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3736B -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3736B
CN104883736B CN201510279884.3A CN201510279884A CN104883736B CN 104883736 B CN104883736 B CN 104883736B CN 201510279884 A CN201510279884 A CN 201510279884A CN 104883736 B CN104883736 B CN 104883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ser plane
address
teid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98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3736A (zh
Inventor
黄亮
王东安
王博
吴震
常为领
王永建
王洋
薛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5102798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3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3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3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3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3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已建立的终端的标识与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基站地理位置与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中的eNB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已知用户终端的标识的情况下,获得终端的地理位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不受信令定位技术的限制,能够不受终端的限制,且快速准确地定位终端的位置。

Description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网络运营商或第三方监测***(如运营商采购第三方信令分析***)通常需要对终端位置进行跟踪,以便更好地诊断网络故障,对网络进行优化。例如,运营商希望知道用户在什么位置覆盖比较差,或者经常掉话;或者由于某种监测需要,希望能在用户无感的情况下,从运营商获取用户位置信息。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用户终端所在的小区标识ID通常被基站控制器上报给运营商核心网,移动通信网络或第三方监测***通过分析移动网络信令数据来获得终端所在的小区,从而通过小区覆盖范围来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目前,这种基于信令的小区位置定位方法广泛应用在2G、3G网络终端定位中。另一种方法,主要依赖于终端,终端主动将获取的网络信息(基站ID)、Wifi Mac地址、GPS信息等上传给地图服务提供商,地图服务提供商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定位并返回给终端位置信息。
但是,随着4G牌照的发放,我国通信行业步入了4G,现有信令定位技术不适用于4G网络;依赖终端的方法只有在终端上安装了相关软件并通过第三方服务器厂商才可以提供服务,不适用于运营商对终端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终端的地理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包括:接收用户有关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的查询;通过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查询第一关联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已建立有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标识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EI、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中的一个,所述用户面隧道IP地址包括基站eNB的IP地址和服务网关S-GW的IP地址;通过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查询第二关联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所对应的地理位置,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中的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即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关联数据库中保存有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向所述用户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
其中,所述接收用户有关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的查询的步骤之前,包括:在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步骤,包括:获取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解析所述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所述控制面信令数据,获得多条IP数据流和控制面GTP-C消息;从每一条所述IP数据流中提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和用户面第一隧道端点标识TEID,所述TEID包括eNB的TEID和S-GW的TEID,从所述控制面GTP-C的六组消息中提取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第二TEID,所述六组消息包括会话建立请求与响应、会话删除请求与响应、承载建立请求与响应、承载修改请求与响应、承载更新请求与响应以及承载删除请求与响应;判断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是否相同;若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相同,则确认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对应关联同一个移动终端,并建立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保存在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获取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的步骤,包括:通过eNB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接口,采集所述用户面业务数据,通过移动管理实体MME与SGW之间的接口,采集所述控制面信令数据。
其中,所述接收用户有关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的查询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从运营商获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保存在所述第二关联数据库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的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有关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的查询;第一查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查询第一关联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已建立有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标识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EI、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中的一个,所述用户面隧道IP地址包括基站eNB的IP地址和服务网关S-GW的IP地址;第二查