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2187B - 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2187B
CN105052187B CN201380035282.2A CN201380035282A CN105052187B CN 105052187 B CN105052187 B CN 105052187B CN 201380035282 A CN201380035282 A CN 201380035282A CN 105052187 B CN105052187 B CN 105052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tenna port
pilo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52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52187A (zh
Inventor
刘建琴
刘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52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2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52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2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包括:基站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所述基站在每个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导频开销。

Description

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采取空间复用的方式使用多根天线来获取更高的速率。相对于一般的空间复用方法,一种增强的技术是接收端反馈信道信息给发送端,发送端根据获得的信道信息使用一些发射预编码技术,极大的提高传输性能。
为了获得更高的小区平均谱效率及提高小区边缘的覆盖和吞吐量,增强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简称LTE-A)在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的基础上,下行支持到了最多8根天线,并且在码本反馈方面提出了一些反馈增强的技术,主要是增强码本的反馈精度和利用信道信息的时间相关性和/或频域相关性压缩开销。对于需要反馈信道信息的一个子带或多个联合子带,用户设备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简称CSI-RS)测量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CSI),并向基站反馈两个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ex,简称PMI)信息,分别为PMI1和PMI2,其中PMI1对应一个码本C1中的码字W1,PMI2对应另外一个码本C2中的码字W2。基站端有相同的C1和C2的信息,收到PMI1和PMI2后从对应的码本C1和C2中找到对应的码字W1和W2,获得一个虚拟的W对应的码本。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随着天线规模的增大,用于测量预编码矩阵的导频开销,即上述CSI-RS的开销也会随之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频开销随着天线规模的增大而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
所述基站在每个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方面,不同的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不同。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基站在每个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发送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第一标识位,所述第一标识位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在所述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所述全带宽上发送。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导频信号为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CSI-RS或用单位矩阵作为解调预编码矩阵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方面,所述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采用加权系数对各个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得到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所述加权系数是由所述基站预定义的或由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包括:
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周期性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导频信号,则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非周期性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其中,所述基站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由所述基站确定。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用户设备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接收所述导频信号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是由所述基站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导频信号,则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所述第二导频信号。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
发送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五方面,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加权系数对各个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得到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所述加权系数是由所述基站预定义的或由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周期性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非周期性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
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其中,所述基站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由所述基站确定。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七方面,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接收所述导频信号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是由所述基站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八方面,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八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所述第二导频信号。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
发送器,用于在每个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九方面,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用于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十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采用加权系数对各个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得到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所述加权系数是由所述基站预定义的或由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十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周期性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十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十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非周期性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其中,所述基站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由所述基站确定。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十一方面,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接收所述导频信号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是由所述基站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十二方面,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十二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所述第二导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频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通过基站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并在每个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上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以使用户设备根据上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从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导频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导频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导频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导频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站和用户设备的交互流程图;
图6A为一种交叉极化的16个导频天线端口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导频天线端口组的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种导频天线端口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基站和用户设备的交互流程图;
图8为一种交叉极化的64个导频天线端口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波束到达角测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导频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频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基站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
