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6213A - 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6213A
CN105076213A CN201510415869.7A CN201510415869A CN105076213A CN 105076213 A CN105076213 A CN 105076213A CN 201510415869 A CN201510415869 A CN 201510415869A CN 105076213 A CN105076213 A CN 105076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nematode
entomopathogenic
chemical pesticide
flowered gar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58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克斌
尹姣
张帅
梅向东
曹雅忠
吴文丹
张开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4158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6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6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6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在韭蛆3-4龄时,将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与对该线虫安全的化学农药的八分之一推荐剂量联合使用防治韭蛆。本发明的防治方法将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了昆虫病原线虫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防治成本,提高昆虫病原线虫和化学农药对韭蛆的防治效果,从而达到高效、安全防治韭蛆的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幼虫俗称韭蛆,属双翅目,长角亚目,蕈蚊总科,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韭菜迟眼蕈蚊主要是幼虫为害,韭蛆取食范围较广,可危害百合科、藜科、菊科、葫芦科、十字花科、伞形科等7科30多种蔬菜,其中韭菜受害最严重,其次为大蒜、洋葱、莴苣、瓜类和蘑菇;在我国韭菜种植的主产区,该虫发生较为普遍,发生面积多达90%。韭菜田间被害株率一般在20%以上,造成韭菜产量损失在30%~80%之间。韭蛆的大量发生加上其繁殖迅速,目前不使用化学农药难以控制,所以菜农使用大量化学农药以保证韭菜的经济价值。韭菜的收获期短,加上土壤对有机磷类化学农药如辛硫磷、毒死蜱吸附性强,导致其降解速度慢,部分地区韭菜上农药残留超标,成为“毒韭菜”。近年来毒韭菜事件频发,连续的毒韭菜曝光事件,使得消费者“谈韭色变”,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利益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韭菜是我国北方百姓喜欢食用的蔬菜,农药残留大量超标问题引起的中毒事件唤起人们的韭菜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nematodes,EPN)是昆虫的专性寄生性天敌,是线虫与共生细菌的复合体。昆虫病原线虫以感染期幼虫(infectivejuvenilestages,IJs)主动或被动侵入到寄主昆虫体内后,便向寄主血腔释放与其共生的共生细菌,二者共同作用,最终导致寄主患败血症死亡。昆虫病原线虫杀虫速度较快,有研究表示,在入侵寄主昆虫48-72h内便可以使寄主昆虫死亡,同时对寄主有较强的搜索能力和寄生专一性,特别对土栖性和钻蛀性害虫以及其他隐蔽性害虫有特殊的防效。另外,昆虫病原线虫还具有培养成本低、使用安全、不产生抗性、能与许多农药和肥料混用等优点,所以在蛴螬、地老虎、桃小食心虫、天牛和韭蛆等多种农林害虫的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在应用昆虫病原线虫进行生物防治时,不仅需要考虑田间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结构、天敌、太阳紫外线等因素,还需要考虑线虫的施用有效剂量、耐寒性、耐旱性、运动能力等,这些因素使得昆虫病原线虫杀虫缓慢且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农药与线虫共同使用的杀虫组合,使得农药使用量减少,同时,杀虫效果达到最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研究病原线虫与农药的联合使用,提供一种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使用,高效、安全防治韭蛆的方法,以提高病原线虫的防治效果,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联合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和杀虫剂,所述杀虫剂选自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毒死蜱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昆虫病原线虫为异小杆科线虫。
所述异小杆科线虫为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
所述昆虫病原线虫的施用剂型为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或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
所述昆虫病原线虫的施用方法为将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喷施或泼浇至韭菜根茎部,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浓度为500-2000IJs/mL;或者将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埋在韭菜根部,每平方米埋1-3头大蜡螟虫尸。
所述昆虫病原线虫使用量为韭蛆与线虫的头数比1:(50-400),侵染温度为10-35℃。本发明最优选的,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的适宜侵染温度为25℃。
所述杀虫剂的施用方法为喷施或泼浇至韭菜根茎部。