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查询第二关联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所对应的地理位置,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中的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即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关联数据库中保存有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所述控制面信令数据,获得多条IP数据流和控制面GTP-C消息;第一提取单元,用于从每一条所述IP数据流中提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和用户面第一隧道端点标识TEID,所述TEID包括eNB的TEID和SGW的TEID;第二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控制面GTP-C的六组消息中提取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第二TEID,所述六组消息包括会话建立请求与响应、会话删除请求与响应、承载建立请求与响应、承载修改请求与响应、承载更新请求与响应以及承载删除请求与响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是否相同;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相同时,确认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对应关联同一个移动终端;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保存单元,将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保存在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eNB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接口,采集所述用户面业务数据,通过移动管理实体MME与SGW之间的接口,采集所述控制面信令数据。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建立模块,用于从运营商获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保存在所述第二关联数据库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利用已建立的终端的标识与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已知用户终端的标识的情况下,快速获得终端的地理位置,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不受信令定位技术的限制,能够不受终端的限制,且快速准确地定位终端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4G网络的一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终端的定位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终端的定位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终端的定位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通过获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来进行定位终端的一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终端的定位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终端的定位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终端的定位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之前,将涉及的英文简写,英文全称以及对应的中文说明如下:
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移动通信技术;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
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
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 ISDN/PSTN number,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
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
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
GTP-C:GPRS Tunneling Protocol for control plane,GPRS隧道协议控制面;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隧道端点标识;
eCGI: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E-UTRAN小区全局标识符;
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
PDN GW(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分组数据网关;
SAE-GW,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Gateway,***架构演进网关;
EPC-GW,Evolved Packet Core Gateway,分组核心网网关;
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CDR,Call Detail Record,呼叫详单、呼叫记录、事务记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是4G网络的一架构示意图。该4G网络架构包括:基站(E-UTRAN)1、移动管理实体(MME)2、服务网关(S-GW)3、分组数据网关(P-GW)4以及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5。其中,E-UTRAN 1为4G接入网络,由4G基站组成,4G基站也称为eNodeB(简写为eNB),其覆盖区域用eCGI表示。通常一个eNodeB可能覆盖1-3个小区(eCGI)。图1中MME 2为4G移动管理实体,主要用于信令控制,S-GW 3和P-GW 4为业务数据处理实体,主要用于处理用户数据,通常合并设置,并称作SAE-GW或EPC-GW。图1中的实线代表用户面之间的连接,虚线代表控制面之间的连接。S1-MME接口为eNodeB与MME 2之间的信令接口。S1-U接口为eNodeB与S-GW 3之间的接口。S11接口为MME 2于EPC-GW之间的接口,主要用于用户承载建立。
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终端的定位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接收用户有关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的查询。
第一终端是具体的具有唯一标识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
步骤S102:通过第一终端的标识,查询第一关联数据库,获得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其中,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已建立有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标识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EI、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中的一个,用户面隧道IP地址包括基站eNB的IP地址和服务网关SGW的IP地址。
每个终端都有唯一标识,例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EI、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等,均可以唯一标识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包括基站eNB的IP地址和服务网关SGW的IP地址。第二终端是很多具有唯一标识的不同的移动终端的集合体,每一个终端都有与该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例如,第二终端包括:终端1、终端2、终端3等等,终端1用户面隧道IP地址是eNB的IP地址1和SGW的IP地址1,终端2用户面隧道IP地址是eNB的IP地址2和SGW的IP地址2,终端3用户面隧道IP地址是eNB的IP地址3和SGW的IP地址3。
