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4023A - 粉尘环境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尘环境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4023A
CN104914023A CN201510246563.3A CN201510246563A CN104914023A CN 104914023 A CN104914023 A CN 104914023A CN 201510246563 A CN201510246563 A CN 201510246563A CN 104914023 A CN104914023 A CN 104914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group
fixed bar
fixe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65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之超
王雪华
陈新锋
陈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DEYU MINE 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DEYU MINE 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DEYU MINE 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DEYU MINE 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465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4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4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40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属于环保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风筒,其长度方向自左向右依次构成为进风段、紊流段、模拟检测段、过渡段和除尘段;粉尘发生机构,伴随于风筒且对应于进风段的左侧;除尘机构,设在除尘段上;负压发生机构,与除尘段的右端配接;特点:在模拟检测段上设有检测操作口,在对应于检测操作口的位置设检测操作口护门,风筒的风筒腔内固定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头支架,对应于检测操作口的右侧的位置固定粉尘浓度采样器支承架;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箱体、线电场装置和板电场装置。能使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获得标准的粉尘浓度数据;节省水资源,降低使用成本;结构简练,方便制造、装配以及使用。

Description

粉尘环境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尘环境模拟装置,为粉尘浓度采样器提供标准的比对数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对于那些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易产生粉尘的行业,例如煤矿、水泥生产行业、纺织行业、食品加工行业(面粉加工企业)和化工医药行业等等,通常需要凭借粉尘浓度采样器(也称粉尘浓度检测仪,以下同)对作业场所的空气中的浮游粉尘浓度进行监测,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一方面保护作业人群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防止因粉尘浓度超标并遇静电或明火引起***。以往由媒体报道的面粉厂***、麻棉纺织厂***、金属制品厂抛光车间***(如中国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的特大铝粉尘***事故)等等均因空气中的浮游粉尘浓度趋于饱和并且遇静电或明火所致。此外,上述行业的职工的职业病如矽肺(尘肺病)也普遍因长期受作业场所的粉尘侵害所致。随着人们对文明生产、清洁作业和安全施工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的显著提高,对于并非限于前述例举的行业不仅制定有对作业现场进行粉尘监测的制度,而且为作业现场或称一线岗位的工人配备有各种结构形式的粉尘浓度采样器(如类似于CN2800261Y结构的采样头)或相应的仪器(如类似于CN2799901Y结构的双向隔膜泵),这在煤矿较为普遍。此外,粉尘浓度采样器也是环保部门、安监部门等的监管工具。
成套粉尘浓度采样器通常由信号发射机构、信号接收机构、信号处理机构、粉尘采样头和隔膜泵(也称抽气机构)等组成,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典型的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221519B推荐的“直读式粉尘浓度检测仪”和CN102419296B推荐的“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等等。
