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0005A - 扬声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0005A
CN105050005A CN201510463296.5A CN201510463296A CN105050005A CN 105050005 A CN105050005 A CN 105050005A CN 201510463296 A CN201510463296 A CN 201510463296A CN 105050005 A CN105050005 A CN 105050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part
rib
vibration section
speaker unit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32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研也
木村良浩
伊藤正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hoku Pioneer Corp
Pione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hoku Pioneer Corp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hoku Pioneer Corp,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Tohoku Pioneer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088012680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946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50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00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扬声器装置。该扬声器装置具备外框、音圈以及振动膜,所述振动膜具备振动部和边缘部,所述振动部借助于所述边缘部被外框支承,所述振动部和所述边缘部配置在所述音圈的外侧,加强部配置在所述振动部和所述边缘部,所述加强部从所述振动部延伸至所述边缘部,所述边缘部侧的所述加强部的端部相比所述边缘部的顶部更靠所述振动膜侧。

Description

扬声器装置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0880126806.8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JP2008/053200,申请日:2008年2月25日,发明名称: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及扬声器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安装在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收音机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s)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音响中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的扬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便携式收音机或者PDA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为了“便携”这一目的,要求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因而,对于使用在这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扬声器装置,也要求其小型化和薄型化等。另外,扬声器装置,为了在宽频带中得到失真少的音频特性,通常需要降低最低共振频率f0
为了薄型化和小型化上述扬声器装置,可考虑减轻根据施加于音圈的电信号而振动并发出声波(以下称为“音频”)的振动膜的重量以及安装在该振动膜的周缘并用以支撑该振动膜的边缘部等的重量。例如,如果使振动膜及边缘部等的厚度变薄,则可减轻振动膜及边缘部等的重量。
然而,当振动膜及边缘部等的厚度变薄时,容易发生变形,自然地其刚性也会降低。在这里,所谓刚性是指与结构体的变形难易程度相关的物理量。如果振动膜及边缘部等的刚性降低,则容易发生摇摆现象及分割振动(分割共振)等,并因此会产生杂音的增大、发音异常以及音频失真等现象,从而无法获得良好的音质。
在这里,所谓摇摆现象是指扬声器装置的振动***根据施加于音圈的电信号产生振动时,其振动并不是在音频发射方向(音圈的振动方向)上进行直线上下运动,而是在与音的发射方向的大体垂直或倾斜的方向上进行振动的现象。另外,所谓分割振动(分割共振)是指因振动膜的弯曲而使振动膜的各部分分别振动的现象,而分割共振是指因音圈架的振幅运动而使振动从振动膜的中心向四周以同心圆状传播,并经边缘部向振动膜的中心部反射之后,与从音圈架传播而来的新的振动互相干涉而产生共振的现象。