步骤S101、基站在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等设备。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基站通过导频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随着天线规模的增大,导频天线端口数也会增大,因此导频信号的开销也会增大。在本实施例中,基站为导频天线端口组成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确定不同的发送周期,并用上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
具体的,基站可以将多个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并为该导频天线端口组确定发送周期。比如,基站可以根据各导频天线端口之间的相关性,将不同的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导频天线端口组,用以在相同的发送周期内发送导频信号。
当基站确定了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周期后,就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具体的,基站可以用上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即在其对应的时频资源位置,在各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周期内发送导频信号,这里的导频信号是用来供用户设备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在实际中,其可以为CSI-RS或DMRS等。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基站可以分配导频天线端口中的一些做长周期的信道质量测量,从而这些导频天线端口所在的导频天线端口组可以对应长的发送周期,而另一些做短周期的信道质量测量,从而这些导频天线端口所在的导频天线端口组可以对应短的发送周期。
此外,在实际中,基站可以先确定发送周期,然后选择每次发送时使用哪些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事实上,上述操作也是为不同的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不同的发送周期,因此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基站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并在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上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相比现有技术中所有的导频天线端口采用相同的发送周期,大大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导频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频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0、用户设备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
步骤S201、用户设备根据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本实施例各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具体的,当基站为UE发送了导频信号后,UE需要接收基站发送的导频信号。
进一步地,由于基站是在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内发送导频信号的,因此,UE需要在上述发送周期内,通过所述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即其对应的时频资源位置接收上述导频信号,然后,UE可以根据上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可选的,在完成信道质量测量之后,UE可以将测量结果通过上行信道反馈给基站。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设备通过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并根据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从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导频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频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0、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步骤S301、基站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等设备。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基站使用所有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因而随着天线规模的增大,导频信号的开销也会增大。在本实施例中,基站首先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从而减少了导频开销。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通过加权等操作,将多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这里并不限制被加权的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具体有几个,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导频开销和实际的天线端口数目做选择。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基站也可以在多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中选择一个,作为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在实际中,既可以随机选择,也可以指定某一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为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在确定了第一导频天线端口之后,基站可以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即在其对应的时频资源位置,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具体的,该第一导频信号是用来供用户设备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比如,其可以为CSI-RS或DMRS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然后再用上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从而减少了发送第一导频信号的天线端口的数目,进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导频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频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0、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具体的,当基站为UE发送了第一导频信号之后,UE需要接收上述第一导频信号。
进一步地,UE可以在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时频资源位置接收上述第一导频信号,并用其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设备通过由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的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第一导频信号,并用上述第一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从而减少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站和用户设备的交互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交互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0、基站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等设备。
具体的,基站可以将多个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导频天线端口组,然后为不同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确定对应的发送周期。上述不同的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不同。
以LTE的第10版协议(Release-10,简称Rel-10)为例,在其规定的双码本结构的信道质量测量方法中,最终使用的总预编码矩阵用W表示,W=W1*W2,其中,W1表示为宽带的长期预编码信息,其对应LTE现***本结构中的一个由多个波束组成的波束组,而W2为宽带或子带的短期预编码信息,用于从上述W1表示的波束组中选择一个波束并同时包括不同极化方向间的相位旋转。由于在实际中,双码本结构中同一个极化方向的各导频天线端口间的相位是强相关的,即同一极化方向的任意相邻的两导频天线端口间的相位差相同。因此,本实施例利用上述相关性,为不同的导频天线端口组配置不同的发送周期。
具体的,图6A为一种交叉极化的16个导频天线端口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沿x轴方向呈正45度角的8根直线表示8个导频天线端口,它们的极化方向为第一极化方向,沿x轴方向呈负45度角的8根直线表示8个导频天线端口,它们的极化方向为第二极化方向。在前述的双码本结构中,第一极化方向和第二极化方向的预编码信息是强相关的,即第二个极化方向的预编码信息相比第一个极化方向的预编码信息仅差了一个相位旋转。
进一步地,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导频天线端口组的示意图,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种导频天线端口组的示意图,如图6B和图6C所示,在测量上述双码本结构中的W1时,可以将图6B中同样呈第一极化方向的8个导频天线端口作为一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并用其发送导频信号以测量长期的预编码信息W1;在测量上述双码本结构中的W2时,由于W2表示的是具体波束选择以及第一极化方向与第二极化方向间的相位旋转,因此,可以用图6C中的三个导频天线端口作为一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并用其发送导频信号以测量短期的预编码信息W2,具体的,在测量时,可以测量同样呈第一极化方向的导频天线端口1和导频天线端口2上的导频信号,用来完成波束选择的测量,并测量呈不同极化方向的导频天线端口1和导频天线端口3上的导频信号,用来完成两个极化方向间的相位旋转的测量。
可选的,由于W1表示的是宽带长期的预编码信息,因此用于W1测量的导频天线端口,即图6B中的8个导频天线端口组成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可以配置为长周期,而W2对应的是短期预编码信息,因此用于W2测量的导频端口,即图6C中的3个导频天线端口组成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可以配置为短周期。
举例来说,以LTE Rel-10规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的反馈模式1-1的子模式1为例,基于图6A的导频天线端口配置,现有技术在进行W1和W2测量时,每次测量中用来发送导频信号的导频天线端口始终是16个。若PMI测量、反馈与其对应的导频信号的测量完全匹配,即导频信号的测量与PMI的反馈时隙相同,那么,在每轮反馈周期中,为了进行第一个反馈时隙的W1测量,现有技术需要用16个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只需用8个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为了进行第二个反馈时隙的W2测量,现有技术需要用16个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只需用3个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为了进行第三个反馈时隙的W2测量,现有技术需要用16个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只需用3个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为了进行第四个反馈时隙的W1测量,现有技术需要用16个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只需用8个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导频信号,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大大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是以交叉极化的导频天线端口为例,在实际中,对于其它极化方式的导频天线端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仍然适用。
