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4159B - 树脂制散热器盖及其安装构造、以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树脂制散热器盖及其安装构造、以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4159B
CN105074159B CN201480013533.1A CN201480013533A CN105074159B CN 105074159 B CN105074159 B CN 105074159B CN 201480013533 A CN201480013533 A CN 201480013533A CN 105074159 B CN105074159 B CN 105074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valve body
pressure inlet
main body
lid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35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4159A (zh
Inventor
酒井胜则
河野将吾
小室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 Ra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479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5216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506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5026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729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19985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Radi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74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4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4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4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02Liquid-coolant filling, overflow, venting, or draining devices
    • F01P11/0204Filling
    • F01P11/0209Closure caps
    • F01P11/0238Closure caps with overpressure valves or vent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及其安装构造。该树脂制散热器盖通过具有将盖主体和阀主体分开成形并对盖主体的内周侧与盖主体的外周侧进行熔敷的构造,从而能够容易地成形,可靠性高,并且即便在发生了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密封不良以及防止阀主体落入散热器水箱内。

Description

树脂制散热器盖及其安装构造、以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并且涉及将该树脂制散热器盖安装在设于散热器水箱的接管嘴上的安装构造,该树脂制散热器盖具有树脂制的盖主体和树脂制的阀主体,且通过熔敷将这两者相互连接。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曾经提出有装配于散热器的树脂制的散热器盖的方案(专利文献1)。
树脂制散热器盖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从散热器水箱的上部向上方突出的接管嘴。该树脂制散热器盖具备上端被闭塞的筒状的盖主体、和装配于该盖主体内部的阀主体。而且,盖主体安装于作为散热器水箱的开口部的接管嘴,阀主体用于控制水向散热器水箱的供给以及从散热器水箱排出水或蒸汽。
将盖主体和阀主体组合而成的树脂制散热器盖具有复杂的三维构造。因此,为了使树脂成形变得简单或容易,通常分别将这两者单独注塑成形,并将成形后的盖主体和阀主体相互组合,由此完成所需的树脂制散热器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3452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即便采用单独注塑成形方法,在将具有相当复杂的构造的树脂制的盖主体和阀主体相互对准至细节部分为止并组装时,也需要相当高难度的树脂成形技术。为此的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也增加。若在树脂成形时盖主体与阀主体之间产生少许尺寸上的差异,则在对两者进行组合时产生不良情况。此外,在将盖主体和阀主体相互组合后,有可能在未料想到的部分产生间隙等。
另一方面,当在温度变化等严苛的环境下长时间地反复使用组装完成后的盖时,在盖主体与阀主体这两者之间产生热膨胀差或因劣化引起的变形,并且随着这种情况逐渐增加而导致树脂制盖的功能下降。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树脂制散热器盖、以及将该树脂制散热器盖安装在作为散热器水箱的开口部的接管嘴上的安装构造。
解决方案
解决所述课题的第一发明的盖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树脂制的盖,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所述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所述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在所述盖主体3的轴向的中间部外周侧形成有上侧环状槽21,在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下部外周侧形成下侧环状槽22,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此外,在所述上侧环状槽21中嵌入第一密封环15,被嵌入的该第一密封环15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中的比所述出入口管27更靠轴向的上方位置的内周面接触,在下侧环状槽22中嵌入第二密封环16,被嵌入的该第二密封环16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的颈部28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树脂制散热器盖的特征在于,
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以使熔敷部10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15与第二密封环16之间的由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面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侧的方式,对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进行熔敷,并且通过该熔敷部10将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相互接合,
在所述阀主体5的上部外周形成临时组装用环状凸部24,
在所述盖主体3的下部,将阀主体5的环状凸部24卡定的临时组装用的卡定爪26突出设置,
