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7175A - 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 - Google Patents

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7175A
CN105187175A CN201510632458.3A CN201510632458A CN105187175A CN 105187175 A CN105187175 A CN 105187175A CN 201510632458 A CN201510632458 A CN 201510632458A CN 105187175 A CN105187175 A CN 105187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base station
response packet
response
us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324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7175B (zh
Inventor
郑自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324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7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7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2Details of sliding window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Details of sliding window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其中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存储在本地缓存中;接收用户端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一应答包;根据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设置最大提前应答量;当本地缓存中的数据包的序号连续且当前提前应答量M小于最大提前应答量时,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M+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当数据包的序号不连续时,每隔一段时间将丢失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应答包连续发送K次至服务器,直到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丢失的数据包。上述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充分考虑了基站空口质量因素,且能够及时、优先地照顾终端较为迫切的数据传输需求,提高了整体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用户对数据下载业务有了很大的需求,高速下载也成了无线通信的标志性需求,然而数据业务下载、上传离不开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目前移动通信领域中基站的工作重心在于传统协议架构下的数据传输实现与维护,比如,LTE(LongTermEvolution,3GPP长期演进)制式基站中的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RLC(RadioLink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PDCP(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包数据集中协议)等数据传输协议,对TCP协议层的相关处理较为薄弱,甚至空白。在某些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基站本身对终端用户数据所涉及的TCP数据包关注不够,引发大量数据不必要的网络回传,造成了网络带宽、空口资源的浪费。同时TCP数据严格按序传输的特征也使得某些情况下,特殊数据包更为紧急相比其他数据包,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基站由于未涉足终端数据TCP层的相关内容,也一定程度致使基站不能及时、优先地照顾终端较为迫切的数据传输需求。
现有***由于并不涉足用户TCP/IP分组数据内容,未能代理终端在TCP协议上提前回馈服务器应答,也未能掌握用户传输层数据动态,对于网络丢包等事件未能先于终端用户做出反应,造成网络回传时间长,重传速度慢。少数***虽然已经具备TCP网络侧代理功能,但实现方案多为收到下行数据包直接提前对服务器应答、提前应答逻辑单一,未能考虑基站空口质量因素,在空口质量不佳的场景下,加速而至的下行数据在空口传输不畅,从而造成整体传输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一种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存储在本地缓存中;
接收用户端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一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一应答包为用户端对基站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N为正整数;
根据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设置最大提前应答量;其中,所述最大提前应答量是基站向服务器提前发送应答包的最大提前量;
当本地缓存中的数据包的序号连续且当前提前应答量M小于最大提前应答量时,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M+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二应答包为基站对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M为正整数,初值为0;
当数据包的序号不连续时,每隔一段时间将丢失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应答包连续发送K次至服务器,直到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丢失的数据包;其中,K为不小于3的整数。
一种基站下行传输控制***,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存储在本地缓存中,并检测所述数据包的序号是否连续;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一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一应答包为用户端对基站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N为正整数;
提前应答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设置最大提前应答量;其中,所述最大提前应答量是基站向服务器提前发送应答包的最大提前量;
提前应答模块,用于当本地缓存中的数据包的序号连续且当前提前应答量M小于最大提前应答量时,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M+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二应答包为基站对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M为正整数,初值为0;
提前重复应答模块,用于当数据包的序号不连续时,每隔一段时间将丢失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应答包连续发送K次至服务器,直到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丢失的数据包;其中,K为不小于3的整数。
