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3831A - 一种俘获有核红细胞的纳米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俘获有核红细胞的纳米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3831A
CN105043831A CN201510388120.8A CN201510388120A CN105043831A CN 105043831 A CN105043831 A CN 105043831A CN 201510388120 A CN201510388120 A CN 201510388120A CN 105043831 A CN105043831 A CN 105043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blood
cell
nano particle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81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881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38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3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38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可兼容纳米基底用于血液中罕有细胞(包含但不仅限于循环肿瘤细胞,循环纤维细胞,胎儿有核红细胞等)的捕获方法。首先利用可控水解和水热反应法,两步合成分层纳米颗粒并制成前驱液。然后旋转涂覆在玻璃衬底上成膜,烧结后形成单层,具有良好透光性的纳米基底。再通过一系列成熟的化学修饰过程,将高度特异性抗体修饰到纳米基底表面。利用纳米基底粗糙表面增强与细胞表面的相互作用和抗原抗体特异性相结合作用,实现胎儿有核红细胞的高效捕获。并以胎儿脐带血为研究对象,基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技术手段,开展了生物可兼容纳米颗粒用于血液中罕有细胞的捕获和检测方面的工作,旨在为利用纳米材料捕获外周血中罕有细胞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该方法在与血液中罕有细胞的研究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俘获有核红细胞的纳米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可兼容纳米颗粒基底捕获血液中罕有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胎儿有核红细胞是胎儿造血***及胎儿外周血液循环的一个特殊标志,是孕妇外周血中的一种罕有细胞。胎儿血循环于受精后3周末建立,其红细胞主要来源于卵黄囊。于妊娠足月时,90%的红细胞来源于骨髓。有核红细胞不仅存在于胎儿的血液循环中,而且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母体外周血液,其数量随着孕周增加逐渐减少。胎儿有核红细胞具有多种特征:①正常人外周血中不存在有核红细胞,若出现则属于病理现象;②属单个核细胞,含胎儿全部基因组;③表面具有较多的相对特异的抗原成份如CD71,CD36和血型糖蛋白(GPA)等;④妊娠妇女外周血中含量较少,在1∶105~1∶109之间;⑤生命周期短,约90天产后在母血中很快消失,用于诊断时不受前次妊娠影响。有核红细胞的特殊性质,为某些病理妊娠的预测和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其中,产前利用母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筛查胎儿遗传性疾病,已经成为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但是由于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含量甚微,很难直接用于诊断,必须先经过富集,因此对有核红细胞的分选和捕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常用的细胞分选技术是流式细胞术,但是该技术使用的设备昂贵、体积庞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而且细胞的用量较大,难以在实验室和医院普及推广。磁激活细胞分选法操作相对简单,费用相对低廉,用时短,其原理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结合磁性微粒的单克隆抗体标记的细胞分离出来。但该方法分离的纯度不高,除需要分离的靶细胞外,淋巴细胞和一些单核细胞也可能被激活,所以,分选时抗体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单细胞显微操作分离法是在显微镜下从形态学上识别靶细胞,并用微操作器将其逐一挑取出,然后进行分析。该技术分选纯度高,但是技术难度大,仪器设备要求高,不易推广。
近期,利用微流控技术捕获目标细胞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方法先对基底材料进行特定的表面处理使之具有纳米结构,然后进行表面化学修饰将特定抗体偶联到基底上来捕获目标细胞。纳米材料因此特殊的尺寸和结构而表现出小尺寸效应、高比表面积等诸多不同于一般材料的特性,增大待测细胞与靶点的接触几率,同时,纳米材料的粗糙表面可降低静电力从而减少排斥作用,增大了靶细胞的粘附性,大大提高待测细胞的富集效率,纳米材料的低杨氏模量也有利于细胞的捕获。利用纳米材料捕获细胞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而有核红细胞作为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细胞,也可以借鉴相关技术对其进行捕获。