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2746B -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2746B
CN104932746B CN201510330419.8A CN201510330419A CN104932746B CN 104932746 B CN104932746 B CN 104932746B CN 201510330419 A CN201510330419 A CN 201510330419A CN 104932746 B CN104932746 B CN 104932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ouch
control line
touch device
par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04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2746A (zh
Inventor
刑建永
吴海龙
林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304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2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2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2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触控装置包括:显示屏幕;触控感测层,贴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幕上;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透明保护盖板,贴合设置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上,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按键触控或边缘触控的设计占用较多的内部结构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减少触控装置的占用空间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Incell/Oncell技术的日益成熟,使显示触控屏幕的融合成为了可能,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使用体验。
在现有技术中,当电子设备形成边缘按键触控或在显示屏幕的两端形成边缘触控时,需要用FPC设计按键,和盖板贴合在一起,然后将按键FPC连接到主FPC或者在盖板上印刷银浆,然后用FPC将银浆连接到主FPC,以形成对边缘区域的触控检测。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形成按键触控或边缘触控时要增加新的FPC以及和主FPC的连接,这样,会占用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空间,不利于手机的体积大小的控制,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按键触控或边缘触控的设计占用较多的内部结构空间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形成按键触控或边缘触控时要增加新的FPC以及和主FPC的连接,这样,电子设备的设计成本也增加了,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设计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按键触控或边缘触控的设计占用较多的内部结构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减少触控装置的占用空间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
显示屏幕;
触控感测层,贴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幕上;
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
透明保护盖板,贴合设置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上。
可选的,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为由纳米银粒子形成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或由含有导电性金属材料的墨水经过涂布过程形成的第二透明导电层或通过蒸镀锡铟氧化物形成的第三透明导电层。
可选的,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一部分及与所述第二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阻值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阻值。
可选的,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为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一阻值大于300Ω。
可选的,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的厚度为0.02~0.2um。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或所述边缘触控层的第一宽度由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二部分递增。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具体为所述触控感测层的靠近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端的第一端区域;或
所述第一区域具体包含所述第一端区域及靠近所述触控感测层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第二端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区域具体为所述第一端区域时,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
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第一位置,以使所述透明保护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的上表面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处于相互平行位置关系。
可选的,所述支撑体的厚度与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的厚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透明保护盖板具体为塑料透明保护盖板或玻璃透明保护盖板。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触控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其中,所述触控装置包括:
显示屏幕;
触控感测层,贴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幕上;
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
透明保护盖板,贴合设置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的技术手段,这样,通过将边缘区域的触控线路延伸至显示屏幕上,利用显示屏幕的柔性电路板实现对边缘区域的触控识别,不需要增加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在边缘区域,进而也省去了边缘区域的柔性电路板与主屏幕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节省了电子设备中柔性电路板占用的空间,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按键触控或边缘触控的设计占用较多的内部结构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减少触控装置的占用空间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的技术手段,这样,通过将边缘区域的触控线路延伸至显示屏幕上,利用显示屏幕的柔性电路板实现对边缘区域的触控识别,不需要增加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在边缘区域,进一步也减少了触控集成电路的通道数,从而使触控装置中使用的柔性电路板及触控集成电路的数量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设计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的技术手段,这样,触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增加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在边缘区域,省去了边缘区域的柔性电路板与主屏幕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同时也减少了触控集成电路的通道数,制作工艺得到了简化,进而提高了生产良率,所以,实现了简化制作工艺,提高良率的技术效果。
