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9333B - 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9333B
CN105189333B CN201380074294.6A CN201380074294A CN105189333B CN 105189333 B CN105189333 B CN 105189333B CN 201380074294 A CN201380074294 A CN 201380074294A CN 105189333 B CN105189333 B CN 105189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ot
tank
pump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42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9333A (zh
Inventor
织田嘉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smo Life KK
Original Assignee
Cosmo Life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smo Life KK filed Critical Cosmo Life KK
Publication of CN105189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9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9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9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03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 B67D1/0009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n intermediate container connected to a sup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03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 B67D1/0004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 container, e.g. bottle, cartridge, bag-in-box, bow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7Cleaning beverage-dispens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57Cool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95Hea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10Pump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12Flow or pressure 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e.g. valves, gas pressure control, level control in storage containers
    • B67D1/1202Flow control, e.g. for controlling total amount or mixture ratio of liquids to be dispen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7Cleaning beverage-dispensing apparatus
    • B67D2001/075Sanitising or sterilising th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and details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or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 B67D2210/00002Purifying means
    • B67D2210/00013Sterilis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卫生方面优越,并且即便在杀菌运转时也能够利用低温的饮用水的饮水机。在该饮水机采用如下结构,即具有:冷水罐(2)、将原水容器(3)与冷水罐(2)之间连通的原水汲取管(5)、泵(6)、配置于冷水罐(2)的一侧的缓冲罐(7)、将缓冲罐(7)的空气层与冷水罐(2)之间连通的缓冲罐进水管(8)、配置于缓冲罐(7)的下方的热水罐(9)、将缓冲罐(7)与热水罐(9)之间连通的热水罐进水管(10)、设置于原水汲取管(5)的第一三通阀(13)以及第二三通阀(15)、将第一三通阀(13)与缓冲罐(7)之间连通的第一杀菌用配管(14)、以及将第二三通阀(15)与热水罐(9)之间连通的第二杀菌用配管(16)。

Description

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填充有矿泉水等饮用水的更换式的原水容器供给饮用水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以往,一直主要在办公室、医院等利用饮水机,但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水的安全、健康的关心的提高,饮水机在普通家庭也正在普及。作为上述的饮水机,通常公知有将更换式的原水容器安装于箱体上表面,使填充于该原水容器的饮用水向收容于箱体内的冷水罐重力落下的结构(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饮水机将原水容器安装于箱体上表面,因此在更换原水容器时,需要将满水状态的原水容器抬高。但是,满水状态的原水容器通常收容有10~12升左右的饮用水,具有10kg以上的重量,因此,对于饮水机的用户(特别是女性、老年人等)而言,原水容器的更换作业困难。
因此,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出为了能够轻松地进行原水容器的更换作业,而在箱体下部安装原水容器的类型的饮水机。
如图16所示,该饮水机具有:冷水罐50、填充有用于向冷水罐50补充的饮用水的更换式的原水容器51、将原水容器51与冷水罐50之间连通的原水汲取管52、设置于原水汲取管52的中途的泵53、配置于冷水罐50的下方的热水罐54、供冷水罐50内的饮用水利用其自重向热水罐54内导入的罐连接管55、以及加热热水罐54内的饮用水的加热器56。在冷水罐50的内部设置有上下分隔冷水罐50内的饮用水的挡板57。罐连接管55的上端在挡板57的中央开口。
冷水罐50内的低温的饮用水由于冷水旋塞58的操作而通过从冷水罐50的底面延伸的冷水流出管59向外部流出。此时,冷水罐50内的饮用水减少。而且,若冷水罐50内的水位小于规定水位,则泵53被驱动,原水容器51的饮用水通过原水汲取管52被向冷水罐50汲取。此处,挡板57防止滞留于冷水罐50的下部的低温的饮用水被从原水容器51补充的常温的饮用水搅拌。因此,能够将从冷水流出管59流出的饮用水的温度保持为低温。
热水罐54内的高温的饮用水由于热水旋塞60的操作而通过从热水罐54的上表面延伸的热水流出管61向外部流出。此时,位于比冷水罐50内的挡板57更靠上方的饮用水利用其自重通过罐连接管55被向热水罐54内导入。此处,位于比冷水罐50内的挡板57更靠上方的饮用水发挥将热水罐54内的饮用水向外部压出的作用。另外,位于比冷水罐50内的挡板57更靠上方的饮用水相对于滞留于比挡板57更靠下方的饮用水温度比较高,因此将位于比挡板57更靠上方的饮用水用于热水罐54的进水,从而能够抑制冷水罐50以及热水罐54中的能量损耗。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2318号公报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公司内试制评价了图16所示的饮水机后,明确在卫生方面存在改进的余地。