因此,为了提高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的边缘部的刚性,至今提出有一种具有下述结构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即,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由呈圆顶形状的振动膜与外周的边缘部成型为一体,并在边缘部一体地成型有槽状的肋拱。而且,在边缘部的表面或者里面的部分区域设置有部分改善边缘部弯曲强度的调整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称该技术为第一现行例。
另外,为了提供小型化且不增加最低共振频率f0的扬声器装置,现有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下述结构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即,在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中,分别一体地设置有处于中央的发挥振动膜功能的第一振动部、在其外周结合有音圈的结合部及其外周的边缘部。此外,在结合部的外周侧设置具有振动膜功能的第二振动部并使其与边缘部相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以下,称该技术为第二现行例。
另外,为了确保圆顶的面积变大时其呈圆顶形状的振动膜在全音域范围内具有足够的刚性,减少因高谐波失真导致的高音域频率特性的混乱,从而得到高品质的播放效果,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下述结构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即,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其呈圆顶形状的振动膜藉由与其外周一体化的边缘部由外框支撑。在边缘部,其外周部形成有凹凸结构的加强用肋拱。另一方面,振动膜上形成有从圆顶中心部附近向圆顶外周侧延伸的具有加强作用的槽状或者凸状的肋拱,其相对于圆顶中心呈放射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以下,称该技术为第3现行例。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048494号公报(权利要求1,[0011],[0019]~[0025],图1,图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166070号公报(权利要求1,[0011],[0017]~[0025],图1,图2)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287418号公报(权利要求4,[0013],[0015]~[0020],图2,图3)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第1至第3现行例中,在呈圆顶形状的振动膜和边缘部之间,存在因音圈的振动而从振动膜的中心部朝向边缘部传播的声波和从边缘部返回振动膜中心部的声波产生***振(边缘部孔)的问题。该***振,在扬声器的音频特性(声压级-频率特性)中有时作为可听度范围内的高音域共振频率出现。其结果,在高音范围内存在失真及音质不清等降低扬声器装置音频特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作为课题之一,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扬声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所述的结构。
该扬声器装置具备外框、音圈以及振动膜,所述振动膜具备振动部和边缘部,所述振动部借助于所述边缘部被外框支承,所述振动部和所述边缘部配置在所述音圈的外侧,加强部配置在所述振动部和所述边缘部,所述加强部从所述振动部延伸至所述边缘部,所述边缘部侧的所述加强部的端部相比所述边缘部的顶部更靠所述振动膜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结构的示意图,(a)为其平面图,(b)为(a)的A-A截面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的大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3是显示图1(a)的B-B截面图,(a)为第一加强部的一例,其截面形状大体呈三角形,(b)为第一加强部的另一例,其截面形状大体呈圆顶形状。
图4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扬声器装置大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显示构成图4所示扬声器装置的磁路结构的示意图,(a)为其平面图、(b)为其正视图、(c)为(a)的B-B截面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扬声器装置大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7是显示构成图6所示扬声器装置的磁路结构的示意图,(a)为其平面图、(b)为其正视图、(c)为(a)的C-C截面图。
符号说明
1振动体
2振动膜
3边缘部
2a第一振动部
2b第二振动部
2c凹穴
2ba圆弧部
2bb圆弧部
2bc长方形部
2bd长方形部
3a圆弧部(第一区域)
3b圆弧部(第一区域)
3c长方形部(第二区域)
3d长方形部(第二区域)
3e折回部
4a交接部
4b交接部
4c交接部
4d交接部
5a交接部
5b交接部
5c交接部
5d交接部
6a第一加强部
6b第一加强部
7长轴
8a第二加强部
8b第二加强部
9边缘部3的顶部
10外周部的中心
11磁路
12外框
12a阶梯部
12b阶梯部
13音圈
21外磁铁
21a通孔
22内磁铁
22a通孔
23外板件
23a通孔
24a通孔