四、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一部分及与所述第二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阻值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阻值的技术手段,这样,用户在触控显示屏幕和边缘区域时,其对应的阻抗值不同,触控集成电路通过阻抗值的变化量便可判断用户的触控操作,进而使显示屏幕的触控与边缘区域的触控相互对应,实现在需要对显示屏幕进行触控操作时,直接触控边缘区域即可,进而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不会遮挡用户视线,所以,实现了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边缘触控线路层30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第一种具体形状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边缘触控线路层30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第二种具体形状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边缘触控线路层30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第三种具体形状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通过触控触屏手机的ICON区实现控制触屏手机的屏幕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边缘触控线路层30在触屏手机中的第一种位置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在所述触控装置中的一端设置边缘触控线路层30的位置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在所述触控装置中的两端设置边缘触控线路层30的位置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边缘触控线路层30在触屏手机中的第二种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按键触控或边缘触控的设计占用较多的内部结构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减少触控装置的占用空间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触控装置,包括:
显示屏幕;
触控感测层,贴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幕上;
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
透明保护盖板,贴合设置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的技术手段,这样,通过将边缘区域的触控线路延伸至显示屏幕上,利用显示屏幕的柔性电路板实现对边缘区域的触控识别,不需要增加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在边缘区域,进而也省去了边缘区域的柔性电路板与主屏幕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节省了电子设备中柔性电路板占用的空间,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按键触控或边缘触控的设计占用较多的内部结构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减少触控装置的占用空间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触屏手机等,也可以是别的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所述电子设备为触屏手机为例,来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触控装置,包括:
显示屏幕10;
触控感测层20,贴合设置在显示屏幕10上;
边缘触控线路层30,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31和与第一部分表面31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32,其中,第一部分表面31贴合设置在触控感测层20的第一区域,第二部分表面32与触控感测层20处于不接触状态;
透明保护盖板40,贴合设置在边缘触控线路层30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显示屏幕10可以是LCD显示模组,如TN-LCD、TFT-LCD或STN-LCD等,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模组、LED显示模组等,具体来讲,以显示屏幕10为LCD显示模组为例,显示屏幕10由背光模组、下偏光片、液晶盒及上偏光片构成。背光模组位于显示屏幕10的最底层,为显示屏幕10提供光源。背光模组是一个平面的均匀照明装置,使用电致发光、冷阴极荧光灯管或排列在整个背光模组的两边或一边的LED灯条作为光源,利用导光板及反射片将光源产生的光线反射,并通过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将反射的光线均匀化,经过液晶分子的偏转来控制光是否通过液晶盒以及所通过的光线量的大小,并汇聚大角度光以供正面观看。在背光模组的上方设置有下偏光片,用来产生偏振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下偏光片可以采用碘系偏光片、染料系偏光片,也可以根据液晶盒设计的需要增加光学补偿膜来实现液晶屏幕性能的提升。在下偏光片上设置有液晶盒,当液晶盒通电之后,液晶分子的表现会发生改变,这时,利用液晶盒下方的薄膜晶体管对液晶盒中每一液晶的像素点通过点脉冲的方式进行控制,以达到信息显示的目的。薄膜晶体管可以是非晶、多晶或者单晶硅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的薄膜晶体管。在液晶盒上方还设置有上偏光片,使得显示屏幕10能够实现信息显示的功能,上偏光片可以采用碘系偏光片、染料系偏光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幕10上设置有触控感测层20。触控感测层20包括有触控传感器及多个控制电路构成,如TFT控制集成电路、电源电路等,通过触控感测层20检测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并将所述触控操作转换成电信号进行处理,进而识别各个触控操作。所述多个控制电路具体可以在显示屏幕10上通过高温蒸镀的方式,将ITO蒸镀在普通液晶屏幕上,然后通过ITO镀膜、光刻胶涂敷、光刻胶曝光、光刻胶显影、光刻胶坚膜、ITO蚀刻、光刻胶剥离及清洗的步骤制作出触摸感应电路;也可以由搭载在感光性聚合物层上的透明导电层形成,将附带感光层的透明导电层贴合在显示屏幕10上,通过曝光机经过掩模对感光层进行选择性曝光,感光层为一层感光性聚合物经涂布过程制成,在光照的情况下会发生感光性化学反应,使得被光照的部分在显影的过程中保留下来,而相对未被光照的另一部分在显影过程中随显影液体以溶解等方式被除去,这样,透明导电层中的与未被光照的感光层对应的部分也随之被除去,被留下的透明导电层便形成了触摸感应电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20上设置有边缘触控线路层30,边缘触控线路层30具体为由纳米银粒子形成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或由含有导电性金属材料的墨水经过涂布过程形成的第二透明导电层或通过蒸镀锡铟氧化物形成的第三透明导电层,其具体的形成过程可以参考触控感测层20的制作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缘触控线路层30具体包括与第一部分表面31对应的第一部分33及与第二部分表面32对应的第二部分34,其中,第一部分33的第一阻值小于第二部分34的第二阻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边缘触控线路层30具体为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时,即边缘触控线路层30为锡铟氧化物构成,为了不影响所述触控装置的显示效果,需提高锡铟氧化物的透光率,此时,所述第一阻值大于300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边缘触控线路层3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边缘触控线路层30的厚度为0.02~0.2um。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调节墨水与涂布工艺的方式,按照实际情况调整透明触摸感应层的导电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所述触控装置应用于触屏手机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触控装置没有针对边缘触控线路层30增加新的柔性电路板及新的集成电路通道来实现对边缘区域的触控检测,此时,边缘触控线路层30与触屏手机屏幕共用触控集成电路通道,那么,触屏手机的触控感测层20检测到一触控操作后,需要区分所述触控操作具体是针对触屏手机屏幕进行的触控操作还是针对触屏手机ICON区进行的触控操作,进而正确地相应所述触控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将第一部分3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或将边缘触控线路层30的第一宽度由第一部分33向第二部分34递增的方式,进而降低触控触屏手机ICON区域时的感应量,使边缘区域的感应值与手机屏幕的感应值区分开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部分33可以设计成镂空状,如图2A所示,也可以将第一部分33设计成V字形,如图2B所示,或者第一部分33与第二部分34成梯形状,如图2C所示。
