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0042A - 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0042A
CN105160042A CN201510688525.3A CN201510688525A CN105160042A CN 105160042 A CN105160042 A CN 105160042A CN 201510688525 A CN201510688525 A CN 201510688525A CN 105160042 A CN105160042 A CN 105160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umerical value
change
user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85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娟�
袁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885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00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0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0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7Optimis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content, e.g. distillation of HTML docu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其中,用户视图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无论监测到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还是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均通过两者间的数据依赖关系对两者中的另一者进行修改,保持用户视图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一致,并在最后更新两者间的数据依赖关系。工作量较小,节省了开发者的时间和精力,当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中的一者发生改变时,可立即使另一者做出相应的改变,同时,也消除了由于开发者编写的触发编码错误而导致应用操作失败,甚至导致整个***崩溃的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从事网页应用开发时,我们会发现每个页面的设计开发都要实现大量的DOM(DocumentObjectModel,文档对象模型)操作,通常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针对相应的DOM操作进行对应的事件触发机制进行编码响应设计。
当外部用户视图数据发生变化时候,根据变化内容,需要开发者手动编写对应的触发方案,控制数据模块对用户视图数据集的变化做出响应,通过这些触发方案触发内部数据模型内数据进行更新,同理,当业务逻辑触发某些数据模型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也由开发者手动编写对应的触发方案来实现外部用户视图的更新,以保持外部用户视图数据和内部数据模型数据的一致性。
如此,一款页面应用开发下来,需要开发者实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是否发生改变进行监测,并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工作量较大,耗费开发者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且由于开发者反应速度有限,当无论是发现用户视图数据还是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均需要开发者在反映过后通过编写代码来使两者中的另一者发生改变,两者中另一者无法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立即做出相应的改变,同时,由于每个响应触发事件的设计模式均十分复杂,一旦开发者编写的触发编码发生错误,未能对所有的事件(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或者小概率事件)进行正确的编码响应,***无法做出正确的处理,容易导致应用操作失败,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的崩溃,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开发者实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是否发生改变进行监测,并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工作量较大,耗费开发者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两者中另一者无法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立即做出相应的改变,一旦开发者编写的触发编码发生错误,未能对所有的事件进行正确的编码响应,***无法做出正确的处理,容易导致应用操作失败,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的崩溃,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其中,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
若监测到所述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则确定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
若监测到所述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则确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二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二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
更新所述数据依赖关系。
其中,所述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包括:
在获取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用户视图数据,判断所述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上一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用户视图数据;
在获取上一数据模型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数据模型数据,判断所述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所述上一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数据模型数据。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
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直至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相同。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后还包括:
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一次数;
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则生成第一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一次数归零。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
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直至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相同。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后还包括:
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二次数;
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生成第二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二次数归零。
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包括:监测模块、存储模块、第一修改模块、第二修改模块和更新模块;其中,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数据模型数据间的数据依赖关系;
所述第一修改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时,确定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
所述第二修改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确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二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二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
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更新所述数据依赖关系。
其中,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监测单元和第二监测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用于在获取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用户视图数据,判断所述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上一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用户视图数据;
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用于在获取上一数据模型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数据模型数据,判断所述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所述上一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数据模型数据。
其中,所述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和/或第二判断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修改模块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后,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直至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相同;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修改模块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后,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直至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相同。
其中,所述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还包括:第一计数模块和/或第二计数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计数模块,用于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一次数;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则生成第一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一次数归零;
