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2595A -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2595A
CN105012595A CN201410150761.5A CN201410150761A CN105012595A CN 105012595 A CN105012595 A CN 105012595A CN 201410150761 A CN201410150761 A CN 201410150761A CN 105012595 A CN105012595 A CN 105012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medicine composition
semen armeniac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07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507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2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2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2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同时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由桂枝、白芍、半夏、厚朴、杏仁、桔梗、陈皮、甘草制成,能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或相关疾病,如感冒等,其基本上对各种中医分析的感冒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中营卫不合、食积气滞的相关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同时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亦称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疾病;好发于冬春季,传染性强。受冷、淋雨和过度疲劳是常见诱因,俗称“伤风”。临床上一般是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将上呼吸道感染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大类,其中病毒性占90%以上。病毒性感冒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尤以病毒为多见,约占原发性感染的90%以上。常见病毒中,由鼻病毒引起的感冒约占感冒总数的50%,冠状病毒约占15%~20%,腺病毒约占10%,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其它肠道病毒约占10%,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约占5%~10%,其他为类流感病毒等。经过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机侵入,并发较严重的细菌感染。
感冒的病因主要是病毒。人类的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各类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由细菌引起的只是极少数。病毒是一类比细菌小得多,一般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生物。它们的生长特点是细胞内寄生,即侵入人的细胞后,躲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目前使用的各种抗生素几乎都很难进入细胞内,对病毒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现在有些人治疗感冒滥用抗生素,它会引起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我们知道,在人体内存在着相当多的细菌,主要存在于人的皮肤、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这些有益的菌群对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作用。外来的致病菌进入人体时,如果量不是很大,就无法与人体原有的大量细菌竟争生存,当我们使用抗生素时,人体的正常菌群就会被部分地杀死或抑制,从而使人体失去防护能力,真正的致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机体感染。
目前,我国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种类很少,且价格昂贵,治疗病毒性感冒,目前大多服用一些对症的治疗感冒药物,如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咳药等。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感冒虽然仅一病,但对之有不同的分型。治疗上也各有特色。目前上市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1.辛凉解表剂:主要针对风热感冒以热象表现明显者。如银翘解毒片和冲剂,还有羚翘解毒冲剂、桑菊感冒片、风热感冒冲剂、麻杏(石甘)止咳糖浆、清肺消炎丸、小儿解表冲剂、感冒退热冲剂、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舒颗粒等。2.辛温解表剂:如外感风寒冲剂,用于风寒感冒证。同类还有:通宣理肺口服液、小青龙合剂。3.表里双解剂:柴胡注射液,主要有解热抗炎,增强免疫力机能的作用,此外还有其口服液剂型。4.扶正解表剂:这一类药有参苏丸(片、冲剂),人参败毒丸(胶囊),防风通圣丸等。该类药多以辛温类药物为主,加以补气扶正类中药。具体的研究综述可见:1、中医杂志,1958年,第5号,p294-296,中医对于伤风感冒的认识和治疗;2、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第17卷第4期,2000年12月,于己百教授治疗感冒的经验;3、天津医药,1975年,第12期,p609-611,中西医结合防治感冒;4、青海医药杂志,1976年,第3期,p16-18,感冒的中医分型治疗。
但是,从上述综述中可以发现,目前给出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成方均是针对特定分型进行治疗,在临床使用中需要医生进行诊断后,根据具体病人的病情进行相应选择和调整,从而形成特定的处方。这与患者期望在药店自己根据症状选择药物的期望不相符。目前,在中药成方中还没有对涵盖各种中医分型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配方。
中国专利申请CN1824101A公开了一种治疗风寒感冒、鼻塞头痛及外感风寒引起咳嗽的中药制剂,是由杏仁40~200、紫苏叶120~600、陈皮120~600、前胡80~400、桔梗80~400、茯苓80~400、半夏(姜制)120~600、甘草(炙)40~200组成。但是,临床实践表明,其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效果较差,治疗有效率受到了显著影响。