上述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根据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设置***的最大提前应答量,充分考虑了基站空口质量因素,将空口侧无线传输与网络侧有线传输在一定程度上做融合,能够在空口质量不佳的场景下,限制下行数据在空口的传输,在空口质量较好时加速下行数据在空口的传输;并通过提前重复应答,优先发送对丢失数据包的请求,能够及时、优先地照顾终端较为迫切的数据传输需求,从而提高整体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LTE基站数据传输架构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设置了TCP代理的基站架构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a为一个实施例的提前重复应答示意图;
图4-b为一个实施例的提前应答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设置最大提前应答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用户端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一应答包之后的处理流程图;
图7为第一实施例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的提前应答调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实施例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
为了简化分析现有移动通信领域基站的现状,以LTE制式基站为例,其数据传输处理大致涉及MAC、RLC、PDCP、S1等主要协议,其中S1层数据形态衔接网络数据传输与基站内部PDCP等协议数据处理,数据流程涉及的协议结构如图1所示。
现有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协议:
1)S1协议相关处理,S1承接基站网络侧数据,基于终端用户的英特网协议(IP)数据包,S1添加相应的头部信息,打包后即发往网络侧,反向同理,接收来自网络侧的数据,剔除S1相应头部信息,发往基站下游模块(PDCP);
2)PDCP协议相关处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层属于无线接口协议栈的第二层,处理控制平面的无线资源管理(RRC)消息以及用户平面的英特网协议(IP)包。在用户平面上,PDCP子层得到来自上层的IP数据分组包,可以对IP数据分组进行头压缩和加密,然后递交到RLC子层,反向同理,接收来自RLC子层的数据,经过头部解压缩、解密,还原用户的英特网协议(IP)数据分组包发往上游模块(S1);
3)RLC/MAC/PHY协议相关处理,LTE基站涉及此三大领域的处理,均为严格按照协议约束实现,在此不做累述。
现有***具有以下不足:
(1)现有***由于并不涉足用户TCP/IP分组数据内容,未代理终端在TCP协议上提前回馈服务器应答,这方面工作可以减小网络回传时间;
(2)现有***由于并不涉足用户TCP/IP分组数据内容,未能掌握用户传输层数据动态,对于网络丢包等事件未能先于终端用户做出反应,比如基站提前回馈服务器重复应答,这方面工作可以触发快速重传;
(3)少数***虽然已经具备TCP网络侧代理功能,但实现方案多为收到下行数据包直接提前对服务器应答、提前应答逻辑单一,未能考虑基站空口质量因素,造成在空口质量不佳的场景下,被加速而至的下行数据在空口传输不畅,从而造成整体传输效率的恶化。
本发明在上述数据传输结构中,添加专门应对终端用户TCP协议层数据的处理单元,引入后的协议结构如图2所示,其他制式基站引入方案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化基站下行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适用于各种制式基站设备,包括GSM、CDMA、WCDMA、TD-SCDMA、FDD-LTE、TDD-LTE、WLAN等,同样为了简化分析现有基站***,仍以LTE制式基站为例展开描述,其他制式基站的缺点以及引入方案均以LTE制式基站相同。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存储在本地缓存中;
S2,接收用户端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一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一应答包为用户端对基站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N为正整数;
S3,根据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设置最大提前应答量;其中,所述最大提前应答量是基站向服务器提前发送应答包的最大提前量;
S4,当本地缓存中的数据包的序号连续且当前提前应答量M小于最大提前应答量时,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M+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二应答包为基站对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M为正整数,初值为0;
S5,当数据包的序号不连续时,每隔一段时间将丢失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应答包连续发送K次至服务器,直到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丢失的数据包;其中,K为不小于3的整数。
实际应用中,基站可在内部设置一个数据区,用来存储当前存在的TCP连接的相关信息,包括TCP连接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最新从服务器接收的TCP数据包的序列号、最新发送给服务器的TCP应答包的确认号、最新发送给用户端的TCP数据包的序列号、最新从用户端接收的TCP应答包的确认号,以及对应TCP连接缓存的由服务器发往用户端的TCP数据包等等。当基站接收到服务器发往某个用户端的TCP数据包时,首先解析TCP数据包的协议头,根据解析结果确定该用户端是否已与本基站建立TCP连接。
当基站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可将所述数据包存储在本地缓存中,并检测所述数据包的序号是否连续。由于TCP数据包是严格按序的,如果所述数据包的序号连续,则表示基站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完整的,没有丢失数据包;否则,表示基站接收到的数据包有丢包。如图4-a所示,基站接收的数据包中缺少序号为1100至1199的数据包,因此,序号为1100、长度为100的IP包丢失。
如果没有丢失数据包,可执行提前应答操作。基站可根据用户端返回的应答包来确定提前应答量。如图4-b所示,假设用户已成功接收到IP包[500-599],则向基站返回IP包[500-599]对应的应答包,用于向基站请求发送IP包[600-699]。
如图5所示,在实际情况下,还可根据基站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设置最大提前应答量,具体方法如下:
S31,设置多个误码率区间,并设置每个误码率区间对应的提前应答量阈值;
S32,检测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
S33,判断所述无线传输误码率所属的误码率区间,并将最大提前应答量设置为所述误码率区间对应的提前应答量阈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根据表1所示的无线传输误码率与最大提前应答量的关系来设置***的最大提前应答量。然而,表1所示的实施例并非本发明的唯一实施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无线传输误码率与最大提前应答量的关系。
表1无线传输误码率与最大提前应答量的关系
提前应答程度 Bler(%) 最大提前应答量(包)
5 0—5 10
4 6—10 5
3 11—20 3
2 21—30 1
1 31—100 0
如图4-b所示,假设此时的无线传输误码率为15%,根据表1所示的无线传输误码率与最大提前应答量的关系,可以将最大提前应答量设为3。例如,当用户端向基站返回对IP包[500-599]的应答时,基站最多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对IP包[900-999]的应答。
基站可设置当前提前应答量M,其初值设为0。基站可判断当前提前应答量M是否大于或等于最大提前应答量。例如,在图4-b中,假设最大提前应答量为3,基站已收到用户端对IP包[500-599]的应答,则此时当前提前应答量M小于最大提前应答量。基站可向服务器发送对IP包[500-599]的应答,然后将M的值加1。此时,M的值为1,基站可向服务器发送对IP包[600-699]的应答,然后将M的值加1。此时,M的值为2,基站可向服务器发送对IP包[700-799]的应答,然后将M的值加1。此时,M的值为3,基站可向服务器发送对IP包[800-899]的应答,然后将M的值加1。此时M的值为4,基站不再向服务器发送应答包,直到收到用户端对IP包[600-699]的应答,基站才向服务器发送对IP包[900-999]的应答,然后等待用户端对IP包[700-799]的应答。后续应答过程以此类推。