所述昆虫病原线虫和杀虫剂联合施用的方法为在施用喷施或泼浇化学农药前施用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或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
所述昆虫病原线虫和杀虫剂联合施用的方法为在施用喷施或泼浇化学农药后施用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或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
所述昆虫病原线虫和杀虫剂联合施用的方法为喷施或泼浇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和化学农药混合液。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杀虫剂使用浓度为推荐剂量、推荐剂量的二分之一、推荐剂量的四分之一或推荐剂量的八分之一。
本发明更优选的,所述的杀虫剂使用浓度为推荐剂量的四分之一或推荐剂量的八分之一。
本发明最优选的,所述的杀虫剂使用浓度为推荐剂量的八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使用防治韭蛆,有效的防治了韭蛆在韭菜等百合科作物上的危害。昆虫病原线虫与推荐剂量八分之一的化学农药联用,6d后韭蛆的致死率接近或略高于单用推荐剂量化学农药的致死率,高于单用昆虫病原线虫的致死率。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具有最强侵染力时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与韭菜适宜生长温度范围相近,因此用从华北地区土壤中分离得到的昆虫病原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比其它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防治华北韭菜地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更具有地缘优势。经长期的室内培养皿试验、室内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表明,在韭蛆3-4龄时,联合使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降低了昆虫病原线虫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的防治效果、减缓了害虫的抗药性以及避免了韭菜农药残留超标等,为韭蛆的综合治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策略,不但具有实践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本发明的防治方法将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了昆虫病原线虫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防治成本,提高昆虫病原线虫和化学农药对韭蛆的防治效果,从而达到高效、安全防治韭蛆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温度对昆虫病原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侵染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影响,不同字母者表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图2为不同剂量(韭蛆:线虫)的昆虫病原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侵染的比较,不同字母者表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图3为盆栽试验中每日出成虫数比较,处理为按1:200比例(韭蛆:线虫)加入昆虫病原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悬浮液,对照为加入同体积清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化学农药对昆虫病原线虫存活的影响
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H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Cangzhoustrain(以下简称CZ)从河北省沧州花生种植地采集分离,用大蜡螟Galleriamellonella活体繁殖得到侵染期幼虫(infectivejuvenilestages,IJs)。试验所用大蜡螟幼虫均为本实验室人工室内饲养。供试农药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研究室提供。
选取韭菜地常用的70%吡虫啉(Imidacloprid)、40%毒死蜱(Chlorpyrifos)、35%辛硫磷(Phoxim)和25%噻虫嗪(Thiamethoxam)为供试化学农药,在韭菜施用的推荐剂量(RecommendedDose,RD)为稀释4000倍,将各农药的推荐剂量分别稀释1/2倍(简称1/2RD)、1/4倍(简称1/4RD)、1/8倍(简称1/8RD)作为试验剂量。昆虫病原线虫CZ的悬浮液的浓度为1000IJs/mL。供试化学农药不同剂量的有效成分含量见表1。
将2mL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和5mL化学农药移入六孔板中,混合均匀后置于25±1℃的黑暗条件下放置24h,在显微境下检查混合液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存活率。试验共4组农药,每组4个浓度,各设4次重复;以2mL线虫悬浮液和5mL清水混合液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见表2。
昆虫病原线虫对化学农药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反应类型:(1)死亡:身体僵直或卷曲,不活动,对针刺无反应;(2)亚致死:身体卷曲,由于药剂麻痹作用引起痉挛性或抽搐性活动,对针刺无反应或反应非常迟缓;(3)不受药剂影响:与对照线虫一样,身体活动舒展或静止不动,静止的线虫经探针触碰后反应迅速。如果药剂对线虫的致死作用或者亚致死作用没有超过10%,则继续测定该药剂对线虫侵染率的影响。
由试验结果可知,供试化学农药对昆虫病原线虫CZ的致死作用或者亚致死作用均没有超过10%,则可继续测定该药剂对线虫侵染率的影响。但不同的农药种类及剂量对昆虫病原线虫CZ的存活有明显的差异,农药的浓度越高,病原线虫CZ死亡率越高,1/4RD和1/8RD对昆虫病原线虫CZ的存活影响较小。
表1所选化学农药不同剂量的有效成分含量
表2不同化学农药对昆虫病原线虫存活的影响(Mean%±SE)