中国专利申请CN1546085A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外感风热咳嗽的中药制剂,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是由桑叶1~4、薄荷1~2、苦杏仁1~2、桔梗1~3、白芍1~3、枳壳1~2、紫菀1~3组成。但是,临床实践表明,多数感冒,特别是小儿感冒的同时有食积气滞的症状,上述药物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临床效果不好。
中国专利申请CN1562151A公开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配方,用于治疗感冒流行病引起的炎症、高热、痰壅、便秘等。发散风邪、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泻火通便、祛痰止咳、益气健脾。以单元体为单位,由9个单元体组合而成,第一单元体:薄荷6克,菊花12克,佩兰12克,芦根18克,甘草4.5克;第二单元体:桂枝9克,白芍9克,灸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5克;第三单元体:麻黄4.5克,北杏仁9克,石膏24克,甘草4.5克;第四单元体:大黄9克,黄连9克,黄芩12克;第五单元体:莱菔子6克,白芥子4.5克,苏子9克;第六单元体:防风9克,白芷9克,川芎6克;第七单元体:黄芪12克,党参9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灸甘草6克;第八单元体:沙参15克,贝母12克,罗汉果12克,桔梗9克,桔红4.5克;第九单元体:板蓝根15克,鱼腥草15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赤芍9克。但是,临床实践表明,上述配方药物复杂,作用混乱,针对特定患者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反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差。
因此,本发明经过广泛的临床研究、出人意料的发现了本申请中的处方,其能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或相关疾病,如感冒等,其基本上对各种中医分析的感冒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中营卫不合、食积气滞的相关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新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制备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进一步的,在于公开一种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重量配比关系):
桂枝10-30、白芍10-30、半夏7-18、厚朴5-15、杏仁8-18、桔梗5-15、陈皮4-12、甘草4-12。
上述本发明组合物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桂枝10-25、白芍10-25、半夏7-15、厚朴7-15、杏仁8-15、桔梗7-15、陈皮4-10、甘草4-10。
上述本发明组合物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桂枝10-20、白芍10-20、半夏10-15、厚朴8-13、杏仁10-15、桔梗7-13、陈皮5-10、甘草5-10。
具体地,上述本发明组合物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桂枝12、白芍12、半夏11、厚朴8、杏仁10、桔梗9、陈皮7、甘草5。
具体地,上述本发明组合物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桂枝15、白芍15、半夏12、厚朴10、杏仁12、桔梗10、陈皮9、甘草9。
具体地,上述本发明组合物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桂枝18、白芍18、半夏10、厚朴10、杏仁12、桔梗10、陈皮10、甘草8。
具体地,上述本发明组合物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桂枝18、白芍12、半夏12、厚朴10、杏仁10、桔梗9、陈皮5、甘草9。
优选的,所述的半夏是法半夏。
优选的,所述的杏仁是炒杏仁。
优选的,所述的甘草是炙甘草。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实施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不使用甘草,其技术方案为桂枝10-30、白芍10-30、半夏7-18、厚朴5-15、杏仁8-18、桔梗5-15、陈皮4-12,经验证,其同样能够起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实施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使用贝母替代杏仁,其技术方案为桂枝10-30、白芍10-30、半夏7-18、厚朴5-15、贝母8-18、桔梗5-15、陈皮4-12、甘草4-12,经验证,其同样能够起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实施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使用天南星替代半夏,其技术方案为桂枝10-30、白芍10-30、天南星7-18、厚朴5-15、杏仁8-18、桔梗5-15、陈皮4-12、甘草4-12,经验证,其同样能够起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取按上述重量配比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剂型当中的一种: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注射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等。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溶剂提取部分或全部原料药,浓缩,去除杂质,干燥后,再按常规方法,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所述溶剂优选为水、乙醇、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在溶剂提取之前,对含有挥发油的药材,提取挥发油。所述提取挥发油优选为水蒸汽蒸馏、超临界提取挥发油等。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取以上原料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加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0-60℃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搅匀,冷藏24-7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60℃测相对密度1.20-1.40的浸膏,取浸膏,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间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注射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等。