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者至少能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基底(包含但不仅限于Silicon,SiO2,MnO2,TiO2,ZnO,ZrO2,SnO2,羟基磷灰石颗粒和聚苯乙烯微球等)用于血液中罕有细胞(包含但不仅限于循环肿瘤细胞,循环纤维细胞,胎儿有核红细胞等)的捕获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从全血中特异性分离捕获出罕有细胞,并且通过荧光蛋白染色鉴定细胞。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生物可兼容纳米颗粒基底材料步骤:使用的钛酸四丁酯在去离子水中水解后,水热合成纳米颗粒,然后按照1g合成的纳米颗粒分散到0.05g的月桂酸,0.2g的乙基纤维素和10ml的松油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混匀后,无水乙醇稀释制成前驱液,再将前驱液旋转涂覆到干净玻璃表面后,500℃高温退火15分钟烧结成膜。
化学修饰步骤:修饰过程中先用无水乙醇清洗基底表面后,再用4%的MPTMS和GMBS在室温下分别浸泡1小时和45分钟,然后滴加20ug/ml的链霉亲和素,于4℃下过夜,清洗后滴加10ug/ml的抗体并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
细胞捕获步骤: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新鲜血中分理出含有有核红细胞的单核细胞并分散到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然后滴加到修饰完抗体的基底上,于37℃细胞培养箱中静置1小时。
细胞染色及鉴定步骤:完成细胞捕获后,依次使用多聚甲醛固定,tritonX-100打孔和Blocking封阻处理后,滴加免疫荧光蛋白染料,并且在4℃下避光过夜保存。再使用DAPI复染细胞核。然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结果。
根据本发明基于生物可兼容纳米颗粒基底的血液中罕有细胞捕获方法能够有效的从新鲜血中分离捕获出目标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蛋白染色鉴定捕获的细胞,还能直接对其进行其他分析。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
观测和记录步骤:对芯片中的捕获结果进行观测和记录,对经过免疫荧光蛋白鉴定后的结果进行观测和记录。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方法,还包括:
玻璃清洗步骤:制备纳米基底材料中使用的玻璃,首先在浓H2SO4和H2O2(体积比为3:1)混合溶液中浸泡1.5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烘干。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方法,还包括:
基底修饰过程中清洗步骤:芯片材料修饰MPTMS后分别用无水乙醇和DMSO(二甲亚砜)清洗三遍,然后修饰GMBS后分别用DMSO和PBS清洗三遍。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方法,还包括:
新鲜血的收取和处理步骤:收取新鲜血及时保存在含有EDTA(抗凝剂)的采血管,并在6小时内处理。然后与PBS按照1:1的比例混匀后缓慢滴加到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表面,接下来放置到水平转速离心机中400g离心处理30分钟,然后取出单核细胞层分散到PBS溶液中待用。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方法,还包括:
细胞捕获后的观察步骤:完成细胞捕获过程后,用PBS轻轻清洗三遍,以除去未捕获到的细胞和非特异性吸附的细胞;然后在保持芯片湿润的情况下(保持细胞完整,以免细胞破碎影响后续分析)放置到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捕获情况并记录。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方法,还包括:
细胞类型鉴定结果和记录步骤:染色后的芯片放置到荧光显微镜上,观察细胞染色结果,并利用CCD拍摄下结果。
本发明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基底(包含但不仅限于Silicon,SiO2,MnO2,TiO2,ZnO,ZrO2,SnO2,羟基磷灰石颗粒和聚苯乙烯微球等)用于血液中罕有细胞(包含但不仅限于循环肿瘤细胞,循环纤维细胞,胎儿有核红细胞等)的捕获方法具有如下优点,主要表现在:(1)利用水解和水热法合成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的纳米颗粒,然后旋转涂覆在玻璃表面高温退火烧结成膜,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并且可以调控合成粒径大小实现对细胞的高效捕获;(2)利用纳米基底芯片粗糙表面结构与细胞表面化合物结构的相互作用增强捕获效果,同时在基底上修饰抗体实现特异性的捕获目标细胞;(3)从新鲜血中特异性分离捕获出目标细胞,并且保证细胞单层分布在基底芯片上,方便后续细胞研究和分析;(4)利用免疫荧光蛋白染色方法对芯片捕获到的细胞进行分析和鉴定,同时验证了纳米颗粒基底对于从全血中特异性捕获罕有细胞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之后的字母标记指示多个相同的部件,当泛指这些部件时,将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标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基于生物可兼容TiO2纳米颗粒基底的胎儿有核红细胞捕获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实物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SEM