即,在冷水罐50内被冷却的低温的饮用水的比重较大,因此首先滞留于冷水罐50的下部。另外,冷水罐50内的饮用水被挡板57上下分隔,因此难以上下导热。因此,位于比冷水罐50内的挡板57更靠上方的饮用水未被完全冷却,温度比较高。另外,冷水罐50与热水罐54经由罐连接管55被连接,因此存在热水罐54内的高温的饮用水因加热膨胀、对流而通过罐连接管55侵入冷水罐50的担忧,由此,位于比冷水罐50内的挡板57更靠上方的饮用水的温度也容易升高。
而且,明确在冷水罐50内的、比挡板57更靠上方的区域中,若饮用水的温度因某些重要因素而暂时上升,则即使对该饮用水再次进行冷却而保持低温状态,杂菌在冷水罐50内繁殖的可能性也增高。
另外,作为防止杂菌在冷水罐50内的繁殖的方法,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利用热水罐54内的高温的饮用水对冷水罐50的内部进行杀菌的方法,但这样一来,在对冷水罐50进行杀菌的期间,用户无法利用低温的饮用水,从而不便。另外,在对冷水罐50进行杀菌的期间,若用户意图使低温的饮用水流出而使饮用水从冷水罐50流出,则存在因杀菌运转过程中的高温的饮用水流出而将用户烫伤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卫生方面优越,并且即便在杀菌运转时也能够利用低温的饮用水的饮水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发明人得出了如下设想:若使相当于冷水罐内的比挡板更靠上方的区域的部分与冷水罐分离而形成与冷水罐独立的缓冲罐,则能够使冷水罐内的饮用水稳定并保持为低温,因此能够防止杂菌在冷水罐内的繁殖,另外,在利用热水罐内的高温的饮用水对缓冲罐进行杀菌时,只要不通过冷水罐来进行杀菌,则即便在杀菌运转时也能够利用冷水罐内的低温的饮用水。
基于该设想,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饮水机采用以下的结构。
一种饮水机,其具有:冷水罐,其收容用于向外部流出的低温的饮用水;更换式的原水容器,其填充有用于向上述冷水罐补充的饮用水;原水汲取管,其将上述原水容器与上述冷水罐之间连通;泵,其设置于上述原水汲取管的中途;缓冲罐,其设置于上述冷水罐的一侧,并将空气与饮用水收容为上下两层;缓冲罐进水管,其将上述缓冲罐的空气层与上述冷水罐之间连通,并供上述冷水罐内的饮用水向缓冲罐内导入;浮球阀,其与缓冲罐内的水位对应地对上述缓冲罐进水管的缓冲罐侧的端部进行开闭;热水罐,其配置于上述缓冲罐的下方,并收容用于向外部流出的高温的饮用水;热水罐进水管,其将上述缓冲罐与上述热水罐之间连通,并供缓冲罐内的饮用水利用其自重向热水罐内导入;加热器,其对上述热水罐内的饮用水进行加热;第一三通阀,其设置于上述原水汲取管的、上述泵与上述冷水罐之间的部分;第一杀菌用配管,其将上述第一三通阀与上述缓冲罐之间连通;第二三通阀,其设置于上述原水汲取管的、上述泵与上述原水容器之间的部分;以及第二杀菌用配管,其将上述第二三通阀与上述热水罐之间连通,
上述第一三通阀构成为能够在通常流路与杀菌流路之间切换流路,所述通常流路是将上述泵与上述冷水罐之间连通并且将上述泵与上述第一杀菌用配管之间隔断的流路,所述杀菌流路是将上述泵与上述冷水罐之间隔断并且将上述泵与上述第一杀菌用配管之间连通流路,
上述第二三通阀构成为能够在通常流路和杀菌流路之间切换流路,所述通常流路是将上述泵与上述原水容器之间连通并且将上述泵与上述第二杀菌用配管之间隔断的流路,所述杀菌流路是将上述泵与上述原水容器之间隔断并且将上述泵与上述第二杀菌用配管之间连通的流路。
这样一来,在使热水罐内的高温的饮用水向外部流出时,与冷水罐独立的缓冲罐内的饮用水发挥将热水罐内的饮用水向外部压出的作用。另外,热水罐与冷水罐之间被缓冲罐的空气层隔断,因此热水罐内的高温的饮用水不会侵入冷水罐内的低温的饮用水。即,成为在冷水罐与热水罐之间设置缓冲罐,从而用于将热水罐内的饮用水向外部压出的饮用水与冷水罐内的低温的饮用水分离的状态。因此,能够使冷水罐内的饮用水稳定并保持为低温,从而能够防止杂菌在冷水罐内的繁殖。并且,在将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的流路均切换成杀菌流路的状态下,驱动泵,从而能够将热水罐内的高温的饮用水送入原水汲取管以及缓冲罐,而对原水汲取管以及缓冲罐进行杀菌。此时,热水罐内的高温的饮用水不通过冷水罐,因此即便在杀菌运转时用户也能够利用冷水罐内的低温的饮用水。
优选,上述缓冲罐进水管的冷水罐侧的端部在冷水罐内的饮用水的上层部分开口,以便从冷水罐内的饮用水的上层部分向缓冲罐进水管内导入饮用水。
这样一来,作为用于向缓冲罐供给的饮用水,能够使用冷水罐内的饮用水的上层部分,因此能够防止滞留于冷水罐内的下部的低温的饮用水向缓冲罐流出,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冷水罐内的饮用水保持为低温。
还设置控制上述第一三通阀、上述第二三通阀、上述泵以及上述加热器的控制装置。
对该控制装置而言,在通常运转时,在将上述第一三通阀以及上述第二三通阀的流路切换成通常流路的状态下,进行水位控制与加热控制,其中,上述水位控制是指,在上述冷水罐内的水位小于被预先设定的下限水位时,驱动上述泵,使冷水罐内的水位上升的控制,上述加热控制是指,在上述热水罐内的温度低于被预先设定的下限温度时,打开上述加热器,使热水罐内的温度上升的控制,
在杀菌运转时,中止上述水位控制,在将上述第一三通阀以及上述第二三通阀的流路切换成杀菌流路的状态下,并行地进行驱动上述泵的水循环控制与上述加热控制。
这样一来,在杀菌运转时,饮用水通过原水汲取管以及上述缓冲罐进行循环,并且该循环的饮用水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利用高温的饮用水可靠地对原水汲取管以及上述缓冲罐进行杀菌。另外,在杀菌运转时,中止水位控制,因此即使用户使冷水罐内的低温的饮用水向外部流出而导致冷水罐内的水位降低,也能够防止将通过原水汲取管循环的高温的饮用水向冷水罐内供给的情况,从而能够将冷水罐内的饮用水保持为低温。
另外,优选,作为上述水循环控制的泵的驱动方法采用间歇驱动,该间歇驱动反复地交替进行连续驱动上述泵规定时间的动作与在上述热水罐内的温度通过上述加热控制而上升至规定的高温前将上述泵保持为停止状态的动作。
即,作为泵的驱动方法,也能够采用在从开始杀菌运转至结束杀菌运转的期间,不使泵停止而连续驱动的方法,但在采用上述的驱动方法的情况下,泵在循环的饮用水的温度未上升至杀菌温度的期间仍不中断地旋转,因此一次杀菌运转所需的泵的总转速增大,从而从确保泵的寿命的观点来看,存在需要抑制杀菌运转的频率的可能性(例如,存在一周一次以下那样的需要限制次数的可能性)。因此,如上述那样,优选,在杀菌运转时,通过间歇驱动来驱动泵,其中,间歇驱动反复地交替进行连续驱动泵规定时间的动作与在热水罐内的温度通过加热控制而上升至规定的高温前将泵保持为停止状态的动作。这样一来,在泵停止的状态下,使热水罐内的饮用水的温度上升,从而仅在该温度上升至规定的高温时驱动泵,因此使循环的饮用水的温度上升至杀菌温度所需的泵的总转速减少,从而能够抑制一次杀菌运转所需的泵的总转速。因此,即使提高杀菌运转的频率(例如即使一天一次左右),也能够确保泵的寿命。
另外,优选,上述控制装置驱动上述泵,使得在杀菌运转时驱动上述泵时的泵的旋转速度比在通常运转时驱动上述泵时的泵的旋转速度低。这样一来,能够降低杀菌运转时的泵的驱动声,从而能够确保假定在深夜进行的杀菌运转时的静音性能。
将上述第二杀菌用配管的热水罐侧的端部与上述热水罐的上表面连接,
上述控制装置能够构成为交替地进行原水汲取动作与非加热循环动作,其中,对原水汲取动作而言,在向空的热水罐进水时,在将上述第一三通阀以及上述第二三通阀的流路切换成通常流路的状态下,保持关闭上述加热器的状态进行上述水位控制,对非加热循环动作而言,在将上述第一三通阀以及上述第二三通阀的流路切换成杀菌流路的状态下,保持关闭上述加热器的状态驱动上述泵。
这样一来,在向空的热水罐进水时(例如,在向新的饮水机首次导入饮用水时、在向由于维护而除去了饮用水的已有的饮水机再次导入饮用水时),能够可靠地向热水罐进水,从而能够防止加热器的干烧。
即,在向空的热水罐进水时,需要从热水罐排出与导入热水罐的饮用水等量的空气,若不顺利地排出该空气,则导致无法向热水罐导入饮用水。因此,即使向缓冲罐进水,也存在饮用水始终不从缓冲罐向热水罐移动的问题。而且,若在热水罐内的水位不上升的状态下加热器打开,则导致加热器成为干烧状态。一旦加热器成为干烧状态,则之后,在热水罐被饮用水充满时,产生在饮用水产生怪味、饮用水的味道变差的问题。