24内板件
25磁轭
25a通孔
31磁路
32内磁铁
32a底板部
32b柱部
32c通孔
41斜面
42斜面
43顶部
44斜面
45斜面
46顶部
g磁隙
h高度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的结构示意图,(a)为其平面图、(b)为(a)的A-A截面图。另外,图2是图1所示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的大体结构的斜视图。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可使用于移动电话、便携式收音机或者PDA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扬声器装置中。该扬声器装置的短口径例如为2~4cm左右。
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的平面形状大体呈在2个圆弧形之间存在长方形的跑道形状。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由振动膜2和边缘部3形成为一体。振动膜2由平面形状呈大体跑道形状的第一振动部2a与平面形状呈大体中空跑道形状的第二振动部2b隔着凹穴2c形成为一体。
在这里,所谓大体中空跑道形状是指平面形状为将2个圆弧形的两端连接于和该圆弧形相同宽度的2个长方形的形状,即,在上述大体呈跑道形状的图案中去除位于该大体跑道形状的中央位置且呈大体跑道形状的第一振动部2a的形状。第一振动部2a的纵截面形状呈向前面(音频发射方向)突出的大体圆顶形状。第二振动部2b由2个圆弧部(第一区域)2ba及2bb与将这些圆弧部2ba及2bb的两端以与圆弧部2ba及2bb相同宽度连接的2个长方形部(第二区域)2bc及2bd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第二振动部2b的纵截面形状呈向前面(音频发射方向)突出的大体曲线形状。
凹穴2c,其平面形状为大体跑道环形。在这里,所谓大体跑道环形是指大体中空跑道形状中与全周长相比宽度极窄的形状。于凹穴2c中收容有大体呈跑道环形的音圈(图示省略),通过粘合剂固定在该该凹穴2c中。因此,该凹穴2c具有一深度,使从第一振动部2a的连接部分收容的音圈的上端不突出于该平面。具有这种结构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被称为凹穴形振动膜。
在第二振动部2b的外周边形成有与振动膜2形成为一体的边缘部3。该边缘部3,其平面形状为大体中空跑道形状。即,边缘部3由2个圆弧部(第一区域)3a及3b与将这些圆弧部3a及3b的两端以与圆弧部3a及3b相同的宽度连接的2个长方形部(第二区域)3c及3d形成为一体而构成。另外,边缘部3的纵截面形状大体为向前面突出的辊形。
第一振动部2a的面积,与第二振动部2b和边缘部3的面积之和大体相等或比该和小。在图1及图2的例子中,第二振动部2b和边缘部3的面积之和大约为第一振动部2a面积的3.5倍。
另外,第一振动部2a的纵截面形状为向前面(音频发射方向)突出的大体圆顶形,第二振动部2b的纵截面形状为向前面(音频发射方向)突出的大体曲线形状,边缘部3的纵截面形状大体为向前面突出的辊形。即,第一振动部2a、第二振动部2b及边缘部3的各纵截面形状,均呈向前面(音频发射方向)突出的曲线形状。此外,如图1(b)所示,第二振动部2b的顶部低于第一振动部2a的顶部或边缘部3的顶部9。
另外,如图1(b)所示,边缘部3的顶部9位于其内周部与外周部之中心10的偏靠外周部的部分。
横跨边缘部3与第二振动部2b,在其前面(音频发射方向)形成有多个凸状的第一加强部6a及6b。于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该第一加强部6a分别形成于以下位置:(1)从构成第二振动部2b的圆弧部2ba和长方形部2bc的交接部4a靠近圆弧部2ba一侧,且从构成边缘部3的圆弧部3a和长方形部3c的交接部5a靠近长方形部3c一侧的位置;(2)从上述圆弧部2ba和上述长方形部2bd的交接部4b靠近圆弧部2ba一侧且从上述圆弧部3a和上述长方形部3d的交接部5b靠近长方形部3d一侧;(3)从上述圆弧部2bb和上述长方形部2bc的交接部4c靠近圆弧部2bb一侧,且从上述圆弧部3b与上述长方形部3c的交接部5c靠近长方形部3c一侧;以及(4)从上述圆弧部2bb和上述长方形部2bd的交接部4d靠近圆弧部2bb一侧,且从上述圆弧部3b和上述长方形部3d的交接部5d靠近长方形部3d一侧。换言之,各第一加强部6a与长方形部2bc、2bd、3c及3d的各短边平行地延伸。
另外,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若将包含边缘部3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整体的平面形状视为椭圆形状时,则该第一加强部6b形成于长轴7上以及将该长轴7作为对称轴相互对称的位置上。换言之,各第一加强部6b从第二振动部2b至边缘部3,大体向圆弧部2ba、2bb、3a及3b的径向延伸。当将包含边缘部3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整体的平面形状视为椭圆形状时,上述复数个第一加强部6a及6b以短轴为对称轴大体呈对称形状。
另外,图1(b)所示的第一加强部6b的高度h以大体等于或小于第二振动部2b的外周边与边缘部3的顶部之间的高度为宜。对于第一加强部6a的高度虽然没有图示但与6b相同。以下说明如此设定的理由。第一加强部6a及6b的高度越高越能够更好的控制上述***振,同时还能更好的控制第一振动部2a或第二振动部2b在水平方向(相对于音圈的振动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的运动(摇摆现象)。但是,第一加强部6a及6b的高度越高,边缘部3的刚性就越大,边缘部3在径向上便难以弯曲,因此,该第一振动部2a或第二振动部2b便会出现难以振动的现象,同时也会降低边缘部3对第一振动部2a的振动及第二振动部2b的振动的追随性。因此,通过将第一加强部6a及6b的高度设定为大体等于或小于第二振动部2b的外周边与边缘部3的顶部之间的高度,可相对提高边缘部3对第一振动部2a的振动及第二振动部2b的振动的追随性。另外,通过相对降低第一加强部6a及6b的高度,例如设定该高度为第二振动部2b的外周边与边缘部3的顶部之间的高度的一半左右,则可以较大地确保其刚性,同时并能控制***振。