由于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已建立有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第一终端的标识,即可从第一关联数据库中获得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
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也就是为第一终端提供覆盖的eNB的IP地址和提供服务的SGW的IP地址。第一终端位置不是固定的,通常是移动的,为其提供覆盖的eNB和提供服务的SGW也是变化的,因此,第一关联数据库可以实时更新,从而为更加准确地提供地理位置提供基础。
步骤S103:通过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查询第二关联数据库,获得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所对应的地理位置,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中的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即为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其中,第二关联数据库中保存有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
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是预先已经确定好的,通过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即可在第二关联数据库中获得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所对应的地理位置。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也就是为第一终端提供覆盖的eNB的IP地址和提供服务的SGW的IP地址。eNB和SGW的位置是固定的,当知道eNB的IP地址和SGW的IP地址,也大概知道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和SGW的IP地址所对应的SGW的地理位置一般比较接近,相对来说,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与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更为接近。因此,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可以是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相对更加精确些),或者是SGW的IP地址所对应的SGW的地理位置,或者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和SGW的IP地址所对应的SGW的地理位置都作为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让用户更加详细地了解第一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相关情况。另外,由于4G的小区覆盖范围比较小,因此,将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中的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作为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可以使得第一终端定位的精度比较容易接受,偏差不至于过大。
步骤S104:向用户发送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利用已建立的终端的标识与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已知用户终端的标识的情况下,快速获得终端的地理位置。由于与第一终端关联,也就是为第一终端提供覆盖的eNB和提供服务的SGW,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不受信令定位技术的限制,能够不受终端的限制,且快速准确地定位终端的位置;也可以从核心网EPC-GW监测点就可以判断现网终端分布、移动轨迹等。
参阅图3,在步骤S101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S105:在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步骤S106:从运营商获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保存在第二关联数据库中。
步骤S105和步骤S106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
预先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为图1方案的实施提供基础。
参阅图4,其中,步骤S105具体包括:
子步骤S1051:获取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
该步骤具体可以是通过eNB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接口,采集用户面业务数据,通过移动管理实体MME与SGW之间的接口,采集控制面信令数据。eNB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接口是S1-U,MME与SGW之间的接口是S11。该步骤或者可以是通过其他通信方式获取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
在一实施方式中,通过eNB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接口S1-U,实时采集用户面业务数据,通过移动管理实体MME与SGW之间的接口S11,实时采集控制面信令数据,实时采集,可以为实现实时更新第一关联数据库提供基础。采集方式可采用在接口链路上分光,然后通过汇聚分流设备进行信令数据和业务数据流量的会聚。
子步骤S1052:解析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获得多条IP数据流和控制面GTP-C消息。
子步骤S1053:从每一条IP数据流中提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和用户面第一隧道端点标识TEID,TEID包括eNB的TEID和S-GW的TEID。
子步骤S1054:从控制面GTP-C的六组消息中提取第二终端的标识、第二终端用户面第二TEID,六组消息包括会话建立请求与响应、会话删除请求与响应、承载建立请求与响应、承载修改请求与响应、承载更新请求与响应以及承载删除请求与响应。
子步骤S1053和子步骤S1054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的具体过程可以是:(1)使用会聚分流设备,通过UDP端口策略进行会聚分流,将UDP端口(Port)=2152的用户业务数据发往GTP-U协议解析服务器探针,而将UDP Port=2123的信令数据发往GTP-C协议解析服务器探针。(2)调用GTP-U解析插件,逐层进行解码,获得多条IP数据流,解码顺序是:Ethernet→IP数据包→UDP数据包→GTP-U。(3)从解析出来的每条IP数据流中提取出eNodeB_IP地址、SGW_IP地址、eNodeB_Teid、SGW_Teid、时间等字段信息。(4)调用GTP-C解析插件,逐层进行解码,获得控制面GTP-C消息,解码顺序是:Ethernet→IP数据包→UDP数据包→GTP-C。(5)从六组(建立会话请求与相应、删除会话请求与相应、建立承载请求与相应、修改承载请求与相应、更新承载请求与相应、删除承载请求与相应,对应的英文分别是:create session request/response、Delete session request/response、Create Bearer request/response、Modify Bearerrequest/response、Update Bearer request/response、Delete Bearer request/response)GTP-C协议消息中提取出MSISDN、IMSI、IMEI中的一个、eNodeB_Teid、SGW_Teid、时间等字段信息。
其中eNode_Teid是用来接收下行用户业务数据的承载端点,而SGW_Teid是用来接收上行用户业务数据的承载端点,由eNodeB_Teid、SGW_Teid这两个端点可以唯一地确认一条S1-U接口用户的数据业务传输承载通道。
子步骤S1055:判断用户面第一TEID与用户面第二TEID是否相同。
子步骤S1056:若用户面第一TEID与用户面第二TEID相同,则确认用户面第一TEID与用户面第二TEID对应关联同一个移动终端,并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由于eNodeB_Teid、SGW_Teid这两个端点可以唯一地确认一条S1-U接口用户的数据业务传输承载通道,当用户面第一TEID与用户面第二TEID相同时,说明是同一个用户的数据业务传输承载通道,因此对应关联同一个移动终端,据此,可以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子步骤S1057:将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保存在第一关联数据库中。
