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1425B -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1425B
CN105141425B CN201510500773.0A CN201510500773A CN105141425B CN 105141425 B CN105141425 B CN 105141425B CN 201510500773 A CN201510500773 A CN 201510500773A CN 105141425 B CN105141425 B CN 1051414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read
message
trusted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07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1425A (zh
Inventor
周由胜
周俊锋
李缘
刘宴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5105007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1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1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1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1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1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包括步骤:用户A和用户B向Tread进行用户注册;A首先计算匿名身份信息NA以及认证消息c1,并将c1发送给B,B先检查认证消息c1是否有效,有效则计算B的匿名身份信息NB以及认证消息c2,并将c1和c2发送给Tread;Tread验证用户A和B的匿名身份是否合法,合法则计算确认消息c3并发送给B;当B收到c3后,首先确认自己的身份,然后计算B与A的临时会话密钥并做hash运算处理,最后计算认证消息c4并发送给A;A收到c4后,验证A与B的会话密钥,验证成功则计算确认消息c5并发送给B,B收到c5后,计算H(KBA||NB),验证c5的正确性,若正确则确认会话密钥。本发明降低了用户及可信第三方服务器的计算量、简化了密钥管理、加强了隐私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是一种涉及身份认证的方案,可用于移动互联网中用户间双向匿名认证,实现用户之间安全通信。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物-物,人-物交互变得越来越频繁,为了保证通信安全,实体之间的认证必不可少。传统认证方案大都只关注了实体身份的真实性认证,而缺乏对实体真实身份的保护。而在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背景下,实体真实身份一旦被恶意用户或攻击者收集,可能用于用户行为分析如行为跟踪等,从而导致用户隐私被暴露。因此,在设计双向认证协议时,有必要考虑用户真实身份的保护。混沌密码体制由于其具有初值敏感、非周期性、伪随机等特性,非常适于认证协议设计。
虽有虽然现有少数方案实现了用户间双向匿名,但这只能实现对认证***之外的第三方身份匿名,认证双方仍然可以知晓彼此身份,参与认证的用户身份仍然存在泄漏风险。为此,本发明基于混沌映射,设计了一种可保护真实身份的双向认证及密钥协商方案。本发明采用hash函数和异或运算对用户真实身份进行处理实现匿名化,引入可信第三方服务器对用户提交的匿名身份进行认证,使得参与认证的双方不仅可以确认彼此身份真实可信,又不会暴露彼此的真实身份标识,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协商出会话密钥和临时身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降低了用户及可信第三方服务器的计算量、简化了密钥管理的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01、对于两个要相互认证并分配会话密钥给对方的用户A和用户B,用户A和用户B首先分别向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进行用户注册;
102、当完成向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进行用户注册后,用户A首先计算其自己的匿名身份信息NA以及用于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认证其匿名身份信息的认证消息c1,并将认证消息c1发送给用户B,
103、当用户B收到用户A发送的认证消息c1后,首先检查认证消息c1是否有效,然后按照与用户A相同的方式计算用户B本身的匿名身份信息NB以及用于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验证其匿名身份信息的认证消息c2,并将认证消息c1和认证消息c2发送给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
104、当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收到B发来的认证消息后,首先验证用户A和B的匿名身份是否合法,若均合法则计算确认用户A和用户B匿名身份合法的消息c3,然后将c3发送给用户B;
105、当用户B收到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发送来的确认消息c3后,首先验证身份信息的有效性,然后计算B与A的临时会话密钥KBA,并做hash运算处理,最后计算认证KBA的消息c4并发送给A;
106、用户A收到用户B发送的认证消息c4后,验证A与B的会话密钥,验证成功则计算确认KBA的消息c5,并发送给用户B;
107、用户B收到确认消息c5后,首先计算H(KBA||NB),然后验证c5的正确性,若正确则确认会话密钥KBA,其中H()表示哈希运算。
进一步的,步骤101的进行用户注册具体为:A)用户A和B通过安全信道向可信第三方服务器发送自己的真实身份IDi和登录口令PWi