注: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农药的相同浓度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大写字母表示同一农药的不同浓度下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实施例2化学农药对昆虫病原线虫侵染能力的影响
摇匀实施例1中药剂和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混合液或清水和病原线虫悬浮液混合液,在垫有两层中速定性滤纸(双圈牌)的培养皿(Φ=9cm)中均匀滴入2mL混合液,置于25±1℃的黑暗条件下,24h后挑入5条大蜡螟末龄幼虫。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线虫单独处理作对照。处理72h后,观察大蜡螟幼虫是否死亡。线虫处理的死虫则取出置于干净的培养皿中,在体式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死亡大蜡螟体内是否存在线虫,并记录被病原线虫CZ侵染的大蜡螟幼虫数量,计算昆虫病原线虫CZ对大蜡螟的侵染率。试验结果见表3。
昆虫病原线虫CZ经不同种类和剂量的化学农药处理24h后再侵染大蜡螟,72h后大蜡螟死亡率达到80%以上,最高达100%。不同的农药种类及剂量对昆虫病原线虫CZ的侵染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四种化学农药中,辛硫磷和毒死蜱对昆虫病原线虫CZ的侵染大蜡螟的能力影响较吡虫啉和噻虫嗪大。在推荐使用剂量1/8倍(1/8RD)处理下,供试化学农药对昆虫病原线虫CZ的侵染大蜡螟的能力几乎没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农药对昆虫病原线虫侵染能力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表3化学农药对昆虫病原线虫侵染大蜡螟能力的影响(Mean%±SE)
吡虫啉 辛硫磷 毒死蜱 噻虫嗪
EPN+RD 100±0.0000aA 75±0.1667bAB 87±0.8333abAB 96±0.0833aA
EPN+1/2RD 90±0.1155aA 95±0.1000aAB 80±0.0000aAB 90±0.1155aA
EPN+1/4RD 95±0.1000aA 70±0.1155bB 80±0.1633abB 90±0.1155abA
EPN+1/8RD 100±0.000aA 90±0.2000aAB 100±0.0000aAB 85±0.1915aA
CK 100±0.0000A 100±0.0000A 100±0.0000A 100±0.0000A
注:RD表示化学农药推荐剂量,EPN表示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浓度下,不同农药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大写字母表示相同农药,不同浓度下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实施例3、吡虫啉与昆虫病原线虫联合使用对韭蛆的致死作用
吡虫啉的供试剂量和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同实施例1。供试的韭蛆(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在天津本地韭菜地采集后长期人工饲养)。
在装有2.5%琼脂的培养皿(Φ=9cm)中放1张中速滤纸,滴加0.6mL蒸馏水,放入20头4龄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和适量韭菜茎段。分别滴加0.1mL线虫液(2000IJs)和0.1mL不同剂量吡虫啉的药液,并设吡虫啉、昆虫病原线虫单用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对照。置于(22±1℃)恒温培养箱内,处理2d后每天检查并计录韭蛆被侵染死亡数,观察8d。
由χ2独立性检验判断昆虫病原线虫CZ与吡虫啉对韭蛆的联合作用类型。各处理的参试韭蛆的死亡率由死亡虫数除以处理总虫数,并且转换为校正死亡率。
E=OP+ON(1-Op);EN=E*N;χ2=(O-EN)2/EN
其中,E、EN分别表示昆虫病原线虫与吡虫啉混用对供试韭蛆的期望致死率及致死数;OP和ON分别为吡虫啉和昆虫病原线虫单独处理供试韭蛆的校正死亡率;O为昆虫病原线虫与吡虫啉对供试韭蛆的实际校正死亡数;N为供试韭蛆总数。
昆虫病原线虫CZ与吡虫啉混用后联合作用类型的判断依据为:
当χ2﹤3.84(1df和P=0.05)时,显示昆虫病原线虫与吡虫啉混用表现为相加作用(Additivity,即2种杀虫因子混用后的毒力和各因子毒力的总和相似);
当χ2≥3.84(1df和P=0.05)及O﹤EN时,显示昆虫病原线虫与吡虫啉混用表现为拮抗作用(Antagonism,即2种杀虫因子混用后的毒力明显低于各因子毒力的总和);
当χ2≥3.84(1df和P=0.05)及O﹥EN时,显示昆虫病原线虫与吡虫啉混用表现为增效作用(Synergism,即2种杀虫因子混用后的毒力明显超过各因子毒力的总和)。
试验结果见表4。不同剂量的吡虫啉与昆虫病原线虫CZ联合使用对韭蛆的致死效果均表现为相加。
表4吡虫啉与昆虫病原线虫CZ联合使用对韭蛆致死效果(Mean±SE)
剂量 RD 1/2RD 1/4RD 1/8RD
CK 0 0 0 0
OP(%) 81.25±0.0480 16.25±0.1031 1.25±0.0250 0.00±0.0000
ON(%) 80.00±0.1158 80.00±0.1158 80.00±0.1158 80.00±0.1158
OPN(%) 84.41±0.1341a 49.93±0.1555c 61.10±0.0707ab 61.25±0.1652ab
EPN 16 16.65 16.05 16
O 16.25 10 12.25 12.25
χ2 0.0039 2.656 0.89976 0.8789
作用类型 相加 相加 相加 相加
注:同行数据(Mean±SE)不同的字母者表示在a=0.05水平上差异显著;CK:清水对照;OP、ON和OPN分别表示吡虫啉、昆虫病原线虫CZ、吡虫啉与昆虫病原线虫CZ混用下韭蛆的校正死亡率(%)。
实施例4、毒死蜱与昆虫病原线虫联合使用对韭蛆的致死作用
毒死蜱的供试剂量和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同实施例1。供试的韭蛆(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在天津本地韭菜地采集后长期人工饲养)。
在装有2.5%琼脂的培养皿(Φ=9cm)中放1张中速滤纸,滴加0.6mL蒸馏水,放入20头4龄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和适量韭菜茎段。分别滴加0.1mL线虫液(2000条IJs)和0.1mL不同剂量毒死蜱的药液,并设毒死蜱、昆虫病原线虫单用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对照。置于(22±1℃)恒温培养箱内,处理2d后每天检查并计录韭蛆被侵染死亡数,观察8d。