优选的,在水煎煮之前加入挥发油提取步骤。更优选的,将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后用于制备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取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用3~7倍量30~90%乙醇加热提取2~4次,每次0.5~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大孔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30~95%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取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加入常规辅料,按常规制剂工艺或步骤,制成临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注射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等。
优选的,在乙醇提取之前加入挥发油提取步骤。更优选的,将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后用于制备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感冒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发烧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肺炎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咳嗽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原料药介绍如下:
桂枝:性味:辛;甘;性温。归经:膀胱;心;肺经。功效: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癓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大剂量,可用至15-30g;或入丸、散。药理作用表明:1.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mg/ml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3.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化学成分:桂枝含挥发油0.69%,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cinnamaldehyde)64.75%,还有苯甲酸苄酯(benzylbenzoate),乙酸肉桂酯(cinnamylacetate),β-荜澄茄烯(β-cadinene),菖莆烯(calamenene),香豆精(coumarin)等。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经:肝;脾经。功效: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大剂量可用15-30g。药理作用:1.中枢抑制作用。2.解痉作用。3.抗炎、抗溃疡作用。4.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5.对心血管***的影响和耐缺氧作用。6.对血液***的影响。7.抗菌作用,白芍的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较广。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芍在体外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芍药煎剂1∶40在试管内对京科68-1病毒和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芍药中所含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有抗病毒活性。8.保肝和解毒作用。9.抗诱变与抗肿瘤作用。化学成分:根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ooniflorin),白芍甙(albi-florin),芍药甙无酮(paeoniflorigenone),没食子酰芍药甙(galloylpaeoniflorin),β-蒎-10-烯基-β-巢菜甙(z-1s,5R-β-pinen-10-yl-β-vicianoside),芍药新甙(lacioflorin),芍药内酯(paeoni-lactone)A、B、C,β-谷甾醇(β-siiosi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还从根的鞣质中分得1,2,3,6-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6-tetra-O-galloyl-β-D-glucose),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及相应的六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和七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等。又含右旋儿茶精(catechin)及挥发油。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benzoicacid),牡丹酚(paeonol)及其他醇类和酚类成分。
半夏:性味:味辛;性温;有毒。归经: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入丸、散。外用:适量,生品研末,水调敷,或用酒、醋调敷。药理作用:1.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的煎剂,0.6-1g/kgig或iv,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可维持5小时以上。0.6g/kg的镇咳作用接近于可待因lmg/kg的作用。2.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3.镇吐和催吐作用。4.抗生育作用。5.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等等。化学成分:块茎含挥发油,内含主成分为3-乙酰氨基-5-甲基异唑(3-acetoamino-5-methylisooxazole),丁基乙烯基醚(butyl-ethyleneether),3-甲基二十烷(3-methyleicosane),十六碳烯二酸(hexadecylendioicacid),还有2-氯丙烯酸甲酯(methyl-2-chloropropenoate),茴香脑(anethole),苯甲醛(benzaldehyde),1,5-戊二醇(1,5-pentadiol),2-甲基吡嗪(2-methylpyrazine),柠檬醛(ciTCMLIBal),1-辛烯(1-octene),β榄香烯(β-elemene),2-十一烷酮(2-undecanone),9-十七烷醇(9-heptadecanol),棕榈酸乙酯(ethylpalmitate),戊醛肟(pentaldehydeoxime)等60多种成分。还含左旋麻黄碱(ephedrine),胆碱(choline),β-谷甾醇(β-s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尿黑酸(homogentisicacid),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姜辣烯酮(shogaol),黄芩甙(baicaline),黄芩甙元(baicalein),姜辣醇(gingerol),1,2,3,4,6-五-0-没食子酰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glucose),12,13-环氧-9-羟基十九碳-7,10-二烯酸(12,13-epoxy-9-hydroxynonadeca-7,10-dienoicacid)及基衍生物等。又含以α-及β-氨基丁酸(aminobutyricacid),天冬氨酸(asparticacid)为主成分的氨基酸和以钙、铁、铝、镁、锰、铊、磷等为主的无机元素。另含多糖,直链淀粉,半夏蛋白(系1种植物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