B)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将用户的登录口令做hash运算,并以如下形式{IDi,H(PWi)}存储,该信息用于认证用户匿名身份。
进一步的,步骤102具体为:①用户A选择两个随机整数rA和xA,并计算切比雪夫混沌映射值
②然后计算其临时会话身份NA,即:A与Tread之间的临时会话密钥即:其中(x,Ts(x),P)为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的公共参数;
③最后计算认证消息并将c1 发给用户B,其中TA是A当前的时间戳,表示以为密钥的对称加密;
进一步的,步骤103具体为:①用户B首先检查不等式|TB-TA|<ΔT是否成立,其中TB是B当前的时间戳,ΔT是有效的时间间隔;
②若成立,B选择两个随机整数rB和xB,并计算
③然后计算其临时会话身份NB,即:B与Tread之间的临时会话 密钥即:
④最后计算认证消息并将 认证消息c1和c2发给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其中表示以为密钥的对称加密。
进一步的,步骤104具体为:
①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首先验证不等式|T-TA|<ΔT,|T-TB|<ΔT是否都成立,T是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当前的时间戳;
②若均成立,Tread计算用于解密C1和C2的密钥和然后用和去解密C1和C2
③Tread再计算然后验证其与密文中解密出来的是否均相等;
④若均相等,Tread则检查用户A和B匿名身份NA,NB合法性,具体过程如下:
1):Tread根据密文中的IDA和IDB找到存储中的H(PWA)和H(PWB);
2):然后计算并验证与xA与xB是否均相等;
3):若均相等则都是合法用户,有一步不相等则停止验证;
⑤Tread最后计算确认用户A和用户B匿名身份合法的消息c3={H(xA),H(H(xA)||H(xB))},并发送给用户B。
进一步的,步骤105具体为:①用户B首先计算H(H(xA)||H(xB)),验证其与消息中解密出的H(H(xA)||H(xB))是否相等;
②若验证成功则确认A的临时回话身份NA
③然后计算B与A的会话密钥KBA,即;
④最后计算用于认证用户A与B的临时会话密钥KBA的消息并发给用户A。
进一步的,步骤106具体为:①首先计算A与B的会话密钥KAB,即:
②然后计算H(KAB||H(xA)||NB)并验证与消息中解密出来的H(KBA||H(xA)||NB)是否相等;
③若相等则验证成功,获得B的临时回话身份NB,确认A与B的会话密钥为KAB
④最后计算确认临时会话密钥的消息c5=H(KAB||NB),并发送给用户B;
进一步的,步骤107具体为:①用户B首先根据其匿名身份NB和与用户A的临时会话密钥KBA计算H(KBA||NB),然后验证H(KBA||NB)与c5是否相等,其中H()表示哈希运算;
②若相等,则确认B与A之间的会话密钥KBA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在计算代价方面,本方法用Hash函数运算和异或运算替换对称加解密运算,从而降低了用户及可信第三方服务器的计算量;
(2)在密钥分配与管理方面,本方法只需用户保存其登录口令、服务器存储{IDi,H(PWi)},从而简化了密钥分配,同时,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半群性质,实现了用户与可信第三方服务器之间的临时会话密钥协商,简化了密钥管理;
(3)在安全性方面,在用户间进行会话时,使用hash函数运算和异或运算处理用户真实身份实现匿名化,使用对称加密处理通讯消息以保证通讯信息的安全性,然后传递给可信第三方服务器进行认证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建立会话,因此非法用户无法获得合法用户的任何有用信息,且能抵抗多种已知攻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优选实施例基本结构框架图;
图2为用户注册成合法用户图;
图3为双向匿名认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注册
(2)双向匿名认证
所述用户注册,包括如下步骤:
A)用户通过安全频道向可信第三方服务器发送自己的真实身份IDi和登录口令PWi
B)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将用户的登录口令做hash运算,并以如下形式{IDi,H(PWi)}存储,该信息用于认证用户匿名身份;
所述双向匿名认证,包括如下步骤:
C)对于两个要相互认证并分配会话密钥的用户A和用户B,用户A首先计算其匿名身份信息NA以及用于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认证其匿名身份信息的消息c1,并将c1发送给用户B,具体过程如下:
①用户A选择两个随机整数rA和xA,并计算
②然后计算其临时会话身份NA,即:A与Tread之间的临时会话密钥即:其中(x,Ts(x),P)为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的公共参数;
③最后计算认证消息并将c1 发给用户B,其中TA是A当前的时间戳,表示以为密钥的对称加密;
D)当用户B收到用户A发送的认证消息c1后,首先检查c1是否有效,然后按照与用户A相同的方式计算其匿名身份信息NB以及用于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验证其匿名身份信息的认证消息c2,并将认证消息c1和c2发送给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具体过程如下:
①用户B首先检查不等式|TB-TA|<ΔT是否成立,其中TB是B当前的时间戳,ΔT是有效的时间间隔;
②若成立,B选择两个随机整数rB和xB,并计算
③然后计算其临时会话身份NB,即:B与Tread之间的临时会话 密钥即:
④最后计算认证消息并将认 证消息c1和c2发给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其中表示以为密钥的对称加密;
E)当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收到B发来的认证消息后,首先验证用户A和B的匿名身份是否均合法,若均合法则计算确认消息c3,然后将c3发送给用户B,具体过程如下:
①Tread首先验证不等式|T-TA|<ΔT,|T-TB|<ΔT是否都成立,T是Tread当前的时间戳;
②若均成立,Tread计算用于解密C1和C2的密钥和然后用和去解密C1和C2
③Tread再计算然后验证其与密文中解密出来的是否均相等;
④若均相等,Tread则检查用户A和B匿名身份NA,NB合法性,具体过程如下:
1):Tread根据密文中的IDA和IDB找到存储中的H(PWA)和H(PWB);
2):然后计算并验证与xA与xB是否均相等;
3):若均相等则都是合法用户,有一步不相等则停止验证。
⑤Tread最后计算确认用户A和用户B匿名身份合法的消息c3={H(xA),H(H(xA)||H(xB))},并发送给B;
F)当B收到Tread发送来的消息后,首先确认其身份,然后计算其与A的临时会话密钥KBA,并做hash运算处理,最后计算认证消息c4并发送给A,具体步骤如下:
①B首先计算H(H(xA)||H(xB)),验证其与消息中解密出的H(H(xA)||H(xB))是否相等;
②若验证成功则确认A的临时回话身份NA
③然后计算B与A的会话密钥KBA,即;
④最后计算用于认证用户A与B的临时会话密钥KBA的消息并发给用户A;
G)用户A收到认证消息c4后,验证A与B的会话密钥,并通知B会话密钥的正确性,具体过程如下:
①首先计算A与B的会话密钥KAB,即:
②然后计算H(KAB||H(xA)||NB)并验证与消息中解密出来的H(KBA||H(xA)||NB)是否相等;
③若相等则验证成功,获得B的临时回话身份NB,确认A与B的会话密钥为KAB
④最后计算确认临时会话密钥的消息c5=H(KAB||NB),并发送给B;
F)B收到A发送的确认消息c5后,计算H(KBA||NB),验证c5的正确性,若正确则确认会话密钥。
根据图2所示,一个用户想要注册成合法用户,必须通过安全频道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登录口令发送给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然后Tread将用户的登录口令做hash运算,并以如下形式{IDi,H(PWi)}存储。
2、根据图3所示,用户A欲与用户B建立会话密钥。1)用户A计算其匿名身份信息、临时会话密钥和用于认证其匿名身份信息的信息,并将认证匿名身份信息发送给用户B;2)用户B首先检查A发来消息的时间戳的合法性,若合法按照与A相同的方式计算其匿名身份信息、临时会话密钥和用于认证其匿名身份信息的信息,并将用户A与他自己的用于认证其匿名身份的信息发送给可信第三方服务器;3)可信第三方服务器收到消息后,首先检查A与B的匿名身份信息的合法性,然后计算确认匿名身份合法的信息并发给B;4)B收到消息后,首先验证消息,然后计算他与A的会话密钥,并将会话密钥经hash函数处理后发给A;5)A收到消息后,验证会话密钥,然后计算并发送会话密钥确认信息给B。
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1、对于两个要相互认证并分配会话密钥给对方的用户A和用户B,用户A和用户B首先分别向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进行用户注册;
102、当完成向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进行用户注册后,用户A首先计算自己的匿名身份信息NA以及用于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认证其匿名身份信息的认证消息c1,并将认证消息c1发送给用户B;
103、当用户B收到用户A发送的认证消息c1后,首先检查认证消息c1是否有效,然后按照与用户A相同的方式计算用户B本身的匿名身份信息NB以及用于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验证其匿名身份信息的认证消息c2,并将认证消息c1和认证消息c2发送给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
104、当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收到B发来的消息后,首先验证用户A和B的匿名身份是否合法,若合法则计算确认用户A和用户B匿名身份合法的消息c3,然后将c3发送给用户B;
105、当用户B收到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发送来的确认消息c3后,首先确认发送者身份,然后计算B与A的临时会话密钥KBA,并做hash运算处理,最后计算用于认证会话密钥KBA的消息c4并发送给A;
106、用户A收到用户B发送的认证消息c4后,验证A与B的会话密钥,验证成功则计算用于确认KBA的消息c5,并将其发送给用户B;
107、用户B收到确认消息c5后,首先计算H(KBA||NB),然后验证c5的正确性,若正确则确认会话密钥KBA,其中H()表示哈希运算;
步骤101的进行用户注册具体为:A)用户A和B通过安全信道向可信第三方服务器发送自己的真实身份IDi和登录口令PWi
B)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将用户的登录口令做hash运算,并以如下形式{IDi,H(PWi)}存储,该信息用于认证用户匿名身份;
步骤102具体为:①用户A选择两个随机整数rA和xA,并计算切比雪夫混沌映射值
②然后计算其临时会话身份NA,即:A与Tread之间的临时会话密钥即:其中(x,Ts(x),P)为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的公共参数,P表示公钥;
③最后计算认证消息并将c1发给用户B,其中TA是A当前的时间戳,表示以为密钥的对称加密;
步骤103具体为:①用户B首先检查不等式|TB-TA|<ΔT是否成立,其中TB是B当前的时间戳,ΔT是有效的时间间隔;
②若成立,B选择两个随机整数rB和xB,并计算切比雪夫混沌映射值
③然后计算其临时会话身份NB,即:B与Tread之间的临时会话密钥即:
④最后计算认证消息并将认证消息c1和c2发给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其中表示以为密钥的对称加密;
步骤104具体为:
①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首先验证不等式|T-TA|<ΔT,|T-TB|<ΔT是否都成立,T是可信第三方服务器Tread当前的时间戳;