由χ2独立性检验判断昆虫病原线虫CZ与毒死蜱对韭蛆的联合作用类型。各处理的参试韭蛆的死亡率由死亡虫数除以处理总虫数,并且转换为校正死亡率。
E=OP+ON(1-Op);EN=E*N;χ2=(O-EN)2/EN
其中,E、EN分别表示昆虫病原线虫与毒死蜱混用对供试韭蛆的期望致死率及致死数;OP和ON分别为毒死蜱和昆虫病原线虫单独处理供试韭蛆的校正死亡率;O为昆虫病原线虫CZ与毒死蜱对供试韭蛆的实际校正死亡数;N为供试韭蛆总数。
昆虫病原线虫CZ与毒死蜱混用后联合作用类型的判断依据为:
当χ2﹤3.84(1df和P=0.05)时,显示昆虫病原线虫与毒死蜱混用表现为相加作用(Additivity,即2种杀虫因子混用后的毒力和各因子毒力的总和相似);
当χ2≥3.84(1df和P=0.05)及O﹤EN时,显示昆虫病原线虫与毒死蜱混用表现为拮抗作用(Antagonism,即2种杀虫因子混用后的毒力明显低于各因子毒力的总和);
当χ2≥3.84(1df和P=0.05)及O﹥EN时,显示昆虫病原线虫与毒死蜱混用表现为增效作用(Synergism,即2种杀虫因子混用后的毒力明显超过各因子毒力的总和)。
试验结果见表5。不同剂量的毒死蜱与昆虫病原线虫CZ联合使用对韭蛆的致死效果均表现为相加。
表5毒死蜱与昆虫病原线虫CZ联合使用对韭蛆致死效果(Mean±SE)
剂量 RD 1/2RD 1/4RD 1/8RD
CK 0 0 0 0
OP(%) 70.00±0.0395 3.75±0.0479 1.25±0.0250 1.25±0.0250
ON(%) 80.00±0.1158 80.00±0.1158 80.00±0.1158 80.00±0.1158
OPN(%) 81.82±0.0519a 39.93±0.0957b 84.85±0.1315a 90.00±0.0707a
EPN 16.35 16.15 16.05 16.05
O 15.75 8.475 17 18
χ2 0.022 3.6474 0.0562 0.2369
作用类型 相加 相加 相加 相加
注:同行数据(Mean±SE)不同的字母者表示在a=0.05水平上差异显著;CK:清水对照;OP、ON和OPN分别表示毒死蜱、昆虫病原线虫CZ、毒死蜱与昆虫病原线虫CZ混用下韭蛆的校正死亡率(%)。
实施例5、盆栽测定化学农药与昆虫病原线虫联合使用对韭蛆的防效
不同化学农药的供试1/4推荐剂量(1/4RD)和1/8推荐剂量(1/8RD)同实施例1;体式显微镜下计数线虫,昆虫病原线虫CZ的悬浮液配制成20000IJs/mL。按每个处理0.3mL线虫(1:200,2000条/0.1mL)与0.5mL农药配制所需悬浮液。盆栽浇水1d后,每盆接入3龄韭菜迟眼蕈蚊幼虫30头。接入韭菜迟眼蕈蚊幼虫1h后,接入各农药与线虫的混合液,加上罩子。8组处理,2个对照,一个单线虫悬浮液对照,一个空白对照,对照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水。各处理重复5次,对照分别重复6次。每天记录飞出成虫数并将成虫赶出罩子,观察期间不浇水,15d后计算累计存活数。
试验结果见表6和图3。处理15d后,不同化学农药的供试1/4推荐剂量(1/4RD)和1/8推荐剂量(1/8RD)与昆虫病原线虫CZ混合后韭蛆的死亡率达到60%左右,比昆虫病原线虫CZ单独作用(49.18%)效果好,最高的比昆虫病原线虫CZ单独作用高出23.28%。其中1/8ML的吡虫啉与昆虫病原线虫CZ联合使用时,韭蛆的死亡率增幅最大的,增长了23.28%;增幅最小的是1/4ML噻虫嗪与昆虫病原线虫CZ联合使用(14.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4RD和1/8RD时,4种农药与线虫联合使用后,韭蛆的死亡率间差异不显著。
表6盆栽测定化学农药与昆虫病原线虫CZ联合使用对韭蛆的防效(Mean±SE)
化学农药 CZ(%) 1/8RD+CZ(%) 1/4RD+CZ(%)
吡虫啉 49.18B 72.46±0.0525aA 63.28±0.0393aA
毒死蜱 49.18A 59.34±0.1143aA 58.03±0.1504aA
辛硫磷 49.18A 64.59±0.1029aA 63.28±0.0765aA
噻虫嗪 49.18A 60.66±0.0803aA 56.72±0.0533aA
注: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每列在a=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每行在a=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实施例6田间化学农药与昆虫病原线虫联合使用对韭蛆的防效
试验用地选在天津市蓟县出头岭镇小稻地村。该村是天津市津蓟县地区韭菜种植最集中的村,当地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发生比较严重。蓟县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在天津市最北部,位于京、津、冀之腹心,经度117.40,纬度40.05。2014年9月份平均气温17℃-26℃,10月份平均气温9℃-20℃,11月份平均气温1-11℃。
不同化学农药的1/8推荐剂量(1/8RD)同实施例1,施用量为10L/m2。昆虫病原线虫CZ虫尸剂为在室内用侵染期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侵染大蜡螟5d后所得,施用剂量为2头/m2。奈玛生物杀虫剂(商品名,以下简称Y),由河南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推荐使用量为300g/亩。
昆虫病原线虫CZ虫尸剂埋在韭菜根部,10cm深,然后轻轻盖一层土。再以浇地方式将不同化学农药的1/8推荐剂量泼入韭菜田中;奈玛生物杀虫剂加入水后浇在近韭菜根部;空白对照,浇清水。每个小区130m2左右,每个小区设置有6个处理,1个空白对照。重复3次。
试验田块韭菜长势好,菜农正常管理,在试验前2个月停止使用农药。本试验于2014年9月中旬起开始调查天津蓟县韭菜田韭菜长势和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发生量情况,施用线虫后分别在30d、60d后各调查1次。调查时采用五点取样法,查韭菜根部韭蛆的数量。每点取韭菜带根部附近20×20×10cm3(长×宽×深)的土块。施线虫前调查1次,施线虫后分别在30d、60d后各调查1次。
试验结果见表7。在处理30d时,处理组韭蛆幼虫的发生量,受到了控制,虫口减退率高于对照,其中吡虫啉与昆虫病原线虫CZ混用,防治效果最高,为78.48%;昆虫病原线虫CZ和奈玛生物杀虫剂的防效相当。处理60d时,处理组韭蛆的虫口减退率也均低于对照,但防治效果较处理30d时低,奈玛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为22.79%,其它处理的防治效果都低于20%。
表7田间化学农药与昆虫病原线虫联合使用对韭蛆的防效(%)