所述第二计数模块,用于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二次数;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生成第二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二次数归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其中,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若监测到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则确定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和该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数据依赖关系在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与该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将该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与该第一改变数据的相同的数值,若监测到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则确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二改变数据和该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数据依赖关系在用户视图数据中查找与该第二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二依赖数据,将该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与该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相同的数值,更新用户视图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间的数据依赖关系。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一旦检测到其中一个发生改变,根据两者间的数据依赖关系立即对另一个进行相对的改变,无需开发者实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是否发生改变进行监测,也无需开发者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控制数据模型和/或用户视图做出响应,工作量较小,节省了开发者的时间和精力,当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中的一者发生改变时,可立即使另一者做出相应的改变,同时,由于无需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也消除了由于开发者编写的触发编码错误而导致应用操作失败,甚至导致整个***崩溃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用户视图数据进行监测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判断数据模型数据是否更新成功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生成第一错误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判断用户视图数据是否更新成功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生成第二错误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中监测模块100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的另一***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的又一***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流程图,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一旦检测到其中一个发生改变,根据两者间的数据依赖关系立即对另一个进行相对的改变,无需开发者实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是否发生改变进行监测,也无需开发者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控制数据模型和/或用户视图做出响应,工作量较小,节省了开发者的时间和精力,当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中的一者发生改变时,可立即使另一者做出相应的改变,同时,由于无需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也消除了由于开发者编写的触发编码错误而导致应用操作失败,甚至导致整个***崩溃的可能;参照图1,该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0: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其中,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
可选的,可以通过在获取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用户视图数据,判断获取的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上一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来判断监测到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发生改变。
若判定获取的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上一用户视图数据不相同,则可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反之,若判定获取的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相同,则可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用户视图数据。
可选的,可以通过在获取上一数据模型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数据模型数据,判断获取的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上一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来判断监测到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发生改变。
若判定获取的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上一数据模型数据不相同,则可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反之,若判定获取的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上一数据模型数据相同,则可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数据模型数据。
步骤S110:判断是否监测到所述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若监测到,则进入步骤S120,若未监测到,则进入步骤S150;
步骤S120:确定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
若监测到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则可通过确定该用户视图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和该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根据用户视图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的数据依赖关系在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与该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将该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该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来将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相应的修改,使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保持一致。
其中,当用户视图数据发生的改变为数据增加时,可通过比对当前用户视图数据和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确定该增加的第一改变数据,并可根据用户视图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的数据依赖关系,确定在数据模型数据中没有与该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数据,即在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到的与该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为空,那么,将数据模型中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该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即是将数据模型中的空数据的数值修改为该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即相当于在数据模型中添加该第一改变数据,从而保证了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保持一致。
当用户视图数据发生的改变为数据减少时,可通过比对当前用户视图数据和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确定该减少的第一改变数据,并由于该减少的第一数据已经不存在用户视图数据中,因此,在用户视图数据中该减少的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为零,因此,在根据用户视图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的数据依赖关系,在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到的与该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后,将数据模型中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该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即是将该数据模型中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零,即相当于将从该数据模型中将该第一依赖数据删去,从而保证了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保持一致。
当用户视图数据发生的改变为数据改变时,则可通过比对当前用户视图数据和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确定该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并根据用户视图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的数据依赖关系,在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到与该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直接将该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该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来保证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保持一致。
可选的,由于不一定能成功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因此,在执行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操作后,还可以通过判断该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成功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
若判定该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不同,则说明未能成功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反之,若判定该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相同,则说明已成功地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
可选的,若判定该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不同,未能成功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则可再次将执行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的操作,直至判定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相同。
可选的,可在执行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操作后,从零开始累计修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一次数,若对第一依赖数据的修改次数,即第一次数的数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可认为该第一依赖数据修改失败,生成第一错误信息,将该第一次数归零。
步骤S130:判断是否监测到所述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若监测到,则进入步骤S140,若未监测到,则进入步骤S150;
步骤S140:确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二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二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
若监测到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则可通过确定该数据模型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和该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根据数据模型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的数据依赖关系在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与该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将该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该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来将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数据模型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保持一致。