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AFM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修饰抗体后的纳米颗粒基底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利用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从胎儿脐带全血中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细胞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利用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对胎儿脐带全血中分离出的单核细胞捕获的眀场效果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从新鲜脐带血中捕获和鉴定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数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根据图1示出的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利用生物可兼容TiO2纳米颗粒基底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首先进入TiO2纳米衬底制备操作S1100:使用的钛酸四丁酯在去离子水中水解后,水热合成纳米颗粒200,按照1g合成的TiO2颗粒分散到0.05g的月桂酸,0.2g的乙基纤维素和10ml的松油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混匀后,用无水乙醇稀释制成TiSP浓度为5mg/ml的前驱液,再将前驱液旋转涂覆到干净玻璃100表面后,300℃高温退火烧结成膜,图3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实物图,图4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SEM,图5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AFM图;接着进入TiO2纳米衬底化学修饰操作S1200:修饰过程中先用无水乙醇清洗基底表面后,再用4%的MPTMS和GMBS在室温下分别浸泡1小时和45分钟,然后滴加20ug/ml的链霉亲和素,于4℃下过夜,清洗后滴加10ug/ml的抗体并在室温下静置2小时,形成与纳米颗粒结合的抗体201,图6示出了芯片修饰的示意图;纳米衬底进入细胞捕获操作S1300: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新鲜的脐带血中分离出含有有核红细胞的单核细胞并分散到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然后滴加到修饰完抗体的基底上,于37℃细胞培养箱中静置1小时,有核红细胞300被抗体201识别并与之结合,然后使用PBS清洗掉未捕获到和物理吸附的细胞后实现了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捕获,图7示出了纳米基底芯片对胎儿有核红细胞捕获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TiO2纳米基底芯片对细胞捕获的眀场效果图;接下来进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步骤S1400:完成细胞捕获过程后,对捕获到的细胞进行固定、打孔、封阻后,接着配制好免疫荧光蛋白染料,滴加在染色区域后在4℃下避光保存8小时。接着在使用滴加DAPI(浓度为0.1ug/ml)复染细胞核,完成对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过程;然后进入对细胞鉴定结果的鉴定分析和记录步骤S1500:对细胞结果进行观测和记录(如分析和拍照),图9示出了本发明方法对12份脐带血样本进行分析捕获到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数目;最后进入仪器清洗步骤S1600,观测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对基底进行冲洗,至此步骤S1600结束,有核红细胞的捕获和鉴定完成。
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生物可兼容纳米颗粒基底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方法,前驱液TiSP的浓度优选为4-6mg/ml,制备的TiO2纳米膜基底的粗糙度优选80~90nm,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优选0.09~0.11mol/L,抗体优选biotinylatedanti-CD147,其使用浓度优选为10ug/ml。
本发明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基底(包含但不仅限于Silicon,SiO2,MnO2,TiO2,ZnO,ZrO2,SnO2,羟基磷灰石颗粒和聚苯乙烯微球等)用于血液中罕有细胞(包含但不仅限于循环肿瘤细胞,循环纤维细胞,胎儿有核红细胞等)的捕获方法涉及参数较多,因此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对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将以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生物可兼容TiO2纳米颗粒基底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作为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
