)的L*值的差设为ΔL*。示出耐候性试验前和耐候性试验后的表示试验件的明亮度的指标的差。
(5)IZOD冲击值(IZOD):耐冲击性
使用厚度为1/8英寸的试验片,基于ASTM D256在23℃下进行带缺口的IZOD冲击试验。
(6)光线透过率:全光线透过率、扩散光线透过率、平行光线透过率
作为光线透过率,使用通过注射成形获得的厚度2mm的平板,利用基于ISO14782的透过率测定器(NDH-300A、日本电色工业(株)制)测定全光线透过率、扩散光线透过率及平行光线透过率。需要说明的是,平行光线透过率为与入射光同轴地透过的光线透过率,平行光线透过率和扩散光线透过率之和为全光线透过率。
制造例1
[聚碳酸酯低聚物的制造]
在5.6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相对于后溶解的双酚A(BPA)为2000ppm的连二亚硫酸钠,在其中按照BPA浓度达到13.5质量%的方式来溶解BPA,制备BPA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将该BPA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以40升/hr、二氯甲烷以15升/hr的流量、碳酰氯以4.0kg/hr的流量连续地通入内径6mm、管长30m的管型反应器。
管型反应器具有夹套部分,夹套中通入冷却水而使反应液的温度保持在40℃以下。
离开管型反应器的反应液被连续地导入到具有后掠翼的内容积40升的带有挡板的槽型反应器中,在其中进一步添加BPA的氢氧化钠水溶液2.8升/hr、25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0.07升/hr、水17升/hr、1质量%的三乙基胺水溶液0.64升/hr进行反应。连续地抽出从槽型反应器溢出的反应液、静置,从而将水相分离除去,收集二氯甲烷相。
这样获得的聚碳酸酯低聚物的浓度为329g/L、氯代甲酸酯基浓度为0.74mol/L。
制造例2
[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1(PC-PDMS共聚物-1)的制造]
在具有挡板、桨叶型搅拌桨及冷却用夹套的50L槽型反应器中,投入上述制造的聚碳酸酯低聚物溶液15L、二氯甲烷9.0L、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重复数为40的烯丙基苯酚末端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384g及三乙基胺8.8mL,在搅拌下向其中加入6.4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389g,进行10分钟聚碳酸酯低聚物和烯丙基苯酚末端改性PDMS的反应。
在该聚合液中添加对叔丁基苯酚(PTBP)的二氯甲烷溶液(将PTBP 132g溶解于二氯甲烷2.0L而成的溶液)、BPA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将NaOH 577g和连二亚硫酸钠2.0g溶解于水8.4L而成的水溶液中再溶解BPA 1012g而成的溶液),进行50分钟聚合反应。
为了稀释而加入二氯甲烷10L,搅拌10分钟后,将含有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有机相与含有过量的BPA及NaOH的水相分离,分离出有机相。
关于这样获得的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二氯甲烷溶液,依次对该溶液用15体积%的0.03mol/LNaOH水溶液、0.2摩尔/L盐酸洗涤,然后,用纯水反复洗涤直至洗涤后的水相中的导电率为0.01μS/m以下为止。
将通过洗涤而获得的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二氯甲烷溶液浓缩、粉碎,将获得的片状物在减压、120℃下进行干燥。
获得的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通过核磁共振(NMR)求出的PDMS嵌段部分含量为6.0质量%、基于ISO1628-4(1999)测定的粘度数为49.5、粘均分子量Mv=18500。
制造例3
[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2(PC-PDMS共聚物-2)的制造]
在具有挡板、桨叶型搅拌桨及冷却用夹套的50L槽型反应器中,投入上述制造的聚碳酸酯低聚物溶液15L、二氯甲烷9.0L、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重复数为90的烯丙基苯酚末端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384g及三乙基胺8.8mL,在搅拌下向其中加入6.4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1389g,进行10分钟聚碳酸酯低聚物和烯丙基苯酚末端改性PDMS的反应。
在该聚合液中添加对叔丁基苯酚(PTBP)的二氯甲烷溶液(将PTBP132g溶解于二氯甲烷2.0L而成的溶液)、BPA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将NaOH 577g和连二亚硫酸钠2.0g溶解于水8.4L而成的水溶液中再溶解BPA 1012g而成的溶液),进行50分钟聚合反应。
为了稀释而加入二氯甲烷10L,搅拌10分钟后,将含有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有机相与含有过量的BPA及NaOH的水相分离,分离出有机相。
关于这样获得的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二氯甲烷溶液,依次对该溶液用15体积%的0.03mol/LNaOH水溶液、0.2摩尔/L盐酸洗涤,然后,用纯水反复洗涤直至洗涤后的水相中的导电率为0.01μS/m以下为止。
将通过洗涤而获得的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二氯甲烷溶液浓缩、粉碎,将获得的片状物在减压、120℃下进行干燥。
获得的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通过核磁共振(NMR)求出的PDMS嵌段部分含量为6.0质量%、基于ISO1628-4(1999)测定的粘度数为49.5、粘均分子量Mv=18500。
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6
按照表1及2所示的比例将各成分混合〔(B)成分以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的质量份来表示。此外,作为(A)成分的(A-1)成分和(A-2)成分示出质量%。〕,进而,与作为抗氧化剂的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IRGAFOS168、商品名、汽巴精化公司制)0.02质量份均匀混合,使用带通风口的单螺杆挤出成形机(中谷机械株式会社制、机种名:NVC50)在树脂温度280℃下造粒,获得颗粒。
将获得的颗粒用注射成形机在料筒温度280℃、模具温度80℃的成形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获得试验片。
使用获得的试验片按照上述方法评价钠含量、粘度数、L*值、耐候性试验、IZOD冲击值及光线透过率。其结果如表1及表2所示。
[表1]
[表2]
[表1及表2中的注释的说明]
*1:制造例2中获得的PC-PDMS共聚物-1:钠含量为检测限以下、(A-1)成分
*2:制造例3中获得的PC-PDMS共聚物-2:钠含量为检测限以下、(A-1)成分
*3:“TARFLON FN1700A:钠含量为检测限以下”(商品名、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具有对叔丁基苯酚作为末端基的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粘均分子量17700)、(A-2)成分
*4:双苯并噁嗪酮竹本油脂(株)制“商品名、Pionin ZA-101、苯并噁嗪酮系紫外线吸收剂:钠含量为760ppm”(B)成分
*5:双苯并噁嗪酮CYTEC Technology Corporation制“商品名、UV-3638F、苯并噁嗪酮系紫外线吸收剂:钠含量为17ppm”(B)成分
*6: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汽巴精化公司制、“商品名、IRGAFOS 168、磷系抗氧化剂:钠含量为检测限以下”(B)成分
*7:季戊四醇与硬脂酸的全酯和季戊四醇与棕榈酸的全酯的混合物(混合比为C16:C18=1:1.1)理研维生素(株)制“EW440A、脱模剂、钠含量为20ppm。”
需要说明的是,本测定法的钠的检出下限为100ppb。
根据表1及表2可知,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的钠含量为0.5ppm以下,因此粘度数的下降少,刚成形后的L*值的下降低,耐候性试验中的L*值的变化少。此外可知,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的耐冲击性的下降也少,透明性优异。另一方面,由比较例1~6可知,不使用(A-1)成分的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耐冲击性下降。此外,即使使用了(A-1)成分,当组合物中的钠含量超过0.5ppm时,刚成形后的L*值的下降也过大,透明性受损。因此可知,难以满足耐候性试验中的L*值的变化。或者还存在耐冲击性下降的情况。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由于透明性、耐候性、耐冲击性优异,因此可以优选用于需要这些特性的领域,例如电子,电气机器,信息、通信机器,家庭电化制品,OA机器以及汽车领域,建材领域等。