继续以触屏手机为例,在第一部分33和第二部分34的阻值确定之后,触屏手机的处理器便会根据第一部分33和第二部分34的阻值确定一个预设阻值变化量的阈值,当触控感测层20获取某一触控操作对应的阻值变化量大于所述阈值时,便确定该触控操作为针对手机屏幕进行的操作;当触控感测层20获取某一触控操作对应的阻值变化量小于所述阈值时,便确定该触控操作为针对手机ICON区进行的操作。如,触屏手机确定出阻值变化量阈值为150Ω,当触控感测层20检测到用户的一触控操作时,便获取该触控操作对应的阻值变化量,如阻值变化量为100Ω,触屏手机的处理器判断出100Ω<150Ω,便确定该触控操作为用户对手机ICON区进行的操作。
由于第一部分33和第二部分34的阻值不同,触屏手机也可以将针对针对触屏手机屏幕进行的触控操作和针对触屏手机ICON区进行的触控操作相互对应起来。如图3所示,屏幕中的A点、B点对应ICON区的C点、D点,这样,当用户在ICON区进行了一个由C点向D点滑动的触控操作,便等同于在屏幕中进行了由A点向B点滑动的触控操作,这样,如果用户在玩游戏或者使用某些应用程序过程中,想要对屏幕进行一个由A点向B点滑动的触控操作时,为了不阻碍用户的视线,用户可以直接在ICON区由C点滑向D点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缘触控线路层30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关,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具体如下两种:
第一种位置:
所述第一区域具体为触控感测层20的靠近触控感测层20的第一端的第一端区域。
此时,所述触控装置中仅有一端设置有边缘触控线路层3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沿用上述例子,即将第一部分33设置在触屏手机屏幕的一端,第二部分34则设置在触屏手机的边缘区域上,即触屏手机盖板中ICON的位置,如图4A所示。
为了保证所述触控装置的平衡,所述触控装置还设置有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第一位置,以使所述透明保护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的上表面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处于相互平行位置关系,且所述支撑体的厚度与边缘触控线路层30的厚度相同,如图4B所示。
第二种位置:
所述第一区域具体包含所述第一端区域及靠近触控感测层20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第二端区域。
此时,所述触控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边缘触控线路层30,如图5A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沿用上述例子,即在触屏手机屏幕的两端均设置边缘触控线路层30,并保证第一部分33位于手机屏幕上方,第二部分34位于屏幕边缘区域上,如图5B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能保护所述触控装置中的各个部件,在边缘触控线路层30上还设置有透明保护盖板40,其中,透明保护盖板40具体为塑料透明保护盖板或玻璃透明保护盖板。
为了使所述触控装置的各个部件能够牢固的粘在一起,且防止外界灰尘等其他杂质进入所述触控装置的内部影响显示画面的效果,所述触控装置还可以包含有一胶框,将所有部件设置在所述胶框内部形成一个整体。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6,基于与本申请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101;
处理器102,设置在壳体101内;
触控装置103,设置在壳体101内,与处理器102相连;
其中,触控装置103包括:
显示屏幕;
触控感测层,贴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幕上;
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
透明保护盖板,贴合设置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为由纳米银粒子形成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或由含有导电性金属材料的墨水经过涂布过程形成的第二透明导电层或通过蒸镀锡铟氧化物形成的第三透明导电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一部分及与所述第二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阻值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阻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为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一阻值大于300Ω。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的厚度为0.02~0.2um。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部分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或所述边缘触控层的第一宽度由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二部分递增。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区域具体为所述触控感测层的靠近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端的第一端区域;或
所述第一区域具体包含所述第一端区域及靠近所述触控感测层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第二端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具体为所述第一端区域时,触控装置103还包括:
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第一位置,以使所述透明保护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的上表面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处于相互平行位置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支撑体的厚度与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的厚度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透明保护盖板具体为塑料透明保护盖板或玻璃透明保护盖板。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的技术手段,这样,通过将边缘区域的触控线路延伸至显示屏幕上,利用显示屏幕的柔性电路板实现对边缘区域的触控识别,不需要增加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在边缘区域,进而也省去了边缘区域的柔性电路板与主屏幕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节省了电子设备中柔性电路板占用的空间,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按键触控或边缘触控的设计占用较多的内部结构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减少触控装置的占用空间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的技术手段,这样,通过将边缘区域的触控线路延伸至显示屏幕上,利用显示屏幕的柔性电路板实现对边缘区域的触控识别,不需要增加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在边缘区域,进一步也减少了触控集成电路的通道数,从而使触控装置中使用的柔性电路板及触控集成电路的数量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设计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的技术手段,这样,触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增加新的柔性电路板贴合在边缘区域,省去了边缘区域的柔性电路板与主屏幕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同时也减少了触控集成电路的通道数,制作工艺得到了简化,进而提高了生产良率,所以,实现了简化制作工艺,提高良率的技术效果。
四、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一部分及与所述第二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阻值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阻值的技术手段,这样,用户在触控显示屏幕和边缘区域时,其对应的阻抗值不同,触控集成电路通过阻抗值的变化量便可判断用户的触控操作,进而使显示屏幕的触控与边缘区域的触控相互对应,实现在需要对显示屏幕进行触控操作时,直接触控边缘区域即可,进而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不会遮挡用户视线,所以,实现了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装置,包括:
显示屏幕;
触控感测层,贴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幕上;
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一部分及与所述第二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阻值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阻值;
