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7157A -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7157A
CN105187157A CN201510477702.3A CN201510477702A CN105187157A CN 105187157 A CN105187157 A CN 105187157A CN 201510477702 A CN201510477702 A CN 201510477702A CN 105187157 A CN105187157 A CN 105187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k
nack
scrambling
feedbac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77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7157B (zh
Inventor
张元雨
孙向涛
朱宇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77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7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7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其中,方法包括:终端先计算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根据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然后进行加扰,并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最后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反馈ACK/NACK信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根据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对部分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以压缩减少ACK/NACK个数,使其适用于多个载波聚合情况下ACK/NACK大比特数目的环境中。

Description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Quest,HARQ)技术进行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和网络端之间的交互。HARQ的具体实现过程为当接收方成功的接收到数据时,会向发送方反馈一个确认信息(Acknowledgement,ACK),当发送方接收到接收方反馈的ACK时,就继续发送下一个数据;当接收方没有成功接收到数据时,会向发送方反馈一个否定信息(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当发送方接收到接收方反馈的NACK时,就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重新发送一次。
LTE***的标准从R10已经发展到目前的R13,从R10开始引入了载波聚合技术,在标准R10/R11/R12中最多支持的载波个数均是5个,目前的R13提出了最多支持的载波个数可以达到32个,在这种载波聚合条件下,由于上行ACK/NACK的bit数目也急剧增加,例如,在TDD-LTE***中,在采用32个载波聚合,每个子帧承载2个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的情况下,上行ACK/NACK的bit数最多为32*9*2=576。因此,原有的最大支持5个载波的ACK/NACK反馈方案已不再适用,必须要设计一种新的反馈方案。但目前R13还并未给出适合32载波聚合情况下上行ACK/NACK的大比特数目的反馈方案,这已成为LTE标准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以解决R13版本提出的最多支持32个载波聚合的情况下ACK/NACK大比特数的反馈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装置和终端,用以保证上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实现以及应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载波个数、所需反馈的下行子帧个数、和子帧承载的传输块个数,计算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终端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
终端对经过逻辑与处理后的待反馈的ACK/NACK进行加扰;
终端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按照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终端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使得编码后的ACK/NACK个数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一致;
终端对速率匹配后的ACK/NACK进行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反馈ACK/NACK信息。
可选的,终端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包括:
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对同一载波同一子帧的两个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三阈值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所有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可选的,所述第一阈值为60bit、所述第二阈值为128bit、和所述第三阈值为256bit。
可选的,终端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按照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包括:
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Q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不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B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可选的,终端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使得编码后的ACK/NACK个数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一致,包括:
所述终端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循环冗余编码,在编码后进行速率匹配以匹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当前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载波个数、所需反馈的下行子帧个数、和子帧承载的传输块个数,计算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
加扰单元,用于对经过逻辑与处理后的待反馈的ACK/NACK进行加扰;
调制单元,用于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按照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编码及速率匹配单元,用于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使得编码后的ACK/NACK个数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一致;
反馈单元,用于对速率匹配后的ACK/NACK进行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反馈ACK/NACK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对同一载波同一子帧的两个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三阈值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所有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可选的,所述调制单元包括:
调制子单元一,用于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Q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调制子单元二,用于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不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B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可选的,所述编码及速率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循环冗余编码,在编码后进行速率匹配以匹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当前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网络接口或者其它通信接口,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载波个数、所需反馈的下行子帧个数、和子帧承载的传输块个数,计算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
对经过逻辑与处理后的待反馈的ACK/NACK进行加扰;
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按照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使得编码后的ACK/NACK个数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一致;