所述法半夏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炮制方法炮制,优选采用如下方法炮制: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己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
厚朴:性味:苦;辛;性温。归经:脾;胃;大肠经。功效: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2.对消化道作用。3.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4.对中枢神经***作用等等。化学成分:厚朴树皮含木脂体类化合物:厚朴酚(magnolol),和厚朴酚(honokiol),和厚朴新酚(obovatol),6’-0-甲基和厚朴酚(6’-O-methylhonokiol),厚朴醛(magnaldehyde)B、C,厚朴木脂体(magnolignan)A、B、C、D、E及台湾檫木醛(randainal);单萜木脂体类化合物:辣薄荷基厚朴酚(piperitylmagnolol),双辣薄荷基厚朴酚(dipiperitylmagnolol),辣薄荷基和厚朴酚(piperitylhonokiol)及龙胞基厚朴酚(bornylmagnolol);降木脂体类化合物:台湾檫木酚(randiol),厚朴三酚(magnatriol)B,厚朴醛D、E;双木脂体类化合物:厚朴木脂体F、G、H及I;生物碱:木兰箭毒碱(magnocurarine)和柳叶木兰碱(salicifoline);挥发油:含30多种成分,主要的有β-桉叶醇(β-eudesmol)17.4%,荜澄茄醇(cadinol)14.6%,愈创(卄奥)醇(guaiol)8.7%,对-聚伞花素(p-cymene)7.8%,1,4-桉叶素(1,4-cineol)5.6%,丁香烯(caryophel-lene)5.0%,芳樟醇(linalool)4.6%,α-松油烯(α-terpineol)4.5%,α-葎草烯(α-humulene)3.9%,4-松油烯醇(4-terpinenol)3.4%,蓝桉醇(globulol)3.1%及α-柠檬烯(α-limonene)3.0%等。还含芥子醛(sinapicaldehyde),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及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ω-羟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ω-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根皮含厚朴酚,和厚朴酚,松脂酚二甲醚(pinoresinoldime-thylether),鹅掌楸树脂酚B二甲醚(lirioresinolBdimethylether)及望春花素(magnolin)。另有报道厚朴还含O-甲基丁香油酚(O-methyleugenol),5,5’-双-2-丙烯基-2-羟基-3,2’,3’-三甲氧基-l,1’-联苯(5,5′-di-2-propenyl-2-hydroxy-3,2′,3′-trimethoxy-1,1′-biphenyl)及4,4′-双-2-丙烯基-3,2’,6’-三甲氧基-1,1’-联苯醚(4,4′-di-2-propenyl-3,2′,6′-trimethoxy-1,1′-diphenylether)。2.庐山厚朴树皮和根皮含β-桉叶醇(β-eudesmol),厚朴酚(magnolol)及和厚朴酚(honolkiol)。根皮还含α-桉叶醇。
杏仁:性味:苦;温;有毒。归经:肺;脾;大肠经。功效: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主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药理作用:1.抗炎。2.镇痛。3.对胃酸的作用。4.降血压。5.杏仁中含苦杏仁甙及苦杏仁酶。6.抗癌作用。7.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作用:苦杏仁在正常动物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在油酸型RDS实验动物不仅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并可使病变得到改善。化学成分:1.杏种仁含苦味氰甙:苦杏仁甙(amygdalin)约4%和野樱甙(prunasin);脂肪油约50%,油中有8种脂肪酸,主要的是亚油酸(linoeicacid)占27%,油酸(oleicacid)占67%及棕榈酸(palmiticacid)占5.2%。还含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即是5’-咖啡酰奎宁酸(5’-caffeoylquinicacid),新绿原酸(neochlorogenicacid)即是3’-咖啡酰奎宁酸(3’-caffeoylquinicacid),3’-阿魏酰奎宁酸(3’-feruloylquinicacid),5’-阿魏酰奎宁酸(5’-feruloylquinicacid),3’-对香豆酰奎宁酸(3’-Pcoumaroylquinicacid),肌醇(inosit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5-燕麦甾醇(△\5-avena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24-胆甾烯醇(△\24-chlestenol),雌性酮(estrone),17β-***(17β-estyadiol),甘油三油酸酯(triolein)。另含有抗炎和镇痛活性的2种蛋白质成分:KR-A和KR-B,其含量分别为4.44%和0.41%。又含与杏仁香味有关的挥发性成分:本甲醛(benzaldehyde),芳樟醇(linalool),4-松油烯醇(4-terpinenol),α-松油醇(α-terpineol)。