因此,如上述那样,优选构成为交替地进行原水汲取动作与非加热循环动作,其中,对原水汲取动作而言,在向空的热水罐进水时,在将上述第一三通阀以及上述第二三通阀的流路切换成通常流路的状态下,保持关闭上述加热器的状态进行上述水位控制,对非加热循环动作而言在将上述第一三通阀以及上述第二三通阀的流路切换成杀菌流路的状态下,保持关闭上述加热器的状态驱动上述泵。由此,在进行原水汲取动作时,从原水容器向冷水罐汲取饮用水,从而冷水罐内的水位上升,因此冷水罐内的饮用水通过缓冲罐进水管导入缓冲罐。另外,在进行非加热循环动作时,滞留于热水罐的上部的空气从第二杀菌用配管排出,因此至少与该被排出的空气同量的饮用水从缓冲罐向热水罐移动。如上,交替地进行基于原水汲取动作的饮用水的汲取与基于非加热循环动作的饮用水从缓冲罐向热水罐的移动,其结果,能够可靠地向热水罐进水。
另外,对上述控制装置而言,在判定为进行上述非加热循环动作后的上述冷水罐内的水位为上述下限水位以上时,打开上述加热器。这样一来,能够在加热器不成为干烧的时机内自动地打开加热器。
优选使供上述热水罐内的高温的饮用水向外部流出的热水流出管的热水罐侧的端部在从热水罐的上表面向下方隔开间隔的位置开口,使上述第二杀菌用配管的热水罐侧的端部在比上述热水流出管的热水罐侧的端部的开口位置更靠上方位置开口。
这样一来,能够在用户使热水罐内的高温的饮用水流出时,防止高温的空气从热水流出管喷出。
即,在加热器热水罐内的饮用水加热后,存在伴随着饮用水的温度上升而使溶解于饮用水的空气析出并滞留于热水罐内的情况。而且,在使热水罐内的饮用水流出时,存在滞留于该热水罐内的空气从热水流出管喷出的担忧。因此,如上述那样,优选使热水流出管的热水罐侧的端部在从热水罐的上表面向下方隔开间隔的位置开口,使上述第二杀菌用配管的热水罐侧的端部在比上述热水流出管的热水罐侧的端部的开口位置更靠上方位置开口。这样一来,热水流出管的热水罐侧的端部在从热水罐的上表面向下方隔开间隔的位置开口,因此沿着热水罐的上表面滞留的空气难以向热水流出管导入。另外,沿着热水罐的上表面滞留的空气在杀菌运转时通过第二杀菌用配管从热水罐被排出。因此,能够在用户使热水罐内的高温的饮用水流出时,防止高温的空气从热水流出管喷出。
对本发明的饮水机而言,通过在冷水罐与热水罐之间设置缓冲罐,成为用于将热水罐内的饮用水向外部压出的饮用水与冷水罐内的低温的饮用水被分离的状态。因此,能够使冷水罐内的饮用水稳定并保持为低温,从而能够防止杂菌在冷水罐内的繁殖。另外,通过在将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的流路均切换成杀菌流路的状态下驱动泵,能够将热水罐内的高温的饮用水送入原水汲取管以及缓冲罐,从而对原水汲取管以及缓冲罐进行杀菌。如上,本发明的饮水机通过将冷水罐内的饮用水保持为低温能够防止杂菌在冷水罐内的繁殖,同时能够利用高温的饮用水对与从原水容器汲取的温度高的饮用水接触的原水汲取管以及缓冲罐进行杀菌,因此在卫生方面优越。另外,在利用热水罐内的高温的饮用水对原水汲取管以及缓冲罐进行杀菌时,该饮用水不通过冷水罐,因此即便在杀菌运转时用户也能够利用冷水罐内的低温的饮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饮水机的通常运转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饮水机的杀菌运转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饮水机的新品状态(冷水罐、热水罐、缓冲罐均为空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3的饮水机安装原水容器,进行原水汲取动作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进行图4的原水汲取动作后,进行非加热循环动作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使低温的饮用水从图1所示的冷水罐流出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使高温的饮用水从图1所示的热水罐流出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容器支架从箱体拉出的状态的容器支架附近的剖视图。
图9(a)是图7所示的引导板的附近的放大剖视图,(b)是沿着(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利用图1所示的加热器对热水罐内的饮用水进行加热时,溶解于饮用水的空气析出而成为气泡,并滞留于热水罐的上部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的饮水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基于图1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冷水罐的水位控制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基于图1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热水罐的加热控制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基于图1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水循环控制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通过图11所示的控制装置向空的热水罐进水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公司内试制评价的参考例的饮水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饮水机。该饮水机具有:箱体1、收容用于向箱体1的外部流出的低温的饮用水的冷水罐2、填充有用于向冷水罐2补充的饮用水的更换式的原水容器3、支承原水容器3的容器支架4、将原水容器3与冷水罐2之间连通的原水汲取管5、设置于原水汲取管5的中途的泵6、配置于冷水罐2的一侧的缓冲罐7、供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导入缓冲罐7内的缓冲罐进水管8、收容用于向箱体1的外部流出的高温的饮用水的热水罐9、以及将缓冲罐7与热水罐9之间连通的热水罐进水管10。
在原水汲取管5的上游侧的端部设置有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原水容器3的出水口11连接的接头部5a。原水汲取管5的下游侧的端部与冷水罐2连接。该原水汲取管5设置为在为了通过低于接头部5a的位置而从接头部5a向下方伸出后,向上方改变方向。而且,在原水汲取管5的低于接头部5a的部分配置有泵6。
泵6将原水汲取管5内的饮用水从原水容器3侧向冷水罐2侧输送,通过该原水汲取管5从原水容器3汲取饮用水。作为泵6,例如能够使用隔膜泵。隔膜泵具有:往复移动的未图示的隔膜、容积通过该隔膜的往复移动而增减的泵室、设置于该泵室的吸入口以及排出口、以仅允许流入泵室内的方向的流动的方式设置于吸入口的吸入侧单向阀、以及以仅允许从泵室流出的方向的流动的方式设置于排出口的排出侧单向阀,在泵室的容积由于隔膜的往动而增加时从吸入口吸入饮用水,在泵室的容积由于隔膜的复动而减少时从排出口排出饮用水。
另外,作为泵6,也能够使用齿轮泵。齿轮泵具有:未图示的外壳、收容于该外壳内的彼此啮合的一对齿轮、隔着该一对齿轮的啮合部分被划分的外壳内的吸入室以及排出室,使截留于各齿轮的齿槽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的饮用水通过齿轮的旋转而从吸入室侧向排出室侧输送。
在原水汲取管5的泵6的排出侧设置有流量传感器12。对流量传感器12而言,在驱动泵6时原水汲取管5内的饮用水的水流用尽时,检测该状态。此时,配置于箱体1的正面的未图示的容器更换灯点亮,从而告知用户到了原水容器3的更换时期。
在原水汲取管5的、泵6与冷水罐2之间的部分(优选为原水汲取管5的冷水罐2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三通阀13。在图中,在与冷水罐2分离的位置配置第一三通阀13,但第一三通阀13也可以直接与冷水罐2连接。在该第一三通阀13连接有将第一三通阀13与缓冲罐7之间连通的第一杀菌用配管14。第一杀菌用配管14的、缓冲罐7侧的端部与缓冲罐7的上表面7a连接。