各第一加强部6a及6b的平面形状以呈多边形状为宜。在图1及图2的例子中,各第一加强部6a及6b的平面形状为菱形(大体呈四边形)。通过将各第一加强部6a及6b的平面形状设定为多边形状,能够使第一加强部6a及6b向圆弧部3a及3b的径向或周向弯曲,从而可以抑制产生不必要的振动(例如,***振、摇摆现象等)。
另外,各第一加强部6a及6b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大体倒V字形、大体倒U字形、大体矩形、大体锯齿形或者大体正弦波形中的任一形状。图3是图1(a)的B—B截面图。图3(a)为当第一加强部6b的截面形状呈大体倒V字形时之一例,图3(b)为当第一加强部6b的截面形状呈大体倒U字形时之一例。在图3(a)的例子中,第一加强部6b,均由呈直线形的斜面41和斜面42相接触而形成顶部43。另一方面,在图3(b)的例子中,第一加强部6b,均由呈曲线形的斜面44和斜面45相接触而形成顶部46。
另一方面,圆弧部3a及3b在其背面(与音频发射方向相反一侧)形成有多个凸状的第二加强部8a及8b。该些第二加强部8a及8b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大体V字形、大体U字形、大体矩形、大体锯齿形或者大体正弦波形中的任一形状。
该些第二加强部8a及8b的长度比圆弧部3a及3b的宽度略短。通过设置该些第二加强部8a及8b,可以将最低共振频率f0调整为所希望的大小。即,如果使各第二加强部8a及8b的长度极端地长,则难于调整最低共振频率f0。另一方面,如果将各第二加强部8a及8b的长度设定的很短,则很难在圆弧部3a及3b中弯曲,所以振动膜2的振动会受到抑制,振动将很难从音圈架充分的传达到振动膜2。于该例子中,通过使各第二加强部8a及8b的长度略短于圆弧部3a及3b的宽度,所以能够适度调整最低共振频率f0
另外,在图1及图2的例子中,从圆弧部3a、长方形部3c及交接部4a朝向上述长轴7的方向,以所定间隔形成有3个第二加强部8a,同时,从圆弧部3a与长方形部3d的交接部4b朝向上述长轴7方向,以所定间隔形成有3个第二加强部8a。同样,在图1及图2的例子中,从圆弧部3b、长方形部3c及交接部4c朝向上述长轴7方向,以所定间隔形成有3个第二加强部8a,同时,从圆弧部3b与长方形部3d的交接部4d朝向上述长轴7的方向,以所定间隔形成有3个第二加强部8a。另外,在图1及图2的例子中,圆弧部3a在以上述长轴7为对称轴的相互对称的位置上,各形成有一个第二加强部8b。同样,圆弧部3b在以上述长轴7为对称轴的相互对称的位置上,各形成有一个第二加强部8b。换言之,各第二加强部8a及8b,向圆弧部3a及3b的径向延伸。将包含边缘部3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整体的平面形状视为椭圆形状时,上述各第二加强部8a及8b以短轴(省略图示)为对称轴大体呈对称状态。
在边缘部3的外周边,形成有向前面(音频发射方向)大体呈直角弯曲的折回部3e。由于形成有该折回部3e,所以在利用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组装扬声器装置时,能够在未图示的外框上简单且准确地安装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即,折回部3e发挥定位的作用。
以上说明的振动膜2、边缘部3、第一加强部6a及6b和第二加强部8a及8b例如可以通过压制成型形成为一体。作为振动膜2及边缘部3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纸、使用纤维的织布、使用纤维的编织物、无纺布、使用了纤维且使该纤维浸渍有由硅树脂等构成的链接树脂的织布、金属材料、合成树脂、丙烯泡沫体、由合成树脂和金属构成的杂化材料等。作为金属材料可使用例如铝及钛、硬铝、铍、镁或者它们的合金等。作为合成树脂可使用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酸乙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芳酯、环氧树脂、聚砜、含有氨酯基的聚亚安酯、橡胶等。作为泡沫树脂即丙烯泡沫体可使用例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苯乙烯、无水马来酸、丙烯酰胺为原料而形成的泡沫体,另外,众所周知的泡沫树脂也可使用于振动膜2和边缘部3中。作为杂化材料可使用例如由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和钨等金属构成的杂化材料。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之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从第二振动部2b至边缘部3形成有第一加强部6a及6b。据此,可将伴随***振的高音带共振频率设定在可听范围之外,从而提高具有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的扬声器装置的音频特性。另外,由于第一加强部6a及6b大体向圆弧部2ba、2bb、3a及3b的径向延伸,所以第二振动部2b和边缘部3的交接处的刚性被增强,使得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整体大体以相同相位振动。其结果,具有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的扬声器装置的频率特性变得平坦。