根据本发明纳米衬底制备方法的工艺参数,设计出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示出的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利用生物可兼容TiO2纳米颗粒基底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首先进入TiO2纳米颗粒的制备操作S1100:先利用水解水热后制备TiO2纳米颗粒前驱液,使用的钛酸四丁酯在去离子水中水解,然后利用水热法合成粒径为200-500nm的纳米颗粒200,按照1g合成的TiO2颗粒分散到0.05g的月桂酸,0.2g的乙基纤维素和10ml的松油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混匀后,稀释在无水乙醇中制成TiSP浓度为5mg/ml前驱液,然后再取一片干净的玻璃100,在浓H2SO4和H2O2(体积比为3:1)混合溶液中浸泡1.5小时,然后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在120°C烘台上烘干,再将前驱液旋转涂覆到干净玻璃表面后,500℃高温退火15分钟后烧结成膜,得到粗糙度为85nm的纳米膜基底,图2示出了玻璃衬底上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SEM,图5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AFM图;接着进入TiO2纳米衬底化学修饰操作S1200:修饰过程中先用无水乙醇清洗基底表面后,再用无水乙醇将MPTMS稀释成4%的浓度后,将基底至于其中,室温下浸泡一个小时,取出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三遍,接着用二甲基亚砜(DMSO)清洗3遍,接下来用DMSO将GMBS的浓度稀释成1mg/ml,将洗过的基底继续放在GMBS中,室温下浸泡45分钟,取出后用DMSO清洗3遍,再用PBS清洗3遍,吹干后将芯片切割成1cm*1cm的小芯片,然后每个小芯片上滴加20ul浓度为20ug/ml的链霉亲和素,于4℃下放置6小时,用PBS清洗后滴加20ul浓度为10ug/ml的抗体并在室温下保存2小时,形成与纳米颗粒结合的抗体201,得到的修饰后的基底如图6所示;用修饰后的基底捕获有核红细胞进入操作S1300:将收集到的产妇的脐带血与PBS按照1:1的比例混匀后缓慢滴加到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表面,接下来放置到水平转速离心机中400g离心处理30分钟,得到的细胞分散在1mlPBS中成悬浮液,然后将细胞悬浮液滴加到修饰完抗体的基底上,于37℃细胞培养箱中静置1小时,胎儿有核红细胞300抗原与基底抗体201发生特异性识别并被基底捕获,然后用PBS轻轻冲洗三遍,以除去未捕获到的细胞和非特异性吸附的细胞;接下来进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步骤S1400:完成细胞捕获过程后,对芯片上细胞依次使用多聚甲醛溶液固定,tritonX-100溶液打孔,Blockingsolution封阻。然后滴加免疫荧光蛋白染料,接着清洗后自然干燥,接着放置到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并分析和记录;最后进入仪器清洗步骤S1600,观测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对基底进行冲洗,至此步骤S1600结束,利用纳米材料捕获罕有细胞完成。
实施例2
根据图1示出的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利用生物可兼容TiO2纳米颗粒基底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首先进入TiO2纳米颗粒的制备操作S1100:先利用水解水热后制备TiO2纳米颗粒前驱液,使用的钛酸四丁酯在去离子水中水解,然后利用水热法合成粒径为200-500nm的纳米颗粒200,按照1g合成的TiO2颗粒分散到0.05g的月桂酸,0.2g的乙基纤维素和10ml的松油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混匀后,稀释在无水乙醇中制成TiSP浓度为5mg/ml前驱液,,然后再取一片干净的玻璃100,在浓H2SO4和H2O2(体积比为3:1)混合溶液中浸泡1.5小时,然后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在120°C烘台上烘干,再将前驱液旋转涂覆到干净玻璃表面后,500℃高温退火15分钟烧结成膜,得到粗糙度为85nm的纳米膜基底,图2示出了玻璃衬底上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SEM,图5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AFM图;接着进入TiO2纳米衬底化学修饰操作S1200:修饰过程中先用无水乙醇清洗基底表面后,再用无水乙醇将MPTMS稀释成4%的浓度后,将基底至于其中,室温下浸泡一个小时,取出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三遍,接着用二甲基亚砜(DMSO)清洗3遍,接下来用DMSO将GMBS的浓度稀释成1mg/ml,将洗过的基底继续放在GMBS中,室温下浸泡45分钟,取出后用DMSO清洗3遍,再用PBS清洗3遍,吹干后将芯片切割成1cm*1cm的小芯片,然后每个小芯片上滴加20ul浓度为20ug/ml的链霉亲和素,于4℃下放置6小时以上,用PBS清洗后滴加20ul浓度为10ug/ml的抗体并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形成与纳米颗粒结合的抗体201,得到的修饰后的基底如图6所示;用修饰后的基底捕获有核红细胞进入操作S1300:将收集到的产妇的脐带血与PBS按1:1的比例混匀后缓慢滴加到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表面,接下来放置到水平转速离心机中400g离心处理30分钟,得到的细胞分散在1mlPBS中混匀,然后用PBS稀释10倍后,取1ml细胞悬浮液滴加到修饰完抗体的基底上,于37℃细胞培养箱中静置1小时,胎儿有核红细胞300抗原与基底抗体201发生特异性识别并被基底捕获,然后用PBS轻轻冲洗三遍,以除去未捕获到的细胞和非特异性吸附的细胞;接下来进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步骤S1400:完成细胞捕获过程后,对芯片上细胞依次使用多聚甲醛溶液固定,tritonX-100溶液打孔,Blockingsolution封阻。然后滴加免疫荧光蛋白染料,接着清洗后自然干燥,接着放置到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并分析和记录;最后进入仪器清洗步骤S1600,观测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对基底进行冲洗,至此步骤S1600结束,利用纳米材料捕获罕有细胞完成。