业界习惯将具有标准的比对数据的粉尘浓度采样器称为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并且将用于对粉尘现场进行粉尘浓度采样的粉尘浓度采样器称为普通粉尘浓度采样器,将前者的标准数据与后者获得的现场数据进行比较,便可了解被测环境中的粉尘浓度是否超标。然而,若要使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获得符合标准的粉尘浓度数据,则通常凭借人为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来实现,并且粉尘环境模拟装置还有助于粉尘检测技术以及防尘技术的发展。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粉尘环境模拟装置的技术信息,如授权公告号CN1015220365B推荐有“矿井巷道粉尘环境控制模拟试验***”,该专利方案客观上具有说明书第0010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通过对说明书第0014至0018段的解读可知其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需要通过设置在扩展除尘段和收缩排气段部位的喷雾除尘装置进行喷淋除尘,因而虽然可以防止由试验产生的含尘空气外排引起的二次污染,但是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喷淋产生的污泥浊水仍需进行处理,否则同样存在损及环境之虞;其二,由于喷淋除尘即湿法除尘需消耗宝贵的水资源并且成本大,因而有失经济性;其三,专利未给出属于信号检测***的结构体系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的启示。公布号CN103234573A提供有“一种粉尘环境模拟设备”,该专利申请方案虽然提及了除尘器除尘,但是未给出除尘器的具体结构的启示。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仍然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获得标准的粉尘浓度数据而藉以供普通粉尘浓度采样器与其比对并了解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是否超标、有利于体现良好的干法除尘效果而藉以避免耗用宝贵的水资源并且显著降低使用成本和有益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造与装配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包括一风筒,该风筒的长度方向自左向右依次构成为进风段、紊流段、模拟检测段、过渡段和除尘段;一粉尘发生机构,该粉尘发生机构伴随于所述的风筒并且对应于所述进风段的左侧;一除尘机构,该除尘机构设置在所述除尘段上;一负压发生机构,该负压发生机构与所述除尘段的右端配接;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拟检测段上并且位于模拟检测段的前侧或后侧的壁体上开设有一检测操作口,在对应于该检测操作口的位置枢轴设置有一用于对检测操作口开启或关闭的检测操作口护门,在风筒的风筒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检测操作口的左侧的位置固定有一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头支架,而在对应于检测操作口的右侧的位置固定有一粉尘浓度采样器支承架;所述的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箱体、线电场装置和板电场装置,除尘箱箱体与所述的除尘段配接,并且该除尘箱箱体的除尘箱箱体腔与所述的风筒腔相通,线电场装置以插拔方式设置在除尘箱箱体腔内,而板电场装置在对应于线电场装置的右侧的位置同样以插拔方式设置在除尘箱箱体腔内,其中:在模拟检测状态下,位于所述的风筒腔外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检测操作口的位置设置一个或以上的用于获取粉尘浓度的标准数据的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在所述的粉尘采样头支架上设置数量与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与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管路连接的筒腔粉尘采样头,而在所述的粉尘浓度采样器支架上设置一用于显示模拟试验状态下的实时数据的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风段的直径自左向右逐渐收缩而呈喇叭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除尘段由第一圆锥台段和第二圆锥台段构成,该第一、第二圆锥台段的大直径的一端彼此相向对应,所述除尘机构的除尘箱箱体的左侧与第一圆锥台段的右侧配接,而除尘箱箱体的右侧与第二圆锥台段的左侧配接,所述的负压发生机构与第二圆锥台段的右侧配接,所述的线电场装置和板电场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四个、六个或八个。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除尘箱箱体腔内设置有线电场导轨和板电场导轨,所述的线电场装置与线电场导轨滑动配合,而所述的板电场装置同样与板电场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的线电场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固定杆、第一、第二定位杆、一对固定杆定位板、一对各构成有容腔的定位杆座、一组高压片和一组电极丝,第一固定杆的两端与一对固定杆定位板的上端固定,第二固定杆与一对固定杆定位板的下端固定,一对固定杆定位板位于所述定位杆座的容腔内并且与定位杆座固定,第一定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定位杆座的上端,而第二定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定位杆座的下端,一组高压片彼此纵向并行并且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一、第二定位杆上,一组电极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固定杆上,其中,每相邻的高压片之间对应地布置一根电极丝,所述的一对定位杆座与所述的线电场导轨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板电场装置包括一组阳极板、一组阴极板、一组阳极板联结杆、一组阴极板联结杆和一对固定座,一组阳极板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一组阳极板联结杆的中部,而一组阳极板联结杆的两端固定在一对固定座上并且与固定座之间构成绝缘,一组阴极板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一组阴极板联结杆的中部,而一组阴极板联结杆的两端与一对固定座固定,其中,所述的一组阴、阳极板彼此呈一隔一布置,所述的阳极板联结杆与导线的阳极端子电连接,而该阳极端子绝缘固定在固定座上。