注:“Y”表示奈玛生物杀虫剂,“I”表示吡虫啉,“C”表示毒死蜱,“P”表示辛硫磷,“T”表示噻虫嗪。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每列在a=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实施例7目标线虫侵染时适宜温度的测定
采用培养皿法。将9cm培养皿铺两层中速定性滤纸,加700μL蒸馏水,接入20头4龄幼虫和适量韭菜段,接0.1mL线虫悬浮液,幼虫与线虫比例为20头/4000条,然后每皿加蒸馏水总定量为2mL。4个温度各重复5次,以蒸馏水处理作空白对照,重复3次。置于设定的不同温度(15℃、20℃、25℃)的恒温培养箱中,每24h观察1次,连续观察8d,记录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被病原线虫侵染死亡数和存活数,计算侵染致死率和致死中时间LT50。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是否是被H.bacteriophoraCangzhoustrain侵染致死。
实验结果(图1)表示,在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与线虫比值为1:200时,处理第1d到第5d,各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死亡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第5d时,25℃条件下幼虫的死亡率与其它3个温度存在显著差异,并一直持续在较高水平(70%);到第8d,20℃条件下,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死亡率上升,与25℃条件下韭蛆的死亡率相当,3者间无显著差异。
实施例8目标线虫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侵染力的测定
经实施例7试验结果得到最适侵染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温度后,筛选线虫悬浮液的最适浓度。在温度为25℃条件下观测结果显示,第1d到第5d,随着线虫悬浮液浓度的增加,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被侵染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第6d时,幼虫与CZ比值大于1:200后,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死亡率不再随着线虫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图2)。处理第6d时,1:200条件下,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80%以上),之后有所上升;在1:150、1:300与1:400时,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70%左右后,不再随时间延长而增长;1:50条件下,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死亡率为22%。处理第6d后,对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图2)显示:1:200与1:50、1:100、1:150、1:300有显著差,与1:400有差异,差异不显著。1:400与1:300、1:150、1:100有差异,差异也不显著。说明在浓度1:200时,CZ侵染最佳剂量。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联合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和杀虫剂,所述杀虫剂选自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毒死蜱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病原线虫为异小杆科线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小杆科线虫为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病原线虫的施用剂型为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或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病原线虫的施用方法为将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喷施或泼浇至韭菜根茎部,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浓度为500-2000IJs/mL;或者将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埋在韭菜根部,每平方米埋1-3头大蜡螟虫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病原线虫使用量为韭蛆与线虫的头数比1:(50-400),侵染温度为10-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的施用方法为喷施或泼浇至韭菜根茎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病原线虫和杀虫剂联合施用的方法为在施用喷施或泼浇化学农药前施用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或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病原线虫和杀虫剂联合施用的方法为在施用喷施或泼浇化学农药后施用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或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病原线虫和杀虫剂联合施用的方法为喷施或泼浇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液和化学农药混合液。