步骤S501、基站向UE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等设备。
具体的,基站可以向UE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上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是在UE的专用带宽上发送导频信号,还是在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导频信号。
由于在实际中,UE占用的专用带宽一般小于等于基站对应的全带宽,因此,在UE实际占用的专用带宽上发送导频信号,可以减少导频信号的开销。
具体的,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为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简称DCI)。可选的,可以在DCI中携带第一标识位,用上述第一标识位指示导频信号在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全带宽上发送。具体的,可以在DCI中字段中增加1比特作为上述第一标识位,当上述第一标识位为0时,表示在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导频信号;当上述第一标识位为1时,表示在UE的专用带宽上发送导频信号,即DCI所调度的带宽范围。
进一步地,上述导频信号可以为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CSI-RS,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CSI-RS的发送带宽。
更进一步地,由于DM-RS是在UE专用带宽上发送的,因此,也可以复用现有技术中的DM-RS作为上述导频信号,此时也可以在DCI中增加1比特作为上述第一标识位,用来指示是否基于当前的导频信号,即DM-RS做信道质量测量,比如,当上述第一标识位为0时,表示不使用DM-RS做信道质量测量;当上述第一标识位为1时,表示使用DM-RS做信道质量测量。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DM-RS在发送时,需要用解调预编码矩阵对其进行预编码,若用DM-RS做信道质量测量,则需要将DM-RS对应的解调预编码矩阵配置为单位阵即可。
步骤S502、基站在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UE发送导频信号。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等设备。
该步骤的描述与步骤S1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3、UE接收第一配置信息。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UE,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具体的,当基站向UE发送了第一配置信息之后,UE需要接收上述第一配置信息。
步骤S504、UE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在UE的专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或在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UE,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具体的,从步骤S501的描述可知,第一配置信息是用于向UE指示基站发送的导频信号是基站对应的全带宽还是UE专用带宽的,因此,UE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上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基站发送的导频信号的带宽,并在对应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也就是说,若上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基站在其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了导频信号,那么UE可以确定在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若上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UE在其专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那么UE可以确定在其专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
步骤S505、UE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该步骤的描述与步骤S2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6、UE根据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该步骤的描述与步骤S2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基站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并在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上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UE发送导频信号,以使UE根据上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从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基站和UE的交互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和UE的交互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0、基站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等设备。
具体的,为了减少导频信号的开销,基站可以首先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进一步地,基站可以采用加权系数对各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从而得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在这里,上述加权系数可以是由基站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由UE反馈的。在实际中,若在执行步骤S600之前,UE已经反馈了加权系数,那么,基站就可以选择用UE反馈的加权系数或基站预定义的加权系数进行加权,否则,则使用基站预定义的加权系数进行加权。
可选的,上述步骤S600可以是周期性执行的,也就是说,在每个周期内,基站使用相同的加权系数确定第一导频天线端口,不同周期可以对应不同的加权系数。
步骤S601、基站向UE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等设备。
具体的,上述第二配置信息是用于指示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的。
进一步地,上述配置参数可以包括:用于向UE发送第一导频信号的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号和数目,以及基站向UE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对应的扰码序列,还有基站向UE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对应的时频资源位置等。
在实际中,上述第二配置信息可以为DCI。可选的,可以在DCI中携带第二标识位,用上述第二标识位指示上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步骤S602、基站向UE发送第三配置信息。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等设备。
具体的,上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是否向UE发送第二导频信号。这里的第二导频信号是用于生成下一次加权系数的。
进一步地,若第三配置信息指示基站向UE发送第二导频信号,则UE可以通过测量上述第二导频信号,生成步骤S600中用于加权第二导频天线端口时使用的加权系数,并反馈给基站,以供基站在下一次执行步骤S600时使用。
更进一步地,上述第三配置信息可以为DCI。可选的,可以在DCI中携带第三标识位,用上述第三标识位用于指示基站是否向UE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步骤S603、基站通过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UE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等设备。
具体的,若上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基站向UE发送第二导频信号,那么基站可以通过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时频资源向UE发送上述第二导频信号。
可选的,基站可以非周期地向UE发送上述第二导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中,步骤S601也可以在步骤S602和S603之后执行,这里并不做限定,并且,步骤S603是在第三配置信息指示基站发送第二导频信时才执行的。
步骤S604、基站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UE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等设备。
具体的,基站可以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时频资源向UE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可选的,基站可以周期性的发送上述第一导频信号。
步骤S605、U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具体的,当基站向UE发送了第二配置信息后,UE需要接收上述第二配置信息。
步骤S606、UE根据第二配置信息,获取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具体的,由于上述第二配置信息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的,因此,UE可以根据第二配置信息,获取用于发送第一导频信号的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号和数目,以及第一导频信号对应的扰码序列,还有第一导频信号对应的时频资源位置等。
步骤S607、U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具体的,当基站向UE发送了第三配置信息后,UE可以接收上述第三配置信息,以确定是否接收第二导频信号。
在实际中,特别的,当基站不向UE发送第二导频信号时,通过基站主动通知UE,UE就可以不用进行接收第二导频信号的相关操作。
步骤S608、UE通过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第二导频信号。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具体的,当第三配置信息指示基站发送了第二导频信号时,UE可以在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时频资源位置接收上述第二导频信号。
可选的,UE在接收到第二导频信号之后,可以用其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并生成基站在下一次执行步骤S600时,需要使用的加权系数,然后通过上行信道反馈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限定了步骤S605和步骤S606的前后顺序,以及步骤S607和步骤S608的前后顺序,但是上述两组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只需与基站侧的操作,即步骤S601~S603保持一致即可,这里并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609、UE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在实际中,它可以是应用于LTE***的UE。