对速率匹配后的ACK/NACK进行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反馈ACK/NACK信息。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针对多载波聚合的ACK/NACK大比特数目的情况,首先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部分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ACK/NACK个数,然后通过加扰、调制、编码、速率匹配、扩频、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发送ACK/NACK信息,考虑到ACK/NACK大比特数目的情况,本申请技术方案摒弃了R13版本之前的在bit级处理阶段固定数目、固定对应调制方式、时域扩频/频域扩频的方式,而采用动态选择调制方式、通过编码和速率匹配既提高ACK/NACK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又能够最大化利用物理信道资源,保证多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上行ACK/NACK的有效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环境进行简单说明。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在采用R13版本的最多支持32载波聚合的LTE***。以LTE公网***为例,基站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向终端发送数据,终端成功接收数据时,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向基站反馈ACK,终端未成功接收数据时,通过PUCCH向基站反馈NACK,当基站接收到终端反馈的NACK时,就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重新发送一次。而当载波聚合多个载波时,可能聚合多个TDD(Time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载波;也可能聚合多个TDD和FDD(FrequencyDivision,频分双工)载波;只要聚合了多个TDD载波,ACK/NACK个数就会随着载波个数的增多而急剧增大,现有的反馈ACK/NACK方案会导致数据不断重传,无法适用于多载波聚合的场景,因此,发明人研究出一种本申请技术方案,解决多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反馈ACK/NACK的方案。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终端根据载波个数、所需反馈的下行子帧个数、和子帧承载的传输块个数,计算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是指能够在LTE***中实现数据传输功能的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等,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对终端的类型、结构、型号不作任何限制。
终端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出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Number A C K / N A C K = Σ D o w n l i n k _ c e l l Number d o w n l i n k - s u b f r a m e * Number T B
在该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NumberACK/NACK表示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Downlink_cell表示载波个数;
Numberdownlink-subframe表示所需反馈的下行子帧个数;
NumberTB表示一个子帧承载的传输块个数。
在TDD模式下,下行多个载波在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子帧n-k上传输的信息,其对应的ACK/NACK在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主载波上的子帧n上进行传输,k的取值与上下行子帧配置有关,上下行子帧配置关系如下表1所示:
表1TDD上下行子帧配置关系
基站根据终端的能力决定其最多可以同时利用几个载波进行上下行传输,终端可以根据基站下发的PDCCH控制信息获知每个子帧所承载的TB个数,根据小区的配置信息获得子帧配置信息,终端根据上下行配置关系,参照上述表1可以确定所需反馈的下行子帧个数。
步骤102:终端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实现对ACK/NACK的逻辑与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接收到的传输块在频域、时域关系,选择部分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以减少待反馈的ACK/NACK。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第一种方式,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12*5=60)且小于第二阈值(32*4=128)时,对同一载波同一子帧的两个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对于终端而言,当判断出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终端采用空间绑定的方式,将处于同一空间的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and”逻辑运算)。所谓逻辑与处理是指对数值按位作逻辑与操作。按位与运算规则0∧0=0、0∧1=0、1∧0=0、1∧1=1。即,当两个TB的反馈均是ACK时,则逻辑与处理后为ACK;而在其他情况下,两个TB的反馈在经过逻辑与处理后均是NACK。
第二种方式,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二阈值(32*4=128)且小于第三阈值(32*4*2=256)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对于终端而言,当判断出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时,终端采用时间绑定的方式,将处于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TB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and”逻辑运算)。
例如,在一种示例中,载波1的子帧6、7均承载了两个TB,分别为TB1、TB2,假设,终端采用第二种方式处理时,需要对应的将子帧6、7的TB1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并对应的将子帧6、7的TB2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在另一种示例中,载波1的子帧6承载了两个TB,分别为TB1、TB2,载波1的子帧7仅承载了一个TB,具体为TB1;假设,终端采用第二种方式处理时,需要对应的将子帧6、7的TB1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而终端对子帧6TB2对应的ACK/NACK不作处理,保持不变。
第三种方式,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三阈值(32*4*2=256)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所有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所述第一阈值为60bit、所述第二阈值为128bit、和所述第三阈值为256bit。
对于终端而言,当判断出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时,终端采用时间绑定的方式,将处于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TB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and”逻辑运算)。
对于终端而言,当判断出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三阈值时,终端采用空间、时间绑定的方式,将处于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所有TB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and”逻辑运算)。
在一种示例中,载波1的子帧6承载了两个TB,分别为TB1、TB2,载波1的子帧7仅承载了一个TB,具体为TB1;假设,终端采用第二种方式处理时,需要将子帧6的TB1、TB2对应的ACK/NACK与子帧7的TB1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通过采用空间绑定、时间绑定、或空时绑定的方式来对待反馈的ACK/NACK进行合并压缩,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步骤103:终端对经过逻辑与处理后的待反馈的ACK/NACK进行加扰。
终端完成步骤12后,先对经过逻辑与处理后的待反馈的ACK/NACK进行加扰,这里特别说明一下,一般情况下,可能只有部分TB满足上述条件,因此,终端仅会对满足上述条件的TB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而步骤13中提及的加扰是要针对所有待反馈的ACK/NACK,包括经过逻辑与处理的ACK/NACK和未经过逻辑与处理的ACK/NACK。
加扰的目的主要在于将干扰信号随机化,在发送端用小区专用扰码序列进行加扰,接收端再进行解扰,只有本小区内的UE才能根据本小区的ID形成的小区专用扰码序列对接收到的本小区内的信息进行解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邻小区间的同频干扰。加扰的具体实现过程就是采用扰码序列(也称伪随机序列)与原始信号进行模2加(异或运算),从而得到新的信号。
步骤104:终端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按照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在完成加扰之后,终端对加扰后的信息进行调制,调制映射,简单的理解就是:根据不同的调制阶数和输入的信息比特(一般就是加扰后的信息)情况确定一个复值调制符号,复制调制符号的形式:x=I+jQ,调制侧重的是映射过程,即,把一路信号映射到IQ两条路上。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现调制,第一种方式是采用预先设置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信息进行调制;第二种方式是动态调制方式,主要是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的个数大小来决定选择一种调制方式。
终端采用第一种方式时,可以采用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信息进行调制。
终端采用第二种方式时,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四相相移编码)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12*5=60)时,所述终端对加扰后的信息进行QPSK调制;
第二种情况是,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不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B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不大于第一阈值(12*5=60)时,所述终端对加扰后的信息进行BPSK(BinaryPhaseShiftKeying,二进制移相键控)调制。
关于BPSK、QPSK调制方式映射表具体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BPSK调制方式映射表
表3:QPSK调制方式映射表
步骤105:终端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使得编码后的ACK/NACK个数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一致;
在完成调制之后,终端进行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处理。终端可以采用循环冗余码编码方式,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在编码后进行速率匹配以匹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当前可供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