②若均成立,Tread计算用于解密C1和C2的密钥然后用去解密C1和C2
③Tread再计算然后验证其与密文中解密出来的是否均相等;
④若均相等,Tread则检查用户A和B匿名身份NA,NB合法性,具体过程如下:
1):Tread根据密文中的IDA和IDB找到存储中的H(PWA)和H(PWB);
2):然后计算并验证与xA
与xB是否均相等;
3):若均相等则都是合法用户,有一步不相等则停止验证;
⑤Tread最后计算确认用户A和用户B匿名身份合法的消息c3={H(xA),H(H(xA)||H(xB))},并发送给用户B;
步骤105具体为:①用户B首先计算H(H(xA)||H(xB)),验证其与消息中解密出的H(H(xA)||H(xB))是否相等;
②若验证成功则确认A的临时会话身份NA
③然后计算B与A的会话密钥KBA,即;
④最后计算用于认证用户A与B的临时会话密钥KBA的消息并发给用户A;
步骤106具体为:①首先计算A与B的会话密钥KAB,即:
②然后计算H(KAB||H(xA)||NB)并验证与消息中解密出来的H(KBA||H(xA)||NB)是否相等;
③若相等则验证成功,获得B的临时会话身份NB,确认A与B的会话密钥为KAB
④最后计算确认临时会话密钥的消息c5=H(KAB||NB),并发送给用户B;
步骤107具体为:①用户B首先根据其匿名身份NB和与用户A的临时会话密钥KBA计算H(KBA||NB),然后验证H(KBA||NB)与c5是否相等,其中H()表示哈希运算;
②若相等,则确认B与A之间的会话密钥KBA
CN201510500773.0A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 Active CN105141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0773.0A CN105141425B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0773.0A CN105141425B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1425A CN105141425A (zh) 2015-12-09
CN105141425B true CN105141425B (zh) 2019-03-08

Family

ID=54726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0773.0A Active CN105141425B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14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0802B (zh) * 2016-05-06 2019-06-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nfc的隐私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CN107423647B (zh) * 2017-03-30 2020-04-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智能家居的rfid委托认证方法
CN107360571B (zh) * 2017-09-08 2020-09-0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在移动网络中的匿名相互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的方法
CN107493165B (zh) * 2017-10-09 2021-02-0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具有强匿名性的车联网认证及密钥协商方法
CN108650073B (zh) * 2018-05-07 2019-03-29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隐私保护竞价方法
CN109635584B (zh) * 2018-11-23 2019-08-27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接隐私计算方法
CN109829288B (zh) * 2019-01-10 2020-12-22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法
CN113014376B (zh) * 2019-12-21 2022-06-1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与服务器之间安全认证的方法
CN111614606B (zh) * 2019-12-27 2021-05-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端信息扩展序列与切比雪夫多项式的身份认证方法
CN113364578A (zh) * 2020-03-03 2021-09-07 四川大学 基于混沌映射的物联网三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CN111447053B (zh) * 2020-03-24 2022-09-2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
CN111586685B (zh) * 2020-04-26 2022-05-0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格的匿名漫游认证方法
CN112804680B (zh) * 2021-04-15 2021-07-09 北京电信易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移动终端设备安全认证方法及***
CN113676448B (zh) * 2021-07-13 2023-06-16 上海瓶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对称秘钥的离线设备双向认证方法和***