此外,由于第一加强部6a及6b能够向圆弧部3a及3b的径向或者周向弯曲,所以能够抑制产生***振等不必要的振动。另外,在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振动时,通过第一加强部6a及6b的弯曲,可以使边缘部3追随第一振动部2a及第二振动部2b的振动。
另外,从构成第二振动部2b的圆弧部2ba至构成边缘部3的圆弧部3a,以及从构成第二振动部2b的圆弧部2bb至构成边缘部3的圆弧部3b,分别形成有多个(在图1及图2的例子中为3个)第一加强部6b。该结构能够增强圆弧部3a和圆弧部2ba之间交接处附近(接合部)的刚性,因此可以抑制驱动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时压力(应力)集中作用于上述交接处附近,同时还可以抑制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产生不必要的振动。
另外,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第一振动部2a的面积大体等于或小于第二振动部2b的面积和边缘部3的面积之和。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利用本发明之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来组装扬声器装置时采用外磁型的磁路。采用外磁型的磁路与采用内磁型的磁路相比,由于其能够使构成磁路的磁铁的外径变大,所以该磁铁所产生的磁场的磁通密度会增加,从而可以提高该扬声器装置的灵敏度。另一方面,若采用内磁型的磁路,则该边缘部的宽度(外径与内径之差)会变小,因此很难增强边缘部的刚性。
另外,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第一振动部2a、第二振动部2b及边缘部3的各纵截面形状均呈向前面(音频发射方向)突出的曲线形状。此外,第二振动部2b的顶部低于第一振动部2a的顶部或边缘部3的顶部。第二振动部2b的外周边高度大体相等于第一振动部2a的外周边高度。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可以使第二振动部2b发射的音频相位大体相等于第一振动部2a发射的音频相位。特别是,通过使第一振动部2a的顶部高度大体相等于第二振动部2b的顶部高度,且使第一振动部2a的外周边高度大体相等于第二振动部2b的外周边高度,可以使第一及第二振动部2a及2b分别发射的音频之间的相位差较小。
另外,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边缘部3的顶部位于内周边和外周边之中心处偏靠外周边一侧。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大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的有效振动面积和声压。
另外,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该第一加强部6a及6b均向前面(音频发射方向)凸出,所以能够抑制第一振动部2a和第二振动部2b向相反方向振动的***振现象。
此外,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因该第二加强部8a及8b均向背面(与音频发射方向相反一侧)凸出,所以边缘部3的刚性变得较大,从而提高了边缘部3对第一振动部2a及第二振动部2b之振动的追随性。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由于各第二加强部8a及8b向圆弧部3a及3b的径向延伸,所以能够调整边缘部3的刚性,进而,由于能够调整振动体1的刚性,所以能够调整最低共振频率f0。另外,通过形成第二加强部8a及8b,与没有第二加强部8a及8b时相比,可以抑制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在周边方向上的振动等。例如,在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振动期间,振动向第二振动部2b或边缘部3在周边方向传播时,通过该第二加强部8a及8b减小或增大其在周边方向上的宽度,即,通过进行伸缩运动,能够抑制其在周边方向上的振动。
以下对第二加强部8a及8b为何不设置在长方形部3c及3d中的理由进行说明。即,若将第二加强部8a及8b设置在长方形部3c及3d中,则设置有第二加强部8a及8b的长方形部3c及3d(短轴方向)的刚性会大于设置有第二加强部8a及8b的圆弧部3a及3b(长轴方向)的刚性。其结果,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容易产生摇摆等不必要的运动。其原理推测如下。即,第二加强部8a及8b具有其截面形状为V字形的槽部,该槽部因向周边方向传播的振动而向周边方向开合其口。一旦该槽部的口开合,则圆弧部3a及3b的刚性就会变得比较小,其结果,可理解为振动容易在长轴方向上传播或被增幅,从而使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容易产生摇摆等不必要的运动。因此,本发明不在长方形部3c及3d中设置第二加强部8a及8b。