所述环状凸部24的外径形成为比所述卡定爪26的内径大,
以如下方式进行临时组装:所述阀主体5的环状凸部24越过所述盖主体3的卡定爪26而被压入,并且所述环状凸部24被所述卡定爪26卡定,以使所述阀主体5不与所述盖主体3分离。
此外,第二发明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制造方法,该树脂制散热器盖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树脂制的盖,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所述接管嘴2的筒状体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所述接管嘴2的筒状体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所述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所述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所述阀主体5的筒状体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所述阀主体5的筒状体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在所述盖主体3的轴向的中间部外周侧形成上侧环状槽21,在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下部外周侧形成下侧环状槽22,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此外,在所述上侧环状槽21中嵌入第一密封环15,被嵌入的该第一密封环15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中的比所述出入口管27更靠轴向的上方位置的内周面接触,在下侧环状槽22中嵌入第二密封环16,被嵌入的该第二密封环16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的颈部28的内周面接触,
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以使熔敷部10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15与第二密封环16之间的由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面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侧的方式,对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进行熔敷,并且通过该熔敷部10将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相互接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的成形工序,在该成形工序中,在所述熔敷部分处的盖主体3的内周侧设置朝向轴向的下端部而内径扩大(末端粗)的第一锥部6,在所述熔敷部分处的阀主体5的外周侧设置朝向轴向的上端部而外径缩小(前端细)的第二锥部7,并且,所述第一锥部6相对于盖主体3的轴线的倾斜角α形成为比第二锥部7相对于阀主体5的轴线的倾斜角β大;
嵌入工序,在该嵌入工序中,仅盖主体3的第一锥部6的轴向的上端部与阀主体5的第二锥部7的轴向的上端部接触;以及
熔敷工序,在该熔敷工序中,从上述的状态开始熔敷并使熔敷区域逐渐向轴向的下方扩大,由此形成熔敷部10而使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与阀主体5的上部外周之间被熔敷。
另外,第三发明是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其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树脂制的盖,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所述接管嘴2的筒状体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所述接管嘴2的筒状体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所述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所述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所述阀主体5的筒状体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所述阀主体5的筒状体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在所述盖主体3的轴向的中间部外周侧形成上侧环状槽21,在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下部外周侧形成下侧环状槽22,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此外,在所述上侧环状槽21中嵌入第一密封环15,被嵌入的该第一密封环15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中的比所述出入口管27更靠轴向的上方位置的内周面接触,在下侧环状槽22中嵌入第二密封环16,被嵌入的该第二密封环16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的颈部28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树脂制散热器盖的特征在于,
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以使熔敷部10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15与第二密封环16之间的由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面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侧的方式,对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进行熔敷,并且通过该熔敷部10将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相互接合,在阀主体5或盖主体3的一部分设置相对于阀主体5或盖主体3的材料的经年性劣化而优先劣化并损坏的脆弱部30,所述脆弱部30形成在其劣化损坏后也不破坏所述密封空间的密封功能的密封空间内侧。
另外,第四发明在上述第三发明的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阀主体5的所述下侧环状槽22的形状构成为,其轴向的剖面形成为方形,并且使该方形的周壁面中的从上拐角部22a到形成于阀主体5的阀座29的最靠近所述上拐角部22a的部分29a为止的壁厚t小于形成所述方形的其他拐角周壁的壁厚,由此在该部分形成所述脆弱部30。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五发明的盖相对于接管嘴的安装构造,是将树脂制的盖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安装构造,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所述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所述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在所述盖主体3的轴向的中间部外周侧形成上侧环状槽21,在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下部外周侧形成下侧环状槽22,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此外,在所述上侧环状槽21中嵌入第一密封环15,被嵌入的该第一密封环15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中的比所述出入口管27更靠轴向的上方位置的内周面接触,在下侧环状槽22中嵌入第二密封环16,被嵌入的该第二密封环16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的颈部28的内周面接触,由此构成所述盖相对于接管嘴的安装构造,