如果丢失数据包,可执行提前重复应答操作。如图4-a所示,IP包[1100-1199]丢失,则基站可向服务器发送对IP包[1100-1199]的应答,请求服务器重发IP包[1100-1199]。在提前重复应答过程中,为使服务器优先发送丢失的数据包,可将丢失的数据包对应的应答包连续发送K次至服务器,K为不小于3的整数。例如,在图4-a中,K=3。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K值设为4或5或其他不小于3的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根据本地缓存,按照TCP协议在第二应答包中设置选择性确认扩展选项;其中,所述选择性确认扩展选项中包括丢失的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的序号。例如,在图4-a中,可在应答包之后添加SACK(SelectedAcknowledgement),所述SACK中携带丢失的IP包[1100-1199]之后的数据包[1200-1299]的序号。
如图6所示,在步骤S2之后,还可执行以下步骤:
S21,将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进行比较;
S22,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等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在本地缓存中查找第一应答包请求的数据包;若找到,则将第一应答包丢弃,将第一应答包请求的数据包发送至用户端;否则,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
S23,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大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将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更新为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并释放本地缓存中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内存;
S24,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小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将第二应答包发送至服务器。
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等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属于重复应答,即此时用户端收到的数据包存在丢包。根据所述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基站首先在缓存中查找所述确认号请求的数据包;若找到,则将所述第一应答包丢弃,并将所述第一应答包请求的数据包发送至用户端;若在缓存中没有找到相应数据包,则说明基站没有从服务器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包,此时,基站向服务发送对该丢失的数据包的应答包,请求服务器重新发送该丢失的数据包。
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大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表明用户端返回的是对新的数据包的应答包。例如,在图4-b中,基站在接收到用户端返回的对IP包[500-599]的应答包之后,记录对IP包[500-599]的应答包的确认号,并向用户端发送IP包[600-699]。此后,用户端可向基站返回对IP包[600-699]的应答包。由于用户端对IP包[600-699]的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大于对IP包[500-599]的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基站可将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更新为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并释放本地缓存中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内存。
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小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表示用户端的应答为滞后应答。由于基站已经代理用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应答包,因此,用户端的滞后应答不会对数据包的接收造成影响。此时,基站可将用户端发送的应答包丢弃,也可以直接将用户端的发送的应答包转发到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是否大于第二应答包中的确认号;若是,将第二应答包中的确认号更新为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
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大于第二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则说明用户端的应答程度先于基站的应答程度。当空口质量优于网络质量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以图4-a为例,当IP包[1100-1199]丢失时,基站一直向服务器请求发送IP包[1100-1199],同时将IP包[1100-1199]之前的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端。当用户端收到IP包[1100-1199]之前的数据包后,可向基站反馈上述数据包的应答包,直到接收完IP包[1100-1199]之前的全部数据包。此时,若基站收到服务器发送的IP包[1100-1199],可将IP包[1100-1199]发送至用户端。当空口质量优于网络质量时,用户端对IP包[1100-1199]的应答可能优先于基站对IP包[1100-1199]的应答。此时,可将第二应答包中的确认号更新为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应答包。
本发明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有以下特点:
(1)本方法在无线环境与网络环境均佳场景下,基站代理用户端提前应答,可以大大加快下行网络数据传输、缩短网络回传时间,对用户下载速率有质的提升;
(2)本方法在无线环境欠佳、网络环境较好场景下,基站减弱代理用户端提前应答的程度或者不做提前应答,重心转至保障TCP数据重传、重复应答过滤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网络回传、削弱无线测传输不畅对网络侧的负面影响;
(3)本方法在无线环境较好、网络环境欠佳场景下,基站代理用户端提前重复应答,可以大大加快网络服务器的快速重传,同时支持在重复应答中追加选择性确认扩展项,适应对端网络服务器的传输层节奏,对网络丢包造成的下载速率波动具有一定的平滑效果;
(4)本方法在无线环境与网络环境均欠佳场景下,做好用户端的TCP数据重传、重复应答过滤、提前重复应答等工作,削弱了无线环境不佳对网络传输、网络丢包对整体传输的双重负面影响。
上述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可以融合空口侧无线传输与网络侧有线传输、代理终端TCP事务、优化数据传输性能、平滑环境波动影响,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图7为本发明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存储在本地缓存中;
第二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用户端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一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一应答包为用户端对基站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N为正整数;
提前应答调整模块30,用于根据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设置最大提前应答量;其中,所述最大提前应答量是基站向服务器提前发送应答包的最大提前量;