其中,当数据模型数据发生的改变为数据增加时,当数据模型数据发生的改变为数据减少时,和当数据模型数据发生的改变为数据改变时,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保持一致所使用的方法和原理,分别与当用户视图数据发生的改变为数据增加时,当用户视图数据发生的改变为数据减少时,和当用户视图数据发生的改变为数据改变时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由于也不一定能成功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因此,在执行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操作后,也还可以通过判断该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成功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
若判定该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不同,则说明未能成功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反之,若判定该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相同,则说明已成功地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
可选的,若判定该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不同,未能成功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则可再次将执行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的操作,直至判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相同。
可选的,可在执行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操作后,从零开始累计修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二次数,若对第二依赖数据的修改次数,即第二次数的数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可认为该第二依赖数据修改失败,生成第二错误信息,将该第二次数归零。
步骤S150:更新所述数据依赖关系。
无论是否监测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在每次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后,均更新用户视图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间的数据依赖关系。因为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因此,也可以认为,为每个预设间接间隔对用户视图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间的数据依赖关系进行更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其中,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若监测到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则确定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和该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数据依赖关系在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与该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将该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与该第一改变数据的相同的数值,若监测到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则确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二改变数据和该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数据依赖关系在用户视图数据中查找与该第二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二依赖数据,将该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与该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相同的数值,更新用户视图数据与数据模型数据间的数据依赖关系。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一旦检测到其中一个发生改变,根据两者间的数据依赖关系立即对另一个进行相对的改变,无需开发者实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是否发生改变进行监测,也无需开发者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控制数据模型和/或用户视图做出响应,工作量较小,节省了开发者的时间和精力,当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中的一者发生改变时,可立即使另一者做出相应的改变,同时,由于无需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也消除了由于开发者编写的触发编码错误而导致应用操作失败,甚至导致整个***崩溃的可能。
可选的,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用户视图数据进行监测的方法流程图,参照图2,该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用户视图数据进行监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00:判断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间隔;
步骤S210:若达到,则获取用户视图数据;
因为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用户视图数据进行监测,因此,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一次用户视图数据,在获取上一用户视图数据后,若达到预设时间间隔,则获取当前用户视图数据。
步骤S220:判断本次获取的用户视图数据与上次获取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
判断本次获取的用户视图数据与上次获取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即判断获取的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上一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
步骤S230: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
若获取的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上一用户视图数据不相同,则可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
步骤S240: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没有发生改变,返回步骤S200。
若判定获取的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相同,则可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用户视图数据。
可选的,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的方法流程图,参照图3,该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00:判断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间隔;
步骤S310:若达到,则获取数据模型数据;
因为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因此,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一次数据模型数据,在获取上一数据模型数据后,若达到预设时间间隔,则获取当前数据模型数据。
步骤S320:判断本次获取的数据模型数据与上次获取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
判断本次获取的数据模型数据与上次获取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即判断获取的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上一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
步骤S330: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
若判定获取的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上一数据模型数据不相同,则可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
步骤S340: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返回步骤S300。
若判定获取的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上一数据模型数据相同,则可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数据模型数据。
可选的,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判断数据模型数据是否更新成功的方法流程图,参照图4,该判断数据模型数据是否更新成功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0: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
可选的,由于不一定能成功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因此,在执行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操作后,还可以通过判断该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成功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
步骤S410: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返回步骤S400;
若判定该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不同,则说明未能成功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返回步骤400,再次判断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直至判定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相同。
步骤S420:若相同,则结束操作。
若判定该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相同,则说明已成功地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结束操作。
可选的,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生成第一错误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参照图5,该生成第一错误信息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00: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一次数;
可在执行将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操作后,从零开始累计修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一次数,该第一次数的数值即表示对该第一依赖数据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次数。
步骤S510:判断所述第一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判断第一次数的数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即判断对第一依赖数据的修改次数超过预定次数。
步骤S520:若大于,则生成第一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一次数归零。
若第一次数的数值大于预设阈值,即对第一依赖数据的修改次数超过预定次数,则可认为该第一依赖数据修改失败,生成第一错误信息,然后将该累计的第一次数归零,以便于下次统计。
可选的,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判断用户视图数据是否更新成功的方法流程图,参照图6,该判断用户视图数据是否更新成功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600: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
可选的,由于不一定能成功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因此,在执行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操作后,也还可以通过判断该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成功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