所述盖相对于接管嘴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盖以使熔敷部10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15与第二密封环16之间的由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面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侧的方式,对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进行熔敷,并且通过该熔敷部10将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相互接合,
形成从位于比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下端靠下侧的位置的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侧朝向所述接管嘴2的中心轴延长的爪部52而设置阀主体5的承受部50,在阀主体5从所述盖主体3脱离后,利用该爪部52的上表面来接住阀主体5,由此能够防止阀主体5穿过所述接管嘴2而落入水箱主体1内。
另外,第六发明在上述第五发明的盖相对于接管嘴的安装构造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受部50具有台阶部51,该台阶部51与所述爪部52共面地形成在周向上与所述爪部52分离的位置,能够利用该爪部52的上表面以及该台阶部51的上表面来接住脱离后的所述阀主体5。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七发明是盖相对于接管嘴的安装构造,是将树脂制的盖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安装构造,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
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通过熔敷而接合,
形成从所述接管嘴2的位于比阀主体5的轴向下端靠下侧的位置的内周侧朝向所述接管嘴2的中心轴延长的爪部52而设置阀主体5的承受部50,在阀主体5从所述盖主体3脱离后,利用该爪部52的上表面来接住阀主体5,由此能够防止阀主体5穿过所述接管嘴2而落入水箱主体1内。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八发明是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其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树脂制的盖,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所述接管嘴2的筒状体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所述接管嘴2的筒状体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所述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所述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所述阀主体5的筒状体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所述阀主体5的筒状体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
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通过熔敷而接合,
在所述阀主体5的上部外周形成临时组装用的环状凸部24,
在所述盖主体3的下部,将阀主体5的环状凸部24卡定的临时组装用的卡定爪26突出设置,
所述环状凸部24的外径形成为比所述卡定爪26的内径大,
以如下方式进行临时组装:所述阀主体5的环状凸部24越过所述盖主体3的卡定爪26而被压入,并且所述环状凸部24被所述卡定爪26卡定,以使所述阀主体5不与所述盖主体3分离。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九发明在技术方案1、3、4、8所述的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中,
所述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的成形工序,在该成形工序中,在所述熔敷部分处的盖主体3的内周侧设置朝向轴向的下端部而内径扩大(末端粗)的第一锥部6,在所述熔敷部分处的阀主体5的外周侧设置朝向轴向的上端部而外径缩小(前端细)的第二锥部7,并且,所述第一锥部6相对于盖主体3的轴线的倾斜角α形成为比第二锥部7相对于阀主体5的轴线的倾斜角β大;
嵌入工序,在该嵌入工序中,仅盖主体3的第一锥部6的轴向的上端部与阀主体5的第二锥部7的轴向的上端部接触;以及
熔敷工序,在该熔敷工序中,从上述的状态开始熔敷并使熔敷区域逐渐向轴向的下方扩大,由此形成熔敷部10而使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与阀主体5的上部外周之间被熔敷。
发明效果
第一发明的特征在于,以使熔敷部位于第一密封环15与第二密封环16之间的由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面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侧的方式,对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进行熔敷,并且通过该熔敷部10将盖主体3与阀主体5相互接合,在阀主体5的上部外周形成有临时组装用的环状凸部24,在所述盖主体3的下部,将阀主体5的环状凸部24卡定的临时组装用的卡定爪26呈剖面L字状地突出设置,以使得在该卡定爪26的内周和所述环状凸部24的外周之间形成凹槽部23a。
利用超声波熔敷法、振动熔敷法、激光熔敷法等进行熔敷。在超声波熔敷法中,使盖主体3与阀主体5相互接触,并利用超声波使两者相互接触的部分进行细微振动,由此使该部分发热熔解而相互熔敷。此时,即便在树脂成形后的盖主体3与阀主体5之间存在少许对准误差,通过使接触部分熔解并且相互对准位置而能够减少最初的未对准的值。
此外,由于将盖主体3和阀主体5相互熔敷后的熔敷部10的位置如所述那样位于密封空间内,因此即便熔敷部10中产生少许密封失效,也不会发生盖主体3与阀主体5的连结部分以及盖外部之间的密封不良现象,从而得到可靠性高的树脂制散热器盖。
另外,将临时组装用的环状凸部24卡定的临时组装用的卡定爪26突出设置在盖主体3的下部,因此,如图2、图3那样能够在临时组装后高效地进行熔敷。
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盖主体3与阀主体5的成形工序,在该成形工序中,在熔敷部分处的盖主体3的内周侧设置有朝向轴向的下端部内径扩大(末端粗)的第一锥部6,在所述熔敷部分处的阀主体5的外周侧设置有朝向轴向的上端部外径缩小(前端细)的第二锥部7,
所述第一锥部6相对于盖主体3轴线的倾斜角α形成为比第二锥部7相对于阀主体5的轴线的倾斜角β大;
嵌入工序,在该嵌入工序中,当熔敷开始时,仅盖主体3的第一锥部6的轴向的上端部与阀主体5的第二锥部7的轴向的上端部接触;以及
熔敷工序,在该熔敷工序中,开始熔敷并使熔敷区域逐渐向轴向的下方扩大,由此形成熔敷部10而使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与阀主体5的上部外周之间被熔敷。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最小限度地抑制熔敷区域,而仅熔敷需要的熔敷区域。因此,在熔敷时过量熔化的树脂不会漏出到不必要的部分,由此实现完成后的组装精度高且具有可靠性的树脂制散热器盖。