本实施方式通过解析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通过eNodeB_Teid、SGW_Teid这两个端点可以唯一地确认一条S1-U接口用户的数据业务传输承载通道的基本原理,简单方便地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为通过4G网络中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为终端定位提供快速的基础。
参见图5,图5是通过获取4G网络中用户面隧道IP地址来进行定位终端的一实施结构示意图。
该***结构包括包括4G终端设备11、演进的无线接入基站12、移动管理实体13、服务网关14、分组数据网关15、IP服务网络16、归属用户服务器17、汇聚分流设备18、前端处理探针机群19、用户位置查询接口20;4G终端设备11(指4G手机、内嵌4G上网卡的电脑等)经无线与演进的无线接入基站12连接,演进的无线接入基站12通过Ethernet网络通过S1-MME、S1-U接口分别与移动管理设备13、服务网关14进行连接,移动管理实体13与演进的无线接入基站12、服务网关14以及归属用户服务器17进行连接,服务网关14通过S11接口、S1-U接口分别连接移动管理实体13、演进的无线接入基站12,并且通过内部接口S5/S8连接分组数据网关15,分组数据网关15通过SGi接口与IP服务网络16进行连接,归属用户服务器17通过S6a接口与移动管理实体13互联,提供用户签约信息、用户位置等信息的查询、修改、取消等操作,汇聚分流设备18主要是接收从S11、S1-U等接口采集过来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个数据信息使用UDP端口及IP地址的分流策略,将这些数据分发给前端处理探针机群19进行处理,前端处理探针机群19与汇聚分流设备18、用户位置查询接口20互联互通,主要的功能是接收汇聚分流设备18分发的信令数据及业务应用数据,提供信令及业务应用数据解析插件程序分别对GTP-C、GTP-U协议数据进行解码、提取字段信息,并进行关联,生成CDR记录,用户位置查询接口20主要是用来接收用户的位置查询应用需求,并从前端处理探针机群19中的数据库中查询匹配条件的记录,并将结果呈现给有位置查询需求的用户。
其中,信令解析插件处理解析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从输入的原始GTP-C v2的六组消息(create session request/response、Delete session request/response、Modify Bearer request/response、Update Bearerrequest/response、Create Bearer request/response、Delete Bearer request/response)中提取共十二条消息的特征,特征KEY=Seq_num+MME_IP_C+SGW_IP_C(Seq_num是指每条GTP-C v2消息头中的Sequence Number的值,MME_IP_C是指MME网元设备控制面的IP地址、SGW_IP_C也是SGW网元控制面的IP地址),以这三个字段组成的特征KEY可以唯一地分别将这六组消息中的Request关联到response消息。
(2)检查关联起来的六组中response消息中的Cause值是否正常,若正常,将这些消息提交至(3)继续处理,若不正常,那么删除消息对应的数据结点。
(3)将六组正常的消息分别进入各自的哈希队列中。
(4)将这六个哈希队列中的消息通过key=mme_teid_C+mme_ip_c+sgw_teid_c+sgw_ip_c这四个字段组成的key进行关联。
(5)将关联到的六组消息中的字段信息***到一个大的哈希表中(一个全局的CDR),这个CDR可以反映一个4G用户的实时会话数据特征,包括的字段信息可以有START_TIME、IMSI、MSISDN、MME_TEID_C、SGW_TEID_C、MME_IP_C、SGW_IP_C、MME_TEID_U、SGW_TEID_U等信息。
(6)向外推送S11提取出来的全局CDR,通过业务承载通道的TEID值与S1-U接口提取的数据进行关联,从而将4G用户身份与用户位置信息有效关联,实现4G用户的粗定位应用。
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终端的定位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相关内容请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详叙。
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01、第一查询模块102、第二查询模块103以及发送模块104。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用户有关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的查询。
第一查询模块102用于通过第一终端的标识,查询第一关联数据库,获得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其中,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已建立有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标识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EI、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中的一个,用户面隧道IP地址包括基站eNB的IP地址和服务网关S-GW的IP地址。
第二查询模块103用于通过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查询第二关联数据库,获得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所对应的地理位置,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中的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即为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其中,第二关联数据库中保存有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
发送模块104用于向用户发送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利用已建立的终端的标识与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已知用户终端的标识的情况下,快速获得终端的地理位置。由于与第一终端关联,也就是为第一终端提供覆盖的eNB和提供服务的SGW,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不受信令定位技术的限制,能够不受终端的限制,且快速准确地定位终端的位置;也可以从核心网EPC-GW监测点就可以判断现网终端分布、移动轨迹等。
参阅图7,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建立模块105和第二建立模块106。
第一建立模块105用于在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二建立模块106用于从运营商获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保存在第二关联数据库中。
参阅图8,其中,第一建立模块105包括:获取单元1051、解析单元1052、第一提取单元1053、第二提取单元1054、判断单元1055、确认单元1056、建立单元1057以及保存单元1058。
获取单元1051用于获取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
其中,获取单元1051具体用于通过eNB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接口,采集用户面业务数据,通过移动管理实体MME与SGW之间的接口,采集控制面信令数据。
解析单元1052用于解析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获得多条IP数据流和控制面GTP-C消息。
第一提取单元1053用于从每一条IP数据流中提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和用户面第一隧道端点标识TEID,TEID包括eNB的TEID和SGW的TEID。
第二提取单元1054用于从控制面GTP-C的六组消息中提取第二终端的标识、第二终端用户面第二TEID,六组消息包括会话建立请求与响应、会话删除请求与响应、承载建立请求与响应、承载修改请求与响应、承载更新请求与响应以及承载删除请求与响应。
判断单元1055用于判断用户面第一TEID与用户面第二TEID是否相同。
确认单元1056用于在用户面第一TEID与用户面第二TEID相同时,确认用户面第一TEID与用户面第二TEID对应关联同一个移动终端。