第一三通阀13构成为能够在将泵6与冷水罐2之间连通并且将泵6与第一杀菌用配管14之间隔断的通常流路(参照图1)、和将泵6与冷水罐2之间隔断并且将泵6与第一杀菌用配管14之间连通的杀菌流路(参照图2)之间切换流路。此处,第一三通阀13采用如下电磁阀,即通电从而从通常流路切换成杀菌流路、解除通电从而从杀菌流路切换成通常流路。
在原水汲取管5的、泵6与原水容器3之间的部分(优选为原水汲取管5的原水容器3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三通阀15。在图中,在与接头部5a分离的位置配置第二三通阀15,但第二三通阀15也可以直接与接头部5a连接。在该第二三通阀15连接有将第二三通阀15与热水罐9之间连通的第二杀菌用配管16。第二杀菌用配管16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16a与热水罐9的上表面9a连接。
第二三通阀15构成为能够在将泵6与原水容器3之间连通并且将泵6与第二杀菌用配管16之间隔断的通常流路(参照图1)、和将泵6与原水容器3之间隔断并且将泵6与第二杀菌用配管16之间连通的杀菌流路(参照图2)之间切换流路。此处,第二三通阀15与第一三通阀13相同地采用如下电磁阀,即通电从而从通常流路切换成杀菌流路,解除通电从而从杀菌流路切换成通常流路。
在图中,示出了分别由简单的阀构成第一三通阀13与第二三通阀15的例子,但也可以组合多个二通阀而构成具有相同的作用的三通阀。
冷水罐2将空气与饮用水收容为上下两层。在冷水罐2安装有冷却收容于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冷却装置17。冷却装置17配置于冷水罐2的下部外周,将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保持为低温(5℃左右)。
在冷水罐2安装有检测滞留于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水位的水位传感器18。若由该水位传感器18检测的水位下降,则泵6与该水位的降低对应地动作,从而从原水容器3向冷水罐2汲取饮用水。
如图9(a)、图9(b)所示,在冷水罐2的内部设置有在从原水容器3向冷水罐2汲取饮用水时,将从原水汲取管5流入冷水罐2内的铅垂方向的饮用水的流动改变成水平方向的流动的引导板19。引导板19防止滞留于冷水罐2的下部的低温的饮用水被从原水汲取管5流入冷水罐2内的常温的饮用水搅拌。另外,如图9(a)所示,在该引导板19设置有从稍低于缓冲罐进水管8的冷水罐2侧的端部的位置朝向原水汲取管5的冷水罐2侧的端部逐渐增高的倾斜,通过该倾斜,从原水汲取管5向冷水罐2内流入的饮用水的流动改变成朝向缓冲罐进水管8的方向的流动。
如图1所示,在冷水罐2的底面连接有供冷水罐2内的低温的饮用水向外部流出的冷水流出管20。在冷水流出管20设置有能够从箱体1的外部操作的冷水旋塞21,打开该冷水旋塞21,由此能够使低温的饮用水从冷水罐2向杯子等流出。冷水罐2的饮用水的容量小于原水容器3的容量,为2~4升左右。另外,从冷水罐2的底面至上表面的高度为170mm左右。
在冷水罐2经由空气导入路22连接有空气杀菌腔室23。空气杀菌腔室23由形成有空气进入口24的中空的壳体25与设置于壳体25内的臭氧发生体26构成。作为臭氧发生体26,例如能够使用向空气中的氧气照射紫外线而使氧气变为臭氧的低压水银灯、对被绝缘体覆盖的对置的一对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而使电极之间的氧气变为臭氧的无声放电装置等。该空气杀菌腔室23每隔恒定时间向臭氧发生体26通电而使其产生臭氧,从而始终成为臭氧滞留于壳体25内的状态。
空气导入路22供空气与冷水罐2内的水位的降低对应地导入冷水罐2内而将冷水罐2内保持为大气压。另外,此时导入冷水罐2内的空气为通过空气杀菌腔室23被臭氧杀菌后的空气,因此冷水罐2内的空气被保持为清洁。
缓冲罐7将空气与饮用水收容为上下两层。在缓冲罐7的上表面7a连接有通气管27。通气管27将缓冲罐7内的空气层与冷水罐2内的空气层之间连通,从而将缓冲罐7内保持为大气压。
缓冲罐进水管8将缓冲罐7的空气层与冷水罐2之间连通。缓冲罐进水管8的冷水罐2侧的端部在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上层部分开口,从而使饮用水从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上层部分向缓冲罐进水管8内导入。由此,作为向缓冲罐7供给用的饮用水,使用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上层部分,因此能够防止滞留于冷水罐2内的下部的低温的饮用水向缓冲罐7流出,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保持为低温。
缓冲罐进水管8的缓冲罐7侧的端部与缓冲罐7的上表面7a连接。另外,在缓冲罐进水管8的缓冲罐7侧的端部设置有与缓冲罐7内的水位对应地开闭的浮球阀28。该浮球阀28在缓冲罐7内的水位低于一定水位时打开流路,在缓冲罐7内的水位到达一定水位时关闭流路。此处,在缓冲罐7内的水位被浮球阀28保持为一定水位时,缓冲罐7内的水面的位置低于冷水罐2内的水面的位置。
缓冲罐7的饮用水的容量小于热水罐9的容量,为0.2~0.5升左右。如上将缓冲罐7的饮用水的容量设定为较小,从而能够抑制后述的杀菌运转时所需的能量。缓冲罐7的底面7b形成为朝向中心逐渐降低的圆锥状,在该底面7b的中心与热水罐进水管10连接。热水罐进水管10与配置于缓冲罐7的下方的热水罐9连接。将缓冲罐7的底面7b形成为圆锥状是因为在后述的杀菌运转时,也使高温的饮用水遍布缓冲罐7的底面7b的外周角部,而不产生死角。
热水罐9成为被饮用水完全充满的状态。在热水罐9安装有检测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9、与加热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的加热器30。与由温度传感器29检测的温度对应地切换加热器30的打开·关闭,从而能够将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保持为高温(90℃左右)。在图中,示出了在加热器30采用护套加热器的例子,但也能够采用带式加热器。护套加热器在金属制造的管中收容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发热线,并安装为贯通热水罐9的壁面并在热水罐9的内部延伸。带式加热器为埋入有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发热线的圆筒形的发热体,并安装为与热水罐9的外周密接。
在热水罐9的上表面9a连接有供滞留于热水罐9内的上部的高温的饮用水向外部流出的热水流出管31。在热水流出管31设置有能够从箱体1的外部操作的热水旋塞32,打开该热水旋塞32,由此能够使高温的饮用水从热水罐9向杯子等流出。若使饮用水从热水罐9流出,则缓冲罐7内的饮用水利用其自重通过热水罐进水管10被向热水罐9内导入,从而热水罐9始终被保持为满水状态。热水罐9的饮用水的容量为1~2升左右。
热水罐进水管10具有从热水罐9的上表面9a在热水罐9的内部向下方延伸的罐内配管33。罐内配管33的下端在热水罐9的底面附近开口。在罐内配管33的热水罐9的上表面9a附近设置有将罐内配管33的内外连通的小孔34。
热水流出管31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31a贯通热水罐9的上表面9a在热水罐9内向下方延伸,并在从热水罐9的上表面9a向下方隔开间隔的位置(例如,从热水罐9的上表面9a向下方隔开5~15mm左右的位置)开口。热水罐进水管10的罐内配管33的小孔34在比热水流出管31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31a的开口位置更靠上方位置开口。另外,第二杀菌用配管16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16a在比热水罐进水管10的罐内配管33的小孔34更靠上方位置开口。
在热水罐9的底面连接有向箱体1的外部延伸的排水管35。排水管35的出口被柱塞36关闭。也可以代替柱塞36而设置开闭阀。
如图8所示,原水容器3具有中空筒状的主体部37、设置于该主体部37的一端的底部38、以及经由肩部39设置于主体部37的另一端的颈部40,在该颈部40设置有出水口11。原水容器3的主体部37形成为具有柔软性从而伴随着剩水量的减少而收缩。原水容器3通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的吹塑成形而形成。原水容器3的容量在满水状态下为10~20升左右。