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阀主体5或盖主体3的一部分设置相对于阀主体5或盖主体3的材料的经年性劣化而优先劣化损坏的脆弱部30,所述脆弱部30形成在其劣化后也不破坏所述密封空间的密封功能的密封空间内侧。
当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内燃机附近等严苛的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树脂制散热器盖时,发生因材料的经年性劣化而引起的损坏事故。在为了防止事故发生而进行的定期检查之际,需要较高的辨别经年性劣化的程度的熟练性,有时也常常未看出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劣化。
通过设置如第三发明那样的脆弱部30,从而能够比达到损坏的经年性劣化时期更早地容易判别劣化的程度。由此,能够在树脂制散热器盖自身达到较大的损坏之前更换盖,因此能够提高散热器的使用上的安全性。另外,即便脆弱部30因劣化而达到损坏,由于脆弱部30形成在不破坏所述密封空间的密封功能的位置、即密封空间的内侧,因此不会损害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密封性。
第四发明的特征在于,设置于阀主体5的所述下侧环状槽22的形状构成为,其轴向的剖面形成为方形,并且使从该方形的周壁面上的上拐角部22a到形成于阀主体5的阀座29的最靠近所述上拐角部22a的部分29a为止的壁厚t小于形成所述方形的其他拐角周壁的壁厚,由此在该部分形成所述脆弱部30。
上述那样的脆弱部30的位置与其他部分相比,来自按压阀主体的弹簧等的应力集中的比例较大,因此容易受到因经年性劣化引起的损坏。因此,通过该脆弱部30,能够更早地且容易地发现材料的经年性劣化。
另外,在将该部分作为脆弱部的情况下,当脆弱部产生裂纹以及与此处分离时,能够容易地从外部观察到这种情况。即,只要卸掉下侧环状槽22的第二密封环16,就能够观察到是否存在裂纹。
另外,在盖与该部分上下分离的情况下,当拧转把持构件4而将其卸掉时,仅盖主体3和阀主体5的上部与接管嘴2分离,而阀主体5的下部残留在接管嘴2内。因此,能够在接管嘴2内直接确认这种分离。于是,能够进行散热器盖的更换而不会错过该时期。
第五发明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形成从位于比阀主体5的轴向下端靠下侧的位置的接管嘴2的内周侧朝向所述接管嘴2的中心轴延长的爪部52而设置阀主体5的承受部50,在阀主体5从盖主体3脱离后,利用该爪部52的上表面来接住阀主体5,由此能够防止阀主体5穿过接管嘴2而落入散热器水箱1的主体内。
根据这种结构,即便假设熔敷部10或树脂成形部分的一部分损坏而使阀主体5脱离后落入下方,阀主体5也被爪部52接住。当阀主体5落入散热器水箱1的主体内时,多数情况下难以回收阀主体,但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避免这种问题。
第六发明的特征在于,承受部50具有台阶部51,该台阶部51与所述爪部52共面地形成在周向上与所述爪部52分离的位置,能够利用利用该爪部52的上表面以及该台阶部51的上表面来接住所述阀主体5。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承受部50与接管嘴一体形成。
第七发明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通过熔敷而接合,形成从接管嘴2的位于比阀主体5的轴向下端靠下侧的位置的内周侧朝向所述接管嘴2的中心轴延长的爪部52而设置阀主体5的承受部50,在阀主体5从所述盖主体3脱离后,利用该爪部52的上表面来接住阀主体5,由此能够防止阀主体5穿过所述接管嘴2而落入散热器水箱1的主体内。
第七发明也与第五发明相同,即便假设熔敷部10或树脂成形部分的一部分损坏而使阀主体5脱离后落入下方,由于阀主体5被爪部52接住,因此也能够防止阀主体5落入散热器水箱1的主体内。
根据第八发明的结构,由于将临时组装用的环状凸部24卡定的临时组装用的卡定爪26在盖主体3的下部突出设置,因此,如图2、图3那样能够在临时组装后高效地进行熔敷。
第九发明与第二发明相同,熔敷区域被抑制到最小限度,仅对需要的熔敷区域进行熔敷。因此,熔敷时多余的溶融树脂不会泄漏到不需要的部分,由此获得完成后的组装精度高且具有可靠性的树脂制散热器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发明中的树脂制散热器盖的连接构造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表示该主要部分在熔敷前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熔敷后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三发明中的脆弱部及其周围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将第五发明中的盖安装于接管嘴之前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中的VI-VI向视图。
图7是图5中的VII-VII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附图所示的设备、部件间或部件内的上下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或定义。各剖视图为纵向的剖视图,这些剖视图所示的附图上部方向(上侧部分)是指或表示本发明中说明的上部方向(上部或上侧),这些剖视图所示的附图下部方向(下侧部分)是指或表示本发明中说明的下部方向(下部或下侧)。而且,附图中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是指或表示本发明中说明的中间部。以图1为一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散热器水箱1配置于下部,盖的阀主体5配置于散热器水箱1的主体上部且配置在盖主体3的下侧。即,从散热器水箱1向上方垂直延长的接管嘴2的轴的上下方向与本发明中定义的上下方向一致。
在图1所示的将树脂制散热器盖安装在接管嘴上的构造中,树脂制散热器盖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从散热器水箱1向上方垂直突出而设置的接管嘴2。该树脂制散热器盖从上方起依次具有把持构件4、盖主体3以及阀主体5。需要说明的是,接管嘴2具有剖面在靠近散热器水箱1的下侧部分缩小的颈部28,该颈部28的根部内侧的上缘部分形成为内凸缘状(凸缘的面在内侧的中心轴向上延伸的形状)。形成有从该内凸缘部分朝向轴向的上方扩大的筒部,在该筒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螺纹。在颈部28的上侧的筒部上,使水通过的出入口管27一体地形成于筒部的侧面,该出入口管27从筒部向半径方向外侧水平地延伸。
盖主体3由其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构成,整体形成为杯状。阀主体5也形成为筒状。在将阀主体5的上端部的外周部分从盖主体3中的下端部的开口朝向上方嵌入后的状态下,将两者间熔敷固定。
在树脂制散热器盖的最上端配置有把持构件4。把持构件4在其上部具有凸缘部,整体形成为较浅的杯状。盖主体3的上端部被压入到把持构件4的内周部分。通过使设置于盖主体3的卡合部19与把持构件4的卡定部23卡合,从而将把持构件4与盖主体3连接。在把持构件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以阳螺纹形成的螺合部25。螺合部25装卸自如地与形成在接管嘴2的内周面上的阴螺纹螺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把持构件4的上表面的中心,突出设置有外周为四边或六边的工具嵌合部。通过将工具嵌入到该嵌合部中并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将把持构件4容易地安装于接管嘴2或从接管嘴2卸载。