另外,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相互间隔交替地配置3个第一加强部6b和2个第二加强部8b。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加强部6b及第二加强部8b可以分别具备最佳尺寸,使其可以充分发挥所需的功能。相反,若连续形成第一加强部6b和第二加强部8b,因考虑到第二振动部2b及边缘部3的大小等因素,则不得不缩小第一加强部6b或者第二加强部8b中的任一一方。例如,缩小第一加强部6b时,利用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构成扬声器装置时,会产生共振或者***振,使高音带的峰谷变大,其结果导致音频特性的恶化。另外,如果连续地形成凸状的第一加强部6b和凹状的第二加强部8b,则在第一加强部6b和第二加强部8b的边界处会形成弯曲点,压力作用于该弯曲点,则可能会导致振动膜2的损伤。
实施例2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扬声器装置大体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构成图4所示扬声器装置的磁路结构的示意图,(a)为其平面图、(b)为其正视图、(c)为(a)的B-B截面图。本实施例2的扬声器装置,安装在移动电话、便携式收音机或者PDA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扬声器装置的短口径例如为2~4cm左右。本实施例2的扬声器装置,具有上述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磁路11以及外框12。在图4及图5中,与图1及图2的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分别标示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的凹穴2c中收容有大体呈跑道环形的音圈13,并通过粘合剂被固定。磁路11是将外磁铁21及内磁铁22分别以相对应的外板件23、内板件24及磁轭25夹持而构成的内外磁型,其在外磁铁21及内磁铁22之间形成有磁隙(magneticgap)g。
外磁铁21及内磁铁22例如由钕类、钐钴类、铝镍钴类、铁氧体类磁铁等永久磁铁构成。外磁铁21及内磁铁22的平面形状均呈大体中空跑道形状。另外,外磁铁21的内侧,穿设有大体跑道形状的通孔21a。另一方面,在内磁铁22的内侧,穿设有大体圆柱形的通孔22a。
外板件23及内板件24例如由铁等磁性材料形成。外板件23及内板件24的平面形状均呈大体中空跑道形状。外板件23的平面形状与外磁铁21的平面形状相似,内板件24的平面形状与内磁铁22的平面形状相似。即,外板件23于长轴方向及短轴方向均略短于外磁铁21。相反,内板件24于长轴方向及短轴方向均略长于内磁铁22。
另外,在外板件23的大体中央部分穿设有大体跑道形状的通孔23a。通孔23a的外径于长轴方向及短轴方向均略小于通孔21a的外径。另一方面,内板件24的内侧穿设有大体圆柱形的通孔24a。通孔24a的外径于长轴方向及短轴方向均略大于通孔22a的外径。外板件23通过粘合剂等被固定在外磁铁21的上面,同样地,内板件24也通过粘合剂等被固定在内磁铁22的上面。
磁轭25例如由纯铁、无氧钢、硅钢等磁性材料形成。磁轭25的平面形状大体呈跑道形状。即,磁轭25的平面外周形状与外磁铁21的平面外周形状相似,且于长轴方向及短轴方向均略小于外磁铁21的平面外周形状。另外,在磁轭25的内侧穿设有大体圆柱形的通孔25a。通孔25a的外径略大于通孔22a的外径。磁轭25通过粘合剂等被固定在外磁铁21及内磁铁22上。
外框12例如由铁类金属、有色金属或者其合金、合成树脂等构成。作为铁类金属例如有纯铁、无氧钢或者硅钢等。作为有色金属例如有铝、镁或者锌等。作为合成树脂例如有聚丙烯等烯烃类,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等热可塑性树脂等。外框12例如可通过对铁类金属实施旋压成型,或者对有色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实施压铸成型,或者对合成树脂实施射出成型而形成。
外框12的平面整体形状大体呈跑道形状。外框12具有固定外磁铁21之外周缘的阶梯部12a、以及,安装在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的边缘部3的外周边的折回部3e的阶梯部12b。构成磁路11的外磁铁21的外周缘被固定在阶梯部12a上,同时,边缘部3的折回部3e被安装于阶梯部12b上,如图4所示,收容有音圈13的凹穴2c的下部***磁隙g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2利用上述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和内外磁型的磁路11构成扬声器装置。在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中,与第一振动部2a相比第二振动部2b较大,从第二振动部2b至边缘部3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部6a及6b。此外,在边缘部3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加强部8a及8b。因此,依据本发明实施例2,在能够提高扬声器装置的灵敏度的同时,还可以抑制扬声器装置之音频特性的降低。另外,还能够抑制收容有音圈13的凹穴2c产生不必要的振动(摇摆现象等)。
实施例3
图6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扬声器装置大体结构的截面图。图7是构成图6所示扬声器装置的磁路结构的示意图,(a)为其平面图、(b)为其正视图、(c)为(a)的C-C截面图。本实施例3的扬声器装置可安装在移动电话、便携式收音机或者PDA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该扬声器装置的短口径例如可以为2~4cm左右。本实施例3的扬声器装置具有上述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磁路31和外框12。在图6以及图7中,与图1、图2、图4及图5的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标示以相同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6以及图7所示的磁路31与图4以及图5所示的磁路11的不同之处是,磁轭32替代了内磁铁22及磁轭25。即,磁路31是利用外板件23和磁轭32夹持外磁铁21而构成的外磁型。