所述炒杏仁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炮制方法炮制,优选采用如下方法炮制:取净杏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桔梗:性味:味苦;辛;性平。归经:归肺;胃经。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胞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灰研末敷。药理作用:1.祛痰与镇咳作用。2.降血糖作用。3.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溃疡作用。4.抗炎作用。5.对循环***的作用。6.镇静、镇痛和解热作用。化学成分:根含多种皂甙,其中主成分是桔梗皂甙D,桔梗皂甙A又叫做2-0-乙酰基桔梗皂甙D,桔梗皂甙C又叫做3-0-乙酰基桔梗皂甙D。多种混合皂甙经完全水解所产生的皂甙元有:桔梗皂甙元(platycodigenin),远志酸(polygalacic acid),以及少量的桔梗酸(platycodigenin)[3],远志酸(polygalacicacid)[4],以及少量的桔梗酸(platycogenic acid)A、B、C[5];如混合皂甙进行部分水解,则得到8种次皂甙(pros-aponin),它们在分离过程中是以甲酯形或分得的:3-0-β-D-吡喃葡萄糖基远志酸甲酯(methyl3-0-β-D-glucpyranosyl polygala-cate,3-0-β-昆布二糖基远志酸甲酯(methyl3-0-β-laminaribiosyl polygalacate),3-0-β-D-吡喃葡萄糖基桔梗皂甙元甲酯(3-0-β-D=glucopyranosyl platycodigenin methylester)3-0-β-龙胆二糖基桔梗皂甙元甲酯(3-0-β-gluctinobiosylplatycodi-geninmethyl ester),3-0-β-D-吡喃葡萄糖基桔梗酸A内酯甲酯(3-0-β-D-glucopyranosylplatycogenin A lactone methyl ester),3-0-β-D-吡喃葡萄糖基桔梗酸A二甲酯(dimethyl3-0-β-D-glu-copyranosyl platycogenate A),2-0-甲基-3-0-β-D-吡喃葡萄糖基桔梗酸A二甲酯(dimethyl2-0-methyl-3-0-methyl-3-0-D-glucopyranosylplatycogenate A)[6].根还含白桦脂醇(betulin),α-菠菜菜甾醇(α-spinasterol),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α-spinasteryl-β-D-gluco-side)[2]。
陈皮:性味:辛;苦;温。归经:脾;肺经。功效:行气健脾;降逆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痰壅气逆之咳嗽痰多;胸隔满闷;梅核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药理作用:1.祛痰平喘。2.升压等。化学成分:果皮含挥发油1.5%-2%,其主要成分为正癸醛(decanal),柠檬醛(citral),柠檬烯(limonene)和辛醇(octyl alcohol)等。另含枸橘甙(poncirin),橙皮甙(hesperidin),柚皮甙(naringin)。
甘草:性味:甘;平。归经:脾;胃;心;肺经。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g,调和诸药用量宜小,作为主药用量宜稍大,可用10g左右;用于中毒抢救,可用30-60g。凡入补益药中宜炙用,入清泻药中宜生用。药理作用:对呼吸***的作用,甘草浸膏和甘草合剂口服后能覆盖发炎的咽部粘膜,缓和炎症对它的刺激,从而发挥镇咳作用。甘草次酸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咳作用,甘草次酸的氢琥珀酸双胆盐口服,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甘草次酸胆碱501mg/kg能抑制豚鼠吸入氨水所致的80%的咳嗽发作,效力与可待因lmg/kg皮下注射无差异。大剂量的甘草次酸(1250mg/kg)可使小鼠呼吸抑制;甘草次酸对5-羟色胺等物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较弱的保护作用。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也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在与甘草相同剂量水平时,氢化可的松也显示镇咳作用,但剂量反应曲线与甘草不同,并且对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无效,因此认为甘草镇咳作用与抗炎无关而是通过中枢产生的。甘草还能促进咽喉及支气管的分泌,使痰容易咳出,呈现祛痰镇咳作用。2具有抗炎作用。3具有抗病毒作用。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甘草甜素等成分。
所述炙甘草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炮制方法炮制,优选采用如下方法炮制:取甘草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桂枝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为君,芍药益阴敛阴为臣,桂枝、芍药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半夏、厚朴、杏仁、桔梗、陈皮降气止咳、化痰平喘、行气利咽为佐,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全方共奏解肌散寒、理气祛咳之效。可以用于体虚感冒,症见恶寒怕风,头痛发热,咳嗽咽干,舌淡白,脉浮紧等。在上述组方原则的基础上,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根据常识能进行常规的替换、减少和/或增加。
实验例:
经实验本发明组合物制剂(实施例1)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抗炎解热作用和镇咳镇痛作用。
结果为:
(1)体外抗菌试验(按照本领域常规实验方法进行,可参考《药理学》教科书):本发明组合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孢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奈瑟氏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标准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范围分别为0.049~0.63g生药/ml和0.16~2.50g生药/ml,对临床分离株(金黄葡菌、甲型链菌、乙型链菌、肺炎球菌、克雷伯菌、流感杆菌)的MIC和MBC范围分别为0.019~0.32g生药/ml和0.079~0.32g生药/ml,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对试验所选用的10株标准菌株及所选用的430株临床分离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和灭活作用。
(2)体外抗病毒试验(按照本领域常规实验方法进行,可参考《药理学》教科书):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浸出液0.13~1g生药/ml时对腺病毒3型有较强直接灭活作用,其MIC为0.069g生药/ml,IC50为0.095g生药/ml,IC90为0.14g生药/ml;药液浓度在1~0.5g生药/ml时对腺病毒3型致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P<0.05),本发明组合物浸出液1g生药/ml时可抑制流感病毒PR8株在鸡胚内的增殖(P<0.05)。
(3)镇痛试验(按照本领域常规实验方法进行,可参考《药理学》教科书):结果显示本发明组合物能使热刺激痛阈提高,能使扭体潜伏期显著延长,扭体次数明显减少,说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抗炎试验中,22.3g生药/kg组能有效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18g生药/kg组与模型组作比较,能降低足跖肿胀百分率,说明其具有抗炎作用。