建立单元1057用于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保存单元1058将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保存在第一关联数据库中。
本实施方式通过解析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通过eNodeB_Teid、SGW_Teid这两个端点可以唯一地确认一条S1-U接口用户的数据业务传输承载通道的基本原理,简单方便地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为通过4G网络中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为终端定位提供快速的基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有关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的查询;
通过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查询第一关联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已建立有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标识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EI、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中的一个,所述用户面隧道IP地址包括基站eNB的IP地址和服务网关S-GW的IP地址;
通过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查询第二关联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IP隧道地址所对应的地理位置,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IP隧道地址中的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即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关联数据库中保存有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
向所述用户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
其中,所述接收用户有关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的查询的步骤之前,包括:在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在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IP隧道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
解析所述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所述控制面信令数据,获得多条IP数据流和控制面GTP-C消息;
从每一条所述IP数据流中提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和用户面第一隧道端点标识TEID,所述TEID包括eNB的TEID和S-GW的TEID,
从所述控制面GTP-C的六组消息中提取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第二TEID,所述六组消息包括会话建立请求与响应、会话删除请求与响应、承载建立请求与响应、承载修改请求与响应、承载更新请求与响应以及承载删除请求与响应;
判断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是否相同;
若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相同,则确认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对应关联同一个移动终端,并建立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将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保存在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eNB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接口,采集所述用户面业务数据,通过移动管理实体MME与SGW之间的接口,采集所述控制面信令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有关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的查询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从运营商获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保存在所述第二关联数据库中。
4.一种终端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有关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的查询;
第一查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查询第一关联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已建立有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标识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EI、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中的一个,所述用户面隧道IP地址包括基站eNB的IP地址和服务网关S-GW的IP地址;
第二查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查询第二关联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所对应的地理位置,所述第一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中的eNB的IP地址所对应的eNB的地理位置即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关联数据库中保存有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建立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控制面信令数据;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用户面业务数据和所述控制面信令数据,获得多条IP数据流和控制面GTP-C消息;
第一提取单元,用于从每一条所述IP数据流中提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和用户面第一隧道端点标识TEID,所述TEID包括eNB的TEID和SGW的TEID;
第二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控制面GTP-C的六组消息中提取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第二TEID,所述六组消息包括会话建立请求与响应、会话删除请求与响应、承载建立请求与响应、承载修改请求与响应、承载更新请求与响应以及承载删除请求与响应;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是否相同;
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相同时,确认所述用户面第一TEID与所述用户面第二TEID对应关联同一个移动终端;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保存单元,将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用户面隧道IP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保存在所述第一关联数据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eNB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接口,采集所述用户面业务数据,通过移动管理实体MME与SGW之间的接口,采集所述控制面信令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从运营商获取用户面隧道IP地址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保存在所述第二关联数据库中。