提前应答模块40,用于当本地缓存中的数据包的序号连续且当前提前应答量M小于最大提前应答量时,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M+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二应答包为基站对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M为正整数,初值为0;
提前重复应答模块50,用于当数据包的序号不连续时,每隔一段时间将丢失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应答包连续发送K次至服务器,直到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丢失的数据包;其中,K为不小于3的整数。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0可包括:
比较单元201,用于将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进行比较;
查找单元202,用于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等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在本地缓存中查找第一应答包请求的数据包;若找到,则将第一应答包丢弃,将第一应答包请求的数据包发送至用户端;否则,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
更新单元203,用于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大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将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更新为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并释放本地缓存中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内存;
发送单元204,用于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小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将第二应答包发送至服务器。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前应答调整模块30可包括:
设置单元301,用于设置多个误码率区间,并设置每个误码率区间对应的提前应答量阈值;
检测单元302,用于检测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
判断单元303,用于判断所述无线传输误码率所属的误码率区间,并将最大提前应答量设置为所述误码率区间对应的提前应答量阈值。
如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还可包括:
更新模块60,用于判断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是否大于第二应答包中的确认号;若是,将第二应答包中的确认号更新为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
本发明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有以下特点:
(1)所述***在无线环境与网络环境均佳场景下,基站代理用户端提前应答,可以大大加快下行网络数据传输、缩短网络回传时间,对用户下载速率有质的提升;
(2)所述***在无线环境欠佳、网络环境较好场景下,基站减弱代理用户端提前应答的程度或者不做提前应答,重心转至保障TCP数据重传、重复应答过滤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网络回传、削弱无线测传输不畅对网络侧的负面影响;
(3)所述***在无线环境较好、网络环境欠佳场景下,基站代理用户端提前重复应答,可以大大加快网络服务器的快速重传,同时支持在重复应答中追加选择性确认扩展项,适应对端网络服务器的传输层节奏,对网络丢包造成的下载速率波动具有一定的平滑效果;
(4)所述***在无线环境与网络环境均欠佳场景下,做好用户端的TCP数据重传、重复应答过滤、提前重复应答等工作,削弱了无线环境不佳对网络传输、网络丢包对整体传输的双重负面影响。
上述基站下行传输控制***,可以融合空口侧无线传输与网络侧有线传输、代理终端TCP事务、优化数据传输性能、平滑环境波动影响,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与本发明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一一对应,在上述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基站下行传输控制***的实施例中,特此声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存储在本地缓存中;
接收用户端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一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一应答包为用户端对基站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N为正整数;
根据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设置最大提前应答量;其中,所述最大提前应答量是基站向服务器提前发送应答包的最大提前量;
当本地缓存中的数据包的序号连续且当前提前应答量M小于最大提前应答量时,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M+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二应答包为基站对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M为正整数,初值为0;
当数据包的序号不连续时,每隔一段时间将丢失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应答包连续发送K次至服务器,直到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丢失的数据包;其中,K为不小于3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数据包的序号连续且当前提前应答量M小于最大提前应答量时,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M+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的步骤包括:
检测本地缓存中的数据包的序号是否连续;
当本地缓存中的数据包的序号连续时,判断当前提前应答量M是否大于或等于最大提前应答量;若是,保持当前提前应答量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应答包;否则,在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M+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之后,将M的值加1,并重复判断当前提前应答量M不超过最大提前应答量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设置最大提前应答量的步骤包括:
设置多个误码率区间,并设置每个误码率区间对应的提前应答量阈值;
检测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
判断所述无线传输误码率所属的误码率区间,并将最大提前应答量设置为所述误码率区间对应的提前应答量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户端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一应答包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进行比较;
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等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在本地缓存中查找第一应答包请求的数据包;若找到,则将第一应答包丢弃,将第一应答包请求的数据包发送至用户端;否则,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
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大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将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更新为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并释放本地缓存中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内存;