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固定杆之间,在一对定位杆座的上端各开设有一第一固定杆导孔,下端开设有一第二固定杆导孔,所述的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各以悬空状态地穿过所述的第一固定杆导孔后在所述的容腔内与所述的一对固定杆定位板的上端固定,而所述的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同样以悬空状态穿过所述的第二固定杆导孔后在所述的容腔内与所述的一对固定杆定位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的一组高压片的上端各开设有一第三固定杆导孔,而下端各开设有一第四固定杆导孔,所述的第一固定杆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所述的第三固定杆导孔,而所述的第二固定杆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所述的第四固定杆导孔。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定位杆上套设有一组用于限定两相邻的高压片之间的距离的第一限位隔套;在所述的第二定位杆上同样套设有一组用于限定两相邻高压片之间的距离的第二限位隔套,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隔套的数量相等、长度相同并且位置相对应;在所述的一对定位杆座的容腔内各固设有第一、第二绝缘座,所述的一对固定杆定位板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绝缘座上;在所述的一组电极丝中的各电极丝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的第一固定杆固定或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杆固定,并且一组电极丝为钨丝。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组阳极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阴极板联结杆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一导孔,而在所述的一组阴极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阳极板联结杆的位置各开有第二导孔,所述的一组阳极板联结杆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所述的第二导孔并且在对应于第二导孔的部位套设有第一绝缘隔套,所述的一组阴极板联结杆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所述的第一导孔并且在对应于第一导孔的部位套设有第二绝缘隔套。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负压发生机构包括一负压风机箱和一负压风机,负压风机箱的左侧构成有一进风口,该进风口通过防尘套与所述第二圆锥台段的右侧配接,在负压风机箱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进风口的位置固定有一出风管接口,负压风机设置在负压风机箱的负压风机箱腔内,该负压风机的负压风机进风口与负压风机箱腔相通并且与进风口相对应,而负压风机的负压风机出风口与出风管接口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负压风机为离心风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可通过设置在风筒腔内的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头支架上的筒腔粉尘采样头经管路向位于风筒腔外的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收集粉尘,并且由设置于粉尘浓度采样器支承架上的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实时显示粉尘浓度数据,从而能使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获得标准的粉尘浓度数据,供普通粉尘浓度采样器在具有粉尘的作业现场测取的粉尘浓度进行比对,进而判定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是否超标;之二,由于除尘机构采用了线、板电场装置,因而表现为干法的静电除尘,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依赖水喷淋,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能够降低使用成本;之三,由于整体结构较为简练,因而可以方便制造、装配以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风筒的模拟检测段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除尘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负压发生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风筒1,该风筒1在使用状态下通过间隔布置的风筒支承座17以卧置状态支承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在该风筒1的长度方向自左向右依次构成为进风段11、紊流段12、模拟检测段13、过渡段14和除尘段15;给出了一粉尘发生机构2,该粉尘发生机构2伴随于风筒1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进风段11的左侧的状态下设置于地坪上;给出了一除尘机构3,该除尘机构3配置在除尘段15上;给出了一负压发生机构4,该负压发生机构4与前述的除尘段15的右端配接。在图1中还示出了一伴随于风筒1的电气操作控制台6。