该步骤的描述与步骤S40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具体描述上述步骤S600~S609。
图8为一种交叉极化的64个导频天线端口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沿x轴方向呈正45度角的32根直线表示32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沿x轴方向呈负45度角的32根直线也表示32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此外,在实际中,UE可以采用基于到达角的测量来得到预编码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基站。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波束到达角测量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图中的黑色实心圆表示UE的物理天线,来自基站的波束在到达UE的物理天线时,与其物理天线呈角度用α表示,将UE的两个相邻物理天线之间的距离即为d,因此UE的第1个物理天线到第k个物理天线之间的距离为d*(k-1)。
基于上述图8和图9的描述,基站首先可以用加权系数将上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加权为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比如,可以首先对图8中每一行呈正45度角的8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形成一个呈正45度角的第一导频天线端口,然后再对图8中每一行呈负45度角的8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形成一个呈负45度角的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如此通过加权,可以用64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生成图8中的8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可选的,可以采用公式
Figure GWB0000002562010000221
作为上述确定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的加权系数;
其中,WGOB表示上述加权系数,m表示用于形成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的第m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此处取值为1到8,λ表示光波的波长,k表示第一导频天线端口的总数,此处即为8,因此,WGOB的维度为8行*1列。
基于公式(1),对于总的64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由于同极化方向的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即图8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之间,都相差一个固定的相位差8α,因此,对于图8中的64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其生成8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的总加权系数可以用WBF表示,其具体的表达式为:
Figure GWB0000002562010000222
基站在确定了8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后,即可用上述8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发送第一导频信号。UE在接到第一导频信号后,可以对第一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得到预编码矩阵Wp,并用WBF*Wp计算出综合预编码矩阵,然后反馈给基站。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然后再用上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从而减少了发送第一导频信号的天线端口的数目,进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确定模块10和发送模块11。
具体的,确定模块10用于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发送模块11用于在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以使用户设备根据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进一步地,发送模块11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导频信号在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基站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并在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上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从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确定模块20和发送模块21。
具体的,确定模块20用于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发送模块21用于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20具体用于:采用加权系数对各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得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加权系数是由基站预定义的或由用户设备反馈的。
更进一步地,发送模块21具体用于: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周期性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更进一步地,发送模块21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更进一步地,发送模块21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是否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更进一步地,发送模块21还用于:通过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非周期性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然后再用上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从而减少了发送第一导频信号的天线端口的数目,进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模块30和测量模块31。
具体的,接收模块30用于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测量模块31用于根据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其中,基站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由基站确定。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30还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在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或在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设备通过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并根据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从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模块40。
具体的,接收模块40用于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是由基站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的,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40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获取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更进一步地,接收模块40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是否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更进一步地,接收模块40还用于:通过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第二导频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设备通过由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的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第一导频信号,并用上述第一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从而减少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处理器50和发送器51。
具体的,处理器50用于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发送器51用于在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以使用户设备根据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进一步地,发送器50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导频信号在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基站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并在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上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从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处理器60和发送器61。
具体的,处理器60用于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发送器61用于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进一步地,处理器60具体用于:采用加权系数对各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得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加权系数是由基站预定义的或由用户设备反馈的。
更进一步地,发送器61具体用于: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周期性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更进一步地,发送器61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更进一步地,发送器61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是否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更进一步地,发送器61还用于:通过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非周期性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然后再用上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从而减少了发送第一导频信号的天线端口的数目,进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器70和处理器71。