Claims (44)

1.一种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是在(A)聚碳酸酯系树脂中配合(B)添加剂而成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
所述(A)聚碳酸酯系树脂包含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10~100质量%及除(A-1)以外的聚碳酸酯(A-2)0~90质量%,
所述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A-1)的主链包含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及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其中,n=10~500,且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1.0~10.0质量%,
所述(B)添加剂含有紫外线吸收剂,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含有钠,
该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钠为0.1ppm以下,
式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或碳数1~6的烷氧基,X表示单键、碳数1~8的烷撑基、碳数2~8的烷叉基、碳数5~15的环烷撑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亚芴基、碳数7~15的芳基烷撑基、碳数7~15的芳基烷叉基、-S-、-SO-、-SO2-、-O-或-CO-,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
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n表示平均重复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为0.01~5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在成形机的缸体温度为280℃、模具温度为80℃及成形周期为30秒的条件下进行成形而制作厚度为2mm的平板试验片,再使用该平板试验片测定的CIE1976的L*,a*,b*色空间中的L*值为5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并且钠含量为40ppm以下,
式中,R1表示从分子中具有1个或2个芳香环的烃化合物中除去n个氢原子后的残基,R2表示氢、卤素基、硝基、碳数1~8的烷基、碳数1~8的烷氧基或碳数2~8的烯氧基,n表示2~3的整数,m表示1~4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对亚苯基双(1,3-苯并噁嗪-4-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为0.05~0.5质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为0.2~3质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为0.1~3质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为0.1~2质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系树脂100质量份为0.1~0.5质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在所述通式(I)中,a及b分别独立地为0或1。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在所述通式(II)中,R3及R4均为甲基。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包含所述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结构为下述通式(II′)所示:
所述通式(II′)中,R3~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碳数6~12的芳基,Y表示单键、包含脂肪族或芳香族的有机残基,n为平均重复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I′)中的Y为来自烯丙基苯酚的有机残基或来自丁子香酚的有机残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1)成分中的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2.2~8.2质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1)成分中的通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3.2~6.7质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I)中的n为22~127。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I)中的n为32~97。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1)成分的粘均分子量为14000~28000。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1)成分的粘均分子量为15500~25500。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1)成分的粘均分子量为16000~23500。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1)成分的粘均分子量为16200~22500。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2)成分的粘均分子量为10000~40000。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2)成分的粘均分子量为13200~26700。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2)成分的粘均分子量为15500~23200。
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2)成分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2)成分为不具有包含所述通式(II)所示的结构的重复单元、且主链包含下述通式(I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通式(III)中,R9及R10分别独立地表示卤素原子、碳数1~6的烷基或碳数1~6的烷氧基,X’表示单键、碳数1~8的烷撑基、碳数2~8的烷叉基、碳数5~15的环烷撑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S-、-SO-、-SO2-、-O-或-CO-,c及d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
2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中,所述(A-1)成分为30~100质量%,所述(A-2)成分为0~70质量%。
2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所述(A)成分100质量份为0.03~3.0质量份。
3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含有抗氧化剂。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抗氧化剂选自酚系、磷系及硫系抗氧化剂。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抗氧化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所述(A)成分100质量份为0.003~0.5质量份。
33.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抗氧化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所述(A)成分100质量份为0.01~0.2质量份。
34.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抗氧化剂选自三芳基亚磷酸酯及三芳基磷酸酯。
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含有脱模剂。
3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中的镁的含量为20ppm以下。
3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中的铝的含量为20ppm以下。