前述的粉尘发生机构2包括粉尘发生器座21、粉尘发生器22、粉尘喷头固定柱23和粉尘喷头24,粉尘发生器座21在对应于前述进风段11的左侧的位置支承于地坪上,粉尘发生器22设置在粉尘发生器座21的上部并且与前述的电气操作控制台6电气控制连接,粉尘喷头固定柱23在对应于粉尘发生器座21的右侧的位置支承于地坪上,粉尘喷头24固定在粉尘喷头固定柱23的上部并且通过粉尘管241与粉尘发生器22连接。由于粉尘发生器22的结构既可以采用如CN103234573A中提及的粉尘发生器结构,也可以利用由CN101520365B中教导的结构形式,还可以使用其它等效的结构,因而本申请人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2并且仍结合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模拟检测段13上并且位于模拟检测段13的前侧壁体上开设有一检测操作口131,在对应于该检测操作口131的位置枢轴设置有一用于对检测操作口131开启或关闭的检测操作口护门1311,为了确保检测操作口护门1311与检测操作口131之间的密封,因而在检测操作口护门1311朝向检测操作口131一侧的四周设置有一口字形的操作口密封垫13111。由图2所示,整个检测操作口131凸起于模拟检测段13的前侧壁的表面,并且在检测操作口131的下部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采样管让位孔1312。在风筒1的风筒腔16内并且在对应于检测操作口131的左侧的位置固定有一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头支架161,而在对应于检测操作口131的右侧的位置固定有一粉尘浓度采样器支承架162。
前述的除尘机构3包括除尘箱箱体31、线电场装置32和板电场装置33,除尘箱箱体31与前述的除尘段15配接,并且该除尘箱箱体31的除尘箱箱体腔311与前述的风筒腔16相通,线电场装置32以插拔方式设置在除尘箱箱体腔311内,而板电场装置33在对应于线电场装置32的右侧的位置同样以插拔方式设置在除尘箱箱体腔311内。其中:在模拟检测状态下,位于前述的风筒腔16外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检测操作口131的位置设置数量并不受到图1和图2所示数量限制的用于获取粉尘浓度的标准数据的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在前述的粉尘采样头支架161上设置数量与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的数量相等的并且通过采样管16111与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管路连接的筒腔粉尘采样头1611,而在前述的粉尘浓度采样器支架162上设置一用于显示模拟试验状态下的实时数据的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1621。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示意了筒腔粉尘采样头1611以及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的数量各为三个,但是可以根据需要而增减,例如既可少至一个,也可多至四个或以上。前述的采样管16111穿过采样管让位孔1312后引至风筒腔16外并且与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的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采样头51连接。在模拟检测过程中,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1621和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均受控于前述的电气操作控制台6。由于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1621以及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采样的粉尘值(数据)是相同的,因而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1621采集的并由其显示的粉尘浓度数据即为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的数据。
优选地,前述的进风段11的直径自左向右逐渐收缩而呈喇叭状,前述粉尘发生机构2的粉尘喷头24与喇叭口相对应。
由图1所示,前述的除尘段15由第一圆锥台段151和第二圆锥台段152构成,该第一、第二圆锥台段151、152的大直径的一端彼此相向对应;前述除尘机构3的除尘箱箱体31的左侧与第一圆锥台段151的右侧配接,而除尘箱箱体31的右侧与第二圆锥台段152的左侧配接;前述的负压发生机构4与第二圆锥台段152的右侧配接;前述的线电场装置32和板电场装置33的数量各为四个,但也可以少至两个或多至六个乃至八个。
请参见图3并且依然结合图1,在前述的除尘箱箱体腔311内设置有线电场导轨和板电场导轨,所述的线电场装置32与线电场导轨滑动配合,而前述的板电场装置33与板电场导轨滑动配合。
前述的线电场装置32包括第一、第二固定杆321、322、第一、第二定位杆323、324、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一对各构成有容腔3261的定位杆座326、一组高压片327和一组电极丝328,第一固定杆321的两端在探入到容腔3261内后与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的上端固定,第二固定杆322同样在探入到容腔3261内后与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的下端固定,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位于定位杆座326的容腔3261内并且与定位杆座326固定,第一定位杆323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定位杆座326的上端固定,而第二定位杆324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定位杆座326的下端固定,一组高压片327彼此纵向并行并且以间隔状态与第一、第二定位杆323、324固定,一组电极丝32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固定杆321、322上,其中,每相邻的高压片327之间对应地布置一根电极丝328,前述的一对定位杆座326与前述的线电场导轨滑动配合。