透明保护盖板,贴合设置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为由纳米银粒子形成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或由含有导电性金属材料的墨水经过涂布过程形成的第二透明导电层或通过蒸镀锡铟氧化物形成的第三透明导电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为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一阻值大于300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的厚度为0.02~0.2u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或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的第一宽度由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二部分递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具体为所述触控感测层的靠近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端的第一端区域;或
所述第一区域具体包含所述第一端区域及靠近所述触控感测层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第二端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具体为所述第一端区域时,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
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第一位置,以使所述透明保护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的上表面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处于相互平行位置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厚度与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的厚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盖板具体为塑料透明保护盖板或玻璃透明保护盖板。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触控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其中,所述触控装置包括:
显示屏幕;
触控感测层,贴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幕上;
边缘触控线路层,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表面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没有重叠的第二部分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表面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处于不接触状态,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具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一部分及与所述第二部分表面对应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阻值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阻值;
透明保护盖板,贴合设置在所述边缘触控线路层上。
CN201510330419.8A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932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0419.8A CN104932746B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0419.8A CN104932746B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2746A CN104932746A (zh) 2015-09-23
CN104932746B true CN104932746B (zh) 2019-02-05

Family

ID=5411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0419.8A Active CN104932746B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27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5727B (zh) * 2018-09-11 2024-03-19 深圳市易快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薄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820A (zh) * 2005-08-09 2007-02-14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布线结构
CN103941931A (zh) * 2013-01-22 2014-07-23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4461145A (zh) * 2014-12-11 2015-03-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1152A (zh) * 2014-12-23 2015-03-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2111B (zh) * 2012-10-02 2015-07-11 傑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820A (zh) * 2005-08-09 2007-02-14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布线结构
CN103941931A (zh) * 2013-01-22 2014-07-23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4461145A (zh) * 2014-12-11 2015-03-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1152A (zh) * 2014-12-23 2015-03-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2746A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5038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408583B (zh) 薄型化觸控裝置
CN102375603B (zh) 具有触摸板的显示装置
US20120326992A1 (en) Touch Panel for Providing a Shield Against Noise
CN101853114B (zh) 设有电极的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77410A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830868B (zh) 透明粘结单元和具有其的触摸屏
CN204679980U (zh) 显示屏及终端
CN102967976A (zh) 一种镜面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镜面显示基板
CN103809343A (zh) 电子纸显示器
CN104699359A (zh) 一种自粘式柔性电容式触控屏
CN106257324A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US20150169104A1 (en) Touch panel
CN205983436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104932746B (zh)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236446A (zh) 薄型化触控装置
CN203909741U (zh) 触控显示面板
Ma et al. 68.1: Invited Paper: Pane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In‐cell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CN203643969U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3366302U (zh) 一种可实现无边框的手机
CN103543889B (zh) 单层电容式触摸屏制作方法
US20150091819A1 (en) Touch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204631840U (zh) 一种与触控屏技术相结合的指纹识别***
CN10463536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使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5929580A (zh) 电阻式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