在盖主体3的轴向的中间部外周侧形成有上侧环状槽21,在阀主体5的轴向的下部外周侧形成有下侧环状槽22。在上侧环状槽21中嵌入有第一密封环15。被嵌入的第一密封环15与接管嘴2中的比出入口管27更靠轴向的上方位置的内周面压接而接触。在下侧环状槽22中嵌入有第二密封环16。被嵌入的第二密封环16与接管嘴2的颈部28的内周面压接而接触。上述第一密封环15和第二密封环16通常由该领域中使用的具有弹性的环状的密封材料构成。
在阀主体5的下端的中心设置有弹簧座40。另外,在阀主体5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凸缘状的阀座部29。正压阀13经由环状密封板18装卸自如地装配于阀座部29。此外,在阀主体5的中间部,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朝向阀主体5的半径方向外侧的连通孔17。
正压阀13固定在环状密封板18的上表面上,负压阀14的凸缘部上表面装卸自如地与环状密封板18的下表面接触。在该负压阀14的底面与阀主体5的弹簧座40之间配置有第二弹簧12。在正压阀13与盖主体3的上端的闭塞面之间配置有第一弹簧11。
盖主体3的第一密封环15以压接状态与接管嘴2的内周侧且出入口管27的上方位置接触。阀主体5的第二密封环16以压接状态与接管嘴2的颈部28的内周侧接触。由此,在被第一密封环15和第二密封环16在上下方向上限制且从接管嘴2的内周面朝向中心轴向的内侧区域(圆柱状的区域)中形成密封空间(或可密封区域)。该在上下方向上被限制的密封空间形成防水空间,该防水空间用于防止从树脂制盖中的盖主体3与阀主体5的连接部分向位于它们外侧的接管嘴2侧的漏水(最终向接管嘴2的外侧的漏水)。
在密封空间内,盖主体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与阀主体5的上端部外周面的一部分相互通过熔敷而接合。优选利用超声波熔敷法进行熔敷。在超声波熔敷法中,在使要熔敷的构件彼此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将熔敷用的强力超声波传递至要熔敷的构件的接触区域。由此,使接触部分较强地进行细微振动而发热熔解。接着,进行冷却而使接触部分硬化后,将构件之间熔敷。
接着,对通过熔敷而连接的盖主体3和阀主体5的组装构造进行说明。图1示出将盖主体3的轴向下端部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轴向上端部的外周侧相互熔敷后的状态。而且,图2示出该熔敷前的状态,图3示出该熔敷后的状态。
在图2中,盖主体3的轴线上的剖面的内周部中的比中间部靠下方的部分形成内径被扩大的扩大部(阶梯部分)。在内径较大的扩大部与位于扩大部的上方的内径较小的部分之间,形成有向上方延长的环状槽部8。在阀主体5的上端部,以与该环状槽部8大致对准的方式形成有环状凸部9。在环状槽部8的下方的内径较大的扩大部的内周的上部,设置有朝向轴向的下端部而内径扩大(末端粗)的第一锥部6。
另一方面,在熔敷部分处的阀主体5的外周侧、即所述环状凸部9的下方,设置有朝向轴向的上端部而外径缩小的(前端细)的第二锥部7。第一锥部6相对于盖主体3的轴线的倾斜角α形成为比第二锥部7相对于阀主体51的轴线的倾斜角β大。需要说明的是,盖主体3的中心轴线与阀主体5的中心轴线同轴。
在熔敷开始时,仅盖主体3的第一锥部6的轴向的上端部与阀主体5的第二锥部7的轴向的上端部接触。在开始熔敷后,熔敷区域逐渐向轴向的下方扩大,而形成朝向下方的圆环状的熔敷部10。
在阀主体5的第二锥部7的下端外周上,形成有临时组装用的环状凸部24。在对盖主体3与阀主体5进行组装时,将环状凸部24从下方压入到突出设置于盖主体3的下端内周上的该临时组装用的卡定爪26的内侧(参照图2、图4)。此时,如图2所示,在盖主体3的下端部的内周与环状凸部24以及第二锥部7之间形成环状的凹槽部23a。另外,在阀主体5的上端的环状凸部9的外周与中间筒部3a的内周之间,形成未图示的少许间隙。
如图2所示,在中间筒部3a的第一锥部6的上端设置有交叉部3b。在熔敷开始时,成为第二锥部7的上端接触到该交叉部3b的状态。当在图2的状态下开始超声波熔敷时,以盖主体3的交叉部3b为起点而使熔敷区域逐渐向下方扩大。此时,盖主体3被向阀主体5侧按压,其熔敷点逐渐向下方移动,如图3那样,盖主体3相对于阀主体5向下方移动。然后,在阀主体5与盖主体3之间形成熔敷部10。通过切断超声波熔敷装置的电源使熔解区域硬化,从而将阀主体5与盖主体3之间熔敷。熔敷部10是图3所示的涂黑部分。熔敷部10的大小相比通常的熔敷部而大幅降低,能够防止多余的溶融树脂泄漏到外周而硬化。
作用
在如所述那样组装的树脂制散热器盖中,通过将扳手等工具嵌入到把持构件4的上端的中心并进行旋转,从而使把持构件4的螺合部25与接管嘴2的上端开口螺合而将两者连接。此时,正压阀13和负压阀14通过弹簧的加压力而成为关闭的状态,从而使散热器水箱1的内部成为封闭状态。当散热器水箱1的冷却水温度上升且散热器水箱1中的压力成为设定以上时,正压阀13按压第一弹簧11而上升。由此,水箱内的过量的蒸汽以及冷却水经由连通孔17从出入口管27导入未图示的调压水箱中。当散热器水箱1的内压再次下降时,正压阀13被关闭。
另一方面,当由于例如发动机的停止而使散热器水箱1的内部的冷却水温度下降时,散热器水箱1的内部成为负压。于是,负压阀14按压第二弹簧12而向下方移动。由此,水从出入口管27经由负压阀14而被供给至散热器水箱1内。
在图1的树脂制散热器盖中,假设即便在盖主体3与阀主体5的熔敷部10中发生密封不良,也使第一密封环15与接管嘴2的筒部内周面之间的气密性(密封性)得以保持。并且还使第二密封环16与颈部28之间的气密性得以保持。其结果是,在散热器水箱1的温度上升时,正压阀13正常地发挥功能而上升,在内部成为负压时,负压阀14下降。如此,由于各阀正常地动作,因此在本发明的树脂制散热器盖中,即便万一熔敷部10发生了密封失效,也能够正常地维持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功能。
图4是表示在图1的树脂制盖中的阀主体5的部分设有脆弱部30的例子的图。在图4中,对于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4所示,设置于阀主体5的下侧环状槽22的轴向的剖面的形状形成为方形。使从该方形的周壁面上的上拐角部22a到形成于阀主体5的阀座29的与所述上拐角部22a最近的部分29a为止的壁厚t小于其他部分。即,壁厚t形成为,比形成所述方形的其他拐角周壁(包围方形的周壁)的壁厚小。由此在该部分形成所述脆弱部30。
如上所述,该壁厚t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来自按压阀主体5的第一弹簧11等的应力集中的比例较大。因此,容易受到因经年性劣化引起的损坏。此外,由于如上述那样减小了该部分的壁厚t,因而该部分的劣化速度比其他部分快。其结果是,能够迅速且准确地确认经年性劣化的征兆。假设即便在脆弱部30劣化而达到损坏的情况下,由于脆弱部30形成在密封空间的不破坏密封功能的区域,即密封空间的内侧区域,因此也不会损害密封空间的密封功能。
图5是表示设置了用于从下方接住阀主体5的承受部50的例子的图。在构成树脂制盖的阀主体5因损坏等而从盖主体3脱离的情况下,该承受部50接住阀主体5,防止阀主体5落入散热器水箱1内。
需要说明的是,图5的上方所示的盖主体3和阀主体5的组合以及把持构件4的构造、与图1所示的盖主体3和阀主体5的组合以及把持构件4的构造相同。
图5的下方示出散热器水箱1和从散热器水箱1朝向上方垂直突出的接管嘴2的纵剖面。图5中的从散热器水箱1突出的接管嘴2的中心轴的位置与图1中的散热器水箱1的中心轴不一致,而偏向图5的左侧。而且在接管嘴2的偏向左侧的内周侧设置有台阶部51。
台阶部51是将偏向侧的周壁向外侧折弯大致90度后,进一步向上方折弯大致90度而成的形状。如图6所示,通过这种形状,使台阶部51的平面成为圆形环的一部分(圆弧状环)。假设与阀主体5关联的熔敷部10或树脂成形部分的一部分损坏而使阀主体5从盖主体3脱离后落入下方。此时,阀主体5被构成承受部50的台阶部51接住,因此阀主体5不会落入散热器水箱1的主体内。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如图1那样,在使接管嘴2的中心轴的位置与散热器水箱1的中心轴一致的状态下,在接管嘴2的内周侧设置台阶部51。
图5还示出爪部52作为承受部50。爪部52以从接管嘴2的内周部向中心轴向水平地延长的方式设置。在图5的例子中,通过在比台阶部51的位置稍靠下方的内周部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四个圆弧板,来构成爪部52组。如图5所示,也可以设置台阶部51和爪部52这两者作为承受部50,但在不存在图5那样的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仅设置爪部52等而仅设置爪部52或台阶部51的任意一方。