步骤106:终端对速率匹配后的ACK/NACK进行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反馈ACK/NACK信息。
在完成编码和速率匹配之后,终端对速率匹配后的ACK/NACK进行变换预编码,将变换后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最终将ACK/NACK反馈给基站。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针对多载波聚合的ACK/NACK大比特数目的情况,首先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部分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ACK/NACK个数,然后通过加扰、调制、编码、速率匹配、扩频、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发送ACK/NACK信息,考虑到ACK/NACK大比特数目的情况,本申请技术方案摒弃了R13版本之前的在bit级处理阶段固定数目、固定对应调制方式、时域扩频/频域扩频的方式,而采用动态选择调制方式、通过编码和速率匹配既提高ACK/NACK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又能够最大化利用物理信道资源,保证多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上行ACK/NACK的有效传输。
下面对基站侧的处理方式进行解释说明。基站接收处理PUCCH的流程如下:
基站在上行子帧接收PUCCH时,首先将一个子帧的无线信号,经过FFT变换到频域,找到分配给UE的PUCCH所用资源块的频域位置,将整个资源块的信息读取出来;然后进行PUCCH检测。
PUCCH检测过程包括利用DM-RS进行信道估计,利用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数据信息的信道均衡。均衡后的数据进行解变换预编码的处理。针对于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基站采用对应的解码方式,如果在发送端的编码处理中,采用了循环冗余编码,则基站可以将解变换预编码后的数据信息进行最大比合并(MRC)的处理,以提升PUCCH的接收性能。
基站利用同样的方法判断ACK/NACK所需传输的bit数目,并且根据设定的门限值,判断其选择的调制方式。根据判断得出的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处理,然后进行解扰,得到了bit级的信息。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装置,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装置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计算单元201,用于根据载波个数、所需反馈的下行子帧个数、和子帧承载的传输块个数,计算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处理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
加扰单元203,用于对经过逻辑与处理后的待反馈的ACK/NACK进行加扰;
调制单元204,用于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按照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编码及速率匹配单元205,用于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使得编码后的ACK/NACK个数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一致;
反馈单元206,用于对速率匹配后的ACK/NACK进行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反馈ACK/NACK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对同一载波同一子帧的两个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三阈值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所有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可选的,所述调制单元包括:
调制子单元一,用于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Q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调制子单元二,用于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不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B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可选的,所述编码及速率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循环冗余编码,在编码后进行速率匹配以匹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当前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终端的硬件构成,终端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网络接口或者其它通信接口,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例如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网关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存储器中存储了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可以被处理器执行,其中,程序指令包括计算单元201、处理单元202、加扰单元203、调制单元204、编码及速率匹配单元205、反馈单元206,各单元的具体实现可参见图2所揭示的相应单元,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根据载波个数、所需反馈的下行子帧个数、和子帧承载的传输块个数,计算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终端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
终端对经过逻辑与处理后的待反馈的ACK/NACK进行加扰;
终端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按照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终端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使得编码后的ACK/NACK个数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一致;
终端对速率匹配后的ACK/NACK进行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反馈ACK/NACK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包括:
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对同一载波同一子帧的两个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三阈值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所有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阈值为60bit、所述第二阈值为128bit、和所述第三阈值为256bi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按照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包括:
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Q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不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B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使得编码后的ACK/NACK个数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一致,包括:
所述终端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循环冗余编码,在编码后进行速率匹配以匹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当前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
6.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载波个数、所需反馈的下行子帧个数、和子帧承载的传输块个数,计算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
加扰单元,用于对经过逻辑与处理后的待反馈的ACK/NACK进行加扰;
调制单元,用于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按照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编码及速率匹配单元,用于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使得编码后的ACK/NACK个数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一致;
反馈单元,用于对速率匹配后的ACK/NACK进行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反馈ACK/NACK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对同一载波同一子帧的两个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三阈值时,对同一载波不同子帧的所有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单元包括:
调制子单元一,用于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Q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调制子单元二,用于当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不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选择B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及速率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循环冗余编码,在编码后进行速率匹配以匹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当前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网络接口或者其它通信接口,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载波个数、所需反馈的下行子帧个数、和子帧承载的传输块个数,计算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