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小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将第二应答包发送至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是否大于第二应答包中的确认号;若是,将第二应答包中的确认号更新为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丢失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应答包连续发送K次至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根据本地缓存,按照TCP协议在第二应答包中设置选择性确认扩展选项;其中,所述选择性确认扩展选项中包括丢失的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的序号。
7.一种基站下行传输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存储在本地缓存中,并检测所述数据包的序号是否连续;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一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一应答包为用户端对基站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N为正整数;
提前应答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设置最大提前应答量;其中,所述最大提前应答量是基站向服务器提前发送应答包的最大提前量;
提前应答模块,用于当本地缓存中的数据包的序号连续且当前提前应答量M小于最大提前应答量时,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M+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其中,所述第二应答包为基站对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的应答;M为正整数,初值为0;
提前重复应答模块,用于当数据包的序号不连续时,每隔一段时间将丢失的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应答包连续发送K次至服务器,直到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丢失的数据包;其中,K为不小于3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其特征在于,提前应答调整模块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多个误码率区间,并设置每个误码率区间对应的提前应答量阈值;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无线传输误码率;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无线传输误码率所属的误码率区间,并将最大提前应答量设置为所述误码率区间对应的提前应答量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其特征在于,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进行比较;
查找单元,用于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等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在本地缓存中查找第一应答包请求的数据包;若找到,则将第一应答包丢弃,将第一应答包请求的数据包发送至用户端;否则,向服务器发送对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第二应答包;
更新单元,用于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大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将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更新为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并释放本地缓存中序号为N的数据包的内存;
发送单元,用于若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小于基站记录的用户端最新确认号,则将第二应答包发送至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下行传输控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判断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是否大于第二应答包中的确认号;若是,将第二应答包中的确认号更新为第一应答包中的确认号。
CN201510632458.3A 2015-09-25 2015-09-25 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 Active CN105187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32458.3A CN105187175B (zh) 2015-09-25 2015-09-25 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32458.3A CN105187175B (zh) 2015-09-25 2015-09-25 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175A true CN105187175A (zh) 2015-12-23
CN105187175B CN105187175B (zh) 2018-04-20

Family

ID=54909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32458.3A Active CN105187175B (zh) 2015-09-25 2015-09-25 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7175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6621A (zh) * 2015-11-09 2017-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wap设备
CN106716337A (zh) * 2016-07-01 2017-05-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数据记录仪和无人设备
CN107231676A (zh) * 2016-03-25 2017-10-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其处理传输数据的方法
WO2018137158A1 (zh) * 2017-01-24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客户终端设备
CN109462857A (zh) * 2017-09-06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丢包处理方法、装置、无线网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61597A (zh) * 2019-10-12 2020-01-07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基于公告机制的可靠数据传输协议
CN112615760A (zh) * 2020-12-18 2021-04-06 京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3301605A (zh) * 2021-05-18 2021-08-24 成都欧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1469B1 (en) * 2003-06-26 2008-09-02 Cisco Technology, Inc. Initiating a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session from an advanced capability telephone