(4)解热试验(按照本领域常规实验方法进行,可参考《药理学》教科书):结果显示4.5g生药/kg,9g生药/kg,18g生药/kg组3个剂量组的体温升高值明显低于模型组,表明本发明组合物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5)镇咳试验(按照本领域常规实验方法进行,可参考《药理学》教科书):本发明组合物5.5g生药/kg,11.0g生药/kg,22.0g生药/kg组均可使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说明其具有镇咳作用。
结论本发明组合物能有效地抑制和灭活上呼吸道常见致病菌,对腺病毒3型有较强的灭活作用,对腺病毒3型致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PR8株在鸡胚内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镇咳作用。因此,本发明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发烧、咳嗽、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等疾病。
实施例
实施例1
桂枝12g、白芍12g、法半夏11g、厚朴8g、炒杏仁10g、桔梗9g、陈皮7g、炙甘草5g
取以上原料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备用。再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0-60℃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搅匀,冷藏24-7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60℃测相对密度1.20-1.40的浸膏,取浸膏和挥发油,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间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2
桂枝15g、白芍20g、半夏8g、厚朴10g、炒杏仁6g、桔梗6g、陈皮6g、炙甘草8g
取以上原料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0-60℃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搅匀,冷藏24-7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60℃测相对密度1.20-1.40的浸膏,取浸膏,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间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口服液。
实施例3
桂枝18g、白芍18g、法半夏10g、厚朴10g、炒杏仁12g、桔梗10g、陈皮10g、炙甘草8g
取以上原料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提取挥发油,备用。再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0-60℃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搅匀,冷藏24-7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60℃测相对密度1.20-1.40的浸膏,取浸膏和挥发油,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间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4
桂枝10g、白芍18g、法半夏8g、厚朴3g、炒杏仁3g、桔梗10g、陈皮10g、甘草3g
取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用5倍量60%乙醇加热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大孔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70%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取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加入常规辅料,按常规制剂工艺或步骤,制成注射剂。
实施例5
桂枝15g、白芍15g、法半夏12g、厚朴10g、炒杏仁12g、桔梗10g、陈皮9g、炙甘草9g
取以上原料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5-60℃测相对密度1.20-1.40的浸膏,取浸膏,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间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口服液。
实施例6
桂枝18g、白芍12g、半夏12g、厚朴10g、杏仁10g、桔梗9g、陈皮5g、甘草9g
取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用7倍量60%乙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通过大孔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40%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干浸膏;取干浸膏,加入常规辅料,按常规制剂工艺或步骤,制成软胶囊剂。
比较实验例
比较例1:与CN1824101A中实施例1的比较治疗风寒感冒的效果
风寒感冒病人的确定:采用三甲医院确诊的风寒感冒病人(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规定),其中男19人,女11人,年龄最大71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32岁,平均发病1~2天。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CN1824101A中实施例1药物(对照组)和本发明实施例5药物(实验组)。
基本风寒感冒症状:①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发热37.5℃以上,伴有头痛、恶心。②中医诊断:瘟病初起、外感风寒、发热、头疼恶心、口苦无味、不思饮食、四股酸软、小便赤黄、大便秘结以及症属感冒的之症。
服药方法:每天服药两次,每次10~15克生药量,温开水送服,小儿减半。三天为一个观察周期。
治疗标准:基本症状全部消失为治愈,基本症状明显缓解(比如完全退烧)为显效,症状有所缓解(如发烧38℃已降至37.5℃,头痛减轻)为有效,症状没有改变为无效。
疗效的统计:治疗三天后观察,实验组全部15名感冒患者中,治愈11人,治愈率为73.3%;显效为3人,占20%;有效为1人,占6.7%。全部感冒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现任何不适症状。而对照组全部15名感冒患者中,治愈9人,治愈率为60%;显效为3人,占20%;有效为1人,占6.7%,无效2人,占13.3%。比较可知,本发明药物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特别是实验组中5例具有营卫不合症状的患者,服药后症状100%缓解,而对照组4位营卫不合症状患者均没有相应临床症状改善。