作为原水容器3,也可以采用将通过热熔敷等粘合具有出水口11的连接件的树脂薄膜制造的袋收容于硬纸箱等箱体的部件(所谓的盒中袋)。
容器支架4被支承为能够在原水容器3收容于箱体1内的收容位置(图1的位置)与从箱体1拉出原水容器3的拉出位置(图8的位置)之间水平地移动。接头部5a以如图8所示在使容器支架4向拉出位置移动时与原水容器3的出水口11分离,如图1所示在使容器支架4向收容位置移动时与原水容器3的出水口11连接的方式固定于箱体1内。
作为原水汲取管5(除了接头部5a的部分之外),也能够使用硅管,但由于硅具有氧气的透过性,所以存在因透过硅的空气中的氧气而使杂菌容易在原水汲取管5繁殖的问题。因此,原水汲取管5能够使用金属管(例如,不锈钢管、铜管)。这样一来,能够防止空气透过原水汲取管5的管壁,而有效地防止杂菌在原水汲取管5的繁殖。另外,也能够确保杀菌运转时的耐热性。作为原水汲取管5,即使使用聚乙烯管、耐热性硬质聚氯乙烯管,也能够防止空气透过原水汲取管5的管壁,而防止杂菌在原水汲取管5的繁殖。
第一三通阀13、第二三通阀15、泵6以及加热器30被图11所示的控制装置41控制。向控制装置41分别输入有从杀菌运转开始按钮42输出的表示有无用户按钮操作的信号、从水位传感器18输出的表示滞留于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水位的信号、以及从温度传感器29输出的表示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的温度的信号。另外,从控制装置41输出有用于驱动泵6的控制信号、切换加热器30的打开·关闭的控制信号、切换第一三通阀13的流路的控制信号、以及切换第二三通阀15的流路的控制信号。
杀菌运转开始按钮42为指示杀菌运转的开始的按钮,若用户操作杀菌运转开始按钮42,则开始首次的杀菌运转。第二次以后的杀菌运转,利用内置于控制装置41的计时器对从进行首次的杀菌运转的时刻开始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每经过一天自动地进行。杀菌运转开始按钮42配置于箱体1的正面。
对该控制装置41的控制进行说明。
在通常运转时,如图1所示,在将第一三通阀13以及第二三通阀15的流路切换成通常流路的状态下,进行水位控制与加热控制,其中,水位控制将冷水罐2内的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加热控制将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的温度保持为高温。
冷水罐2的水位控制,例如根据图12所示的程序进行。在冷水罐2内的水位小于被预先设定的下限水位时,驱动泵6而从原水容器3向冷水罐2汲取饮用水,从而使冷水罐2内的水位上升(步骤S10、S11)。然后,在冷水罐2内的水位到达被预先设定的上限水位时,使泵6停止(步骤S12、S13)。
对热水罐9的加热控制而言,例如根据图13所示的程序进行。在热水罐9内的温度低于被预先设定的下限温度(例如85℃)时,打开加热器30而使热水罐9内的温度上升(步骤S20、S21)。然后,在热水罐9内的温度到达被预先设定的上限温度(例如90℃)时,加热器30关闭(步骤S22、S23)。
另一方面,在杀菌运转时,中止水位控制。即,在进行杀菌运转的期间,即使冷水罐2内的水位小于在水位控制中被设定的下限水位,也不从原水容器3向冷水罐2汲取饮用水。然后,保持中止水位控制的状态,并行地进行使饮用水通过原水汲取管5以及缓冲罐7循环的水循环控制与上述的热水罐9的加热控制。由此,循环的饮用水的温度上升至杀菌温度(例如80℃)。然后,从循环的饮用水的温度到达杀菌温度的时刻开始,继续进行加热控制与水循环控制规定时间(例如10分钟),从而能够利用杀菌温度以上的高温的饮用水对包含原水汲取管5以及缓冲罐7的循环路径进行杀菌。
对水循环控制而言,例如根据图14所示的程序进行。首先,将第一三通阀13以及第二三通阀15的流路切换成杀菌流路(步骤S30)。接下来,驱动泵6(步骤S31~S33)。由此,如图2所示,热水罐9的高温的饮用水依次通过第二杀菌用配管16、第二三通阀15、原水汲取管5、第一三通阀13、第一杀菌用配管14、缓冲罐7、热水罐进水管10并进行循环。此时,高温的饮用水不通过冷水罐2。
此处,作为水循环控制的泵6的驱动方法,也能够采用在从开始杀菌运转至结束杀菌运转的期间,不使泵6停止而连续驱动的方法,但在采用上述的驱动方法的情况下,泵6在循环的饮用水的温度未上升至杀菌温度的期间仍不中断地旋转,因此一次杀菌运转所需的泵6的总转速增大,从而从确保泵6的寿命的观点来看,存在需要抑制杀菌运转的频率的可能性(例如,存在一周一次以下那样的需要限制次数的可能性)。
因此,如图14所示,在杀菌运转时,通过间歇驱动来进行驱动泵6的控制,其中,间歇驱动反复地交替进行连续驱动泵6规定时间的动作(步骤S31)与在热水罐9内的温度通过加热控制而上升至规定的高温前将泵6保持为停止状态的动作(步骤S32、S33)。由此,在泵6停止的状态下,使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的温度上升,从而仅在该温度上升至规定的高温时驱动泵6,因此使循环的饮用水的温度上升至杀菌温度所需的泵6的总转速减少,从而能够抑制一次杀菌运转所需的泵6的总转速。因此,即使提高杀菌运转的频率(例如即使一天一次左右),也能够确保泵6的寿命。
此处,步骤S33的规定的高温至少设定为高于能够杀菌的温度(65℃)的温度(其中,为加热控制的上限温度以下的温度)。作为上述的规定的高温,优选采用与加热控制的下限温度(例如85℃)相同的温度。由此,在将恒温器使用于温度传感器29而进行上述加热控制时,能够利用恒温器的打开、关闭来控制泵6的动作(步骤S32、S33)。作为规定的高温,也能够采用与加热控制的上限温度(例如90℃)相同的温度。
在对泵6进行间歇驱动时,进行一次连续驱动(步骤S31)的规定时间能够形成与泵6送出相当于缓冲罐7的容量的饮用水的时间相同,或长于上述时间的时间。由此,每当泵6进行一次连续驱动,能够将缓冲罐7内的饮用水置换成高温的饮用水,从而能够在循环路径有效地上升至杀菌温度。
另外,控制装置41驱动泵6,使得在杀菌运转时驱动泵6时(即步骤S31时)的泵6的旋转速度比在通常运转时驱动泵6时(即步骤S11)的泵6的旋转速度低。由此,能够降低杀菌运转时的泵6的驱动声,从而能够确保假定在深夜进行的杀菌运转时的静音性能。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上述的饮水机在向空的热水罐9进水时(例如,在向新的饮水机首次导入饮用水时、在向由于维护而除去了饮用水的已有的饮水机再次导入饮用水时),在热水罐9为空的状态下加热器30成为打开的情况(所谓的干烧),如图15所示,进行交替地进行原水汲取动作(步骤S40)与非加热循环动作(步骤S41)的控制。
即,如图3所示,在向空的热水罐9进水时,需要从热水罐9排出与导入热水罐9的饮用水等量的空气,若所述空气的排出不能顺利进行,则导致无法向热水罐9导入饮用水。因此,存在即使向缓冲罐7进水,饮用水也始终不从缓冲罐7向热水罐9移动的问题。而且,若在热水罐9内的水位不上升的状态下加热器30打开,则导致加热器30成为干烧状态。加热器30一旦成为干烧状态,则之后,在热水罐9被饮用水充满时,产生在饮用水产生怪味、饮用水的味道变差的问题。
因此,在该饮水机中,在向空的热水罐9进水时,进行交替地进行原水汲取动作(步骤S40)与非加热循环动作(步骤S41)的控制。该控制例如在对饮水机接通电源后,进行水位控制前先进行。
原水汲取动作(步骤S40)为如图4所示将第一三通阀13以及第二三通阀15的流路切换成通常流路的状态下,保持加热器30关闭的状态进行图12所示的水位控制的动作。在进行该原水汲取动作时,饮用水被从原水容器3向冷水罐2汲取,从而冷水罐2内的水位上升,因此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通过缓冲罐进水管8向缓冲罐7导入。
非加热循环动作(步骤S41)为如图5所示将第一三通阀13以及第二三通阀15的流路切换成杀菌流路的状态下,保持加热器30关闭的状态驱动泵6预先设定的恒定时间的动作。在进行该非加热循环动作时,滞留于热水罐9的上部的空气从第二杀菌用配管16被排出,因此至少与该被排出的空气同量的饮用水从缓冲罐7向热水罐9移动。
如上,交替地进行基于原水汲取动作(步骤S40)的饮用水的汲取与基于非加热循环动作(步骤S41)的饮用水从缓冲罐7向热水罐9的移动,其结果,能够可靠地向热水罐9进水,从而能够防止加热器30的干烧。
另外,控制装置41在进行非加热循环动作后,判定此时的冷水罐2内的水位是否为水位控制的下限水位以上(步骤S42),在判定为下限水位以上时,进行打开加热器30的控制(步骤S43)。由此,能够在加热器30不成为干烧的时机内自动地打开加热器30。
然后,控制装置41移至通常运转时的控制。此时,如图1所示,饮水机呈向热水罐9、缓冲罐7、冷水罐2导入饮用水的状态。