CN201510415869.7A 2015-07-15 2015-07-15 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 Pending CN105076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5869.7A CN105076213A (zh) 2015-07-15 2015-07-15 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5869.7A CN105076213A (zh) 2015-07-15 2015-07-15 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6213A true CN105076213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58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5869.7A Pending CN105076213A (zh) 2015-07-15 2015-07-15 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621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0823A (zh) * 2016-03-22 2016-08-10 浙江绿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
CN107089846A (zh) * 2017-06-22 2017-08-25 吴新奥 一种应用于韭菜地的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0449A (zh) * 2017-11-29 2018-05-04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一种果韭间作模式下增强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CN110301457A (zh) * 2019-06-25 2019-10-08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二化螟的方法
CN112218534A (zh) * 2018-04-15 2021-01-12 以色列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农业研究组织沃尔坎尼中心 作为生物递送***的昆虫致病性线虫(epn)物种
CN115669434A (zh) * 2021-07-21 2023-02-03 南开大学 低氧胁迫和昆虫病原线虫协同处理韭蛆的方法
CN115669433A (zh) * 2021-07-21 2023-02-03 南开大学 一种防治双翅目害虫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3620A (zh) * 2011-10-20 2013-04-24 南开大学 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
CN104381220A (zh) * 2014-10-08 2015-03-04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一种无公害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3620A (zh) * 2011-10-20 2013-04-24 南开大学 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
CN104381220A (zh) * 2014-10-08 2015-03-04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一种无公害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APIRO-ILAN D I ET AL: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for use of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in biological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
吴文丹等: "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孙瑞红等: "昆虫病原线虫H06与化学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联合作用", 《农药学学报》 *
戴富明 等 编著: "《西瓜甜瓜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31 March 2014 *
梁立宝: "《微生物肥料与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1 July 2012 *
王玉东等: "三种化学杀虫剂对病原线虫侵染暗黑鳃金龟能力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赵国玉: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0823A (zh) * 2016-03-22 2016-08-10 浙江绿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
CN107089846A (zh) * 2017-06-22 2017-08-25 吴新奥 一种应用于韭菜地的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0449A (zh) * 2017-11-29 2018-05-04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一种果韭间作模式下增强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CN107980449B (zh) * 2017-11-29 2020-06-12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一种果韭间作模式下增强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CN112218534A (zh) * 2018-04-15 2021-01-12 以色列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农业研究组织沃尔坎尼中心 作为生物递送***的昆虫致病性线虫(epn)物种
US11992014B2 (en) 2018-04-15 2024-05-28 The State Of Israel,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 Ru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Aro) (Volcani Center)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EPN) species as a biological delivery system
CN110301457A (zh) * 2019-06-25 2019-10-08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二化螟的方法