3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中的铁的含量为20ppm以下。
3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为各自的钠含量在40ppm以下的添加剂。
4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中的钠含量为0.1ppm以下。
4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在利用界面法的制造工序中,通过用纯水进行洗涤而进行了杂质除去。
42.一种成形体,其是将权利要求1~4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形而成的。
43.一种注射成形体,其是将权利要求1~4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形而成的。
44.一种片状成形体,其是将权利要求1~4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进行挤出成形而成的。
CN201480021992.4A 2013-04-19 2014-04-18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Active CN1051896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8403 2013-04-19
JP2013088403A JP6026946B2 (ja) 2013-04-19 2013-04-19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PCT/JP2014/061066 WO2014171540A1 (ja) 2013-04-19 2014-04-18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9653A CN105189653A (zh) 2015-12-23
CN105189653B true CN105189653B (zh) 2019-08-30

Family

ID=51731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1992.4A Active CN105189653B (zh) 2013-04-19 2014-04-18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72134B2 (zh)
EP (1) EP2987829B1 (zh)
JP (1) JP6026946B2 (zh)
KR (1) KR102140433B1 (zh)
CN (1) CN105189653B (zh)
TW (1) TWI619765B (zh)
WO (1) WO20141715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6946B2 (ja) 2013-04-19 2016-11-16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KR20160067714A (ko) * 2014-12-04 2016-06-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코폴리카보네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물품
CN106995603B (zh) * 2017-05-02 2019-03-26 湖南峰业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阻燃玻璃纤维增强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液晶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JP7253334B2 (ja) * 2018-07-03 2023-04-06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KR20210144775A (ko) * 2019-04-26 2021-11-30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재료, 광학 재료용 중합성 조성물, 플라스틱 렌즈, 아이웨어, 적외선 센서 및 적외선 카메라
JP2021134286A (ja) * 2020-02-27 2021-09-13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5373A1 (ja) * 2011-05-30 2012-12-06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電池パッ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7850A (ja) * 1988-09-22 1998-03-10 Nippon G Ii Plast Kk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JPH0827978B2 (ja) * 1989-01-25 1996-03-21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式ディスク基板及び該基板を用いた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
JP2662049B2 (ja) 1989-09-14 1997-10-08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式ディスク基板及び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
US5403031A (en) 1993-12-08 1995-04-04 The Boler Company Parallelogram lift axle suspension system with a control for axle caster adjustment
JPH0827978A (ja) 1994-07-20 1996-01-3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竪樋支持具
JP3112837B2 (ja) 1995-08-14 2000-11-27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DE19539290A1 (de) 1995-10-23 1997-04-24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diorganosiloxan)-Polycarbonat-Blockcopolymeren
US6613820B2 (en) 1997-08-29 2003-09-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US6486241B2 (en) * 1997-08-29 2002-11-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JP3995346B2 (ja) 1998-08-26 2007-10-24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薄板収納搬送容器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JP4525881B2 (ja) * 2000-03-29 2010-08-1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および光学部材
JP2001348494A (ja) 2000-06-09 2001-12-18 Teijin Chem Ltd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記録媒体基板
US6774232B2 (en) 2001-10-22 2004-08-10 Cytec Technology Corp. Low color, low sodium benzoxazinone UV absorber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US7220792B2 (en) * 2003-12-30 2007-05-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ater resistant permanent antistatic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
JP2005241815A (ja) 2004-02-25 2005-09-08 Sumitomo Dow Ltd 眼鏡レンズ
US20060004154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Derudder James L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WO2006025587A1 (ja) 2004-09-02 2006-03-09 Teijin Chemicals Ltd. 光ディスク
WO2006049263A1 (ja) * 2004-11-01 2006-05-11 Teijin Chemicals Ltd.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固定枠