而且,如图6所示,若操作冷水旋塞21,则冷水罐2内的低温的饮用水利用其自重通过冷水流出管20向外部流出。此时,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减少。而且,若由水位传感器18检测的冷水罐2内的水位小于下限水位,则泵6通过上述的水位控制而被驱动,原水容器3的饮用水通过原水汲取管5被向冷水罐2汲取。此时,从原水汲取管5导入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流动被引导板19改变为水平方向的流动,因此滞留于冷水罐2的下部的冷水难以被搅拌,其结果,能够有效地冷却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
另外,如图7所示,若操作热水旋塞32,则热水罐9内的高温的饮用水通过热水流出管31向外部流出。此时,缓冲罐7内的饮用水利用其自重通过热水罐进水管10被导入热水罐9内。此处,缓冲罐7内的饮用水发挥将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向外部压出的作用。若将缓冲罐7内的饮用水被导入热水罐9内,则缓冲罐7内的水位下降,因此浮球阀28打开,从而饮用水被从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上层部分通过缓冲罐进水管8向缓冲罐7内导入。
此处,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中的滞留于比缓冲罐进水管8更靠上方的饮用水发挥暂时存积用于导入缓冲罐7的饮用水的缓冲的作用。即,若欲不经由冷水罐2,利用泵6将原水容器的饮用水直接导入缓冲罐7,则为了确保导入缓冲罐7的饮用水的流量,需要使泵6的尺寸大型化。对此,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饮用水从冷水罐2向缓冲罐7导入,则即便在泵6的排出量较小时,也能够确保导入缓冲罐7的饮用水的流量。因此,能够采用小型的泵6。此外,冷水罐2形成为具有大于缓冲罐7的水平截面积,优选形成为冷水罐2的上层部分的水平截面积成为缓冲罐7的水平截面积的两倍以上。
在饮用水被从冷水罐2导入缓冲罐7时,若由水位传感器18检测的冷水罐2内的水位小于下限水位,则泵6通过上述的水位控制被驱动,从而原水容器3的饮用水通过原水汲取管5被向冷水罐2汲取。此时,如图9(a)、(b)所示,从原水汲取管5导入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流动被引导板19改变为朝向缓冲罐进水管8的方向的流动,因此从原水汲取管5导入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大部分迅速地通过缓冲罐进水管8从冷水罐2流出。其结果,能够有效地保持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低温。
若从缓冲罐7向热水罐9导入饮用水,则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的温度下降。而且,在由温度传感器29检测的热水罐9内的温度低于在加热控制中被设定的下限温度(例如85℃)时,加热器30打开,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被加热。
然而,在利用加热器30加热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时,如图10所示,存在如下情况,即伴随着饮用水的温度上升而使溶解于饮用水的空气析出并成为气泡,从而该气泡在热水罐9内上升,而滞留于热水罐9的上部,形成空气层。
因此,对该饮水机而言,为了防止在用户使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流出时,滞留于该热水罐9内的空气从热水流出管31喷出,如上述那样,使热水流出管31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31a在从热水罐9的上表面9a向下方隔开间隔的位置开口。由此,沿着热水罐9的上表面9a滞留的空气难以被导入热水流出管31。
另外,如图10所示,在滞留于热水罐9内的空气的量增加时,热水罐9内的空气通过热水罐进水管10的罐内配管33的小孔34被排出。因此,空气不滞留于比小孔34的位置更靠下方。而且,小孔34在比热水流出管31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31a的开口位置更靠上方位置开口,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热水罐9内的空气导入热水流出管31的情况。
另外,第二杀菌用配管16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16a在比热水罐进水管10的罐内配管33的小孔34更靠上方位置开口,因此沿着热水罐9的上表面9a滞留的空气在杀菌运转时,通过第二杀菌用配管16被从热水罐9排出。因此,能够在用户使热水罐9内的高温的饮用水流出时,可靠地防止高温的空气从热水流出管31喷出。
如图2所示,在杀菌运转时,热水罐9的高温的饮用水依次通过第二杀菌用配管16、第二三通阀15、原水汲取管5、第一三通阀13、第一杀菌用配管14、缓冲罐7、热水罐进水管10并循环,从而对循环路径进行杀菌。此时,高温的饮用水不通过冷水罐2。因此,即便在杀菌运转时,用户也能够使冷水罐2内的低温的饮用水流出。
该杀菌运转在用户操作杀菌运转开始按钮42时进行。另外,第二次以后的杀菌运转,利用内置于控制装置41的计时器对从进行首次的杀菌运转的时刻开始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每经过一天自动地进行。另外,在未操作杀菌运转开始按钮42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从接通饮水机的电源后,每经过一天自动地进行杀菌运转。
对该饮水机而言,利用缓冲罐7的空气层将热水罐9与冷水罐2之间隔断,因此热水罐9内的高温的饮用水不会侵入冷水罐2内的低温的饮用水。即,通过在冷水罐2与热水罐9之间设置缓冲罐7,而成为用于将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向外部压出的饮用水与冷水罐2内的低温的饮用水被分离的状态。并且,在缓冲罐进水管8的缓冲罐7侧的端部设置有浮球阀28,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饮用水从缓冲罐7向冷水罐2的逆流。因此,能够使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稳定并保持为低温,从而能够防止杂菌在冷水罐2内的繁殖。
另外,对该饮水机而言,在将第一三通阀13与第二三通阀15的流路均切换成杀菌流路的状态下驱动泵6,从而能够将热水罐9内的高温的饮用水送入原水汲取管5以及缓冲罐7,而对原水汲取管5以及缓冲罐7进行杀菌。并且,在杀菌运转时,中止水位控制,因此即使用户使冷水罐2内的低温的饮用水向外部流出而导致冷水罐2内的水位降低,也能够防止将通过原水汲取管5循环的高温的饮用水向冷水罐2内供给的情况,从而能够将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保持为低温。
如上,对该饮水机而言,通过将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保持为低温能够防止杂菌在冷水罐2内的繁殖,同时能够利用高温的饮用水对与从原水容器3汲取的温度比较高的饮用水接触的原水汲取管5以及缓冲罐7进行杀菌,因此在卫生方面优越。另外,在利用热水罐9内的高温的饮用水对原水汲取管5以及缓冲罐7进行杀菌时,该饮用水不通过冷水罐2,因此用户即便在杀菌运转时也能够利用冷水罐2内的低温的饮用水。
附图标记说明
2...冷水罐;3...原水容器;5...原水汲取管;6...泵;7...缓冲罐;8...缓冲罐进水管;9...热水罐;9a...上表面;10...热水罐进水管;13...第一三通阀;14...第一杀菌用配管;15...第二三通阀;16...第二杀菌用配管;16a...端部;28...浮球阀;30...加热器;31...热水流出管;31a...端部;41...控制装置。

Claims (8)

1.一种饮水机,具有:
冷水罐(2),其收容用于向外部流出的低温的饮用水;
更换式的原水容器(3),其填充有用于向所述冷水罐(2)补充的饮用水;
原水汲取管(5),其将所述原水容器(3)与所述冷水罐(2)之间连通;