磁轭32与磁轭25同样地可以由例如纯铁、无氧钢、硅钢等磁性材料制成。磁轭32的平面形状大体呈跑道形状。即,磁轭32的平面外周形状与外磁铁21的平面外周形状相似,且于长轴方向及短轴方向均略小于外磁铁21的平面外周形状。另外,磁轭32是由平面形状大体呈跑道形状的底板部32a,以及立设于底板部32a的大体中央位置且平面形状大体呈跑道形状的柱部32b形成为一体而构成。在柱部32b的大体中央(内侧)位置穿设有大体呈圆柱形的通孔32c。磁轭32通过粘合剂等被固定在外磁铁21上。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利用上述实施例1的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和外磁型的磁路31构成了扬声器装置。于该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1中,第二振动部2b大于第一振动部2a,且,从第二振动部2b到边缘部3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部6a以及6b。同时,在边缘部3形成有多个第二加强部8a以及8b。因此,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在能够提高扬声器装置的灵敏度的同时,还可以抑制扬声器装置之音频特性的降低。另外,还可以抑制收容有音圈13的凹穴2c产生不必要的运动(摇摆现象等)。
以上,参照附图详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中。即,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作的些许设计变更等,也都包含在本发明中。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只要其目的以及构成等方面没有特别的矛盾及问题,就可以沿用相互间的技术。

Claims (4)

1.一种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扬声器装置具备外框、音圈以及振动膜,
所述振动膜具备振动部和边缘部,
所述振动部借助于所述边缘部被外框支承,
所述振动部和所述边缘部配置在所述音圈的外侧,
加强部配置在所述振动部和所述边缘部,
所述加强部从所述振动部延伸至所述边缘部,
所述边缘部侧的所述加强部的端部相比所述边缘部的顶部更靠所述振动膜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配置在所述振动部与所述边缘部的边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部与所述边缘部形成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沿所述振动部和所述边缘部的径方向延伸。
CN201510463296.5A 2008-02-25 2008-02-25 扬声器装置 Pending CN1050500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80126806.8A CN101946525B (zh) 2008-02-25 2008-02-25 扬声器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6806.8A Division CN101946525B (zh) 2008-02-25 2008-02-25 扬声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0005A true CN105050005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77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3296.5A Pending CN105050005A (zh) 2008-02-25 2008-02-25 扬声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5000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8893A (zh) * 2017-12-29 2018-04-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振膜及扬声器
CN110099338A (zh) * 2018-01-30 2019-08-06 富电电子有限公司 提高音响性能的音响设备
US11128956B2 (en) 2017-07-27 2021-09-21 Sony Corporation Edge of diaphragm and speaker uni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1114A (zh) * 2000-01-27 2003-05-28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振动膜和线圈安装突起以及***了稳定壁的电声换能器
EP1381251A2 (en) * 2002-07-12 2004-01-14 Pioneer Corporation Speaker and speaker diaphragm