CN115001721B (zh) * 2022-08-08 2022-11-0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电网的安全认证方法及***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959A (zh) * 2009-07-10 2009-12-09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身份的匿名双向认证方法
CN103413109A (zh) * 2013-08-13 2013-11-27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的双向认证方法
CN104333539A (zh) * 2014-10-22 2015-02-04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切比雪夫映射的rfid安全认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959A (zh) * 2009-07-10 2009-12-09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身份的匿名双向认证方法
CN103413109A (zh) * 2013-08-13 2013-11-27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的双向认证方法
CN104333539A (zh) * 2014-10-22 2015-02-04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切比雪夫映射的rfid安全认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aotic maps-based three-party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using smart cards;Nan Liu等;《Wireless Communication,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WiCOM 2014),10th International Comference》;20150625;第529页第2栏-第530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1425A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1425B (zh)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
CN103780618B (zh) 一种基于访问授权票据的跨异构域身份认证及会话密钥协商方法
Dacosta et al. Trust no one else: Detecting MITM attacks against SSL/TLS without third-parties
CN110932870B (zh) 一种量子通信服务站密钥协商***和方法
Lai et al. Applying Semigroup Property of Enhanced Chebyshev Polynomials to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CN101212293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
CN108243166A (zh) 一种基于USBKey的身份认证方法和***
CN103929745B (zh) 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无线mesh网络接入认证***及方法
JP2009514349A5 (zh)
CN109347626B (zh) 一种具有反跟踪特性的安全身份认证方法
CN103701787A (zh) 一种基于公开密钥算法实现的用户名口令认证方法
Amin et al. An enhanced anonymity resilience security protocol for vehicular ad-hoc network with scyther simulation
CN104821883A (zh) 一种基于非对称密码算法的保护隐私征信方法
CN101192927B (zh) 基于身份保密的授权与多重认证方法
Lu et al. On the security of an efficient mobile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16388995A (zh) 一种基于puf的轻量级智能电网认证方法
Hussain et al. An improved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Goswami et al. A replay attack resilient system for PKI based authentication in challenge-response mode for online application
CN103139218B (zh) 分离机制网络中可信域间映射更新认证方法
Vaziripour et al. Social Authentication for {End-to-End} Encryption
Cheng et al. A smart card ba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remote user login and verification
CN102098397A (zh) 一种基于ZRTP密钥交换的VoIP媒体流可信传输的实现方法
CN108809656A (zh) 一种基于双重认证防护签名的密钥交换协议构造方法
Li et al. Blockchain-Based Portable Authenticated Data Transmission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A Universally Composable Secure Solution
Chatterjee et al. A novel multi-server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e-commerce applications using smart c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