继续见图3,前述的板电场装置33包括一组阳极板331、一组阴极板332、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一组阴极板联结杆334和一对固定座335,一组阳极板331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的中部,而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的两端与一对固定座335固定并且与固定座335之间构成绝缘,一组阴极板332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一组阴极板联结杆334的中部,而一组阴极板联结杆334的两端与一对固定座335固定,其中,前述的一组阴、阳极板332、331彼此呈一隔一布置,前述的阳极板联结杆333与导线336的阳极端子3361电连接,而该阳极端子3361绝缘固定在固定座335上。
前述的第一、第二定位杆323、324位于前述的第一、第二固定杆321、322之间,在一对定位杆座326的上端各开设有一第一固定杆导孔3262,下端开设有一第二固定杆导孔3263,第一固定杆321的两端各以悬空状态地穿过第一固定杆导孔3262后在前述的容腔3261内与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的上端固定,而第二固定杆322的两端同样以悬空状态穿过前述的第二固定杆导孔3263后在容腔3261内与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的下端固定。
在前述的一组高压片327的上端各开设有一第三固定杆导孔3271,而下端各开设有一第四固定杆导孔3272,前述的第一固定杆321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第三固定杆导孔3271,而前述的第二固定杆322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第四固定杆导孔3272。
在前述的第一定位杆323上套设有一组用于限定两相邻的高压片327之间的距离的第一限位隔套3231,而在前述的第二定位杆324上同样套设有一组用于限定两相邻高压片327之间的距离的第二限位隔套3241,第一、第二限位隔套3231、3241的数量相等、长度相同并且位置相对应;在前述的一对定位杆座326的容腔3261内各固设有第一、第二绝缘座3264、3265,前述的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的上、下端分别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绝缘座3264、3265上;在前述的一组电极丝328中的各电极丝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本实施例为上端)通过弹簧3281与前述的第一固定杆321固定,并且一组电极丝328为钨丝。如果将一组电极丝328的下端通过弹簧3281与第二固定杆322固定,那么应当视为等效。弹簧3281的作用是使电极丝328适应热胀冷缩。
在前述的一组阳极板33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阴极板联结杆334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一导孔3311,而在前述的一组阴极板33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的位置各开有第二导孔3321,前述的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前述的第二导孔3321并且在对应于第二导孔3321的部位套设有第一绝缘隔套3331,前述的一组阴极板联结杆334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第一导孔3311并且在对应于第一导孔3311的部位套设有第二绝缘隔套3341。
由上述对线电场装置32和板电场装置33的说明可知:第一、第二固定杆321、322、电极丝328和一对定位杆座326自成(形成)一个电路,而第一、第二定位杆323、324、一组高压片327和一对定位杆座326自成(形成)一个电路,两个电路与设置在电气操作控制台6内的高压发生器的阴阳极(即负、正极)电气连接;一组阳极板331、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和导线336形成一个电路,而一组阴极板332、一组阴极板联结杆334和一对固定座335构成一个电路,两个电路与设置在电气操作控制台6内的高压发生器的阴阳极(即负、正极)电气连接。
在使用状态下,前述的线、板场装置32、33由除尘箱箱体31上的箱门312蔽护。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负压发生机构4包括一负压风机箱41和一负压风机42,负压风机箱41的左侧构成有一进风口411,该进风口411通过防尘套4111与前述第二圆锥台段152的右侧配接,在负压风机箱41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进风口411的位置固定有一出风管接口412,负压风机42为离心风机,通过风机固定架421设置在负压风机箱41的负压风机箱腔413内,该负压风机42的负压风机进风口与负压风机箱腔413相通并且与进风口411相对应,而负压风机42的负压风机出风口与出风管接口412相对应。在图4中还示出了负压风机42的电机422,该电机422的电机轴4221转动地支承在风机固定架421上,电机422由线路与电气操作控制台6电气连接。
使用时,由检测人员将采样管16111与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的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采样头51配接,并且将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1621置于即固定于粉尘浓度采样器支承架162上,该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1621由传输电缆16211与电气操作控制台6电气连接,其采集的粉尘浓度数据由传输电缆16211外传。在关闭探测操作口护门1311和箱门312的状态下由检测操作者对电气操作控制台6操作,使粉尘发生机构2、除尘机构3、负压发生机构4和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以及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1621俱处于工作状态。由粉尘发生机构2的粉尘喷头24喷出的粉尘依次经进风段11、紊流段12、模拟检测段13和过渡段14进入除尘段15,并且经除尘段15处的除尘机构3除尘后的空气由出风管接口412上连接的管路排出。