实施例3
根据图1示出的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利用生物可兼容TiO2纳米颗粒基底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首先进入TiO2纳米颗粒的制备操作S1100:先利用水解水热后制备TiO2纳米颗粒前驱液,使用的钛酸四丁酯在去离子水中水解,然后利用水热法合成粒径为200-500nm的纳米颗粒200,按照1g合成的TiO2颗粒分散到0.05g的月桂酸,0.2g的乙基纤维素和10ml的松油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混匀后,稀释在无水乙醇中制成TiSP浓度为5mg/ml前驱液,然后再取一片干净的玻璃100,在浓H2SO4和H2O2(体积比为3:1)混合溶液中浸泡1.5小时,然后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在120°C烘台上烘干,再将前驱液旋转涂覆到干净玻璃表面后,500℃高温退火15分钟后烧结成膜,得到粗糙度为85nm的纳米膜基底,图2示出了玻璃衬底上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SEM,图5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AFM图;接着进入TiO2纳米衬底化学修饰操作S1200:修饰过程中先用无水乙醇清洗基底表面后,再用无水乙醇将MPTMS稀释成4%的浓度后,将基底至于其中,室温下浸泡一个小时,取出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三遍,接着用二甲基亚砜(DMSO)清洗3遍,接下来用DMSO将GMBS的浓度稀释成1mg/ml,将洗过的基底继续放在GMBS中,室温下浸泡45分钟,取出后用DMSO清洗3遍,再用PBS清洗3遍,吹干后将芯片切割成1cm*1cm的小芯片,然后每个小芯片上滴加20ul浓度为20ug/ml的链霉亲和素,于4℃下放置6小时以上,用PBS清洗后滴加20ul浓度为10ug/ml的biotinylatedanti-CD147抗体并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形成与纳米颗粒结合的抗体201,得到的修饰后的基底如图6所示;用修饰后的基底捕获有核红细胞进入操作S1300:将收集到的产妇的脐带血与PBS按照1:1的比例混匀后缓慢滴加到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表面,接下来放置到水平转速离心机中400g离心处理30分钟,得到的细胞分散在1mlPBS中混匀,然后用PBS稀释100倍后,取1ml细胞悬浮液滴加到修饰完抗体的基底上,于37℃细胞培养箱中静置1小时,胎儿有核红细胞300抗原与基底抗体201发生特异性识别并被基底捕获,然后用PBS轻轻冲洗三遍,以除去未捕获到的细胞和非特异性吸附的细胞;接下来进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步骤S1400:完成细胞捕获过程后,对芯片上细胞依次使用多聚甲醛溶液固定,tritonX-100溶液打孔,Blockingsolution封阻。然后滴加免疫荧光蛋白染料,接着清洗后自然干燥,接着放置到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并分析和记录;最后进入仪器清洗步骤S1600,观测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对基底进行冲洗,至此步骤S1600结束,利用纳米材料捕获罕有细胞完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3中利用生物可兼容TiO2纳米颗粒基底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能够简便有效地从脐带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悬浮液中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同时芯片的透明玻璃基底便于对捕获的细胞进行实时原位观测;被捕获的细胞可保持良好的完成性,并进行后续的细胞类型鉴定实验;
通过图3示出的玻璃衬底上未修饰抗体的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的实物图,可以看出TiO2纳米膜基底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便于用于倒置显微镜上分析和明场观察。
通过图7示出的TiO2纳米颗粒基底芯片对胎儿脐带全血中分离出单核的捕获示意图,可以看出胎儿有核红细胞300抗原与基底修饰在纳米颗粒200上的抗体201发生特异性识别,从而实现捕获。
另外,对实施例1利用生物可兼容TiO2纳米颗粒基底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得到的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了记录(图8所示),并对捕获和鉴定的目标细胞数目进行统计(如图9)。
通过图8示出捕获的效果图,也可以看出单核细胞细胞被捕获在基底上,说明该纳米颗粒基底芯片能有效地捕获细胞。