CN101494652A (zh) * 2009-02-27 2009-07-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卫星通信***中增强tcp协议性能的方法
CN102355462A (zh) * 2011-10-09 2012-02-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tcp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176953A1 (en) * 2011-08-12 2013-07-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ower control and timing advan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1469B1 (en) * 2003-06-26 2008-09-02 Cisco Technology, Inc. Initiating a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session from an advanced capability telephone
CN101494652A (zh) * 2009-02-27 2009-07-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卫星通信***中增强tcp协议性能的方法
US20130176953A1 (en) * 2011-08-12 2013-07-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ower control and timing advance
CN102355462A (zh) * 2011-10-09 2012-02-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tcp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6621A (zh) * 2015-11-09 2017-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wap设备
CN107231676A (zh) * 2016-03-25 2017-10-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其处理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6716337A (zh) * 2016-07-01 2017-05-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数据记录仪和无人设备
WO2018000425A1 (zh) * 2016-07-01 2018-01-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数据记录仪和无人设备
CN106716337B (zh) * 2016-07-01 2020-01-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数据记录仪和无人设备
WO2018137158A1 (zh) * 2017-01-24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客户终端设备
CN109792325A (zh) * 2017-01-24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客户终端设备
RU2728803C1 (ru) * 2017-01-24 2020-07-31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размещенное у клиента
CN109462857A (zh) * 2017-09-06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丢包处理方法、装置、无线网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61597A (zh) * 2019-10-12 2020-01-07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基于公告机制的可靠数据传输协议
CN112615760A (zh) * 2020-12-18 2021-04-06 京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3301605A (zh) * 2021-05-18 2021-08-24 成都欧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175B (zh) 2018-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7175A (zh) 基站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和***
EP1756999B1 (en) Apparatus for enhanced um rlc data handling
JP4599361B2 (ja) 膠着状態を回避するための受信期待番号及び受信者ウィンドウ更新方法
KR100896484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무선통신방법 및 무선통신장치
CN100407698C (zh) 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1795494B (zh) 一种lte-a***内的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及***
US201502295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timer for processing data blocks
CN104080121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
WO2017185941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179618B (zh) 一种基于LTE Femto***中提高回程网络的QoS的方法
WO2018165924A1 (zh) 自适应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739375B (zh) 一种用于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071971A1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wireless terminal, and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WO201808259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517053A (zh) 减少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重分段的方法及***
WO2021218435A1 (zh) 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1100047A1 (en) Method for tcp ack containment in unidirectional flows with cross layer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271364B (zh)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及***
US9247452B2 (en) Passive radio link control entity with unified interface
CN101001131B (zh) 一种分割级联方法
CN106993311B (zh) 基站数据优化传输方法与***
Maqhat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fair scheduler for A-MSDU aggregation in IEEE802. 11n wireless networks
CN107484204A (zh) 基站上行突发缓解方法及装置
CN108200605B (zh) 一种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179613A (zh) 一种面向工厂自动化tdma无线网络的包聚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4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8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