比较例2:与CN1546085A中实施例1颗粒的比较治疗风热感冒的效果
风热感冒病人的确定:采用三甲医院确诊的风热感冒病人(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规定),其中男16人,女14人,年龄最大65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30岁,平均发病1~2天。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CN1546085A中实施例1颗粒(对照组)和本发明实施例3药物(实验组)。
基本风热感冒症状:西医诊断标准: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发热或不发热、鼻塞、咽痛、咽痒等,两肺呼吸音粗,或可闻及干罗音及少许粗中失罗音,其性质及部位易变,常在***改变或咳嗽后减少,甚至消失。肺部X线检查正常,或有肺纹理增粗紊乱,外周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偏高。中医诊断标准:咳嗽气粗、咳痰粘滞不爽或色黄、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打喷嚏或粘液、咽痛、咽痒、咽红肿、舌质红或边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指纹紫至风关。
服药方法:每天服药两次,每次10~15克生药量,温开水送服,小儿减半。七天为一个观察周期。
治疗标准:治愈:治疗7天以内,全部症状及体征消失,胸透正常,异常理化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7天,咳嗽咳痰消失或明显减轻、减少,其它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肺部听诊及胸透正常或有明显好转,积分下降≥70%,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有效:治疗7天以内,咳嗽咳痰好转,其它症状有明显好转,肺部异常改变有好转或正常,积分值下降30%-69%,异常理化指标有改善。无效:治疗7天以内,咳嗽及其它症状无明显改变,积分值下降<30%,异常理化指标无明显改善。
疗效的统计:治疗七天后观察,实验组全部15名感冒患者中,治愈12人,治愈率为80%;显效为3人,占20%,总显效率100%。感冒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现任何不适症状。而对照组全部15名感冒患者中,治愈9人,治愈率为60%;显效为2人,占13.3%;有效为1人,占6.7%,无效3人,占20%。比较可知,本发明药物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特别是实验组中4例具有食积气滞症状的患者,服药后症状100%缓解,而对照组4位食积气滞症状患者均没有相应临床症状改善。
比较例3:中药组合物的研究过程
在本发明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多种组方和配比的研究,意外的发现了本申请的中药组合物,下面是对部分实验内容和数据的记录。
目标疾病为感冒和/或感冒后咳嗽,所有病例诊断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感冒或感冒后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发作期的诊断标准。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其他疾患引起的咳嗽患者如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支气管扩张等。共选取患者36人,其中男14人,女22人,年龄最大64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2岁,平均发病4-12天。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第一组(每日桂枝12g、白芍12g、法半夏11g、厚朴8g、炒杏仁10g、桔梗9g、陈皮7g、炙甘草5g,上述处方煎煮后,分两次服用);第二组(每日桂枝15g、白芍15g、法半夏12g、厚朴10g、炒杏仁12g、桔梗10g、陈皮9g、炙甘草9g,上述处方煎煮后,分两次服用);第三组(每日桂枝18g、白芍12g、半夏12g、厚朴10g、杏仁10g、桔梗9g、陈皮5g、甘草9g,上述处方煎煮后,分两次服用);第四组(每日桂枝12g、白芍12g、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6g、厚朴10g、杏仁10g,上述处方煎煮后,分两次服用)。
疗效标准:痊愈:咳嗽、咯痰及其他症状全部消除,听诊胸片及血象检查均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或大部分消除,听诊、胸片及血象检查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胸片、血象检查等均无好转或加重。
疗效的统计:治疗五天后观察,第一组全部9名患者中,痊愈7人,治愈率为77.8%;好转为2人,占22.2%。全部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现任何不适症状。第二组全部9名患者中,痊愈8人,治愈率为88.9%;好转为1人,占11.1%。全部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现任何不适症状。第三组全部9名患者中,痊愈7人,治愈率为77.8%;好转为2人,占22.2%。全部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现任何不适症状。第四组全部9名患者中,痊愈5人,治愈率为55.6%;好转为4人,占44.4%。全部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现任何不适症状。比较可知,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明显优于第四组。

Claims (10)

1.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桂枝10-30、白芍10-30、半夏7-18、厚朴5-15、杏仁8-18、桔梗5-15、陈皮4-12、甘草4-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桂枝10-25、白芍10-25、半夏7-15、厚朴7-15、杏仁8-15、桔梗7-15、陈皮4-10、甘草4-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桂枝10-20、白芍10-20、半夏10-15、厚朴8-13、杏仁10-15、桔梗7-13、陈皮5-10、甘草5-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桂枝12、白芍12、半夏11、厚朴8、杏仁10、桔梗9、陈皮7、甘草5;或者桂枝15、白芍15、半夏12、厚朴10、杏仁12、桔梗10、陈皮9、甘草9;或者桂枝18、白芍18、半夏10、厚朴10、杏仁12、桔梗10、陈皮10、甘草8;或者桂枝18、白芍12、半夏12、厚朴10、杏仁10、桔梗9、陈皮5、甘草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夏是法半夏;所述的杏仁是炒杏仁和/或所述的甘草是炙甘草。