通过图9示出的根据本发明方法从12份新鲜脐带血样本中捕获和鉴定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的统计结果是2409±537(mean±s.d.)。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基底用于血液中罕有细胞的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解和水热的方法制备可调控粒径的纳米膜基底,使用化学方法在纳米基底上修饰上胎儿红细胞特异性抗体,然后覆盖上处理后胎儿脐带血单细胞,实现纳米基底对胎儿有核红细胞的特异性捕获,并采用免疫荧光蛋白染色检测捕获细胞,所包括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利用水解和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前驱液,并通过稀释前驱液中纳米颗粒的浓度,调控纳米基底的粗糙度,再将前驱液旋转涂覆在玻璃表面并烧结成膜;
(2)利用化学修饰方法在纳米膜基底上修饰上链酶亲和素,然后滴加带有生物素的抗体;
(3)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新鲜血液中分离出单核细胞;
(4)将单核细胞悬浮液加到修饰有抗体的基底上孵育捕获;
(5)鉴定细胞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观察和记录步骤:对新型抗体捕获细胞结果进行观测和记录以及细胞鉴定结果的分析记录。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颗粒基底用于血液中含有细胞的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使用的钛酸四丁酯在酸性条件下水热合成纳米颗粒,然后按照1g合成的纳米颗粒分散到0.05g的月桂酸,0.2g的乙基纤维素和10ml的松油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混匀后,用无水乙醇稀释制成前驱液,再将前驱液旋转涂覆到干净玻璃表面后,500℃高温退火15分钟烧结成膜。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颗粒基底用于血液中含有细胞的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并通过稀释前驱液中纳米颗粒的浓度,调控纳米基底的粗糙度,并控制在85nm左右为优。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颗粒基底用于血液中含有细胞的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使用的基底材料为(1)中所制备的,并切割为1cm*1cm的芯片待用。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颗粒基底用于血液中含有细胞的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化学修饰过程为,依次使用MPTMS,GMBS和Streptavidin处理后滴加抗体。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颗粒基底用于血液中含有细胞的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使用的新鲜血是在取血后,立即装入加有EDTA的采血管中,并在6小时内处理。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颗粒基底用于血液中含有细胞的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将新鲜血样缓慢滴加到淋巴细胞分离液的界面上,然后400g下离心处理30分钟,血液分层后取出其中的单核细胞。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颗粒基底用于血液中含有细胞的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是在37℃细胞培养箱中恒温孵育1小时。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可兼容性纳米颗粒基底用于血液中含有细胞的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细胞鉴定过程中对细胞依次进行固定,打孔和封阻处理为,然后滴加特异性免疫荧光蛋白用于细胞鉴定。
CN201510388120.8A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俘获有核红细胞的纳米材料 Pending CN1050438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8120.8A CN105043831A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俘获有核红细胞的纳米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8120.8A CN105043831A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俘获有核红细胞的纳米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3831A true CN105043831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50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8120.8A Pending CN105043831A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俘获有核红细胞的纳米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38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3573A (zh) * 2018-06-07 2018-11-06 武汉大学 在微流控芯片中捕获和鉴定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