CN115669434A (zh) * 2021-07-21 2023-02-03 南开大学 低氧胁迫和昆虫病原线虫协同处理韭蛆的方法
CN115669433A (zh) * 2021-07-21 2023-02-03 南开大学 一种防治双翅目害虫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6213A (zh) 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
Nzanza et al. Control of whiteflies and aphids in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L.) by fermented plant extracts of neem leaf and wild garlic
Khaliq et al. Field evaluation of selected botanicals and commercial synthetic insecticides against Thrips tabaci Lindeman (Thysanoptera: Thripidae) populations and predators in onion field plots
CN109451904A (zh) 农田结构及防治农田害虫的方法
Morehead et al. Efficacy of organically approved insecticides against brown marmorated stink bug, Halyomorpha halys and other stink bugs
Leng et al. Bioactivity of selected eco-friendly pesticides against Cylas formicarius (Coleoptera: Brentidae)
CN105076214B (zh) 一种提高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效果的方法
WO2016024282A1 (en) Method, composition and kit for controlling of infestation of citrus
CN106508991A (zh) 一种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Elzawahry et al. Effect of the Bio-agents (Bacillus megaterium and Trichoderma album) on Citrus Nematode (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 Infecting Baladi orange and
Keshari et al.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a major constraint in fruit production
CN102484994B (zh) 苦参碱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组合物
Masood et al. Bark beetle, Hypocryphalus mangiferae Stebbing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Scolytinae) is a vector of mango sudden death disease in Pakistan
CN104304323A (zh)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与苦参碱联用防治小地老虎的方法
CN103947647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4855432B (zh) 一种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Pankaj et al. Management of rice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graminicola in rice (Oryza sativa)
Phukon et al. Efficacy o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Beauveria bassiana and neem oil against tomato fruit borer, Helicoverpa armigera under field condition.
Friarini et al. Study of the use of maize as barrier crop in chili to control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population
Hutapea et al.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natural enemies related to chrysanthemum aphid suppression with botanical insecticides
Jawad et al. Laboratory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fider in controlling leaf-hoppers on a crop of cowpea
Karmakar et al. Toxicity of different insecticides to Aenasius arizonensis (Girault)(= 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 a solitary endoparasitoid of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on Bt cotton under semi-field conditions
CN105104396B (zh) 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氨基寡糖素的农药组合物
Sutarman et al. Application of Biofertilizing Agents and Entomopathogenic Fungi in Lowland Rice
Gaffar et al.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f Leafminer Moth, Tuta absoluta on Tomat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