泵(6),其设置于所述原水汲取管(5)的中途;
缓冲罐(7),其配置于所述冷水罐(2)的一侧,并将空气与饮用水收容为上下两层;
缓冲罐进水管(8),其将所述缓冲罐(7)的空气层与所述冷水罐(2)之间连通,并供所述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向缓冲罐(7)内导入;
浮球阀(28),其与缓冲罐(7)内的水位对应地对所述缓冲罐进水管(8)的缓冲罐(7)侧的端部进行开闭;
热水罐(9),其配置于所述缓冲罐(7)的下方,并收容用于向外部流出的高温的饮用水;
热水罐进水管(10),其将所述缓冲罐(7)与所述热水罐(9)之间连通,并供缓冲罐(7)内的饮用水利用其自重向热水罐(9)内导入;
加热器(30),其对所述热水罐(9)内的饮用水进行加热;
第一三通阀(13),其设置于所述原水汲取管(5)的、所述泵(6)与所述冷水罐(2)之间的部分;
第一杀菌用配管(14),其将所述第一三通阀(13)与所述缓冲罐(7)之间连通;
第二三通阀(15),其设置于所述原水汲取管(5)的、所述泵(6)与所述原水容器(3)之间的部分;以及
第二杀菌用配管(16),其将所述第二三通阀(15)与所述热水罐(9)之间连通,
所述第一三通阀(13)构成为能够在通常流路与杀菌流路之间切换流路,所述通常流路是将所述泵(6)与所述冷水罐(2)之间连通并且将所述泵(6)与所述第一杀菌用配管(14)之间隔断的流路,所述杀菌流路是将所述泵(6)与所述冷水罐(2)之间隔断并且将所述泵(6)与所述第一杀菌用配管(14)之间连通的流路,
所述第二三通阀(15)构成为能够在通常流路和杀菌流路之间切换流路,所述通常流路是将所述泵(6)与所述原水容器(3)之间连通并且将所述泵(6)与所述第二杀菌用配管(16)之间隔断的流路,所述杀菌流路是将所述泵(6)与所述原水容器(3)之间隔断并且将所述泵(6)与所述第二杀菌用配管(16)之间连通的流路,
还具有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13)、所述第二三通阀(15)、所述泵(6)以及所述加热器(30)的控制装置(41),
对该控制装置(41)而言,在通常运转时,在将所述第一三通阀(13)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15)的流路切换成通常流路的状态下,进行水位控制与加热控制,其中,所述水位控制是指,在所述冷水罐(2)内的水位小于被预先设定的下限水位时,驱动所述泵(6),使冷水罐(2)内的水位上升的控制,所述加热控制是指,在所述热水罐(9)内的温度低于被预先设定的下限温度时,打开所述加热器(30),使热水罐(9)内的温度上升的控制,
在杀菌运转时,中止所述水位控制,在将所述第一三通阀(13)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15)的流路切换成杀菌流路的状态下,并行地进行驱动所述泵(6)的水循环控制与所述加热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
所述缓冲罐进水管(8)的冷水罐(2)侧的端部在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上层部分开口,以便从冷水罐(2)内的饮用水的上层部分向缓冲罐进水管(8)内导入饮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水机,
所述水循环控制的泵(6)的驱动方法采用间歇驱动,所述间歇驱动反复地交替进行连续驱动所述泵(6)规定时间的动作与在所述热水罐(9)内的温度通过所述加热控制而上升至规定的高温前将所述泵(6)保持为停止状态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水机,
所述控制装置(41)驱动所述泵(6),使得在杀菌运转时驱动所述泵(6)时的泵(6)的旋转速度比在通常运转时驱动所述泵(6)时的泵(6)的旋转速度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机,
所述控制装置(41)驱动所述泵(6),使得在杀菌运转时驱动所述泵(6)时的泵(6)的旋转速度比在通常运转时驱动所述泵(6)时的泵(6)的旋转速度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水机,
将所述第二杀菌用配管(16)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16a)与所述热水罐(9)的上表面(9a)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41)交替地进行原水汲取动作与非加热循环动作,其中,对所述原水汲取动作而言,在向空的热水罐(9)进水时,在将所述第一三通阀(13)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15)的流路切换成通常流路的状态下,保持关闭所述加热器(30)的状态进行所述水位控制,对所述非加热循环动作而言,在将所述第一三通阀(13)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15)的流路切换成杀菌流路的状态下,保持关闭所述加热器(30)的状态驱动所述泵(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水机,
对所述控制装置(41)而言,在判定为进行所述非加热循环动作后的所述冷水罐(2)内的水位为所述下限水位以上时,打开所述加热器(3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水机,
还具有供所述热水罐(9)内的高温的饮用水向外部流出的热水流出管(31),使该热水流出管(31)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31a)在从热水罐(9)的上表面(9a)向下方隔开间隔的位置开口,使所述第二杀菌用配管(16)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16a)在比所述热水流出管(31)的热水罐(9)侧的端部(31a)的开口位置更靠上方位置开口。
CN201380074294.6A 2013-03-07 2013-12-16 饮水机 Active CN1051893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5381 2013-03-07
JP2013045381A JP5529314B1 (ja) 2013-03-07 2013-03-07 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
PCT/JP2013/083614 WO2014136351A1 (ja) 2013-03-07 2013-12-16 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9333A CN105189333A (zh) 2015-12-23
CN105189333B true CN105189333B (zh) 2017-05-10

Family

ID=51175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4294.6A Active CN105189333B (zh) 2013-03-07 2013-12-16 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09537A1 (zh)
EP (1) EP2966030A4 (zh)
JP (1) JP5529314B1 (zh)
KR (1) KR102086881B1 (zh)
CN (1) CN105189333B (zh)
TW (1) TWI619667B (zh)
WO (1) WO20141363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53463B2 (en) 2011-11-15 2020-02-04 Tokyo Electron Limite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JP5912439B2 (ja) * 2011-11-15 2016-04-2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システム、半導体製造装置及び温度制御方法
JP6552854B2 (ja) * 2015-03-23 2019-07-31 プレミアムウォーター株式会社 飲料サーバ