附图标号说明如下:
1 散热器水箱
2 接管嘴
3 盖主体
3a 中间筒部
3b 交叉部
4 把持构件
5 阀主体
6 第一锥部
7 第二锥部
8 环状槽部
9 环状凸部
10 熔敷部
11 第一弹簧
12 第二弹簧
13 正压阀
14 负压阀
15 第一密封环
16 第二密封环
17 连通孔
18 环状密封板
19 卡合部
21 上侧环状槽
22 下侧环状槽
22a 上拐角部
23 卡定部
23a 凹槽部
24 环状凸部
25 螺合部
26 卡定爪
27 出入口管
28 颈部
29 阀座
29a 最靠近的部分
30 脆弱部
40 弹簧座
50 承受部
51 台阶部
52 爪部
t 壁厚
α 倾斜角
β 倾斜角

Claims (9)

1.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其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树脂制的盖,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所述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所述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在所述盖主体(3)的轴向的中间部外周侧形成上侧环状槽(21),在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下部外周侧形成下侧环状槽(22),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此外,在所述上侧环状槽(21)中嵌入第一密封环(15),被嵌入的该第一密封环(15)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中的比所述出入口管(27)更靠轴向的上方位置的内周面接触,在下侧环状槽(22)中嵌入第二密封环(16),被嵌入的该第二密封环(16)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的颈部(28)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树脂制散热器盖的特征在于,
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以使熔敷部(10)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15)与第二密封环(16)之间的由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面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侧的方式,对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进行熔敷,并且通过该熔敷部(10)将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相互接合,
在所述阀主体(5)的上部外周形成临时组装用的环状凸部(24),
在所述盖主体(3)的下部突出设置有将阀主体(5)的环状凸部(24)卡定的临时组装用的卡定爪(26),
所述环状凸部(24)的外径形成为比所述卡定爪(26)的内径大,
以如下方式进行临时组装:所述阀主体(5)的环状凸部(24)越过所述盖主体(3)的卡定爪(26)而被压入,并且所述环状凸部(24)被所述卡定爪(26)卡定,以使所述阀主体(5)不与所述盖主体(3)分离。
2.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制造方法,该树脂制散热器盖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树脂制的盖,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所述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所述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在所述盖主体(3)的轴向的中间部外周侧形成上侧环状槽(21),在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下部外周侧形成下侧环状槽(22),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此外,在所述上侧环状槽(21)中嵌入第一密封环(15),被嵌入的该第一密封环(15)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中的比所述出入口管(27)更靠轴向的上方位置的内周面接触,在下侧环状槽(22)中嵌入第二密封环(16),被嵌入的该第二密封环(16)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的颈部(28)的内周面接触,
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以使熔敷部(10)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15)与第二密封环(16)之间的由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面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侧的方式,对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进行熔敷,并且通过该熔敷部(10)将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相互接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的成形工序,在该成形工序中,在所述熔敷部分处的盖主体(3)的内周侧设置朝向轴向的下端部而内径扩大的第一锥部(6),在所述熔敷部分处的阀主体(5)的外周侧设置朝向轴向的上端部而外径缩小的第二锥部(7),并且,所述第一锥部(6)相对于盖主体(3)的轴线的倾斜角α形成为比第二锥部(7)相对于阀主体(5)的轴线的倾斜角β大;
嵌入工序,在该嵌入工序中,仅盖主体(3)的第一锥部(6)的轴向的上端部与阀主体(5)的第二锥部(7)的轴向的上端部接触;以及
熔敷工序,在该熔敷工序中,从上述的状态开始熔敷并使熔敷区域逐渐向轴向的下方扩大,由此形成熔敷部(10)而使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与阀主体(5)的上部外周之间被熔敷。
3.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其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树脂制的盖,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所述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所述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在所述盖主体(3)的轴向的中间部外周侧形成上侧环状槽(21),在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下部外周侧形成下侧环状槽(22),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此外,在所述上侧环状槽(21)中嵌入第一密封环(15),被嵌入的该第一密封环(15)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中的比所述出入口管(27)更靠轴向的上方位置的内周面接触,在下侧环状槽(22)中嵌入第二密封环(16),被嵌入的该第二密封环(16)构成为,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能够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的颈部(28)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树脂制散热器盖的特征在于,