US20060233416A1 (en) * 2005-04-18 2006-10-19 Howze Bruce W Loudspeaker including a cone circumscribed by a stiffener
US20060239494A1 (en) * 2005-03-31 2006-10-26 Pioneer Corporation Speaker apparatus
US20070053547A1 (en) * 2005-09-08 2007-03-08 Foster Electric Co., Ltd. Diaphragm for use in speakers and speaker provided with this diaphrag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1114A (zh) * 2000-01-27 2003-05-28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振动膜和线圈安装突起以及***了稳定壁的电声换能器
EP1381251A2 (en) * 2002-07-12 2004-01-14 Pioneer Corporation Speaker and speaker diaphragm
US20060239494A1 (en) * 2005-03-31 2006-10-26 Pioneer Corporation Speaker apparatus
US20060233416A1 (en) * 2005-04-18 2006-10-19 Howze Bruce W Loudspeaker including a cone circumscribed by a stiffener
US20070053547A1 (en) * 2005-09-08 2007-03-08 Foster Electric Co., Ltd. Diaphragm for use in speakers and speaker provided with this diaphrag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8956B2 (en) 2017-07-27 2021-09-21 Sony Corporation Edge of diaphragm and speaker unit
CN107948893A (zh) * 2017-12-29 2018-04-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振膜及扬声器
CN107948893B (zh) * 2017-12-29 2022-03-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振膜及扬声器
US11304007B2 (en) 2017-12-29 2022-04-12 Goertek Inc. Loudspeaker diaphragm and loudspeaker
CN110099338A (zh) * 2018-01-30 2019-08-06 富电电子有限公司 提高音响性能的音响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6525B (zh) 扬声器装置
JP4970544B2 (ja)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スピーカ装置及び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の製造方法
JP3521830B2 (ja) 携帯用通信装置における報知装置
US20110255732A1 (en) Multifunctional micro speaker
US8213671B2 (en) Speaker
KR20180079856A (ko) 브리지 에지 방식의 고해상 전자기 스피커
CN109788411A (zh) 一种电声换能器和动圈平板复合扬声器
JP4034696B2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
CN105050005A (zh) 扬声器装置
JP2009060571A (ja) スピーカー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動電型スピーカー
CN201118969Y (zh) 一种低音扬声器
CN201294626Y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JP2012138887A (ja) 振動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スピーカー装置
CN210093511U (zh) 发声器件
JPH1094092A (ja) スピーカ用ダンパ
JP2009200919A (ja) スピーカ装置
US11589167B1 (en) Multifunctional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CN214101754U (zh) 发声器件
CN101316458A (zh) 音频转换器用振动体和扬声器装置
JP2019125875A (ja) 振動板、振動板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ピーカ
CN204697284U (zh) 微型扬声器
JP2001189994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及び同振動板を備えたスピーカ装置
CN106231507A (zh) 一种振膜、扬声器、音腔组件及终端
TWI491274B (zh) 多功能微型揚聲器(二)
CN217825348U (zh) 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