DE112007002385T5 (de) * 2006-10-16 2009-08-20 Idemitsu Kosan Co. Ltd. Flammhemmende Polycarbonatharzzusammensetzung, Polycarbonatharz-Formgegenstand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Polycarbonatharz-Formgegenstands
CN102047171A (zh) 2008-05-28 2011-05-04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眼镜透镜
JP5379424B2 (ja) 2008-08-07 2013-12-2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摺動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同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成形品
JP5170455B2 (ja) 2009-04-03 2013-03-2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2010275466A (ja) 2009-05-29 2010-12-09 Teijin Chem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ペレット、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品
CN102725275B (zh) * 2009-11-26 2015-06-10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双苯并噁嗪酮化合物
JP2012025819A (ja) * 2010-07-21 2012-02-09 Idemitsu Kosan Co Ltd 廃棄光ディスク及び/又は回収光ディスクからの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射出成形体
WO2011078334A1 (ja) 2009-12-24 2011-06-3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廃棄光ディスク及び/又は回収光ディスクからの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回収方法、並びに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射出成形体及び光学成形品
JP5714826B2 (ja) * 2010-02-16 2015-05-07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584001B2 (ja) * 2010-03-29 2014-09-03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2011246530A (ja) * 2010-05-25 2011-12-08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屋外設置用透明成形体
JP5684588B2 (ja) * 2011-01-27 2015-03-11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WO2013081161A1 (ja) * 2011-12-02 2013-06-06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ジ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共重合樹脂を含有する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6045825B2 (ja) * 2012-07-05 2016-12-1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共重合体及びその連続的な製造方法
JP6026946B2 (ja) 2013-04-19 2016-11-16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5373A1 (ja) * 2011-05-30 2012-12-06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電池パッ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87829B1 (en) 2018-12-26
WO2014171540A1 (ja) 2014-10-23
US10072134B2 (en) 2018-09-11
TW201500450A (zh) 2015-01-01
JP2014210872A (ja) 2014-11-13
KR20160002783A (ko) 2016-01-08
US20160060428A1 (en) 2016-03-03
EP2987829A4 (en) 2016-10-19
TWI619765B (zh) 2018-04-01
KR102140433B1 (ko) 2020-08-03
JP6026946B2 (ja) 2016-11-16
CN105189653A (zh) 2015-12-23
EP2987829A1 (en)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6496B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CN105189653B (zh)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CN102652149B (zh) 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其制造方法及含有该共聚物的聚碳酸酯树脂
CN105623231B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聚碳酸酯树脂成型体
KR101944143B1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폴리오르가노실록산 공중합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365683B2 (en) Polycarbonate-polyorganosiloxane copolym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7735452A (zh)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4755530A (zh) 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的连续制造方法
KR101432613B1 (ko) 난연성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성형품
CN110079069A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7709460A (zh)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CN107406668A (zh)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CN107429051A (zh)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CN105829447A (zh) 屋外设置用成形体
JPWO2018159788A1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共重合体、それを含む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CN107075241A (zh) 含有再生材料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
CN107429049A (zh)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
CN107075240A (zh) 含有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
KR101938746B1 (ko) 우수한 난연성 및 내충격성을 지닌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의 성형품
CN105980477B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14957673B (zh) 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制造方法及含其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TWI707886B (zh)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US20230116659A1 (en) Polycarbonate-polyorganosiloxane copolym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