JP2016199300A (ja) * 2015-04-13 2016-12-01 株式会社ウォーターダイレクト 飲料サーバ
DE102016215615A1 (de) * 2016-08-19 2018-02-22 Belenus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System zum Überwachen einer Flüssigkeitsaufnahme eines Benutzers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s Systems
KR20180066579A (ko) * 2016-12-09 2018-06-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음용수 공급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80070354A (ko) * 2016-12-16 2018-06-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AU2018340856B2 (en) * 2017-09-27 2021-07-22 Xprs Systems Pty Ltd A heated and chilled water dispenser
US20200378649A1 (en) * 2017-12-28 2020-12-03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Hot-water mat and sterilization module
TWI661799B (zh) * 2018-01-03 2019-06-11 劉政宏 具有改良結構之飲水裝置
TWI647166B (zh) * 2018-04-18 2019-01-11 陳建志 具有排空及致冷功能的飲料供應機
CN108852001A (zh) * 2018-09-11 2018-11-23 南京讯飞智慧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沸水冲刷消毒杀菌的管线机
US20230322541A1 (en) * 2022-04-07 2023-10-12 Quench Usa, Inc. Cleaning modes in water dispens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6301A (ja) * 2002-12-24 2004-07-22 Benten:Kk 冷温水機の殺菌装置
CN201019551Y (zh) * 2007-03-23 2008-02-13 于乔治 底部置桶的饮水机
CN101235904A (zh) * 2008-02-03 2008-08-06 黄瑞中 浮子阀
JP2012162318A (ja) * 2011-02-09 2012-08-30 Air Water Inc 飲料水サーバ
CN105008266A (zh) * 2013-02-28 2015-10-28 株式会社宇宙生命 饮水机
CN105026305A (zh) * 2013-03-04 2015-11-04 株式会社宇宙生命 饮水机
CN105026303A (zh) * 2013-03-01 2015-11-04 株式会社宇宙生命 饮水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2125A (en) * 1991-10-08 1993-08-03 Portola Packaging, Inc. Non-spill bottle cap used with water dispensers
CN2668018Y (zh) * 2003-12-26 2005-01-05 深圳新世纪饮水科技有限公司 紫外线杀菌饮水机
JP4419854B2 (ja) * 2005-01-21 2010-02-24 富士電機リテイ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飲料水のディスペンサ
WO2006096991A1 (en) * 2005-03-18 2006-09-21 Tersano Inc. Ozonated water dispenser
JP2007062746A (ja) * 2005-08-29 2007-03-15 Sanden Corp 飲料ディスペンサ
US20080054017A1 (en) * 2006-08-30 2008-03-06 Mtn Products, Inc.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DE102006062352A1 (de) * 2006-12-22 2008-06-26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Kg Wasserabgabegerät und Getränkeabgabevorrichtung mit einem Wasserabgabegerät
CN201029781Y (zh) * 2007-06-05 2008-03-05 黄瑞中 高温水消毒饮水机
KR100843313B1 (ko) * 2007-11-13 2008-07-03 주식회사 동양일렉트로닉스 순환식 정수기
JP4854820B1 (ja) * 2011-01-20 2012-01-18 株式会社オーケンウォーター 給水ボトルの交換容易な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
US20130272923A1 (en) * 2012-04-12 2013-10-17 Mtn Products, Inc. Liquid dispenser with ozonating, recirculating and improved temperature control function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6301A (ja) * 2002-12-24 2004-07-22 Benten:Kk 冷温水機の殺菌装置
CN201019551Y (zh) * 2007-03-23 2008-02-13 于乔治 底部置桶的饮水机
CN101235904A (zh) * 2008-02-03 2008-08-06 黄瑞中 浮子阀
JP2012162318A (ja) * 2011-02-09 2012-08-30 Air Water Inc 飲料水サーバ
CN105008266A (zh) * 2013-02-28 2015-10-28 株式会社宇宙生命 饮水机
CN105026303A (zh) * 2013-03-01 2015-11-04 株式会社宇宙生命 饮水机
CN105026305A (zh) * 2013-03-04 2015-11-04 株式会社宇宙生命 饮水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36351A1 (ja) 2014-09-12
JP2014172624A (ja) 2014-09-22
EP2966030A1 (en) 2016-01-13
KR20150126406A (ko) 2015-11-11
TW201444762A (zh) 2014-12-01
EP2966030A4 (en) 2016-08-31
KR102086881B1 (ko) 2020-03-09
TWI619667B (zh) 2018-04-01
CN105189333A (zh) 2015-12-23
JP5529314B1 (ja) 2014-06-25
US20160009537A1 (en) 2016-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9333B (zh) 饮水机
CN105189334B (zh) 饮水机
CN105026302B (zh) 饮水机
CN105026304B (zh) 饮水机
JP5571218B1 (ja) 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
TW201336770A (zh) 開飲機
WO2014136346A1 (ja) 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
CN109363507A (zh) 泡奶机
JP2015171914A (ja) 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