步骤S610: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返回步骤S600;
可选的,若判定该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不同,未能成功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则可再次将执行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的操作,直至判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相同。
步骤S620:若相同,则结束操作。
若判定该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相同,则说明已成功地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结束操作。
可选的,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中生成第二错误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参照图7,该生成第二错误信息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700: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二次数;
可在执行将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操作后,从零开始累计修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二次数,该第二次数的数值即表示对该第二依赖数据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次数。
步骤S710:判断所述第二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
判断第二次数的数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即判断对第二依赖数据的修改次数超过预定次数。
步骤S720:若大于,则生成第二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二次数归零。
若第二次数的数值大于预设阈值,即对第二依赖数据的修改次数超过预定次数,则可认为该第二依赖数据修改失败,生成第二错误信息,然后将该累计的第二次数归零,以便于下次统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一旦检测到其中一个发生改变,根据两者间的数据依赖关系立即对另一个进行相对的改变,无需开发者实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是否发生改变进行监测,也无需开发者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控制数据模型和/或用户视图做出响应,工作量较小,节省了开发者的时间和精力,当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中的一者发生改变时,可立即使另一者做出相应的改变,同时,由于无需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也消除了由于开发者编写的触发编码错误而导致应用操作失败,甚至导致整个***崩溃的可能。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的***框图,参照图8,该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可以包括:监测模块100、存储模块200、第一修改模块300、第二修改模块400和更新模块500;其中,
监测模块100,用于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
存储模块200,用于存储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
第一修改模块300,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时,确定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
第二修改模块400,用于当监测到所述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确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二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二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
更新模块500,用于更新所述数据依赖关系。
可选的,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中监测模块100的结构框图,参照图9,该监测模块100可以包括:第一监测单元110和第二监测单元120;其中,
第一监测单元110,用于在获取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用户视图数据,判断所述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上一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用户视图数据;
第二监测单元120,用于在获取上一数据模型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数据模型数据,判断所述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所述上一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数据模型数据。
可选的,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的另一***框图,参照图10,该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判断模块600。
第一判断模块600,用于在第一修改模块300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后,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直至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相同。
可选的,参照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的另一***框图,该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模块700。
第二判断模块700,用于在第二修改模块400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后,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直至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相同。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可只包括第一判断模块600,也可只包括第二判断模块700,还可既包括第一判断模块600又包括第二判断模块700。
可选的,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的又一***框图,参照图11,该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计数模块800。
第一计数模块800,用于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一次数;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则生成第一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一次数归零。
因为第一计数模块800累计修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因此,只有当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中包括第一判断模块600时,该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中才可包括第一计数模块800。
可选的,参照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的另一***框图,该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计数模块900。
第二计数模块900,用于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二次数;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生成第二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二次数归零。
同理,因为第二计数模块900累计修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因此,只有当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中包括第二判断模块700时,该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中才可包括第二计数模块9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一旦检测到其中一个发生改变,根据两者间的数据依赖关系立即对另一个进行相对的改变,无需开发者实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是否发生改变进行监测,也无需开发者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控制数据模型和/或用户视图做出响应,工作量较小,节省了开发者的时间和精力,当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中的一者发生改变时,可立即使另一者做出相应的改变,同时,由于无需在发现用户视图数据和/或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编写大量的编码,也消除了由于开发者编写的触发编码错误而导致应用操作失败,甚至导致整个***崩溃的可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其中,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数据模型数据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
若监测到所述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则确定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
若监测到所述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则确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二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二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
更新所述数据依赖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包括:
在获取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用户视图数据,判断所述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上一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用户视图数据;
在获取上一数据模型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数据模型数据,判断所述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所述上一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数据模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
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直至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后还包括:
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一次数;
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则生成第一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一次数归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
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直至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后还包括:
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二次数;
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生成第二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二次数归零。
7.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模块、存储模块、第一修改模块、第二修改模块和更新模块;其中,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同时对用户视图数据和数据模型数据进行监测;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数据模型数据间的数据依赖关系;
所述第一修改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时,确定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一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数据模型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一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