CN201510279884.3A 2015-05-27 2015-05-27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883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9884.3A CN104883736B (zh) 2015-05-27 2015-05-27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9884.3A CN104883736B (zh) 2015-05-27 2015-05-27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3736A CN104883736A (zh) 2015-09-02
CN104883736B true CN104883736B (zh) 2018-08-03

Family

ID=53951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9884.3A Active CN104883736B (zh) 2015-05-27 2015-05-27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3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6099A (zh) * 2015-10-27 2016-01-13 合肥浩瀚深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Lte***内部非切换场景下s1-mme接口和s11接口信令流程的关联方法
CN106067880B (zh) * 2016-06-13 2019-05-31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4g网络的ip地址的溯源方法
CN107529190B (zh) * 2016-06-21 2021-04-16 ***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用户数据获取***和方法
CN106954180B (zh) * 2017-01-13 2020-06-05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汇聚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8738089B (zh) * 2017-04-24 2023-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号码局间传递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84824B (zh) * 2017-12-15 2023-04-11 索尼公司 增强的nef功能、mec和5g集成
CN110121183B (zh) * 2018-02-07 2022-05-13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19694A (zh) * 2019-09-30 2019-11-29 博睿泰克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服务端以及***
CN111224901B (zh) * 2019-12-03 2021-09-21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关联方法、装置和分布式***
CN111010745B (zh) * 2020-01-06 2021-11-05 杭州迪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隧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71628B (zh) * 2020-03-24 2021-09-03 江苏省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在lte网络下用户面和控制面信息关联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662A (zh) * 1999-03-29 2001-05-30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电信***中安全通信和密钥分配的配置
CN1859440A (zh) * 2005-10-2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标识发放业务的方法
CN101938692A (zh) * 2010-08-16 2011-01-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管理方法、平台及***
CN104080078A (zh) * 2013-03-26 2014-10-0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站定位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857B (zh) * 2011-10-24 2018-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662A (zh) * 1999-03-29 2001-05-30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电信***中安全通信和密钥分配的配置
CN1859440A (zh) * 2005-10-2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标识发放业务的方法
CN101938692A (zh) * 2010-08-16 2011-01-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管理方法、平台及***
CN104080078A (zh) * 2013-03-26 2014-10-0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站定位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3736A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3736B (zh)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EP2469761B1 (en) Topology detection of LTE nodes
CN109936877B (zh) 选择设备的地址
CN105578491B (zh) 一种4g用户信息与应用数据关联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8850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
DE60224782T2 (de) Drahtlose netzwerkarchitektur und protokoll für ortungsdienste in einem gprs-paketdatennetz
KR2010007738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치 기반 서비스를 위한 위치 정보 태깅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535219B (zh) 一种用户信息回填方法及装置
CN104040987A (zh) 用户面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管理网元、演进型基站及***
CN103428731B (zh) 路由优化方法及***、服务网关
CN106535210B (zh) 基于移动通信信令采集的小区业务覆盖图绘制方法及***
WO2018214966A1 (zh) 终端控制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网络单元和采集装置
WO2016070633A1 (zh) 上网日志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8809853A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边缘计算装置
CN105873011A (zh) 集群业务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754598A (zh) 通过监测移动信令获取移动用户位置的方法及***
CN106131948A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核心网设备和设备标识寄存器
CN107925662A (zh) 用于邻近服务的合法监听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27483A (zh) 一种通过lte网络实现漫游的方法及***
CN106572436A (zh) 一种在lte网络中识别用户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7982B (zh) 数据直通处理方法、设备和***
WO2018001294A1 (zh) 一种基于组通信支持***gcse的通信方法和服务器
CN101969654A (zh) 一种gprs网络中流量同用户信息关联的方法及***
CN108347722B (zh) 各分布式epc核心网用户漫游控制方法及epc核心网
CN111371628B (zh) 一种在lte网络下用户面和控制面信息关联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