当将树脂制盖安装于所述接管嘴(2)时,以使熔敷部(10)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15)与第二密封环(16)之间的由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面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侧的方式,对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进行熔敷,并且通过该熔敷部(10)将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相互接合,
在阀主体(5)或盖主体(3)的一部分设置相对于阀主体(5)或盖主体(3)的材料的经年性劣化而优先劣化并损坏的脆弱部(30),所述脆弱部(30)形成在其劣化损坏后也不破坏所述密封空间的密封功能的密封空间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制散热器盖,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阀主体(5)的所述下侧环状槽(22)的形状构成为,其轴向的剖面形成为方形,并且使该方形的周壁面中的从上拐角部(22a)到形成于阀主体(5)的阀座(29)的最靠近所述上拐角部(22a)的部分(29a)为止的壁厚t小于形成所述方形的其他拐角周壁的壁厚,由此在该部分形成所述脆弱部(30)。
5.一种盖相对于接管嘴的安装构造,其是将树脂制的盖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安装构造,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所述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所述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在所述盖主体(3)的轴向的中间部外周侧形成上侧环状槽(21),在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下部外周侧形成下侧环状槽(22),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此外,在所述上侧环状槽(21)中嵌入第一密封环(15),被嵌入的该第一密封环(15)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中的比所述出入口管(27)更靠轴向的上方位置的内周面接触,在下侧环状槽(22)中嵌入第二密封环(16),被嵌入的该第二密封环(16)以压接状态与所述接管嘴(2)的颈部(28)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盖相对于接管嘴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盖以使熔敷部(10)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15)与第二密封环(16)之间的由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面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侧的方式,对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进行熔敷,并且通过该熔敷部(10)将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相互接合,
形成从位于比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下端靠下侧的位置的所述接管嘴(2)的内周侧朝向所述接管嘴(2)的中心轴延长的爪部(52)而设置阀主体(5)的承受部(50),在阀主体(5)从所述盖主体(3)脱离后,利用该爪部(52)的上表面来接住阀主体(5),由此能够防止阀主体(5)穿过所述接管嘴(2)而落入水箱主体(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相对于接管嘴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受部(50)具有台阶部(51),该台阶部(51)与所述爪部(52)共面地形成在周向上与所述爪部(52)分离的位置,能够利用该爪部(52)的上表面以及该台阶部(51)的上表面来接住脱离后的所述阀主体(5)。
7.一种盖相对于接管嘴的安装构造,其是将树脂制的盖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安装构造,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
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通过熔敷而接合,
形成从所述接管嘴(2)的位于比阀主体(5)的轴向下端靠下侧的位置的内周侧朝向所述接管嘴(2)的中心轴延长的爪部(52)而设置阀主体(5)的承受部(50),在阀主体(5)从所述盖主体(3)脱离后,利用该爪部(52)的上表面来接住阀主体(5),由此能够防止阀主体(5)穿过所述接管嘴(2)而落入水箱主体(1)内。
8.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其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接管嘴(2)上的树脂制的盖,该接管嘴(2)从散热器水箱(1)的顶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管嘴(2)形成为筒状体,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水的出入口管(27),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接管嘴(2)的轴向的下部设置颈部(28),
所述盖具备盖主体(3)和阀主体(5),盖主体(3)形成为上端被闭塞的筒状体,阀主体(5)形成为筒状体,并且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轴向的中间部设置用于与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的连通孔(17),在筒状体的所述阀主体(5)的内周侧设置内凸缘状的阀座(29),
所述阀主体(5)将其上端部的外周从所述盖主体(3)的下端开口嵌入并装配于所述盖主体(3)的内部,在该状态下,阀主体(5)的所述连通孔(17)与所述接管嘴(2)的所述出入口管(27)连通,
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侧与阀主体(5)的外周侧通过熔敷而接合,
在所述阀主体(5)的上部外周形成临时组装用的环状凸部(24),
在所述盖主体(3)的下部突出设置有将阀主体(5)的环状凸部(24)卡定的临时组装用的卡定爪(26),
所述环状凸部(24)的外径形成为比所述卡定爪(26)的内径大,
以如下方式进行临时组装:所述阀主体(5)的环状凸部(24)越过所述盖主体(3)的卡定爪(26)而被压入,并且所述环状凸部(24)被所述卡定爪(26)卡定,以使所述阀主体(5)不与所述盖主体(3)分离。
9.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3、4、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制散热器盖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所述盖主体(3)与阀主体(5)的成形工序,在该成形工序中,在所述熔敷部分处的盖主体(3)的内周侧设置朝向轴向的下端部而内径扩大的第一锥部(6),在所述熔敷部分处的阀主体(5)的外周侧设置朝向轴向的上端部而外径缩小的第二锥部(7),并且,所述第一锥部(6)相对于盖主体(3)的轴线的倾斜角α形成为比第二锥部(7)相对于阀主体(5)的轴线的倾斜角β大;