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提取部分或全部原料药,浓缩,去除杂质,干燥后,再按常规方法,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乙醇、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的一种或多种;和/或在溶剂提取之前,对含有挥发油的药材,提取挥发油;和/或所述提取挥发油优选为水蒸汽蒸馏、超临界提取挥发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后用于制备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9.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在用于制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制在于是用于制备治疗感冒药物中的应用、用于制备治疗发烧药物中的应用、用于制备治疗肺炎药物中的应用、用于制备治疗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用于制备治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或者用于制备治疗咳嗽药物中的应用。
CN201410150761.5A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012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0761.5A CN105012595A (zh)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0761.5A CN105012595A (zh)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2595A true CN105012595A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03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0761.5A Pending CN105012595A (zh)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25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6158A (zh) * 2021-01-07 2021-03-19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咽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0160A (zh) * 2008-05-26 2009-12-02 杨洪青 一种治疗小儿寒咳的中药
CN103405602A (zh) * 2013-08-13 2013-11-27 赵军海 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0160A (zh) * 2008-05-26 2009-12-02 杨洪青 一种治疗小儿寒咳的中药
CN103405602A (zh) * 2013-08-13 2013-11-27 赵军海 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殷明伟: "中药汤剂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0例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6158A (zh) * 2021-01-07 2021-03-19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咽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6158B (zh) * 2021-01-07 2022-03-29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咽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2338B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8137B (zh) 一种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5433B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6266898A (zh) 一种益气补肾、抗衰老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2906A (zh) 一种治疗风寒感冒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6022B (zh) 一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36131A (zh) 一种用于治疗猪痢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614B (zh) 用于治疗呼吸***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825960A (zh)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99425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153B (zh) 用于治疗家禽气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595A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149A (zh) 一种治疗痰火瘀结型甲状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03784651A (zh) 一种治疗马肠阻塞的药物组合
CN102085313A (zh) 一种具有止咳作用的组合物
CN108553584B (zh)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177391A (zh)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8716A (zh) 一种防治鸡心包积水综合征的中草药复方制剂
CN105031364A (zh) 一种防治风火牙痛的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232919A (zh) 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847A (zh) 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中药
CN114984179A (zh) 一种治疗或预防米格列奈不良反应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04143B (zh) 一种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的中药组合物
CN101380451B (zh) 一种无醇型六神祛暑液体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1716278A (zh) 防癌、治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 Donghu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