具体的,接收器70用于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处理器71用于根据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其中,基站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由基站确定。
进一步地,接收器70还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在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或在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设备通过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并根据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从而减小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器80。
具体的,接收器80用于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是由基站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的,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进一步地,接收器80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获取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更进一步地,接收器80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是否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更进一步地,接收器80还用于:通过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第二导频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设备通过由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的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第一导频信号,并用上述第一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从而减少了导频信号的开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1)

1.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
所述基站在每个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不同的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不同;
其中,所述基站在每个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第一标识位,所述第一标识位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在所述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所述全带宽上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信号为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CSI-RS或用单位矩阵作为解调预编码矩阵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4.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所述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采用加权系数对各个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得到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所述加权系数是由所述基站预定义的或由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
其中,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号和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包括:
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周期性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导频信号,则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非周期性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第二标识位,所述第二标识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第三标识位,所述第三标识位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导频信号。
10.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其中,所述基站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由所述基站确定,不同的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不同;
所述用户设备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接收所述导频信号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
11.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是由所述基站采用加权系数对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所确定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所述加权系数是由所述基站预定义的或由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号和数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导频信号,则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所述第二导频信号。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不同的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不同;
发送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加权系数对各个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得到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所述加权系数是由所述基站预定义的或由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号和数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周期性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1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非周期性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1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
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其中,所述基站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由所述基站确定,不同的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不同;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接收所述导频信号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
2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是由所述基站采用加权系数对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所确定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所述加权系数是由所述基站预定义的或由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号和数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所述第二导频信号。
2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不同的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不同;
发送器,用于在每个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信号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发送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发送。
2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将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确定为一个第一导频天线端口;
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采用加权系数对各个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得到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所述加权系数是由所述基站预定义的或由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号和数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用户设备周期性发送第一导频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4-2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非周期性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2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在基站的每个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周期内,通过该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资源接收导频信号;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
其中,所述基站的导频天线端口组的发送周期由所述基站确定,不同的所述导频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发送周期不同;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带宽上接收所述导频信号或在所述基站对应的全带宽上接收导频信号。
2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是由所述基站采用加权系数对至少两个第二导频天线端口进行加权所确定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用于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所述加权系数是由所述基站预定义的或由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所述第一导频天线端口号和数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导频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导频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接收所述第二导频信号。
CN201380035282.2A 2013-12-16 2013-12-16 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50521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9579 WO2015089715A1 (zh) 2013-12-16 2013-12-16 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2187A CN105052187A (zh) 2015-11-11