嵌入工序,在该嵌入工序中,仅盖主体(3)的第一锥部(6)的轴向的上端部与阀主体(5)的第二锥部(7)的轴向的上端部接触;以及
熔敷工序,在该熔敷工序中,从上述的状态开始熔敷并使熔敷区域逐渐向轴向的下方扩大,由此形成熔敷部(10)而使所述盖主体(3)的内周与阀主体(5)的上部外周之间被熔敷。
CN201480013533.1A 2013-03-11 2014-03-03 树脂制散热器盖及其安装构造、以及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0741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7994A JP5752163B2 (ja) 2013-03-11 2013-03-11 樹脂製ラジエータキャップの製造方法
JP2013-047994 2013-03-11
JP2013-050693 2013-03-13
JP2013050693A JP5650265B2 (ja) 2013-03-13 2013-03-13 キャップとフィラーネックとの取付構造
JP2013272967A JP5619985B1 (ja) 2013-12-27 2013-12-27 樹脂製ラジエータキャップ
JP2013-272967 2013-12-27
PCT/JP2014/056085 WO2014142041A1 (ja) 2013-03-11 2014-03-03 樹脂製ラジエータキャップとその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4159A CN105074159A (zh) 2015-11-18
CN105074159B true CN105074159B (zh) 2018-02-02

Family

ID=51536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3533.1A Active CN105074159B (zh) 2013-03-11 2014-03-03 树脂制散热器盖及其安装构造、以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2147556B1 (zh)
CN (1) CN105074159B (zh)
TW (1) TWI595151B (zh)
WO (1) WO20141420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55924B1 (ko) * 2015-12-09 2017-07-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무부압 라디에이터캡
SE541582C2 (en) * 2016-08-23 2019-11-05 Scania Cv Ab Vehicle expansion tank sealing, sealing assembly, vehicle expansion tank and vehicle with expansion tank
CN107224167B (zh) * 2017-06-28 2018-08-10 盛纪(上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螺纹盖
CN110640047A (zh) * 2019-08-23 2020-01-03 南通福乐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水箱螺纹加水口的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8611B2 (ja) * 1991-06-28 2000-03-13 株式会社共立 往復式圧縮機
JP3018611U (ja) * 1995-05-24 1995-11-28 東洋ラジエーター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の給水キャップ
JP4106820B2 (ja) * 1999-07-14 2008-06-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完全密閉型容器
EP1549839A1 (en) * 2002-09-18 2005-07-06 Sundaram Fasteners Limited A safety-cap system for an engine cooling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of
CN201991601U (zh) * 2011-02-14 2011-09-2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满足发动机高压冷却***压力的膨胀水箱盖
JP2012233452A (ja) * 2011-05-09 2012-11-29 T Rad Co Ltd ラジエータのキャッ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122622A (ko) 2015-11-02
TWI595151B (zh) 2017-08-11
CN105074159A (zh) 2015-11-18
TW201502357A (zh) 2015-01-16
WO2014142041A1 (ja) 2014-09-18
KR102147556B1 (ko) 2020-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4159B (zh) 树脂制散热器盖及其安装构造、以及制造方法
JP5296869B2 (ja) 規格化されたルアー接続部またはルアーロック接続部との連結用コネクタ
CN102627031A (zh) 墨盒及墨盒的制造方法
CN103662335B (zh) 包括形成阻隔件的***件的改进式管头
KR20200145841A (ko) 엔드 캡
US9802031B2 (en) Creation of a polymer retention hub to form a conjunct nozzle
US20070272340A1 (en) Fusion welding fittings with weld bead cover
JP6465222B2 (ja) 航空機用水タンクのインナーライナーに口金を取り付ける装置
US10696544B2 (en) Synthetic resin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WO2014069425A1 (ja) フィラーパイプ取付構造
JP5753938B2 (ja) 樹脂製ラジエータキャッ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50265B2 (ja) キャップとフィラーネックとの取付構造
WO2018110507A1 (ja) 航空機用水タンクのインナーライナーに口金を取り付ける装置
JP5752163B2 (ja) 樹脂製ラジエータキャップの製造方法
JP6280337B2 (ja) レンズ成形型、及び、ガラス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05163960A (ja) パージ付きキャップ
CN217467298U (zh) 一种镀膜套环治具
JP5619985B1 (ja) 樹脂製ラジエータキャップ
JP2009121624A (ja) ガスタンク
US4277013A (en) Method for braze-assembling metal components having low softening temperatures, without disrupting regions of stabilized dimensions
US10763189B2 (en) Sealing arrangement
CN106322042A (zh) 一种预埋式熔管及其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
JP6774349B2 (ja) 鏡筒付きレンズ
JP5946514B2 (ja) バルブ装置
JP2023156008A (ja)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