在上述过程中,当风筒腔16内的含尘空气途经筒腔粉尘采样头1611以及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1621时便由其采集粉尘,经规定的模拟检测时间后通过对电气控制操作台6的操作而使本发明处于停止工作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包括一风筒(1),该风筒(1)的长度方向自左向右依次构成为进风段(11)、紊流段(12)、模拟检测段(13)、过渡段(14)和除尘段(15);一粉尘发生机构(2),该粉尘发生机构(2)伴随于所述的风筒(1)并且对应于所述进风段(11)的左侧;一除尘机构(3),该除尘机构(3)设置在所述除尘段(15)上;一负压发生机构(4),该负压发生机构(4)与所述除尘段(15)的右端配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拟检测段(13)上并且位于模拟检测段(13)的前侧或后侧的壁体上开设有一检测操作口(131),在对应于该检测操作口(131)的位置枢轴设置有一用于对检测操作口(131)开启或关闭的检测操作口护门(1311),在风筒(1)的风筒腔(16)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检测操作口(131)的左侧的位置固定有一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头支架(161),而在对应于检测操作口(131)的右侧的位置固定有一粉尘浓度采样器支承架(162);所述的除尘机构(3)包括除尘箱箱体(31)、线电场装置(32)和板电场装置(33),除尘箱箱体(31)与所述的除尘段(15)配接,并且该除尘箱箱体(31)的除尘箱箱体腔(311)与所述的风筒腔(16)相通,线电场装置(32)以插拔方式设置在除尘箱箱体腔(311)内,而板电场装置(33)在对应于线电场装置(32)的右侧的位置同样以插拔方式设置在除尘箱箱体腔(311)内,其中:在模拟检测状态下,位于所述的风筒腔(16)外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检测操作口(131)的位置设置一个或以上的用于获取粉尘浓度的标准数据的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在所述的粉尘采样头支架(161)上设置数量与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与标准粉尘浓度采样器(5)管路连接的筒腔粉尘采样头(1611),而在所述的粉尘浓度采样器支架(162)上设置一用于显示模拟试验状态下的实时数据的筒腔粉尘浓度采样器(16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段(11)的直径自左向右逐渐收缩而呈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段(15)由第一圆锥台段(151)和第二圆锥台段(152)构成,该第一、第二圆锥台段(151、152)的大直径的一端彼此相向对应,所述除尘机构(3)的除尘箱箱体(31)的左侧与第一圆锥台段(151)的右侧配接,而除尘箱箱体(31)的右侧与第二圆锥台段(152)的左侧配接,所述的负压发生机构(4)与第二圆锥台段(152)的右侧配接,所述的线电场装置(32)和板电场装置(33)的数量为两个、四个、六个或八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除尘箱箱体腔(311)内设置有线电场导轨和板电场导轨,所述的线电场装置(32)与线电场导轨滑动配合,而所述的板电场装置(33)同样与板电场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的线电场装置(32)包括第一、第二固定杆(321、322)、第一、第二定位杆(323、324)、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一对各构成有容腔(3261)的定位杆座(326)、一组高压片(327)和一组电极丝(328),第一固定杆(321)的两端与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的上端固定,第二固定杆(322)与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的下端固定,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位于所述定位杆座(326)的容腔(3261)内并且与定位杆座(326)固定,第一定位杆(3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定位杆座(326)的上端,而第二定位杆(32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定位杆座(326)的下端,一组高压片(327)彼此纵向并行并且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一、第二定位杆(323、324)上,一组电极丝(32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固定杆(321、322)上,其中,每相邻的高压片(327)之间对应地布置一根电极丝(328),所述的一对定位杆座(326)与所述的线电场导轨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电场装置(33)包括一组阳极板(331)、一组阴极板(332)、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一组阴极板联结杆(334)和一对固定座(335),一组阳极板(331)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的中部,而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的两端固定在一对固定座(335)上并且与固定座(335)之间构成绝缘,一组阴极板(332)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一组阴极板联结杆(334)的中部,而一组阴极板联结杆(334)的两端与一对固定座(335)固定,其中,所述的一组阴、阳极板(332、331)彼此呈一隔一布置,所述的阳极板联结杆(333)与导线(336)的阳极端子(3361)电连接,而该阳极端子(3361)绝缘固定在固定座(335)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定位杆(323、324)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固定杆(321、322)之间,在一对定位杆座(326)的上端各开设有一第一固定杆导孔(3262