CN105052187B true CN105052187B (zh) 2020-03-20

Family

ID=5340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5282.2A Active CN105052187B (zh) 2013-12-16 2013-12-16 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4430B2 (zh)
EP (1) EP3082358B1 (zh)
JP (1) JP2017508318A (zh)
KR (1) KR20160098435A (zh)
CN (1) CN105052187B (zh)
WO (1) WO20150897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0159A1 (en) 2017-07-24 2019-01-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ELL SEARCH FOR USER EQUI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CELL SEARCH INTERVALS ASSOCIATED WITH GROUPS OF BASE STATIONS
CA3155942A1 (en) * 2019-10-29 2021-05-06 Filippo Tosato Mapping of windowed fd basis to a combinatorial indicator for pmi reporting and usage
CN114070372B (zh) * 2020-08-07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4866A (zh) * 2006-10-30 2008-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多发射天线***的导频信号发送方法
CN101867948A (zh) * 2009-04-14 2010-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下行链路中间导频的发送方法
CN101366200B (zh) * 2005-08-15 2012-07-04 摩托罗拉*** 用于导频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7506B (zh) * 2004-12-09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的导频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888636B (zh) 2009-05-14 2013-10-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下行测量导频的配置和检测方法和装置
US9432164B2 (en) * 2009-10-15 2016-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mapp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578532B2 (en) 2011-11-25 2017-02-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105811A1 (ko) * 2012-01-11 2013-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참조신호를 이용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010106A1 (en) * 2012-01-29 2015-01-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Virtual Antenna Ports for Flexible CSI-RS Resource Definition
US9119209B2 (en) * 2012-03-30 2015-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state-information pilot design for an advanced wireless network
US9161241B2 (en) 2012-03-30 2015-10-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and signaling for per-user elevation MIMO
US20130286964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figuring CSI-RS for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3165206A1 (ko) * 2012-05-03 2013-1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BR112014028118B1 (pt) * 2012-05-11 2022-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em um nó receptor para receber um sinal portador de informação, método em um nó transmissor para transmitir um sinal portador de informação, nó receptor, e, nó transmissor
CN104254946B (zh) * 2012-06-08 2016-10-26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三维波束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EP3444961B1 (en) 2012-06-11 2020-03-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238981B2 (ja) * 2012-07-12 2017-11-2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アンテナポート向け参照信号送信方法
US9203576B2 (en) * 2012-08-03 2015-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Quasi co-located antenna port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CN103684676B (zh) * 2012-09-26 2018-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端口位置关系的通知和确定方法、***及装置
ES2769540T3 (es) * 2012-09-27 2020-06-26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 Inst Método para señalizar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para una transmisión multipunto coordinad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o
CN103840907B (zh) * 2012-11-20 2018-06-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导频信号和信号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WO2014129716A1 (en) * 2013-02-21 2014-08-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qcl between antenna ports for massive mim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82816B2 (en) * 2013-04-09 2018-01-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ethod of mapping CSI-RS ports to resource block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6200B (zh) * 2005-08-15 2012-07-04 摩托罗拉*** 用于导频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74866A (zh) * 2006-10-30 2008-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多发射天线***的导频信号发送方法
CN101867948A (zh) * 2009-04-14 2010-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下行链路中间导频的发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98435A (ko) 2016-08-18
US10404430B2 (en) 2019-09-03
EP3082358A1 (en) 2016-10-19
WO2015089715A1 (zh) 2015-06-25
EP3082358A4 (en) 2016-11-30
US20160315746A1 (en) 2016-10-27
JP2017508318A (ja) 2017-03-23
CN105052187A (zh) 2015-11-11
EP3082358B1 (en) 2018-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94443B2 (ja) 基地局及びプリコーディングマトリックス決定方法
EP3267593B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754863B1 (en) Multi-beam codebooks with further optimized overhead
KR102525602B1 (ko)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612780B (zh) 由移动通信***中的终端进行反馈信息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JP6052468B2 (ja)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行列インジケータ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
EP4099603B1 (e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multi-user multiple-in multiple-out
JP6388348B2 (ja) パイロット信号伝送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EP2930873B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EP3836413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7241129B (zh) 窄带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波束方向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EP2925042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preamble signal and for signal measurement
KR20170020287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93731A1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预编码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JP6583409B2 (ja)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および送信装置
EP3520231A1 (en) Advanced csi reporting for hybrid class a/b operation
CN105052187B (zh) 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6145952A1 (zh) 信道状态测量导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542580B1 (en) Co-scheduling of wireless devices
EP2816768B1 (en) Low complexity and accurate cluster of beams sel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