根据所述待反馈的ACK/NACK个数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ACK/NACK作逻辑与处理;
对经过逻辑与处理后的待反馈的ACK/NACK进行加扰;
根据加扰后的ACK/NACK个数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按照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ACK/NACK进行调制;
对调制后的ACK/NACK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使得编码后的ACK/NACK个数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粒子数目一致;
对速率匹配后的ACK/NACK进行变换预编码、资源映射,以反馈ACK/NACK信息。
CN201510477702.3A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5187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7702.3A CN105187157B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7702.3A CN105187157B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157A true CN105187157A (zh) 2015-12-23
CN105187157B CN105187157B (zh) 2019-01-29

Family

ID=5490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7702.3A Active CN105187157B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715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9174A (zh) * 2015-09-29 2017-04-0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157407A1 (zh) * 2017-03-03 2018-09-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8604943A (zh) * 2016-03-15 2018-09-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确认信息的反馈装置、方法以及通信***
CN109906631A (zh) * 2017-03-15 2019-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398597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100493A1 (zh) * 2020-11-12 2022-05-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211A (zh) * 2009-06-19 2009-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带宽的多载波***中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
US20100195587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uplink acknowledgement/non-acknowledgement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37991A (zh) * 2010-04-30 2011-11-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tdd***中发送ack/nack信息的方法
CN103283169A (zh) * 2010-12-20 2013-09-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射ack/nack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接收ack/nack信息的方法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5587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uplink acknowledgement/non-acknowledgement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94211A (zh) * 2009-06-19 2009-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带宽的多载波***中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
CN102237991A (zh) * 2010-04-30 2011-11-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tdd***中发送ack/nack信息的方法
CN103283169A (zh) * 2010-12-20 2013-09-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射ack/nack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接收ack/nack信息的方法和基站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9174A (zh) * 2015-09-29 2017-04-0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04943A (zh) * 2016-03-15 2018-09-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确认信息的反馈装置、方法以及通信***
WO2018157407A1 (zh) * 2017-03-03 2018-09-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9644088A (zh) * 2017-03-03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9644088B (zh) * 2017-03-03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9906631A (zh) * 2017-03-15 2019-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906631B (zh) * 2017-03-15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398597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398597B (zh) * 2019-08-16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100493A1 (zh) * 2020-11-12 2022-05-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157B (zh) 201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2036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4182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ing redundant bits in semi-statically configured HARQ-ACK codebook
US9197367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LTE-A
CN114270758B (zh) 用于确定harq-ack码本的方法及设备
JP6965925B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187157A (zh)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1950208B2 (en) V2X frequency and time resource indication signaling
CN103181107A (zh) 移动站装置、处理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1527719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113110A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5379156A (zh) Fdd小区和tdd小区的聚合
WO2018201829A1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EP35315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9031002B2 (en)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CN111357350A (zh) 控制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10936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for repea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o obtain data segment
CN107079053B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设备及***
US9031090B2 (en)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US120099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ARQ-ACK feedback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9150380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3548380A (zh) 终端装置和响应信号发送方法
CN111262647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30407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WO201902883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09

Address after: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Wuhan Ho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uilding 1, tower 5,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fang Fenghuo Tech Co., Ltd., Beiji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