),下端开设有一第二固定杆导孔(3263),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21)的两端各以悬空状态地穿过所述的第一固定杆导孔(3262)后在所述的容腔(3261)内与所述的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的上端固定,而所述的第二固定杆(322)的两端同样以悬空状态穿过所述的第二固定杆导孔(3263)后在所述的容腔(3261)内与所述的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的一组高压片(327)的上端各开设有一第三固定杆导孔(3271),而下端各开设有一第四固定杆导孔(3272),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21)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所述的第三固定杆导孔(3271),而所述的第二固定杆(322)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所述的第四固定杆导孔(327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定位杆(323)上套设有一组用于限定两相邻的高压片(327)之间的距离的第一限位隔套(3231);在所述的第二定位杆(324)上同样套设有一组用于限定两相邻高压片(327)之间的距离的第二限位隔套(3241),所述的第一、第二限位隔套(3231、3241)的数量相等、长度相同并且位置相对应;在所述的一对定位杆座(326)的容腔(3261)内各固设有第一、第二绝缘座(3264、3265),所述的一对固定杆定位板(325)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绝缘座(3264、3265)上;在所述的一组电极丝(328)中的各电极丝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通过弹簧(3281)与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21)固定或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杆(322)固定,并且一组电极丝(328)为钨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组阳极板(33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阴极板联结杆(334)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一导孔(3311),而在所述的一组阴极板(33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的位置各开有第二导孔(3321),所述的一组阳极板联结杆(333)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所述的第二导孔(3321)并且在对应于第二导孔(3321)的部位套设有第一绝缘隔套(3331),所述的一组阴极板联结杆(334)的中部以悬空状态穿过所述的第一导孔(3311)并且在对应于第一导孔(3311)的部位套设有第二绝缘隔套(334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发生机构(4)包括一负压风机箱(41)和一负压风机(42),负压风机箱(41)的左侧构成有一进风口(411),该进风口(411)通过防尘套(4111)与所述第二圆锥台段(152)的右侧配接,在负压风机箱(41)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进风口(411)的位置固定有一出风管接口(412),负压风机(42)设置在负压风机箱(41)的负压风机箱腔(413)内,该负压风机(42)的负压风机进风口与负压风机箱腔(413)相通并且与进风口(411)相对应,而负压风机(42)的负压风机出风口与出风管接口(412)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风机(42)为离心风机
CN201510246563.3A 2015-05-14 2015-05-14 粉尘环境模拟装置 Pending CN1049140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6563.3A CN104914023A (zh) 2015-05-14 2015-05-14 粉尘环境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6563.3A CN104914023A (zh) 2015-05-14 2015-05-14 粉尘环境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4023A true CN104914023A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83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6563.3A Pending CN104914023A (zh) 2015-05-14 2015-05-14 粉尘环境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402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6160A (zh) * 2015-11-16 2016-01-13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模拟发尘***
CN110297180A (zh) * 2019-05-30 2019-10-01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伺服电机可靠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314A (ja) * 1991-07-31 1993-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空気清浄器
JP2006266889A (ja) * 2005-03-24 2006-10-05 Nitto Denko Corp 防塵試験装置及び防塵試験方法
CN101603912A (zh) * 2009-07-13 2009-12-16 常熟市福虞矿山器材有限公司 直读式粉尘浓度检测仪