所述第二修改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数据模型数据发生改变时,确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中发生改变的第二改变数据和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在所述用户视图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相依赖的第二依赖数据,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
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更新所述数据依赖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监测单元和第二监测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用于在获取上一用户视图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用户视图数据,判断所述当前用户视图数据与所述上一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发生改变,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用户视图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用户视图数据;
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用于在获取上一数据模型数据的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数据模型数据,判断所述当前数据模型数据与所述上一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若相同,则确定监测的数据模型数据没有发生改变,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下一数据模型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和/或第二判断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修改模块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后,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一改变数据的数值,直至所述发生改变的用户视图数据和对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数据模型数据相同;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修改模块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后,判断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再次将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修改为所述第二改变数据的数值,直至所述发生改变的数据模型数据和对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进行修改后的用户视图数据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计数模块和/或第二计数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计数模块,用于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一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一次数;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则生成第一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一次数归零;
所述第二计数模块,用于从零开始累计修改所述第二依赖数据的数值的次数,得到第二次数;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生成第二错误信息,将所述第二次数归零。
CN201510688525.3A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51600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8525.3A CN105160042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8525.3A CN105160042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0042A true CN105160042A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00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8525.3A Pending CN105160042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004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1220A (zh) * 2017-06-16 2017-10-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视图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78774A (zh) * 2017-10-09 2018-02-09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响应数据修改的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67929A (zh) * 2020-03-03 2020-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80860A (zh) * 2020-07-28 2020-11-03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4579915A (zh) * 2022-05-05 2022-06-03 深圳市华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页面内容刷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7322A (zh) * 2009-11-19 2010-06-09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优化物料清单管理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72305A (zh) * 2010-06-08 2010-10-27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Ui表现和业务逻辑分离方法和***
CN102325367A (zh) * 2011-09-29 2012-01-18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为客户端应用进行数据分组同步的装置和方法
CN103064860A (zh) * 2011-10-21 2013-04-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库高可用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3902692A (zh) * 2014-03-27 2014-07-02 乐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界面更新的方法、设备和***
WO2015019398A1 (ja) * 2013-08-05 2015-02-12 株式会社野村総合研究所 画面表示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7322A (zh) * 2009-11-19 2010-06-09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优化物料清单管理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72305A (zh) * 2010-06-08 2010-10-27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Ui表现和业务逻辑分离方法和***
CN102325367A (zh) * 2011-09-29 2012-01-18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为客户端应用进行数据分组同步的装置和方法
CN103064860A (zh) * 2011-10-21 2013-04-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库高可用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WO2015019398A1 (ja) * 2013-08-05 2015-02-12 株式会社野村総合研究所 画面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03902692A (zh) * 2014-03-27 2014-07-02 乐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界面更新的方法、设备和***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1220A (zh) * 2017-06-16 2017-10-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视图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01220B (zh) * 2017-06-16 2020-12-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视图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78774A (zh) * 2017-10-09 2018-02-09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响应数据修改的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67929A (zh) * 2020-03-03 2020-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67929B (zh) * 2020-03-03 2023-03-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80860A (zh) * 2020-07-28 2020-11-03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4579915A (zh) * 2022-05-05 2022-06-03 深圳市华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页面内容刷新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0042A (zh) 一种保持用户视图和数据模型内数据一致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69847B (zh) 一种用于车载***基于移动网络实现iap远程升级的方法
CN107608710B (zh) 基于Jenkins工具的软件项目构建任务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358887B (zh) 一种单片机程序的在线升级方法、装置及***
CN102662697B (zh) 一种软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JP5039428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及びplcシステム
CN102147747B (zh) 增强的升级路径的***和方法
CN103761122A (zh) 一种芯片固件的升级方法和***
CN101815988A (zh) 固件映像更新和管理
CN112099845A (zh) 软件版本更新方法、服务器、车辆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39489A (zh) 一种RabbitMQ集群部署方法、***、设备和介质
CN10416657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升级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33091A (zh) 一种电子模块及其软件无线升级方法
CN109814873B (zh) 一种代码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12015447B (zh) 电子设备的***更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1455B (zh) 微控制器的在线升级方法、微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10673867A (zh) Cpld在线升级方法、装置及***
CN110737548A (zh) 数据请求方法和服务器
CN105391755A (zh) 一种分布式***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
CN113434467B (zh) 网络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33261A (zh) 一种程序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0543676C (zh) 固件更新的方法
CN111552498B (zh) 一种实现显示屏的屏参升级的方法及***
CN103106089B (zh) 一种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的升级方法和***
CN104375863A (zh) 嵌入式***中一种在线升级程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