TWI764359B (zh) * 2019-11-06 2022-05-11 精拓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體外擴增循環腫瘤細胞的複合材料薄膜及其製備方法、體外擴增循環腫瘤細胞的方法及套組、藥物效果的檢測方法及凍存液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0440A (zh) * 2013-11-28 2014-03-12 武汉大学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方法
CN103725589A (zh) * 2012-10-10 2014-04-1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用于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检测的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5589A (zh) * 2012-10-10 2014-04-1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用于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检测的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0440A (zh) * 2013-11-28 2014-03-12 武汉大学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ORAN CHENG 等: "Quantification of Rare Cance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by Nanostructured Substrate", 《TRANSLATIONAL ONCOLOGY》 *
RONGXIANG HE等: "Biocompatible TiO2 nanoparticle-based cell immunoassay for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apture and identification from cancer patients", 《BIOMED MICRODEVICES》 *
王要军 等: "《临床危重病与疑难病》", 31 March 200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3573A (zh) * 2018-06-07 2018-11-06 武汉大学 在微流控芯片中捕获和鉴定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
TWI764359B (zh) * 2019-11-06 2022-05-11 精拓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體外擴增循環腫瘤細胞的複合材料薄膜及其製備方法、體外擴增循環腫瘤細胞的方法及套組、藥物效果的檢測方法及凍存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29237B2 (ja) 血液細胞分離システム
CN102892900B (zh) 用于分离靶细胞的方法
CN104977284B (zh) 一种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捕获及鉴定方法
CN107338185B (zh) 一种细胞或溶液中生物分子的捕获方法
CN101310025A (zh) 分析物富集的***和方法
CN104073428A (zh) 一种细胞分离微结构***
CN112011434B (zh) 一种用于富集循环肿瘤细胞的红细胞仿生涂层
CN105628672B (zh) 一种通过sers信号快速检测外泌体的方法
JP6311707B2 (ja) 細胞染色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使用する検体採取管
WO201315804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a biological entity from a sample volume
CN207276609U (zh) 一种用于捕获细胞或溶液中生物分子的装置
CN109486653A (zh) 基于微流控和免疫磁分离双重策略的痕量细胞捕获***
CN207276608U (zh) 一种用于捕获细胞或溶液中生物分子的捕获筛
CN104619856A (zh) 用于从流体样品中分离细胞的***、方法及部件
WO201001200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tic analysis of 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CN109161530B (zh) 一种基于苯硼酸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方法
CN105063181A (zh) 从孕妇外周循环血中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用于无创产前诊断
CN105043831A (zh) 一种俘获有核红细胞的纳米材料
US2022004206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crocolony growth and microbial cell characterization
CN110907416A (zh) 一种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9884019A (zh) 一种生物膜适用的三维曲面重构方法
CN111893023A (zh) 肿瘤细胞捕获装置及其制备、应用
CN103900890A (zh) 一种采用纳米膜浓缩法提取尿微囊泡的方法
CN217846340U (zh) 一种非自体抗原特异性抗体的快速检测卡及试剂盒
CN109439624A (zh) 一种用于识别或富集有核红细胞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