CN201361577Y (zh) * 2009-02-27 2009-12-16 常熟市龙略机电有限公司 静电油烟净化器的板、线电场结构
CN103149133A (zh) * 2013-02-05 2013-06-12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电磁波的煤尘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234573A (zh) * 2013-04-22 2013-08-07 张家港朗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粉尘环境模拟设备
US20140125487A1 (en) * 2012-11-08 2014-05-08 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Inc. Aspirating particle sensor for smoke detection within an electronics enclosure
CN104296958A (zh) * 2014-09-12 2015-01-21 山东科技大学 煤矿井下pm2.5浓度模拟检测***
CN204203042U (zh) * 2014-11-12 2015-03-1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风流场下喷雾降尘规律的模拟实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314A (ja) * 1991-07-31 1993-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空気清浄器
JP2006266889A (ja) * 2005-03-24 2006-10-05 Nitto Denko Corp 防塵試験装置及び防塵試験方法
CN201361577Y (zh) * 2009-02-27 2009-12-16 常熟市龙略机电有限公司 静电油烟净化器的板、线电场结构
CN101603912A (zh) * 2009-07-13 2009-12-16 常熟市福虞矿山器材有限公司 直读式粉尘浓度检测仪
US20140125487A1 (en) * 2012-11-08 2014-05-08 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Inc. Aspirating particle sensor for smoke detection within an electronics enclosure
CN103149133A (zh) * 2013-02-05 2013-06-12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电磁波的煤尘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234573A (zh) * 2013-04-22 2013-08-07 张家港朗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粉尘环境模拟设备
CN104296958A (zh) * 2014-09-12 2015-01-21 山东科技大学 煤矿井下pm2.5浓度模拟检测***
CN204203042U (zh) * 2014-11-12 2015-03-1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风流场下喷雾降尘规律的模拟实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6160A (zh) * 2015-11-16 2016-01-13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模拟发尘***
CN105236160B (zh) * 2015-11-16 2017-10-03 攀枝花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模拟发尘***
CN110297180A (zh) * 2019-05-30 2019-10-01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伺服电机可靠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3720A (zh) 基于保护接地箱的高压电缆状态监测***及其实现方法
CN104753177B (zh) 一种带远程终端测控装置的户外跌落式避雷***
CN104849189A (zh) 矿井巷道粉尘环境模拟试验***
CN105004843A (zh) Sf6在线监测***
CN108680604A (zh) 一种悬式绝缘子污秽度监测***及方法
CN104914023A (zh) 粉尘环境模拟装置
CN201233385Y (zh) 绝缘子污秽在线检测仪
CN209709524U (zh) 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箱式变电站
CN204044977U (zh) 一种无线近电报警式接地线
CN104400562A (zh) 链板式排屑器的堵屑检测装置
CN104849188A (zh) 粉尘环境模拟***的除尘装置
CN103308576A (zh) 一种六氟化硫分解物测试仪
CN206450743U (zh) 一种供电***高压验电装置
CN202614392U (zh) 基于无源无线传感技术的变电站设备监测装置
CN107340431A (zh) 一种接地电阻检测仪
CN207379996U (zh) 一种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
CN208062563U (zh) 建筑工地配电箱
CN208369209U (zh) 一种新型的深度限流装置
CN110783835A (zh) 一种静电场检测式自动除尘配电柜
CN207052073U (zh) 油气井防盗箱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CN104749495B (zh) 带电检测和诊断电力设备缺陷的装置及方法
CN210536120U (zh) 一种静电场检测式自动除尘配电柜
CN205102856U (zh) 一种vcv生产线净化室在线环境检测***
CN204276158U (zh) 一种蜂窝管湿式电除尘器
CN21015525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gis超高频局放传感器及采集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